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解剖蝗虫

合集下载

实验七蝗虫的解剖实验

实验七蝗虫的解剖实验

实验七蝗虫的解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节肢动物适应性的主要特征。

2.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动物体结构适应于其功能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蝗虫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蝗虫、模型
四、实验操作
1.外形
(1) 头部:眼、触角、口器。

(2) 胸部:外骨骼(背板、腹板、侧板)、气门、附肢、翅。

(3) 腹部:外骨骼、外生殖器(雌雄区别)
2.内部解剖
(1)循环系统:心脏、大动脉。

(2)呼吸系统:气管、气囊。

(3)生殖系统:雄: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副性腺、贮精囊;
雌:卵巢、卵萼、输卵管、受精囊、副性腺。

(4)消化系统:前肠(口、咽、食管、嗉囊、前胃)、中肠(胃、胃盲囊)、后肠
(直肠、肛门)、唾液腺。

(5)排泄系统:马氏管。

(6)神经系统:脑、围食道神经、腹神经链。

五、作业
绘蝗虫的内部结构图。

实验5 蝗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节肢动物门)

实验5 蝗虫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节肢动物门)

嗉囊
卵巢
气管
马氏管
直肠
肛门
1.呼吸系统: • 剪取一段气管,置于低倍镜下,可见气管内壁有几丁质螺旋状细环。
气管
2.消化系统:分前、中、后肠三部分。 (1)前肠:口腔、食道、嗉囊、前胃。 (2)中肠:又称胃。在胃与前胃交界处有6条指状突起的胃盲囊。 (3)后肠:回肠(胃后一端较粗的肠管)、结肠(较细)、直肠(结肠后一端 粗大的肠管)。 3.排泄系统: • 马氏管,100多条细盲管,着生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

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6.生殖系统: (1)雌性: 1)卵巢:1对,许多卵巢管组成。 2)输卵管:1对,绕至消化道腹面,连中输卵管。 3)阴道:中输卵管后方的一端粗管。 4)受精囊:位于中输卵管背方。 5)副性腺:1对,在输卵管前端,紧靠卵巢管。
受精囊
输卵管
卵巢
(2)雄性: 1)精巢:1对,合在一起,有许多精巢管组成。位于消化道背面。 2)输精管:1对,从精巢两侧腹面通过。 3)储精囊:1对,通受精管。 4)阳茎:射精管末端膨大的部分。 5)副性腺:位于射精管前端的两丛细管状腺体。储精囊就包在副腺丛中。
实验五 蝗虫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解剖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蝗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掌握昆 虫纲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用具与药品 – 解剖镜、蜡盘、镊子、剪刀、大头针、解 剖针。 三、实验材料 – 蝗虫浸制标本。
四、操作与观察
(一)外部形态观察:取1头放于蜡盘中。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有几丁
雌性
雄性
听器
气门
肛上 尾须 阳茎 生殖 产卵 产卵 板 下板 腹瓣 背瓣
(二)内部解剖和观察:
• 用剪刀先剪去翅和附肢,再沿体侧的气门上方,由后端向前剪至头部, 另一侧也同样剪整性)。

蝗虫解剖实验报告合集(3篇)

蝗虫解剖实验报告合集(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蝗虫的解剖,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发育过程,进一步掌握昆虫解剖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棉蝗(成虫)2. 实验工具:解剖剪、解剖针、镊子、解剖盘、解剖镜、剪刀、滴管、生理盐水、70%酒精、10%福尔马林、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10%盐酸溶液、蒸馏水等三、实验步骤1. 观察蝗虫外部形态(1)观察蝗虫的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的外部形态,记录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2)观察蝗虫的触角、复眼、口器、足、翅等器官,记录其形态和功能。

