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龙晓凡;王艳洁;孙文秋实【摘要】现有的数学类专业教育模式已不能够满足现在的社会需求,数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呈现每况愈下持续低迷的状况.为让数学类专业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争取到一席之地并走出就业状况低迷的困境,通过市场调研、经验总结、个案研究、文献参考等多种途径,提出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培养思路,构建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内外兼修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遵从发展性、全面性、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原则,实施梯度培养制、导师制,依托校园文化与精英教师团队,对推进数学类专业从理论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有促进作用.【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年(卷),期】2015(033)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社会需求;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应用技能;专业综合素质【作者】龙晓凡;王艳洁;孙文秋实【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数学类专业在众多专业中属于基础性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

无论是进行科学研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保险、工商管理等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类专业知识[1]。

而数学类专业学生所具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为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社会公众对数学类专业存在的普遍认识不足,使得近年来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出现困难,就业情况也每况愈下。

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近年来该专业就业率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96.36%到2010年的87.5%,2011年更是降为75.86%,下降至全校就业率倒数第一位。

据毕业生反映,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课时安排紧、内容广泛,但与就业实际情况相关的课程不够明晰,应用性课程较少,实践课程几乎为零,其教学安排处于广泛猎取知识的状况,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不密切。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王鸿铭,张麦玲(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75001)摘要:目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环节较为薄弱,无法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因此,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树立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观念,优化完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人才课程,壮大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构建“校企合作”机制等几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部分。

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测试环节,通过应用分析可知,此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将其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复合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5-016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大量高校扩招促使高等专业培养教育加快步伐发展,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需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专业性的、技术性的要求[1-2]。

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较短,无法更大程度的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需求,各个院校在教育机制、教育基础、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在校学生知识面狭窄、相关工作经验少、自身能力不高,这些因素都是未来影响工作能力过低的基本问题。

缺乏实战经验使得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在面对招聘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用人原则深深打击择业学生的就业心态,影响学生的从业未来。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社会对于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不仅要求其有创新精神、职业素养,还要求其可以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3]。

因此,在此次研究中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四方面进行模式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创新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创新

和常用的运算方法 , 为学 生学 习后继 课程
和利用数学解决实 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数学
基础知识及常用 的数学方法 。 () 2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 准备
( ) “ 组 研 讨 法 ” 开 习 题 课 的 3用 小 展 通 过 各个 教 学 环 节 , 步 培 养 学 生 的 课程特色 :经 济应用 数学 》 逐 《 课程 内容 充分 教 学 。 抽象概括 问题 的能力 , 逻辑 推理 能力 , 自主 体现高职数学为经 济类专 业服 务, 同时为 ( )用“ 4 现场教学法 ” 处理抽象 的数 学 学习能力 , 以及较 熟练 的运算 能力 和综 合 学生的可持续 发展做准备 的要求 ; 概念 。 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2 .建立教学内容 遴选机制 : 针对 高职
() 问题 驱动 法” 2 用“ 展开教 学 内容在 法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 问题一环扣一环 , 便 于启发式教学原 则的实 现. 学生 吸引到 把 教学 内容中去 , 充分调 动学生 听课 的积 极 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的 兴 趣 , 成 科 学 的 学 习 态 度 , 立 辩 证 唯 经济应用数学 的教学过 程 中, 形 树 用问题 驱动
教 育 管 理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创新
文 /李 素 霞 摘 要 : 文 从 经 济 应 用 数 学 课 程 的 性 质 准备两大主要 目标 。针对高职培养一线 岗 练习一实践 。本课程根据 不同的教学 内容 本 与作 用 , 程 的 设 计 理 念 与 思路 及 教 学 内 位实用性 人才 的 目标 , 照“ 课 按 淡化概念 、 降 和特点 , 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 , 如理论教学
法; 实践性教学活动采用现场教学、 学生现 场演示 、 组织学 生对实 践性教 学 内容进 行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 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 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鸡西高校经济系以培育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培育同学解决现实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力量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竞争力,走产学研结合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和充分就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

为实现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鸡西高校经济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究与实践,该专业202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究出能够达到毕业生全部就业并适合于我系进展的人才培育模式,即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育模式,几年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办学成效。

