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及分析 -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状及分析

1.1村庄自然条件

蒋家堡村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温暖较湿润气候区,冬季多西风,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雨量为40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气温为6℃~8℃,较北京市年平均气温低5℃~7℃;全年无霜期155天左右。

村庄地处延庆盆地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潮土,属冲积洪积物,质地肥沃,宜耕种。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属于地震烈度七度区。

1.2区位条件

蒋家堡村位于延庆县延庆镇东北部,距延庆县城约5公里,村西距旧110国道约1公里。村庄东与双营村相邻,西与唐家堡村相连。

1.3现状人口

根据2007年人口调查,蒋家堡村下辖231户,户籍人口469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人,占总人口的84.4%;非农业人口73人,占15.6%。

农业人口中有劳动力188人,其中从事一产37人,占总劳动力的19.7%;从事二产5人,占2.7%;从事三产146人,占77.6%。

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七成以上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

1.4村庄经济

2007年,全村总收入19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6万元,占三次产业收入的18.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共收入154万元,占三次产业收入的81.1%。农民人均纯收入7945元。

第一产业:果树(杏和李子)(主导产业),该村90%以上的村民都以收获、销售杏和李子为主要经济来源。2007年,该村果农人均收入5000余元。千亩果园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第二产业:村庄内有北京长城众和门窗有限公司,效益不太理想,目前属于半歇业状态。

第三产业:目前村内只有三家小商店,为村民所开,主要服务于本村居民。蒋家堡村民俗旅游业现状不具规模,只有在村口处有一处村民开的春长旅游农家乐园。1.5土地

1.5.1村域现状用地

全村村域面积168.52公顷,其中耕地65.67公顷,园地80.01公顷,林地5.46 。

1.5.2村庄现状用地

蒋家堡村现状建设用地12.7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271平方米。

从以上指标看出,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居住建筑用地指标都远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的额定指标,土地浪费现象较严重。

1.6住宅

村内房屋建筑比较整齐,17%左右的房屋建于1970年以前,主要有生坯砖瓦构成;36%的房屋建于1970年-1980年;36%的房屋建于1980年-2000年,全部为砖瓦水泥结构;11%的房屋建于2000年以后,为砖瓦水泥钢筋结构,采用铝合金门窗,房屋高大宽敞,大多数村民院落总面积在150—250平方米,闲置房屋近10户。1.7公共设施现状

村内有村委会办公室近6间。村委会院内有一处篮球场地。有健身公园一处,约4000平方米。3处便民商店。卫生所一处,公厕一处。

1.8基础设施现状

道路状况: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长度2000余米。村内街道全部硬化,硬化面积13500多平方米。

给水:村庄现有自备井2眼,饮用井水,通过水塔蓄水通入各户,自来水管道为上世纪70年代埋设。

电力:电力设施基本满足需求,电线采取空架的方式。

电信:电话基本已在全村普及,电视信号由室外天线接收,安装有线电视。

排水及污水处理:无排水系统,污水自然排放。厕所基本为自建旱厕,2005年进行对厕所改造,现已改造成水冲式厕所近五成。

卫生及垃圾处理:村内有垃圾箱1个,垃圾池2个,小型垃圾中转站一座,村内垃圾有专人收集,送到指定垃圾箱,由县里统一收集处理。

生活燃料:生活燃料主要以煤,秸秆为主、煤气为辅。

交通工具:村内机动车、农用车共计26辆,于自家停放。

1.9社会事业

村民社会安定,村委领导管理得力以身作则,民主管理村内公共事务,村内由村民推选10名村民代表参与村内事务,参政议政财务公开接受监督,在延庆农村村庄评选中名列前茅。

新型合作医疗参保45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4人。

1.10村民现状需求及满意度

●村民对于方便、经济的能源如太阳能、煤气、电需求较大。

●村民对部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不满意,例如雨水排放沟渠、污水处理等。

●村民对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很迫切。村民希望建设些室内活动场所,如多功能室、图书阅览室等。

●对于外来投资需求较为强烈。

1.11村庄类型

根据《北京延庆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延庆县村庄体系规划》中规划蒋家堡村为引导迁建型村庄,其规划发展策略是大力发展宜农产业,提高发展质量,严格控制扩张,适度发展,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和市政、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集约利用土地,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优化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型社区。

1.12现状综合分析

1.1

2.1限制性因素

●人均宅基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需较长的用地整合期。

●部分基础设施陈旧、最基本的公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1.1

2.2优势资源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距离延庆新城不到5公里,可实现资源共享,现状公建设施有一定基础,村民亦可就近在新城享受到更

好的公共服务。

●与周围村庄之间交通方便,联系紧密,便于实现村村联合建设和资源的有效共享。

●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人均收入在延庆县农村相对较高。

●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领导得力,村民团结。

1.1

2.3村庄近期发展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

●基础设施的改善

●公益服务设施的完善

2.规划研究

2.1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2006.2.2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关于印发80个试点村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6,3)

●《北京村庄体系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分类指导意见》

●《2006年度北京市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

●《延庆新城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延庆新城控制行详细规划》(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延庆县村庄体系规划》(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修正)》市政府[1997]第12号令

2.2规划原则

●实效性原则。与村庄发展实际相结合,注重实效,量力而行。

●安全性原则。坚持“先安全、后生存、再发展”的规划策略。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特殊性,通过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