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第一第二章教学教材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1课时初高中化学课本的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高中化学的课程结构和教科书的栏目与功能。
2.明确初高中化学学习要求的不同。
3.举例初步学习钢铁的腐蚀。
教学过程初高中化学所学的化学内容都是非常基础的,在整个化学的世界里,其实是九牛一毛。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这一点上,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是自成体系的,研究的都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用途,主要学的都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化学变化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如果说化学是一个螺旋的环,初中化学是下面的一个小环,高中化学就是上面的一个大环,这两个环是相连的,但又是不同的,主要是在层次和高度上不同。
在学习高中课程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高中化学课程与初中化学课程的不同。
初中化学用一年的时间学了两本书,上册和下册;高中化学将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必修1和必修2,后面可以再选修一门或者几门化学模块。
化学选修有六个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化学与生活主要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要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反应原理主要是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主要是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
实验化学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章2 精品
本学期总第1 课时本单元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刘敬忠课题:第一节奇妙的化学教学目标:1. 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教材与学情分析:调查表明,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憧憬,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
对化学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了解、认识和困惑。
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认识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
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形成对上述问题的更深切的体验,在课前应对学生进行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
教学媒体选择:化学教育的影片素材、木头、纸张、石头、塑料、橡胶、纤维、镁带、盐酸、氢氧化钠、酚酞、硫酸铜溶液等教学重点:复备1.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
2. 日常生活中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辨别。
课型:新授启蒙课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后作业:找出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同学之间交流看谁找的更多。
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 2 课时本单元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刘敬忠第二课时:二、观察化学变化教学目标:1. 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课后作业: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并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课后反思:课题:第二节 化学之旅(第一课时)本学期总第 3 课时 本单元第 3 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张波一、从问题开始 教学目标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第一
Page 26
23.试管架
主要用途:放置试管用
操作要求:1.加热后的试管,应用试管 夹夹持悬放在试管架上,不能直接插入 空架中 2.未用的干净试管应倒插在试管架上 3.试管架要保持清洁,用完后试管架一 定要洗刷干净,擦干放好
理由:1.防止热的试管遇冷而
炸裂
2.防止从管口落入灰尘
操作要求:1.夹取灼热的器皿时,一定要预 热坩埚钳 2.夹取瓷质器皿,不能用力过猛;夹取灼热 的器皿后,器皿和坩埚不能放在桌面上,而 应放在石棉网上
理由:防止器皿因骤冷而破裂 防止夹碎;防止烧焦桌面
Page 25
22.玻璃棒
主要用途:用于搅拌及引流
操作要求:1.搅拌时,玻棒头上 套橡皮 2.引流时玻棒紧靠器皿嘴
Page 12
11.试管夹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操作要求:①试管夹从最下端套入试管 ②必须夹在离试管口1/4~1/3处 ③手指握住试管夹的长柄
理由:防止污物从试管口进入 防止木试管夹烧焦 防止按动短柄,使试管脱落
Page 13
12.铁台
主要用途:固定和支持反应仪器
操作要求:铁夹夹持仪器应松紧适度, 以仪器不脱落为宜 铁圈上放石棉网 被固定仪器的重心,应在铁台底座上
理由:防止爆裂 便于搅拌,防止液体喷溅 防止受热不均匀,使蒸发皿爆裂 防止溅出
Page 5
4.锥形瓶
用途:①用于中和滴定②装配气体 发生器③做蒸馏液体的接受器
操作要求 :①盛液体量一般不超过锥形瓶容积 的1/3②加热时,先擦干外壁,垫在石棉网上或 置于水浴中进行③振荡时,用手指拿住锥形瓶的 颈部,以手腕为支点,用腕力使锥形瓶做圆周运 动,不能做上下振动或左右摆动。
初中升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全套
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材〔2021 〕第 1 讲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材分析初中教材要求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意义。
高中教材要求在高中化学中,要加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掌握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来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性质。
学会计算原子、原子团的电子数。
1.原子原子的英文名 (Atom) 是从 ?τομοζ (atomos,“不可切分的〞 )转化而来。
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 和 18 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
19 世纪晚期和 20 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假设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
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
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
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 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以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 49 个铁原子排列在钢外表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2、 O3、 H2O、CO2、H 2SO4等。
初三的化学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doc