一、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高职教育方针,坚持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力气,推行素养教育和就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为根本,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遵循高职教育进展规律,实施开放教育;加大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力度,构建敏捷多样的人才培育模式,探究新形势下就业模式的新途径,为企业培育大批高素养的经营管理特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该模式是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育模式胜利的探究与实践。

2.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的基本原则在实施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时,我们主要坚持面对市场、适应社会需要和有用型、多力量全面培育两个原则。

学校要真正做到面对行业和地区办学,适应经济进展和就业市场实际需要,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育合格的高职人才并办出特色,就必需到企业中去寻求合作,开展调查讨论,了解快速变化的企业动态,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教学内容。

二、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意义就业导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的详细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能弥补课本学问落后于社会进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

二是它突破了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加学校人才培育方案和人才培育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培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培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考, 鼓励 学生发 表 自己的看法, 勇于提 出猜想, 敢于 质疑 。比如, 成立课 外兴趣小组 、 建模小组 、 数学软件协会, 开展数学应用讲座等, 形成 以学 生为主体 、 教师 为主导 、 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这样有助 于发挥 学 生学 习的主 动性 , 使学生 的学 习过 程成为在 教师引导 下的“ 创造” 再 过

以 提升就 业雒力 为目标培荠数学毫业应用型人才
沧 州师 范 学院数 学 系 杨 丽 高俊 宇 贾庆 兰
[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形势的 巨大转 变, 社会对应 用型人 才的需求 日益增加。结合 当前 河北省数学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形势 , 对数 学专业应 用型人 才培 养方案提 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 关键词 ] 数学专业 应用型人 才 培养 目标
程。
3 教 学 手 段 方 面 、
、பைடு நூலகம்
型人 才。 因此 , 高校各个 专业的人 才培养方案 是人才培养 的纲领性设 计, 了培养创新 型人 才和应用 型人 才, 为 必须明确大学 的培养任务, 析 分 现行培养模式存在 的差距 , 改革创新 建立在 可靠的基础之上。 使 根 据应用型人 才培养 的定 位, 数学 专业人才培 养的定位 也重点强 调应用 型, 培养基 础理论扎 实, 能够运用 数学知识 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 际问题, 具有较强 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 的高素质应 用型人 才。 二 、 合 培 养 目标 , 师 应 在 教 学 内 容 、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评 方 式 结 教 教 考 等方面不断进行革新 1教学 内容方面 、 ( ) 当增 加数学史方 面的内容 注重渗 透现代数学思 想和应用 1适 数 学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思 想 , 时 地 引 人 数 学 史 的发 展 过 程 、 学 家 的 思 适 数 维过程 以及现代数学 的最 新研究情况 , 使学生充分体 味数 学的乐趣 , 从 而提高其学 习积极性 。同时 , 数学家的丰功伟绩 、 精益求精 的科学态度 以及崇 高的品德也会 对学生 的人格完善产 生积极 的影 响 , 能够使 他们 在获取知识的 同时 , 也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 , 提升人文素质 。 ( ) 设 数 学 软 件 方 面 课 程 在 课 程 设 置 方 面 , 以 适 当增 加 数 2增 可 学软件类课 程, Mahmaia 如 te t 及其 应用 、 t b c Mal 及其应用 和 S S a A 软件 及 其 应用 等, 这些课 程有利 于提升学 生的动手 实践能力 和应用 数学知 识 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 力, 使学生在专业研究 和实 际应用 中能够真正地使用 数学工具解决 问题, 为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2、 教学 方 法方 面 () 1 教学过程要有 趣味性 数学专业 课程 由于受制 于 自身逻辑性 强 的特 点, 难以较快地引起学生 的兴趣 。教师要讲好课程, 必须 以通俗 易懂 、 准确 、 动的语言, 以直观形 象的方式来描述 它的特性 。同时, 生 并 教学 中不可避 免地要 出现 许多枯燥难 懂的算式 推导, 它不仅 束缚 了思 想、 丧失 了创造 性, 而且损 伤了大 多数 学生学 习数 学的积极性 。那么 , 教师 在教学 过程 中要 注意 引导学生从 生活实 际 中发现 问题, 注意收集 生活 中的实 际案例, 并根据各 章节 的内容选择适 当的案例服 务于教学, 将理论 教学与 实际案例有机地 结合起来 , 使课堂讲 解生动清 晰, 并提炼 出相应 的数 学模型 , 以此 鼓励 学生灵活运用 书本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真 正体会 到数 学的实用价值 , 不同程度 的学 生都能意识到数 学的真义, 使 从中领略到 自己需要 的东西 。 () 2 以教师为 主导 、 以学生 为主体 在 教学 中应该做 到 以教 师为 主导 、 以学生为 主体 , 采取 灵活多样 、 生动有趣 的教学 方式 , 充分调动 来 学生 的 自主性,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课 堂教学可根据 不 同教 学内容 的特点及 班级学生 的学习基础 和总体水 平, 选择恰 当的教学方法 , 使学 生的学 习活 动不只限于接 收 、 记忆 、 模仿 和练 习, 倡导 自主探索 、 应 动手 实践 、 作交流 、 合 阅读 自学等方 式 。教 师应要求 学生主 动参与, 自由思

