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一)如何初步读懂诗歌(用)解答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第一节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诗歌鉴赏第一节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诗歌鉴赏第一节如何读懂一首诗歌诗歌鉴赏第一节如何读懂一首诗歌一、知人论世1、了解与掌握诗歌创作背景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的而不是牵强地把握主题。

古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大致分为社会政治和作家个人境遇两个方面。

(1)社会背景知识概览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现举几例加以说明:A、北朝诗歌多写征战尚武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彪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

《木兰诗》就是典型的女子“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例子。

又如北朝乐府《琅琊王歌辞(其一)》说新买了一把战刀,每天要多次抚摸,爱这把战刀胜过爱妙龄的女子: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当年,连年征战也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企喻歌辞(其四)》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主题: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尸丧峡谷中,白骨无人收。

B、南朝诗歌多写男女相思南朝尽管政权频繁更替,但与动乱的北方相比,社会是比较安定的。

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因此男女艳情几乎成了这一时期的乐府诗歌的唯一主题。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双关等艺术手法含蓄的抒发男女爱慕情怀。

《西洲曲》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

这首诗歌通过写一个女子盼望所爱的男子,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再到秋天,表达了这个女子对心上人的长相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浆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C、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的文人从军,自然要用诗歌反映建立军功的愿望,叙写边塞的生活,表达思乡的情怀;有的文人隐居山林四野,自然以诗歌寄情山水,歌咏田园;有的文人献诗于权贵,希望得到引荐,干谒诗则应运而生。

希望建立军功,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意不平。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全方位解题思路及技巧诗歌鉴赏题主要包括分析意象类、分析意境类、分析主旨型、表达技巧类、语言炼字类、分析诗眼类等六种题型,诗歌鉴赏答题时要分三步走,一是读懂诗歌,二是审读问题,三是科学答题。

1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1、读懂诗歌(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2、审读问题(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

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2语文诗歌鉴赏类别A、借景抒情类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

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

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例如: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整首诗只言松而不言人,如果不在题目“赠从弟”上 下功夫,很难把握其主旨。由题目明白了诗是赠堂弟的, 才可能理解该诗托物言志,借咏松树来勉励堂弟保持节 操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
动作细节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
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
的感情变化也可。
正衬
用次要内容(有相同性质或特点的
事物)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
5.
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问题: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用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生活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 之情。
古诗精讲
3.如何读懂诗歌: 1).读懂第一步:理解诗句内容: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 子。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谢冕
读诗任务 含义——韵味
9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肠” 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n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 (2)从作者来看:作者是南宋的汪元量,并不出名。但 我们知道他是南宋的诗人,就可以推测他的思想很可能是 表达对国家命运衰微的的伤感-——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 时代的主题,南宋的时代主题就是诗人们面对国家命运残 破的伤感。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存在反常的现 象,这些是作者整体构思、表达情感和格律 平仄的需要。
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3、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请尝试一下用诗家语读懂一首诗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履登山 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 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 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 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 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D
“诗家语”的五大“变形”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句序 互文见义 空白省略 反常搭配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穿貂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下雨
3、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之家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翠苍绿的山色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主语后置
起 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等作用。
即承接上句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

句的延续、补充、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 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即承接或者递进。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

