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印制板外形图的工艺要求

合集下载

PCB设计与工艺规范

PCB设计与工艺规范

PCB布局要求
高、低压之间出于安全考虑要隔离,隔离距离与 承受的耐压有关,需满足最小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 。 布局的元器件应有利于发热元器件散热,大功率 大功率发热器件分开布置,以降低热量密,周围 不应布置热敏元件,要留有足够的距离,原则上 元件体底部到PCB板的距离应≥3.0mm。电解电 容与发热器件的距离≥5.0mm。。 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的旁路或去耦电容(通常会 有一个电解电容和一个瓷片电容)都要靠近其电 源引脚, 此电解电容值通常为100uF,瓷片电容 通常为0.1uF。
PCB布局要求
元器件布局总体要求: 保证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工艺性、检测、 维修等方面的要求,比如:从生产工艺的要求中过 波峰焊的方向,确定元器件摆放的方向;元器件 排列整齐、疏密得当,兼顾美观性;元件尽可能 有规则地分布排列,以得到均匀的组装密度。 元器件布局顺序:先放置需固定位置的元器件( 比如:连接器,按键,LED灯,数码管等显示器 件)再放置占用面积较大的元器件;先集成器件 后分立器件;先主后次,多块集成电路时先放置 主电路。
PCB走线要求
根据电流大小确定合适铜皮宽度(宽度不够可开阻 焊加锡方式解决)。 可参考下表确定:比如厚度为1oz(盎司),宽 度为5.08mm(20mil)的铜箔,在允许温升为20℃的 条件下,可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PCB走线要求
根据相邻两线的电压差,确定最小的爬电距离, 不足宽度用开槽方式,电气间隙决定开槽宽度。 确定爬电距离步骤: 步骤一:查看线路,确定线路之间的电压差; 步骤二:确定PCB材料的CTI(漏电起痕指数),划 分其材料组别:Ⅰ组,Ⅱ组,Ⅲa组, Ⅲb组。 步骤三:确定电路工作环境的污染等级(一般设 备为污染等级2); 步骤四:按不同的绝缘,在相应的表中查在该工 作电压、材料组别和 污染等级下的爬电距离要求 。

PCB设计要求(手工插件)

PCB设计要求(手工插件)

贴片板的尺寸尽量掌握在长度 100-300mm 之间,插件板的尺寸必尽量掌握在长度 50-330mm 之 根本原则在进展印制板设计时,应考虑本标准所述的四个根本原则。

1.1 电气连接的准确性印制板设计时,应使用电原理图所规定的元器件,印制导线的连接关系应与电原理图导线连接关系相全都,印制板和电原理图上元件序号应一一对应。

注:如因构造、电气性能或其它物理性能要求不宜在印制板上布设的导线,应在相应文件〔如电原理图上〕上做相应修改。

1.2 牢靠性和安全性印制板电路设计应符合电磁兼容和电器安规的要求。

1.3 工艺性印制板电路设计时,应考虑印制板制造工艺和电控装配工艺的要求,尽可能有利于制造、装配和修理,降低焊接不良率。

1.4 经济性印制板电路设计在满足使用的安全性和牢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其设计方法、选择的基材、制造工艺等,力求经济有用,本钱最低。

1 技术要求 1.1印制板的选用1.1.1 印制电路板的层的选择一般状况下,应中选择单面板。

在构造受到限制或其他特别状况下,可以选择用多层板设计。

1.1.2 印制电路板的材料和品牌的选择1.1.2.1 双面板应承受玻璃纤维板FR-4、CEM-3,CEM-22F ,单面板应承受半玻纤板CEM-11.1.2.2 印制板材料的厚度选用 1.6mm ,双面铜层厚度一般为 0.5 盎司,大电流则可选择两面都为 1 盎司, 单面铜层厚度一般为 1 盎司。

特别状况下,假设品质可以得到确保,可以选择其他厚度的印制板。

1.1.2.3 印制板材料的性能应符合企业标准的要求。

1.1.3 印制电路板的工艺要求双面板原则上应当是喷锡板〔除含有金手指的遥控器板和显示板外〕,单面板原则上假设有机插或贴片工艺原则上也必需是喷锡板〔或辘锡〕,以防止焊盘上的抗氧化膜被破坏且储存时间较长后引起焊接质量受到影响,在相关的技术文件的支持下,可承受抗氧化膜工艺的单面板。

1.2 自动插件和贴片方案的选择双面板尽可能承受贴片设计,单面板尽可能承受自动插件方案设计,应避开同一块板既承受贴片方案又同时承受自动插件方案设计,以免铺张设备资源。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新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新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简称PCB)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工艺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PCB 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588.3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GJB 3243 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可制造型设计 DFMDFM主要研究产品本身的物理设计与制造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用于产品设计中以便将整个制造系统融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优化。

DFM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使之能更顺利地投入生产。

3.2印制电路 Printed Circuit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的印制元件或印制线路以及两者结合的导电图形。

3.3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缩写为:PCB)印制电路或印制线路成品板的通称,简称印制板。

它包括刚性、挠性和刚-挠结合的单面、双面和多层印制板。

3.4A面 A Side安装有数量较多或较复杂器件的封装互联结构面(Packaging and InterconnectingStructure),在IPC标准中称为主面(Primary Side),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称为A面(对应EDA 软件的TOP面)。

对背板而言,插入单板的那一面,称为A面;对插件板而言,元件面就是A面;对SMT板而言,贴有较多IC或较大元件的那一面,称为A面;3.5B面 B Side与A面相对的互联结构面。

在IPC标准中称为辅面(Secondary Side),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称为B面(对应EDA软件的BOTTOM面)。

对插件板而言,就是焊接面。

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pcb印制板设计规范篇一:pcb工艺设计规范规范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规定pcb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使得pcb的设计满足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pcb 印制板设计规范)mc、emi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优势。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电了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导通孔(via):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材料。

盲孔(blind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埋孔(buriedvia):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

过孔(through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

stand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

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

机密20xx-7-9页1页5.2热设计要求5.2.1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5.2.4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降额范围内。