- 以就业为导向- 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 以就业为导向- 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摘要】大多数高职学院在课程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对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基础课尤其是数学课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本文从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教学,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在课程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对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导致基础课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和难点。

高职教育只是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等基本素质,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就必须深刻了解市场、企业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能就业、高就业的应用型人才。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所以在“以就业为指导”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开展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是一项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以抽象、晦涩著称的高等数学,在高校学生的心里一直被视为“老大难”课程,尤其在高职高专院校里,数学课的这种窘境得到进一步凸显。

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少,学习内容多,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去自觉、主动地对其学习。

于是我们从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并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数学教学新方式。

一、准确定位、合理设计本课程是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设的基础必修课。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摘 要] 应用数 学专业是 高校重要的基础理论专业之一。该专业具有基础理论性强的特点 , 但是随着社会 的发展 和经济的进
步, 社会对应 用型人 才的需求 日益增加 , 从而对该专业的人 才培养提 出了新 的要 求。基于此 , 应 用数学专业教 师应该从 应用数学专 业的现状入 手 , 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 才的需求, 对应用数 学专业下的应 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 。本 文根据 需要采取主要措施 ,

2 0 1 4 年 2 月
Un i v e r s i t y Ed u c a t i o n F e b r u a r y 2 01 4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柳 长青 罗朝晖
( 百色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 系, 广西 百色 5 3 3 0 0 0 )
高校应 用数学 专业 于 2 0世 纪初 开始发 展起 来 , 应
用数学专业所行使 的职能主要 以教学 和科研 为主。应用
数学专业 在 以教学促进科研 开展 、 以科研 带动教 学进步 的行程 中 , 已经取得 了一定 的成绩 。和应 用数学专 业紧 密相关 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 学专业 , 它们之 间存 在相
互辅助 的关 系。
随着 当今社会 信息技术 的高速发展 , 信 息化和信 息
技术 的发展程度成 为一个 国家 、 一 个企业综 合竞争力 的 重要标志 。高校应 用型人才 的培养 , 需要密 切关 注外部 环境和学校 自身情 况 , 摸索 出符合 信息化时代 和社会人 才需求 的人才培养 目标 。不断调整 和改革课程 体系 , 注 重体验式教学 、 多元 化教学方法 向实际教学 的渗入和扩 张。融合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 的精 髓 , 调动起学 生学 习 应 用数学 的主动性 和 自觉性 , 不 断培养学生 的实操能力 和创 新精神 , 最终培养 出具有创新 能力和综合 素质 的应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懂 , 生 在 学 习 时 , 难 很 大 , 致 了 少 数 学 生 不 能 学 困 导
日益 增 加 的 对 高 等 教 育 的需 求 和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招 生
击 了 人 才 结 构 的 层 次 性 . 使 以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为 己
任 的 独 立 学 ຫໍສະໝຸດ 处 在 非 常 不 利 的 地 位 ,面 临 着 生 死 存
亡 。
随 着 社 会 对 人 才 需 求 的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对 人 才 的 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独 立 学 院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令 人 堪 忧 .如 何 改 变 当 前 传 统 的 培 养 模 式 , 新 培 养 思 路 。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和 实 践 能 创 提
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关 键 。 此 。 立 学 院 要 不 断 创 新 培 为 独 养 思 维 , 善 培 养 模 式 , 现 专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对 完 实
于 独 立 学 院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专 业 来 说 ,首 要 的 是 要 对 市 场 进 行 调 研 . 了解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专 业 的 就 业
[ 摘 要 ] 文 章 分 析 了 当 前 独 立 学 院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专 业 的 现 状 和 面 临 的挑 战 , 创 新 培 养 思 维 、 出人 才 从 突
培 养 特 色 、 强教 师 队伍 建 设 i个 方 面 , 加 对独 立 学 院 数 学 与应 用数 学 专 业 人 才 培 养模 式 进 行 了 思 考 和研 究 。 [ 键 词 ] 独 立 学 院 ; 学 与应 用 数 学 ; 才 培 养 模 式 关 数 人 [ 中图 分 类 号 ] G 2 67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0 7 5 7 (0 9 0 - 0 2 0 10 - 64 20 }6 0 5 - 3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是当前时代所急需的。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需求分析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首先需要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和需求特点,来创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

