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
外国文学思考题参考答案(2)
1.梳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体系,记忆其中主要思潮和流派。
一、上古文学的“和谐”;二、中古文学的“信仰”三、文艺复兴文学——从人性到理性;五、新古典主义——王权成为“上帝”;六、启蒙文学的理性“上帝”七、浪漫主义文学——从理性回归内心情感八、现实主义文学——道德“上帝”能拯救人吗?九、现代主义文学——非理性能够胜利吗?十、后现代主义文学——“戈多”还会来吗?2.简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
(掌握)公元前12-前8世纪:“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文学的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荷马史诗》赫希尔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前8-前6世纪:大移民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抒情诗,寓言。
主要的抒情诗人有萨福,阿那克里翁,品达。
其中萨福最有名,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最有名的寓言:《伊索寓言》。
前6-前4初:“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诗人和作品: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阿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阿里斯托芬《鸟》前4末-公元2世纪:“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的抗鼎者为米南德,《恨世者》为其代表作。
3.为什么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伊利亚特》的主题?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题,以“怒而罢战”、“怒而参战”为主线,奠定了全诗的基础。
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无理夺走阿喀琉斯的一名女俘,引起了阿喀琉斯的愤怒,并退出战场,结果特洛伊人乘机进攻,希腊联军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洛斯借来阿喀琉斯的铠甲上战场,结果被特洛伊战将赫克托耳杀死。
阿喀琉斯再次愤怒不已,通失好友的他重新回到战场,扭转了战局,杀死了赫克托耳。
阿喀琉斯的愤怒构成了史诗《伊利亚特》的结构中心,也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4.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主要戏剧成就。
古希腊产生过许多悲剧作家,其中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最具有代表性。
2018年华东师大《中外教育史》习题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中外教育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墨子答:墨子,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
2、学而优则仕答: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
3、万木草堂我答: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
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
4、夸美纽斯答: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5、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倡的新文化新思潮。
6、帝国大学答:简称帝大,是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帝国,在其本土和殖民地上的中心城市所建立的,象征国家最高荣誉并具有浓厚帝国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性质的,全国最顶尖的实施高等教育、从事科学研究的九所国立综合大学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我国古代私学的兴起、特点和意义是什么?答:私学的兴起:(1)、士阶层的崛起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是私学的繁荣阶段。
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2)、养士之风盛行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
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3)、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
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
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特点:学以致用,学海无涯。
意义: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外国文学思考题分析
《荷马史诗》思考题⏹《荷马史诗》塑造了怎样的英雄形象?俄狄浦斯(1)刚毅坚强,诚实勇敢,敢于与命运抗争(2)忧国忧民,理想君主(3)坚持真理,承担责任阿喀琉斯(1)勇敢善战,爱好荣誉,性格直率,忠于朋友(2)任性、固执、残忍奥德修:(1)希腊联军中的“智多星”。
智勇双全,多才多艺(2)热爱生活,追求现世幸福(3)狡诈、多疑,同时也十分残忍亚里斯多德:逼肖崇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间接与直接相结合突出主导性格:阿咯琉斯—易怒赫克托尔—深明大义阿伽门农—专横奥德修—足智多谋安德洛玛克—贤惠帕涅罗帕—忠贞诺西卡公主—天真卡吕普索—痴情⏹《荷马史诗》何种价值观?A.体现了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思想史诗对神的态度史诗对命运的看法史诗对生活的看法B.反映了英雄主义和群体意识⏹你从《荷马史诗》中感受到的人生哲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事实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人类想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由于对这些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而造成的自然社会对人的压迫之间的冲突⏹希腊人的命运观人的命运是注定的且无法改变,是人必然经历的部分。
无论人还是神,都无法改变人的命运。
(宙斯改变不了人的生死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叙事、结构艺术(艺术特征)1、现实与浪漫主义相结合2、规模宏伟,结构完整,布局精巧3、塑造了众多的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4、大量运用“荷马式比喻”⏹比喻修辞比喻多样,且形象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喻人,类似这种根据生活中的直接观察,取之于自然现象的比喻,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
史诗多用质朴的,流畅的口语写成,具有明显的口头文学特色,所以“荷马式比喻”也称“描写性比喻”。
这些比喻多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激发联想等方面作用很大,很具有形象性,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大。
例如“葡萄紫大海”、“牛眼赫拉”等的描写性比喻就是例子。
⏹对“史诗”这一体裁的认知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外国文学思考题
外国文学史思考题二、思考题:1.谈谈果戈理戏剧创作的创新和小说代表作的成就。
2.《高老头》的结构特点、拉斯蒂涅和高老头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3.《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成就。
4.《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形象意义小说,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
5.《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6.为什么说《复活》是托尔斯泰一生创作的结晶?其结构和人物形象。
7.福楼拜小说的风格特点。
8.陀思妥也夫斯基创作特点。
9.从《萌芽》看左拉创作的特点。
10.俄国19世纪文学中有哪三条著名的人物形象画廊?11.《父与子》中的新人巴扎洛夫形象的矛盾性?为什么说屠格涅夫是小说中的风景画大师?12.以一部作品为例谈谈哈代小说特点。
13.外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14.葛利高里形象。
