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丧服制度浅析

合集下载

记述古代丧服制度

记述古代丧服制度

记述古代丧服制度丧服制度在古代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儿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有个特别的名字,叫“五服”。

啥是“五服”呢?其实就是五种不同等级的丧服啦。

这五种丧服就像是五个不同亲疏程度的小圈子。

第一等丧服叫斩衰。

这可是最重的丧服呢。

一般是儿子为父亲,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的时候才穿。

这斩衰的衣服制作可特别啦,要用最粗的生麻布做成,而且衣服的边儿是不能缝的,就得那么毛糙糙的,就好像是悲痛得都没心思把衣服好好做了一样。

穿这个丧服的人,那得拄着哭丧棒,吃最简陋的食物,住最简陋的地方,得守孝三年呢。

这三年可真不是个短时间,足以见得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和悲痛的程度啦。

再说说第二等丧服,叫齐衰。

齐衰就比斩衰稍微轻一点。

它用的是粗熟麻布。

这齐衰又分好几种情况呢。

要是儿子为母亲,那就得穿齐衰三年,不过这三年和斩衰的三年还不太一样,稍微有点差别。

要是为继母、慈母,也是齐衰,不过时间就短一点啦,可能是一年。

要是为祖父母呢,那也是齐衰,时间又更短一些,是五个月或者三个月。

这齐衰就像是个大家庭里不同亲疏关系的体现,关系近一点的就多守孝一段时间,远一点的就少守孝一些时候。

第三等丧服是大功。

大功就用比较细的熟麻布做啦。

这一般是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之类的亲属穿的。

穿大功的人守孝期就更短了,只有九个月。

这就好比是家族里稍微远一点的亲戚,虽然没有像父母子女那么亲,但也是有一定的家族情谊在的,所以也要守孝一段时间,表示尊重和悼念。

接着是小功,这是第四等丧服。

小功用的麻布更细了,是较细的熟麻布。

这是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等亲属穿的,守孝期只有五个月。

这感觉就像是家族里关系又远了一些的亲戚,不过依然要遵循这个丧服制度,来体现家族里的秩序和亲情。

最后一等丧服是缌麻。

缌麻用的是最细的熟麻布。

这是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等比较远的亲属穿的,守孝期就只有三个月啦。

虽然是比较远的亲属,但是古代人也觉得应该有个表示,这就体现了古代家族观念里那种广泛的亲情联系,哪怕是关系很远,也不能完全无视这种家族关系呢。

古代服丧说法

古代服丧说法

古代服丧说法古代服丧说法在古代,人们对待亲人去世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

服丧是表示哀悼、流露悲痛的一种仪式。

而古代服丧说法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根据古代服丧的三种类别来介绍其说法。

一、皇室贵族的服丧说法在古代,皇室贵族的丧礼认为“衣裳敛制,止戎事,止乐声,谨言哀痛,所食止滋味,绿梓枕,毋以祭器玄黄之色为止,所止步、所死日及哭泣之日,在一年之内皆有轻重细差。

”这就是所谓的“唐制”。

唐制规定,皇帝去世后,全国进入丧期,除了皇帝的亲王国公,其它贵族也要着孝。

孝是指男子穿白孝服,女子穿白襟并配合黑纱做成的孝衣。

丧礼的时间是根据亲王、国公的爵位来定的,如果是亲王,那么丧期为三年;若是国公,那么丧期则为二年半;若是郡王,那么丧期为二年;五品以上的官员则为一年半,五品以下则为一年。

此外,孝服的上下衣以及其他各种器皿也有固定的规定。

二、普通百姓的服丧说法古代百姓的丧礼主要是殡仪和服丧。

殡仪是指将死者遗体经过处理之后,将灵柩开启后存放至近期再行处理的形式。

服丧则是指家属穿孝以及其他的一系列丧事活动。

百姓的孝服基本类似于皇室贵族孝服,但具体规定则有所不同。

当丧家的家长去世时,孝期也会按照亲缘关系长短、职位高低而有所区别。

通常来说,孝子孝女最长为三年,不孝者则只能穿一年,如此类推。

三、宗族的服丧说法在古代,宗族的孝期以祭祀为主要内容,主要是在丧家的营房内设立祭品祭祀,其祭品的等级高低则与丧家属于哪一层宗亲有关系。

在创制礼仪时为了体现丧家与与祖宗之间的联系,规定丧家不能参见别的祭祀活动,而只有宗祠内的祭祀才可以参加。

在宗族的孝期中,主要祭祀有三种:初祭、期终祭、告夜祭;而孝期的长短也因宗亲关系而异。

对于祖父母、父母的去世要照常进行三年的孝筵,但是对于伯父、叔父及其他宗亲则以一年为主。

综上所述,古代服丧说法虽各异,但祭祀、守孝等活动是共同的。

通过这些丧礼及仪式,人们表达出了对亲人逝去的失落和哀悼。

古代服丧制度

古代服丧制度

古代服丧制度是指古代社会中对于丧事期间的服饰规定和礼仪制度。

古代服丧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服饰规定:在丧期内,亲属和亲近的人要穿着素色衣服,通常是白色或黑色,不戴饰物,不染发,不修饰容貌,以示哀悼之情。

而其他人则要穿着朴素的衣服,避免过于鲜艳和华丽的服装。

2. 礼仪规定:在丧期内,人们要遵守一系列的礼仪规定,如不外出娱乐,不参加婚嫁等喜庆活动,不与他人争吵或发生争执,尽量保持安静和冷静的状态。

同时,人们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礼仪规定,如不吃肉类食物,不参加宴会,不剪指甲等。