还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用工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课程内容和技能培训项目。

二、课程设置基于需求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需要合理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提供接地气、贴近市场的课程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设置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实践、生产实训等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这样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还可以引入行业顶尖人才和企业导师,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四、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将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具有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善,还需和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实践环境。

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数学专业(070104)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科研院所、教育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分析、管理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运用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动力系统及其应用(1)哈密顿动力系统(2)微分动力系统及常微几何理论2、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其应用(1)对流扩散程的理论与应用(2)偏微分方程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3)微局部分析(4)无穷维动力系统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三年2、提前攻博生:五年3、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

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B类课程即专业基础课8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课程9-1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第一外语哈密顿系统与辛拓扑动力系统的变分方法流体动力学中的数学理论概率论极限理论数学规划稳定性理论随机规划的统计方法六、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位论文为辅。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数学应用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析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数学应用型人才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具备计算机等相关技能的专门人才。

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数学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能够独立进行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首先要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在学习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设应用型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专门的应用型数学课程,如数学建模、运筹学、统计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提高应用能力。

3.注重实践操作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数学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课程,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探究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在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应用型数学课程的比重,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实际问题,解决具体的应用难题。

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在科研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并进行模拟研究,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问题的描述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供给和需求。

供给方面,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需求方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

模型的建立1. 建立供给模型假设大学生的数量为N,就业机会的数量为M。

则大学生的供给量和就业机会的需求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供给量 = N需求量 = f(M)其中,f(M)表示就业机会的需求量函数,该函数与就业机会M相关。

2. 建立需求模型假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A,就业机会的质量为Q。

则大学生的需求量和就业机会的供给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需求量 = g(A)供给量 = Q其中,g(A)表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量函数,该函数与就业能力A相关。

3. 建立匹配模型匹配模型用于描述大学生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匹配程度。

假设匹配程度为P,则匹配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匹配程度 = h(N, M, A, Q)其中,h(N, M, A, Q)表示匹配程度函数,该函数与大学生数量N、就业机会数量M、就业能力A和就业机会质量Q相关。

4. 建立变动模型变动模型用于描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

假设时间为t,则变动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大学生数量的变化量= ΔN(t)就业机会数量的变化量= ΔM(t)就业能力的变化量= ΔA(t)就业机会质量的变化量= ΔQ(t)匹配程度的变化量= ΔP(t)其中,ΔN(t)、ΔM(t)、ΔA(t)、ΔQ(t)和ΔP(t)分别表示时间t 时大学生数量、就业机会数量、就业能力、就业机会质量和匹配程度的变化量。

就业导向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就业导向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的 课 堂 教 学 是 以 知 识 目 标 为 中 心 的 , 注 重 理 论 知 不 知 其 所 以 然 , 样 就 很 难 实 现 高 职 数 学 课 的 教 学 只 这
识 的 系 统 性 、 整 性 和 严 谨 性 , 忽 视 了 实 用 性 和 实 完 而
目标 , 至 连 为 专 业 服 务 提 供 工 具 的 目的 也 难 以 达 甚 到 ; 过分 强 调理论 知 识 的系 统性 与完 整性 , 会 导 若 又
论 知 识 宽 泛 , 不 一 定 系 统 严 谨 , 求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但 要
( ) 学 知 识 的 工 具 性 与 学 科 知 识 的 系 统 性 关 二 数

