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作《节妇吟》置疑

合集下载

【古诗文阅读】《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古诗文阅读】《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1、分析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

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好处,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诗句回答。

答:①我的丈夫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②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3、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写作背景来思考一下。

答:写作背景:注释一有这样一句:“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如他的老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所以,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

4、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答:主人公,妾——张籍;第三者,君——李师道;“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

《节妇吟》教案及课后反思

《节妇吟》教案及课后反思

156I教学案例I《节妇吟》教案及课后反思◎马永浩【教学目标】1•领略本诗之美,体会本诗看似寻常的语句背后的奇妙之处,进一步提升审美鉴赏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理解节妇委婉的拒绝方式,学习其拒绝的智慧。

能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思维的品质。

3•学习本诗比兴寄托的手法,读懂字面之言,把握言外之意。

4•了解酬赠诗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诗比兴寄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节妇委婉的拒绝方式及原因,学习其拒绝的智慧【教学安排】1〔时一、导入“一位了人的,一勤追求。

她收了别人贵的礼,一了自己的,后一思,了,方的J一位中的的诗,能一节课,位诗诗的二、《节妇吟》一诗文读学读,字词。

体1•解节妇”?明确:节,就是节操、气节。

节妇节的。

)2.诗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一名学生试进的串译。

比读使君从南来,五马立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自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共载不(f(u)?”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皆言夫婿殊。

----《陌桑》比《节妇吟》1《陌上桑》,思考:两首诗在女子拒绝第三者的方式上有同?(四景介绍节妇吟,乐府旧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中后,藩镇日渐坐,而朝廷积弱日久,难控制,割据之势日成。

藩镇为增加实力,常用各种手段朝廷文一的文往往+李师道,平节使,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等衔,势手。

彳书之,而统一,反而,《节妇吟》一章寄之。

此诗为文之作,乃假托节妇言之。

——(清)《诗》五注读文章并思考以下四个问题,每个思考一问1.诗中提了几2.拒绝“君”的追求时,给出了理由?3.委婉拒绝君追求的的4.诗了一的5•诗中隐含的言外之意6•本诗用了手法?明确:1.拒绝“君”的追求,了哪些理,要守节夫同何I逢未……的丈夫也很优秀。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2.委婉拒绝君追求的的一方面,君道我的,从而使体谅一方面,看的,而自,,进而成+3.诗了一的细致地了赠而的心理-了一位节夫的+4.者诗中的言外之意s似读懂了诗一一的一节的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唐代节妇吟诗意解说张

唐代节妇吟诗意解说张
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与韩愈、白 居易、孟郊、王建交厚。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 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酬增诗
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
•同情人民疾苦----《塞下曲》、《征妇怨》, •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采莲曲》、《江南曲》。 没蕃故人 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不为 明怀 的念 友一 人位 作生 的死 •没:陷身。 •蕃(bō):指吐蕃。 •月支:汉西域国名,借指吐蕃。 •废帐:指战败后遗留的营帐。 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 • 在这次战斗中,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 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 • 深深想念这位朋友,料想其已死,想奠祭;但 又存一线希望,希望友人还活着。
相 关 拓 展 补 充
比兴手法
酬增诗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 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 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 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巧妙的双层面 的诗去回拒
酬增诗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比兴手法
◎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 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 求,守住了妇道; ◎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 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节妇吟》赏析

《节妇吟》赏析

《节妇吟》赏析文/ 凝文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全诗的译文是: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著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著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我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只恨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今日偶读这首《节妇吟》忽然感慨良多。

这首《节妇吟》让一个机智勇敢、敢爱敢恨、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绝代佳人跃然纸上,令人嗟叹不已。

在人性与礼仪的描述上先是“发乎情”,暴露了女人的得之自然的人性,接着是“止乎礼义”,没有违反人为的礼教。

道出了礼义之外的感情波澜,曲折微妙,入情入理,既委婉缠绵、韵味无穷,又坚定决绝,但是在决绝之余,又似乎有着太多的不忍、不舍、不绝缕缕。

细细读来,好像发现这首诗里似乎充满了太多的隐词隐意,查资料才知道张籍写作这首《节妇吟》时有着无法直言的真实政治意图。

在这里我不问政治,只解诗意。

时下有这么一句很流行的话:“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幸福,错误的时间遇见了正确的人是一种无奈。

