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

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 比较c(H+)大小pH

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中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碱性溶液c(H+)7 提醒:pH=7或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100 ℃时pH=6或c(H+)=1×10-6 mol·L-1呈中性。

2.溶液的pH

(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

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pH>0。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因为常温下,c(OH?)·c(H+)=10?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3.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法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pH试纸的种类: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pH范围为1~14或0~10,可识别的pH差值约为1)和精密pH试纸(pH范围较窄,可识别的pH差值为0.2或0.3)。

(2)pH计法

常用pH计来精确测量溶液的pH,读数时应保留两位小数。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pH及变色范围

甲基橙

石蕊

酚酞

注意:

(1)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

(2)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用pH试纸测定的是一个粗略结果。

(3)用广泛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是整数,而不会是3.1、5.2等小数。

二、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

1.溶液pH的计算

(1)类型方法

①单一溶液

溶液类型相关计算

强酸(H n A)设H n A的浓度为c mol/L,则c(H+)=nc mol/L,pH=?lg c(H+)=?lg nc

强碱[B(OH)n]

溶液设B(OH)n的浓度为c mol/L,则c(OH?)=nc mol/L,c(H+)=

14

W

1.010

(OH)

K

c nc

-

-

?

=

mol/L,pH=?lg c(H+)=14+lg nc

②混合溶液

溶液类型

相关计算

两种强酸混合

11122

12

2()()()()pH (H H H H )H c c V c V c V V c ++++

+

+?=?+??

???

强酸:强酸:

两种强碱混合

11122

12

2w OH OH ()()()()()()

()OH OH H pH OH OH c K c V c V c c V V c c ----

+--

+=

?=

+???????

强碱:强碱:

强酸强碱混合

恰好完全

反应

pH=7(25℃)

酸过量

c (H +

)=

1122

12

H OH ()()pH c V c V V V +--+?

碱过量

c (OH ?)=

2211

12

w OH H H p ()H OH ()()()

K c V c V c V V c -++-

-=

?+?

(2)基本思路

2.酸碱混合的有关规律

(1)等体积的强酸(pH 1)与强碱(pH 2)混合(25 ℃)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pH 混>7;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 混=7; 若混合前pH 1+ pH 2<14,则混合后溶液呈酸性,pH 混<7。

(2)强酸(pH 1)与强碱(pH 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关系(25 ℃)

若pH1+ pH2=14,则V酸=V碱;

若pH1+ pH2≠14,则

2

1

pH14

pH

OH10

H10

=

c

c

V

V

--

-

+

==

()

()

12

pH+pH14

10-。

(3)等体积的强酸(pH1)与弱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碱过量,pH混>7。

(4)等体积的弱酸(pH1)与强碱(pH2)混合(25 ℃),若pH1+ pH2=14,由于弱酸过量,pH混<7。

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若ΔpH(pH的差值)≥2的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pH小+0.3;若ΔpH≥2的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pH大?0.3(相当于把pH小的酸溶液或pH大的碱溶液稀释到了原来的2倍)。

(2)酸按酸,碱按碱,同强混合在之间;异强混合看过量。若是碱碱混合或者酸碱混合且碱过量,一定要先算c(OH?),再算c(H+)及pH,或先算c(OH?),再算pOH、pH。

三、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规律

1.常温下酸、碱的稀释规律

注:表中a+n<7,b?n>7。

2.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注意:

(1)对于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变化幅度大。这是因为强酸(或强碱)已完全电离,随着加水稀释,溶液中的H+(或OH?)的数目(水电离出的除外)不会增多,而弱酸(或弱碱)随着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H+(或OH?)的数目还会增多。将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稀释后pH仍相同,则弱酸中所加的水比强酸中的多(2)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稀释相同的倍数,pH的变化幅度不同,强酸(或强碱)稀释后pH的变化幅度大。

考向一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典例1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解析】A项,pH=3的醋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Ba(OH)2溶液中c(OH-)=1×10-3 mol·L -1,由于醋酸为弱酸,则醋酸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正确;B项,pH=3的盐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NaOH溶液中c(OH-)=1×10-3 mol·L-1,酸碱都是强电解质,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C项,pH=3的盐酸中c(H+)=1×10-3 mol·L-1,pH=11的氨水中c(OH-)=1×10-3 mol·L -1,由于NH3·H2O为弱碱,则碱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D项,pH=3的硫酸中c(H +)=1×10-3 mol·L-1,pH=11的氨水中c(OH-)=1×10-3 mol·L-1,由于NH3·H2O为弱碱,则碱过量,在室温下等体积混合后,pH>7,错误。

【答案】A

1.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

()

()

O

H

H

c

c

+

-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的AG>0

C.常温下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

D.常温下0.1 mol·L?1盐酸的AG=?12

溶液酸碱性判断时的易错提醒

(1)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是c(H+)与c(OH?)的相对大小,若c(H+)=c(OH?),则溶液呈中性。

(2)pH=7或c (H +)=10?7mol·L ?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平衡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呈中性;100 ℃时,pH=6呈中性。

