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6第六节固体分散技术
3
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一)按释药性能分类 1.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用亲水性载体(PEG)制成 固体分散体。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润湿性,从而 加快溶出速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2.缓释、控释固体分散体 以水不溶性或脂溶 性(EC)载体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其释药机制与缓 释和控释制剂相同。 3.肠溶性固体分散体 利用肠溶性物质(CAP)作 载体,制成于肠道释药的固体分散体。
PEG也可与某些药物生成不溶性复合物,如与地高 辛、苯巴比妥等。PEG还能促使阿司匹林分解成水 杨酸。
8
2.聚维酮类 对热稳定性好,易溶于水和多种 有机溶剂,一般用溶剂法制备。 由于氢键或络合作用,黏度增大而抑制药物晶 核的及生长,使药物形成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成品对湿的稳定性差,易吸湿析出药物结晶。 PVP也可能与一些药物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如青 霉素、麻黄碱、普鲁卡因等。
9
3.有机酸类 有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 去氧胆酸等,均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但这些有机酸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药物。
4.表面活性剂类 多含有聚氧乙烯基,熔点 低、溶于有机溶剂,可用熔融法或溶剂法制备。 载药量大。
有泊洛沙姆-188,为片状固体,毒性小,对粘 膜的刺激性小,可用于静脉注射。增加药物的 溶出效果大于PEG载体。
14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一)熔融法 药物与载体熔融后混匀,迅速冷却成固体。 关键是迅速冷却,使多个胶态晶核迅速形成, 得到高度分散的药物,而不是析出粗的结晶。 药物与载体熔点相近时,比较有利。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载体。多用于熔点低, 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如PEG类、枸橼 酸类、糖类。滴丸剂的制备就是用的本法。
最新(药剂学课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载体材料 难溶性 肠溶性
✓提高溶解度 ✓抑晶性 ✓高度分散性 ✓可润湿性
二.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固体分散体主要三种类型(制备原理): 1.简单低共熔物——微晶形式 2.固体溶液——分子状态 3.共沉淀物——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分散过程 熔融分散法 溶剂分散法 机械分散法
固化过程 溶剂蒸发法 熔融液骤冷法
一、尼莫地平固体分散剂的组成
难溶性药物
以微晶状态 分散
水溶性的材料
分散
尼莫地平
聚乙二醇(PEG6000)
尼莫地平
PEG6000 固体分散体
80
70
溶 60 出 50 度 40分散体
片剂
尼莫地平不同剂型的比较
80
70
生 60
物 50
利 40
用 度
30 20
10
0 尼固
尼片剂
尼莫地平不同剂型的比较
高考链接 元忠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
为雍州长(chánɡ )史。太后曰:“昌期何如?” 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 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 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 ,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不闲吏事 闲:空闲
通“娴”,熟习
译文:魏元忠作宰相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州
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
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
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D
)
• B、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药剂学: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3)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琥珀 酸、胆酸类
微晶,分子量较小,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 剂,不宜作为遇酸不稳定的载体材料
(4)表面活性剂类
大多含有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 常用:poloxamer,Myrj,聚氧乙烯蓖麻油 性质:毒性小,刺激性小,溶解性好,熔点较低,
应用:制备缓释载体
肠溶性载体材料
品种:纤维素(CAP、HPMCP、CMEC) 聚丙烯酸树脂( Eudragit L、 Eudragit S,Ⅱ、Ⅲ)
性质:不溶于胃液,溶于不同pH的肠液中 应用:制备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在肠道释放和吸
收、生物利用度高的固体分散体。
三、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Releae modification by solid dispersion
第三篇 制剂新技术与新剂 型
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Solid Dispersion Preparation
Techniques
固体分散技术
芦丁-PEG6000固体 分散体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适量, 加入少量甲醇,加热溶 解后,按照重量比例加 入PEG6000,搅拌使完 全溶解,置80℃水浴上 蒸除溶剂,迅速低温冷 冻,干燥得淡黄色芦丁 -PEG6000固体分散体。
这些材料有良好的亲水性,除起到分散作用外, 本身还是优良的润湿剂、分散剂、助流剂或崩 解剂
难溶性载体材料
(1)乙基纤维素 EC
性质:溶于有机溶剂,溶液粘性大,无毒、无活 性、易成氢键。
特点:药物以分子、微晶状态分散,载药量大, 稳定性好,不易老化。缓释固体分散体
溶出影响:粘度、分子量、用量、致孔剂
(一)速释原理
1、药物的分散状态 产生速效作用重要原因