15.娜拉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16.《百年孤独》书名的寓意及小说艺术特色。
二、思考题:1.谈谈果戈理戏剧创作的创新和小说代表作的成就。
戏剧创作的创新:《钦差大臣》1、作者抛弃了浅薄的滑稽噱头,致力于典型人物的内心揭示。
果戈里的人物不是某种概念的化身,而是靠喜剧人物的自我揭露。
人物各自按照自己的观念,习惯,围绕自己的利益活动着。
2、哑剧的收场。
留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引起广泛思考。
3、无往而不在的正面人物的“笑”。
作者用人物和观众的笑来鞭挞剧中人和匡正观众。
4、明暗两条线索通过演员的舞台行动和内在的戏剧冲突来表现。
小说代表作的成就:《死魂灵》小说以骗子乞乞科夫收购死去农奴的户籍这一经历主线,广泛描绘了19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批判了唯利是图的新资产者、腐朽没落的官僚阶层,以及作为农奴制支柱的贵族地主,揭示了农奴制的腐朽和行将崩溃的趋势。
首先,平实逼真的细节描写。
通过景物和人物环境的细致描写,小说真实地在现了现实生活,生动的凸显了几个地主的不同个性。
其次,高超的肖像描摹技术,塑造了典型化的地主群像。
在揭示贵族地主阶级属性和剥削本质的之外,小说还通过描写每一个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对乞乞科夫的接待,刻画了不同地主的个性。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哲学与社会思潮05-06(试题含答案).doc
课程名称:现代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一、概念辨析题(30分,每题15分)……1、意义与指称2、生存意志(叔本华)与权力意志(尼采)二、阅读理解题(4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说明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指着象棋里的王对一个人说:“这是王”,这并没有对他解释这个棋子的用法——除非他已经知道了这种游戏的诸项规则,只是还不曾确定最后这一点:王这颗棋子的样子。
我们可以设想他已经学会了象棋的诸项规则却从没有见过实际的棋子是什么样子的。
棋子的模样在这里与一个语词的声音或形象相对应。
但我们也可以设想某人学会了一种游戏,却从未学过或制定过规则。
也许最初他通过旁观学会了非常简单的棋类游戏,然后逐步学会了越来越复杂的游戏。
这时仍然可能向他解释可能向他解释说“这是王”,例如,拿给他看的是一套他不熟悉其形象的棋子。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只因为这个棋子的位置已经准备好了,这个解释才教给了他棋子的用途。
换言之,只有位置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才会说我们的解释交给了他棋子的用途。
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向之作解释的那个人已经知道了规则,而是因为在另一种意义上他已经掌握了游戏。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三、论述题(30分)1、西蒙•德•波伏瓦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被造就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你是否同意波伏瓦的观点?课程名称:现代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一、概念辨析题(30分,每题15分)……1、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2、可说的东西与不可说的东西二、阅读理解题(4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分析说明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并谈谈你的看法:如果我们试图统观整个的人类世界,那我们就会看到到处是永无休止的争斗。
人们为了生存不惜耗尽全副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投入殊死的搏斗,防备着各式各样随时发生的、威胁着我们的天灾人祸。
华师版教育学大纲解析课后习题
华师版教育学大纲解析课后习题(中外教育史部分)我又来了,今天这是第二个部分~呵呵~(本书是延续的,所以中外教育史是从第十一章开始)第十一章中外古代教育(这一章好多,十题一楼)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了什么理论?如何理解这一理论观点?2.简述学校萌芽的传说。
3.简要分析西周“学在官府”现象形成的原因。
4.概述西周学校制度的基本情况。
5.论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与特色。
6.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原因,以及私学产生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7.论述春秋时期私学的历史特点。
8.试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表现。
9.如何理解荀子的“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10.论述荀子的教师观?11.试述齐国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租历史影响。
12.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13.述评孔子的教师观。
14.论述孔子私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5.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特征。
16.述评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特征。
17.论述孟子“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18.简述思孟学派。
19.墨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何特色?20.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21.墨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何特色?22.评述墨子的“素丝说”。
23.简述道家学习方法的特征。
24.论述法家教育思想,并评析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25.对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家教育观进行异同比较。
26.论述《学记》的教育思想以及对教育理论的贡献。
2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28.述评察举制。
29.概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评价其历史影响。
30.评述王充关于学习的思想。
31.简述西晋的国子学给后世教育的影响。
32.隋唐时期的中央教育管理有几种模式?33.试述隋唐地方官学和私学的特征及其发展原因。
34.简述科举制产生的背景、过程、程序、科目和方法。
35.请谈谈科举制给教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36.试述隋唐时期中日教育交流的基本情况。
37.试述评颜乏推的教育思想。
国际教育思潮与世界教育改革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国际教育思潮与世界教育改革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
全面的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的和完善的人。
其次,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社会教育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再次,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提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之路。
它注重个性发展的全面性、统一性、连续性。
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注重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的教育。
最后,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与社会、生活更贴近,为教育发展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天地。
2.在皮亚杰看来人的智力发展的任何水平都必定有其相应的认知结构。
人的主体正是通过这一内部结构才能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认识客体。
因此,智力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思维的结构,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协调作用。