”很佩服古人千年以前就能说尽了今人之事,很钦佩作者的犀思锐笔早在千年以前就用质实明快、简朴清醇的诗歌解读了今人婚外恋情的无奈。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痴男怨女在重复在感受这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啊!其实,无论古今女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心灵敏锐和情感丰富的女人,而多愁善感与聪慧敏锐又赋予了女人太多不可抗拒的魅力,我绝对相信这位赢得双明珠的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不是不曾心动,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爱在不对的时间,错过正确的相逢时机,所以才有“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

当今芸芸众生中自有那清澈明净如兰花的女人,今夕何夕得遇良人,彼此深得人心,相互倾慕、钦佩彼此的人品,于是放松了所有的戒备,卸下了所有的枷锁,于是就偷偷的喜欢了爱了。

张籍的诗词《节妇吟》赏析

张籍的诗词《节妇吟》赏析

【导语】《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张籍⾃创的乐府诗。

诗表⾯上描写了⼀位忠于丈夫的妻⼦,经过思想⽃争后终于拒绝了⼀位多情男⼦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实际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官拉拢、收买的决⼼。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楼连苑起,良⼈执戟明光⾥。

知君⽤⼼如⽇⽉,事夫誓拟同⽣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译注】 我把你送的明珠还给你,⼀阵⼼酸,忍不住眼泪直往下垂;真恨不得我们相逢在我还未出嫁的时候。

【赏析】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两句是“节妇”终于狠⼼拒绝追求者的婉辞。

她经过思想⽃争,最终还是忍不住落泪,恨不得想见时⾃⼰还未婚。

这种婉拒既显得含蓄真诚,⼜不⾄于有损被拒绝之⼈的脸⾯,可谓⼀举两得。

结合诗的背景可知,张籍⾃⽐节妇,⽤“双明珠”喻指李师道⽤来拉拢作者的代价;⽤“双泪垂”表⽰作者并不是成⼼拒绝的,也就不⾄于得罪李师道;“恨不”句,则再次给李师道台阶下,不使他难堪。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两句流传较⼴,⽤于表⽰情深缘浅,相见太晚,虽然彼此相知,奈何我已嫁良⼈,君已娶佳⼈,所有的感情只能到此为⽌。

近代诗⼈苏曼殊就化⽤为“还卿⼀钵⽆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表⽰婉拒,读之令⼈唏嘘不已,甚⾄扼腕,可见这两句诗影响之深远。

扩展阅读:张籍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唐代诗⼈,世称“张⽔部”、“张司业”。

张籍为韩门⼤弟⼦,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歌》等。

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

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描述的是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其势炙⼿可热,他⽤各种⼿段,勾结、拉拢⽂⼈和中央官吏。

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

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

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张籍《节妇吟》诗词赏析《节妇吟》唐代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据此诗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还,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还君明珠双泪垂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全诗赏析

还君明珠双泪垂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全诗赏析

还君明珠双泪垂-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全诗赏析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真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
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

”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

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doc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赏析】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因此不为所动。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张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

古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赏析《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

其全文如下: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前言】《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

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⑷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

襦:短衣、短袄。

⑸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

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

起:矗立着。

⑹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

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

戟:一种古代的兵器。

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⑺用心:动机目的。

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⑻事:服事、侍奉。

拟:打算。

⑼何不:一作“恨不”。

【翻译】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鉴赏】《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

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张籍《节妇吟》之异题与本事辨

张籍《节妇吟》之异题与本事辨

张籍《节妇吟》之异题与本事辨余文英【摘要】Liu Ming-hua thinks all the the original title of Jie Fu Yin is three words according to Zhang Ji's volumes in existence.He also thinks its presentation object or background events begin with TangDynasty.Bibliographies make clear that it is not the fact.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poem should include the presentation object,or perhaps its title is Jie Fu Yin Ji Dong Ping Li Si Kong Shi-dao according to bibliographies.Shi-gu was mistaken for Shi-dao.%I刘明华《张籍(节妇吟)的本事及异文》认为现存张籍集各版本《节妇吟》原题均为三字,寄赠对象或本事的出现始于宋代。

文献表明,此并非事实,该诗原题当包含寄赠对象,或作“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师道”当为“师古”之误。

【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张籍;《节妇吟》;异题;本事【作者】余文英【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唐人张籍有一首著名的乐府诗《节妇吟》,历来为人乐道,虽然褒贬不一,但学界基本认定是一首却聘诗,即借“贞女不事二夫”表达“忠臣不事二主”之旨,以婉辞李师道或李师古之延聘。

《文献》2010年第2期所载刘明华先生《张籍〈节妇吟〉的本事及异文》一文却认为:“张籍本集中,《节妇吟》是一首较为典型的‘乐府’,其多重阐释的空间是存在的,但其指向并不明显。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浅品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朱晓燕
【期刊名称】《神州(中旬刊)》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