和实践 能力 较 强 。针 对 这 一 人 才 特 点 , 确 定 数 学 在 教学 目标 时 , 由注 重 知 识 客 体 向注 重 学 生 主 体 转 要

以 能 力 为 本 位 。 新 确 立 数 学 教 学 目标 重
高 职 教 育 的 特 点 是 针 对 性 强 , 市 场 需 求 为 导 采 用 加 强 基 础 、 出 应 用 、 容 宽 泛 、 加 选 择 弹 性 以 突 内 增
向 , 人才 培养 注重 以能力 为本 位 , 其 要求 专 业基 础理 的方法 , 以达 到数 学教 育为 培养 目标 服务 的 目的 。
和重 构教 学 内容 。对某 些 专业 先 用 到 的数 学 知 识可 教学 内容 是根 据课 程 在实 现 目标 中所 担 负 的 任 以“ 用先 学 ” 只 让学 生知 道 其 然 , 急 , 在适 当的 时候 荐 务 而 定 的 , 教 学 内 容 的 调 整 和 选 择 上 要 处 理 好 以 知 道所 以然 。 这 样 看 似 “ 成 体 统 ” 但 可 使 学 生 在 在 不 ,

从就业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为例

从就业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东北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为例
[7]丁云祥.我国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0- 32.
责任编辑:王松国
65 中国成人教育
CHINA ADULT EDUCATION
工作研究 GONGZUO YANJIU
事实上上述的 1500 万个岗位根本不可能得到充 分的利用,这是由我国地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偏远 地区,如大西北需要人才,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 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不愿意去那些地方,他们基本上 都想在一线城市里找一份待遇优厚、福利好的工作。 毕业生的这种心态导致了不少待就业者找不到工作。
当然,学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也有责任,最直接 的就是教育与现实脱节,课堂上的内容根本跟不上社 会的发展,而老师授课基本上是以书本为标准,这使 得学生学到的和社会需要的产生了脱节。
学生找不到工作,心理压力过大。有关机构在北 京、上海、成都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 显示,到 2009 年 2 月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 35.5%,有约 70%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 好找工作,56%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感到非常焦虑。 2010 年对宁波某学院的就业调查中,27%的毕业生 非常担心自己以后的工作。这表明,如果就业问题得 不到解决,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大,最终会对 社会的进步甚至安稳产生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材料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大教育 经济研究,2004,(5):33- 35.
[2]冯菲,马丽娜,陈平水.高校贫困生资助要以有偿资助为 主—— —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A].2010 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 术年会论文集[C];2010 年.
[3]王红,陈纯槿,童宏保.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 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1,(9):74- 78.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生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应用数学”课程为例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生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应用数学”课程为例

2022年6月第25期Jun. 2022No.2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生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交通运输专业研究生“应用数学”课程为例陈菁菁,金美含,罗 钦(深圳技术大学 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广东 深圳 518118)[摘 要] “应用数学”是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从适应当前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应注重融合数学知识框架构建、数学方法理解应用与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三个方面的内容。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PDCA理念,教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PDCA循环过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专业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联系,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关键词] 应用数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专业应用;PDCA循环[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交通运输’特色专业”;2021年度深圳技术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项目“应用数学”(20213108080002)[作者简介] 陈菁菁(1977—),女,湖南新宁人,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应用数学教学研究;金美含(1988—),女(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时空大数据挖掘、应用数学教学研究;罗 钦(1982—),男,湖南浏阳人,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132-04 [收稿日期] 2022-03-14 科技需要数学的支撑,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数学、博弈论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学分支都是新技术的坚实基础。

数学应用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

以就业为导向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视角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教育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迫切需要通过文化课程转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数学课教学应当在考虑本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明确课程定位,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为专业课服务的新路子,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是根据目前中职教育实际而提出来的一种办学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领着中职教育的改革。

中职教育以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来衡量,但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仍没有摆脱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课程目标决策不明,内容选择欠佳等问题,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毕业生。

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怎样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定向?这些问题摆在我们每一个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面前,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索。

一、明确课程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文化课课程目标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突出体现岗位就业目标的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合作学习、人际关系等。

课程设计要抓住“职业”特色,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标准。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文化课为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课则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

