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过程与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育科学研究中,课题是我们要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选题是确立课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问题和论证课题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恰当地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爱因斯坦(Einstein )在他的《物理学的进步》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发现中的第一重要内容是发现和提出问题。[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首要环节,是一项完整的研究工作的开端,对教育研究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开局作用。一个必要、可行且富有创新性的课题,是一个需要付出脑力、精力、体力和意志努力的动态过程,从长期的积累到灵感的触发,从方向的确定到问题的确立,从朦胧模糊到逐渐清晰,往往需要艰辛的孕育。这个过程,既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又需运用恰当的策略方法。

一、选题的基本过程

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一系列环节有机构成,其中,以下四个环节必不可少。

1.选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最难的恐怕是不清楚该研究什么,之所以不能正确选择研究课题,首先就在于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对于初学研究的教师来说,一开始往往对多个研

究方向感兴趣,难以聚焦于某个方向,由此造成选题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学术的积累,甚至错失研究的时机。因此,选题首先必须选定正确的研究方向。

如何选定研究方向呢?首先是在已有知识积累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圈定一个研究领域,并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长期持续跟踪,如课程改革领域、学科教学领域、班级管理领域、团队活动领域、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等。由于研究领域涉及的范围很广,因此教师需要在该领域内聚焦某方面的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是一组相关问题的集合,是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收敛。如在学科教学领域中,选择情感与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这一主题包括

教学中的情感功能、情感来源、情感

教学的策略方法、情感教学的评价等多个问题。选定研究方向,就是要圈定研究领域,聚焦研究主题,从而为研究问题的最终确立奠定基础。

2.检索相关文献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检索相关文献实际上贯穿整个研究的各个环节,但在选题阶段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选题的必要性、可行性,特别是创新性需要已有的研究文献提供回答,而且文献本身就是选题的来源之一。

教育科学研究中可资利用的文献浩如烟海。如果按照文献性质、内容的加工方式和用途来分,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以及三

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指某些教育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如教师日记、信件、教案、试卷、手稿等。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教育活动的事件、经过、成果、知识和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是选题,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脑力、精力、体力和意志努力的过程,选定研究方向、检索相关文献、初定研究课题和论证研究课题是必要的四个环

节。中小学教师的选题离不开问题意识的培养和研究素材的积累,而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问题分解、操作定义和课题表述等有效策略。[关键词]教师科研;选题;过程;策略[作者简介]陈宁,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情感教学心理学。

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过程与策略

陈宁

24

中小学教师培训

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如题录、书目、索引、提要、文摘和检索光盘等。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以及辞书、年鉴等。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经常检索的文献包括图书辞典、报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统计年鉴、教育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光盘、磁带、照片、影视、实物等非文字资料。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

3.初定研究课题

教育中客观存在的大量问题只是潜在的可供选择的课题,并不一定就是现实的研究课题,问题上升为研究问题才成为课题。[2]检索文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在所选定的研究方向上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最终将客观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从而初步确定将要研究的课题。在这个环节中,锁定问题的过程往往在范围上由大到小,逐渐达到明确具体。初步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空泛、笼统,需要进行分解。同时,这个环节往往还需要对关键概念进行操作定义,以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问题。当问题完全明确后,还需要考虑如何表述研究的课题。

4.论证研究课题

课题初步确定后,在实施具体的研究之前,还必须对课题进行论证。课题论证是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再认识、再分析和预测,也就是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选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认识课题的类型、目标和研究思路,预测课题的可能结果。进行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明确研究思路,以便进一步提出研究

假设、设计课题方案、拟定研究计划。一旦在论证中发现选题不当,则需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重新锁定研究问题,乃至调整研究方向。

课题论证包括自主论证和专家

论证。自主论证,就是课题选定后,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最终成果等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任何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确立都有必要

进行自主论证。如果是申请立项的课题或者是大课题,则还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由研究者向有关专家或组织提交论证报告或项目申请书,由一些教育专家、同行、科研管理者对课题进行评审。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组织开题报告会,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无论是自主论证还是专家论证,通常都要回答以下问题: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该课题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该课题

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

等);该课题的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二、选题的相关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问题的类型多样和教师之间的差异,选题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很难说某种方法具有普适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归纳出一些选题的策略,下面从选题

前的准备策略和选题时的操作策略两个方面做简要叙述。

1.选题前的准备策略

选题是一个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过程,教师在选题前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思考和酝酿,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抓住

研究的契机和提出恰当的课题。

(1)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反映了研究者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度和前瞻性,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者认为,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人

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践问题或

理论问题,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3]这种问题意识不仅对选题,而且对整个教育科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线教师欠缺的往往就是问题意识。很多教师常常是凭直觉或经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一些现象或问题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敏感性。缺少问题意识,就无所谓教育科研。因此,能否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产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科研的方向及其成果的学术价值。为此,教师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以积极、探究的态度观察身边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与实施某项行动后的状态变化,然后对现象进行思考,作初步分析,提出问题。[4]除了对教育活动中的现象保持敏感度外,教师还需要具有前沿意识,也就是在从事某一领域或主题研究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该领域或主题的研究特点和学术动态,把握最新的研究成果。缺乏前沿意识,很难提出前瞻性的研究课题。

(2)积累研究素材。如果说问题意识是内隐的,那么,积累研究素材就是外显的行动。从广义上说,积累研究素材本身就是一种研究行为。研究的素材包括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两种。直接素材的积累主要通过经验观察的途径,如观察教育活动中的事件、行为、现象,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对话或访谈,搜集教育活动中的一手资料(如教案、学生作品)等。

研指导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