智力从人类智慧活动本身看,基本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结构性"动作",就其外部功能看,智力活动目的就在于取得与客体的适应。
儿童正是在这种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一个又一个认知结构,从而使智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的。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人的智力结构的起源,认知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的途径。
皮亚杰认为人的主体结构式"图式"不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物质生理结构,而是一种主体活动的功能结构,即外部动作和内部思维的功能结构。
他把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智力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2)前运算智力阶段(大约从2岁至7岁左右);(3)具体运算智力阶段(大约从7岁到12岁);(4)形式运算的智力阶段(大约从12岁至15岁)。
皮亚杰的智力结构发生、发展理论的确立具有深刻的意义。
就教育来说,他的理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儿童心理发展世界,提供了一个有关儿童智力发展的一般模式,这些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它为后来的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把结构主义教育推向实际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外国教育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A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外国教育经典导读》课程复习题A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柏拉图柏拉图(Plato B.C.427-B.C. 347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被人称为“希腊三哲”。
B.C.387年,雅典城西北郊,一座纪念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德的花园, 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Platonic Academy),其最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理想国》。
2、美德即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3、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
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
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
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4、泛智教育泛智教育思想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提出的。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包含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 泛智论” ,二是“ 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自然观。
“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对教育性质的认识, “ 教育适应自然”可以看作是他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它对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和教育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观点 ,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建立了基本的框架 ,正是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西方思想史复习思考题
西方思想史复习思考题一、希腊宗教的特点及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希腊宗教的特点:希腊的早期宗教在起源、形成阶段受到东方的影响,但一旦在希腊落脚立足,就生出许多希腊的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神人同形共性”,或者说“神人同一”,更确切地说是神的人化。
希腊宗教的另一特点应该是绝对的多神论。
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希腊宗教“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对以后西方的思想、价值观、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像许多东方的宗教那样,形成一个祭司或僧侣阶层,没有造成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
希腊的宗教既无统治一切的主神,又无统一的经典和教义,从而为文化营造了一种自由的氛围。
2.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因其“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消除了人对神的畏惧感,建立了一种与神亲密平等的关系,从而解除了宗教禁忌。
希腊人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他们构造的神话来抒发人的欲望和情感,这使得他们的宗教和神话带有一种浓重的人文色彩。
3.古代希腊宗教神话的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消除了希腊人对自己所生活的物质世界的神秘感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感,使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能以一种唯物的,纯然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和探索他所生活的世界和浩渺的宇宙,从而有助于理性的发展和哲学、科学的产生。
4.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孕育了希腊早期的平等观念。
5.古希腊的这种极富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神话为当时的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
二、简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并评价根据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不变的原子在虚空中进行永恒的运动中互相冲撞而形成一切可见的物体,形成无数有生有灭的世界。
万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
这个必然性的本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原因都根据原子在虚空中进行自生的、不依赖于外界干扰或神的旨意的运动。
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和不变的,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形状、次序和位置。
杜威-外国名家思想作业
关于杜威的思考题
1.对“从做中学”评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之一就是“从做中学”。
杜威反对“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主张“在做事里面求学问”,学校课程的中心应是儿童本身以生活化为主的社会活动,用儿童的亲身经验获得知识。
他认为孩子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
“从做中学”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导师,而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中心,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成了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不再局限课堂,将学习知识能力延伸到课堂之外。
“从做中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做中学”有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
