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教案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掌握经纬度、时区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时区、半球位置等。
2. 我国的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3. 我国的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类型。
4. 我国的水资源:河流、湖泊、冰川等。
5. 我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2. 难点:地形、气候、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图像资料。
2. 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讲解地理位置:介绍我国的经纬度、时区、半球位置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理坐标体系。
3. 讲解地形: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类型的分布。
4. 讲解气候:介绍我国的气候类型,分析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特点。
5. 讲解水资源:阐述我国河流、湖泊、冰川等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地理案例,如青藏高原、长江流域等,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地理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合作意识。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我国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选修2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选修2●备课资料自然区划与自然区域前者是指将地表按其自然情况的差异划分区域,全称自然地理区划。
按区划对象,自然区域可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
本教材根据气候和地貌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和七个自然地区就属于综合自然区划。
自然区域是指根据地表自然情况划分出来的区域。
它是根据地表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地理环境的差异,把自然综合体划分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统,如大自然区、自然地区等。
以阐明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每个自然区域内部具有同一性整体性,不同自然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自然区域的对象是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所以自然区划是多级的系统。
这个系统由地带性区域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域单位组成。
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带和热量带,自然地带和自然亚带等。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大区、自然区域、自然地区、自然区等。
自然区划过去多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的标志法,自上而下地进行划分。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常采用地质地貌标志,或地质地貌标志与气候指标相结合,如划分自然大区、自然区域和自然地区就是这样。
地带性区域单位的划分常采用生物气候土壤标志,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等多是这样划分的。
在有了景观类型图或土地类型图后,自然区划便可采用自下而上合并的方法来进行。
这是根据相邻土地类型或单元景观间的景观地球物理和景观地球化学联系,及土地类型结构,合并成自然区,再由自然区按区域共轭性原则逐级合并。
自上而下的划分与自下而上的合并相结合,使综合自然区划更具客观性。
自然区划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综合体研究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根据它们在地表呈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所分成的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等级系统的自然单元,以综合自然区域来表达,可以全面地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
每一个被划出的自然区,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区域的自然特征、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可以为因地制宜进行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版高三上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高三上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范文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高三阶段,这是一个高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高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高三上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本单元是高三地理的开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国土的基本特征。
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也是学习全书内容的基础。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基础上,了解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用综合性、区域性和两点论的观点,理解我国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要素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后面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专题提供明晰的空间位置、理论依据和背景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大自然区的范围、界线及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及自然区的分界。
二、说学法:。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教案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掌握经纬度、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系、植被等。
3.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 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经纬度计算,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为例,分析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谷歌地球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实验等方法,体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根据,以及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根本特征,各个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根据。
可以应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理解三大自然区的根本特征的形成;可以应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理,比照三大自然区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三大自然区的根本特征教学难点三大自然区划分的根据【知识回忆】1.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地形区有哪些?我国地形,地势,呈分布;主要地形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2.什么叫季风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是如何划分的?把我国境内受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二者的分界限大致以————一线为界3.什么是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内外流区域的大致分界限在哪里?直接或者者间接流入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区域;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流入或者者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内流区域。
内外流区域的分界限,北端大致沿着———〔东端〕一线;南端比较接近于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4.我国的年平均温度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受的影响,我国的年平均温度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年降水量具有的规律。
主要原因是6.根据干湿状况,将我国分为几个干湿地区?各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什么?潮湿地区——年降水量>mm——植被主要是;半潮湿地区——年降水量在mm到mm之间——植被主要是;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mm到mm之间——植被主要是;干旱地区——年降水量<mm——植被主要是7.我国温度带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各个温度带都包括哪些范围?根据≥10℃的积温情况,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各温度带包括的范围是:寒温带——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东北部;中温带——和绝大局部地区;暖温带——鲁全和陕、晋、冀、豫等的大局部以及盆地;亚热带——一线以南的绝大局部地区;热带——、、的南部和。
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导学案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中国相关专题地图,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2.运运用整体性的原理探究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整体性特征。
3.用综合的思维比较三大自然区内部的差异,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2、难点:探究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整体性特征。
【课前准备】
地图册、预习学案
【学习过程】
【理一理,回顾旧知】
思考探究1:查阅中国相关专题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中国地形
(1)我国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地势的三级阶梯上各有哪些地形区?(2)我国的年平均温度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温度带是怎样划分的?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分为几个干湿地区?
