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合集下载

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程导入】明朝的建立者是谁?你对他的身世经历了解吗?你知道明朝的都城先后在哪里吗?明朝为什么会迁都呢?明太祖明朝的北京你知道明朝在地方上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的机构是什么吗?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明朝有丞相这个官职吗?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有哪些?你一定知道科举制度吧,明朝的科举制度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科举考生看榜图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儿子吗?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当时他为什么要迁都?他的措施有哪些与前两位皇帝相似?【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君权的措施。

你可以制作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以便归纳所学知识。

2.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

由于皇太子朱标此前已殁,皇位由十六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年号“建文”。

朱元璋去世后,为什么由他的孙子、而不是由他的其他儿子(朱元璋共有二十多个儿子)继承皇位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和我国历史上的什么制度有关?3.北京和南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北京在隋、辽、金、元时分别称什么?南京在三国、两晋、元时又分别称什么?它们在中国历史上分别做过哪些朝代的都城?4.燕王朱棣因为建文帝实行削藩而起兵,并最终夺得了皇位。

朱棣称帝后,为什么还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呢?他的目的是什么?【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三省六部②设三司③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④设特务机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2.下列地名是北京在古代的称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都②中都③涿郡④北京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苏轼在论述我国选官制度时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材料二清人徐大椿写道:“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导入:《明朝那些事儿》: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八八)、朱国瑞、兴宗。

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 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历史上的一位平民皇帝。

他建立明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看看他给当时和后人留下了什么?新课讲授一、明朝建立:1638年,明太祖朱元璋,都城南京。

朱元璋为什么能当上皇帝,或者说元朝为何会灭亡?(政治腐败,灾害频繁,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直接原因: “开河”“变钞”(2)根本原因: 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题外话:朱重八家族的名字: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朱重八(17岁)悲惨家事儿: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朱重八转运了:17岁当和尚,25岁时,寺庙遭焚毁;他走投无路,参加抗元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运气,朱元璋在义军中脱颖而出。

本来的朱元璋不叫朱元璋,叫做朱重八。

也可以叫朱八八。

而朱元璋这个名字就是在投靠郭子兴的起义军时取的新名字,这个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杀元朝的璋,把自己比如成诛灭元朝的利器。

大家看看课本第88页的明太祖像,虽然这个朱元璋相貌奇丑,弯月脸,上下突。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2.厂卫特务 机构 3.八股取士
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太祖 成祖
锦衣卫 东厂
迁都北京 4. “靖难之役” 削藩 增设东厂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1、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①废除丞相 ②迁都北京 ③执行削藩政策 ④设立东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D
2、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 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小明: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非常有 效……从此以后,大臣们忠于皇帝,臣民们安分守己, 社会出现稳定局面。 小军:这些措施对明朝来讲,有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 但锦衣卫、东厂不受法律制约,致使社会没有法制、民 主可言,到后期,还导致了宦官专权,又成了明朝灭亡 的原因之一。 小红:八股取士虽然培养出了忠于皇帝的官吏,但却 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限制了读书人的眼界,他们不关 心世界发展,不关心科技发展。这是我国落后于世界发 展潮流一个原因。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列举小明所说“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 君主集权的措施”。 (2)小明、小军、小红针对明朝制度展开讨论, 从他们的讨论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废除丞相,撤 销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设立殿阁大学 士,设立锦衣卫,改革科举制度,限定科举考试 的内容为“四书五经”,限定考试的形式,用 “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 挥自己的见解。明成祖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 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 (2)要全面认识明朝加强君主集权措施和八股 取士的影响;专制、黑暗的社会制度不利于发展, 要建设民主、法制、公平的国家。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元璋即明太祖
(1368-1398年在位)


别名(外号): 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 男 民族: 汉 ? 血型: 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学历: 职业: 皇帝 家庭出身: (至少三代)贫农 最喜欢的颜色: 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主要经历: 1328年——1352年 放牛 ,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造反(这个猛) 1352年——1368年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皇 帝
群臣 皇族 人民 中 央
都司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丞相