第二章 固体分散技术
可生长成较大的结晶
低共熔态
• 以20%氯霉 素与80%尿 素制成的固 体分散体为 低共熔混合 物,比氯霉 素溶解速率 快 4倍
2.固溶体 药物以分子状态在载体中均匀分布-固体 溶液。 • 完全互溶固溶体:
药物与载体分子大小接近,则一种分子可以代替 另一种分子进入其晶格结构产生置换型固溶体。 可以各种组分比形成
PVP与PEG均有不同分子量的品种,但有研究表 明PEG分子量的大小与固态分散体的增溶程度并无相 关性,可能因为药物本身的分子量大小及结晶性质对 分散性质有较大影响。
如吲哚美辛、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药物随PEG分子量 升高,固态分散体的增溶能力下降,氢氯噻嗪,磺胺 甲氧哒嗪等则相反,睾丸酮、氯霉素与PEG分子量大 小无关。
• 部分互溶固溶体:
•二组分分子大小差异较大,一种分子只能填充进入 •另一分子晶格结构的空隙中,形成填充型固溶体 一般只在特定的组分比形成
增溶:填充型>置换型 固溶体>低共熔混合物
因:置换型固溶体分子晶格改变较小,增溶效 果不如填充型固溶体。
固溶体中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分散程度高, 表面积大,较低共熔混合物增溶效果好。 例如氯霉素-脲的的溶解度比值: 纯结晶混合物:低共熔混合物:固溶体 1: 1.3: 3 灰黄霉素-脲为1:3.7:6.9。
主要缺点:药物的分散状态稳定性不高,久贮 有老化现象。
三、固态分散体的分类 按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可分为: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药物以微晶形式均匀分散在固体载体中。 在混合熔融-冷却过程中形成
因急剧冷却时析出大量药物晶核,而载体迅 速固化产生空间阻滞作用,晶核不能进一步长 大成结晶,而形成均匀分散的微晶体系 。
2.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难溶性高分子载体);
(药剂学第七版)第七版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和第十七章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二)缓释原理
药物采用疏水或脂质类载体材料制成的 固体分散体均具有缓释作用。 缓释原理是载体材料形成网状骨架结构, 药物以分子或微晶状态分散于骨架内, 药物的溶出必须首先通过载体材料的网 状骨架扩散,故释放缓慢。
①增加表面积S:药物微粉化; ②增大溶出速度常数:提高温度、加速搅拌; ③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 分散物;
(一)速释原理
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处的状态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 的重要因素。 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以及 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药物所处分散状态不同 溶出速率也不同,分子分散时溶出最快,其次为无定 形,而微晶最慢。 药物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可以两种或多种状态分散。 载体材料可阻止已分散的药物再聚集粗化,有利于药 物溶出。
固体分散体存在主要问题:
载药量小; 物理稳定性差; 工业化生产困难;
第二节 常用载体材料
常用载体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一)水溶性、 (二)难溶性、 (三)肠溶性、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多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酸,其 它尚有糖类等。 1.聚乙二醇类 2.聚维酮类 3.表面活性剂类 4.有机酸类 5.糖类与醇类 6. 纤维素衍生物
本类不适用于对酸敏感的药物。
5.糖类与醇类
糖类常用有壳聚糖、右旋糖酐、半乳糖 和蔗糖等,醇类有甘露醇、山梨醇、木 糖醇等。它们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毒性 小,因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可同药物以 氢键结合生成固体分散体,适用于剂量 小、熔点高的药物,尤以甘露醇为最佳。
6.纤维素衍生物
如羟丙纤维素(HPC)、羟丙基甲纤维 素(HPMC)等,它们与药物制成的固 体分散体难以研磨,需加入适量乳糖、 微晶纤维素等加以改善。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主要有3种类型 1.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 药物与载体材料两者共熔后,骤冷固化时,如两者的比
例符合低共熔物的比例,可以完全融合而形成固体分散 体 • 此时药物仅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材料中成物理混合物, 但不能或很少形成固体溶液。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 放置变脆成易碎物,放置的温度及时间视品种而定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熔融法的关键:
由高温迅速冷却,以达到高的过饱和状态,使多个胶态 晶核迅速形成而得到高度分散的药物而非粗晶
材料: PEG类、枸橼酸、糖类 本法简便、适用于对 热稳定的药物,多用熔点低、不溶于有机溶剂材料
熔融物滴入冷凝液中使迅速收缩、凝固成丸,俗称滴丸
适用于剂量小于50mg的药物 受热时间短,产品稳定,质量好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或冷冻干 燥,除尽溶剂即得。
溶剂:常用C1~C4的低级醇或其混合物。 适用于:易分解或氧化、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载体材料:PVP类、PEG类、β环糊精、甘露醇、乳糖、
七、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后,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会改变
热分析法 吸热特征峰消失
X射线衍射法 特征晶体特征衍射峰消失,药物是以无定形存在
红外光谱法 共沉淀物中吸收峰向高波数位移,强度也大幅度降低
核磁共振谱法 特征峰位移
八、固体分散体与滴丸
滴丸 pills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载体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
或缓释制剂,也可制备肠溶制剂。
二、载体材料 Carrier materials