3. 丧期长度:古代的服丧期限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持续数月,有时甚至可以达到一年以上。

丧期的长短也与丧者的身份和地位有关,如国君或贵族的丧期通常较长。

4. 丧葬仪式:在古代,丧葬仪式也是服丧制度的一部分。

丧葬仪式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定,如进行祭祀、焚香、撒纸钱等。

同时,丧葬仪式中也要注意丧家的形象和仪态,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古代服丧制度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简介《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1.斩衰这是最重的丧服,适用于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嗣子为所嗣之父、承重孙为祖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

明清二代,规定子(包括未嫁之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包括嫡母、继母、生母)也服斩衰。

子女为父母服最重之丧,这容易理解,妻妾为夫也不难理解,因为这都是以卑对尊,但父为长子却是以尊对卑,为什么要服斩衰呢?长子指嫡妻(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如嫡妻无子,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在妾所生之子中立最年长的一个为长子。

长子是家族正统所系,同被称为庶子的其他诸子相比,具有特殊的地位。

“父为长子”,这里所称的父,必须本身就是长子,是上继父、祖、曾祖、高祖的正嫡,他的长子将来要继承正嫡的地位,是先祖正体的延续,承受宗庙付托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长子先死,父为之服重丧,一则表示为自己的宗族失去可以传为宗庙主的重要人物而极度悲痛,二则表示对祖宗的尊敬。

秦汉以后,随着典型的宗法制度的瓦解,斩衰中父为长子服重丧这一项,一般说来也就不再实行了。

持斩衰之服的男子全套丧服是:斩衰裳,苴绖(jū dié)、杖、绞带、冠绳缨、菅屦。

衰亦作缞,是麻质丧服上衣,裳为下衣。

斩是不加缝缉的意思。

斩衰裳用每幅(二尺二寸为一幅)三升或三升半(八十缕为一升)的最粗的生麻布制作,都不缝边,简陋粗恶,用以表示哀痛之深。

斩衰裳并非贴身穿着,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更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所以有披麻戴孝的说法。

苴绖,指用已结子的雌麻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有绳缨下垂。

杖,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哭丧棒,斩衰所用之杖为苴杖(苴有粗恶之意),竹制,高与胸齐。

古代“五服”丧服礼制

古代“五服”丧服礼制

古代“五服”丧服礼制丧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一段人生礼节。

只不过,和出生礼、冠礼、昏礼等人生礼仪不同的是,死者已经不能亲身体验或履行礼仪了,只能由他(她)的家人亲友来履行。

自原始社会时起,人们或许就逐渐萌生了人死后有魂灵的观念。

在此观念的支配下,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草草地处理亲友们的后事,而是在“事死如事生”观念支配下,构建了日渐繁缛的丧葬礼仪。

在繁缛的丧葬礼仪中,丧服是亲友们对死者的去世表示悲伤和悼念的体现。

周代丧礼中,亲友们要依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穿戴不同等级的丧服。

因丧服共有五种等级,故谓之“五服”。

这种丧服礼仪,自周代至清代,传承不改。

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丧服等级差异上,也体现在守丧时间(丧期)的长短,及守丧期间,守丧者在饮食、居住、言语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等方面。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丧葬礼仪,往往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仅用“披麻戴孝”来加以体现,“五服”的形式与内容,基本丧失殆尽。

今天,咱们就来仔细地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五服。

斩衰(cuī),不是斩哀。

这是亲人们为死者穿戴的最重的一种丧服。

穿戴此丧服者,与死者血缘关系最亲近:包括儿子、未出嫁的女儿为父亲;承重(将来接任家/族长身份)的嫡孙为祖父;父亲为嫡长子;妻、妾为丈夫;臣为君穿戴斩衰。

穿戴这种丧服的人,持丧杖,服丧时间为三年(实为27个月)。

斩衰服用极粗糙稀疏的生麻布制成。

这种丧服的密度是三升(一升为八十缕),即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面上,用二百四十根经纱。

制作时,将麻布斩断,不缉边,故意让断处的线头外露,故称之为“斩”。

以此来表明穿戴这种丧服的人内心极度悲痛,无意于服装的修饰。

另外,还要在上衣胸前加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麻布,这片麻布被称为“衰”。

除服(衣裳)外,还有与之相配的冠、履。

历代的斩衰冠有所不同:除斩衰服外,服丧者还要在头上、腰上绑扎用麻制成的麻绳带,分别谓之首绖、腰绖。

历代也多有差异:穿用粗劣的草编织的草鞋,不修剪、修饰缘边,谓之“菅(jiān)履”。

中国古代的五服制度

中国古代的五服制度

五服是一种制度,一种丧葬制度,准确地说就是丧服的制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你家里死了人,你穿什么衣服,这个叫五服。

为什么叫五服呢?因为它有五个等级,哪五个等级呢?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要注意的是,斩衰中的衰要念崔,齐衰要念成资崔。

这五个等级有什么区别呢?三大区别:布料不同、做工不同、(穿着)时间不同。

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五个等级的丧服,都是麻布,不是绸缎的,因为要表示哀悼,所以要穿得差一点。