2. 解剖蝗虫头部(1)沿蝗虫头部背中线剪开,暴露头部内部结构。

(2)观察并记录蝗虫的脑、食道、嗉囊、胃、中肠、后肠、肝、胰腺、生殖器官等结构。

3. 解剖蝗虫胸部(1)沿蝗虫胸部背中线剪开,暴露胸部内部结构。

(2)观察并记录蝗虫的气管、肌肉、神经、翅等结构。

4. 解剖蝗虫腹部(1)沿蝗虫腹部背中线剪开,暴露腹部内部结构。

(2)观察并记录蝗虫的生殖器官、排泄器官、呼吸器官等结构。

5. 观察生殖器官(1)观察雌蝗虫的卵巢、输卵管、受精囊、产卵器等结构。

(2)观察雄蝗虫的精巢、输精管、储精囊、生殖突等结构。

6. 观察呼吸器官(1)观察蝗虫的气管分支情况。

(2)观察气管末端的气门,了解气门的数量和分布。

7. 观察排泄器官(1)观察蝗虫的排泄器官,如马氏管等。

(2)观察排泄器官的排泄过程。

8. 观察消化系统(1)观察蝗虫的消化系统,如口腔、食道、嗉囊、胃、中肠、后肠等。

(2)观察消化过程中的消化酶分泌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头部蝗虫头部主要由脑、食道、嗉囊、胃、中肠、后肠、肝、胰腺、生殖器官等组成。

其中,脑是蝗虫神经系统的中枢,负责调节蝗虫的运动和生理活动;生殖器官负责蝗虫的繁殖。

2. 蝗虫胸部蝗虫胸部主要由气管、肌肉、神经、翅等组成。

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蝗虫体内;肌肉负责蝗虫的运动;神经负责调节蝗虫的运动和生理活动;翅是蝗虫的飞行器官。

05蝗虫解剖与观察.

05蝗虫解剖与观察.

2. 内部结构解剖观察

从腹部末端背侧开始(第8腹节背板侧面), 向前沿气门上方将左侧体壁剪开,剪至前 胸背板前缘背侧。剪时勿上机内部器官。 用小镊子或解剖针剥离体壁,由于胸部和 腹部末端肌肉发达,剥离时应特别注意。

1)循环系统
由心脏、动脉、血窦组成。将体壁翻开,可 见一条半透明的细长管状结构—心脏。心 脏按体节有若干膨大的部分,即为心室, 心脏两侧有扇形的翼状肌。注意观察棉蝗 有几个心室?心室上有无心孔?

1.2 胸部


足:各胸节上均有1对足—前、中、后足。 前足和中足为步行足,后足粗大,为跳跃 足。各足均有6节构成,观察各节的特征。 翅:2对—前翅、后翅。观察2对翅的形状、 大小、质地以及翅脉有何不同?功能有何 不同?
1.3 腹部

由11节组成,第一节与后胸节愈合,其两侧 各具椭圆形的鼓膜听器。 各节只有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为膜 状。 第1至8腹节形态相似,在每节背板两侧下缘 前方各有1个气门。
5)排泄系统
马氏管:位于中 后肠交界处,有 许多游离于血体 腔的盲管。
6)神经系统
脑:位于消化管背面,两复眼之间的淡黄色 块状物。 围咽神经:1对,位于食道两侧。 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五、作业
绘雌性棉蝗内部结构图,示消化系统、排泄 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2)呼吸系统
包括:气门(10对)、气管、气囊。掀开体 壁可看到自气门向体内,有许多白色分支 小管分布于脏器和肌肉中—气管。在内脏 背面两侧有许多膨大的气囊。气管内壁具 几丁质螺旋丝。
3)生殖系统
棉蝗是雌雄异体且异形(雄小雌大)。 雄性:精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为1对左右 相连的长椭圆形结构,由许多精巢小管组 成。精巢腹面向后伸出一对输精管。两管 绕到消化管腹面汇合成1条射精管,射精管 前端两侧有一些迂回的细管—附腺,通入 射精管基部。将附腺的细管拨开,还可看 到1对贮精囊,也开口于射精管基部。

解剖蝗虫的实验报告

解剖蝗虫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蝗虫的解剖,了解昆虫的内部结构及其生物学特征。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