载体材料应具有下列条件 1. 无毒、无致癌性 2. 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 3. 不影响主药的化学稳定性 4. 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或损害疗效 5. 能使药物得到最佳分散状态达速释或缓释效果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制剂实验教学中心一、实验目的1.掌握共沉淀法及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2.初步掌握固体分散体形成的验证方法。
二、实验指导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性质不同的载体使药物高度分散以达到不同要求的用药目的: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控制药物释放及控制药物于小肠释放等。
固体分散体为中间产物,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制成胶囊剂、片剂、软膏剂、栓剂以及注射剂等。
固体分散体所用载体材料可分为水溶性载体材料、难溶性载体材料、肠溶性载体材料三大类。
载体材料在使用时可根据制备目的选择单一载体或混合使用载体。
若达到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用药目的,一般可选择水溶性载体材料,如聚乙二醇类,聚维酮类等。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有,固体溶液,简单低共溶混合物、共沉淀物。
固体分散物制备方法有熔融法、共沉淀法、溶剂熔融法。
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可呈现分子状态、亚稳定态及无定形态、胶体状态、微晶状态。
可选择下列方法溶解度及溶出速率法、热分析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等进行物相鉴别,必要时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鉴别。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是药物分散状态或药物所形成的高能态可增加药物溶出度,同时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具有促进作用。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尼莫地平-PVP共沉淀物的制备1.处方尼莫地平0.2gPVPk30 1.0g2.操作(1)尼莫地平-PVP共沉淀物的制备取PVPk30 1.0g,置蒸发皿内,加入无水乙醇5ml,在80-90℃水浴上加热溶解,加入尼莫地平0.2g,搅匀使溶解,在搅拌下蒸去溶剂,取下蒸发皿置氯化钙干燥器内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
(2)尼莫地平-PVP物理混合物的制备取PVPk30 1.0g,尼莫地平0.2g,置蒸发皿内混匀,即得。
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 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等状态 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 的分散体系。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所
采用的制剂技术称为固体分散技术。
4
• 固体分散体为中间产物,可以根据需要进
一步制成胶囊剂、片剂、软膏剂、栓剂以
及注射剂等。
5
※固体分散体特点
19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
常用的如乙基纤维素(EC),无毒, 无药理活性,是 一理想的不溶性载体材料。 EC能溶于乙醇、苯、丙酮、CCl4等多种有 机溶剂。 固体分散体多采用乙醇为溶剂,采用 溶剂分散法制备。广泛应用于缓释固体分 散体。
20
EC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中释药速 率属扩散控制,EC的粘度和用量均影 响释药速率,尤其是EC用量对释药速 率有更大影响。 在EC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中加入 HPC、PEG、PVP等水溶性物质作致 孔剂可以调节释药速率,获得更理想 的释药效果。
15
例:硝苯地平用poloxamer188,288,
407熔融法制成的固体分散体,
poloxamer188溶出最快。
此外,聚氧乙烯(PEO)、聚羧乙烯 (CP)也属于此类载体。
16
4.有机酸类
此类载体材料的分子量较小,易
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常用有枸橼酸、琥珀酸、酒石酸、
胆酸、去氧胆酸等。
17
• 利用性质不同的载体使药物高度分散 以达到不同要求的用药目的(速释、 缓释、肠溶);其次是利用载体的包 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使液
体药物固体化等。
6
• 固体分散体概念最早由Sekiguchi(1961 年)等人提出,并以尿素为载体,制备 了磺胺噻唑固体分散物,口服该制剂, 其吸收和排泄均比纯磺胺噻唑增加。 • 研究人员利用PEG,PVP等水溶性载体 材料制备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物,并 进一步证实了将难溶性药物制成固体分 散体是增加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有 效方法。
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进展[摘要]固体分散体是指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以团体形式存在的分散体系,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
研究表明,用适当的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实现药物高效、速效、长效化,也可控制药物靶向释放。
将药物加工成特定的剂型,用于增加药物稳定性,避免药物氧化、水解等。
固体分散体出现以来的各种实际应用表明,固体分散体的研究对于制剂的生产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体;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将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数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提高难溶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1961年Sekiguchi等【1】提出了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的概念,并以尿素为载体材料,用熔融法制备磺胺噻唑固体分散体,口服后吸收及排泄均比口服磺胺快,1963年Levy等制得分子分散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增高,也更易吸收。
