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专题二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答案 (1)A (2)B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知识点二
地球运动的意义
1.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1)时间的相关计算 ①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方时为12点或24点。 ②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③两类日期界线(自然日界线0时和人文日界线180 经线)。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 昼越短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极夜范围扩大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 南回归线 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 小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日—次年春 南半球 分日
二分日 赤道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论: 1.直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且 出现极昼.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数与直射点纬度 数互余. 3.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同,且一年内该纬 线上两次相同,关于二分或二至日对称. 4.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6.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另一半球相 反.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为0°。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
高度的分布如下图H所示。
H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论: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 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但有年 变化. 同一地点,直射点移动度数等于正午太阳高 度变化度数,且靠近时增大.
)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
《地球的运动》 讲义
《地球的运动》讲义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时刻都在运动着。
地球的运动不仅造就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还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一运动被称为地球的自转。
地轴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地球的自转而假想出来的一条轴线,它贯穿地球的南北两极。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日。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即 24 小时,是一个太阳日。
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稍长。
地球自转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理现象。
首先是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半球和未被照亮的半球不断交替,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这使得地球上的生物有了规律的作息时间。
其次,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方时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总是比西边的地区先看到日出,时间也就更早。
人们将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 1 小时,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计算不同地区的时间。
此外,地球自转还产生了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比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冲刷较为严重,而南半球则是左岸冲刷较为严重。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 6 小时9 分 10 秒,这被称为一个恒星年。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即 365 天5 小时 48 分 46 秒,是一个回归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被称为黄道平面,而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约为66°34′,这个夹角被称为黄赤交角。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地球作为我们生存的家园,它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1、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称为一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天 24 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它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3、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
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为0 外,其他各地均为 15°/小时。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处最大,极点处为 0 。
4、影响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未被照亮的一半为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交替。
此外,地球自转还产生了地方时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这就是地球的公转。
1、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称为一个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365 天,称为一个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的周期。
3、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 1 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 7 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4、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的轨道面称为赤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约为23°26′。
第01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高二地理探究课件(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2
地球的自转
情境导入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 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 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2011年11月
兴隆观测站拍摄到的星轨照片)
合作探究
HEZUOTANJIU
1.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4.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选择性必修一
自
然 地
基于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理 基
第一讲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础
情境问题式教学 QINGJINGWENTISHI
目录
contents
地球的 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公转
自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的 太阳直射点 形成和影响 的移动规律
方向、周期、速度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义。
明地轴特征及其应用,黄赤交角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观察北极星高度,推断当
水平 4:结合地球运动示意图,判断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纬度;观察太阳和星空运动特点,说
的方向,在地球公转图中判断二分二至日。
明其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先学后教
XIANXUEHUJIAO
阅读课文
完成导学案 [ 必备知识 ] 模块
时间:15分钟
1
BIBEIZHISHI
地轴
0°
α
俯视
侧俯视
经度 地 球 面 上 一 点 与 两 极 的 连 线 与 0 度 经 线 所 在 平 面 的 夹 角
➢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
地球的运动详细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详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转运动1. 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东转西。
自转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具有的基本运动状态。
2. 自转的轴倾角地球的自转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
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度。
3. 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变化,不同地区因为自转的不同阴影变化也不同,同时也带来了地球上的风与云的形成,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1. 公转的定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这个椭圆轨道的长轴可以看做近似圆形,这条椭圆轨迹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2. 公转的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6天,也就是一年。
但由于每4年多出一天,所以每隔4年就会多出一天,作为闰年来安排。
3. 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使得四季变化形成,同时也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公转还导致了日照时间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长与活动规律。