联系目前出现的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我们有必要把“从做中学”运用到教学中去,多让学生动手,开展一些动手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你怎样看待杜威对教育的贡献及其理论特点?
杜威是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有人说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恐怕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能够比得上。
我认为杜威对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著述了很多教育名著,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他的思想同时对中国的教育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学校即社会”,他还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儿童中心论,主张从做中学,他的这些理论都体现了实用主义观,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完整版
第1讲西方启发式教育法的先驱---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问答法定义: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是指在与学生的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答案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四个步骤1.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即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3.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4.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思考题:1.试对苏格拉底问答法进行评述。
(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为后世的启发式教育所吸收)答:首先回答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定义。
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适时地提出话题,使对话者不会感到突然,非常自然,易于接受,每次谈话的对象和谈话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在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苏格拉底非常注重内容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并得到最后的答案。
现代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老师会用问答法,可是大多数老师所提的问题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的考查,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分析、综合及深层次的思考,或者有的老师仅仅鼓励那些按照自己设想的答案问答问题的学生,承认唯一的、固有的答案,对于开放性、多样性的回答,则表现出漠视或是反感。
尤其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在课堂上,如果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老师多会跳过,或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理会,所以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设计的问题多是来自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那么,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该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1.化解教师的权威。
化解教师权威, 其实就是要突破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束缚, 让学生明白, 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都是不可置疑的。
外国文学思考题
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答:○1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是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这也是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2古希腊文学品种齐全,文学样式多样,为后来的欧洲文学提供了范例。
○3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形成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哪些主要的神和英雄?答:神:混沌之神卡俄斯,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太阳神阿波罗英雄:赫拉克勒斯,伊阿宋,美狄亚3.古希腊神话中的文化精神是什么?答:○1人神同形同性:人本主义精神,彰显人类美丽、优雅的形体,人的思想感情。
欲望和生活习性○2对原欲的肯定:“正常儿童”与“人性冲动”○3崇力、求知的民族特性○4具有民主与法治精神4. 荷马史诗中体现的价值观与结构特色是什么?答:价值观:爱与美,故土之情,友情,个体意识的萌芽结构特色:总的特点是结构巧妙,布局适当。
○1故事的时间跨度都是10年。
从事件的结尾处写起,再用倒序的手法,通过人物回忆和讲故事的形式将过去发生的时间叙述出来。
○2运用回溯倒序的结构布局,即从中间写起,从高潮写起,从结尾写起。
5. 《俄狄浦斯》的命运观及结构特征答:命运观:○1人的命运:自以为窥见命运—试图逃避—解谜立功为王—不知不觉间完成命运—得知真相—承担命运(悲剧);○2人对其命运的态度:试图反抗命运,反抗失败之后以自我牺牲、自我惩罚的决心承担命运。
○3体现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人的聪明才智、人的悲壮反抗纵然值得同情,却仍然无法撼动命运的绝对统治力。
结构特征:○1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细致合理地使用每一个事件,匠心独具地引导观众,达到诗人的深层期望。
○2善于处理巧合,把每个人物的出现、每一段台词的朗诵纳入剧情的轨道。
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
1、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其次是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丝美哈达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的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
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是雨果一贯倡导的文艺作品的创造原则,也是他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所提出的主要原则。
顾名思义,所谓“美丑对照原则”即是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
这在雨果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最典型的莫过于《巴黎圣母院》中几个代表人物:有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却纯洁善良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当然也有美貌与美丽心灵俱备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尔达。
而卡西莫多作为最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美与丑的极端对立——外表的极度丑陋和心灵的高尚美好。
2、《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分析?爱斯梅拉达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
她既有美丽动人的容貌,更有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诚挚善良的品德,表现出外貌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她纯真、仁慈,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