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所示:焊盘两端走线均匀或热容量相当焊盘与铜箔间以”米”字或”十”字形连接5.2.6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性,焊盘与印制导线的连接部宽度不应大于0.3mm(对于不对称焊盘),如图1所示。

PCB加工工艺要求说明

PCB加工工艺要求说明

PCB加工工艺要求说明PCB加工工艺是指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一系列工艺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了电路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选用、设备、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说明PCB加工工艺要求。

I.设计要求PCB设计要求是指对于电路布局、信号传输、供电、散热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减少电路的布局面积,提高PCB的集成度。

2.电路布局要合理,信号传输线路要尽量短,避免交叉干扰。

3.注意供电和地线的布局,保证电路的稳定供电和良好的接地。

4.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功率器件的布局,要保证散热条件良好。

II.材料要求1.基材的选择要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常用的有FR-4、CEM-1、CEM-3等。

2.覆铜层的厚度和结构要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常用的有1/1OZ、1/2OZ、1/3OZ等。

3.抗焊剂和阻焊剂的选择要符合环保的要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III.工艺流程要求1.图纸制作要准确无误,包括电路布局图、各层堆叠图、过孔图等。

2.材料准备要完备,包括基材、覆铜层、抗焊剂、阻焊剂、过孔导电、焊接材料、包装材料等。

3.印刷要均匀、充分、准确,确保电路图案的清晰度和信号的正常传输。

4.固化要遵循正确的固化工艺,确保电路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5.蚀刻要均匀、完整,确保图案的清晰度和信号的正常传输。

6.插件要准确、牢固,确保各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焊接要准确、牢固,确保焊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8.绝缘要做好绝缘处理,确保电路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9.整板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

IV.设备要求1.设备要先进、精密,能够满足高要求的工艺流程。

2.设备要稳定可靠,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设备要易于操作、调整,便于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

V.环境要求1.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20℃~25℃,以避免温度变化对工艺流程产生影响。

PCB制作工艺参数要求

PCB制作工艺参数要求

一、PCB制作文件类型1、PCB文件(支持Protel系列软件、AD系列软件和PADS软件);2、Gerber文件。

注意事项:关于Protel系列、AD系列软件和PADS软件设计的多层板订单,1、如果内层存在负片设计,一定要提供Gerber文件;2、如果内层全部采用正片设计,建议提供Gerber文件Protel软件转gerber方法:AD软件转gerber方法:PADS软件转gerber方法:Allegro软件转gerber方法:二、制程工艺要求1、字符:电路板中丝印字符(Silkscreen)线宽不能小于,字符高度不能小于(如下图参数),宽高比理想为1:5。

如果小于本参数嘉立创工厂将不会对文件中的字符做大小调整,从而可能会因超出生产能力而导致字符严重不清楚情况发生。

公司将不接受因设计不符合规则而导致字符不清楚的此类投诉。

特此通知!此外,字符不允许上焊盘,字符距离焊盘需不小于7mill。

2、基材FR-4:玻璃布-环氧树脂覆铜箔板。

嘉立创采用的是KB建滔的A级料,铜箔为%以上的电解铜,成品表面铜箔厚度常规 35um(1OZ),板厚,公差±10%3、最小孔径,外径,保证单边焊环不得小于。

我司会对于插键孔(Pad)进行加大补偿左右,以弥补生产过程中因孔内壁沉铜造成的孔径变小,而对于导通孔(Via) 则不进行补偿,设计时Pad与Via不能混用,否则因为补偿机制不同而导致你元器件难于插进,印制导线的宽度公差内控标准为±10%。

4、网格状铺铜的处理:因为采用干膜,网格会产生干膜碎,导致开路的可能,为便于电路板生产,铺铜尽量铺成实心铜皮,如果确实要铺成网格,其网格间距应在10mil以上,网格线宽应在10mil以上。

5、孔径与孔径最小间距10mil。

避免因孔间距过近,导致钻孔时断钻头和塞孔导致的孔内无铜现象。

6、内层走线和铜箔距离钻孔应在以上。

建议元器件接地脚采用隔热盘走线和铜箔距离钻孔应在以上,外层走线和铜箔距板边应在以上,金手指位置内层不留铜箔,避免铜皮外露导致短路。

印制PCB板通用设计规范(拼板)

印制PCB板通用设计规范(拼板)

印制板通用设计规范(草稿)1职责与流程1.1 新设计的PCB板根据产品要求新设计的PCB板的制作、入厂验收按以下流程进行。

1.2原有的PCB板对已经设计好的PCB板应按SMT的要求进行夹持边、Mark点或拼板的补充设计,其制作、入厂验收按以下流程进行。

2 SMT设备对PCB的要求2.1 PCB板在SMT中的放置PCB 板流向由左至右夹持边内不允许元器件存在≥3-5mm缺口最大尺寸30mm×30mm≥3-5mm贴片机前侧2.2 SMT对PCBA的要求能够使用的PCB板尺寸PCB板尺寸Min. 50mm×50mm建议横向尺寸≥纵向尺寸Max. 330mm×250mm贴装可能范围Max. 330mm×244mmPCB板厚度0.5mm—4.0mmPCB板翘曲容许精度贴装前PCB板的状态PCB板重量最大1Kg2.3 夹持边的设置为保证SMT设备正常运行,在PCB板的两侧沿PCB板流向设置3~5mm的夹持边,在受到安装尺寸限制时,夹持边的宽度应≥3mm。

在夹持边的范围内,不允许存在元器件。

2.4 PCB的尺寸要求2.4.1 SMT设备允许的PCB板最大尺寸为330mm×250mm,大于此尺寸贴片机不能贴装。

2.4.2 PCB板允许的最小尺寸50mm×50mm,建议PCB板尺寸≤80mm×80mm时做拼版处理。

2.4.3 PCB板外形有铣边要求,或有元器件(如接插件)超出PCB板边缘,加工前应说明。

2.4.4 有缺口类异型PCB板需做拼版或补板处理。

2.4.5 不需要拼版的PCB板如允许时,可将四个角设计成R2圆角,方便SMT设备间传送。

做拼版处理的PCB板应按照拼版要求,将夹持边的四个角设计成R2圆角。

2.5 PCB板设计应考虑工艺流向,必要时在PCB板上或下边缘画出流向标识。

我公司SMT 流程为由左→右。

3 PCB板设计坐标原点的选取根据我公司SMT设备要求,规定PCB板统一以PCB板的右下角为坐标原点(0,0)。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一、目的:规范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满足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硬件设计人员提供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准则,为工艺人员审核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准则。