(4)中国自然植被的分布有何规律?中国自然植被的发育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5)什么是内流河和外流河?什么是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内外流区域的大致界线在哪里?南海诸岛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植被类型
中国年降水量中国干湿状况。
三大自然区中国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教案
植被土壤
区域内部变 化主导因素
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河湖多,雨水补给,主要为外流河、淡水湖,绝大部分属外流区
气温随纬度的变化
降水随距海洋的远近变化
水热状况随海拔变化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第13页/共16页
三大自然区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
农业生产限制因素
农业生产结构
东部季风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土壤
棕壤、黑土、黑钙土
红壤、黄壤、水稻土
第7页/共16页
湿润的季风气候
森林为主
外流河,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分布在二、三阶梯上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东 部 季 风 区
水文:
森林下发育的土壤肥沃
平原、丘陵为主,西高东低
地形:
气候:
第8页/共16页
内蒙古草原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广泛而深刻
不够广泛而深刻
微弱
水旱灾害
水分
热量
种植业为主
草原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
高寒牧业为主少部分河谷农业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
第14页/共16页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土壤
面积人口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特征
45%;95%
30%;4%
25%;1%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依据了地形、气候、水文等,同时考虑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第1页/共16页
三大自然区
第2页/共16页
中国三大自然区
东 部 季 风 区
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高中地理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 人教版选修2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考点搜索】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2、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我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的全国性地区差异,为后面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的专题提供基础知识。
◆知识纲要地貌气候 ◆重要图释 图1.1 “三大自然区图”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自然地理分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mm 等年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学习策略】1、读图分析: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识记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相互界线,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2、综合训练:运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理解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教学内容】三大自 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全国 性 差异整体性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貌、气候的地域差异)表1-1:我国地貌和气候的地域差异2.三大自然区的基本情况(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表1-2:三大自然区基本情况比较表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活动: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完成表1-3:表1-3: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比较表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经典例题1] (2002年天津卷)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线名称是()A.青藏铁路B.兰青铁路C.兰新铁路D.宝成铁路(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B.光照、水图1-4C.水、地形D.地形、热量(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A.接近市场B.有大量廉价劳动力C.接近原料产地D.交通运输方便(4)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A.17:00B.18:00C.17:20D.18:20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区域地理的认识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子的能力及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首先通过青海湖以及山脉、河流、铁路线的走向等,可判断图示范围主要是青海湖周围及湟水谷地地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 自然概述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使其被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域。
根据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差异,我们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即华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区、长江以南以及西南高原区。
本文将对这三大自然区进行介绍和分析。
2. 华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区华北平原地处我国北方,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干燥,这个区域的农业发展相对不利。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低,土地蒙受干旱和风沙侵蚀的风险较大。
此外,这个区域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该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西北干旱区则是我国的干旱区域之一,这个区域几乎没有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降水量非常有限。
加之区域内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土地退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粮食产量不高,农业发展困难重重。
在这里,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土地保护和防沙治沙,为当地农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 长江以南长江以南是我国最重要、最有活力的自然区域之一。
该区域北起浙江,南至广西,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
这个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如稻谷、蔬菜、茶叶等。
长江以南的自然环境也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
这个区域拥有许多自然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例如,西湖、黄山、张家界等著名景点都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4. 西南高原区西南高原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地理地势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和丘陵。
由于地势较高,气候、植被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这个区域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为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
西南高原区还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而闻名。
例如,丽江古城、雅安熊猫基地和峨眉山等都是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
这些景点结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旅游体验。
5. 结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拥有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华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区面临着干旱、风沙和水资源短缺的挑战,需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加强水资源管理。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重点】三大自然区的空间范围及各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和相关重要地理界线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如果需要根据自然特征, 将我国的陆地部分划分为少数几个区域例如 3~4 个,你会怎样划分呢?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总结学生的划分标准,划分方案 的合理性等。
〖过渡〗要研究一个广泛的区域,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常常是非常重 要的。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在这个整体的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实我 们在低年级学习地理时就已经了解了一些区域划分的实例。
例如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我国的温度带、我国的干湿区的划分等。
以上都是按照某一个自然要素进行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容易根据这个 指标划分成少数几个区域。
例如,如果只按照成绩来划分全班学生,我相信大家都能很快将全班 分成几个集团。
如以 60 分为界,就可以划分成两部分,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化〖提问〗很显然,仅仅以成绩来划分,这是很不合理的。
如果要你根据全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成绩来划分,你会采用哪些 标准呢? 〖讨论〗正如上面的过程一样,我们要把中国这么大的区域进行自然 区划,也需要同时考虑很多的自然因素。
地理学家已经参考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因素将我国进行 了自然区划,请同学们看中国三大自然区图,思考问题 1 这种划分结果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合理与否? 2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大致包含的范围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和我们以 前了解的地理界线大致相同?你所在的地区属于这里的哪个自然区? 〖活动〗组织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将学生分三组完成下表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及 差异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地形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人类活动 〖课后练习〗 根据已学知识, 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绘制出我国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
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更多精品来自jsfw8论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三大自然区的特点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
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习,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
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
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
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
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归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板书]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
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_模板
(1)这种划分结果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合理与否?
(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大致包含的范围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和我们以前了解的地理界线大致相同?你所在的地区属于这里的哪个自然区?
【提问】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伏旱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订正】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同学也积极为灾区捐物捐钱,贡献了我们一份爱心,那么为什么1998年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伏旱”而出现了特大洪水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四)总结扩展
气象灾害影响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减少气象灾害”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于1993年第一次把减灾列入到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中,建立了相应的减灾管理系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8年我们还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希望也能够做到成功地防御气象灾害,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为最少。
教学重点
1.干湿地区的分布。
2.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读图法相结合。
教学媒体
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提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出现在几月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
【教师订正】每年的7月、8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则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正值伏天蒸发旺盛,而降水不足,但此时恰值水稻生长旺期,极需水分形成伏旱。
地理高二人教大纲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课件优秀文档
东部季风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
青藏高寒区 祁连山
4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5
(一)东部季风区
A.范围: 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
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
生物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C.气候: 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多属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雨形成的暂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相互影响、共同联系其中一个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植被大部分为沙漠一部分为草原. 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
D.土壤生物: 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 因自然条件恶劣,所以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农业.