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1.坚持大课程的观念,跳出学科进行总体考虑和定位。

中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门课程不能站在自身的角度来定位,要服从“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从就业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浅议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浅议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浅议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日渐成为众多高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校数学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高校应用数学应用数学意识数学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分为“纯数学”与“可应用的数学”。

纯数学如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数学、计算机数学和运筹学等都算在可应用的数学范围内。

而物理学家、航空工程师、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等,他们为了解决各学科及工程上的问题,需要用数学应用为工具,创造性地发展新的数学方法,来处理他们所遇到的独特问题,这就是“可应用的数学”。

在当代,数学不仅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已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应必须具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数学素养,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也成为众多高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应用数学是区别于纯数学的数学科学1.应用数学的内涵。

应用数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研究问题的态度、方法和思维模式,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应用数学不同于纯数学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应用数学与纯数学是科学研究领域中两个很不相同的学科。

二者相辅相成。

应用数学不等同于实用数学,实用数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如计算导弹的发射以及登月等,这是一种服务的性质,帮助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数学问题,它所注重的是数学的方法,注重方法的改进或提高;应用数学则注重的是主动提出研究对象中的科学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或创造出新的知识,它所注重的是用数学来解决科学问题。

应用数学也应当为社会服务,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为科学本身服务,即服务于基础科学,又服务于应用科学。

2.应用数学思维素质的培养应用数学用数学的方法推动经验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刺激对新数学的需要,为纯数学提出新的问题,这就是应用数学的双重性。

因此,大学应用数学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纯数学知识;第二,培育学生对应用数学态度;第三,培养常用的工作能力,即培养应用数学的方法;第四,学科全貌介绍,即概述课程,让学生了解整个学科的全貌;第五,对学科某一分支深入地了解。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数学模型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数学模型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数学模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大学生个人未来十年职业规划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你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所学的就业知识技能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来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

本报告基于麦可思公司的全国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考取公务员、做公司职员、继承者、考研和其他方向做了调查统计,所用数据包括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调查和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的抽样调查。

在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3.5%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毕业生自主创业;9.9%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其中6.7%的毕业生准备继续寻找工作。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约为575.4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调查时中国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约480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约9万余人自主创业,约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1.1个百分点,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2.7个百分点。

由于就业形势转好,有更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刚毕业就读研究生。

尽管2010届研究生扩招了5.3%,但201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得更快(8.3%),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可能也是读研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很多时候等于就业问题,就业于个人家庭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就业是国家政治昌明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学生就业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自身的状态 ,不能积极应对 。 由于高职培养 目标发 生了转变 ,再加 上教学对象 和教学 目标也 发 生了变化 ,这就需 要要打造 一支 能够适 应高职教育 的高素质 的教学 团 队。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 素养 ,我们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 1 )定期安排数学教 师深入企业 ,为他们提 供学 习专业 知识 的机 会 ,使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达到 “ 双师型 ”教师的要求。 2 )系部要充分利用每周 的教研 活动时间集 中带领 教师学 习高职 新 的教 育理念 ,使教师更快建立起 为学 生服务 ,为就业 服务 的教学理 念 ,为更好 的实现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奠定 思想基础 。 3 )针对高职数学开设学 时较短 的问题 ,鼓励 教师 大胆 的进行教 学内容 的改革 ,遵循 “ 必须 、够用” 的原则 ,对 于学 生基础参差不齐 的情况 ,应该 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教学 。 3 .以就业为导向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强其 实践性。现行 的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大多数还是 中学教学模 式的一个延续 ,注重理论 的讲授 ,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不能体 现出数学对专业 的作用 ,这 样 的教学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职教 育培养人才 的要求。高职 的
性 和 实用 性 。
培养 目 标是生产 、建设 、管理 、服务第一线需 要的高技 能人 才 ,对学 生应用能力和 动手 能力 的要求 都 比较高 ,这 就要 求我 们创新 教 学模
式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考 虑 :
1 )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 式。打破 以知识传 授为 主要 特征 的传 统 的学科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 中心 组织课程 内容 ,以实战
的过程 中借助计算机去 “ 算 数学”,省去 了繁琐 的人 工计算 ,数学 与 计算机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快捷的去解决实 际问题 ,更 好 的培养 了学 生 用数学 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 3 ) 引入过程 考核 的考核模式 。对 于基础 的理论 知识考 核改变 了 以往的试卷考试 ,而是采用上机考试 ,学 校建立 了 自己的数学考试题 库 ,每套考试试题都是从题库 中随机抽取得到 的,保证 了考核 的公 平 性。数学试验的考 试采 用 了开卷考 核 ,其 目的是 能用 所 学的 数学 知 识 ,将 岗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转化 为合理 的数学模 型 ,再以计算机 辅 助计算 ,使问题得以便捷的解 决 ,这样 的考核更好 的促 进了理论与 实 际的结合 ,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 了 良好 的数学基础 。 构建以就业能力 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 系是一项系统 而且 长期 的工 程 ,打破传统的学科教 学模式构建 以就业 能力为导 向的教学模式是新 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 的必然选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的应用数学类专业成为各大综合类高校目前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专业之一主要是由于自身具有的高强理论性和典型抽象性等特点,但是,现有的数学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且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降低,这也就意味着数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为了改变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增加他们在人才竞争的机会,并且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的教学方针,本文将针对这个方针进行相关研究。