都是麻布,但是麻布有生的,有熟的,斩衰是生麻布,是粗麻布,在做斩衰的时候,不能用剪刀绞,要用刀砍,也就是说在裁的时候用刀砍,即斩。

斩下来以后,不能缝边,就得把那个碎穗子都留出来,就像我们现在穿的很酷的牛仔裤一样,那裤脚都是在上面挖个洞,在现在叫“酷”,但在当时叫做“苦”,表示极其悲痛,这是第一等,叫斩衰。

第二等,叫齐衰,它的特点是什么呢?熟麻布。

从齐衰开始就改熟麻布了,除了斩衰,其他几个都是熟麻布,或者可称之为粗麻布,在制作过程中,用剪刀绞下来,然后缝边,之所以叫齐衰,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都是用熟麻布去制作齐衰、大功、小功、小功、缌麻,而且它们都需要剪裁,裁完之后要把边给封上,那要怎么区分它们呢?是这样的:齐衰是粗麻布,大功是比较粗的麻布,小功是比较细的麻布,缌麻是细麻布,就是说缌麻的面料最好,又熟又细,所以叫缌麻,就缌麻这个词本身的意义而言,就有细麻布的意思,穿上缌麻,那种悲痛的情绪就显而易见,说明此时心境是及其悲苦的,所以缌麻要留给与死者关系最亲的人穿,那你知道这五个等级怎么穿吗?是这么规定的:斩衰是臣为君,君死了,做臣的穿斩衰;子为父,父亲死了,做儿子的穿斩衰;妻为夫,丈夫死了,妻子穿斩衰。

还有一个特例,服丧的时间最长的是三年,实际是二十五个月,因为古人的数字往往是有水分的,号称三年,实际二十五个月。

齐衰,是父亲死了之后,母亲去世,儿子穿,时间为三年;妻子去世,丈夫穿,时长一年;祖父母去世,孙子孙女穿,五个月;曾祖父母去世,曾孙曾孙女穿,三个月。

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指的是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区中,对于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的人群所规定的丧服等级制度。

一、不同丧礼等级分类1.五服:是对于五种亲属使用的服装。

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子、女儿;兄弟2.四服:主要是指贵族子女在哀悼父母时所使用的服饰,其中分“玄服”、“素服”、“缟服”、“纯服”,分别对应着父亲、母亲的不同位置。

3.三服:这个等级是用于一般平民百姓丧礼时的规范。

分别是“大功”、“中功”、“小功”。

4.一般丧礼中,穿着深色、朴素的服装比较普遍。

二、丧服等级划分在每种丧礼等级中,都规定了具体的丧服细节,如建筑、器物、家具、食物等方面的规定。

丧服等级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点:1.官方规定:依照官方的权力对丧礼的规范,划分不同的等级,以示公正公义。

2.身份等级:在古代社会中有各式各样的身份等级,不同的身份等级规定的服装也会有所不同。

3.社会风俗等: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有着深厚的影响,这也是丧礼等级制度的形成之一。

4.地方习俗:地方因素的影响也是构成丧礼等级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地方都有其传统的习俗和规矩,这些也都会影响到丧礼等级制度的划分。

三、丧礼等级制度的影响丧礼等级制度是古代中国礼制的一部分,其规定的丧服等级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它对于敬重先人、坚持传统尊重的文化价值作出了规定。

其实,这便是借助丧礼等级制度去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

其次,丧礼等级制度对社会阶层的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丧礼仪式中,同时还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人们身穿的服装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丧礼等级制度的规范也提高了丧礼仪式的隆重性和庄重性,对于人们表达敬意和悼念亲人的情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历经漫长的历史时光,不同的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丧礼等级制度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问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如今,仍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古代服丧文化

古代服丧文化

古代服丧文化是指古代社会中人们为表达哀悼之情而采取的一系列丧葬习俗和行为规范。

在古代,服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体现。

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对古代服丧文化进行详细阐述。

一、丧服与居丧在古代,丧服是表达哀悼之情的首要方式。

不同等级的人在亲人去世后所穿的丧服也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制。

同时,居丧也是服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丧期间,丧家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如禁止娱乐、保持肃穆等,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二、祭祀与祭奠祭祀与祭奠是古代服丧文化中的重要环节。

在亲人去世后,丧家需要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祭奠则是丧家在逝者周年忌日等特殊日子前往墓地祭拜逝者的行为。

这些祭祀与祭奠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和激励。

三、守制与孝道服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体现。

在古代社会中,守制与孝道是人们所推崇的道德观念之一。

人们认为,为逝去的亲人守制和尽孝是表达敬爱之情的表现,也是对家族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人们在服丧期间需要表现出真诚的哀悼之情,遵守礼仪规定,以此来展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

四、礼制的约束古代服丧文化受到礼制的约束和规范。

礼制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体系,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服丧期间,人们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和限制,如限制社交活动、禁止娱乐等。

这些规定旨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是对社会秩序和规范的维护。

此外,古代服丧文化也强调了家族观念和血缘关系,认为亲属之间的情感纽带是维系家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对女性特殊的影响古代服丧文化对女性有着特殊的影响。

在家庭中,女性通常扮演着照顾逝者、抚慰生者以及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角色。

在服丧期间,女性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和礼仪,如穿着丧服、保持肃穆等。

这些行为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也是对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

此外,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也受到服丧文化的影响。

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古代丧服制度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对丧亲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服饰和行为规范。

古代丧服制度起源于远古时代,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并在古代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古代丧服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饰、发型、饮食、行动和礼仪。