(3)溶液中c (H +)越小,c (OH ?)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弱,碱性越强;溶液中c (H +)越大,c (OH ?)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4)室温下,已知酸和碱pH 之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①两强混合

a .若pH 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 =7。

b .若pH 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c .若pH 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②一强一弱混合——“谁弱显谁性”

pH 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呈酸性。

考向二 溶液pH 的计算

典例1 (1)已知T ℃,K w =1×

10-13,则T ℃________25 ℃(填“>”“<”或“=”)。在T ℃时将pH =11的NaOH 溶液a L 与pH =1的硫酸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10,则a ∶b =________。

(2)25 ℃时,有pH =x 的盐酸和pH =y 的氢氧化钠溶液(x ≤6,y ≥8),取a L 该盐酸与b L 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求:

①若x +y =14,则a /b =________(填数据); ②若x +y =13,则a /b =________(填数据);

③若x +y >14,则a /b =___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

④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x 、y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 【解析】(1)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T ℃>25 ℃;T ℃下,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c (OH -

)为0.01 mol·L -1

;pH =1的硫酸溶液c (H +

)=0.1 mol·L -1

,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10,0.01×a -0.1×b

a +b

=10-3,a ∶b =101∶9;

(2)pH =x 的盐酸和pH =y 的氢氧化钠溶液(x ≤6,y ≥8),取a L 该盐酸与b L 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则有a ×

10-x

=b ×10-14+y

;a b =10-14+x +y

,①x +y =14,则a b =1;②x +y =13,则a

b =0.1;③x

+y >14,则a

b =10-14+x +

y ;④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x 、y )的关系式为x +y =14+lg a b 。

【答案】(1)> 101∶9 (2)①1 ②0.1 ③10x +y -14 ④x +y =14+lg a

b

2.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 (1)0.005 mol·

L ?1的H 2SO 4溶液; (2)0.005 mol·

L ?1的Ba(OH)2溶液; (3)0.1 mol·

L ?1的HA 溶液[K a (HA)=1×10?5]; (4)0.1 mol·

L ?1的MOH 溶液(有1%的MOH 已电离)。 3.求室温下,下列溶液的pH(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lg 2=0.3,lg 5=0.7)。 (1)pH=1的盐酸与等体积蒸馏水混合; (2)pH=13的NaOH 溶液与等体积蒸馏水混合;

(3)pH=13的NaOH 溶液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4)pH=1的盐酸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5)pH=3的盐酸与pH=13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6)pH=1的盐酸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溶液pH 计算的方法与类型

(1)计算方法

①酸按酸c (H +):酸溶液→c (H +)→pH 。

②碱按碱c (OH ?):碱溶液→c (OH ?)→c (H +)→pH 。

③同强相混0.3——即25 ℃时两强酸等体积混合,pH=pH 小+0.3;两强碱等体积混合,pH=pH 大?0.3。 ④异强相混看过量——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过量。

⑤无限稀释“7”为限——酸碱无限稀释,最终溶液都接近中性。 (2)混合溶液pH 的计算类型(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①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 混(H +),再据此求pH 。c 混(H +)= 112

212

(H )(H )c V c V V V ++

++。

②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 混(OH ?),再据K W 求出 c 混(H +),最后求pH 。

c 混(OH ?)= 112

212

(OH )(OH )c V c V V V --

++ ③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 +或OH ?的浓度,最后求pH ,c 混(H +)或 c 混(OH ?)=

(H )(OH )c V c V V V +--+酸碱碱

酸酸碱

1.常温下0.1mol·L ?1醋酸溶液的pH=a ,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 .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 B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 .加入等体积0.2 mol·L ?1盐酸 D .加少量冰醋酸

2.将pH =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 溶液,pH 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A .9 B .10 C .11

D .12

3.常温下,pH =a 和pH =b 的两种NaOH 溶液,已知b =a +2,则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接近于 A .a -lg 2 B .b -lg 2 C .a +lg 2

D .b +lg 2

4.下图是对10m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盐酸和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选项

A B C D

溶液

c(HCl)/mol·L-10.12 0.04 0.03 0.09

c(NaOH)/mol·L-0.04 0.12 0.09 0.03

5.室温下,有关pH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①强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a+n

②弱酸pH=a,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

③强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

④弱碱pH=b,加水稀释到10n倍,则pH>b?n(b?n>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 w

B.常温下,pH均为5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4

C.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100 ℃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7.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为2 L,pH=13

B.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pH=5

C.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D.pH=8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其pH=6

8.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1B.4

C.5 D.6

9.已知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K w=1×10-12(本题涉及溶液的温度均为1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醋酸钠②硫酸③氯化钠④硫酸氢钠⑤氯化铵⑥氢氧化钠,按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②④⑤③⑥①B.④②⑤③①⑥

C.②④⑤③①⑥D.⑥①③⑤④②

11.25 ℃时,0.1 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

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③

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Na+)>c(Cl-)>c(H+)>c(CH3COO-)>c(OH-)

12.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V1 L④和V2 L②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D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③>④