3. 掌握昆虫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蝗虫(雌性或雄性均可)。

2. 实验仪器: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75%酒精、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蝗虫置于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腹部,取出内部器官。

2. 观察外部形态:(1)观察头部:包括触角、复眼、单眼、口器等。

(2)观察胸部:包括足、翅、气门等。

(3)观察腹部:包括生殖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等。

3. 解剖头部:(1)剪开头部,取出脑和神经。

(2)观察脑的结构,包括前脑、中脑、后脑。

(3)观察神经的分布和走向。

4. 解剖胸部:(1)剪开胸部,取出心脏、气管等。

(2)观察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心室、瓣膜等。

(3)观察气管的分布和走向。

5. 解剖腹部:(1)剪开腹部,取出消化器官、生殖器官、排泄器官等。

(2)观察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

(3)观察生殖器官,包括卵巢、睾丸、精巢等。

(4)观察排泄器官,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等。

6. 观察呼吸器官:(1)观察气门的分布和走向。

(2)观察气管的结构和分布。

7. 观察其他器官:(1)观察神经节的结构和分布。

(2)观察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解剖结果:蝗虫头部包括触角、复眼、单眼、口器等。

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复眼具有视觉功能,单眼具有感光功能,口器用于取食。

2. 胸部解剖结果:蝗虫胸部包括足、翅、气门等。

足用于行走和跳跃,翅用于飞行,气门用于气体交换。

3. 腹部解剖结果:蝗虫腹部包括消化器官、生殖器官、排泄器官等。

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用于消化食物。

生殖器官包括卵巢、睾丸、精巢等,用于繁殖。

排泄器官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等,用于排泄代谢废物。

4. 呼吸器官解剖结果:蝗虫呼吸器官包括气管和气门。

实验九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实验九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实验九 蝗虫的解 剖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蝗虫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观察,
掌握节肢动物门及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
1.棉蝗的浸制标本。
2.解剖器、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 显微镜。
三、实验内容
3.1外部形态观察
3.1.1头部:
3.1.1.1单眼 3.1.1.1复眼
3.1.1.1上唇
四、作业及思考题


1.绘制蝗虫口器的分离结构图。 2.节肢动物包括哪些纲?有哪些特征?
的内部器官分离开,最后用镊子将完整的背壁取下。依次观察
下列器官系统:

3.2.2内部结构观察


3.2.2.1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
3.2.2.2呼吸系统:气管呼吸

3.2.2.3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雄性 生殖系统

3.2.2.4消化系统:前、中、后肠、唾液 腺 3.2.2.5排泄系统:马氏管
2.1.1.1大颚 3.1.1.1来自颚3.1.1.1下唇3.1.1.1舌

典型的咀嚼式口器。
左手持蝗虫,使其腹面向上,
拇、食指将其头部夹稳, 右手持镊子自前向后将口器各部分取下(同时注意 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 依次放在载玻片上,


用放大镜观察其构造。
口器: 咀嚼式(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


(1)前肠:自咽至胃盲囊,包括下列构造: 咽:口后的一段肌肉质短管。 食管:咽后一段管道。


嗉囊:食管后方膨大的囊状管道。
前胃:嗉囊之后,较嗉囊略细的一段粗管。 (2)中肠:又称胃,在与前胃交界处有12个呈指状突起的胃盲囊,6个伸向 前,6个伸向后方。 (3)后肠:包括: 回肠:与胃连接的较粗的一段肠管。 结肠:回肠之后较细小的一段肠管,常弯曲。

蝗虫形态结构实验报告(3篇)

蝗虫形态结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了解其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蝗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蝗虫、放大镜、解剖针、解剖盘、显微镜、解剖剪、解剖刀、生理盐水、滤纸等。

2. 实验仪器: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天平、计时器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蝗虫的整体形态(1)将蝗虫放在解剖盘上,用放大镜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观察其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形状。