诗歌鉴赏之一(步骤、思路)-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总结

诗歌鉴赏之一(步骤、思路)-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总结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怎样鉴赏诗歌
我 们 家 那 时很 穷,兄 妹3人 的学费 每学期 都要拖 欠。 我 和 妹 妹在 村里上 小 学 , 大 哥 在距家 20多 公里的 县城上 中学。 每周六 ,大哥 坐公交 车回家 ,车票 是 2 角 钱 。 全家人 一周团 圆一次 ,母亲 总是要 弄点好 吃的, 一家人 虽然清 苦,却 过 得 亲 热 快 乐。星 期天是 我们最 盼望的 时光, 大哥会 带着我 和妹妹 到村头 小溪玩 上 大 半 天 , 疯疯癫 癫地乐 。所以 一到周 六的下 午,我 和妹妹 都要站 在家门 口等大 哥 回 来 。 一 次 周 六吃 晚饭时 ,父亲 犹犹豫 豫地对 大哥说 :“大 强,学 校离家 远 , 往 后 就 不要每 个星期 回来了 ,放大 假的时 候再回 来吧。 ”我们 都明白 ,父亲 说 这 话 的 意 思,是 为了节 约大哥 每周往 返的那 4角钱 车费。 这 以 后 , 大哥几 周 没 回 家 。 又一个 星期六 ,我们 已吃过 晚饭, 屋外下 着雨刮 着风, 大哥突 然回家 了 , 头 发 和 衣服湿 淋淋的 。见到 大哥, 我们又 惊又喜 。父亲 爱怜地 看着大 哥,脸 上 却 有 些 不 悦。大 哥见父 亲生气 ,气喘 吁吁地 说:“ 爸,我 没坐车 ,是走 路回来 的 。 ” 父 亲 紧锁眉 头,一 言不发 地烘着 大哥的 衣服, 湿润的 眼睛在 火光映 照下闪 着 晶 亮 的 光 。母亲 赶忙为 大哥热 了一大 碗汤饭 和几个 蒸红薯 ,大哥 大口大 口地吃 着 , 咀 嚼 得 那么香 甜,吞 咽得那 么畅快 。 从 此 以 后 ,大 哥不坐 车了, 每周都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 疏通字面意思。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 及常见文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 倒装省略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第一篇: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1、第一步:读懂内容: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解。

看作者:定诗风、明情感。

看诗句:意象选择、情感表达、字词锤炼、画面描述。

看注解:背景材料、特殊提醒。

2、第二步:看题目:定诗歌类型、定题材。

分类标准: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②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代诗);③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④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持、咏史诗、闺怨诗、赠别诗等;⑤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划定类型的目的是确定诗歌的题材、形象、情感、风格、手法。

定题材: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赠别诗、边塞诗、闺怨诗。

定情感:忧国伤时、人生感怀、思乡怀人、羁旅行役、长亭送别、怀古伤今、寄情山水、田园逸趣。

(包括诗歌的主题)定形象:洒脱豪放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定风格:语言风格,平淡、工丽、直率、含蓄、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清新、沉郁。

定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3、第三步,审题干,答题目。

诗歌常见题材基础知识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1、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一)如何初步读懂诗歌(用)解答

诗歌鉴赏(一)如何初步读懂诗歌(用)解答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入手。
方 法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抓情眼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 风景。
•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 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 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 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这:首本诗词表作达于了作诗者人被放诬浪弹山劾水,罢的黜闲 还 情乡逸,致闲,居抒山发阴壮时志。难酬的悲愤, 问洒:脱本中诗寄首予诗抑表郁达之作情者。什么情感?
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
把流旧露时 出本与 作诗今 者抒时的发的沉了情痛怎景悲样结哀的合之情在情一。感起?,充分
4、抓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 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 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下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牛刀小试
(全国卷3)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
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
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古诗

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古诗

诗歌鉴赏第⼀步:如何读懂古诗编者按: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关重要。

对于考⽣来说,能否全⾯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我们应沉下⼼来,反复咀嚼,⼀定要重视古诗本⾝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呢?⼀是明⽩表层意思:能翻译出⼤意,把握如时间、地点、⼈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是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标题切⼊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

从标题切⼊,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边练边悟⼆、细读正⽂诗的正⽂是阅读的核⼼,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这⼀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在⽅法上还是有以下两点很关键:(⼀)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古⼈云:作诗⽆他端,只“情”“景”⼆字。

我们读诗、赏诗也⼀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

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

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两句,律诗的⼀、⼆两联,词的上⽚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三、四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是抒情部分。