13.已知H 2A 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 mL 0.1 mol·L -

1H 2A 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 固体,pH 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m (NaOH)/g

0 0.4 0.8 1.2 pH

3.8

8.3

12.0

13.2

A .H 2A 第一步电离K 1的数量级为10-

8 B .上述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C .m (NaOH)=0.6 g 时,c (Na +

)>c (A 2-

)>c (HA -

)>c (OH -

)>c (H +

) D .若溶液中加NaOH 至c (HA -)c (A 2

-)

=100时,c (OH -)>100 c (H +

) 14.常温下,两种一元碱MOH 和ROH 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MOH 是一种弱碱

B .在x 点,c (M +)=c (R +)

C .稀释前,c (ROH)=10c (MOH)

D .稀释前MOH 溶液和R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前者是后者的 10倍 15.(1)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

-1

的盐酸和CH 3CO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 分

别变成m 和n ,则m 与n 的关系为________。 (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

-1

的盐酸和CH 3CO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 倍、n 倍,溶液的pH

都变成3,则m 与n 的关系为________。

(3)体积相同,pH 均等于1的盐酸和CH 3CO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 倍、n 倍,溶液的pH 都变成3,则m 与n 的关系为________。

(4)体积相同,pH 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 分别为m 和n ,则m 和n 的关系为________。

16.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 ,请说明理由______。

25℃时,将pH=9的NaOH 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 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

(2)95℃时,若100体积pH=a 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 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 与b 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

(3)曲线A 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 溶液和pH=11的某BOH 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_____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4)曲线B 对应温度下,将0.02mol/L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1.[海南]0.1 mol 下列气体分别与1 L 0.l mol·L ?1的NaOH 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 最小的是

A .NO 2

B .SO 2

C .SO 3

D .CO 2

2.[新课标Ⅰ]浓度均为0.10 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

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

)相等

D .当0

lg V V =2

1.【答案】D

【解析】中性溶液,c(H+)=c(OH?),故lg

()

()

O

H

H

c

c

+

-

=lg 1=0,A正确;酸性溶液,c(H+)>c(OH?),故AG>0,

B正确;0.1 mol·L?1NaOH溶液,AG=lg

()

()

O

H

H

c

c

+

-

=lg13

1

10

10

-

-

=?12,C正确;0.1 mol·L?1HCl溶液,

AG=lg

()

()

O

H

H

c

c

+

-

=lg1

13

10

10

-

-

=12,D不正确。

2.【答案】(1)2(2)12

(3)3(4)11

【解析】(1)c(H+)=0.005 mol·L?1×2=0.01 mol·L?1,pH=2。

(2)c(OH?)=0.005 mol·L?1×2=0.01 mol·L?1,c(H+)=

14

110

0.01

-

?

mol·L?1=1×10?12 mol·L?1,pH=12。

(3)设溶液中的c(H+)=x mol·L?1,由HA H++A?

0.1?x x x

2

0.1

x

x

-

=1×10?5,由于K a(HA)很小,则0.1?x≈0.1,故x=1×10?3,即pH=3。

(4)c(OH?)=0.1 mol·L?1×1%=1×10?3 mol·L?1,c(H+)=

14

3

110

110

-

-

?

?

mol·L?1=1×10?11 mol·L?1,即pH=11。

3.【答案】(1)1.3(2)12.7(3)12.7 (4)1.3(5)12.7 (6)1.3

【解析】(1)c(H+)=

1

0.1mol L

2

-

?

=5×10?2 mol·L?1,pH=?lg(5×10?2)=1.3。

(2)c(OH?)=

1

0.1mol L

2

-

?

=5×10?2 mol·L?1,c(H+)=

14

2

110

510

-

-

?

?

mol·L?1=2×10?13 mol·L?1,pH=12.7。

(3)c(OH?)=

11

0.1mol L0.001mol L

2

--

?+?

≈5×10?2 mol·L?1,则c(H+)=

14

2

110

510

-

-

?

?

mol·L?1=2×10?13 mol·L?1,

即pH=12.7。

变式拓展

(4)c (H +

)=

11

0.1mol L 0.001mol L 2

--?+?≈5×10?2 mol·L ?1,即pH=1.3。 (5)盐酸中:c (H +)=1×10?3 mol·L ?1,NaOH 溶液中:c (OH ?)=0.1 mol·L ?1,故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NaOH 过量,c (OH ?

