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人物鉴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说人物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选入教材的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大家之作,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达到了和谐与完美的统一,尤其是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鉴赏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鉴赏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因此,让学生深刻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典型人物的情感世界,了解人物所生活的广阔社会背景,从而解读作品的主题,就成了小说教学的重点。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环境、情节、语言(包括语义、语法、修辞分析等)等多方面进行,我认为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作品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创作目的进行鉴赏
任何一篇小说的创作,都离不开作品具体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理解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鲁迅曾经这样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领略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美,首先要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全面的理解人物性格的产生与发展变化,理解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见解和写作意图。
试想,如果把《药》的故事背景置于21世纪的中国,那么它就不是经典,而成为妄语了。由此可见,对于一篇小说中人物的理解,首先要把人物还原到他所生活的那种环境中去。做到这一步,不仅仅需要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历史知识,还需要教师主动的提供一些材料给学生。比如《药》的教学,学生初步阅读之后,我把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呐喊〉自序》等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鲁迅先生要用“药”来医治国民之灵魂,那么,《药》的创作目的不言而喻了。
再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用荒诞的情节描述了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历史背景,怎么也无法理解,人何以会变成甲虫。人变形成虫却保留了人性,虫还原成人却失去了人性。这正如《白毛女》的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一样,根本原因是时代和社会的变形,《变形记》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此。
小说教学,重视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有利于学生直接切入作品,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把握人物形象。
二、通过比较阅读进行鉴赏
(一)用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鉴赏
中学生虽然求知欲旺盛,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知识视野比较狭窄,知识点少且难以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因而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点”“线”“面”的联结。古今中外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形象如夜空中灿星点点。只有多掌握几个相关形象,才能读懂那一片夜空。比如学习《祝福》,我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读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学习《荷花淀》,我让学生读了《百合花》。学生头脑中因应了这几个不同时期的中国妇女形象,然后让学生动笔,写出文艺短评,谈谈自己对这几个形象的看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又锻炼了学生的动笔能力。可以说,由课文这个点出
发,联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放羊式”“自由化”的“无政府状态”要不得。
(二)同一篇作品不同人物的比较鉴赏
阅读一篇作品,不要孤零零的分析一个人物形象。一部作品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彼此相连的。客观世界的事物不能孤立存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同样如此。如果只是抓住一个形象来分析,那么得到的结论是不完全的,如《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这个形象只有在与葛朗台夫人和欧也妮的衬托下才充分的体现了守财奴的形象。在学习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从葛朗台太太、欧也妮身上看葛朗台。由葛朗台太太的温顺善良、恬退隐忍,看出葛朗台的贪婪、吝啬与专制;由欧也妮的天真纯洁看出葛朗台的狡诈与卑鄙……而对于葛朗台与葛朗台夫人这两个人物,作者也有意识地进行了对比。同样是死,对与葛朗台夫人,作者这样写道:“到了1822年10月,她的贤德,她的天使般的耐心和对女儿的怜爱,表现得格外显著;她没有一句怨言的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天国的光辉照耀着她,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而对于葛朗台,作者则安排他在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还妄想把十字架抓到自己手中!作者对他们的评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死的崇高、伟大的,是葛朗台太太;临终遗言证明了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的是葛朗台的死。同一篇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相互参照,使典型形象的典型意义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形象的对比和相互补充。正如《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如果缺少了猪八戒的呆头呆脑、蠢言蠢行的衬托,这个形象将会大为失色。
三、从强化细节分析入手进行鉴赏
细节是通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刻画人物的彩笔。细节的真实可感可以使读者对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的情绪变化、人物态度立场的表现、对事件的反应方式以及时代的特点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地认识。深入课文,从细节入手,也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祝福》中,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时,文中清楚地交代: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看似一个人物称呼的细节,却清楚的表明了鲁镇的人根本不承认她的再嫁,而她所生活的环境礼教之严酷也表露无遗。《药》这篇小说中,身患绝症的华小栓在整部作品中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有一连串的咳嗽。而每一次咳嗽,都有它不同的含义。分析、把握作品中的细节,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把握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之后,王夫人曾嘱她找出几匹缎子来给黛玉做衣服,熙凤回答“早先料到了,只等太太过目”,王夫人听了微笑不语。这“微笑不语”的细节后面大有文章——她深知这个侄女的心性,好强争胜,机智权变,缎子根本没找出来,但她也不揭穿,只微微一笑了之。
在阅读这类作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使学生读懂细节,包括一些描写、议论的句子等,这对于把握人物形象,感受艺术美等都非常重要。
四抓准阅读的切入点进行鉴赏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抓准阅读作品的切入点是一种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