礼 兵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探讨天地
谈一谈是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越加 强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呢?
朱明王朝, 专制集权, 物极必反, 江山可危。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1 2 7
4 3
5 6
1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一)明朝建立三要素
建立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
都城: 应天(南京)
二、加强君权
我怎样才能加强 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 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思考: (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B.专制制度的强化
D.思想文化的繁荣 )
2. “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c A.隋文帝时 C.明太祖时 B.唐太宗时 D.明成祖时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改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 决 ——《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 明朝 (2)“六部”指的是?他们对谁负责? 吏、户、礼、兵、刑、工 皇帝 朱元璋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明朝君权的加强
煞费苦心 ________的 朱元璋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3、设立锦衣卫
4、八股取士 5、分封诸王
明朝君权的加强
处心积虑 朱棣 ________的
1、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3、增设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标志明朝君主专制 高度强化。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了皇帝手里
【巩固训练】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 皇帝,应去 (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 内容是 ( D)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1.本课可归纳为“一、二、五”
(1)一个目的:加强君权。
(2)二个人物: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
棣。
(3)五项措施:改革行政机构;设立厂卫
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迁都北京;削藩政
策。
一 、 识 图 题 : (1)请在右边《清朝疆域图》中填出 北 京 和 南 京 的 准 确 位 置 。 朱元璋 以 应天 为南京称 (2)1368 年, 皇 帝 , 建 立 明 朝 。 明成祖 改 北平 为 (3)靖难之役之后, 北京,于 1421 年,迁都北京,以加 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 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 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 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 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 殿 阁 大 学 士
三、锦衣卫和东西厂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 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 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 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 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 是特务机构。
1399-1403 年
朱棣 明成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号“永乐”
明 北 京 宫 城 图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 后,改名为天安门。
明 长 城(八达岭)
明长陵牌坊
个人见解,它要求文章必须分成死板 的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
五、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为巩固明朝天下,明太祖把儿子分封 到各地做藩王。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 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 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 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通 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 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 李善长、刘基、朱升充当谋士, 并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 的建议,实力不断壮 大。
1368年初,朱元璋在 南京称皇帝,建明朝 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二、加强君权的措施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 四、八股取士 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 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这 种考试制度曾经为隋唐等朝代选拔了 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 不少有识之士,辅佐皇帝执掌朝政, 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 不仅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 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 出现了大治的局面。但是到了明朝, 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统治者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 强化君权,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 一种表现。 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人员不能发挥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B B、南京 C、北京 D、西安 A、洛阳
二、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 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 最有可能是( )
B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 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2.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3. 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军事 : 执行“削藩”政策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 , 撤中书省 1、改革行政 机构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明太祖 设锦衣卫 2、厂卫特务机构
强 化 君 3、八股取士 权 4、削藩
明成祖
设东厂
5、迁都北京(明成祖)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当堂达标:
一 、 明 朝 的 建 立
时间: 1368年 地点: 应天,改称南京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我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和他的继 承人都采取了哪 些措施来巩固其 统治?
一、自主学习
任务(二):阅读课本88-91页,进 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分别归纳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 的措施。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改革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撤中书 设六部. 设殿阁大学士, 后形成内阁制度 地方: 除行省,设三司 --锦衣卫
政治上
设立特务机构
思想上:“八股”取士 军事上:分藩封王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 • •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材料一: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思想。尤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
攻读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建文帝 VS 朱棣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1421年) ② 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③ 设立东厂
片段4.“靖难之役”— —叔侄之争(姜是老的 辣) 朱元璋死后,接力 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 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 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 “靖难”为旗号灭掉侄 子,登上王位,并召见 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 的措施。
A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3、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地方设“三司”
朱元璋 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 1368 年,______ 4._____ 南京 朱棣 将都城 祖。定都在______.1421 年_______ 北京 目的是 迁都到_______,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五经 答卷文 5.明朝科举考试命题范围________, 八股文 体被称为________
6.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明成祖设立________. 东厂 ________,
厂卫特务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设立是明朝君主 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太祖 锦衣卫 成祖 东厂
迁都北京 4. “靖难之役” 削藩 增设东厂
1明朝建立于( 1368)年,开国之君( 明太祖(朱元璋) ) 2明太祖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 丞相 )撤销( 中书省 )由 ( 六部 )分理朝政 在地方废除(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 在文化上采用( 八股取士 ) 3明太祖时设置( 锦衣卫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4燕王(朱棣 )打出靖难旗号夺取皇权,历史称( 靖难之役 ) 5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与( 唐太宗 )相似 6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的一种表现是(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 7列举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 由六部分理朝政
处心积虑的朱棣
1、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3、增设东厂
3、设立锦衣卫
4、八股取士 5、分封诸王
我眼中的朱元璋……
1、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 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B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C)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 C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考考你
列丼题: 请你列丼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八股取士 5、迁都北京 6、削藩
1.1368年,______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 朱元璋 南京 朱棣 祖。定都在______。1421年_______将都 北京 城迁都到_______,目的是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初
皇帝
中央 中书省:丞相
• 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 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 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 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 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 住,随即杀死。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行中书省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行省 制度有什么弊端?
锦衣卫岗位职责
• 侍卫亲军——传递皇帝的命令,保卫 皇帝 • 对臣民的监督、侦查——情报机构, 为皇帝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 的案件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3.(2010·南京学业考试)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 制统治有关的是( C ) A.废除丞相
B.大兴文字狱
C.执行削藩政策 D.设立军机处
4.(2010·湘潭中考)“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
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B ) A.唐朝 B.明朝 C.宋朝
家人已 饿死)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 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 40岁时做皇帝, 建立大明 王朝
明朝的建立
时 间:
1368年初

