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改革总目标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考或文理不分科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高考或文理不分科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或文理不分科2014-09-01 11:04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或文理不分科,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今年年内,教育部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涉及“调整科目、文理不分科”的内容。

8月28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然文理不分科的具体政策和方案还未公布,但该消息已在家长和学生中广为传播,并引发热议。

据省招办表示,河南省将在国家政策出台后再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方案。

调查高考方案拟制定“文理不分科”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报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此前,教育部曾表示,2014年年内将出台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

首先,调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强考试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同时,外语考试不再在统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考试,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可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统考总分。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时间表暂不确定8月28日,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介绍,招生考试改革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教育部已经制订了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2014年底之前,覆盖中小学及大学招生考试改革的总体方案将正式出台。

国家政策出台后,河南省将加紧研究本省实际情况并尽快开始编制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尽快向社会公布并确定启动时间。

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并未给出公布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时间,但是在今年新高一入学时,不少学生和家长还是得到了消息。

“我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说,从今年新高一开始,文理就不分科了。

”郑州四中的一位家长说。

政策出台后,学校将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此前透露的高考招生考试改革的消息来看,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招生改革,其中包括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多考。

试论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

试论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

试论2014年高考改革2014年初国家教育部发布声明称,从2015年起全国高考将会掀起新一轮改革,主要内容为,1、英语分值降低且逐步淡出高考,由一年一考变为一年多考 2、语文、数学、理综和文综分值逐渐提高 3、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将作为高考参照 4、文理将不分科 5、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根据今年初教育部发布的消息来看,中国传统的高考选拔方式将有所改进,且面向更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更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方向迈进。

类似国家性质的大事件一经宣布,势必将引起一轮全民大讨论,这次的高考改革方案也不例外,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全民参与的大讨论,国外各大媒体也在相继报道我国的这次教育改革,当然意见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派:积极乐观派、中立派、消极贬低派。

以下三段为三派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积极乐观派:高考改革首先利于英语教育的改革,对于中国人来说,外语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门用来交流的语言。

以退为进,淡出高考,意味着外语学习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有现实价值,这样的外语学习,才更能彰显其工具性。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终生学习,而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事情。

现在提出一年多考,消除了单次考试的偶然性。

毕竟语言能力通过一次考试是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

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策。

高考之所以要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全方位来选拔各类人才。

高考教育制度的改革,每年都千变万化,其初衷是出于对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立派:应该承认,现行高考制度确实存在一些缺陷。

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确有必要。

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

但是,在高考过程中,配套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考评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维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

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

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

2014年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

2014年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

2014年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认真组织实施《2011—2015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现就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调整考试内容,优化统一考试科目设置。

(一)自2014年起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1.夏季高考考试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

“3”指语文、数学(分数学1和数学2)和外语(分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语种)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

综合分综合1和综合2。

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考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招生院校要求自主选考数学、综合和外语语种。

[注:自2014年起取消基本能力测试.]从2014年起,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在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

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简章中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

报考外语类或对外语口语有要求的专业的考生仍需参加由省统一安排、各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其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

2.春季高考的文化基础部分(即语文和数学两科),由省统一命制试题,统一组织考试;专业技能部分(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由省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招生院校负责组织考试。

(二)自2014年起,对参加夏季高考的高中段应届毕业生的体育测试成绩以学生在高中阶段体育成绩为依据,按照《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分A、B、C、D(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下同)四个档次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往届毕业生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考生实际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档次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对符合免试条件的考生,其成绩计算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进一步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强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一)进一步加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管理,增强其科学性和公信度。

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一项重大的教育政策,即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

该方案旨在推动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丰富考试科目根据新方案,黑龙江高考将增加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和技术类等。

这样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各个学科领域的能力,避免过于侧重某一学科的问题。

同时,扩大了考试科目的范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综合素质的机会。

二、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新方案实施了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

学生在高三时将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该考试分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考核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两个部分。