固体分散体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始于1970年芸香油滴丸的上市。
Chiou等【2】于1971年对固体分散体的形成原理,制备工艺及老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Francois等【3】首次提出固体分散体在熔融时装入硬胶嚷中,在室温下固化。
此后,人们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目的多用于改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能,制备高效,速效制剂,所采用辅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工艺也趋于成熟。
固体分散体是指将药物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一种以团体形式存在的分散体系[4]。
研究表明,将难溶性药物在水溶性载体中形成分子分散体系,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而固体分散制剂技术是将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体的一项新型制剂技术。
【药剂学】16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三、制备方法
• 熔融法(滴丸、热融/挤出法) • 溶剂法 • 溶剂-熔融法 • 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 研磨法
三、制备方法
� 熔融法
药物
载体材料
混匀
加热熔融
骤冷
干燥
滴丸
关键:需由高温迅速冷却,以达到过饱和态,使晶核形
成速度迅速,防止晶核增长。
载体材料:选用熔点低、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材料。
如PEG类、枸橼酸、糖类等。
(三)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 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表面活性或可溶性材料) ─ 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与用量有关) ─ 对药物有抑晶作用,使其保持无定形或微晶状态 ─ 润湿性,水溶性材料溶解可促进药物润湿
PVP与药物形成氢键及抑晶能力与PVP分子量有关,分子 越小越易形成氢键,抑晶作用越强。
度。受热时间短、产品稳定,质量好。
缺点:适用于小剂量药物。
三、制备方法
� 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药物 载体材料
有机溶剂
喷雾干燥/冷冻干燥
载体材料:PVP类、PEG类、环糊精、甘露醇、乳糖、明胶
纤维素类、聚丙烯酸树脂类。
优点:冷冻干燥法适用于易分解或氧化、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缺点:使用有机溶剂成本高。
液、共沉淀物。
PEG 经熔融-凝结后分子中的螺旋的空间 晶格产生缺损,药物可插入缺损晶格, 形成填充型固体溶液。
� 无定形和微晶分散
药物
载体材料
混匀
加热熔融
骤冷
干燥
滴丸
黏度迅速增大,分散的药物难以聚焦、 合并,形成不同的分散状态
四、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二)形成了高能状态
药物在骤冷时常以亚稳定晶型或无定形状态析出。亚稳 定型是同质多晶现象的一种状态,晶格能低、熔点低,因 而溶解度远高于稳定性晶型。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共沉淀法:该方法适用于制备不同晶型的固体分散体。
先将一种溶剂或添加剂加入另一种固体颗粒中,使其溶解并形成过饱和溶液。
然后,通过缓慢冷却或添加第三种物质,可以将这种过饱和溶液转化为固体分散体。
2. 溶剂热法:该方法是指在溶剂中通过加热制备固体分散体。
首先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固体颗粒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量,可以使溶剂热反应转化为固体分散体。
3. 熔融法:该方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固体颗粒熔融在一起,形成固体分散体。
首先将一种固体颗粒溶解在另一种固体颗粒的熔体中,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流量,可以将熔融物转化为固体分散体。
4. 乳液法:该方法是指通过制备乳液来制备固体分散体。
先将一种固体颗粒溶解在水中,然后添加另一种固体颗粒的乳液,使其在水中分散。
通过控制乳液的参数,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的固体分散体。
5. 粉末混合法:该方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固体颗粒混合,形成固体分散体。
通过控制混合时间和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的固体分散体。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具体应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热熔挤出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综述
热熔挤出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综述
以「热熔挤出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综述」为题,在此将研究、介绍热熔挤出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过程、操作及其优缺点。
热熔挤出法是一种多功能的机械混合技术,它可以处理多种相容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它是一种十分广泛应用的机械混合法。
热熔挤出法可以用于制备几乎所有类型的固体分散体,这些分散体通常具有高分散性和一致性。
混合物的粒度和复合物的稳定性也都得到了改善。
热熔挤出法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步骤如下:首先,将原料放入混合器,并加入必要的混合液,将混合物搅拌均匀。
接着,将原料放入热熔挤出机,采用适当的挤出参数操作,如温度、挤出压力等,挤出混合物,最后,将挤出的固体分散体即制成固体分散体。
热熔挤出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优点有:首先,可以用于多种物质,可以处理固体、液体和气体;其次,它可以有效地均匀混合原料,提高混合物的一致性;再次,可以更有效地改变粒度,使固体分散体的粒度更小;最后,它可以提高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