)=

1310.1mol L 110mol L V V

V V

---??-???+ ≈5×10?2 mol·L ?1即pH=12.7。 (6)盐酸过量,c (H +)≈

1

0.1mol L

2

-?=5×10?2 mol·L ?1,即pH=1.3。

1.【答案】B

【解析】常温下0.1mol?L ?1醋酸溶液的pH=a ,当此溶液变为pH=(a+1)时,pH 升高了,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c(H +)由10a

-mol/L 变为1

10

a --mol/L 。醋酸为弱酸,溶液中存在其电离平衡,

可以加水稀释溶液使氢离子浓度减小,欲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稀释后溶液体积必须大于原来的十倍。也可以加入可溶性醋酸盐使电离平衡逆向移动而使氢离子浓度减小。

A . 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 ,氢离子浓度肯定会大于原来的二分之一,所以A 不正确;

B .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可行,因为增大了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所以B 正确;

C .因为盐酸是强酸,所以加入等体积0.2 mol?L ?1盐酸后,c(H +)一定变大了,pH 将减小;

D . 加少量冰醋酸,增大了醋酸的浓度,酸性增强,pH 减小,D 不正确。本题选B 。

点睛:首先要明确酸性溶液的pH 变大时,表明溶液的酸性减弱了。pH 增大1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溶液就会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2.【答案】C

【解析】将pH =1的盐酸加适量水,pH 升高了1,说明所加的水是原溶液的9倍;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 溶液后,pH 升高了1,则10-1

×

1-10-1

·x =10-2

·(1+x ),解得x =9

11,则加入的水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9∶9

11=11∶1。 3.【答案】B

【解析】两种溶液中c (OH -

)分别为10a -14

mol·L -

1、10b

-14

mol·L -

1,等体积混合后

c (OH -

)=

10a

-14

mol·L -

1+10b

-14

mol·L

-1

2

101×10a

-14

2

mol·L -

1,

pOH =(14-a )-lg 101+lg 2≈12-a +lg 2,pH =14-pOH =2+a -lg 2=b -lg 2。 4.【答案】D

考点冲关

【解析】结合图像可以知道,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mL ,酸过量,pH=2,则c(H +

)=

10(HCl)-20(NaOH)

30

c c =0.01mol/L (1);当NaOH 溶液的体积为30mL ,溶液呈中性,恰好反应,即

10c(HCl)=30c(NaOH)(2),由(1)(2)求计算得出c(HCl)=0.09mol/L 、c(NaOH)=0.03 mol/L 。故答案选D 。 5.【答案】D

【解析】若为强酸时,pH=a ,c (H +)=10?a mol·L ?1,加水稀释到10n 倍,稀释后c (H +)=10?(a +n ) mol·L ?1,则pH=n+a ,但这时稀释程度不大;当a+n >7时,应考虑水的电离,此时pH≈7。若为强碱时,pH=b ,则c (H +)=10?b mol·L ?1,即c (OH ?)=10?14+b mol·L ?1,加水稀释到10n 倍后,c (OH ?)=10?14+b ?n mol·L ?1,换算成c (H +)=10n ?b mol·L ?1,即pH=b ?n 。同理,稀释到很稀时,应考虑水的电离,此时pH≈7。弱酸与弱碱稀释时除考虑稀释因素外,还要考虑弱酸与弱碱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的移动。 6.【答案】B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 w 越大,A 错误;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溶液中的 c (OH -

)=10-

9 mol·L -

1,硫酸铝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

)=溶液中的c (H +

)=10-

5 mol·L -1,B 正确;C 选项中未指明温度,无法判断溶液pH 与酸碱性的关系,C 错误;100 ℃时K w =1×10-12

,所以

将pH =2的盐酸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D 错误。 7.【答案】A

【解析】A 项,c (OH -)=0.1×22 mol·L -1=0.1 mol·L -1,c (H +)=1×10-13 mol·L -1,故pH =13,正确;B

项,稀释100倍,ΔpH<2,故3

)H 2O≈1×10-

8 mol·L -

1,错误;D 项,稀释100倍,碱性溶液的pH>7,错误。 8.【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

-12

,而不是1×10

-14

。通过①可知,此NaOH 溶

液中c (OH -

)=10-

4 mol·L -

1。由②可知,加入20 mL 盐酸后溶液的pH =6,此时恰好完全中和。则c (H +

)

=-4-10.02L 10mol L 0.02L ??=1×10-4 mol·L -1,则c =4。

9.【答案】A

【解析】A 项,0.005 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中,c (H +)=0.005 mol·L -1×2=0.01 mol·L -1,pH =-lg c (H +)=-lg0.01=2。此计算与K w 值无关,不要受K w =1×10-12的干扰;B 项,0.001 mol·L -1的NaOH 溶液中,c (OH -)=0.001 mol·L -1,c (H +)=K w

c OH -=1×10-121×10-3 mol·L -1=1×10-9 mol·L -1,pH =-lg(1×10-9)=9;C 项,0.005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与0.01 mol·L -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pH =6;D

项,pH=3的H2SO4溶液c(H+)=10-3mol·L-1,pH=9的NaOH溶液,c(OH-)=10-3mol·L-1,二者完全中和,溶液的体积相等。

10.【答案】C

【解析】①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②硫酸是二元强酸,溶液呈酸性,且氢离子浓度是其酸浓度的2倍;③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④硫酸氢钠为强酸强碱的酸式盐,溶液显酸性,且氢离子浓度等于酸浓度;⑤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因水解比较微弱,氢离子浓度远小于盐的浓度;⑥氢氧化钠为一元强碱,溶液呈碱性,且氢氧根的浓度等于其碱的浓度。综上所述: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④⑤③①⑥。