首先是服饰。

古代丧服通常是一种黑色的衣服,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穿戴。

男性丧服通常是长袍和褂子的组合,褂子下摆较长;女性丧服则是披头散发,穿着黑色的长袍或褂子。

此外,古代丧服还有各种标志性的配饰,比如佩戴黑色的丧帽或者戴着黑色的丧珠等。

其次是发型。

在古代丧服制度中,丧亲者必须将头发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披在前面。

这种发型被称为“剪发半头”,是古代丧服中的标志之一。

再次是饮食。

在古代丧服期间,丧亲者必须忌食肉类和酒类,只能吃一些素食和粥类。

这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是古代社会中的一种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

此外,古代丧服制度还规定了丧亲者在行动上的种种限制。

比如丧亲者不能参加喜庆的场合,不能听音乐、观演等娱乐活动,也不能经商或者开展一些正常的生活活动。

最后是礼仪。

在古代丧服制度中,丧亲者需要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行哀悼和祭祀活动。

比如丧亲者需要守节三年,期间要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比如上坟祭祖、祭祀失去的亲人等。

总体来说,古代丧服制度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也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家庭伦理的约束。

通过丧服制度,人们可以更好地维系亲情,表达亲情,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淡化了丧服制度的意义,但它仍然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等丧服制度

五等丧服制度

五等丧服制度一、引言五等丧服制度是指根据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葬礼上所穿的服饰规定。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丧礼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而丧服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五等丧服制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在许多地方保留和实行,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于尊重先人、尊重亲情的传统。

本文将对五等丧服制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五等丧服制度的起源和历史2.1 丧服的起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服起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

根据《周礼》的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葬礼的规定,包括穿戴礼服等。

这些规定后来逐渐形成了丧礼和丧服的基本制度。

2.2 五等丧服制度的出现五等丧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在那个时期,丧服的种类非常多,根据地位和身份的不同,穿戴的服饰也有所不同。

然而,这种情况在隋唐时期发生了变化。

隋唐时期,五等丧服制度逐渐形成,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规定。

三、五等丧服制度的分类3.1 五等丧服的定义五等丧服制度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来规定丧服的等级。

按照传统的观念,君王、贵族和官员享有高等级的丧服,而普通百姓则属于低等级的丧服。

3.2 五等丧服的等级划分根据五等丧服制度的规定,五等丧服从高到低分别是:丧服一等、丧服二等、丧服三等、丧服四等和丧服五等。

不同的等级对应着不同的服饰。

3.3 丧服的具体细节•丧服一等:这是最高等级的丧服,通常只适用于国家重要丧礼、皇帝丧服等场合。

丧服一等通常是朱色,代表着庄重和威严。

•丧服二等:丧服二等适用于大臣和高级官员的丧礼。

丧服二等通常为黑色,寓意庄重和悲痛。

•丧服三等:丧服三等主要适用于一般官员以及普通贵族的丧礼。

丧服三等通常为灰色,象征着沉痛和悲伤。

•丧服四等:丧服四等适用于一般百姓的丧礼。

丧服四等的颜色通常为深蓝色,寓意庄重和哀思。

•丧服五等:丧服五等是最低等级的丧服,适用于普通百姓的丧礼。

丧服五等通常是浅蓝色,代表着沉痛和哀思。

四、五等丧服制度的意义4.1 体现尊重和哀思五等丧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_记述古代丧服制度

_记述古代丧服制度

_记述古代丧服制度
嘿呀,来唠唠古代丧服制度这事儿哈。

我之前跟着家里长辈去参加一场老式的葬礼呀,那可让我见识到了古代丧服制度留下来的一些影子呢,挺有意思的。

古代的丧服制度可讲究了,它按照和逝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呀,分成了好几个等级呢,像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几类呀。

就说那斩衰吧,这是最重的丧服等级了,一般是子女为父母,或者妻妾为丈夫守丧的时候穿的呢。

衣服呀,得用那种最粗的生麻布做成,裁剪的地方都不能用针线缝得太精细,就故意留着毛边,看着可粗糙了,那寓意着悲痛到都顾不上好好做衣服了呀。

我在那场葬礼上就瞧见,有个老奶奶去世了,她儿子穿着类似斩衰那样的衣服,一身粗麻,神色哀伤,走路都显得特别沉重呢,而且得守丧三年呀,这三年里好多事儿都不能做,得全心守着这份悲痛和对逝者的缅怀呢。

齐衰呢,相对斩衰就稍微轻一点等级啦,可能是为祖父母呀,或者兄弟守丧的时候穿的。

用的麻布就比斩衰的细一点了,缝的时候也会讲究些,守丧的时间也会短一点,像有
的是一年,有的是五个月啥的,各有不同情况呢。

大功的丧服又更轻些了,用的是熟麻布了,这一般是为堂兄弟之类的亲属守丧穿的,从衣服材质到守丧时长,都能看出关系又远了些呢。

小功和缌麻呀,就更轻了,布料越发精细,守丧时间也更短了,对应的亲属关系也更远咯。

我当时站在那葬礼现场呀,看着人们穿着不同的丧服,心里就想着,这古代的丧服制度还真是把亲疏关系分得明明白白的呀,虽然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严格遵循了,但偶尔瞧见这样传统的葬礼场景,还是能感受到那种对逝者的敬重和亲属间的那份情呢。

从那次经历呀,我就对古代丧服制度有了更深的印象了呢,哈哈,感觉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传统规矩还挺值得咱去了解了解的哟。

古代守丧制度

古代守丧制度

古代守丧制度古代守丧制度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敬意,亲属和家族成员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礼仪。