但是,热熔挤出法的制备固体分散体也有一些缺点,包括:首先,热熔挤出操作涉及高温、高压,使得该方法复杂难操作;其次,其消耗能源较大;最后,它因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最终产物的性能。
综上所述,热熔挤出法是一种多功能的机械混合技术,用于制备固体分散体,具有多项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因此,在实际
应用中,应当综合考虑技术要求、操作复杂程度及最终产物的性能等因素,再确定是否采用该技术。
总之,热熔挤出法是一种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有效技术,可以有效地均匀混合原料,提高混合物的一致性,更有效地改变粒度,同时也能提高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其应用价值。
固体分散体
第三章固体分散技术第一节固体分散技术概述及分类一、概述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技术。
制剂中难溶性药物的释放一吸收与药物的分散状态关系极为密切,对其释放碑吸收影响很大,以一般的粉碎方法制得的粗分散状态的粉末,往往生物利用度很低。
这就需要通过改变剂型、处方组成和工艺过程等方法来改变药物的分散状态,或通过改变用药途径来达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然而对于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来说,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状态是主要影响溶出与吸收的因素·可改变这样的规律。
如防冠心病的苏合香滴丸起效时间为2~3分钟.而原粉胶囊剂起效时间却长达10-20分钟。
这是由于改变了组成(加人载体)和工艺之故。
当然,若以滴丸的同样组成。
制成粉末后装人胶囊会比滴丸有更好的效果。
另外,单从改变粉碎技术(工艺)使原粉达到微粉化(几个微米)也能成倍提高溶出-吸收的速率和程度,但较加有载体者又大为逊色[1]。
二、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固体分散体主要作用为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
此外,也有用作缓释和肠溶产品。
在上节介绍的固体分散体的药物释放类型,实际上是取决于载体的性质类型。
固体分散体载体可分为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肠溶性三大类。
这三类载体还可分为单一载体和联合载体。
实践证明,联合载体对难溶性药物的分散作用和控释作用,常优于单一载体。
(一)水溶性载体多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酸类,其它尚有糖类等。
(1)PEG 4 000和PEG 6000是最常用的水溶性载体。
熔点低(55-60C)毒性小。
在胃肠道内易于吸收。
不干扰药物的含量分析。
能够显著地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溶出速率一般与药物对载体的比例量有关,载体PEG用量越多。
溶解速率越快.注意,药物为油类时,宜用Mr 更高的PEG类作载体,如PEG 12000或PEG 6000与PEG20000的混合物作载体。
单用PEG 6000作载体则固体分散体变软,特别当温度较高时能使载体发粘。
固体分散体三黄滴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固体分散体三黄滴丸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研究
固体分散体三黄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三种中药材料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固体分散体三黄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一、制备工艺
1. 材料准备:将黄连、黄芩、黄柏分别洗净,晾干备用。
2. 粉碎:将黄连、黄芩、黄柏分别研磨成细粉。
3. 混合:将三种药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4. 加工:将混合好的药粉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小球状。
5. 干燥:将小球状的药物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6. 研磨:将干燥后的药物研磨成细粉。
7. 分散:将细粉加入适量的分散剂中,搅拌均匀。
8. 压制:将分散好的药物压制成滴丸状。
二、质量控制
1. 药材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黄连、黄芩、黄柏,确保药材的质量。
2. 工艺的控制:严格按照制备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3. 药物的含量:对制成的药物进行含量测定,确保每个滴丸的药物含量均匀。
4. 外观质量:对制成的药物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每个滴丸的外观质量良好。
5. 稳定性:对制成的药物进行稳定性测试,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
三、总结
固体分散体三黄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
同时,对制成的药物进行含量测定、外观检查和稳定性测试,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
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制备
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制备龙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比如活血化瘀、解毒消肿、止痛平肝等。
但是,龙血竭的水溶性很差,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制备的相关内容。
一、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目前,龙血竭的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尺寸缩小法:即通过机械碾磨、球磨等方法,将龙血竭粉末分散在其他药物、载体或功能性材料中。
2、表面修饰法:通过表面活性剂、胶体、蛋白质、多糖等修饰剂,使固体颗粒外表增加亲水性,提高分散性。
3、超声波法:采用高能超声波产生的剪切力和湍流流体的效应,产生分散和混合作用,形成均匀的混合固体颗粒。
4、凝胶浸润法:替代传统的溶剂处理方法,通过胶体魔法将肌筋膜的微小颗粒固定在凝胶中,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稳定的分散体。
二、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机理龙血竭黑色树脂的水溶性非常差,因此固体分散体的制备需要对其适应性进行调整。
