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童谣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的童谣》教学设计

六安市德运希望学校赵以倩

教学目标:

1 用引导启发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表现来学会《绿色的童谣》并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下来。

2、动员学生加入到保护环境和绿色的行列中。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的童谣》是一首动人的歌谣,曲风清新自然、旋律优美流畅。其主题思想集中在第二段歌词之中:不能让绿色越来越少,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中最富有特点的节奏是 X X 0 X ,这一节奏型一共出现了六次,富有少年儿童们活泼跳跃的动感。第二乐段借助第一乐段的节奏加以延续,使歌曲的意境豁然开朗,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绿色世界的美好向往和渴望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休止符的节奏型。

2、能完整的有感情演唱歌曲。

德育渗透点:教育孩子保护环境,保护绿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音阶:53453450 42342340

二、节奏练习: X X 0 X | X X | X X 0 X | X - |

X·X X X | X X X | X X 0 X | X X | X X· | X - |

1、找两至三名同学按节奏正确地读。(其中休止符、符点处节奏难把握)

师:给予肯定,并指出难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们?

2:以游戏接龙的方式按节奏正确地读。

3、同学们齐读节奏。(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三、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天。)那冬天过后呢?

生:春天。

师: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表现春天你会用什么颜色呀?

生:回答(绿色。)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绿色代表……

师:绿色代表着草原、树木、森林。它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跟绿色有关的歌曲,名字叫做《绿色的歌谣》、

2、初听歌曲.,同学们要细心的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保护绿色)(欢快、活泼的)

四、学唱曲谱。

1、按节奏读曲普。

2、教师教唱一遍。同学跟琴唱曲谱。纠正难点节奏。

3、用竖笛吹奏曲谱。

五、学唱歌曲:

1、这首歌曲是一首童谣,其含义非常深刻,我们来看一看歌词,你认为哪几句歌词含义最深,最重要?(绿色是我们的需要,绿色是生命的旗号。绿色是春天的微笑。)、

因此,我们要保护绿色,争当小卫士。

2、生:按节奏读词,师指正。

3、初听歌曲录音,启发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4、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5.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学生随唱,注意纠正难点、重点地方。。

6、学生随录音再唱两遍,师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

7、学生提问题,找出自己在歌曲中的的难点,师生共同解答然后进行歌曲接力赛。

五、歌曲处理及段落分析:

1、提问:这首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其节奏特点是什么?

(第一乐段欢快活泼)(寻找绿色)第二乐段(保护绿色)延伸了第一乐段的节奏

变得更加开朗、宽阔。更能表达少先队员保护绿色心情。(你把绿色寻找,我把绿色寻找…..)

那你是从哪听出来的?或者说你认为哪几句更能体现出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的?

2、教师用两种方法演唱歌曲(连顿音、连音)

3、学生来辨别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能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第一种)

4、再次听歌曲录音。一同来感受一下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放音乐)

5、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6、教师用两种方法演唱歌曲(连顿音、连音)

六、演唱要求: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对比不要过于强烈,要怡然自得的演唱。

结束语:今天大家表现的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绿色是我们大家的需要,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绿色,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同学们!

教学反思:

《绿色的歌谣》这首歌曲,曲风清新自然、旋律优美自然。第一乐段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第二乐段借助第一乐段的节奏加以延续,使歌曲的意境焕然开朗,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绿色环境的向往和渴望之情。熟练掌握了歌曲难点部分,为学习歌曲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学起歌来容易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更能有感情的演唱,让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及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最后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最后用号召的口吻倡导同学们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真正达到了本课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