守丧制度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社会习俗,深深植根于古代人们的心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古代守丧制度强调丧家之人必须沉浸在悲痛之中,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在古代,守丧的最重要的一个规定是服丧期限。

一般而言,丧期根据逝者的身份和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子女丧母服丧一年,子女丧父服丧三年,而其他亲属如兄弟姐妹、舅侄等服丧的时间则相对较短。

在这一年或几年的时间里,丧家之人必须身穿素服,不得梳洗打扮,不得参加欢乐活动,以示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此外,古代守丧制度还包括一系列的丧仪和礼仪。

当有人去世后,丧家之人必须举行出殡仪式,这是一种告别逝者的仪式,意在将逝者送入地下。

出殡仪式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和习俗,如设置祭坛、焚香、奠酒、鞠躬等,每个环节都有着特定的意义。

而在家中,丧家之人还要设置孝室,里面供奉着逝者的牌位和遗照,亲友可以前往瞻仰,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尊敬。

守丧期间,丧家之人还要遵守一些行为规范。

一方面,他们不能吃肉食,只能食用素菜,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遵守节制的生活方式,不参与娱乐活动,不外出游玩,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此外,丧家之人还要尽量保持沉默,不得大声喧哗,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安静和追思之情。

古代守丧制度除了对丧家之人有着严格的要求外,也对亲友、邻里和社会有着一些规定。

亲友应该前去祭扫和吊唁,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和对丧家之人的慰问之意。

邻里应该提供帮助和支持,协助丧家处理各种事务。

而社会也应该对丧家表示关切和支持,以此来鼓励丧家度过难关。

古代守丧制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家族亲情的重视。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习俗,它让人们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找到了一种安慰和坚持,成为了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丧装制度

古代丧装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一、引言丧服制度作为古代社会的一部分,是围绕着丧亲之人在葬礼期间服饰、行为等方面的规定。

古代社会对丧亲的哀悼之情及丧亲家属的身份认同,通过丧服制度来表达。

本文将介绍古代丧服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相关的礼仪常识。

二、古代丧服制度的起源古代丧服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丧服制度和相应的礼仪规范。

然而,古代丧服制度的成型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正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高度发展时期。

古代以丧亲家属的身份为基础,通过丧服制度来体现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家族的尊卑。

在中国古代,丧服制度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代社会,也有人在特殊情况下继续遵守古代的丧服制度。

三、古代丧服制度的发展1. 丧服的种类和颜色古代的丧服分为三种:寡妇服、孝子服和丧礼服。

其中,寡妇服是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怀念之情而设立的;孝子服则是为了纪念父母亲而设立的;丧礼服适用于其他亲属的丧礼。

在古代,丧服所用的颜色主要以黑色为主,因为黑色有深沉、庄重之意,能够表达丧亲之人内心的哀伤之情。

2. 丧服的制作和样式古代丧服的制作非常讲究,丧服要由专门的裁缝制作,其样式和设计也有一定的规定。

通常丧服的样式比较宽松,主要是为了让丧亲之人在佩戴时感觉舒适。

古代丧服的样式以长衫、袍为主,衣料以麻布为常见材质。

丧服上一般不会有花纹和装饰物,以使服饰更加朴素和庄重。

3. 丧服的佩戴规定与期限古代的丧服佩戴有严格的规定和期限。

寡妇服佩戴期限最长,一般为三年;孝子服佩戴期限为三年或一年;丧礼服佩戴期限则相对较短,一般为三个月。

在佩戴丧服期间,丧亲之人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礼仪规范,例如不能参与娱乐活动、不可以穿鲜艳的衣服等等。

四、古代丧服制度的相关礼仪常识1. 丧亲家属的礼仪行为在佩戴丧服期间,丧亲家属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礼仪行为,例如不可以吃素食、要避免与异性接触、不能剪发等等。

这些规定与丧亲家属的身份地位及社会文化有关,是对丧亲家属的一种尊重和表达,也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

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服制度古代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定了人们在亲属逝世时的服装、礼仪、食物等方面的规范。

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有使用红土末涂身来祭奠祖先的习惯,到汉代开始,丧服制度才逐渐成型。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述古代丧服制度。

古代丧宴制度:在古代宗族社会中,人们认为亲人逝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需要适当地表达哀悼之情。

因此,宗族社会中兴起了一种“丧宴”的活动形式,即死者家属用食品款待宾客,表达哀悼之情,表示感谢前来哀悼的人们。

同时,亲属之间也会赠送礼物,表示真挚的关怀。

古代丧服的概念:丧服,是指因志哀悼之故而所着的服饰。

在古代,人们把丧服分为哀服和半丧服两种,哀服是全黑色的服饰,象征着亲人逝去的悲痛和哀思,一般使用时间是三年,而半丧服则是三个月、半年等,所以这两种服饰也被称为“三年之哀”和“半年之哀”。

古代丧服的材料:在古代,丧服的材料都是黑色的,一般选用桂皮棉、绢、缫丝、各种麻布等,有时也会用象牙、玛瑙等珍贵的贵重材料制成。

在唐代,丧服颜色有所变化,出现了红底黑花的服装,但在宋代象征为哀怨之颜色的黑色再次成为丧服的基本颜色。

古代丧服的制度:在古代,丧服制度非常严格,穿哀服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如父亲、母亲和配偶等。