(2)记录蝗虫的整体形态特点,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等。

2. 解剖观察蝗虫头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头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头部皮肤,观察头部内部结构。

(3)记录头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一对复眼、三对单眼、一对触角、口器等。

3. 解剖观察蝗虫胸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胸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胸部皮肤,观察胸部内部结构。

(3)记录胸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等。

4. 解剖观察蝗虫腹部(1)用解剖剪将蝗虫腹部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2)用解剖针轻轻挑开腹部皮肤,观察腹部内部结构。

(3)记录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如一对触角、一对尾须、一对生殖器官等。

5. 观察蝗虫的呼吸器官(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气门,了解其位置和数量。

(2)用解剖针挑开蝗虫的气门,观察气管的分支和分布。

(3)记录蝗虫呼吸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6. 观察蝗虫的生殖器官(1)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生殖器官,了解其位置和形态。

(2)用解剖剪将蝗虫生殖器官剪下,放在解剖盘上。

(3)用解剖针轻轻挑开生殖器官,观察其内部结构。

(4)记录蝗虫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的整体形态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头部有一对复眼、三对单眼、一对触角、口器等,腹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尾须、一对生殖器官等。

观察和解剖蝗虫

观察和解剖蝗虫

课题:4.4.2观察和解剖蝗虫
课型:实验课
实验目的:
1、知道蝗虫的外形特点,了解其与环境的适应。

2、知道蝗虫的内部结构,进一步了解其各器官的功能。

3、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技能。

实验器材:
材料:蝗虫。

器具:解剖剪、蜡盘、尖头镊子、解剖针、放大镜、纱布、清水。

方法步骤
1、观察蝗虫的外形。

2、解剖蝗虫。

3、观察蝗虫的内部器官、系统。

通过观察和解剖,归纳蝗虫的主要特征,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

1、取一只蝗虫,放在蜡盘中央,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1)观察蝗虫的外骨骼,它有什么功能?
(2)观察蝗虫的头部器官,找到复眼、单眼、口器、和触角。

用镊子小心拆下蝗虫的口器,这样的结构适于怎样的取食方式?
(3)观察蝗虫的胸部。

胸部有几对翅?每对翅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功能是否有差异?胸部有几对足?每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这些足的功能各有什么
不同?
(4)观察蝗虫的腹部,找到气门。

2、解剖蝗虫
(1)用剪刀沿着蝗虫身体左侧气门上方由后端向前端剪至头部,另一侧用同样方法剪开。

用镊子仔细地将背部的外骨骼右前向后揭开。

(2)观察蝗虫的气管、消化道和消化腺等结构。

(3)观察蝗虫的生殖腺。

讨论:蝗虫的哪些外部形态特点和内部结构特点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
教后记:。

第4章 第2节 动物(第9课时) 观察与解剖蝗虫

第4章 第2节 动物(第9课时) 观察与解剖蝗虫

第4章第2节动物(第9课时)观察与解剖蝗虫建平中学西校范晓芳一、设计思路蝗虫,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关蝗虫的知识学生知道得甚少。

从观察能力分析,学生曾经饲养和观察过蜗牛,有些基础;从解剖能力分析,学生缺少实践;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浸制标;从实验过程看,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解剖;从学生的情感分析,浸制标本跟活体不一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觉,不敢或不愿触碰它。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适当降低实验要求,如浸制标本质量不高,内脏高度腐烂情况下,只要学生能看到消化管道,就算实验成功。

全课采取先讲后实验、边讲边实验的教法,可采用图片投影进行外形、内部结构的直观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解剖口器和除去部分外骨骼是实验的难点,可采用自制蝗虫口器模型和蝗虫身体模型,边讲解剖要领、边演示操作技能、边学生动手实践,注意及时心理疏导,表扬胆大心细的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以同龄人为学习榜样,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效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性。

2.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基本方法。

3.理解蝗虫对禾本科植物会产生重大危害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解剖蝗虫,进一步认识到观察和解剖是了解动物的手段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克服对浸制蝗虫标本的不良心理,懂得观察、解剖浸制标本也是重要的科研手段。