点睛: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则其pH越小,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利用盐类的水解程度来确定溶液的pH大小。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的pH:多元强酸的pH<一元强酸的pH<强酸弱碱盐的pH<强酸强碱盐的pH<强碱弱酸盐的pH<一元强碱的pH<多元强碱的pH。

11.【答案】D

【解析】盐酸呈酸性,氨水和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pH最小的是盐酸,A正确;盐酸和氨水抑制水的电离,CH3COONa因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H3COONa,B正确;

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由于NH+4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C正确;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Na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H和NaCl,由于Na+、Cl-均不发生水解,则有c(Na+)=c(Cl-),D错误。

12.【答案】D

【解析】A、醋酸、盐酸均呈酸性,醋酸钠呈碱性,两溶液加入醋酸钠后pH均增大,选项A正确;B、

③中醋酸浓度大于②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H+)>c(OH-),

选项B正确;C、盐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V1L④和V2L②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选项C正确;D、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和醋酸电离,导致稀释后醋酸pH小于盐酸、氨水pH 大于氢氧化钠,所以它们分别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①>②>④>③,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3.【答案】D

【解析】初始时,0.1 mol·L-1H2A溶液的pH=3.8,根据氢离子浓度的近似计算公式c(H+)=K al×c=K al×0.1=10-3.8 mol·L-1,所以K al=10-6.6,其数量级为10-7,A错误。初始时,0.1 mol·L-1H2A溶液对于水的电离一定是抑制,随着H2A逐渐被中和,转化为盐,则变成对水的电离产生促进,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再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B错误。加入的氢氧化钠为0.6 g(0.015 mol)时,溶液为浓度相等的Na2A和NaHA混合溶液,由表中数据得到此时溶液一定显碱性,因为A2-的水解能力强于HA-,且

A 2-水解得到HA -,所以c (A 2-)

溶液,pH =8.3,根据选项A 的分析,K al =10-6.6,而K a2一定远小于K al ,即HA -

的电离很困难,所以

此时溶液中的c (HA -)c (A 2-)一定大于100。为了使溶液c (HA -)

c (A 2-)=100,应该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此时溶液的pH 一定高于8.3。考虑到溶液的pH =8时,c (OH -)=100 c (H +),所以pH>8时,一定有c (OH -)>100 c (H +),D 正确。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由图可知,ROH 开始的pH=13,稀释100倍pH=11,则ROH 为强碱,而MOH 开始的pH=12,稀释100倍pH=11,则MOH 为弱碱。MOH 开始的pH=12,稀释100倍pH=11,则MOH 为弱碱,故A 正确,不选。由ROH

R ++OH ?,MOH

M ++OH ?可知,在x

点,c (OH ?)相等,则c (M +)=c (R +),故B 正确,不选。稀释前,c (ROH)=0.1 mol/L ,c (MOH)>0.01 mol/L ,则c (ROH)<10c (MOH),故C 错,选C 。稀释前,ROH 开始的pH=13,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13 moL/L ,MOH 开始的pH=12,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12 moL/L ,则稀释前MOH 溶液和R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前者是后者的10倍,故D 正确,不选。 15.【答案】(1)m n (3)m n

【解析】(1)稀释10倍后两浓度均变为0.02 mol·L -

1,盐酸中的c (H +

)>醋酸中的c (H +

),故m n 。 (3)稀释相同倍数,CH 3COOH 溶液的pH 变化较小,故m n 。

16.【答案】(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 (H +)、c (OH ?)大 10∶1

(2)a +b =12 (3)小于 (4)10

【解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电离和混合溶液pH 的计算。(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 (H +)、c (OH ?)大,故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 ;25℃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物质的量相等。设氢氧化钠的体积为V 1 ,稀硫酸的体积为V 2,有溶液中10?5V 1=10?4V 2,解得V 1∶V 2=10∶1。

(2)95℃时,由图可知水的离子积为10?12,若100体积pH=a 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 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物质的量相等。同理可得a 与b 之间应满足a +b =12。 (3)曲线A 所对应的温度即25℃时,pH=2的HCl 溶液c (H +)=10?2 mol/L ,pH=11的某BOH 溶液c (OH ?)=10?3 mol/L ,故前者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后者。

(4)曲线B 对应温度即95℃时,0.02 mol/L Ba(OH)2溶液c (OH ?)=4×10?2 mol/L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SO 4溶液c (H +)=2×10?2 mol/L ,等体积混合后c (OH ?)=(4?2)×10?2 mol/L×1

2=1×10?2 mol/L ,故

pH=12?2=10。

1.【答案】C

【解析】A 、NO 2和NaOH 溶液发生反应:2NO 2+2NaOH

NaNO 3+NaNO 2+H 2O ,二者恰好反应得到

是NaNO 3和NaNO 2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含有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B 、SO 2和NaOH 溶液发生反应:SO 2+NaOH

NaHSO 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SO 3?电离大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酸

性;C 、SO 3和NaOH 溶液发生反应:SO 3+NaOH

NaHSO 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电离是溶液

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酸性比NaHSO 3强;