三、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1. 倾斜与季节地球自转轴倾角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照不一样。
倾斜导致了当地面对太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2. 季节的变化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个重要的节气。
春分时,地球正好处于公转轨道椭圆的长轴上,白昼与黑夜持平。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最长白天,北半球最短黑夜。
接下来是秋分,北半球白昼与黑夜持平,南半球开始变长。
最后是冬至,太阳直射点来到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白天最短,北半球黑夜最长。
四、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1. 椭圆轨道的特点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有一个长轴和一个短轴。
椭圆轨道的长轴称为长半轴,短轴称为短半轴,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在椭圆轨道的中心平分线上,这个中心平分线称为椭圆轨道的主轴,每个焦点到椭圆轨道的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
2. 椭圆轨道的优点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为地球带来了季节变化,同时也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地理课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理课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运动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之一。
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理解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一系列现象的影响,比如昼夜交替、季节更替、时间计算等。
本文将从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球的倾斜等角度介绍地球的运动规律。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动,它是地球季节交替产生的根本原因。
公转规律表现为地球每年完成一次公转,公转轨道为近似椭圆形,距离太阳远近不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最短的时候是在每年的1月4日左右,距离最远的时候是在每年的7月4日左右。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自转规律表现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个自然日。
地球赤道附近运动速度最快,而南北极附近则接近于静止。
二、地球的倾斜
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地球自转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成为地球的倾角,地球倾角的大小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
地球倾斜的角度为23.5度,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交替接收到太阳斜射的光线,所以在不同的季节里,南北半球的气温、光照和降雨等自然现象也不同。
三、总结
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好地认识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球的运动规律是长期稳定的,但是地球上的环境却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地球的动态变化,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转运动1. 自转轴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不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而是与之倾斜23°27',这个倾斜称为地球的自转轴倾斜。
这个自转轴倾斜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例如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会有所不同。
2. 自转方向地球绕自转轴以西向东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然日为一次自转周期。
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较快,导致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3.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
4. 自转不均匀性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其自转速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微小的变化,例如地球椭球形状、地球内部结构等,这就是自转不均匀性。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1. 公转轨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轨道实际上是一个椭圆。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
2. 公转速度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地球有分布着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等重要位置。
3.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
4. 公转不均匀性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的,其公转速度会因受地球椭球形状、其他星球和月球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微小的变化,这就是地球的公转不均匀性。
三、地球的季节变化1. 季节变化原因地球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形状和地球自转轴倾斜所引起的。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一致的,因此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2. 四季变化地球的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这些季节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轨道上不同时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关系所致。
3. 不同地区季节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季节与其所在的纬度有关。
距赤道越近的地方,所受到的日照时间越长,因此气候更加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方,则会有更长的白夜和黑夜的交替。
四、地球的日照现象1. 白昼与黑夜地球的自转造成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每天地球上都会有大约12小时的白天和12小时的黑夜。
《地球的运动》课件
天文现象
要点一
总结词
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宇宙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彗星 、流星、月食、日食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文现象是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产生的。例 如,彗星是一种长尾巴的星体,它们的轨道非常长,当彗 星进入内太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轨迹和尾巴;流 星是宇宙中的尘埃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现象;月 食和日食则是由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导致的。这 些天文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宇宙和探索未知的机会。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时间参
考。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对农 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气候变化
地球运动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 异,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带。
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生物多样性
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和环 境变化,促进了生物多样 性的形成。
03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 向东。
04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使地球 各处受太阳辐射的时间 不同。
地球公转
01
02
03
04
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旋 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 的时间为365.25天,即一年
。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意义:产生四季交 替现象,使地球各处受太阳辐
日出日落
总结词
日出日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 自转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 这个轴心是地球上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连线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我们能够看到太 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就是日出 和日落的现象。同时,地球自转的速度并 不是均匀的,因此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不 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会有所不同。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地球自转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坐地日行八万里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高度越高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日;●因参照物不同,其一日的时间也不同:●以太阳为参照物,为24h,称太阳日;●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为23时56分4秒,称恒星日。