2.加深对蝗灾危害性和灭蝗必要性的认识。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

2.学习解剖蝗虫的方法。

难点:1.蝗虫口器的拆卸。

2.正确剥离蝗虫的外骨骼。

四、教学准备1.学生器材:浸制蝗虫、蜡盘、解剖剪、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大头针、试剂瓶(盛清水)、培养皿、烧杯。

2.教师准备:除与学生器材一样外,还有:自制纸质蝗虫模型、石膏蝗虫模型、多媒体设备。

1、身体分头、胸、2、头部(取食和感觉胸部(运动中心):①足:前足、中足、后足;(指出:由于浸制蝗。

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实验)

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实验)
3.在前胸与头部之间横剪一刀,在身体背部末端横剪一刀。
4.用镊子仔细地将背部的外骨骼由前向后揭开。
5.将蝗虫背面向上,放在解剖盘中。
注意:
1、剪开体壁时,可以从腹部后端先剪开一个口子,将剪刀头插 入。 2、使用剪刀时,剪刀头微微向上挑起,以免刺破蝗虫的内脏器 官。
3、观察蝗虫的内部结构
卵巢
1、观察蝗虫的生殖腺: ★繁殖能力强
实验内容: 1、观察蝗虫的外形。 2、解剖蝗虫。
观察和解剖蝗虫
方法与技能:
1、对无脊椎动物形态的观察: 1)整体观察(体型、体色、体表特征、身体分部) 2)分部观察(由前往后依次观察头、胸、腹)
2、对无脊椎动物身体细微部分的观察: 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可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
3、对无脊椎动物内部器官的观察: 按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从上到下、由表及里
谈谈你对蝗虫的认识…
(可以从生活环境、食物、体色、运动等角度考虑)
蝗虫简介: 是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 目、蝗科昆虫。俗称“蚱蜢”,全世界有超 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 草地和沙漠地区。主要食物是禾本科植物, 如稻、麦、高粱、玉米和竹类的茎叶。
观察和解剖蝗虫
实验目的: 1、知道蝗虫的形态结பைடு நூலகம்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技能。
后足 中足 前足
后翅
膜质
蝗虫的胸部:
宽大
有3对足(分节)
2对翅
听觉器官
后足
气门
蝗虫的腹部:
1、第一节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听觉器官。
2、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 一行小孔,是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2、解剖蝗虫

解剖观察蝗虫实验报告

解剖观察蝗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蝗虫的解剖观察,了解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掌握昆虫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加深对昆虫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是农业上常见的害虫。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明显的分节和刚毛。

头部为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的中心,胸部为运动器官的中心,腹部为消化、呼吸和生殖器官的中心。

通过解剖观察,可以了解蝗虫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蝗虫若干只,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镜、解剖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蝗虫置于解剖盘中,用解剖刀将头部、胸部和腹部依次切开,观察各部分的结构。

2. 头部解剖:- 观察头部的外部形态,包括触角、复眼、口器等。

- 用解剖剪剪开头部,观察脑、食道、唾液腺、舌等内部结构。

3. 胸部解剖:- 观察胸部的外部形态,包括前翅、后翅、足等。

- 用解剖剪剪开胸部,观察胸肌、神经、血管、气管等内部结构。

4. 腹部解剖:- 观察腹部的外部形态,包括气门、生殖器官等。

- 用解剖剪剪开腹部,观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内部结构。

5. 显微镜观察:- 将解剖得到的组织样本置于载物台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解剖:- 触角:蝗虫的触角为一对感觉器官,用于感受外界刺激。