同时,帝王和王公显贵在亲人逝世时,还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来穿戴丧服。

丧服的形制也有所不同,例如皇帝逝世时,九皇子需要穿着袍、带、宝玺、蟒袍、九龙剑等,而驸马、亲王、公侯等则需要穿着不同的服饰来表示哀悼之意。

古代丧礼:在古代,丧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死者进行祭祀、为死者合葬等等。

据记载,在古代,称为“试粥”的仪式是丧礼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是一种祭祀仪式,用于向先祖祈求庇佑和保佑后人。

同时,人们还会用金银、铜铁、丝绸等物品,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综上所述,古代丧服制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亲属逝世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处理尸体、灵魂的仪礼,处理生者人际关系以及调适生者情绪等多个方面。这些礼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代丧葬文化对现代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强化了家族观念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其次,丧葬文化中的孝道精神,提醒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孝敬长辈。再者,古代丧葬礼仪的庄重与肃穆,为现代社会葬礼提供了参考,使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更加敬畏与尊重。最后,丧葬文化中的某些符号和仪式,如陵墓的选择与建设,也影响了现代人对身后事的安排和纪念方式。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浅析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浅析

强调因自然基础上“情有厚薄,衰有深浅”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础上进一步弱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是否为殇者服,
的远近亲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恰如其“分”。而丧服制度的 分为小功五月(如为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服之)、小功殇五月
差等化设计,则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正是因此,儒家学者在 (为叔父之下殇、兄弟之下殇等服之)。
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 内容就是根据亲属之间血缘的亲疏,规定了丧葬中生者为死
古文记载为三年,其来源如《礼记·丧服四制》说:“其恩厚者其 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当然世纪守丧期限一般
者所着的服饰规格及居丧的期限,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 度。正如郑玄《三礼目录》中所言,丧礼是谓“天子以下,死而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别是为了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适应。周代的丧服制度在别
(二)齐衰:为次于斩衰的第二等丧服,在材质上使用粗麻
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制度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当然,原始的丧服习俗既无统一的服制,也无统一的丧
布做就,但相比斩衰使用最粗的生麻布做成已经有所改善;形 制上,衰(上衣)与裳(下衣)分制,并且缝齐毛边,外观上更为
《左传·襄公十七年》 一文中就记载了晏婴在父亲死后为其服 等服之,庶人为国君也用此服)。概而观之,齐衰所体现的亲近
丧的事迹:“齐晏桓子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 关系以及情感程度已经相比齐衰有所弱化,因而适用范围也
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这里对晏婴所穿服饰以及饮食起居 的规定,与后来子为父服丧所用的斩衰服制基本一致。而此一
其经典《仪礼·丧服》中对丧服制度做了详尽的归纳,使其系统 化和制度化。
(五)缌麻,最低一等丧服,用材质最好的细熟麻做成,形 式也最为精致,服丧期限为三月。服缌麻之人基本代表了亲属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浅论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丧葬礼仪的起源、演变和特点三个方面浅论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

一、丧葬礼仪的起源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在古代,人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神秘的现象,需要通过祭祀来安抚死者的灵魂,使其得到安息。

因此,古代人们在丧葬礼仪中,不仅要进行祭祀活动,还要进行各种仪式和礼节,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哀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礼仪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仪式。

在古代,丧葬礼仪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因此,丧葬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丧葬礼仪的演变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古代,丧葬礼仪的形式和内容都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和变化。

在周代,丧葬礼仪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和规范。

周代的丧葬礼仪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丧、殡、葬。

在丧期间,家属要穿孝服,进行祭祀活动;在殡期间,要进行送葬仪式;在葬期间,要进行安葬仪式。

这些仪式和礼节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丧葬礼仪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更加复杂和繁琐的仪式。

在唐代,丧葬礼仪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隆重和庄重的社会仪式。

唐代的丧葬礼仪包括了丧、殡、葬、祭、祀等多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祭祀活动。

唐代的祭祀活动非常隆重,要进行多次祭祀,祭祀的规模和仪式都非常庞大。

在明清时期,丧葬礼仪逐渐趋于简化。

明代的丧葬礼仪已经不再像唐代那样隆重和繁琐,而是更加注重实用和简洁。

清代的丧葬礼仪更是进一步简化,许多繁琐的礼节和仪式都被取消或简化。

三、丧葬礼仪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丧葬礼仪是一种非常庄重和隆重的社会仪式。

在古代,丧葬礼仪是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也是对家族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因此,丧葬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丧葬礼仪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繁琐的仪式。

中国丧服制度史

中国丧服制度史

中国丧服制度史
中国的丧服制度史源远流长,它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追思,特定时间内家庭成员穿戴特定服饰、遵守特定礼仪的一套规范。

下面是中国丧服制度的一些历史情况:
1.古代丧服制度:古代中国丧服制度强调个人地位和社会地
位的等级差异。

最早的丧服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
时规定丧服为黑色衣冠,而皇室和贵族有更为庄重奢华的
丧服。

2.封建社会时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丧服制度逐渐完
善和细化。

衣着方面,高级官员或贵族在服饰上使用更多
的细节装饰物,如缀以黄色衣襟、纽扣等。

富有或有权势
的人家可能使用更多贵重的材料,并带有特定的图案或纹
饰。

3.清朝丧服制度:清朝时期的丧服制度有详细的规定。

清代
皇室的丧服十分严谨,分为三等、六级,颜色、织纹和图
案都有具体规定。

平民百姓也有丧服的规定,通常是黑色
或白色,素朴朴素。

4.现代丧服制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丧服制度逐渐趋向
简化。

现代的丧服通常是黑色或白色的衣物,简洁朴素。

一些地区的传统仍然保留了较为庄重的丧服仪式,但对于
丧家也有一定的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丧服制度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差异,特别是在中国的多民族、多宗教的背景下。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化,一些传统的丧服规定已经有所改变,更多的人选择以简洁、庄重、合适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总的来说,中国的丧服制度历史悠久,反映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死的思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传统下,丧服制度有所不同,但都以庄重、朴素为主旨。