初三化学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 讲一 . 本周教学内容: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 1 讲二. 知识结构:宏观 元素分子质子组成原子核微观 原子 (1)微粒构成中子离子混合物化 物 学研究对象质按组成分类成分多少纯净物是否通过化学变化 性质来表现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生成核外电子各种天然物质:煤、石 油、天然气、空气、矿 石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 合金、水煤气等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金属 同种元素 单质 非金属组成稀有气体有机化合物 (3)不同种元素一种分类 (2)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组成方法氧化物 酸 碱 盐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性质不同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含氧酸是否含氧无机 无氧酸化合物 酸(5)一元酸电离出的二元酸H 个数三元酸 是否易溶 可溶性碱 (微溶)碱于水难溶性碱完全中和 正盐酸碱中和 盐酸部分中和 酸式盐程度碱部分中和 碱式盐 注:( 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 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总之,以上总结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以后高中及未来的学习还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要有发展的眼光,不要过于机械,应根据学习的深度和阶段及时修正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 . 知识要点:1. 把握概念间的关系。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完整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讲义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篇走进高中一、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导引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敬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对化学世界充满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同学在好奇中学会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欲望去解决问题,学得轻松,同时在学习中学会不断总结,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遵循学习的规律,必将取得好成绩。
善于提出问题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
研究时还具有专业性、正确方向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因此,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课程标准强调“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探索和发现化学知识、原理,从而形成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
课程标准要求“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初三化学衔接教材
初三化学衔接教材知识点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都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2)化学的作用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例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练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①环境保护;②能源的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古时候,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人类学会使用了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
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多地依赖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①的原子论和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立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几万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这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
9、硫酸铜与氢氧化铜反应:
CuSO4 +2KOH=Cu(OH)2↓+K2SO4
10、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 +Ca(OH)2=2NaOH +CaCO3 ↓
初中化学重要化学方程式: 其它反应:
1、炼钢炼铁的反应: 2、甲烷的燃烧: 3、二氧化碳的检验:
NH4Cl, N2O, NO, NO2
注意:系数“1”省略不写
第二讲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物质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金属
非金属 有机物
化合物
无机物
氧化物 酸 碱
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 盐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
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A、排在氢前面的金属置换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B、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般不使用K、Ca、Na)
初中化学重要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单换单)
1、氢气还原氧化铜:
加热
H2 +CuO =Cu+H2O
2、碳还原氧化铜:
加热
C +2CuO = 2Cu+CO2 ↑
3、锌与盐酸制氢气:
(5)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氧、氟)除外, 最低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名称
离子
符号
NH4+
OH-
NO3-
化学初升高衔接课教材课件
(课标整合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为什么学化学?
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在 实 验制 室造 和它 工们 业用 上到 如了 何同 制一 取种 它物 ?质
, 是 什 么 ?
古代冶铁图
现代炼铁高炉
讨论
你知道 “青铜器时代”和“铁 器时代”吗?这两个时代的命名有 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其他反应
其他反应
离子共存
原子(概念、性质、结构、表示方法)
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 分子(概念、性质、表示方法)
化
离子(概念、分类、表示方法)
学
物 粒子之间的作用力 引力
质
斥力
的
结 粒子间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
构
组成物质的元素(了解元素周期表)
原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语
化学式的含义(质的含义、量的含义)
化学式
物质组成、化学式推导和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读法(质的方面、量的方面、粒子的方面)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事实、质量守恒定律、写-配-等-标-查)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找等量关系,质量守恒、元素守恒、
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吸收和放出)
金属
O2 金属氧化物
溶 于 水 可溶性碱
非金属
O2
新盐盐盐盐+++水氢+水气新金非属金溶属氧化物
盐+水
于 水
酸
新盐+新碱 新盐+新酸 两种新盐
盐
盐
化合反应的规律
分解反应的规律