- 复眼:蝗虫的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具有观察外界环境的功能。

- 口器:蝗虫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用于取食植物。

- 脑:蝗虫的脑位于头部中央,是神经系统的中枢。

- 食道:蝗虫的食道连接口腔和胃,用于食物的初步消化。

- 唾液腺:蝗虫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食物的消化。

- 舌:蝗虫的舌位于口腔底部,用于取食食物。

2. 胸部解剖:- 前翅:蝗虫的前翅为保护性翅膀,具有防御和飞行功能。

- 后翅:蝗虫的后翅为飞行翅膀,具有飞行功能。

- 足:蝗虫的足为运动器官,用于行走、跳跃等。

观察和解剖蝗虫

观察和解剖蝗虫

观察和解剖蝗虫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邵婷一、设计思路
蝗虫,对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关蝗虫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

从观察能力分析,学生曾经饲养和观察过蜗牛,有些基础;从解剖能力分析,学生缺少实践,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实体标本;从实验过程看,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解剖;从学生的情感分析,实体标本跟活体不一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觉,不敢或不愿触碰它。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了本节课,又因为实体标本质量不高,内脏高度腐烂情况,只要学生能学会基本解剖方法就可以了。

解剖口器和除去部分外骨骼是实验的难点,采用视频讲解后学生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予以帮助,共同完成实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解剖蝗虫,理解生物体结构功能与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2、通过对蝗虫口器的分解和呼吸器官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生物体结构功能与其环境相统一。

2、通过对蝗灾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结构功能与生存环境的相适应。

2、学习解剖蝗虫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分解蝗虫的口器
蝗虫的解剖
四、教学准备
蝗虫冷冻体、解剖工具、蜡盘、放大镜
蝗虫的口器标本。

【资料】蝗虫的解剖与观察汇编

【资料】蝗虫的解剖与观察汇编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基本原理】
昆虫纲主要特征: 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完整而高效的呼吸器
即气管。 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
对触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 胸部具3对步足2对翅膀。腹部附肢几乎全部
退化。
【实验材料】
材料:蝗虫。
器具:滴管、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体视 显微镜、显微镜、常用解剖器械、放大镜、 解剖盘。
3、螯虾与蝗虫内部结构有何异同(主要对比循 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生。
注意不要损伤几丁质壳下面的器官和组织, 不要用镊子直接夹取内脏。
由值日同学搜集所有实验垃圾。
【作业】
1、绘图:蝗虫的内部结构(标注食管、嗉囊、 胃盲囊、中肠、回肠、直肠、肛门、心脏、卵巢、 卵萼、马氏管等)。
2、绘图:蝗虫外部形态图(标注单眼、复眼、 口器、触角、听器、足、翅膀、气孔)。
【方法与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方法与步骤】
二、内部器官解剖
从 尾 须 开 始 剪
在进行小型动物解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需观察和分离的结构不能用镊子等工具直 接捏取,以免损伤。可钳住非目的物结构 如气管、脂肪体等轻轻抽动,或在结构之 间进行分离,以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细小结构也可用滴管吸水,借助水流的冲 击力进行分离。

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ppt课件1

沪教版生命科学第二册4.4.2观察和解剖蝗虫ppt课件1
后肠:回肠、结肠和直肠,末端开口于肛门
5)排泄系统
马氏管:位于中 后肠交界处,有 许多游离于血体 腔的盲管。
6)神经系统
脑:位于消化管背面,两复眼之间的淡黄色 块状物。 围咽神经:1对,位于食道两侧。 咽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五、作业
绘雌性棉蝗内部结构图,示消化系统、排泄 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2)呼吸系统
包括:气门(10对)、气管、气囊。掀开 体壁可看到自气门向体内,有许多白色分 支小管分布于脏器和肌肉中—气管。在内 脏背面两侧有许多膨大的气囊。气管内壁 具几丁质螺旋丝。
3)生殖系统
棉蝗是雌雄异体且异形(雄小雌大)。
雄性:精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为1对左右 相连的长椭圆形结构,由许多精巢小管组 成。精巢腹面向后伸出一对输精管。两管 绕到消化管腹面汇合成1条射精管,射精管 前端两侧有一些迂回的细管—附腺,通入 射精管基部。将附腺的细管拨开,还可看 到1对贮精囊,也开口于射精管基部。
• 雌性:1对卵巢位于腹部消化道背方,由许 多卵巢小管组成,卵巢下端为膨大成囊状 的侧输卵管,两侧输卵管绕到消化管腹面 汇合成1条总输卵管,经生殖腔开口于腹产 卵瓣之间。
5)消化系统
前肠:咽、食道、嗉囊和前胃(内壁有嵴或 小齿)。唾液腺一对位于嗉囊腹面两侧, 葡萄状,颜色?。
中肠:胃,前端伸出12个锥状盲囊(6个向前、 6个向后)。
• 翅:2对—前翅、后翅。观察2对翅的形状、 大小、质地以及翅脉有何不同?功能有何 不同?
1.3 腹部
• 由11节组成,第一节与后胸节愈合,其两 侧各具椭圆形的鼓膜听器。
• 各节只有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为膜 状。
• 第1至8腹节形态相似,在每节背板两侧下 缘前方各有1个气门。