中国古代的丧服制

中国古代的丧服制

中国古代的丧服制
中国古代的丧服制
在我国古代的亲属制度中,并没有严格意义的亲等制。

而是以祭奠死者时所穿丧服的等差来表示亲属的亲疏远近的制度,即为丧服制。

丧服制起源于周礼,沿用至清末民初。

丧服制分五等,即五服,轻重有别。

第一等:斩衰,这是与死者最亲的一种亲属所穿,着斩衰者服丧期为三年。

丧服是用最粗的麻布做成,不缝下边。

大臣为天子着,妻为父着,子为父着,父为长子着。

第二等:齐衰,它的服期有杖期(持杖一年)(父在为母,为祖父)、不杖期(不持杖一年)(为妻)、齐衰五月、齐衰三月(为曾祖父)之分。

丧服用稍粗麻布做成,缝下边。

(父卒为母扶桑三年)
第三等:大功,服丧期为九月。

丧服是用粗熟布做成。

(父为子,父为长女,为姐妹,为公公)
第四等:小功,服丧期为五月。

丧服是用稍粗熟布做成。

(为外祖父母,为堂兄弟)
第五等:缌麻,服丧期为三月。

丧服是用细熟布做成。

(为岳父母,为婿,为舅)
超出五服,也叫袒免亲,即九族宗亲之内的无服亲。

这种亲属无服,丧葬时穿素服,尺布缠头。

丧服制是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的具体表现。

具有男尊女
卑、以本宗为主体等特点,例如夫亡时,妻子要服斩衰三年;而妻死,丈夫只服齐衰。

妻为丈夫的父母服一等斩衰;而夫为妻的父母则只服五等缌麻。

父母死了,出嫁女服齐衰;而未嫁女服斩衰。

同样的血缘远近,丧服则有很大的差别。

可见,丧服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血缘关系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丧服制度浅析作者:张星曼来源:《祖国》2019年第03期摘要:“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与客观存在,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法制特征。

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古代丧服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具体规定,并初步探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伦理与礼学思想,指出丧服制度是传统社会差序格局与亲亲与尊尊伦理观念的体现。

关键词:丧服制度五服差序格局亲亲尊尊一、丧制度的起源在某种意义上,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社会。

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根本遵循和指引,以具象化的方式传递着儒家所倡导的一整套伦理道德观念,而丧礼在其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核心内容就是根据亲属之间血缘的亲疏,规定了丧葬中生者为死者所着的服饰规格及居丧的期限,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正如郑玄《三礼目录》中所言,丧礼是谓“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

丧服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前期的文献《尚书·康王之诰》,其中提到“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群公既皆听命,相楫,趋出。

王释冕,反丧服。

”周承殷制,可以推测在周代的丧服制度是在殷商丧服制度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特别是为了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适应。

周代的丧服制度在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制度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当然,原始的丧服习俗既无统一的服制,也无统一的丧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到了西周前期,丧服制度才逐渐趋于系统化、制度化。

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趋势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春秋之际的诸多文献已经出现了丧服两字连用,并且详细记载了丧服制度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左传·襄公十七年》一文中就记载了晏婴在父亲死后为其服丧的事迹:“齐晏桓子卒,晏婴粗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

”这里对晏婴所穿服饰以及饮食起居的规定,与后来子为父服丧所用的斩衰服制基本一致。

而此一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语·阳货》中也记载了孔子与宰我关于为父母服丧的对话,孔子明确说道:“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这里所说的三年制丧,也与之后子为父守丧的期限是相同的。

从这些文献记载及其与后世的一致性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丧服制度的具体规定已经基本成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丧服制度与儒家思想之间的某种亲和力。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周朝礼乐文明最的直接发扬者和继承者,主张正名思想,强调因自然基础上“情有厚薄,衰有深浅”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恰如其“分”。

而丧服制度的差等化设计,则与儒家思想不谋而合。

正是因此,儒家学者在其经典《仪礼·丧服》中对丧服制度做了详尽的归纳,使其系统化和制度化。

二、丧服制度的具体规定在丧礼中,因死者尊卑、贵贱、男女与亲疏的不同,人们所穿丧服的材质、样式、是否拄杖和居丧期限也有所不同。

《仪礼·丧服》中将丧服分为五等,又称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又可细分为11类,具体规定如下:(一)斩衰:全称斩衰裳,“斩”即用刀砍,也即胡乱砍下生麻布披在身上,也即民间俗语“披麻戴孝”,衰(上衣)与裳(下衣)连为一体,边缘有毛边、参差不齐,含义为“斩而不齐,以示致哀,不为华饰”。

在居丧期限上,斩衰在五等丧服中也最长,古文记载为三年,其来源如《礼记·丧服四制》说:“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当然世纪守丧期限一般认为是25个月;并且服斩衰之人皆需拄哀杖,即“哭丧棒”,同样是为了体现内心悲痛的情感。