D 、CO 2和NaOH 溶液发生反应:CO 2+NaOH NaHCO 3,

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3HCO -

电离小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减性。故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NaHSO 4,溶液的酸性越强,pH 越小,选C 。 2.【答案】D

【解析】A 、根据图像可知,0.1 mol/L MOH 溶液的pH=13,说明MOH 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而ROH 溶液的pH<13,说明ROH 为弱电解质,所以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正确;B 、ROH 为弱碱,溶液越稀越易电离,所以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正确;C 、两溶液无限稀释下去,最终的pH 均为7,所以它们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正确;D 、当0

lg

V V

=2时,MOH 溶液的pH=11,ROH 溶液的pH=10,MOH 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对c (M +)无影响;而R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

c (R +)浓度增大。综上所述,升高温度时

(M )

(R )

c c ++比值减小,错误。 直通高考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试题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试题 (2011天津毕业)6.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 其中显酸性的是(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 .番茄汁 B .糖水 C .牙膏 D .肥皂水 (2011清远)8.根据右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2011青岛)14.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pH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盐酸 硫酸镁溶液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碳酸钾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pH 小于7 小于7 等于7 等于7 大于7 大于7 A.pH 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B.pH 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C.pH 等于7的一定是水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2011娄底毕业)14.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 .食醋 B .牛奶 C .食盐水 D .牙膏或肥皂水 (2011聊城)19.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 范围 6.6~ 7.1 7.35~7.45 6.8~7.4 0.8~1.5 (2011北京)11.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 值,其中呈酸性的是 日用品 A.洁厕灵 B.洗涤灵 C.洗发水 D.消毒液 pH 1 7 9 12 (2011重庆江津区)6.生活中一些食品或用品的近似pH 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食品或用品 食 醋 泡 菜 牙 膏 草木灰 pH 2~3 3~4 8~9 10~11 A. 牙膏是酸性物质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泡菜 C. 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食醋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2011厦门)6.某课外活动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 计(测pH 的仪器)每隔5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 6.6 >6.7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值 结合下表,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在纯水中溶入下列物质后,分析各项变化情况: 交流研讨: 下表给出了室温下一些水溶液的[H + ]或[OH - ],请填上空缺的数据。 1、溶液的酸碱性 在酸性溶液中也存在OH -,只是H +的浓度比OH -的浓度 ;在碱性溶液中也存在H + ,只是OH - 的浓度比H + 的浓度 。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 [H +]与[OH -] 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常温(25℃) 中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酸性溶液:[H +] [OH -] [H +] 1×10-7 mol/L 碱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2、溶液的pH : 人们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 范围:广泛pH 的范围为 。 注意:①当溶液中[H +]或[OH -]大于1mol/L 时,不用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归纳: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4、溶液pH 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 说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2)pH试纸法 使用方法: (3)pH计法(了解) 5、有关pH的简单计算 例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值。 例2、求PH=2的H2SO4溶液中H2SO4的浓度;求PH=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浓度。 [巩固练习]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 B、C(H+)增大 C、C(OH-)增大 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mol-2?L-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 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 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4、在pH=1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 A 、0 B、0.1 mol.L-1 C、10-7 mol.L-1 D、10-13 mol.L-1 5、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大、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7、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 ]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 B、[H+ ]=1×10-3mol·L-1 C、[OH- ]=1×10-11mol·L-1 D、[H+] ·[OH- ]= 1×10-14 mol-2?L-2 9、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10、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11、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w和Kc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 班级姓名座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c(H+)=c(OH-)=10-8 mol·L-1,该溶液呈中性 B.溶液中若c(H+)>10-7 mol·L-1,则c(H+)>c(OH-),溶液显酸性 C.c(H+)越大,则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D.pH为0的溶液,其中只有H+,无OH-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酸的溶液B.一定是碱的溶液 C.一定是碱性溶液D.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3.室温时,pH=6的H2SO4加水稀释1 000倍,溶液中() A.pH=9 B.pH≈7 C.c(OH-)=1×10-11 mol·L-1 D.c(H+)=2×10-9 mol·L-1 4.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A.2.0B.12.3 C.1.7 D.12.0 5.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3的醋酸,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等体积pH均为3的H2SO4和醋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 C.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6.室温下,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A.一定大于7 B.一定等于7 C.一定小于7 D.可能大于7 7.25 ℃时,等体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若溶液呈现中性,则混合前硫酸的pH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pHH2SO4+pH NaOH>14 B.pHH2SO4+pH NaOH<14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作者: 日期:

溶液的酸碱性与p H 【知识回顾】 1、(1 )某温度下,纯水的 c(H + )= 2. 0X10-'m 0 1/ L ,则此时的 c(OH - )= ____________ 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 c(H +)=5.0 X 0-7 m ol /L,则c ( OH -)= (2 )若1 0 0 C 时纯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1.0 XW - 6 mol / L ,此时Kw pH= _______ ; pH=2的硫酸溶液温度由 25C 升高到1 00C ,pH= 12的氢氧化钠溶液 由25C 升高到1 0 0 C, pH=_____ 2、 25C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 2O + O H - △ H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c(H + )增大,K W 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 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 +)不变 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 3、 2 5C 时pH = 3的盐酸和氯化铁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 浓度之比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H=1 0的烧 碱溶液和纯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 p H 值 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 2、溶液的pH ①定义: ② 数学表达式: 也如此。 练习1、25C 时若pH =3的酸溶液和p H =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 因可能是( ) 4、关于pH 的计算: (1 )单一溶液p H 的计算 05m 0 I/L 的 Ba (OH) 2溶液的 p H 为 计算 )混合 例2: 25C 时P H =5和p H = 3的两种盐酸以 1 : 2体积比混合,该混合液的p H ( ) pH = 的相对大小 3、溶液酸碱性与 pH 判断 ① c(H +)越大,c(OH - )越 __ , pH 越 pH 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性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 ②p 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 ,则 ,溶液酸性越 ,碱性越 溶液pH 变化大,碱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与弱碱溶液反应 D .二元酸溶液与一元碱溶液反应 例1:常温下,0. (2)混合溶液的p H ①两强酸(或强碱 A. 3.2 B. 4.0 C . 4.2 D. 5.0

溶液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溶液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溶液酸碱度与PH 值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酸碱强弱可用PH 的高低来表示。2、会用PH 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思维、制图学会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PH、会测定物质的酸碱度。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处理数据能力。认识和学会分析坐标图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四、教学设备:教师演示仪器:投影仪分组实验仪器:PH 试纸、玻璃棒、表面皿、比色卡、镊子、0.01%和20%的盐酸和0.01%和20%氢氧化钠溶液、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肥皂水、自来水、澄汁、唾液、牛奶、面粉、洗衣粉、厨房清洁剂、洗手液、牙膏、白醋、茶水、啤酒、洗发水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入醋、苹果、橘子你们最喜欢吃哪一样吗?为什么?新授一、溶液酸碱度表示方法——PH 值观看自制动画PH 值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PH 值的认识。 二、PH 值测定方法——PH 试纸介绍PH 试纸和比色卡出示录像指导学生将数据绘制成坐标图观看录像思考讨论:实验中要注意哪几点,为什么?学生活动:分组测定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数据处理:将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三、认识PH 值的变化PH 值会随浓度大小而改变,它还会随化学变化而变化出示中和反应的坐标图出示溶液稀释的坐标图出示两张PH 值变化的坐标图观察PH 值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不同,总结PH 值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判断分析总结PH 值的变化规律及措施。四、PH 值与生活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物质,它们的酸碱性如何?学生活动:测定雪碧、洗洁精、肥这些生活中我们能吃的、护肤的物质显示的酸碱性强弱怎样? 出示PH 值与人体健康的资料。出示植物生长环境。出示鱼类死亡的图片。但是有一种污染严重影响环境中的酸碱度——酸雨。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PH<5.6 会毁坏森林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皂水、自来水、澄汁、牛奶、洗衣粉、洗手液、牙膏、茶水、啤酒、洗发水——物质的PH 值思考讨论:人类、植物、动物的生存需要对酸碱性强弱有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小结PH 值涉及到工业、农业、环境、人体健康,因此学习PH 值测定调节是十分有意义的。根据学到的知识,我们来当一回专家。学生练习 1

(完整版)初中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有答案)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学习要点]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pH值和酸碱指示剂。 2.知道pH值与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3.知道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范围。 4.了解pH值的几种测定方法。 [家教点窍] 1.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 3.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常温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当pH>7时,溶液呈碱性 当pH=7时,溶液呈中性。 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常被用来测定溶液的pH值。 4.指示剂在溶液里的显色和pH值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某溶液的pH=7,要使这种溶液的pH值降低到2,应加入的溶液的pH值是 ( ) (A)1 (B)5 (C)7 (D)13 解析 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9的溶液显弱碱性,当这两种溶液相混合时,混合溶液仍显碱性,其pH>7.pH=13的溶液是碱性较强的溶液,和pH=9的溶液相混合,混合液仍呈碱性,其pH>7。pH=5的溶液呈弱酸性,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后,混合液的酸性不可能继续增强,其pH值不可能降到2,pH=1的溶液酸性较强,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中和、体积增大后混合液仍有可能达到pH=2。 答案(A)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的 ( ) (A)酸碱度 (B)酸碱性 (C)pH值 (D)是酸、是碱,还是盐

2.向碱性溶液中滴加酸,pH值的变化情况是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值大于7的是 ( ) (A)生石灰 (B)干冰 (C)氯化钠 (D)氯化氢 4.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B)滴入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C)滴入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 (D)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5.下列溶液中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 (A)食盐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石灰水 6.要使pH值是5的稀盐酸溶液pH值升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NaOH溶液 (B)加浓盐酸 (C)加浓H 2SO 4 (D)加NaCl溶液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①CaO;②Na 2O;③CuO;④Fe(OH) 3 ,所得溶液使酚酞显红色的是 ( ) (A)③ (B)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溶液的pH值:SO 2溶于水;Na 2 O溶于水;NaCl溶于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填空题 1.A溶液的pH=5,B溶液的pH=3,C溶液的pH=8,则这三种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浓度是10%的硫酸溶液98克,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其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其pH值 7,溶液显色,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在m克n%的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色,加入m克n%的盐酸后,试液变为色,溶液的pH值 7(填“>”或“<”)。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A) 5.(D) 6.(A) 7.(C) 8.(D) 二、1.B>A>C 2.小于,红,大于,紫,等于,紫色,10.3% 3.蓝,红,<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其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下。某地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A B.B C.C D.D 4.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 B. C. 第1页共17页