1 初升高 化学衔接班 全册教材 (电子版教案)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全册教材(电子版教案)专题一:化学研究对象一.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1讲二. 知识结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是否有新物质变化规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来表现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性质盐碱酸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方法一种分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种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组成同种元素纯净物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合金、水煤气等各种人工合成的物质:石等油、天然气、空气、矿各种天然物质:煤、石混合物成分多少按组成分类离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微观元素宏观组成质物研究对象学化 *)3()2()1(关于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又可依据其组成细分为:⎪⎪⎪⎪⎪⎪⎪⎪⎪⎪⎪⎪⎩⎪⎪⎪⎪⎪⎪⎪⎪⎪⎪⎪⎪⎨⎧⎪⎩⎪⎨⎧⎩⎨⎧⎪⎪⎪⎩⎪⎪⎪⎨⎧⎪⎩⎪⎨⎧⎩⎨⎧⎪⎪⎪⎪⎩⎪⎪⎪⎪⎨⎧⎪⎪⎩⎪⎪⎨⎧⎪⎩⎪⎨⎧⎩⎨⎧+碱式盐碱部分中和酸式盐酸部分中和正盐完全中和程度酸碱中和盐难溶性碱微溶可溶性碱于水是否易溶碱三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个数电离出的无氧酸含氧酸是否含氧酸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成盐氧化物性质不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组成元素不同氧化物化合物无机)()5()4(H注:(1)高中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有关原子结构的学习。
(2)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还有其他种,又如根据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根据其形成过程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学习中专项展开。
(4)氧化物:仅指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化物且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化合物,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也将在高中陆续接触。
(5)酸(碱)也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H 、O 以外元素是否有氧化性分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根据酸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酸、弱酸等。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教学 课件(46张PPT)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名称 ,b仪器名称 。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
收集一瓶氨气的方法是
。
A
B
C
D
图1
(2)上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 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 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
是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
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
化学就是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元 素及其化合物是最重要的,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考题往往把 实验与元素化合物联系在一起来考
2016柳州28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 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 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3.装置及原理
初中重要的实验有: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氢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通过以上装置可以得出结论
1.有气体反应或生成的实验需要先检查气 密性再装药品
2.防倒吸 3.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前必需验纯 4.尾气处理 5.通常的气体制取及性质装置的连接顺序 制气→除杂→干燥→性质→收集→尾气处理
最新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绝对经典)
最新初升高化学衔接教材绪论知识点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都是许多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
(2)化学的作用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例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练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①环境保护;②能源的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化学发展史(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古时候,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人类学会使用了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
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多地依赖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①的原子论和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立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化学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几万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这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初升高化学衔接优质课件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
溶解性、毒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总结并识记1]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1、无固定的组成 2、一般无固定的性质
3、可用化学式表示 3、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例子 Cu MgO NaCl
空气、海水、溶液
※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
比一 化合物 比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分类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举例 Fe、S、O2、C、N2等 不同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
(4)次外层上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上 电子数不超过32个。
4.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 结构的稳定
数
性
金属元素
<4
不稳定
非金属元 素
≧4
不稳定
稀有气体 =8
元素
(He为2)
稳定
化学性质
易失去最外 层电子 易得到电子 极难发生化 学反应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最外层电子数
1、标出下列加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H2 Na2O2 NaNO3 CaCO3 KClO3 CH4
CaSO3 AlCl3 FeS Fe2O3 2.标出下列指定元素化合价
(NH4)2 CO3
①氯元素:HCl、 Cl2 HClO、HClO2、ClO2、KClO3 HClO4
②氮元素:NH4+、N2H4、NH3.H2O、N2O、NO、NO2、 N2O4 、Mg(NO3)2 、NH4NO3
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教案及反思
