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所熟悉和运用的,这些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技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对其作出回应,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教师教学技能包含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处理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2.全面掌握教材体系3.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分析和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量多地掌握知识的精华、强化能力和陶冶情操。
具体要求:①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②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③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寓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中,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相统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一种目标明确、有计划、有组织的“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的导入
教师要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正确而巧妙地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等各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基调,使他们以高昂的探索精神和坚韧的学习毅力,愉快而生动地投入学习,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创设富有引导性的导入,以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四)教具的使用与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将直观的教具等教学辅助手段,直接或用媒体传递的方式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学演示技能的运用,要与讲课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五)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与调控
课堂教学气氛是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表现,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与调控,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教师教学技能与新课程的关系
(一)新课程理念给教师教学技能发展以新的内容新课程理念给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这种新内容是以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理论为依据的,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也是以这个为前提而发展的。
而这种发展是要在原有教学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的内容。
(二)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支撑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改革,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教学技能的生成,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教学技能的支撑。
这就涉及到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问题,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在原有的教学技能上停滞不前,而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更新观念,对教学技能进行“二次开发”,即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展新技能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理解课程,然后将课程再解释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等。
(三)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技能致力于培养教师教学行为意识、教育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方式,增加对新课程的理解,这就为新课程的落实提供了技能基础。
三、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加教师的专业意识教学技能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不但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育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良性发展在具备大致相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后,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技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四、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一)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
应试教育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教师按既定目标和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
这和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显然是相背离的。
(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
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非常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生认识和发展中的作用。
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纳入教学认识活动中,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过程。
认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从对方的观点中得到启示,重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在多重观点的对比中产生对知识的新的洞察和更高层次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应试教育把教学定位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只强调学科课程,只重视学科课程。
我们现在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参与知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