解剖蝗虫的基本操作方法

解剖蝗虫的基本操作方法

解剖蝗虫的基本操作方法
解剖蝗虫是研究蝗虫解剖学以及相关生物学的重要实验手段。

下面是蝗虫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1. 准备:准备一把锋利的显微刀和一支显微针。

将蝗虫放入显微底片上,用透明胶带固定蝗虫的腿和翅膀,以便固定蝗虫的位置。

2. 开始解剖:从蝗虫的头部开始,用显微刀小心地切开外壳,沿着蝗虫的中线切割。

注意要尽量避免损伤内部结构。

3. 解剖内脏:用显微针小心地把外壳两侧分开,以暴露蝗虫的内脏器官。

可以使用液体生理盐水清洗解剖部位,以清除血液和其他物质。

4. 研究内部器官: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蝗虫的内部结构。

可以使用显微镜下的特殊显微钩或切口用具来进一步调查和研究特定的器官。

5. 记录和保存:记录解剖过程中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根据需要,可以将解剖样本保存在盐水或其他适当的保存液中,以备后续观察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蝗虫解剖需要一定的实验技巧和耐心。

在进行解剖前,最好先了解蝗虫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的位置,以便在解剖过程中更准确地进行操作。

另外,
在进行解剖时要小心,以免损坏内部结构,影响后续的研究和观察。

观察蝗虫标本实验报告

观察蝗虫标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了解其内部器官的分布和功能,掌握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并学会使用解剖工具进行动物解剖。

二、实验材料1. 棉蝗的浸制标本2. 解剖器、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显微镜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蝗虫整体形态结构首先,观察蝗虫的整体形态,注意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等;胸部有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部有气门12对,末端有尾须一对。

2. 解剖蝗虫(1)用解剖刀在蝗虫胸部中央纵向切开,暴露出内部器官。

(2)用解剖剪剪开胸部肌肉,观察气管、心脏、消化系统等器官。

(3)剪开腹部,观察生殖器官、排泄器官等。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内部器官(1)取蝗虫精巢小管,制作成切片,观察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2)取蝗虫气管,观察气管壁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整体形态结构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等;胸部有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腹部有气门12对,末端有尾须一对。

2. 蝗虫内部器官(1)气管:位于蝗虫胸部和腹部,负责气体交换,气管壁由气管上皮、平滑肌和血管组成。

(2)心脏:位于蝗虫胸部,由若干心室组成,负责血液循环。

(3)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生殖器官:位于蝗虫腹部,包括精巢和卵巢,负责生殖。

3. 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蝗虫精巢切片,可见精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不同阶段,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4. 气管壁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蝗虫气管壁,可见气管上皮、平滑肌和血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论1.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具有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两对,腹部有气门12对。

2. 蝗虫内部器官包括气管、心脏、消化系统、生殖器官等,各器官功能完善。

3. 蝗虫精巢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清晰,说明蝗虫具有完整的生殖系统。

4.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蝗虫的形态结构、内部器官分布和功能,提高了动物解剖技能。