此外,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颗粒的分布、粒径大小、荷电性以及表面性质等因素。
1、尺寸缩小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龙血竭颗粒的大小,提高其比表面积,增强其分散稳定性,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此外,通过增加平均尺寸,可以控制颗粒之间的作用力。
2、表面修饰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增加龙血竭颗粒表面的亲水性:(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吸附在颗粒表面,改变其表面电荷,提高粒子稳定性。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外表亲水性的半透膜,使得颗粒表面被覆盖。
3、超声波法:通过超声波作用,龙血竭颗粒之间产生剪切力,加速其分散,提高颗粒之间的作用力。
4、凝胶浸润法:通过肌筋膜凝胶将龙血竭颗粒固定在凝胶中,使其保持稳定分散,同时改变颗粒表面电荷,增加颗粒与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应用和优点龙血竭固体分散体因其稳定性强、分散均匀、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药物 载体
共溶于有机溶剂
蒸去溶剂
溶剂-熔融法
药物 溶剂
药物溶液
加入 熔融的载体中
搅匀
骤冷固化
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类 型及制备
药物制剂新技术
固固体体分分散散技技术术 包合技术 微囊和微球制备技术 纳米乳和亚纳米乳制备技术 脂质体制备技术
1.固体分散技术: 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
2.固体分散技术的主要特点: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 的生物利用度
3.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的程度和形态不同)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状态:微晶形式)
(2)固态溶液(药物状态:分子)
(3)共沉淀物(药物状态:无定形物)
4.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1)熔融法 (2)溶剂法(共沉淀法) (3)溶剂-熔融法
熔融法
药物 载体
加热熔融
பைடு நூலகம்
骤冷固化
溶剂法(共沉淀法)
第十章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药物存在形式 微晶
固态溶液 共沉淀物
分子 无定形物
10.2.3 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熔融法
加热 药物+载体
快速搅:对热稳定的药物。 载体:PEG类、枸橼酸、糖类等熔点低、不溶于
有机溶剂的载体材料。
溶剂法(共沉淀法)
药物、载体
溶解
蒸发 有机溶液
氯仿、乙醇、
丙酮等
共沉淀物 干燥
2. 载体的作用
• 提高药物溶解度:载体对药物的增溶作用。 • 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作用:氢键、络合等作用
抑制药物晶核形成和生长。 • 载体材料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防止药物的聚
集,载体材料用量越大,药物分散程度越高。 • 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
10.2.2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类型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PVP:聚维酮(PVP)为无定形高分子聚合物,熔点较高, 对热稳定,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PVP对许多药物有 较强的抑晶作用,制成的固体分散物对湿的稳定性差,贮 存过程中易吸湿而析出药物结晶。
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卖泽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等,熔 点较低,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可单独作为载体;大多数表 面活性剂与其他载体联用,增加药物的润湿性或溶解性,提 高溶出速率,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80等。
10.2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和类型
10.2.1 速释原理
1. 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所处的状态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 的重要因素。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 晶态以及无定形态在载体材料中存在,药物所处分散状态 不同溶出速率也不同,分子分散时溶出最快,其次为无定 形,而微晶最慢。药物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可以两种或多种 状态分散。
物利用度; ③可用于油性药物固体化; ④难溶性药物以速释为目的时,可用水溶性载体,如果以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进展[摘要]固体分散体是指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以团体形式存在的分散体系,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
研究表明,用适当的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实现药物高效、速效、长效化,也可控制药物靶向释放。
将药物加工成特定的剂型,用于增加药物稳定性,避免药物氧化、水解等。
固体分散体出现以来的各种实际应用表明,固体分散体的研究对于制剂的生产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体;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将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数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提高难溶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1961年Sekiguchi等【1】提出了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的概念,并以尿素为载体材料,用熔融法制备磺胺噻唑固体分散体,口服后吸收及排泄均比口服磺胺快,1963年Levy等制得分子分散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增高,也更易吸收。