通过这样的考试制度,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升学和就业的机会。

三、灵活选择考试方式根据新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考试。

这样的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营造多元化的评价环境,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多样化评价方式新方案取消了以往的分数制评价方式,引入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学科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纳入评价范围。

通过引入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五、推行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新方案还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例如,学生在高中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学生在校成绩优秀并有特殊表现的,可以申请提前批次录取;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有一定的降低等。

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教育公平。

在实施黑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将加强对高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

2014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4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浙江新高考方案解读

浙江新高考方案解读

1.科目与分值
高考共6门,总分750分 必考 选考 分值 考试时间 科目 分值 考试时间 150 17年6月 1 100 4月/10月 150 17年6月 2 100 4月/10月 150 10月\6月 3 100 4月/10月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说明:
待选科目
政 /史 /地 / 理 /化 /生 / 技等7门
二、高职提前招生
•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 。 • 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 。 • 高校确定的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 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 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 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 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 。已被录取的考 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如何应对新高考改革(学生)
做好自身职业规划
个人倾向:兴趣特长、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专业倾向
高校要求:专业要求
尽早确定选考科目
学习针对性、计划性强;规划好选考时间
做好自主个性化学习
适应选课走班教学
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
如何应对新高考改革(家长)
★关注高校招生选考要求,帮助子女职业规划
了解孩子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
了解专业要求、大学专业优势、就业前景。 ★关注各校学生选考动向,了解形势但不盲从 ★关注各方的高考解读信息,但要辨析和筛选 ★辅助孩子确定选考科目,做好考试时间规划 ★为孩子创造额外个性化学习和辅导的机会
高校录取专业对学业水平的学科成绩要求
43.30% 24.80% 17.40% 5.40% 3.80% 2.00%1.30%
2.考试
高考共6门,总分750分 必考 选考 分值 考试时间 科目 分值 考试时间 待选科目 150 17年6月 1 100 4月/10月 政/史/地/ 150 17年6月 2 100 4月/10月 理/化/生/ 150 10月\6月 3 100 4月/10月 技等7门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引言高考作为中国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为了改革高考制度,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在2014年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本文将对该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背景高考是中国学生升学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考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应试化、对学科能力的片面评价以及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开始研究并推行高考改革。

新方案内容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试科目调整新方案对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考试科目从文理科分为综合科和专业科。

综合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素质评价,专业科则包括文科和理科两个专业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新方案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联考改革新方案取消了地方自主命题,改为实行全国统一卷面,以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和改善考试公平性。

同时,新方案还对考试题型和分值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主观题和能力考查题的比重。

录取方式改革新方案对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综合评价录取和差额招生的概念。

综合评价录取是指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高考成绩,综合考虑录取;差额招生则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对某些示范性高中的学生给予优惠录取。

分析及评价新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全国统一卷面的实行也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减轻了学生备考的压力。

然而,新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困难,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标准化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其次,全国统一卷面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考生们可能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

综合评价录取和差额招生的改革也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和机制来保证公平性和有效性。

新高考实施方案2014

新高考实施方案2014

新高考实施方案2014新高考实施方案于2014年正式开始实施,它对我国高中教育体系和学生选拔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高考实施方案的出台,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下面将就新高考实施方案2014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介绍。

首先,新高考实施方案对高中教育内容和考试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新高考实施方案下,高中学生将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依靠一次高考成绩来决定升学和就业。

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

这种改革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再过分追求分数,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其次,新高考实施方案对学科设置和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

新高考实施方案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和考试的科目。

这种灵活的学科设置和考试科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新高考实施方案对高考录取办法进行了改革。

新高考实施方案采取综合评价录取办法,不再只依靠高考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录取情况。

学校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采取面试、考察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改革有利于选拔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新高考实施方案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高考实施方案提倡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同时,新高考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能够适应新高考实施方案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高考实施方案2014的出台对我国高中教育体系和学生选拔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高考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新高考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中教育体系和学生选拔考试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中教育体系和学生选拔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014年北京市中考和高考改革方案(全)