⽽词,⼜特别强调上下⽚之间的过渡(过⽚)。

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情景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关系: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综 观 全 词 , 试 分 析 “ 心 事 ” 具 体 指 的 是 什 么 ? ( 3 分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①思亲,盼望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 ②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③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概括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角度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的感情活 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形成的氛围、感觉就是意境。
• 古代诗词中,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 着特定的情感,这就是特殊意象。领悟这些“意象”中的寓意, 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积累)
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2分)
标题可以帮助解读
一、内容事件 二、思想情感 三、表达技巧 四、诗歌类别 五、写作目的 六、写作背景 七、时间地点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 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 的向导。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角度一:看标题,抓题眼
【例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流程及基本技巧+课件46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流程及基本技巧+课件46张

回顾高考
一、(2020 全国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B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 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心惊神伤”。 2.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 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每点3分)
思路:一、看标题——“苦笋”——借物抒怀,所以暗含手法,情感。 二、看作者——“陆游”——感情奔放,抗敌御侮。 三、看注释——“第二个注释”(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 媚。)——表情作者的观点态度,所以选项C“吩咐不要过多取食”错。
回顾高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5 答案 (1)C (2)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 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1)“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曲解诗意,诗人认为苦笋虽然味 苦,但就像魏征直言敢谏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诗人由此想到魏征的美好品节,于 是管束儿童不要过多地采摘,应该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让它经受风雨磨炼,蓬勃生长。 (2)本题要求找出魏征和苦笋之间的相似点。历史上的魏征直言敢谏,人多认为“言行无 礼”,难以接受,和苦笄的“苦”有相似之处。诗歌颔联“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 生”,指出苦笋的“苦节”是与生俱来的,它象征着耿介的性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苦笋品 质的认可和赞美。颈联中“我见魏征殊媚妩”引唐太宗的话表达唐太宗对魏征方正人格的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诗歌鉴赏解法指导.doc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诗歌鉴赏解法指导.doc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诗歌鉴赏解法指导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托物言志,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诗歌鉴赏专题一: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专题一:如何读懂诗歌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例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找出诗中的具体意象,简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 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 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
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例2、08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思考:标题中的“酬”“九日”“见怀”如何理解? 例3、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思考: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
诗歌鉴赏专题一
如何读懂诗歌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如何读懂古诗词
所谓读懂是指初步把握诗意
如何读懂诗歌 标题 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例1、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 年)。 指出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情感?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 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 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 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 喜悦和悠闲之情。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掌握不再丢分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掌握不再丢分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掌握不再丢分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有什么步骤
(1)认读感知
读诗后仔细阅读各选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对材料做全面理解,再去解题。

另外还要读标题、注释,弄清材料背景,领悟作者心情。

(2)进行联想
熟悉材料以后,联想/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

(3)切记不能想当然
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

(4)辨析真伪
在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前是后非、自相矛盾的情况,如果在选项中出现“都”、“全部”等很绝对的判断词,那就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

