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

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

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

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

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三)

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

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2、劳动力参与率:

c)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

龄人口的规模。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

龄组分类计算,因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

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劳动力是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

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定年龄之上的人口,该年龄线是为衡量经济特性而规定的。具体的计算

公式为:

d)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e)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进一步整理:

劳动力参与率

1>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

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2>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3>类别: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

4>作用: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

于重要的作用。

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3、替代效应:工资增加后使劳动者感到休息的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从而增加劳动供给的行为。

4、收入效应:一个社会发达了,工资增加时劳动者感到更加富有,从而减少劳动供给的行为。

5、家庭生产:新家庭经济学家认为,家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实际上进行

着大量的生产活动,家庭将时间和各种购买的投入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家庭生产的实质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6、家庭联合劳动供给:从家庭联合做出劳动供给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是劳动供给的决策单位,它是由

丈夫、妻子和孩子构成的。丈夫、妻子和能够工作的孩子以三种方式配置各自的时间资源:市场工作、非市场工作(做家务或者上学)和闲暇。家庭的目的是配置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以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所获得的市场商品、非市场或家庭商品(例如家里做的饭菜、清洁的住房、抚养孩子等)以及闲暇的数量组合受到每个家庭成员所能够赚得的工资率、家庭的非劳动收入和家庭可以判断的每周总的时间量三个方面的约束。

7、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简答及论述

(第二章)

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

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

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

期、长期与超长期。

2>、简化理论模型中的假定:

A、只存在两种投入:劳动和资本

B、两种投入各自都是同质的

C、劳动短期内变化,资本只在长期内变化,生产技术超长时期内才能够发生变化。

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