2014年北京市中考和高考改革方案(全)

一.2014年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今天(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被民间讨论了一个多星期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有了结果,此次改革涉及到2014考生志愿填报,详细内容如下:高考考试与命题方面:1、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2、数学学科要注重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强调通性通法,注意数学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

3、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

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4、文科综合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5、理科综合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和实验观察、自然体验,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应用知识的策略和学科素养。

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高考招生与组考方面:1、调整志愿设计及投档方式,本科志愿填报实行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组填报方式,即: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设置由原来的4所学校扩大到5所学校,即每批次第一志愿为两所平行的学校,第二志愿为三所平行的学校,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高考本科志愿仍在考前填报。

2、在北京市规划的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设本科专项招生计划,提高这些地区升入本科一批高校的学生人数,从而加大学生在本地接受基础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

2014年高考改革总目标解析

2014年高考改革总目标解析

2014年高考改革总目标解析摘要: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高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考核门槛,更是社会人力资源培养的选拔机制,影响着社会人才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多次改革的现有高考招生考试录取机制中,一方面,虽然高考已经在多方面、多层次彰显了公平竞争,却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另一方面,现有高考模式催生的应试教育极大地违背了教育自然规律,深刻影响着人才的选拔。

由此,2014年高考改革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为总体目标进行构建,而本文则着重解析这两大目标。

关键词:高考改革目标解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现行高考制度在经过恢复和长期完善后,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公平、科学的体系。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为社会培养、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中也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考制度也随之显露出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问题。

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改革。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的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幕。

此次改革囊括5项主要任务和措施,可以说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迫切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的关键时刻启动的。

在大众关心的诸多问题中,此次改革的五项主要任务涉及了招生、考试、录取三大部分,分别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同时这五项主要任务和措施所包涵的18个分项中,有关高考考试改革的内容占据重要比例,达到10项;如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算上,则高达12项。

在高考招生、考试、录取三大部分上,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在招生方面,涉及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两方面;在考试方面,涉及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规范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在录取方面,涉及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四方面。

2014高考改革政策详解

2014高考改革政策详解

2014高考改革方案新政策涉及哪几点?1、改革后考试成绩计算高考只有语文数学150分。

英语会试150分,其他每门80分,最高240分,2017年高考总分最高还是690分。

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外语可考2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4门随学随考,学生从史、地、政、理、化、生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会考有所不同,是对会考的改进和完善。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覆盖所有14门高中科目,包括音、体、美等实践类课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分别是4月报名6月考试,11月报名1月考试。

而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学考”也会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将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书面统考,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则一般采取现场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

2、开展改革试点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河南仍不变,什么时候改革以等待发布。

3、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河南仍不取消,试点地区少数民族仍不取消4、高中不分文理科在试点地区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实行,高二、高三仍分文理河南政策仍未出台5、全国统一试卷16个自主命题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

20个“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区域”是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北、河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语、数、英)、陕西(语、综合)、辽宁(综合)、湖北(综合)、湖南(综合)、江西(综合)2015年将逐步增加全国统一考试省份6、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之后,自主招生将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取消高校联盟考试,北约、华约等联考将消失。

选拔方式的变化,按照“综合评价”和“统考”两种方式进行分配。

2014年的招生中,北京地区的25个名额全部以“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选拔,考生的高考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综合评选。

浙江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

浙江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

二、基本内容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

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

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3.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

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于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文理分科,将统一的文化课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新方案也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体育、艺术、实践等方面的考核,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传统的高考成绩排名,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科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占到了高考总成绩的50%以上。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功利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同时,新方案也对高考考试形式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包括开放性题目、实践性考核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再次,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招生政策和录取办法进行了调整。