蝗虫的外部实验报告

蝗虫的外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

2. 观察蝗虫的运动器官、呼吸器官和感觉器官。

3. 分析蝗虫的适应特征。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蝗虫标本、放大镜、解剖镜、解剖针、镊子、酒精灯、解剖盘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解剖镜、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蝗虫整体形态将蝗虫标本放在解剖盘上,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整体形态。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呈圆柱形,背部稍扁平。

2. 观察头部结构用解剖针轻轻挑起蝗虫头部,观察头部结构。

头部生有触角、单眼、复眼和口器。

(1)触角:蝗虫的触角分为三节,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2)单眼:蝗虫头部有单眼一对,负责感知光线。

(3)复眼:蝗虫头部有复眼一对,具有广角视野,可以观察周围环境。

(4)口器:蝗虫的口器由上颚、下颚、舌等组成,负责取食。

3. 观察胸部结构用解剖针轻轻挑起蝗虫胸部,观察胸部结构。

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1)足:蝗虫的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2)翅:蝗虫的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

4. 观察腹部结构用解剖针轻轻挑起蝗虫腹部,观察腹部结构。

腹部有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5. 观察呼吸器官用解剖镜观察蝗虫的呼吸器官。

蝗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气管分布在蝗虫的腹部,通过气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6. 观察感觉器官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感觉器官。

蝗虫的感觉器官包括触角、单眼、复眼等,具有触觉、视觉、嗅觉等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明显的分节现象。

2. 蝗虫的头部生有触角、单眼、复眼和口器,负责触觉、视觉、嗅觉和取食。

3. 蝗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

4. 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蝗虫的实验室解剖

蝗虫的实验室解剖
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察下列器官系 统。 3.生殖系统;飞蝗为雌雄异体,实验时交换 观察。 (1)雄性生殖器官:精巢、输精管 (2)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输卵管 、受精 囊 、副性腺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4.神经系统:小心除去胸部及头部的 外骨骼和肌肉,但保留复眼与触角,再 依次观察 脑 、围食道神经 、腹神经索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5.消化系统: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 肠和后肠 (2)中肠:又叫胃,在与前肠交界处向 前、向后各伸出指状胃盲囊6个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5.消化系统: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 肠和后肠 (3)后肠:包括大肠(回肠)、小肠(结肠) 及直肠三部分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6.排泄器官: 马氏管:为中后肠交界处着生的许 多细长的盲管,分布于血腔中。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作业:绘图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目的:通过对飞蝗的外形观察及内 部解剖,了解昆虫的一般特征
实验材料和用具 :飞蝗液浸标本。解剖 刀、解剖针、解剖镜、白瓷盘。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一)飞蝗的外形:飞蝗一般体呈黄褐色,体形
较粗大,可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 1.头部 (1)复眼: 1对 (2)单眼: 3个 (3)触角: 1对 (4)口器:咀嚼式 (上唇、上颚、下颚、下唇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和解剖蝗虫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邵婷一、设计思路
蝗虫,对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关蝗虫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

从观察能力分析,学生曾经饲养和观察过蜗牛,有些基础;从解剖能力分析,学生缺少实践,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实体标本;从实验过程看,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解剖;从学生的情感分析,实体标本跟活体不一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觉,不敢或不愿触碰它。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了本节课,又因为实体标本质量不高,内脏高度腐烂情况,只要学生能学会基本解剖方法就可以了。

解剖口器和除去部分外骨骼是实验的难点,采用视频讲解后学生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予以帮助,共同完成实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初步学会解剖蝗虫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解剖蝗虫,理解生物体结构功能与其生存环境相统一。

2、通过对蝗虫口器的分解和呼吸器官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生物体结构功能与其环境相统一。

2、通过对蝗灾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结构功能与生存环境的相适应。

2、学习解剖蝗虫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分解蝗虫的口器
蝗虫的解剖
四、教学准备
蝗虫冷冻体、解剖工具、蜡盘、放大镜
蝗虫的口器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