二、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硬件设计人员设计印制电路板时应该遵循的工艺设计要求,适用于公司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

三、特殊定义:印制电路板(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印制组件或印制线路或两者结合的导电图形的印制板。

组件面(Component Side):安装有主要器件(IC等主要器件)和大多数元器件的印制电路板一面,其特征表现为器件复杂,对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流程有较大影响。

通常以顶面(Top)定义。

焊接面(Solder Side):与印制电路板的组件面相对应的另一面,其特征表现为元器件较为简单。

通常以底面(Bottom)定义。

金属化孔(Plated Through Hole):孔壁沉积有金属的孔。

主要用于层间导电图形的电气连接。

非金属化孔(Unsupported hole):没有用电镀层或其它导电材料涂覆的孔。

引线孔(组件孔):印制电路板上用来将元器件引线电气连接到印制电路板导体上的金属化孔。

通孔:金属化孔贯穿连接(Hole Through Connection)的简称。

盲孔(Blind via):多层印制电路板外层与内层层间导电图形电气连接的金属化孔。

埋孔(Buried Via):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层间导电图形电气连接的金属化孔。

测试孔:设计用于印制电路板及印制电路板组件电气性能测试的电气连接孔。

安装孔:为穿过元器件的机械固定脚,固定元器件于印制电路板上的孔,可以是金属化孔,也可以是非金属化孔,形状因需要而定。

塞孔:用阻焊油墨阻塞通孔。

阻焊膜(Solder Mask, Solder Resist):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及焊接后提供介质和机械屏蔽的一种覆膜。

焊盘(Land, Pad):用于电气连接和元器件固定或两者兼备的导电图形。

PCB设计工艺规范标准[详]

PCB设计工艺规范标准[详]

01
02
03
04
Tg:玻璃化转变温度 εr:相对电容率(Dk 介质常数)
Df:散失因素
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区域时,基板将由"玻 璃态”转变为“橡胶态”,此时的温度 称为该板的玻璃化温度(Tg)。也就是说, Tg 是基材保持刚性的最高温度(℃)。普 通印制电路板基板材料在高温下,不但 产生软化、变形、熔融等现象,同时还 表现在机械、电气特性的急剧下降。
TU768/752 IT180A
改性环氧树脂 3.0-3.6
0.01-0.015 General High
TU872SLK
聚苯醚
2.45
0.007
Bad Higher Megtron 6 RO4350B TU883
PTFE
2.1
0.0004
Worst Highest RO3000 系列、AD300C
高速板必须考虑此因素
世界上并无完全绝缘的材料存在,再强的 绝缘介质只要在不断提高测试电压下,终 究会出现打穿崩溃的结局。即使在很低的 工作电压下(如目前CPU 的2.5 V),讯号 线中传输的能量也多少会漏往其所附着的 介质材料中。对高频(High Frequency) 讯号欲从板面往空中飞出而言,板材Df 要 愈低愈好,例如800MHz 时最好不要超过 0.01。否则将对射频(RF)的通讯(信) 产品具有不良影响。且频率愈高时,板材 的Df 要愈小才行。
目录
DIRECTORY
PART
01
叠层步骤说明
PART
02
电路板外形及拼板
PART
03
可生产可操作参数
PART
04
推荐设计方式
PART 01
叠层步骤说明

PCB可生产性设计规范

PCB可生产性设计规范

PCB可生产性设计规范PCB可生产性设计规范1 目的为规范PCB的设计工艺,保证PCB的设计质量和提高设计效率,提高PCB设计的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设计的所有印制板(简称PCB)2 名词定义Pcb layout:pcb布局Solder mask:防焊膜面、防焊漆、防焊绿漆Fiducial Mark:光学定位点或基准点Via hole:导通孔SMD:表面贴装器件THC/THD:通孔插装器件Mil:长度单位,1mil=0.0254mm3 PCB总体设计要求3.1 PCB外形PCB外形(含工艺边)为矩形,单板或拼板的工艺边的四角须按半径R=2mm圆形倒角。

应尽可能使板形长与宽之比为3:2或4:3,以便夹具夹持印制板。

PCB传送方向3.2 印制板的可加工尺寸范围适用于全自动生产线的PCB尺寸为最小长×宽:50mm×50mm、最大长×宽:320mm×250mm,设计单板或拼板时,SMT阶段允许使用最大拼板尺寸为320mm×250mm,SMT完成后,可拆成不大于220mm×220mm的单板或拼板。

(PCB单板尺寸较小时,建议拼板尺寸不大于210mm×210mm)3.3 传送方向的选择:为减少焊接时PCB的变形,对不作拼板的PCB,一般将其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对于拼板也应将拼板的长边方向作为传送方向。

但是对于短边与长边之比大于50~80%的PCB,可以用短边传送。

3.4 传送边单面贴片PCB的传送边的两边应分别留出≥5mm(200m il)的宽度,传送边正反两面在离板边5mm的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元器件或焊点。

双面贴片PCB,第一面的传送边的两边分别留出≥5mm的宽度,传送边在5mm内的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元器件或焊点,第二面的传送边要求同第一面贴片PCB。

PCB外形示意图表1 SMT贴片PCB尺寸要求●单面贴装单面贴装示意图●单面混装单面混装示意图●双面贴装双面贴装示意图●双面混装常规波峰焊双面混装示意图3.4.1 如果PCB单元板尺寸在传送边器件禁布区尺寸上不能满足上述5mm宽度要求时,必须在相应的板边增加≥5mm宽的工艺边。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精选全文完整版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与制作精选全文完整版

