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2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两首》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荷语无声- 荷语无声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2

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2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 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 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 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对比阅读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组
《石灰吟》
作者简介
于谦:1394-1453,字廷益,钱塘人。 永乐进士。宣德时,官至兵部右侍郎、左侍 郎、大理寺少卿。代宗即位,拜兵部尚书, 加少保。英宗复辟,被害。万历忠,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
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 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 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 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 的意境。你们还记得哪些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于谦 的《石灰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品析
这首诗是借物言志之诗。前二句就石灰的特征 说人,“若等闲”三字,抒发了作者在危难面前的 大无畏精神。“碎骨粉身全不怕”,承第二句来, 所以“全不怕”,由于有“若等闲”为之支柱。末 句表示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后来为国难献身, 英勇牺牲的大节,此诗仿佛预先就表达了。语言明 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永垂不朽。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共22张PPT)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共22张PPT)
学校、生播活放等范方读面录选音择自,己引熟导悉学的生材认料真,这听样读能,够感更受好古地诗把握的主韵题味,和写情出感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二、初步感知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背景。
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引中导的学作生文回选忆材技已巧学如过下的:关于送别的古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二首》 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介:绍对《于送小元学二升初使中安的西学》生的来背说景,选和择作自者己王熟维悉的的材生料平非,常引重导要学。生可以进从入家学庭习、情境。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是一杯
的酒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qì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唐】岑参
渭城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6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引导学生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感受诗人送别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深情厚谊。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kàn pù bù ɡ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飞chǐ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 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 布飞泻。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 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 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 赞颂。
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 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 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 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 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 十大瀑布之一。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 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曾经 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 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 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 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 太白集》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 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 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 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

古诗两首2)

古诗两首2)

六年级语文备课主备人:洪利课时编号:057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词。

3、总结课文,了解写法。

教学进程:一、回忆式引入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

二、深化感知、品味诗境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坚强不屈洁身自好……)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

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质呢?三、指导背诵课文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2、自由练读,练背诵。

四、总结课文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学习《石灰吟》。

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指名读。

(读后评读)2、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想意境,悟诗情。

四、总结复习。

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2)练习朗读。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

布置作业:1、朗读背诵古诗。

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

古诗两首2

古诗两首2
(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
(2)交流。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
杖藜:藜茎做的拐杖。
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时下的雨。
杨柳风:柔和的春风。
(3)朗诵。
"开火车"朗读。
男生渎,女生想象诗意。
齐读。
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4)指名试说诗意。
诗人志南将船系在岸边占树的树阴中,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面,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将湿末湿,杨柳风很柔和,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寒冷。
教学内容
5、古诗两首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学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古诗两首《绝句》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复习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
指名渎。
要求用"四步法"学习。
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
3.明诗意:
4.悟诗情:
(1)春光明媚,勾起诗人的游兴,你能感受涛人此时的喜悦心情吗?
(2)配乐朗涌。
(3)指名看图背诵。齐背。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古诗两首》分别是《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而《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学习啦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⑴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简洁读错的字。

⑴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⑴教师检查认读状况,随机纠正读音:留意"荣'不要读成y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疏'要读翘舌音。

⑴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状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⑴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⑴假如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⑴稳固音、形: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 )荣(rng)平舌音:菜(ci)宿(s)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稳固读音。

⑴观看觉察: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觉察,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菜、宿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⑴重点讲解: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伸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
阳春 晚春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雨 春景 春草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报春
春到三分暖。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词语参考:
春光明媚 春雨绵绵 春意盎然 百花吐艳 万紫千红 春色满园 春风和煦 桃红柳绿 草长莺飞 春雨如丝 春风化雨 莺啼燕语 春暖花开
胜日:好日子。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 县,流淮(huái)河。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随意。 东风:春风。 识得:认识到。 寻芳:游春,踏青。
诗意解析
风和日丽寻访美景来到泗水之滨,
无限的风光和景物显得焕然一新。 随便就可以领略到东风的面容, 满眼的万紫千红都呈现出春光。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词语注释: 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 碧玉:翠绿色的宝石。 妆:打扮。 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文中用来
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诗句解释:
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雕成的, 柔软的柳枝像丝带一样的飘摇。 不知这纤细的柳叶是谁裁出的,
二月的春风好像那神奇的剪刀。
回乡偶书(一) 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
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春日