固体分散体在中药制剂上的应用始于1970年芸香油滴丸的上市。
Chiou等【2】于1971年对固体分散体的形成原理,制备工艺及老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固体分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Francois等【3】首次提出固体分散体在熔融时装入硬胶嚷中,在室温下固化。
此后,人们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目的多用于改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能,制备高效,速效制剂,所采用辅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工艺也趋于成熟。
固体分散体是指将药物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一种以团体形式存在的分散体系[4]。
研究表明,将难溶性药物在水溶性载体中形成分子分散体系,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而固体分散制剂技术是将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体的一项新型制剂技术。
固体分散制剂技术的最早实际应用却是丹麦Ferrossam制药公司,于1933年首次应用脂油性的氢化植物油为基质,以稀乙醇为冷却剂制备维生素AD滴九。
近年来,固体分散己从增加药物的溶解性能,提高生物利用度进入到缓(控)释和靶位释药研究。
人们采用水溶性聚合物、脂溶性材料、脂质材料等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成为缓释和控释制剂,大大扩展了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范围。
固体分散体作为中间剂型,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不同的制剂,为药物的剂型改造提供了新的途经。
因此,该项技术日益受到研究者和新药开发者的重视。
1固体分散体增加药物溶出的机制口服固体制剂进入体内后,均需经过溶出过程,才能透过生物膜被机体吸收。
难溶性药物由于其溶出速度受溶解度的限制,影响了药物吸收,因此作用缓慢,生物利用度较低。
根据Noyes-Whitney溶出速度方程,dc/dt=K•S•C(dc/dt为药物溶出速度,S为药物表面积,C为溶解度),溶出速度随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提高药物的分散度,减小药物粒度,使比表面积增加,则可以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技术正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将药物形成分子、胶体或超细状态的高分散体,而载体又为水溶性物质,从而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
[5]2 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固体分散体载体的选用,与化学固体分散体载体的选择基本相同。
一般应根据相似相溶的机制选择药物相应的载体。
载体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度。
根据载体对药物释放速度的影响,载体可分为速释固体分散体载体和缓(控)释固体分散体载体。
[6]2.1 速释固体分散体载体速释型固体分散体就是利用强亲水性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系,这种类型的固体分散物在固体分散体研究中占绝大比重。
水溶性载体材料是制备速释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
常用的有如聚乙二醇(PEG)类、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泊洛沙姆(poloxamer)、甘露糖醇、木糖醇、枸橼酸、酒石酸等。
Rawlinson 等[7]将布洛芬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CL)制备成固体分散体,用来扰乱布洛芬的结晶结构,通过熔融法和溶剂法来打破强大的分子作用力,两种物质简单地物理混合即可将30% 晶体破坏,用Ft-IR 和FT-Raman 光谱进一步显示物理混合物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这种相互作用和失去结晶的性质会大大促进布洛芬的溶出。
Newa 等[8]用poloxamer188制备布洛芬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了体内评价,用SEM 法观察到,在药物熔融和固化时其原有的表面形态消失;药物在固体分散体内迅速并完全释放。
2.2 缓(控)释固体分散体载体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是指以水不溶性或脂溶性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此分散系可以看作溶解扩散或骨架扩散体系,释放机理与相应的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相同,有一级过程,Higuchi过程和零级过程。
水不溶性载体、肠溶性载体是用于制备缓释和控释制剂的主要材料。
常用的载体有聚丙烯酸树脂、HPMC、MC、EC、CAP、CMEC等。
Desai 等[9]用不同浓度的EC制备控释型乘晕宁颗粒,发现控释颗粒中药物由结晶变成了无定行,乘晕宁和EC 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溶出试验表明,EC 量的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减慢,药动学较符合零级动力学。
2.3肠溶型固体分散体肠溶型固体分散就是利用肠溶性材料为载体,制备的靶向于肠道溶解释放药物的固体分散体。
近年来随着药剂学的发展和新辅料的出现,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些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例如硝苯吡啶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研究,硝苯吡啶为水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低,Haswgawa将硝苯吡啶与以乙醇-氯甲烷混合溶剂溶解后,喷雾在蔗糖表面上,制成肠溶固体分散物。
[10]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该固体分散物在胃液中溶出极少(50min 内少于0.4mg/L)。