PCB的应用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制线路板的简称。
汽车
航天 计算机
通信 家用电器
苹果手机 iPhone4S
苹果手机 iPhone4S 拆解图
其它零配件
前盖
后盖
电池
电路板
苹果手机 iPhone4S 拆解图
液晶屏
主板A面
16G内存
光传感器和 LED指示灯
主板B面
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
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
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
液晶屏
底盖
键盘
电路板等 零部件
电池
整机拆解图
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
PCB板
电池
拆解图
苹果笔记本MacBook Air
散热片
内存
主板
扬声器
输入输出接口
硬盘
如何将原理图设计成PCB图?
原理图
(一)工厂批量生产(双面)
3. 打孔
目的: 使线路板层间产生通孔,达到连通层间的作用。
流程: 配刀 钻定位孔 上销钉 钻孔 打磨披锋。
流程原理: 据工程钻孔程序文件,利用数控钻机,钻出所用的孔。
注意事项: 避免钻破孔、漏钻孔、钻偏孔、检查孔内的毛刺。
(一)工厂批量生产(双面示器 端口
内存插槽 硬盘端口
电源端口
PCI插座 软驱端口
电源开关、指示灯等端口
3. 确认元器件安装方式
① 表面贴装 ② 通孔插装
4. 阅读分析原理图
① 线路中是否有高压、大电流、高频电路, 对于元器件之间、线与线之间通常耐压200V/mm; 印制板上的铜箔线载流量,一般可按1A/mm估算; 高频电路需注意电磁兼容性设计以避免产生干扰。

PCB 外形及拼板设计

PCB 外形及拼板设计

PCB 外形及拼板设计为使PCBA适合大批量生产要求,方便装配和测试,缩短生产周期,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描述了公司PCB外形设计与拼板设计规则,使产品在设计初就具有良好的可生产性、产品的一致性,降低生产作业的难度,提高生产直通率和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大批量生产时的可制造性,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1.拼板:公司机器最大拼板尺寸,按照 PCB 文件中坐标定义,X*Y;X240MM*Y200MM。

需考虑特殊情况PCB板厚度以、V 形槽深度以及拼板方式等。

通常情况 PCB 尺寸长边≤120mm 且短边≤80mm,或者不规则,如 L 形、圆形等必须进行拼板。

长边≥130mm 且短边≥90mm 单板可以不拼板顺序拼板:各子板按照顺序排列形成母板,如下示意图 1。

图 1 顺序拼板方式中心对称拼板:子板按中心对称方式拼接在一起,如下图 2。

图 2 中心对称拼板方式阴阳拼板:单板正反面位于母板同一面,称之为阴阳拼板,要求单板正反面同时满足回流焊接要求,且 PCB 叠层对称,Mark 点正反面位置一致,具体如下图 3。

图 3 镜像对称拼板方式2.工艺边:当 PCB 外形不规则,或布局密度较高导致板边无传送时,需给 PCB 弥补工艺辅助边,也称为工艺边,工艺边对于产品无实际功能,在合适工序用合适的工具去除掉。

2.1拼板数:按照 PCB 文件中坐标定义,X*Y。

如图 1拼板数为 3*1,图 3 拼板数为 1*2。

2.2传送边:作为 SMT 或波峰焊接过程支撑 PCB 部分,即板上接触传送轨道区域,通常长边作为传送边当短边尺寸为长边尺寸 80%时可以作为传送边。

2.3 V-cut:子板之间或子板与工艺边之间拼板连接方式为 V 形槽加残余 PCB。

2.4邮票孔:子板之间或子板与工艺边之间连接方式为长槽加连接桥,连接桥上增加圆形通孔,类似邮票边缘。

3.PCB 外形设计推荐 PCB 外形设计为长方形,长宽比约为 10:8,板厚推荐 0.8mm,1.0mm,1.2mm,1.6mm,2.0mm,2.2mm,2.4mm,2.6mm,3.0mm,3.5mm。

