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反思

首段梁惠王发问,河内凶,我移其民移其粟,再看邻国之君无所作为,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投其所好,“请以战喻”,这样即可以激发梁惠王的兴趣,有容易让他接受,从而进行自我否定。2至4段是分析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梁惠王如同这“五十步”,河内凶时,移其民移其粟,在他个人看来,这是爱民的措施,但从百姓的角度来看,这是劳民、伤民、害民、累民,百姓并不领情,因此从本质上这和邻国之君的“百步”不做为毫无区别,因此才会民不加多。孟子因势利导,提出百姓增多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

本文最主要是解决问题,5至7段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由浅入深逐步过渡。第五段中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对于我们今天都有重要意义。粮食、水产、材木不可胜用,百姓吃住,生养死葬最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没有后顾之忧,百姓对生活的满意度提高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第六段中,百姓不仅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又树桑、养畜,黎民不饥不寒,有丝织的衣服穿,有肉吃,生活水平提高,王道就成了。但是,仅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孟子还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兴办教育教化百姓。之前的措施都是养民,而兴办教育则是教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智慧,从2000多年前就懂得教育兴,则国兴的道理,百姓衣食不愁,生活有保障,社会风气良好,人人文明懂礼,这么美好的社会,

百姓自然对君王拥护。第七段孟子强调,君王要有担当,多从主观找问题,而不是归结于客观情况,如果君王能做到这些,那么百姓至焉指日可待。

本文最大特点是对话体议论文,运用大量的排比进行论证,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首段提出问题,2至4段是分析问题,孟子分析题时仅用几句话引出论据“以五十步笑百步”,简洁明了,这对于学生写议论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材料作文中用简单的几句话分析概括材料内容即可,切记繁琐,5至7段是解决问题,层层递进,本质都是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今后学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模式,认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源头找到了,那么解决起来就很容易对症下药即可。学生可以尝试利用这个方法可以分析“为何努力学习,但是成绩没有提高”这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