当失意落魄的诗人甘果瓦在黑暗中误人“奇迹王朝”的“圣迹宫”的大厅,即将被处死时,爱斯梅拉达不忍心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无辜的年轻人死去,表示愿意嫁给他,和他结为名义上的夫妻;当卡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被绑在广场的转盘上示众,惨遭鞭打,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她不计前嫌、不顾众议,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卡西莫多干裂的嘴边,使卡西莫多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有生以来第一次”流了泪。
爱斯梅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
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
正因为她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外教名家思想思考题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如何评价苏格拉底的教学法?答: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辩证法。
他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向学生提问,不断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的矛盾,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使用“辩证法”一词的思想家。
在与学生讨论中,最初几个问题往往引导出后面的问题。
这样,教师要么将学生引导向更高层次的对真理的探索,要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任何问题都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只重复权威和前人说过的话。
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以及对于西方教育和学术传统的形成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一、夸美纽斯留下了大量教育巨著,创造了精神财富,并高度评价了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视教师的作用;二、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普及教育的思想,统一学制,以及确立了学年制;三、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学生请假制,以及提出了相关教学原则。
如何理解夸美纽斯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这句评语?答:夸美纽斯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持有对教育作用的深刻信念,并作了详细论证。
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亦予以高度评价;具有民主主义、人文主义及唯物主义进步思想,提倡普及教育及科学文化,怀有改进人类的崇高理想;努力探讨学校及教学工作规律,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
以适应自然为原理,提出了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首次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推进了学制及学校内部工作制度的发展。
是历史上第一个有专著论述幼儿教育的人,首次将幼儿教育列入统一学制。
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幼教专著及看图识字教材。
由于夸美纽斯的上述贡献,他被视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也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历史意义?答:自然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
华师现代教育思想在线作业分答案
华师现代教育思想在线作业分答案————————————————————————————————作者:————————————————————————————————日期:1.第1题_____________的公民教育目标是正义、忠诚、节制、智慧、审美。
A.雅典B.希腊C.罗马D.意大利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___________是通过引导施爱、启发自爱、达成被爱,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信舒展、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
A.赏识教育B.感恩教育C.快乐教育D.爱的教育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公民___________主要包括与人合作、表达观点、控制冲突和对政治生活的监督和影响的能力。
A.参与技能B.合作技能C.思维技能D.反思技能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人的本质内涵包括人的自然属性、________和精神属性。
A.社会属性B.心理属性C.文化属性D.经济属性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_、鼓励者和帮助者。
A.对话者B.促进者C.管理者D.批判者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___________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
A.1995年B.1999年C.2001年D.2005年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7题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并完成其___________的过程。
A.成人化B.职业化C.个性化D.社会化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1948年的____________宣告“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A.《世界民主宣言》B.《世界和平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世界儿童宣言》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___________通过开展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保健工作,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复习思考题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复习思考题(附部分参考答案)1.前奥林波斯神系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2.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希腊神话主要的特点是什么?4.谈谈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
5.牢记奥林波斯神系中12主神的名字。
1.荷马史诗有那两部,其作者是谁?2.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3.分析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的形象。
4.比较《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异同。
5.荷马史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6.谈谈荷马史诗的价值。
1.简述紫式部的生平与创作。
2.分析光源氏的形象。
3.简析藤壶的形象。
4.简析紫上的形象。
5.简析末摘花的形象。
6.简析空蝉的形象。
7.分析《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
1.与但丁生平与创作关系最大的两件事是什么?2.《神曲》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简析《神曲》的两重性。
4.《神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简述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时期。
2.写出《哈姆雷特》中四个主人公的名字。
3.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4.联系《哈姆雷特》分析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
1.谈谈《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来源。
2.写出《一千零一夜》中十个故事的篇名。
3.分析《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
4.分析《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