而在PH为5.8的肠液中释放却大大加快(30mmin时达到60mg/L);动物(狗)体内实验表明,该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与硝苯吡啶-PVP共沉淀物的生物利用度相近,而且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前者较后者长,而硝苯吡啶结晶粉末的生物利用度只有肠溶固体分散体的17%。
[11]利用肠溶性材料制成的固体分散体,能够使许多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而且具有缓释性。
肠溶性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55),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CAP),Ⅱ、III号丙烯酸树脂,Eugragit L 100和S100,羧甲基乙基纤维素(CMEC)等。
3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3.1将难溶性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药物以分子、胶体、无定形或微晶化状态分散于水溶性载体中,增加了药物的溶解速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3.2将易挥发、易分解的不稳定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系,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减少用药剂量,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3.3以水不溶性和肠溶性材料为载体,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口服制剂或药物与肠包衣材料制成固体分散体,再制成其他口服剂型,使药物在胃的酸性环境下几乎不溶,而在肠中易溶,从而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定位释放。
3.4以不同的载体制备同一药物的固体分散体,其溶出度亦不同。
用可溶性载体制备,则其在体内释放速度增加;用难溶性载体制备,则在体内释放速度变缓,故可制成速释或缓释制剂。
4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载体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度。
优良的固体分散载体应价廉、易得,具有物理、化学和热稳定性,对药物有较强的分散能力,不与药物发生反应,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无不利的生理活性及不良反应。
增溶型载体应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
4.1水溶性载体主要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常用的水溶性载体包括:①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类、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②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Polyxarner)、卖泽(Myrij)、苄泽(Brij)类等;③糖、有机酸、脲类,如甘露糖醇、木糖醇、枸橼酸、酒石酸等。
4.2 水不溶性载体、肠溶载体主要用于制备缓释和控释制剂。
常用的有:Evdragit、HPMC、MC、EC等。
5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分散状态5.1 药物与载体以低共熔混合物形式存在当药物与载体熔融成完全混溶的液体后,搅拌均匀,冷却固化而形成低共溶混合物,在低共溶混和物中,药物是以超细结晶状态分散于固体载体中。
5.2 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于载体中,称为固体溶液。
当制成的固体溶液为一透明物质时,称为玻璃态固体溶液。
5.3 药物与载体按一定比例结合成分子化合物、络合物或包合物等。
5.4 药物有时以上述几种形式同时存在于固体分散体载体中。
6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固体分散体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共沉淀法)、溶剂-熔融法以及研磨法、喷雾干燥法等。
6.1熔融法将药物与载体混匀,用水浴或油浴加热至溶融或先将载体加热至溶融后,再加入药物,使药物溶解在液态载体中,这种方法适合于熔点较低的裁体,如聚乙二醇等。
该方法简便且经济,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
6.2溶剂法也称共沉淀法,将药物和载体同时洛同一溶剂中,或者将药物和载体分别溶于相同的溶剂后混合均匀,蒸去溶剂而得固体分散体,该方法适合于载体溶点较高或药物对热不稳定及易挥发药物,常用的溶剂有氯仿,二氯甲烷,乙醇、丙酮等易挥发的溶剂。
6.3 溶剂—熔融法将药物先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再将其加入到已熔融的载体材料中均匀混合后,按熔融的冷却法处理。
药物溶液在固体分散液中不得超过10%(W/W),否则难以形成脆而易碎的固体。
该方法适合于某些液体药物,受热稳定性差的小剂量药物。
6.4溶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将药物与载体共溶于溶剂中,然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除尽溶剂,即得。
喷雾干燥法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
冷冻干燥法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尤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稳定性好,但工艺费时,成本高。
7 固体分散体制剂技术的应用7.1固体分散技术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固体分散技术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是药剂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
固体分散技术为开发缓释制剂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缓释固体分散物,特别是对于水难溶性药物的缓释制剂产品开发。
选用适宜的载体材料,确定适宜的药物与载体材料、孔道剂的配比,可以获得理想释药速度的缓释固体分散物。
Eudragit有多种类型,它们在体液中溶胀,但不被吸收,对人体无害,也被广泛用作载体制备缓释固体分散物。
这类固体分散物有两种制备方法:(1)溶剂蒸发法;(2)共沉淀法。
Eudragit聚合物的类型及用量,可影响释药速度。
选择适宜类型Eudragit,确定适宜药物与聚合物配比,是控制释药速度的关键。
PEG可用熔融法制备,药物从PEG分散物中溶出速度主要受PEG分子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