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三字经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的“三字经”

钟杰

从懂事至今,“三字经”从没在脑子里消失过。小时候,听老师读,做了老师,给学生读,做了母亲,给儿子读。

“三字经”的精髓,“三字经”的教育真义,就在这样听、读的过程中慢慢被吸纳成自己的了。做了班主任,日复一日地经验积累,成败得失之后的思考,也有了自己的“三字经”。

一、进门三看:看表情、看桌面、看地面。

有句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么说来,观察尤其重要。而作为班主任老师,第一项基本功就是要善于观察。如何观察呢?据我多年的经验,那就是进教室要多看,有针对性地看。首先看学生表情。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掩藏心事。他们往往把心事写在脸上。或者是和同学吵架了,或者是和父母斗嘴了,或者是考试失败了,或者是被老师批评了,或者是莫名其妙心情郁闷了……都会让表情爬满脸庞。班主任关注了学生的表情,就很容易关注学生的内心,然后及时走进学生心中,很多问题就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我还记得我班的许宏宇,有天早晨我进教室,看见他黑着一张脸,眉宇之间有一股邪气,并且也有点心神不定。下课之后赶紧找他。经过反复地询问、交谈,得知他在校外找了一帮混混准备与初三的学生打群架。我与许宏宇谈了很久,终于让他打消了打群架的念头。试想,如果我不注重学生的表情,看不出他的心事,那么等待我的就是气冲冲地处理群殴事件了。

看桌面,则是看学生的桌面是否干净、整齐。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一个爱干净,爱整洁的孩子,那么他的心灵也趋向于干净整洁。而且,孩子们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搭建孩子们的心灵花园。

看地面,则是看地面是否打扫得干净。地面的洁净度决定着当天清洁值日生的责任度。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会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反之,一团糟糕。经常这样看,然后比较,孩子们的责任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二、课堂三有:有书、有笔、有本子。

有人说“习惯不是铸就你,就是毁灭你”。对这句话我从未产生过半点猜疑。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备,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孩子们的习惯除了生活习惯外,还有学习习惯,今后还有工作习惯。这里主要谈学习习惯。

我的课堂规矩是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到“三有”——有书、有笔、有本子。如果没这“三有”,我就不上课,直到学生课桌上有了这三样东西,我才会清清嗓子,准备上课。我看有些班级,学生课间在外打闹,上课就傻傻地坐着等老师到来。老师讲了好一会,有些学生的书在哪里还不知道。等到要做作业了,笔和本子也不知去向,于是就听到一阵嘁嘁嚓嚓找笔找本子的声音,有时声音大得还要老师招呼几次才能制止。一堂课只有40分钟,做无用功就要花去差不多一半时间,课堂效率哪里来呢?

三、课间三听:听学生说,听老师说,听领导说。

光是看和做,还远远不够,班主任还要善于听。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吗?那么听谁说呢?

首先听学生说。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也是我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群人。

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意见,都会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喜欢听,学生才喜欢说。孩子的心是最柔嫩,最脆弱的,如果哪一次忽略了他的心声,他的心灵就很容易扣上纽扣。一旦孩子的心灵扣上了纽扣,我们想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就难上加难了。

其次要听老师说。班主任不可能每堂课都蹲在教室里。因为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有些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是会伪装的。因此,科任老师更容易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多听老师说,不要护短,而是真诚地聆听科任老师的述说,然后及时地把事端消弭于无形之中。

当然,也要听领导说。领导都是由教师岗位走上来的,他们在担任领导之前多半是一线的骨干,所以学生中的问题他们很清楚。另外,他们做了领导,外出学习取经的时间比一线教师多,所以,他们带回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我们要多听领导的建议,多听领导的指导。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工作才会做到事半功倍。

四、闲时三动:动口、动手、动脚。

班主任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随时都会整装待发。所以班主任也就无所谓闲与忙。但是,工作之余,忙中偷闲那阵,班主任要舍得“三动”。

一是“动口”。不要害怕自己啰嗦。说得多了,学生虽然会嫌你啰嗦,但你若缄口不言,学生也未必喜欢你。因为多数学生是缺乏自控的,他们需要善意的监督,也需要及时的提醒。我还记得我曾经送走的“猴儿班”,他们有一阵子嫌我说得太多。我委屈,赶紧遵命闭嘴。结果几天下来,班级涣散,因为有些自控力差的孩子一旦缺少提醒,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做了。后来他们说,啊,还是猴王啰嗦着好啊,至少,我们听到了她的啰嗦,知道她的存在,知道她在乎我们。

二是“动手”。我不喜欢那种叉腰颐指气使的人,更不喜欢双手环抱看热闹的人。我喜欢那种凡事动手的人。学生劳动,学生运动,学生活动,如果我们都做旁观者,的确会轻松很多。偶尔做一次,也未尝不可。但如果长期如此,那就大不妙了。学生在做,老师在看,那是两个阵营,两个阵营的是敌人;如果学生在做,老师也做,那是一条战壕,一条战壕的人是战友。因此,感情深浅不同。而学生判断老师,首先是从感情出发的。所以,班主任要舍得“动手”,把自己置身在学生的阵营中,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是“动脚”。这种说法或许有点牵强。但我以为一个脚不勤的班主任开展工作只是闭门造车而已。所谓“动脚”,就是经常移动自己的“脚”去跟班。班级是需要跟踪的。没有跟踪,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得不到真实情况,班主任在说话、做事、评价的时候往往会大失偏颇。一旦偏颇了,班主任就把自己和学生对立起来了。想想,两军对阵是什么结局?

五、胸怀三心:爱心、耐心、佛心。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属于班主任的实际操作行为,那么胸怀“三心”则是支撑行为的理念。因为一切行为都会受到态度和理念的支配。正如张万祥老师,他从教几十年,受过非难,受过打击,受过误解,但他都挺过来了,并且对教育不离不弃,爱到极致。退休之后还在网上收徒,成为教育界的佳话,而他,也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青春老人”。是什么支撑着张老师这样做呢?那是因为对教育的痴爱,对国家民族那份爱到骨子里的精神。

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当好领头雁,心里必须怀着一些东西。就我个人看,用不着太崇高的理由,也用不着太圣洁的思想。只要胸怀“三心”就可。哪三心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