第 2 页 共 17 页 D. 5.某同学用pH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 ,实验过程中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 A. 食醋pH=3 B. 雨水pH=6 C. 食盐水pH=7 D. 肥皂水pH=10 6.下列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 ,胃酸过多的人,最不适宜食用的是( ) A. 杨梅PH=2.5 B. 苹果pH=4.1 C. 菠萝pH=5.1 D. 柿子pH=8.5 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8.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 试纸的颜色是( ) A. 紫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9.向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增大 B.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 逐渐减小 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减小 D. 溶液颜色不变,PH 逐渐增大 10.小刚同学用pH 试纸测定了下列四种溶液的pH ,得到Ⅰ组数据,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分别加 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测定其pH ,得到Ⅰ组数据,记录了如下: 其中数据有错误的溶液( ) A. 盐酸 B. 氨水 C. 氯化钠 D. 澄清石灰水 11.人体中某些体液的pH :血液7.35﹣7.45、胃液0.8﹣1.5、尿液5.0﹣7.0、唾液6.5﹣7.5.其 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液 B. 胃液 C. 尿液 D. 唾液 12.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 A. 花生 B. 苹果 C. 西瓜 D. 沙枣 二、填空题 13.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时,应先将pH 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蘸取1滴 待测液置于pH 试纸上,然后将pH 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 14.如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依据图示回答: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以及与PH值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了解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初步学会对复杂体系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课前预习区] 知识回顾 一、水的离子积常数 1、c(H+)·c(OH-) = Kw ,K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 2、K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只要是电解质溶液,就一定同时存在H+和OH-,且溶液中c(H+)·c(OH-) = Kw = 1×10-14(25℃),即Kw适用于中性、酸性、碱性溶液中。 4、常温时,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但溶液中c(H+)·c(OH-) 仍等于1×10-14,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 -) 仍相等,但小于1×10-7mol/L。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1、定义: 2、表示方法: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性溶液:c(H+)>c(OH—)pH_ 中性溶液:c(H+)=c(OH—)pH_ 碱性溶液:c(H+) 7 时,溶液呈____;碱性越强,___越大 4. pH 值与溶液酸碱浓度的关系:pH 值越大,碱溶液的______ ;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说课讲解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 碱性或p H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 如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 KHSO4-, Na3PO4, Na2HPO4, CH3COOH,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怎样?要详细解。 (大致的顺序我能够判断,但是像这个:Na3PO4, Na2HPO4这两个要怎么 判断呢?) 这个要看这些盐会不会水解了,要水解的盐一般都是强酸和弱碱反映生成的盐或者是强碱和弱酸反映生成的盐,或者是弱酸和弱碱反映生成的碱,NaCl对应的酸是HCl,碱是NaOH,其中HCl是强酸,NaOH是强碱,因此,NaCl的水溶液是中性,KHSO4的电离是K+与H+与SO4 2-,类似与HCl,因为若都是1mol的话,都能电离出1mol的H+,故类似,因此,KHSO4可看作HCl;CH3COOH是弱电解质,相同的物质的量,与HCl相比电离出来的c(H+)少; Na3PO4对应的碱是NaOH,是强碱;H3PO4是中强酸,因而PO4 3-要水解,水解的方程式是PO4 3- +H2O=HPO4 2- +OH- ;HPO4 2-+H2O=H2PO4- +OH- ;H2PO4- +H2O=H3PO4+OH- ,在这里,不管是PO4 3- 还是HPO4 2- 还是H2PO4-对应的盐,都是如上水解,要判断PO4 3- 还是HPO4 2- 还是H2PO4-对应的盐的水解,就看它们要几步水解才能变成该酸根对应的酸,PO4 3-水解需要3步,HPO4 2-需要2步。若都是相同的物质的量,1mol的PO4 3-能水解出3mol的OH- ,1mol的HPO4 2- 能水解出2mol的OH-,因此,这些盐的PH由小到达 是PH(KHSO4)Na2Ac>Na2CO3 同理弱碱强酸盐,按照碱根水解情况,哪个水解强哪个酸性强 pH NaCl>NH4Cl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案-新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外界条件会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pH试纸测量(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pH计测量,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表达能力。 (2)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3)通过对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对酸碱性的影响分析,体会对立统一及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凸显出学科思想,倡导学生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和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将水看成一种反应物浓度不变的弱电解质,从一般到特殊认识水的电离平衡的特征(水的电离平衡和离子积),逐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酸碱性(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最后考虑其应用(中和滴定实验和应用)。在方法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水的离子积;2、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