22《古诗两首-2》教学PPT

22《古诗两首-2》教学PPT
观书有感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
的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
庵。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 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 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
学派。有《朱文公文集》。
初感诗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对比阅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观书有感》和《登鹳雀楼》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由此联想到了什 么? 3.质疑,解疑。
4.图文结合,谈谈自己的感受。
品诗意。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品诗意。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悟诗理。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
提到读书?观塘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
池水清澈
使人睿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
悟诗理。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
提到读书?观塘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
池水清澈
使人睿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
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 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 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 反映出来。
品诗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它,这里指方塘。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因为。

20、古诗两首2

20、古诗两首2

泗阳县南刘集乡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20、古诗两首设计日期使用日期
设计者四年级下册第 2课时 / 总课时
教学目标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PPT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3. 释词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稚()遥()
钩()准()摇()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背诵《小儿垂钓》







思。

古诗两首课时2

古诗两首课时2

春 晓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眠:睡觉。 晓:天亮了。 处处:到处。 闻:听见。
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 很香甜,不是不觉天就亮 了。刚刚醒来就听到小鸟 的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里听到风声和雨声,起来看 到满地的花瓣,不知落下了多少。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鸟、风、雨、花 )
看到这么多凋落的花瓣, 你有什么想法?心情怎么样?
村居
村居:在乡村居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小草长出了嫩芽。 拂:轻轻的擦过。 堤:堤坝。
堤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天小草长出了嫩芽,黄莺 在天上飞,欢快的歌唱。堤上的 杨柳在春日的照耀下好像被深深 地陶醉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趁:借着。
纸鸢:风筝。
孩子们放学回家的很早, 就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的景 色,你喜欢吗?此时此刻,你 的心情如何 ?
小结
春天的景色真美呀!花草 繁盛,百花齐放,莺歌燕舞, 春风杨柳,令人陶醉!
小练笔
你能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图中有什 么?小朋友们在干 什么?她们的心情 会是怎么样的?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两首》(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两首》(2)

单元一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2课时课题4、古诗两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乃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要点重点:背诵课文并默写本诗。

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

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二、质疑(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学法指导1.你准备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呢?你能告诉大家你准备先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2.教师归纳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展示:1、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五、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1.指名诗本诗,读后评价有无读错的地方。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话?(1)说说诗的意思。

(2)你还想说些什么?(3)你能把它读好吗?六、反复品读,感情诗歌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当时北宋被金兵占领,南宋小朝廷无意北进收复故土,北宋人民处于国破家亡、水深火热的空难中,日日盼宋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临死前也不忘收复中原,同学们谈的体会真好,能不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配上音乐。

1.自由读2.小组内相互读,然后选一个读的最好的同学代表本组来进行表演。

3.小组代表读,读后评议4.全班读5.指名背诵6.全班背诵七、作品发表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1古诗两首2

1古诗两首2

金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内容1、古诗两首复备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古诗,学会2个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中的意思,初步懂得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爱春天,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集体评议。

2、板书诗题: 春晓3、解题。

二、初读诗句,学习字词1、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自读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读,评议,纠错,竟读,赛读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2) 指名读四句诗。

(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领会诗意1、自由朗读诗句,注意停顿2、指名读,评议,竟读,领读,齐读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诗句大意,4、汇报交流(1)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3)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 齐读这两句诗。

(5) 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请连起来说一说。

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7) 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 学生自练。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1) 放录音。

(2) 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 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古诗两首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

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

(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片、图画场景投影片、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法(一)导言。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好多古诗都通过描写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涵义。

)话——诗中的语言文字。

画——通过再造想象,将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二、指导学法(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贾岛在松树下问一个小孩,他师傅去哪儿了,小孩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漫、缭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2)谁怎么样问童子?(3)问什么?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

古诗两首(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2

古诗两首(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2

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

“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

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

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

“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

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末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

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

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
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

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

“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

(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

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动)
意色:黄(绿)(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