它细腻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在情感与道德、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情感纠葛。

而作者张籍又在表现这一复杂情感的同时,借这首诗歌巧妙地拒绝了李师道的拉拢。

离开了当时特定的环境,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在品读这首诗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情感内涵。

【总页数】1页(P9-9)
【作者】朱晓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还君明珠——探索历史图像中的广州行商园林 [J], 高伟;卢颖梅
2.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赏读 [J], 户才鸿;林虹
3.还君明珠 [J], 紫陌
4.还君明珠双泪垂——谈张籍《节妇吟》的心理原型 [J], 汤英苗
5.还君明珠——独家专访天映娱乐公司 [J], 一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籍《节妇吟》简析

张籍《节妇吟》简析

张籍《节妇吟》简析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①。

妾家高楼连苑起②,良人执戟明光里③。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④。

【注解】
①襦:短袄。

②高楼连苑起:形容宅第之伟丽。

苑:园囿。

③良人:指丈夫。

执戟明光:指供职朝廷,侍卫皇帝。

明光:汉代殿名,在未央宫之西。

④恨:一作“何”。

【赏析】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男女恋情诗,实际上是一首政治诗。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首领,试图拉拢张籍依附于他,张籍是反对藩镇分
裂的,这首诗便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诗中运用比兴手法,假托男女爱情关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委婉地谢绝了李师道。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人物描写细腻生动,行文转折,跌宕起伏。

试论张籍《节妇吟》之“节”

试论张籍《节妇吟》之“节”

逐远方而不得 ,导致 的黑色主题意象 ,因此可以断言海子诗歌
的主题 意 象为 追 逐远 方 而不 得 ,导 致 的 黑色 主 题意 象 。
份 提 纲 》 ) 诗 的创 造 力 与个 体 生命 的爆 发 视 为一 体 、试 图 将
抵 达 生存 真 相 与生 命奥 秘 的 ‘ 素 ’的 写作 。在他 看来 : 诗 有 元 “ 两 种 :纯诗 ( 小诗 )和唯 一 的真 诗 ( 诗 )。” “ 人必 须有 大 诗 力 量 把 自己从 自我 中解 救 出来 ,因 为人 民 的生 存和 天 、地 是歌 唱 的 源泉 ,是唯 一 的真 诗 。 ” (《 学 :一 份 提纲 》 ) 诗
西 川在 《 亡后 记 》中谈 过 ,海 子最 看 重 的是 长 诗 ,这 是 死
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 国的最大努力 ,写长诗是工作而
短 诗仅 供 抒情 之 用 。 海 子写 大诗 的动 机有 着 重建 人 类浪 漫 主义 精 神 的努 力 倾 向。海 子 不满 意 于写 “ 我 ” 的 文人 趣 味 ,更看 重 写 大诗 ,其 小
古诗词欣赏
密 围绕 着 ‘ 春远 行 ’这 一 主题 意 象来 展 开 的 。这 个 主题 意象 青 统贯 着他 的全 部作 品 ,从 中 又生 发 、延 展 出其 他 一 系列 诗 歌意 象 ,如 :火 、 方 、麦 子 、麦 地 、草原 、黄 昏、黑夜 、姐姐 、妹 妹 。 ”但 是 对 于 这一 个远 方 的追 逐 而无 法得 到 ,进 而 便有 了诗 歌 中的许 多 以 黑 暗 、黑夜 为 亲 ” ( 《 日颂 ( 生 或生 日祝酒 词 )》 )。 在其 写 作 发展 阶段 的诗 歌理 想 ,海 子 自称 为诗 歌 的王 ; 而 到 了后 期 ,他 已经 不 甘心 仅 为一 个诗 歌 之 王 ,在 《 色 》 夜 中 ,海 子 作如 下 的 自我 概括 : “ 有 三种 幸 福 :诗 歌 、王位 、 我

贞洁与人性:《节妇吟》中节妇形象漫议

贞洁与人性:《节妇吟》中节妇形象漫议

贞洁与人性:《节妇吟》中节妇形象漫议作者:任鸿义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年第09期【摘要】唐诗《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为读者描绘了一位“节妇”形象,然而,这一形象到了宋代引起了一些质疑。

其实,诗歌品读不能完全脱离时代语境,不能从宋代理学观念出发,否定唐朝开放和宽松时代环境下“节妇”所体现出的自然人性。

【关键词】《节妇吟》理学人性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为读者描绘了一位“节妇”形象: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字文昌,先世苏州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始授秘书郎,后做到水部员外郎,世称张水部。