PCB布板工艺原则、技巧

PCB布板工艺原则、技巧

PCB工艺的一些小原则2007-12-17 20:391: 印刷导线宽度选择依据:印刷导线的最小宽度与流过导线的电流大小有关:线宽太小,刚印刷导线电阻大,线上的电压降也就大,影响电路的性能,线宽太宽,则布线密度不高,板面积增加,除了增加成本外,也不利于小型化.如果电流负荷以20A/平方毫米计算,当覆铜箔厚度为0.5MM时,(一般为这么多,)则1MM(约40MIL)线宽的电流负荷为1A,因此,线宽取1--2.54MM(40--100MIL)能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大功率设备板上的地线和电源,根据功率大小,可适当增加线宽,而在小功率的数字电路上,为了提高布线密度,最小线宽取0.254--1.27MM(10--15MIL)就能满足.同一电路板中,电源线.地线比信号线粗.2:线间距:当为1.5MM(约为60MIL)时,线间绝缘电阻大于20M欧,线间最大耐压可达300V, 当线间距为1MM(40MIL)时,线间最大耐压为200V,因此,在中低压(线间电压不大于200V)的电路板上,线间距取1.0--1.5MM (40--60MIL)在低压电路,如数字电路系统中,不必考虑击穿电压,只要生产工艺允许,可以很小.3: 焊盘: 对于1/8W的电阻来说,焊盘引线直径为28MIL就足够了,而对于1/2W的来说,直径为32MIL,引线孔偏大,焊盘铜环宽度相对减小,导致焊盘的附着力下降.容易脱落, 引线孔太小,元件播装困难.4: 画电路边框:边框线与元件引脚焊盘最短距离不能小于2MM,(一般取5MM较合理)否则下料困难.5:元件布局原则:A 一般原则:在PCB设计中,如果电路系统同时存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以及大电流电路,则必须分开布局,使各系统之间藕合达到最小在同一类型电路中,按信号流向及功能,分块,分区放置元件.B: 输入信号处理单元,输出信号驱动元件应靠近电路板边,使输入输出信号线尽可能短,以减小输入输出的干扰.C: 元件放置方向: 元件只能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排列.否则不得于插件.D:元件间距.对于中等密度板,小元件,如小功率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分立元件彼此的间距与插件,焊接工艺有关, 波峰焊接时,元件间距可以取50-100MIL(1.27--2.54MM)手工可以大些,如取100MIL,集成电路芯片,元件间距一般为100-- 150MILE: 当元件间电位差较大时,元件间距应足够大,防止出现放电现象.F: 在而已进IC去藕电容要靠近芯片的电源秋地线引脚.不然滤波效果会变差.在数字电路中,为保证数字电路系统可靠工作, 在每一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的电源和地之间均放置IC去藕电容.去藕电容一般采用瓷片电容,容量为0.01~0.1UF去藕电容容量的选择一般按系统工作频率 F的倒数选择.此外,在电路电源的入口处的电源线和地线之间也需加接一个10UF的电容, 以及一个0.01UF的瓷片电容.G: 时针电路元件尽量靠近单片机芯片的时钟信号引脚,以减小时钟电路的连线长度.且下面最好不要走线.①线一般情况下,信号线宽为0.3mm(12mil),电源线宽为0.77mm(30mil)或1.27mm(50mil);线与线之间和线与焊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33mm(13mil),实际应用中,条件允许时应考虑加大距离; 布线密度较高时,可考虑(但不建议)采用IC脚间走两根线,线的宽度为0.254mm(10mil),线间距不小于0.254mm(10mil).特殊情况下,当器件管脚较密,宽度较窄时,可按适当减小线宽和线间距.②焊盘(PAD)焊盘(PAD)与过渡孔(VIA)的基本要求是:盘的直径比孔的直径要大于0.6mm;例如,通用插脚式电阻、电容和集成电路等,采用盘/孔尺寸1.6mm/0.8mm(63mil/32mil),插座、插针和二极管1N4007等,采用1.8mm/1.0mm(71mil/39mil).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元件的尺寸来定,有条件时,可适当加大焊盘尺寸; PCB板上设计的元件安装孔径应比元件管脚的实际尺寸大0.2~0.4mm左右.③过孔(VIA)一般为1.27mm/0.7mm(50mil/28mil);当布线密度较高时,过孔尺寸可适当减小,但不宜过小,可考虑采用1.0mm/0.6mm(40mil/24mil).④焊盘、线、过孔的间距要求PAD and VIA : ≥ 0.3mm(12mil)PAD and PAD : ≥ 0.3mm(12mil)PAD and TRACK : ≥ 0.3mm(12mil)TRACK and TRACK : ≥ 0.3mm(12mil)密度较高时:PAD and VIA : ≥ 0.254mm(10mil)PAD and PAD : ≥ 0.254mm(10mil)PAD and TRACK : ≥ 0.254mm(10mil)TRACK and TRACK : ≥ 0.254mm(10mil)④布线优化和丝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不管你怎么挖空心思的去设计,等你画完之后,再去看一看,还是会觉得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的.一般设计的经验是:优化布线的时间是初次布线的时间的两倍.感觉没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之后,就可以铺铜了(Place->polygon Plane).铺铜一般铺地线(注意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离),多层板时还可能需要铺电源.此时,对于丝印要注意不能被器件挡住或被过孔和焊盘去掉.同时, 设计时正视元件面,底层的字应做镜像处理,以免混淆层面.④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首先,在确定电路原理图设计无误的前提下,将所生成的PCB网络文件与原理图网络文件进行物理连接关系的网络检查(NETCHECK),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布线连接关系的正确性; 网络检查正确通过后,对PCB设计进行DRC检查,并根据输出文件结果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以保证PCB布线的电气性能.最后需进一步对PCB的机械安装结构进行检查和确认.④制版.在此之前,最好还要有一个审核的过程.PCB设计是一个考心思的工作,谁的心思密,经验高,设计出来的板子就好.所以设计时要极其细心,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比如说便于维修和检查这一项很多人就不去考虑),精益求精,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个好板子.印制线路板设计经验点滴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印制线路板设计是其从电原理图变成一个具体产品必经的一道设计工序,其设计的合理性与产品生产及产品质量紧密相关,而对于许多刚从事电子设计的人员来说,在这方面经验较少,虽然已学会了印制线路板设计软件,但设计出的印制线路板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许多电子刊物上少有这方面文章介绍, 笔者曾多年从事印制线路板设计的工作,在此将印制线路板设计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④板的布局:印制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放置的通常顺序:放置与结构有紧密配合的固定位置的元器件,如电源插座、指示灯、开关、连接件之类,这些器件放置好后用软件的LOCK功能将其锁定,使之以后不会被误移动; 放置线路上的特殊元件和大的元器件,如发热元件、变压器、IC等; 放置小器件.④元器件离板边缘的距离:可能的话所有的元器件均放置在离板的边缘3mm 以内或至少大于板厚,这是由于在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插件和进行波峰焊时,要提供给导轨槽使用,同时也为了防止由于外形加工引起边缘部分的缺损,如果印制线路板上元器件过多,不得已要超出3mm范围时,可以在板的边缘加上3mm的辅边, 辅边开V形槽,在生产时用手掰断即可.④高低压之间的隔离:在许多印制线路板上同时有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高压电路部分的元器件与低压部分要分隔开放置,隔离距离与要承受的耐压有关,通常情况下在2000kV 时板上要距离2mm,在此之上以比例算还要加大,例如若要承受3000V的耐压测试,则高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应在3.5mm以上,许多情况下为避免爬电, 还在印制线路板上的高低压之间开槽.④印制线路板的走线: 印制导线的布设应尽可能的短,在高频回路中更应如此;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圆角,而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当两面板布线时,两面的导线宜相互垂直、斜交、或弯曲走线,避免相互平行,以减小寄生耦合;作为电路的输入及输出用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以免发生回授,在这些导线之间最好加接地线.④印制导线的宽度:导线宽度应以能满足电气性能要求而又便于生产为宜,它的最小值以承受的电流大小而定,但最小不宜小于0.2mm,在高密度、高精度的印制线路中,导线宽度和间距一般可取0.3mm;导线宽度在大电流情况下还要考虑其温升,单面板实验表明, 当铜箔厚度为50μm、导线宽度1~1.5mm、通过电流2A时,温升很小,因此,一般选用1~1.5mm宽度导线就可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不致引起温升;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应尽可能地粗,可能的话,使用大于2~3mm的线条,这点在带有微处理器的电路中尤为重要,因为当地线过细时,由于流过的电流的变化,地电位变动,微处理器定时信号的电平不稳, 会使噪声容限劣化;在DIP封装的IC脚间走线,可应用10-10与12-12原则,即当两脚间通过2根线时,焊盘直径可设为50mil、线宽与线距都为 10mil,当两脚间只通过1根线时,焊盘直径可设为64mil、线宽与线距都为12mil. ④印制导线的间距:相邻导线间距必须能满足电气安全要求,而且为了便于操作和生产,间距也应尽量宽些.最小间距至少要能适合承受的电压.这个电压一般包括工作电压、附加波动电压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峰值电压.如果有关技术条件允许导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金属残粒,则其间距就会减小.因此设计者在考虑电压时应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在布线密度较低时,信号线的间距可适当地加大,对高、低电平悬殊的信号线应尽可能地短且加大间距.④印制导线的屏蔽与接地: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应尽量布置在印制线路板的边缘部分. 在印制线路板上应尽可能多地保留铜箔做地线,这样得到的屏蔽效果,比一长条地线要好,传输线特性和屏蔽作用将得到改善,另外起到了减小分布电容的作用.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最好形成环路或网状,这是因为当在同一块板上有许多集成电路,特别是有耗电多的元件时,由于图形上的限制产生了接地电位差,从而引起噪声容限的降低,当做成回路时,接地电位差减小.另外,接地和电源的图形尽可能要与数据的流动方向平行,这是抑制噪声能力增强的秘诀;多层印制线路板可采取其中若干层作屏蔽层,电源层、地线层均可视为屏蔽层,一般地线层和电源层设计在多层印制线路板的内层,信号线设计在内层和外层.④焊盘:焊盘的直径和内孔尺寸:焊盘的内孔尺寸必须从元件引线直径和公差尺寸以及搪锡层厚度、孔径公差、孔金属化电镀层厚度等方面考虑,焊盘的内孔一般不小于0.6mm,因为小于0.6mm的孔开模冲孔时不易加工,通常情况下以金属引脚直径值加上0.2mm作为焊盘内孔直径,如电阻的金属 .。