1.使歌德的哪部作品把德国文学带进世界文学之林?2.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3.写出浮士德探索的五个阶段。
4.分析浮士德的形象。
5.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写出拜伦的两部代表作。
2.写出《唐璜》中四个女主人公的名字。
3.分析唐璜的形象。
4.分析《唐璜》的艺术特色。
1.雨果的创作分哪几个时期?写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2.写出雨果流亡时期的三部小说?3.写出《巴黎圣母院》中三个主人公的名字。
4.写出《悲惨世界》中五个主人公的名字。
5.分析《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6.谈谈雨果的人道主义。
7.分析《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
1.与斯丹达尔创作密切相关的两件事是什么?2.写出斯丹达尔的几部主要作品?3.谈谈《红与黑》象征意义?4.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华师外国教育名家思想思考题
第1讲西方启发式教育法的先驱---格拉底格拉底问答法定义:所谓格拉底问答法,是指在与学生的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答案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格拉底问答法四个步骤1.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即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3.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4.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思考题:1.试对格拉底问答法进行评述。
(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为后世的启发式教育所吸收)答:首先回答格拉底问答法的定义。
格拉底问答法能够适时地提出话题,使对话者不会感到突然,非常自然,易于接受,每次谈话的对象和谈话的容都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在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格拉底非常注重容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并得到最后的答案。
现代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老师会用问答法,可是大多数老师所提的问题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的考查,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分析、综合及深层次的思考,或者有的老师仅仅鼓励那些按照自己设想的答案问答问题的学生,承认唯一的、固有的答案,对于开放性、多样性的回答,则表现出漠视或是反感。
尤其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在课堂上,如果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老师多会跳过,或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理会,所以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设计的问题多是来自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那么,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免费师生,该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1.化解教师的权威。
化解教师权威, 其实就是要突破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束缚, 让学生明白, 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都是不可置疑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名家教育思想思考题
思考题:如何看待苏格拉底的教学法?苏格拉提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这样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相比之前传统的授课,学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加细致准确地思考,而且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吸引新生参与课堂互动方面十分有效。
问答法的教学方式也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若使用苏格拉底的教学法,那么准备一堂讨论课要比准备一堂使用传统方式的授课要困难得多;并且教师将会很难掌控课堂的节奏,因为很有可能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言论,讨论也时常会不知不觉就偏离了预定轨道,如果教师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打乱了课堂的安排,将会很难再将方向引导回预定的方向;而如果教师的提问没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热烈讨论,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十分乏味;而针对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回答,如果教师经常强调学生在推理中所犯的错误,那么讨论就很难进行下去,气氛也会变得很尴尬;最后则是如果日复一日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长时间后厌烦情绪。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夸美纽斯堪称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这句评语?1、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育哲学思考题
教育哲学思考题第一篇:教育哲学思考题《教育哲学》思考题1.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让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乌托邦精神是中国教育变革的内在力量吗?3.我的教育理想?4.钱学森之问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5.“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6.为什么说“教师应该既是教育者,也应该是思想家”?7.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8.你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什么知识最有价值”?9.为什么说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个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2012.7.17第二篇:三个教育哲学的思考题教育哲学三个专题的具体问题柏拉图为什么要提出“由大见小”的方法?柏拉图用语言所塑造的一个人的心灵图像是怎样的画面?柏拉图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的课程体系有什么特点?柏拉图设置教育课程的人性论依据?杜威为什么要论“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对立?”杜威为什么要论“教师的领导者作用”?杜威为什么要制定“经验的标准”?杜威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特点的哲学依据?杜威所论讲课的错误观念的哲学原理?萨特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罗杰斯运用“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于学校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当事人”的认识论原理是什么?罗杰斯的理论运用于大学课堂教学是否必然能实现学生做“学习当事人”?小学生因完不成作业而“自杀”用萨特的存在论可以作何解释?第三篇: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1.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自然观?3.人类自然观的变迁经历了几个阶段?4.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6.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7.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8.什么是系统?9.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1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2.