城:
应天(今南京)
开国皇帝:
朱元璋(明太祖)
在我国历史上,像朱
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 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 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 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 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雏 形
正式形成
发 展
僵化
唐太宗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 明清 武则天 八股取士 唐玄宗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 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 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 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寺庙当和尚。
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
投奔起义军,作战勇敢, 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 首领,南征北战,建立了 明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布衣皇帝
朱元璋
16岁之前,放牛娃
17岁时,出家当和尚(为了糊口,
如设锦衣卫监视和镇压人民等。所以,我

七年级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央集权制度。
情景2 材料三
“宋濂请客”——恐怖的厂卫特务机构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
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
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
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
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2)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请从组成、职责 和权限三个角度对锦衣卫予以介绍。明朝类似的机构
(1)丞相制度创于何时?结合材料一思考朱元璋为什么 杀胡惟庸。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何弊端?
明朝行政机构改革有何影响?
提示:秦朝(或秦始皇时)。原因:宰相权力过大,在一定 程度上威胁到了皇权,容易导致社会动荡。(言之有理
即可)弊端: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里。影响:全国
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
3.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1)目的: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四书五经 范围内命题。 (2)命题:只许在_________
(3)答题。 ①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八股文 ②答卷的文体必须使用“_______”。 (4)危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
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
东厂 D:_____
【历史线索】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为加强君权,明太祖、
明成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解
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迁都北京,加强了中央对北方
的控制;司法上:设立厂卫机构,实行特务统治,用高压
政策来维护统治;实行削藩,使藩王无力同君权相抗衡。
思想上:八股取士,培养皇帝忠顺的奴仆;这一切都是为
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②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

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

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元朝压榨百姓,民分为四等,民族矛盾尖锐,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

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

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

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不久,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