印刷电路板(PCB)设计规范2.0(03.5.18)

印刷电路板(PCB)设计规范2.0(03.5.18)

印刷电路板(PCB)设计规范1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设备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范中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范。

GB 4588.3~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印刷电路板设计和使用》QJ 3103-99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印刷电路板设计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GB2036的术语定义4一般要求4.1印制板类型根据结构,印制板分为单面印制电路板、双面印制电路板、多层印制电路板,板材主要分为纸质板(FR-1),半玻璃纤维板(CEM-1),环氧树脂玻璃纤维板(FR-4)。

有防火要求的器具用的印制板应有阻燃性和符合相应的UL标准。

4.2印制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印制板设计时,应考虑本规范所述的基本原则。

4.2.1电气连接的准确性印制板上印制导线的连接关系应与电原理图导线连接关系相一致,电原理图设计应符合原理图设计规范,并尽量调用原理图库中的功能单元原理图,印制板和原理图上元件序号应一一对应;如因结构、电气性能或其它物理性能要求不宜在印制板上布设的导线,应在相应文件(如电原理图上)上做相应修改。

4.2.2可靠性印制板应符合其产品要求的相应EMC规范和安规要求,并留有余量,以减小日益严重的电磁环境的影响。

影响印制板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印制板的结构、基材的选用、印制板的制造和装配工艺以及印制板的布线、导线宽度和间距等都会影响到印制板的可靠性。

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的因素,按照规范的要求,并尽可能的保留余量,以提高可靠性。

4.2.3工艺性设计电路板时应考虑印制板的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要求,尽可能有利于制造、装配和维修,各具体要求请严格遵守QG/MK03.04-2003V的工艺规范。

4.2.4经济性印制板设计应充分考虑其设计方法、选择的基材、制造工艺等成本最低的原则,满足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实用。

如何绘制PCB外形加工图

如何绘制PCB外形加工图

织 玻 璃 纤 维 , 并 尽 可 能 保 持 芯 板 玻 璃 纤 维 之 形 态 。 下 表
影响 的发 生。
最 后 ,其 他 可 替 代 性 的 表 面 处 理 , 如 裸 铜 表 面 的 防
8  ̄ 出 了起始 刻槽 加 工指 南。 通过 调节 刻槽 深度 ,获 得合 61 J
适之 断裂 力是必 须 的。 未 完待续
缩 放 到 标 注 图 框 内 , 同 时 还 可 以 加 注 任 何 形 式 的 说 明 、 技 术 要 求 。 一 张 完 整 的 外 形 图 将 展 现 在 你 眼 前 , 并 可 直 接 打
印 出 来
设计 方 便 快 捷 。如 何在 A O— UT CAD 件 中进 行P 加 工 软 CB 外形 图的设计 呢? 首 先将P 文件 转换 成GE B R CB R E 文件 格式 ,将 需要 外 形 加 工的 各种 轮廓 线 放在 一层 文件 当中 ,在CA 5 软件 M3 0
G公 推 , 进 热 整 制 之 , 对 处 l司 荐 在 行 风 平 程 前 可 待 L
理 行预 处理,以 化可 板进 加热 最小 能产生 冲 采用 之热 击。
水平 式 热 风 整平 机 ,前 部 带 有 预 加 热段 ,并 于 热 风 整 平
后 ,进 行 缓 慢 冷 却 , 是 可 以 考 虑 采 取 的 措 施 。 推 荐 采 用 之 预 加 热 温 度  ̄2 0 0 F(1 C )。 此 外 , 切 1 1
OO o _ .1 1_ 00 4
0 o-o 0 . 4_. 6 0 0
0. 。07 0. — 009
o 伯 .. 2 . 卜o 2 o 0
O. 042 0. — 046
0060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国营第 X X X 厂企业标准Q/PA112—2000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根据GB4588.3-88“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以及“军用电子设备工艺可靠性管理指南”,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规定了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归档和修改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军用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 设计要求2.1 材料选用高频部分选用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大电流部份要选用阻燃基板材料,其余部分选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软性印制板选用聚酰亚胺材料。

