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光寺大殿

——木结构艺术造型特色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勒大阁,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被毁,后在此阁旧址建此殿,现保存完好。寺依地形布局,地势东高西低,大殿在寺址东端山岩下高12米多的台地上,面西,是全寺主殿。寺院不大,台地下院落北侧有金代建筑的文殊殿,其他建筑都是清代以后所建。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

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

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

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

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

坛上有唐代雕塑。屋顶为单檐庑

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有雄大而

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体现出一

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

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从五台县豆村镇向北行进5公里,向东远眺,就看到了三山环抱、松柏掩映、高低层叠的佛光寺。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据唐著《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内曾有3层7间高9丈5尺的弥勒大阁,当时寺况极为兴盛,香客不绝,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高踞山腰,寺基为梯田式,东、南、北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山静鸟鸣,环境幽雅,真称得上是“福山宝地”。共有三层院落,层层叠高,计有殿堂楼阁120多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由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修建。现存寺内的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荟萃一处,相互映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61年,国务院将佛光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

“四绝”。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东大殿是该寺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距今1100多年,堪称国宝。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前檐正中五间安装有五路门钉的大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安置棂窗。斗拱之上结梁架,有天花板,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两个部分。明袱在殿内可以看见,砍削规整,轮廓秀美。柱头卷杀作复盆,一宝装炼话为装饰,每瓣中间其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相当我国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力例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两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高3.l米)矗立在正脊两端,使整个殿宇宏伟整饬,魁梧壮丽。

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前檐正中五间安装有五路门钉的大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安置棂窗。斗拱之上结梁架,有天花板,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两个部分。明袱在殿内可以看见,砍削规整,轮廓秀美。柱头卷杀作复盆,一宝装炼话为装饰,每瓣中间其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相当我国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力例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两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高3.l米)矗立在正脊两端,使整个殿宇宏伟整饬,魁梧壮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