区 植海被拔以 较森高林,但为差主别,显土著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
土自壤然发 地育理差要,素土的层地浅域薄差. 异
青藏高寒区 植相被互主 影要响为、荒共漠同联,草系原其与中高一山个草要甸素灌的丛地森域林变少化. ,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3
3.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
3000 米等 高线
空植气被稀 以薄森,林气为温主低,,土冻壤土发广育布好,太,生阳物辐种射类强繁,风多力强大,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 地植貌被、 主气要候为是荒划漠分,草三原大与自高然山区草的甸两灌大丛要森素林少. 因生自物然 种条类件远恶比劣东部,所季以风人区口少密.度小,土地利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农业. 主西要北包 部括属第内二流级区阶东梯南的部内是蒙许古多高大原江、,大塔河里的木发盆源地地、,有和较准多葛的尔冰盆川地,湖等泊。. 平因均自海 然拔条在件4恶0劣00,米所以上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农业.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
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习,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
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
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 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
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归纳]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板书]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教案高二地理组:廖克丽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2、使学生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3、使学生明白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
4、加强学生的地理思想和培养学生的辩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2)西北干旱半干区的东西差异(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2、难点:理解陆地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各自然区景观图片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并多种教学法的结合。
六、教学步骤[复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了我国三大自然区,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什么?它们是怎么划分的?各区的特点又是什么?[总结导入新课] 我国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划分是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引起的。
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基本要素。
各区的特点刚同学已从植被、水文等方面叙述了。
现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引起的,同样在各区内部仍有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这样各区的内部会怎样呢?现在我让我们来学习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板书]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叙述] 请同学们看些图片:同时思考为什么在同一区会有这些不同的景观。
[活动] 展示图片:热带季风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讲述] 看了这些图片我们都会想为什么这些都是东部季风区的景观但表现形式却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那我们就要从头说起了:我们学习过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同的,正是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纬度的景观不同。
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大热量变化大,导致差异很明显。
同时,本区的北部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离海洋的增加而减少,成为东西差异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从北向南我们将该区划分为四个自然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高一地理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案(旧人教版选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了解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以及人类对其影响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3.理解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一种综合多种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理解我国自然区域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我国地势图、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图等,分析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树立区域差异的思想,从而提高对环境客观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中国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及界线,三大自然区各自然要素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情况。
●教学难点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基本因素——地貌、气候。
要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地貌、气候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环境整体中发挥的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自制投影片或课本地图进行启发式读图分析的方法,解决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对各大自然区的特点,采用学生自学后的列表比较及综合联系分析的方法。
●教具准备1.自制投影片:我国地势分布图,我国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我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我国三大自然区图,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以上最好能制成复合式投影片)2.我国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比较表(投影片)3.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在学习了高一的系统地理和高二的选修地理的基础上,今天起我们将开始探讨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方面的知识。
作为国土整治的开篇,本单元首先研究了解的是我国的区域差异知识。
(板书)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承转)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水平等也有明显不同,由此构成了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区域差异显著。
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情况,我国可以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讲授新课](板书)§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复习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或教师提示后,请继续学生思考分析这两大特征: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 (教师归纳)组成各自然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某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都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共三课】
高二地理教学设计【共三课】【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考点搜索】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教材分析】在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三大自然区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其内部的自然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分析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协助学生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的显著性。
◆ 知识纲要◆重要图释图1.3 “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因为所跨纬度比较大,气温差异最为明显,在北方从东到西因为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中热量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
所以,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地区又分为华中区、华南区。
【学习策略】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识记三大自然区内部的空间位置、相互界线,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核心特征。
使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并实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理解三大自然区中各自然地区的区域差异。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考点搜索】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是我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个开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土整治的概念、意义、我国实行国土整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国土整治的重点工程、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我国实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以后各单元讨论典型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纲要◆重要图释1、图2.2 “中国防护林体系规划示意图”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了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风区。
图中深绿色区域为“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浅绿色区域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紫色区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1.5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
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
习,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
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
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 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
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
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板书]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
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
看幻灯片(我国不同地区的植物,土壤)
[讲解] 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
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
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同学们看图1.1,然后看P3第二段,总结一下,回答我让你们思考的问题。
(此时,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
[总结][板书] 划分标准不同
[叙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区的特点,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
[总结填表]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范围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
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3000米以上山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气温低,冻土广泛。
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湖泊多,多咸水湖。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
谷内有森林。
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
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叙述总结]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
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布置作业] 思考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你对西部大开发在自然方面的看法,对南水北调在自然方面的看法等)
(七)板书设计: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范围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3000米以上山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年降水量
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气温低,冻土广泛。
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湖泊多,多咸水湖。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
谷内有森林。
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
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