2.2 形状及尺寸从生产角度考虑,印制板的形状应当尽量简单,一般是长宽比例为3:1的长方形,根据我公司波峰焊机的情况,外形尺寸不超过360×230(mm),厚度不超过1.6mm,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

特殊情况可酌情考虑。

软性印制板的厚度不超过0.2mm。

2.3 安装孔(螺钉孔)2.3.1 印制板安装孔为φ3.0+0.1-0.3、φ3.5+0.1-0.3和φ4.5+0.1-0.3三种,根据印制板的面积、厚度和板上元器件的重量而选用,同一块板选用同一种孔径。

2.3.2 安装孔设在印制板的四个角位置,对于大面积或板上装有较重元器件的印制板,可在板的中心位置或两长边适当位置增设安装孔。

2.3.3 安装孔中心到印制板边缘距离不小于5mm。

国营第XXX厂2001— 01 — 15 批准 2001— 01 — 15 实施Q/PA112—20002.4 印制导线、元器件孔和其它通孔边缘到印制板边缘的距离2.4.1 印制导线边缘到印制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0.5mm。

2.4.2 元器件孔和其它通孔边缘到印制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m。

(元器件边缘超出其安装孔边缘时,元器件边缘到印制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m)。

2.5 印制导线宽度和厚度2.5.1 导线宽度:导线宽度应尽量宽一些,至少要宽到以承受所设计的电流负荷,导线所承受的电流负荷不但与其宽度有关,而且还与其厚度有关,表1列出了在导线厚度35μm的情况下,导线宽度与其容许电流之间的关系。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全面)

PCB工艺设计规范标准(全面)

标题研发工艺设计规范编号第 I 条页次制订部门版次001 制订日期2010-10-07图 38 :BGA测试焊盘示意图[59]如果PCB没有波峰焊工序,且BGA的Pitch≥1.0mm,不进行塞孔。

BGA下的测试点,也可以采用一下方法:直接BGA 过孔做测试孔,不塞孔,T面按比孔径大5mil阻焊开窗,B面测试孔焊盘为32mil,阻焊开窗40mil。

7.3 焊盘的阻焊设计[60]推荐使用非阻焊定义的焊盘(Non Solder Mask Defined)。

图 39 :焊盘的阻焊设计[61]由于PCB厂家有阻焊对位精度和最小阻焊宽度的限制,阻焊开窗应比焊盘尺寸大6mil 以上(一边大3mil),最小阻焊桥宽度3mil。

焊盘和孔、孔和相邻的孔之间一定要有阻焊桥间隔以防止焊锡从过孔流出或短路。

阻焊非阻焊定义的焊盘Non Solder Mask Defined阻焊定义的焊盘Solder Mask Defined标题研发工艺设计规范编号第 I 条页次制订部门版次001 制订日期2010-10-07[80]条形码(可选项):●方向:条形码在PCB上水平/垂直放置,不推荐使用倾斜角度;●位置:标准板的条形码的位置参见下图;非标准板框的条形码位置,参考标准板条形码的位置。

图 52 :条形码位置的要求[81]元器件丝印:●元器件、安装孔、定位孔以及定位识别点都对应的丝印标号,且位置清楚、明确。

●丝印字符、极性与方向的丝印标志不能被元器件覆盖。

●卧装器件在其相应位置要有丝印外形(如卧装电解电容)。

[82]安装孔、定位孔:安装孔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M**”,定位空在PCB上的位置代号建议为“P**”。

[83]过板方向:对波峰焊接过板方向有明确要求的PCB需要标识出过板方向。

适用情况:PCB设计了偷锡焊盘、泪滴焊盘、或器件波峰焊接方向有特定要求等。

[84]散热器:需要安装散热器的功率芯片。

若散热器投影比器件大,则需要用丝印画出散热片的真实尺寸大小。

PCB设计规范大全

PCB设计规范大全

PCB设计规范大全PCB设计规范大全1,目的规范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PCB)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保证PCB 的可制造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2,范围所有PCB 均适用。

3,名词定义3.1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3.2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3.3布局:PCB 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3.4模拟:在器件的IBIS MODEL 或SPICE MODEL 支持下,利用EDA 设计工具对PCB 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 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3.5 SDRAM :SDRAM 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内存)的简称,同步是指时钟频率与CPU 前端总线的系统时钟频率相同,并且内部的命令的发送数据和数据的传输都以它为准;动态是指存储数组需要不断刷新来保证数据不丢失;随机是指数据不是线性一次存储,而是自由指定地址进行数据的读写。

3.6 DDR :DDR SDRAM 全称为Double Data Rate SDRAM ,DDR SDRAM 在原有的SDRAM 基础上改进而来。

DDR SDRAM 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两次数据。

3.7 RDRAM :RDRAM 是Rambus 公司开发的具有系统带宽的新型DRAM ,它能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通过一个简单的总线传输数据。

RDRAM 更像是系统级的设计,它包括下面三个关键部分:3.7.1 基于DRAM 的Rambus(RDRAM );3.7.2 Rambus ASIC cells (专用集成电路单元);3.7.3 内部互连的电路,称为Rambus Channel(Rambus 通道);3.8 容性耦合:即电场耦合,引发耦合电流,干扰源上的电压变化在被干扰对象上引起感应电流而导致电磁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制板外形图设计的工艺要求0412
为强化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的规范控制,公司总部今年重新修订了Q/ZX73.1251.1《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控制——管理办法》和Q/ZX73.1251.2《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控制——PCB可制造性评审检查单》。

10月份公司EDA设计部成立后,又根据公司相关标准制定了《PCB设计工艺性检查表》。

为贯彻新的标准规范,进一步提高PCB/EDA设计水平,现对结构设计阶段提出PCB外形图的要求,以利于EDA设计及PCB投板顺利接口,保证标准规范的顺利实施。

本文内容为系统产品印制板外形图设计的工艺要求。

本文以如下标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对本文内容理解有异议时,以下列规范为准:
Q/ZX 04.100.1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文档要求
Q/ZX 04.100.2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工艺性要求
Q/ZX 04.100.3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生产可测试性要求
Q/ZX 04.100.4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元器件封装库基本要求
Q/ZX 04.100.8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PCB Check List
Q/ZX 04.100.10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插板结构设计要求
Q/ZX 73.1251.2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评审检查单
1 印制板单板外形选择
印制板一般采用长、宽尺寸相近的矩形,最佳尺寸范围是长(250—350)mmX宽(200—250)mm。