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才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 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 个儿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 1370年受封燕王,封地在北平(今北 京),曾屡次受命参加北方军事活动, 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 中旳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 不但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 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逝世后, 继位旳建文帝朱允炆实施削藩,朱棣 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1423年攻 入南京,夺取了皇位。第二年改元永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用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施八股取士。
“说凤阳, 道凤阳,凤阳是 个好地方,自从 有了朱皇帝,十 年倒有九年荒。”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明朝建立后来,为了巩固自己旳统 治,朱元璋把自己旳子孙分封到各地 做藩王,同步还授予他们军政大权, 这么就造成了各地藩王势力旳日益膨 胀。朱元璋逝世之后,继位旳建文帝 开始着手实施削藩政策,最终造成了 燕王朱棣旳起兵。
导入新课
明太祖加强君权旳措施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要点
明太祖加强中央君权旳措施。
难点
八股取士。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旳措施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朝旳建立
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 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 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 1351年,红巾军起义暴发,第二年朱元璋投 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旳部队,今后屡次立 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 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 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旳残余势力之后, 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 立明朝。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 的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分权于六部 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厂务特务机构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什么是八股文
破题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八 股 文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议论的开始
起讲后入手之处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
故宫
营建过程
1406年,朱棣明令迁都。 工程历时十三年,到1420 年才完工。在大运河疏浚 后,1421年正月,正式迁 都北京,改称“京师”。 朱棣迁都北京,有利 于进一步巩固北方边防。
明 长 城(八达岭)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强盛中看到弊端,衰落中看到 繁荣,灭亡中既看到这个王朝的腐 败,也看到了这个王朝军民的坚强!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廷杖
[南京皇城午朝 门] (即午门,是传 达圣旨的地方, 也是对大臣施 “廷杖”的地方, 原有城楼已毁。)
廷杖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至于采取何种打法由 监刑官按皇帝的密令决定,如果监刑官脚尖张开,那么 就是“着实打”,可能会导致残废,而如果监刑官脚尖 闭合,那么就是“用心打”,则受刑的大臣必死无疑。 大宦官刘瑾就曾在午门杖死过23个大臣。
东厂胡同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
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
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
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第15课_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_明朝君权的加强
①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 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③八股取士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 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 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 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 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宰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杀掉宰相胡惟庸
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第15课
你知道吗?
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
活所迫,当过和尚、乞
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 上了皇帝,他是谁?
明太祖 (1368-1398 年在位)
Hale Waihona Puke AB动脑筋在我国历史上,像朱 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1368年初,朱 元璋在南京称 皇帝, 建明朝,年号 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 太祖。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 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 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 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 加强君权的措施?
阅读课文第 88~89 页,思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 强君权的措施?
燕王朱棣 (朱元璋第四子) 先发制人,打着 “靖难”(平定 祸难)的旗号, 在1399年起兵下 争夺皇位。历史 上称这次战争为 “靖难之役”。