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13.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两者有什么关系?14.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西方启发式教育法的先驱---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问答法定义: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是指在与学生的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答案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四个步骤1.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即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3.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4.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思考题:1.试对苏格拉底问答法进行评述。
(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为后世的启发式教育所吸收)答:首先回答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定义。
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适时地提出话题,使对话者不会感到突然,非常自然,易于接受,每次谈话的对象和谈话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在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苏格拉底非常注重内容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并得到最后的答案。
现代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多老师会用问答法,可是大多数老师所提的问题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的考查,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分析、综合及深层次的思考,或者有的老师仅仅鼓励那些按照自己设想的答案问答问题的学生,承认唯一的、固有的答案,对于开放性、多样性的回答,则表现出漠视或是反感。
尤其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在课堂上,如果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老师多会跳过,或是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理会,所以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地,无法前进。
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设计的问题多是来自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上,教师仍然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那么,作为一个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该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1.化解教师的权威。
化解教师权威, 其实就是要突破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束缚, 让学生明白, 教师是人不是“神”,不是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都是不可置疑的。
另外, 教师中也存在领队权威现象, 追随传统思想, 拒绝改革。
因此, 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消除教师的权威,作为教师,也要消除权威迷信,敢于对自己,对权威发问。
2. 破除学生迷信教材的观念。
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材的内容也有可能存在漏洞,或有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值得学生和老师共同去探讨。
教学中提供的只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答案, 它或许还不够完善, 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完整。
对于在教材中发现的问题, 要有勇气提出来, 并向老师、同学发问。
3.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具有民主教学的意识, 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发问创造有利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的整体环境, 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使教学成为真正的双边互动的活动。
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 对于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有创意的观点要表示赞赏和肯定。
再次,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另外, 促使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而不是只有教师单方面的对激起学生的思考, 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提问。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 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
学生通过观察学习, 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 这样会促使学生经常性的思考。
同时, 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 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加强学生理智、思维的开发与训练。
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之后, 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学会用理智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同时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知识的学习, 对众多繁杂的知识要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6.开拓学习渠道, 丰富学习视野。
由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而学科教材又具有局限性, 所以, 仅仅依靠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 这时, 学生就要通过多种渠道, 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拓宽眼界, 开拓视野。
通过对多种材料的分析, 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总之,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有他的独特性的,是以他广泛的教育对象和其对教育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为基础,通过以问答法贯穿其教育实践始终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并且对我们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启发诱导,更要注重因材施教,而且要明确问答法应用的两个重要前提,这样才能使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广泛的教育对象对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的落实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从苏格拉底和孔子两位对道德不同看法,可以发现他们对两国文化的影响是什么?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均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段,都希望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变社会现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各自对道德的不同理解,使得孔子与苏格拉底形成了对道德教育不同的思考与阐述。