概而言之,斩衰是五等丧服中材质最差、样式最简陋素朴、居丧期限最长的一种,这正是服丧之人内心强烈悲戚情感的一种外化。

正因为其体现的是服丧之人与逝者最亲近的一种关系、最强烈的一种情感,因而适用范围极小,仅限于儿子为父亲、妻妾为丈夫、父亲为嫡长子和诸侯为天子、臣为国君等少数几种情况。

(二)齐衰:为次于斩衰的第二等丧服,在材质上使用粗麻布做就,但相比斩衰使用最粗的生麻布做成已经有所改善;形制上,衰(上衣)与裳(下衣)分制,并且缝齐毛边,外观上更为精致一些。

根据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有用杖与不用杖的区别。

并且居丧期限也不同,可概括为四种:齐衰三年(父卒为母,母为长子服)、齐衰杖期(父在为母、夫为妻服)、齐衰不杖期(为祖父母,世、叔父母,兄弟等服之)、齐衰三月(为曾祖父母等服之,庶人为国君也用此服)。

概而观之,齐衰所体现的亲近关系以及情感程度已经相比齐衰有所弱化,因而适用范围也比斩衰更大。

(三)大功:第三等丧服,材质上使用较粗的熟麻布做成,细密程度介于齐衰与小功之间;形制的美观程度也介于齐衰与小功之间,皆不用杖。

根据适用的场合不同可分为三类:大功九月、七月(为从父兄弟、丈夫的祖父母等服之。

)大功殇九月、七月(主要为殇者即未成年而死亡之人服,如为子、女的长殇、中殇;兄弟之长殇、中殇等服之。

),繐衰(特殊的丧服,诸侯之臣为天子服)。

(四)小功,为第四等丧服,材质上适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形制更为美观,其所体现的亲疏关系与情感程度在大功基础上进一步弱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是否为殇者服,分为小功五月(如为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服之)、小功殇五月(为叔父之下殇、兄弟之下殇等服之)。

(五)缌麻,最低一等丧服,用材质最好的细熟麻做成,形式也最为精致,服丧期限为三月。

服缌麻之人基本代表了亲属关系中最远的一个层级,适用范围也最大,如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皆服缌麻。

从上面丧服制度的具体规定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一种逐级递推的差等秩序,所依据是服丧之人与逝者之间的一种亲疏关系以及情感程度,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古代社会结构以及伦理思想的层面进一步深化对丧服制度的理解。

三、丧服制度背后的社会结构与伦理观念《礼记·曲礼》有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而《史记·礼书》对礼的阐述是,“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

可见,中国古代社会的礼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有别”,这种思想不仅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丧服制度中有着鲜明体现,也隐含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以及伦理观念之中。

受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家族制度构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亲疏关系不断向外扩散的关系网络。

对此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非常精妙的比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费孝通先生的这一表述,形象地指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特点,即一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丧服制度的差等结构正是这种社会结构的一种外化与反映。

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来说,丧服制度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两种伦理道德——亲亲与尊尊的一种呈现。

亲亲与尊尊都是从人类天然具有的情感中产生出来的,亲亲主“爱”,尊尊主“敬”,由此我们就可以体会亲亲与尊尊的意涵了。

什么是亲亲?即爱身边的人,尤其是与自己有亲属血缘关系的人;什么是尊尊?即尊敬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

而“爱”与“敬”的情感也不可分割,“敬”产生于“爱”,包含着“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敬”只是一种畏惧的情感;而“爱”又需要“敬”的情感来保持克制,不至于超过必要的限度,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情感生活的基本原则。

对于“亲亲”与“尊尊”,我们必须用一种更广义的文化意涵而非仅限于道德层面去理解。

亲亲虽然产生于家庭內部的血缘关系,这种情感却可以推演之宇宙万物,正如孟子所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所言“民胞物与”的精神。

由此,我们和陌生人之间也便绝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了,而是有一种共通的情感维系着。

而尊尊的情感也不仅仅局限于家族内部对长辈的尊敬,推演至社会层面,学生尊敬师长、下级尊敬上级、臣子尊敬君王都是这种情感的延伸,当然,这种尊尊本身是隐含着爱的情感在其中。

明白了“亲亲”与“尊尊”的意涵之后,我们便不难理解丧服制度与二者的关系。

丧服制度设立本身就是人们表达对亲人逝去的一种悲痛之情,是“爱”的一种鲜明体现,是为“亲亲”;另一方面,这种情感又会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不同,包含着“敬”的成分,是为“尊尊”。

事实上,我们可以说“亲亲”、“尊尊”是丧服制度的内在伦理支撑,而丧服制度也以一种强制性的外在行为规范向人们教化着“尊尊”、“亲亲”的道德观念。

“亲亲”主要表现为亲人之间的一种“爱”,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这种感情不仅是在逝者生前与亲人之间的生活互动和日常交往中形成的,而且在逝者死后为逝者举行丧礼的时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亲人为其穿上特定的丧服,正是“亲亲”之观念一种最大化的体现和最大化的培养。

而“尊尊”主要表现为具有特定身份、等级关系之间人的一种“敬”的情感,这种情感则体现在人们远近亲疏不同则丧服形制、材料、守丧期限上便具有明显区别,它始终在提醒人们,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特定的等级秩序与远近关系。

参考文献:[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3]安小兰.荀子[M].中华书局,2007.[4]李小龙.墨子[M].中华书局,2009.[5][汉]郑玄.礼记[M].中华书局,2009.[6][唐]房玄龄等.晋书[M].中华书局,1974.[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中华书局,2013.[8]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反思[J].开放时代,2011,(01).[9]周飞舟.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J].社会,201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