(真正周期)4.自转速度:角速度and线速度●角速度为15°/时(区时、地方时、时差运算)●地球表面出两级点外,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不同(V = ωr)2.地球的公转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季节变化)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年●以太阳为参照物,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回归年●以恒星为参照物,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恒星年(真正周期)4.公转轨道:地球公转的轨迹,近似椭圆的形状●近日点: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离太阳最近,速度最快●远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离太阳最远,速度最慢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3.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太阳直射点范围:最北达到北纬23°26′,最南达到南纬23°26′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与时差昼夜交替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为白昼夜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时差1.时差: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h。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时差的早晚与现实中的早晚是不同的,时差中的早晚是指某地先经过某一时刻的早晚。
比如北京地方时为8点,新疆地方时为6点。
北京已经经历过了6点,因此北京要比新疆早。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甲图))⎩⎪⎨⎪⎧北极俯视:逆时针旋转(乙图)南极俯视:顺时针旋转(丙图)2.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 用时24小时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 时23小时56分4秒3.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大约是15°/小时。
(2)线速度:由于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思考】 如果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速度不变,日月星辰还是东升西落吗? 提示:不是。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我们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将变成西升东落。
材料一 如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②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示:①画图略。
(逆时针方向)②角速度:A=B>N,线速度:A>B>N。
材料二教材P16图1-12。
(2)结合材料探究:①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转动了多少度?②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转动了多少度?③1个太阳日是多少?1个太阳日比1个恒星日要长多少?④1月10日22时在某地用望远镜刚好看到一颗恒星开始出现,到1月30日,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观察同一颗恒星开始出现应在什么时间?提示:①360°59′②360°③24小时3分56秒④20时41分20秒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但是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与经度结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如图)。
[知识拓展](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2)任一纬度线速度的计算方法Vφ=V赤道cos φ公式中:φ为纬度数;V赤道为赤道的自转线速度。
读下图,完成(1)~(2)题。
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其运动规律对于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可以分为公转和自转两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地球的运动规律。
一、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公转。
地球的公转可以分为三个要素:公转轨道、公转周期和公转速度。
1.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其中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形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使得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有所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
2.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公转周期,通常以一年为单位。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为了与日历相对应,每四年增加一天,形成闰年。
3. 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是匀速的,根据椭圆轨道的性质,地球距离太阳越近时,运行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平均而言,地球的公转速度为每小时约30公里。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匀速旋转,这种运动被称为自转。
地球的自转也具有三个要素: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速度。
1. 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一条想象出来的直线,它穿过地球的南北两个地理极点。
这条线的倾斜角度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发生。
2. 自转周期地球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称为自转周期,通常以一天为单位。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钟4秒。
3. 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恒定的,约为1670公里/小时。
这个速度在赤道上最大,在极地上则为零。
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影响着气候、季节和日照时间的变化,使得地球上各地区拥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同时,地球的运动规律也为人类提供了时间的划分和导航的依据。
总而言之,地球的运动规律包括公转和自转两个方面。
地球的公转使得我们拥有了季节和年份的概念,而自转则决定着地球上各地的时间和日照情况。
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讲解)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考点解读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知识清单1.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规律 3.黄赤交角及影响 参考答案: 1.自转轴 不动 北极星 逆时针 顺时针 23 56 4 24 角度 无角速度 15° 无线速度 递减 2.太阳 西 东 公转轨道 椭圆 焦点 近日 远日 真正 365 6 9 10 回归 365 5 48 46 近日远日 近日 远日 3.赤道 黄道 23°26′ 南北回归线 回归年 要点精析 要点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1)运动轴心及轨道:★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①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应用:恒星日:(用于天文观测)以恒星作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用于计时。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①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②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注意: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影响自转线速度的因素:纬度、海拔【典型例题】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 、T 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 .南半球低纬度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北半球高纬度2. R 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丘陵B .盆地C .山地D .高原解析:第1题,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说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所以位于低纬度,故答案选A 。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
地形地貌:影响气候类型和 分布
海洋和陆地:影响气温和降 水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洋流的形成与影响
洋流形成:地球自转和地心引力共 同作用
洋流影响:影响气候、生物分布、 渔业资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洋流类型:暖流、寒流、赤道流、 西风漂流等
洋流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改变地球 自转速度影响地球磁场等
产等
极昼极夜:地 球两极地区会 出现极昼极夜
现象
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导致 昼夜交替形成白 天和黑夜
地球公转:导致 四季变化形成春 夏秋冬
地球倾斜:导致 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形成南北半球 的季节差异
地球自转和公转 的共同作用:导 致地球表面不同 地区的气候差异 形成不同的气候 带和自然景观
极昼和极夜现象
现代科技在地球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卫星观测:通过卫星观测地球的运动 和变化
地震监测:利用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地 球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地磁监测:通过地磁监测技术研究地 球磁场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的运动
重力测量:利用重力测量技术研究地 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和地球表面的形变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球表 面的地形地貌和地球表面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 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昼夜交替