①首先,对于“美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都认为“美德可教”,但两者又有其各自不同的讨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性”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美德可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他认为,每个人生来俱有的品质、品性是相似、相近的,是后天接受的教育使人性产生了差异。
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美德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两段论述分别从主、客观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于如何择师以及何以为师的看法。
此外,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等教学方法则是孔子实践“美德可教”思想的方法总结。
苏格拉底则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是“美德可教”的讨论基础。
苏格拉底把美德归结为知识、智慧,因而,美德是可教的。
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教授美德的教师。
因为,人类普遍对美德这种“最高的智慧”的知识一无所知,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专门教授美德的教师。
②其次,在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精髓。
他所倡导的“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爱人,即要爱别人,对社会成员要有博爱精神,即“泛爱众,而亲仁”。
另一层含义则为克己修身,自觉遵循道德准则。
“泛爱众,而亲仁”这一理念使孔子的“仁”的德育价值取向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虽然孔子也肯定了知、智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但在知识与情感的价值取向上,孔子更倾向于情感而非知识。
而以知识为基础的“善”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主题。
苏格拉底的“善”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如同自然哲学中的“本原”一样,是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根本把握。
苏格拉底以智慧作为美德的来源和基础,将人的道德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认为理性知识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们只有运用关于美德的正确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在实践中形成善的美德。
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强调理性知识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情感在人们道德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则持否定的态度。
③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孔子是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其道德教育目标。
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
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弘扬仁德的思想,并培养出具有仁德思想和政治才干的人以治国安邦,实现政治上的“仁”治。
他认为,“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卫灵公》) 。
他的弟子子夏将他的这种思想概括为: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
与孔子的道德教育目标相似,苏格拉底也以培养能够从政的人才为道德教育目标。
但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认为,他培养出更多的政治人才的社会效用要远远大于他自己从政的社会效用。
为了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他宁愿从事教育培养从政人才,而不愿自己从政。
罗素曾说: “色诺芬叙述过苏格拉底是怎样不断地在研究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
”而苏格拉底自己也“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
④从道德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孔子主要的德育方法。
在言传身教这一方法中,孔子重视“行”而胜于“言”。
他认为一位美德老师“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他还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认为“德”不能离开“行”而存在,必须通过“行”而得以体现。
这一理念延伸到道德教育方面,就是不仅强调教授道德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整个德育的过程就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
“产婆术”,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则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往往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苏格拉底不会直接指出回答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从而诱导他的学生发现真理。
虽然两者的论证思路各不相同,但在“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却一致认为“美德可教”,并由此延伸出了各自不同的德育价值取向“仁”和“善”,进而将道德教育拓展到道德实践的领域,注重知行合一,总结出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德育方法。
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但他们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①由于不同的道德教育价值取向而使孔子与苏格拉底在知识与情感之间有着不同的选择。
孔子的“仁”重情轻知,而苏格拉底的“善”则重知轻情。
二者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歧引发了以后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差异。
孔子的“仁”的思想经过儒家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重人伦、重道德修养的道德教育传统,使中国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论证。
而苏格拉底以“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思想则为西方教育重知识、重理性和逻辑论证的传统奠定了基础,使西方文化中充满了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无疑对西方文明的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注重人伦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又要吸纳西方的“善”,注重知识、理性和逻辑论证,“情”“理”并重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和德行的圆满。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除给予青少年以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其传统美德外,理性思维和逻辑论证能力的培养亦不可或缺,因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道德修养更趋完善,其更是国家创新、民族进步的动力。
我国重“情”重“人治”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的创造力。
因此,应借鉴西方国家重“理”重“法治”的精神实质,弥补“人治”的不足,为青少年人格完善和道德水准的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孔子与苏格拉底均注重“知行合一”,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共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