此诗前开头四句说:你知道我已经有了丈夫,还送给我一对明珠。

非常感激你对我的深情厚意,就把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后面六句说道:我家住的是高高的楼房内,我的丈夫是明光殿里的近卫军。

我心里很清楚你赠我明珠的用意,但我不能背叛我的丈夫,我和他曾发誓虽不能同生但要同死。

我只能含着眼泪归还你的明珠,深深地遗憾你我为什么没能在我嫁人前相逢。

一个男子,由于深情地爱恋着一个已婚的女子,因而赠送她明珠,这个女子开始对这个男子也深有感情,于是就收下了明珠,“系在红罗襦”表示接受他的感情。

可最终又把明珠还给了这个男子,明确地表示自己既已为人妇,就绝不应该背弃丈夫。

张籍这首诗的原题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这个李师道曾经礼聘过张籍,而此时的张籍已接受了别人的聘任,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委婉地回绝了李师道。

由此可知,这首诗的内容应该是个比喻。

诗中的“妾”是张籍的自喻,“君”自然是指李师道了。

在这里,我们不谈李师道聘任张籍,也不谈此诗的比喻义,仅就此诗的思想内容来看,我们发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一个敏感的话题——封建社会中的妇道问题。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张籍在诗中肯定了这个女人是个节妇,可见唐朝人认为一个女人可以接受另一个男人的感情,也可以对他表示自己的“感”,只要她不与人私奔,不背叛丈夫。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1、分析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

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好处,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诗句回答。

答:①我的丈夫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②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3、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写作背景来思考一下。

答:写作背景:注释一有这样一句:“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如他的老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所以,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

4、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答:主人公,妾——张籍;第三者,君——李师道;“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

吟:一种诗体的名称。

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1、分析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

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好处,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诗句回答。

答:①我的丈夫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②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3、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

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写作背景来思考一下。

答:写作背景:注释一有这样一句:“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如他的老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所以,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

4、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答:主人公,妾——张籍;第三者,君——李师道;“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籍作《节妇吟》置疑《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二张籍名下载有一首《节妇吟》,全诗如下: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托寓了作者对当时的军阀李师道进行贿赂拉拢的拒绝,语言坚决而委婉,曲近人情事理,早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篇。

但却未见人们对其作者的真伪问题提出过疑议。

笔者不揣固陋,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以请教于方家。

首先判断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李师道,祖先为高丽人,从其祖父李正己开始,至其父李纳、兄李师古,历世为藩镇军阀,割据淄、青、齐、海、登、莱、沂、密等十五州,相当于今天除临清、聊城附近数县外的山东全省,西至河南濮阳,南至安徽萧县、江苏铜山、沭阳,是唐朝当时最强大跋扈的方镇军阀之一,其治所在东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师古死去,李师道继任平卢军节度使。

元和十一年四月,唐朝的军队打败了藩镇军阀吴元济和王承宗,李师道感到害怕,请求归顺朝廷,宪宗给了他一个“检校司空”的头衔。

《新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一年)四月庚子,李光颜、乌重胤及吴元济战于凌云栅,败之。

乙卯,刘緫及王承宗战于深
州,败之。

”《新唐书·李师道传》:“(李师道)闻李光颜拔凌云栅,始大惧,遣使归顺,帝重分兵支两寇,故命给事中柳公绰慰抚之,加检校司空。

”后来,唐朝要求李师道割地质子,李师道先应后悔。

《新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三年)七月乙酉,宣武、魏博、义成、横海军讨李师道。

”《新唐书·李师道传》:“帝以其负约,用左散骑常侍李逊喻旨。

……师道乃上书,以军不协为解。

帝怒,下诏削其官,诏诸军进讨。

”元和十四年二月,李师道兵败被诛。

根据这首《节妇吟》诗题中“东平李司空师道”的称谓,可知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必在元和十一年四月后至元和十三年七月之间,即李师道从头到尾戴着“司空”头衔的一段时间。

其次分析这首诗作者的身份。

诗云:“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可见本诗的作者在朝廷任职,其官职为“郎”。

“高楼连苑”说明自己地位高贵,而且家居皇都。

“执戟明光”说明自己在朝廷任“郎”的官职。

秦汉时期,朝廷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职,掌执戟侍从,宿卫诸殿门,故也称为“执戟”。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汉书·东方朔传》:“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桂宫中有明光殿,北宫及甘泉宫中建有明光宫。

后代即常以明光殿、明光宫等作为皇宫、朝廷的代称。

白居易《新乐府·司天台》诗云:“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从诗的内容来看,李师道和本诗作者有所私交,其关系又较复杂。