为便于单板包装、生产线传送及在插箱内导入,四角可采用小圆弧形或斜角。

避免将PCB外形设计成异形板。

外形尺寸小于100X125的小板,异形、周边有凹凸难以上生产线的应由EDA部工艺科设计成拼板。

2 印制板单板厚度
2.1 印制板的厚度应根据印制板所安装的元器件质量、与之匹配的接插件规格,印制板的外形尺寸及所承受的机械负荷来选择。

对于板面较大易产生变形的印制板,须采用加强筋或边框等措施进行加固。

建议尺寸在300X250mm以下一般单板厚度可选用1.6mm、2.0mm(原300X234X1.6单板为保证扣手安装不受影响厚度不作改变),背板及较大的单板应选用2mm、2.4mm或更厚的印制板,但一般应在4mm以下;
2.2 PCB厚度,指的是标称厚度(即绝缘层加铜箔的厚度)。

通常采用的PCB厚度:0.5 mm,0.7mm,0.8 mm,1 mm,1.5 mm,1.6 mm,2 mm,2.4 mm,
3.2 mm,
4.0mm,6.4 mm。

其中0.7mm和1.5mm板厚的PCB用于带金手指双面板的设计。

2.3覆铜箔层压板的厚度偏差
公司对板厚公差的规定:板厚<0.8mm,±0.08mm;板厚≥0.8mm,±10%。

3 PCB外形图应完整准确地给出以下结构要素
3.1 外形形状及所有尺寸,完整的公差要求。

提供给PCB设计人员的PCB外形图按以下原
则进行标注:
3.1.1以印制板左下角为基准点,即坐标零点,选择一个重要的孔(推荐选用测试定位孔)为基准孔,标注该孔到两边的距离(坐标值)。

所选基准孔作为印制板加工生产用基准孔,板上所有边、孔都是以之为参考点;
3.1.2如果无特殊要求,公差采用对称偏差方式进行标注;
3.1.3对于同其它结构件相配的板上要素,如板安装孔、金手指定位槽、安装边应根据需要标注公差;
3.1.4应标注出板圆角或倒角尺寸,以及金手指板边倒角尺寸;
3.1.5应标注异形孔和槽的位置与尺寸。

3.2标明禁布区及高度限制区;
3.3与背板连接的边缘接插件定位尺寸,对于连接器的安装孔大小,可不作标注(由PCB设计人员根据封装进行设计),但应确定其安装位置;
3.4面板安置孔定位尺寸;
3.5扣手安装孔位置尺寸;
3.6装在印制板上与面板有关连的元器件定位尺寸,如复位开关、按键,引线LED出线中心,贴片LED中心和灯镜安装孔位置;
3.7加强筋安装孔位;
3.8对金属化孔和非金属化孔必须有明确表示,在定位孔和所有无电连接作用的装置孔、工艺孔上必须注明非金属化孔,可用NPTH或NPLTD表示(如无法标注时允许在“技术要求”栏说明);
3.9所设计PCB是采用波峰焊焊接方式时,注意以下两点:
3.9.1板上的接地安装孔(原设计成金属化孔的)应设计成星月孔,并在PCB外形图上注明,星月孔可以防止在波峰焊接时增加工序成本或孔被堵塞。

星月孔用于波峰焊的单板,替代以前的接地用金属化螺钉装配孔,也可以应用在需要接地而又需要其为非金属化的孔(例如借用接地装配孔做测试定位孔等)。

接地安装孔的星月孔规格见表2
测试定位(兼接地)孔规格见表1
表1 测试定位(兼接地)孔系列单位:mm
3.9.2波峰焊焊接面(BOTTOM)的大面积铜箔上不应有阻焊开窗,在PCB外形图上要注明。

3.10印制板上无法做出真正(清角)的矩形孔。

设计人员在设计异形孔时要考虑到铣孔时铣刀的过渡圆角。

印制板内的方孔,边缘加工产生的内、外角(指四个边角)处应是圆角,内角最小圆角半径极限一般为1mm;
3.11测试定位孔的设置及孔径选择
3.11.1在板的四角部位应选设3个定位孔,在特殊条件下允许在PCB对角线处至少设置二个定位孔;
3.11.2对于多拼板,如果是整片制造分开测试,则各子板上必须在PCB对角线处至少设置二个定位孔;
3.11.3定位孔标准孔径3.20+0.08mm,针对公司不同产品的PCB也可采用以下优选孔径:2.80+0.08mm,3.00+0.08mm,3.50+0.08mm和
4.50+0.08mm。

对于同一产品的不同PCB(如ZXJ10的DT板和PP板等),若PCB外形尺寸相同,则定位孔的位置也必须统一;
3.11.4定位孔为光孔,即非金属化的通孔(射频板除外),采用非金属化的定位孔,以减少焊锡镀层的增厚而不能达到公差要求;
3.11.5如果已有安装孔(扣手安装孔除外)满足上述要求,不必另设定位孔;
3.11.6建议定位孔中心与板边缘距离≧5mm(极限条件以加工要求避免破孔为原则);
3.11.7建议定位孔要离开扣手孔≧20mm(极限条件下安装扣手不能与测试定位孔相干涉)。

4禁布线区设置尺寸和螺钉/铆钉孔装配空间(见表2、3)表2
表3
5 PCB外形图在材料栏填写材料名称、代号、厚度、精度等级、国标代号等项目(限使用于移动事业部的单板外形图);
现使用的阻燃环氧玻璃布印制板按标准在材料栏内填写内容如下:
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CEPGC-32F 厚X.X(精) GB/T 4725-1992
厚度为30mil的聚四氟乙烯印制板在材料栏内填写内容如下(移动事业部标准化规定):
覆铜箔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
RF-35-0300-C1/C1 或 RO4350-0300-C1/C1
6层压多层板国内目前制造水平见表4
表4 层压多层板国内制造水平
EDA设计部设计工艺科041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