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教案及反思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面对大多数同学,同时留意培育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第二章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技能]: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分和联系;[力量培育]: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同学熟悉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学问的学习,让同学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亲热相关。
教学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力量的培育,离子的形成过程。
培育同学的微观想象力量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①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②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③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哪些?[新课引入]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一种粒子是离子。
什么是离子?它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争论原子的结构。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板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叙述]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运动区域叫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此向外类推,分别叫二、三、同学回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子和原子同学倾听留意想象集中精力,乐观思索复习巩固旧学问通过设问,激发求知欲这方面的学问同学缺乏,老师讲解要具体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试管夹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操作要求:①试管夹从最下端套入试管 ②必须夹在离试管口1/4~1/3处 ③手指握住试管夹的长柄
理由:防止污物从试管口进入 防止木试管夹烧焦 防止按动短柄,使试管脱落
Page 13
12.铁架台
主要用途:固定和支持反应仪器
操作要求:铁夹夹持仪器应松紧适度, 以仪器不脱落为宜 铁圈上放石棉网 被固定仪器的重心,应在铁台底座上
Page 21
18.表面皿 主要用途:盖烧杯或放试纸 操作要求:不能在火上加热
理由:不耐热,易爆裂
Page 22
19.燃烧匙
主要用途:用于少量药品的燃 烧实验
操作要求:1.做可燃性实验时,燃 烧匙应缓缓放入集气瓶中,但不能 接触瓶底 2.燃烧匙用完后,应立即洗净擦干
理由:1.防止集气瓶受热不 均匀内而破裂 2.防止腐蚀
理由:①过紧会夹破仪器, 过松仪器要脱落 ②使反应物均匀受热 ③防止铁架台翻倒
Page 14
13.酒精灯
主要用途:用于试剂量不多、温度要 求不高的情况下加热
操作要求
理由
Page 15
14.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 液体
操作要求:胶头滴管要在挤空后,再伸 入试剂瓶内吸取液体 吸入液体后,滴管不可平放或倒置 滴液时,管口不能接触容器,用后插回 原试剂瓶或洗净
Page 3
2.试管
用途:①溶解少量试剂或作反应的 容器②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操作要求 :①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要擦干,并均匀预热 ③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人,须用试管夹 ④加热液体时,试管跟桌面倾斜成45°角 ⑤用铁夹夹持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⑥用右手中指、食指、拇指拿在离试管口距离约全长1/3出操作
理由:1.防止研杵折断 2.便于研磨,防止药品外溅 3.防止药品混合而反应
Page 20
17.药匙
主要用途:取粉状或小颗粒固 体试剂(或者用纸槽)
操作要求:1.用过的药匙应立即擦干 净,以备再用 2.根据取用试剂的量,分别选用药匙 的大小端,取用量由少到接近需要
理由:1.避免沾污试剂
2.便于取用,防止取用过量
理由:防止气体泄漏,注意集气瓶跟广口瓶的区别 不耐热,防止炸裂 防止气体外逸
Page 8
7.漏斗
用途:①过滤 ②向小口容器内注入液体
操作要求 :①不能加热 ②加滤纸后制成过滤器,滤纸要贴紧 漏斗 ③过滤时,漏斗应放在漏斗架或铁圈 中
理由:漏斗不耐热,应防爆裂加快过滤
防止过滤器翻到
Page 9
8.分液漏斗
Page 10
9.长颈漏斗 用途:①用于加液 ②用于气体发生器装置 操作要求:漏斗管下端开口要 浸入容器里的液面下 理由:防止气体从漏斗管中逸出
Page 11
10.石棉网
用途:使仪器受热均匀
操作要求:①烧杯、烧瓶加热时 必须垫石棉网 ②不能浸水和弯折
理由:①使仪器受热均匀,以免 爆破 ②防止铁丝生锈和石棉脱落
Page 23
20.瓷坩埚
理由:①振荡时,液体不易溅出,易使液体混合 ②防止液体溅出瓶外
Page 6
5.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操作要求 :①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 学反应或量取热液体 ②读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竖直放置
理由:量筒不耐热
准确计量
Page 7
6.集气瓶
用途:用于收集气体
操作要求 :①集气瓶磨砂瓶口应盖上毛玻璃 ②不能加热 ③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瓶口要向上放置;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瓶口要向下
理由:防止把空气泡挤入试剂中, 以免试剂变质 避免液体接触橡皮头而侵蚀橡皮 防止试剂被污染
Page 18
15.水槽
主要用途:用于排水集气
操作要求:玻璃水槽不 可以盛温度高的水,更 不年加热 理由:不耐热,易爆裂
Page 19
16.研钵(bo)
主要用途:用于研磨固体物质
操作要求:1.不能用研钵捣击药品 2.研磨时,左手按住钵,右手握杵 , 在钵中缓缓转动 3.各种药品单独研磨
用途:①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装 ②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 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
操作要求 :①使用前要检查漏斗活塞是否紧密, 玻璃活塞应涂凡士林 ②分液时应充分振荡后静置,待分层后开启活塞,放 出下层液体,再从漏斗口倒出上面液体 ③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 活塞
理由:①防止使用时漏液 ②利用互不混溶液的密度不同而分层,两种液体分别从 上下口取出,可以避免污染 ③防止气体冲出漏斗
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第一 第二章
第一章 如何学习化学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 然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 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 利。为此,只要做好以下几点,那么初中化学的 学习大家就能够游刃有余。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二、课前要预习
三、听好每堂课
四、认真记好笔记
理由:防止爆裂 便于搅拌,防止液体喷溅 防止受热不均匀,使蒸发皿爆裂 防止溅出
Page 5
4.锥形瓶
用途:①用于中和滴定②装配气体 发生器③做蒸馏液体的接受器
操作要求 :①盛液体量一般不超过锥形瓶容积 的1/3②加热时,先擦干外壁,垫在石棉网上或 置于水浴中进行③振荡时,用手指拿住锥形瓶的 颈部,以手腕为支点,用腕力使锥形瓶做圆周运 动,不能做上下振动或左右摆动。
五、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六、课后及时复习
七、认真完成作业
Page 2
第二章 常见化学仪器 及使用方法
1.烧杯
用途:配制、蒸发浓缩溶液,在常 温下或加热下进行物质反应 操作要求 :①加热前,烧杯外壁须擦干 ②加热时,烧杯底须垫石棉网 ③搅拌时,搅拌棒不能打击玻璃壁 ④反应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2/3 理由:①受热均匀,防止破裂②防止烧杯局部 受热而破裂③保护烧杯,便于搅拌④防止加热 时液体溅出
理由:①防止加热时液体喷出②防止试管破裂③防止液体喷出烫 伤人④扩大受热面积,使液体受热均匀⑤以免管口水倒流管底, 引起试管爆裂⑥操作灵便
Page 4
3.蒸发皿
用途:①蒸发液体②浓缩和结晶
操作要求 :①加热前外壁擦干, 不宜骤冷②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超 过蒸发皿容积的2/3③液体较少或液体粘稠 时,应垫石棉网加热④蒸发接近完成时,要勤搅拌; 剩下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