当他向作者行贿,希望作者背叛朝廷而投靠自己时,作者套用汉乐府《羽林郎》的典故来回答。

《羽林郎》原诗云:“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作者没有像胡姬那样裂红罗而坚拒,而是感其“缠绵意”,以“恨不相逢未嫁时”为缓冲,垂着泪将明珠送还。

李师道一家身为藩镇军阀,“虽外奉王命,而啸引亡叛,有得罪于朝者厚纳之”(《新唐书·李师道传》)。

他拉拢这位朝臣,出了“双明珠”的高价,而且表现得“用心如日月”。

《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节妇吟》使用了这些典故,说明在李师道行贿时,作者曾收下礼物,“系在红罗襦”,但却一直犹豫不定,使李师道发出了“胡能有定,宁不我报”的催促,在反复权衡之后,作者才决定“事夫誓拟同生死”,最终将贿赂还给了李师道。

由李师道与本诗作者之间的这次行贿与拒贿之事的情形来看,他们的私交应该是很不错的。

张籍与李师道到底有无交往,史料中尚无其它痕迹可寻。

像张籍这样“业文三十春”的著名诗人,他如果和李师道有《节妇吟》中所反映出来的那种交情,不可能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赠答之章。

从他们两人各自的行状来看,不大可能有深交的可能,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张籍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中进士,从元和元年到元和十年年底为太常寺太祝,此后任国子助教,一直到元和十五年(或稍前)才迁为秘书省秘书郎。

《新唐书·百官志》:“秘书郎三人,从六品上。

掌四部图籍,……凡课写功程,皆分判。

”从时间上来看,李师道的司空官衔于元和十三年七月已被削除,于元和十四年二月被诛,这时张籍恐还未改助教之官,而《节妇吟》的作者却应当是一个“郎”官。

根据这一点,张籍作《节妇吟》的可能便可以排除。

即使退一步说,就算张籍在元和十三年七月前已经当上了秘书郎,依事理推之,李师道这样折节重贿,拉拢一个经管四部图书的小文官有什么用呢?笔者认为,《节妇吟》的作者并非张籍,倒有可能是当时被朝廷派遣出使东平的比部员外郎张宿。

《新唐书·李师道传》:“蔡平,又遣比部员外郎张宿讽令(李师道)割地质子。

宿谓曰:‘公今归国为宗姓,以尊卑论之,上叔父矣,不屈一也;以十二州事三百余州天子,北面称藩,不屈二也;以五十年传爵臣二百年天子,不屈三也。

今反状已暴,上犹许内省,宜遣子入宿卫,割地赎罪。

’师道乃纳三州,遣子弘方入侍。

宿既还,师道中悔。

”李师道一镇在当时最为强大,朝廷对他无可奈何,跋扈骄横,与朝廷抗礼,由来已久,讽其“割地质子”,自非常人所能不辱使命。


宿若非师道故交,深知其人者,恐其进说辞也难。

案其所说,如“反状已暴”,“割地赎罪”云云,亦非挚友所不敢言,而李师道卒从其说,割让三州,并愿遣李弘方为人质,虽然是惧蹈吴元济之覆辙,恐兼亦缘不疑张宿之诚信。

分析朝廷之所以遣张宿为使者,而他不但敢去,并且出言无忌,李师道亦竟从其说的原因,恐怕就在张、李二人交情深笃一端。

正因为张宿效忠朝廷,又兼与李氏有旧,方能有此东平之行。

《新唐书·百官志》:“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贓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由此看来,张宿在当时正任郎官,与李师道有当面交往,在朝中的职务也能给李师道带来益处,这三点都非张籍所具有。

重贿笼络朝廷使者,令其入为内线,这也是方镇军阀的常用伎俩,李师道借张宿奉使之机,用重金收买他,颇有必要,而派人从东平至长安去拉张籍却绝无可能。

据此种种,笔者认为《节妇吟》的作者当是张宿,并非张籍。

唐人诗文,乱窜杂收于诸集中者,其例颇繁,人所习知。

《节妇吟》之所以被编入张籍集中,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张籍录有此诗,后人误以为其所自作。

一是其诗在流传中被署为“张比部”,后来遂讹为“张水部”。

张籍后来曾任水部员外郎,诗名颇著,“比”、“水”二字也有因形近致讹的可能。

张宿出使东平,不辱使命,正史既详著其事,本人亦必自感荣耀,其诗道德、文采俱佳,亦乐以示人,但他后来没有成为名人,这就更容易使人们想不起他来了,在唐朝当时,他肯定比张籍要得意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