新方案取消了传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功利性教育,促进高校多元化招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同时,新方案也对高校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鼓励高校招收具有特殊才艺和特长的学生,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人才。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对于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促进高校多元化招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能够对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积极配合和支持教育改革工作,共同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是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

此项改革旨在推动高考模式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综合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方案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新方案将高考分为两个阶段: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覆盖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考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这意味着学生将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需要更加主动地拓宽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养。

该考试将成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目标,不仅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还能为学生的高等教育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新方案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这一考试不再只侧重于学科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试题的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采用开放性、综合性的题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新方案的实施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根据新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老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考试要求。

这将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改革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新方案的实施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新方案的推出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方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学校和教师的准备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

因此,要保证新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总之,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新方案的出台,将推动中国高中教育的改革,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达到更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改革总目标解析
发表时间:2015-06-17T13:39:32.3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作者:杨乐[导读]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为社会培养、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中也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

杨乐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高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考核门槛,更是社会人力资源培养的选拔机制,影响着社会人才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多次改革的现有高考招生考试录取机制中,一方面,虽然高考已经在多方面、多层次彰显了公平竞争,却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另一方面,现有高考模式催生的应试教育极大地违背了教育自然规律,深刻影响着人才的选拔。

由此,2014年高考改革以“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为总体目标进行构建,而本文则着重解析这两大目标。

关键词:高考改革目标解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
现行高考制度在经过恢复和长期完善后,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公平、科学的体系。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为社会培养、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中也得到了大众普遍的认可。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考制度也随之显露出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问题。

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改革。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的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幕。

此次改革囊括5项主要任务和措施,可以说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迫切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的关键时刻启动的。

在大众关心的诸多问题中,此次改革的五项主要任务涉及了招生、考试、录取三大部分,分别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同时这五项主要任务和措施所包涵的18个分项中,有关高考考试改革的内容占据重要比例,达到10项;如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算上,则高达12项。

在高考招生、考试、录取三大部分上,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在招生方面,涉及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两方面;在考试方面,涉及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规范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在录取方面,涉及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四方面。

《实施意见》规定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最终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通过对改革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即“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其一,积极关注和促进教育公平,以推动区域、城乡、规则、机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平;其二,纠正应试教育,通过改革促进科学选才。

贯穿整个方案的基本价值取向则侧重了公平的实现。

高考的本体功能是选拔人才,但在我国既定的社会条件下,高考还产生了一系列衍生功能,它和高考本体功能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因此,正确处理科学选才的教育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的关系,已成为深化高考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问题。

这就是此次高考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促进公平这一目标的实现上,主要体现在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机制上。

通过平衡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招生录取比例,严控部属高校属地招生的比例,扩大了高考的入学机会公平。

《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 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到4个百分点以内”。

同时通过对加分项目和自主招生的规范,减少高考录取规则的不公平。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 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高考的公平涉及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整个教育历程的公平,因此在改革方案中,也提出了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的思路。

在科学选才这一目标的实现上,主要体现在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上。

考试内容对能否有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起决定作用,犹如一把“量才”的尺子,其科学性决定着考试的成效。

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调整,到高考考试科目的变动,再到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相对分开,从学生培养阶段到考试录取阶段都体现着科学的价值取向,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自主权,将其从应试重压下解放出来,学生有了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也有了更多的成长道路选择。

同时针对高考中出现的造假、作弊事件,此次改革方案也明确了改革监督管理机制的思路,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以堵塞管理漏洞,尽量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最后,科学选才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实际上也有助于促进整个高考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刘广明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盘点[J].北京教育,2015,(1),8-11。

[2]张志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国家意义”[J].人民教育,2014,(9),23-25。

[3]张亚群高考改革三大政策导向辨析[J].湖北大学学报,2014,(1),100-105。

[4]瞿振元坚持科学选才与促进公平的有机统一[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4。

[5]白宏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何彰显公平[J].人民教育,2014,(19),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