标签:就业需求;导向;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为了端正办学方向,使得培养出的大学生的品质更贴近社会需要,对教育体系和教学目标不断地进行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育重点,应用数学类专业成为改革教育的重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快速促使国家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应用数学类专业的人才资源极度短缺,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正是契合了这一市场需求,为改变数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增加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取胜的机会打下了基础。

下文主要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重點谈谈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1 应用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应用数学类专业是各大高校里许多专业例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开发与分析、会计学等等的基础类专业,而且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学生都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就业前景十分可观。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我国的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因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急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数学类专业就不得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人才培养方向。

最为重要的是,最近我国有高校的学者对应用类数学专业未来就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在未来对数学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这也就意味着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遵循我国的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应是用数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

对于应用数学类专业来说,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主要是由学生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科技的创新能力来体现,而应用能力则是由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

因此,应用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缺的要求就是创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不言而喻,应用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达到数学专业教学的目标,还对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对学校的声誉传播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我国应用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尽管应用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引起了我国许多综合类高校的重视,并且也按照我国教育的改革要求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但是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并不是很乐观。

2.1 无法准确定位专业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这种趋势也造就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改变,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响应我国教育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对课程进行了改革进行了改革,并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作为应用类数学专业课堂的教学准则,不过由于我国各大高校老师对应用类数学专业的定位不准确,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应用类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由于应用能力的不足而与理想岗位擦肩而过,同时也达不到我国社会目前对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需求。

2.2 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素质的教学理念
由于应用类数学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大省市,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的应用类数学专业老师大都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反而被忽视了。

然而,社会上很多企事业单位再招收应用类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时,不仅仅看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企事业单位重视的一项内容,比如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等等方面。

3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实施的相关措施
3.1 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置要有职业针对性
由于现在应用类数学专业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教育要将应用类数学专业的就业需求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

对于应用类数学专业的教学不仅仅要加强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职业针对性,为应用类数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如:从专业的理论教学转变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选择学习的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应用类数学专业的专业特点,还要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的知识内容考虑到位,换句话说,选择的教材除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还要具有岗位特点。

大多数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所以老师要在课程上加上相关的师范知识。

此外,应用类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结合国际上通用的教育课程,因为,我国就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不仅仅是需要从事国内的业务,还有国际上的事物,因此,学校的应用类数学专业的课程不仅需要在加强学习应用数学类专业的
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数学难题。

不仅如此,还要拓宽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面,根据社会的就业需求增加知识的广度和宽度以及应用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需求。

3.2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发展,高校老师为了提升应用数学专业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成为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从一定的角度来自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两种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建筑学中就运用到了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几何学知识,可见,数学建模能力在应用数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应用数学类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可以采用数学建模教学。

这样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还可以对改革、创新进而完善教学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有利于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需求。

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学校培养学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寻求与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不仅给应用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也有利于巩固与提升相关的专业知识,最为关键的是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以及给企业奠定的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高校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一定要对应用数学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为我国的应用型人才的就业需求提供大量的人才资源,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晓凡,王艳洁,孙文秋实,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1):23-26.
[2] 蔡吉花,倪岚,张秋杰,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6):77-79.
[3] 张心瑜.项目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