气候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 辐射量的变化形成气候变化
潮汐现象:地球公转导致月球 引力的变化形成潮汐现象
03 地球运动的物理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地 球自转导致昼
夜交替现象
自转周期:地 球自转一周的 时间为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影 响:昼夜交替 影响生物钟、 气候、农业生
未来天文观测:预计使用更先进的望远镜和观测技术如引力波观测、宇宙射线观测 等进行更深入的观测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规律》
影响线速度的因素
通过改变半径来影响线速度
1.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 速度越大,即越靠近赤道,线速 度越大;
2.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 越大。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根据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仅考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话,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
卫星发射的是( D)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选取的参考点不同
太阳
360°59’ 24小时 昼夜更替的周期 生活计时
遥远恒星
360°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科学研究
自转周期
概念
参考点 自转角度 时间 意义 差异成因
恒星日
太阳日
某地经线连续两次 通过同一恒星与地 心连线的时间间隔
某地经线两次与日 地中心连线相交的 时间间隔
遥远的恒星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
AN
由昼入夜的是昏线。
CN
A
O
O
C
S
D
SB AB是 昏线
SD CD是 晨线
B 晨线:BC 昏线:AC
C
D
E
A
B
晨线: AC
昏线:BC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圈所在的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2、晨昏圈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3、晨昏线随着地球自转而不断西移,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与赤道的关系: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5、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与极圈相切,在春分日、 秋分日与经线重合。
太阳
360°
360 ° 59 ’
23 时 56 分4秒
24 小时
地球自转的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共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近似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点均为15°/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M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阴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
据此回答(1)-(2)题。
(1)下面关于图示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半球示意图B.a点角速度大于b点C.b点的线速度大约为a点的一半D.a、b两点同位于东半球(2)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对应练习】考点二: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 晨昏线(1)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反之,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2)晨昏线(圈)的特点①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由于晨昏线是太阳光线与地球的切线,所以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同一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是相同的,都等于0°;太阳高度在昼半球大于零,在夜半球小于零。
②晨昏线与赤道:晨昏圈和赤道是大圆,两者永远相交平分。
③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每小时15°。
(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最大为23°26′。
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夜弧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
(4)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或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
(5)晨昏线与地方时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经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大部分位于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经线)为12时,大部分位于夜半球的为24时或零时。
(6)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
(7)晨昏线(圈)的运动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来回摆动。
①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为黑夜,如下图:②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昏线(圈),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如下图:③总结规律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其极昼极夜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那条纬线和极点之间的区域。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对应练习】考点三: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对应练习】考点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对应练习】考点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4.影子问题(1)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限长)。
(3)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①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
②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
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
(4)极点: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朝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
【对应练习】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
据此回答(1)~(5)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A.8时B.13时C.17时D.20时(2)④地的地理坐标是:A.60°S,90°W B.60°S,90°EC.60°N,90°E D.60°N,90°W(3)若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4)下图中能够正确的反映该日P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是:(5)关于图中各点的正确叙述是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约1小时B.任何一日①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都约为36.5°C.③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D.①点的地转偏向力比②③④各点都大考点六:太阳的周日运动(1)周日视运动规律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
(2)比较下面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①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时东北升西北落,有时东南升西南落。
②三地正午太阳位置不同点是:在甲地,有时太阳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
【例6】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B.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此日在乙地向北,昼越来越长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对应练习】下图为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一天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回答1-2题。
1.当太阳位于C位置时,∠BAC=43°08′,北京时间为16∶00,则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A.66°34′N,60°EB.46°52′N,90°EC.43°08′N,150°ED.90°N,60°E2.从此时起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A.北回归线附近B.赤道附近C.南回归线附近D.15°S附近【课内强化专练】1、(2009·福建文综)读下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23°26′S(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D.12月22日18时2、下图中甲、乙两半球为相对的两个半球,涂黑的部分表示极夜,阴影部分为21日,其余部分为22日。
据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23°26′N,120°W)B.(23°26′S,120°E)C.(23°26′S,60°W)D.(23°26′N,60°E)(2)此时昏线为()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3、(2009·广东地理A卷)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双选)()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双选)()A.4时40分B.8时40分C.16时40分D.20时40分4、下图所示三幅图中,图甲阴影部分的中央为12月21、22日两天分界线,图乙ab、bc 为此刻地球表面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在66°34′纬线上,d地此日昼短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