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 终。
朱棣夺得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 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同时,他继续推行削 藩政策,以加强君权。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取士的危害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八 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明代东厂腰牌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 构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 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 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 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 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 以 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六
3、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 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的是: D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 B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课堂练习
3、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 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 所产生的后果?( )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4、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 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 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 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6、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 ④设立东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撤部 废中 丞 书分 相 省理 朝
中央
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八股取士 命题: 四书五经 形式: 文章结构由把部分构成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内容: 朱熹《四书集注》
这样的考试制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1 、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
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先是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
一幅画,正是宋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
宋讷骨悚然,解释道:因有下属打坏了茶具。明太
祖这才放心。 请回答:
1、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2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B.专制制度的强化
D.思想文化的繁荣 )
2. “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c A.隋文帝时 C.明太祖时 B.唐太宗时 D.明成祖时
1 .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 )
4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 . 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
是( D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与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 明朝的哪一制度?
“八股取士”
(2)这一制度与秦朝的焚书有何相同点?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 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称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背景 经过 结果
建文帝削藩。
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
三、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
1.迁都北京
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统领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 剥 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 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 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档案
出身布衣 明太祖朱元璋在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后改名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 者,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里 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 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 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 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反元斗争 元朝末年腐败,压榨百姓,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 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怎样才能让 大明王朝历 经万代,长 治久安呢?
政治上 一、清除权臣。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 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 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在中央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 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 以胡惟庸任相后最出。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日益骄横,懈 怠政事。于是,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 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后不再设丞 相。1393年,锦衣卫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三 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 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二、打击贪官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所以,他登 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 官污吏。 首先,他的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不管涉及到谁, 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实现统一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灭掉了陈友谅, 张士诚等,统一了长江以南。朱元璋又派徐达、常 遇春北进中原。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 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京师(后来 又改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 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 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 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这样,明朝取得了在长城 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 朝的统治之下。
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 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北人之所以地位还稍微高一 点,仅仅因为他们被杀得剩下不多了。汉人甚至连 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 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赋役沉重,再加 上又发生了旱灾,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家也 染上了瘟疫,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朱元璋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 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和二哥找了几 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亲人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 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 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 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 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他还叫 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 后对付贪官。 第六:允许民间百姓上访。如果官吏差役违法,百姓既可以举报, 也可以直接扭送。打破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传统, 是中国几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创举。上访,在明朝,受到了 朝廷的保护,不仅如此,对于应当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 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以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 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从登基到驾 崩,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 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 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叹。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决胜策略 一、争取民心。有一次,敌军三万六千人归降了朱元璋, 但他们忐忑不安,害怕朱元璋会谋害他们。朱元璋为了打 消降军的疑虑,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 夜里守卫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第二天, 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 二、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 儒士,他曾专门召见儒生唐仲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 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 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鸦片战争前)
学 习 目 标
1.识记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 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通过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 养综合分析能力。 3.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 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重点: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其次,从自己身边“高干”开刀。明初,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 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对 这些官员进行严厉惩处。举例:空印案。洪武十五年 户部官员与地 方官府勾结,采取预先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数额营私 肥己贪污财物。朱元璋发现后,立即将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 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 第三,朱元璋利用“剥皮揎草”的残酷刑法处置贪官。把那些贪官 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 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 统”就是他的下场。这种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 敛。 第四,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干部决不姑息迁就。朱元璋对新科进士 和监生厚爱有加,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尽职,不为私利所动。然而 他派出他们下基层查勘水灾,结果有141人接受宴请,收受银钞和 土特产品。朱元璋在斩杀他们时伤心的连连叹气。
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吃了,主持只好打发和尚们 云游化缘。年仅17岁的朱元璋也只好托钵流浪, 边走边乞讨,在三年中,他走遍了附近的名都大邑, 接触到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 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也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 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和猜忌。这对朱元璋的 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朱元 璋接触到了元末的农民起义。他收到儿时伙伴汤和 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 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 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 璋25岁。
朱元璋的节俭,也堪称登峰造极。当了皇帝后,修建宫室, 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 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 加一道豆腐” 。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 之家卧榻无异”。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 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 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 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 荒来种菜吃。有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 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朱元璋说,扔掉 就浪费了,衣服下脚料连接起来做被还不错。
“看榜文”——不求实 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 士” 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 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 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 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 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 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范进中举》 (节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 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 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 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 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 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 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 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 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一齐道:“原来 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 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 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 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 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集权统治 “宋濂请客”的故事。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 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 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 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 汗。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 朱元璋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授以锦衣卫侦察、缉捕、审判、处罚 罪犯等权力,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往往采取 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还让锦衣卫在朝廷上执行廷 杖,有很多大臣惨死杖下,工部尚书薛祥就是这样被活活打死的。 但是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以及一些比较残 酷的刑法。 勤政廉政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计较给自己增加 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的记载, 有一次,八天之内,朱元璋批阅文件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 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算一下吧,平均每天要批阅文件二百多件, 处理国事四百多件,简直不可思议。
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 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 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 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 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 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 史称洪武之治。
说风阳,道风阳, 风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道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的由来: 安徽凤阳——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 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女打小花,边 歌边舞。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 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的《凤阳歌》唱 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 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可是,在当时凤 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这又是什么 缘故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 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 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 不准他们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 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 凤阳。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 鼓”。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