诗歌鉴赏中常见意象归纳
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
如:山水情、爱国情、思乡情、儿女情、别离 情 理想壮志以及怀才不遇等。
二、怎样读懂、鉴赏一首古代诗词
《考试大纲》:“①鉴赏文学作 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但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要求 考生真正读懂浅易的古代诗词。
1、从标题入手感知诗歌的 内容
古代诗歌标题的特点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也常常是 作答的切入点。 它往往直接揭示诗词的创作时 间、地点、事件和主旨。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句中第三句的“绿”字为诗眼。形 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 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 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
4、通过了解作者来确定 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风 格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情 感和营造出的意境
王维的《过香积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冬至、夜:表时间; 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 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 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 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 主旨。
2、留意注释,全面了解
诗歌的内容
诗词后面附有解释词语,一定 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提供背 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 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暗示题 目的答案。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一) 怎样领会诗歌大意
《考试大纲》“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一、什么是“浅易”的古代诗 歌
1、
从内容上看,与写作的社会历史 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
2、从表达上看,较少运用典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从语言上看,文字浅显易懂
4.从体制上看,是近体诗或短小 的词曲
5、从表达的情感看,抒发的是 人之常情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 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初步:如何读懂古典诗歌
提示3:为什么不早不迟偏偏在天将明时才去望呢?
提示4:为什么她听到鹊喜声就想到门前去望呢?
意象的含义 意象前后的关键词 表情或表意
提示5:给诗歌补上题目,并完整地说说本诗的主要内容。
闺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引导1: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寒食”是什么意思?
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点明季节;“暝”点明具体的时间。“秋”与“暝”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流淌着悲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隐而难藏的惬意与满足就使“秋暝”的感情亮丽畅快起来了。
3、关注表情、表意的关键词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之后,意与象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当然,诗人用意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子规的常意为孤寂哀愁,而在“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中,子规却是一个对美好事物留恋、热爱和执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
引导2:根据这个诗题,试推测诗歌的内容及其感情基调。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引导3:试结合诗题对本诗表达情感的特点进行赏析。 诗眼→感情基调→抒情方式
因题测诗
抓住关键词语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1:以题材划分,这两首诗分别属于哪一类?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总结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
【例五】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
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练习
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



赏 01
2024高考专题复习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一)了解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言 古体诗
唐诗(近体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剧本)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从军行 杨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2、生活经历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
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熏一时她炉种与的中 植情悲所物伤人燃,与离的古香代别思料 风念时。 俗。的:3、伤上姑桡联娘片心:们系以欲船在桨注女绝春。方。日释4佳、的下节苹角片出花度以游:写男
郊方野的水角滨度,写采集他苹与花情赠人送给分自别己后的的情人不。舍与思 念。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三) 看注释
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五) 抓情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 的情感。
牛刀小试
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把流露旧出时本与作诗今者抒的时发的沉了情痛怎悲景样结哀的合之情在情一。感起?,充分
4、抓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 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 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下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六、方法介绍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
方 法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助题目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 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 新知。
(一)看标题
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一、考纲要求 E级
(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 (二)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答题步骤
(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 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 (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 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 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
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 (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苏轼)
法 二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 到惠州时所作。
本诗表达作者怎联样系的作情者感?
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
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 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牛刀小试
(全国卷3)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
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
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入手。
方 法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抓情眼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 风景。
•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 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 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1、概括诗歌内容。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 5、暗示写作手法。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 件、主旨等。
牛刀小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存在的问题
(一) 读不懂 (二) 说不清 (三) 答不全
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为 什么读不懂诗歌?)
1、语言的省略 跳 跃 2、语序的错乱 性
3、时空的跳跃
秦观的《鹊桥仙/七夕》:“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五、学习目标
善于捕捉诗歌直观信息,快速理 解诗歌大致内容。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 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 观豁朗的心境。
温馨提示
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 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 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 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 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 陶渊明
(弃官归田,诗风恬淡)
• 杜甫
(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 李白
(傲岸不羁,诗风潇洒)
• 辛弃疾、陆游、(国难当头,忧心如焚,
文天祥
诗风慷慨悲壮)
• 苏轼
(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 想影响,诗风豪放旷达)
• 李清照 (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
新婉丽。后期诗风沉郁悲痛)
方 法 三
点绛唇 (贺铸)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
语,的是消凝处。
薄雾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
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注 这1、是霜一绡首:爱素绢情,词这,里写指手一帕对。情2、侣麝乍煤别: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
牛刀小试 清平乐 (刘弇)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 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 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注 本:词本主词要是抒作发者了在作京者任对职爱期妻间的为深感挚 悼而爱念今妻之却之物情逝是。而词人作非先,。写为东全悼词风亡以依词感旧。情,为柳纽色带如,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