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ppt课件

中药炮制ppt课件

酒炙 醋炙 蜜炙 姜炙
将药物加入黄酒拌匀,闷透后用 文火炒至黄色。
将药物加入蜂蜜拌匀,闷透后用 文火炒煅烧至红透,取出 晾凉。
暗煅
将药物置于密闭容器中,用高温使其 煅烧至酥脆。
蒸法
清蒸
醋蒸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蒸至熟透。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及米醋,蒸 至熟透。
炮制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器具选择
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药材特性,选择合适的器具,如锅、罐、炉等。
使用方法
确保器具干净、无油污,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避免器具损坏或药材污染。
炮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选用水质
选用纯净水或软水进行炮制,避免使用硬水或含有杂质的水。
处理方法
对水质进行过滤、沉淀等处理,确保水质清洁、无异味。
酒蒸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及黄酒,蒸 至熟透。
煮法
水煮
将药物放入水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醋煮
将药物放入醋液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蜜煮
将药物放入蜜液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煨法
面粉煨
将药物与面粉拌匀后加水搅拌成团,再烤至金黄色。
纸煨
将药物用纸包裹后埋入热炭中煨至纸黄。
04
个人卫生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
勤换工作服等。
设备卫生
炮制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确 保无残留物和污垢。
原料卫生
中药原料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不得使用变质、腐烂的原料

炮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减少废弃物排放
中药炮制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
分类

中药炮制学第十二章蒸煮法详解演示文稿

中药炮制学第十二章蒸煮法详解演示文稿
,拣出山羊血,晾干。 藤黄:山羊血=100:50
第27页,共35页。
[炮制作用]
▪ 生品——有剧毒,有大毒,不能内服。外用于痈疽肿毒、 顽癣。如治一切肿毒的一笔消。
▪ 制品——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并可洁净药物。具有
消肿排脓,散瘀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用于跌打损伤 等。
第28页,共35页。
川乌
▪ [处方用名] 生川乌、制川乌。
▪ [来 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 [历史沿革] 现行,有蒸、煮等炮制方法。
第29页,共35页。
[炮制方法] ▪ 1.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 2.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
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 大个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 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 3.黄芩炭——用武火炒至药物外面黑褐色,里面深黄色,存性 ,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晾干。
第13页,共35页。
Hale Waihona Puke [炮制作用]▪ 生黄芩——清热泻火解毒力强,用于热入气分,湿热黄 疸, 乳痈发背。如治热邪入侵气分,壮热烦躁的黄连解毒汤;治湿 热阻于肝胆,全身黄疸的必效散。
▪ 酒制——入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 肌表之湿热;缓和黄芩的苦寒之性,以免伤害脾阳,导致腹泻。 如治肺热咳嗽的黄芩泻肺汤。
同时加入(或稍后加入),一般要求在100℃的温度条件 下较长时间的加热,可以先用武火后用文火。一般煮至 中心无白心,刚透心为度。若用辅料起协同作用,则辅 料汁液应被药物吸尽。
▪ 分类:
1.清水煮——煮至内无白心或一定程度,再润。

中药的炮制医学课件

中药的炮制医学课件
中药的炮制医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药炮制学概述 • 中药炮制的历史与文化 • 中药炮制的工艺与技术 • 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中药炮制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 中药炮制的前沿研究与展望
01
中药炮制学概述
中药炮制学的定义与内涵
中药炮制学定义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 向的学科。
THANK YOU
中药炮制与地方特色
中药炮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和饮食
习惯等密切相关。
例如,南方地区的中药炮制注重药物切 制和炮炙技术,力求药物纯净、气味芳 香;而北方地区则强调药物干燥和火候
掌握,注重药物质地和药效发挥。
中药炮制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人 民对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应用特点,也丰
炮制新型药物的开发
利用中药炮制技术,开发新型药物,拓展中药的应用范围。
中药炮制学的国际化发展与交流合作
国际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01 Nhomakorabea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中药炮制学的国际化发
展。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02
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中药炮制学,促进
中药的全球化应用。
国际市场拓展
0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和发展。
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严格筛选原药材
对中药材进行严格筛选,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提高药材的纯度和品质。
控制炮制工艺
制定炮制工艺技术规范,明确炮制流程和操作要 求,确保炮制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质量检测与控制
采用理化、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对炮制药品进行质 量检测与控制,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中药炮制技术》PPT绪论pptx

《中药炮制技术》PPT绪论pptx

炮制技术创新
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限于经验、手工操作等,因此需要加强炮制技术的创新,引入新型的工艺和设备,实现炮制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炮制药理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炮制后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更具有针对性、高效、安全的中成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药炮制的发展趋势
05
中药炮制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中药炮制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
中药炮制历史
中药炮制技术起源于秦汉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今天的中药炮制技术体系。
中药炮制的传承
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特点。同时,中药炮制技术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药炮制的历史与传承
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炮制条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较大,通过对炮制过程中成分变化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炮制后药物的药效及作用机制。
标准化与规模化
随着中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炮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的炮制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后,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改变,如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等。
炮制对药物药理作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后,其作用机制可能发生改变,如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
炮制对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04
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
中药炮制的安全性
中药炮制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如麦麸、石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pt课件全文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pt课件全文

净制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净制与临 床疗效
杂质
其它
非药用部 位
药用部位 分开利用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浸泡时间
加工切制与 临床疗效
干燥温度
切制厚度
干燥方法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炒制
麦芽
加热炮制与 临床疗效
煅制

甲壳类、 矿石类
生地熟地

附子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辅料制与临 床疗效
一、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药性和作用特点 二、根据组方特点和用药意图选用炮制品
第七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 二、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要 求
思考
1、炮制对四气五味有何影响? 2、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盐水
姜汁

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吗?
第三节 传统的制药原则
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相反为制 吴茱萸-黄连
相资为制 蜂蜜-百合
四大原则
相畏为制 生姜-半夏 相恶为制 米泔水-苍术
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四气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第五节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一、提高方剂疗效 二、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 四、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一、提高方剂疗效
1、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 2、保证方中各药的比例准确,充分发挥配伍后的 综合疗效; 3、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4、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PPT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PPT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法得区别:
两者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加固体辅料炒法就 是用固体辅料,炙法就是用液体辅料,并要求辅料逐渐 渗入药材内部(发挥辅料得药理作用)。加辅料炒得温 度较高(文、中、武火),时间较短;炙法得温度较低(文 火),时间较长。
分类(据辅料不同) a、酒炙:药物与酒拌炒得方法。适用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药。
炒黄 火力:文火 火候:炒至表面微黄,内部颜色基本不变,或有爆
裂声,(种皮裂开),或有香气溢出或体积膨胀。 目得: 1、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疗效。例:
“逢子必炒”。王不留行:文火炒至大多数爆 成白花。 2、缓与药性,如牵牛子。 3、利于保存,如芥子。 4、矫臭矫味,如九香虫。
炒焦:火候:炒至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一)炮制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2)中药炮制得决定因素
中药本身得特点与性质。 临床用药得要求。
二、炮制得目得
n 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n 增强药物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n 改变药物得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得需要; n 改变药物得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n 除去杂质与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n 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目得:1、缓与药材寒凉之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 3、矫臭矫味。如蛇类药。
用量:黄酒10~20kg或5~10kg白酒/100kg药物

中药炮制学讲稿5 课件

中药炮制学讲稿5  课件
以“铜壶滴漏”记时故称“刻漏”。 古人以“铜壶滴漏”记时故称“刻漏” 古时—昼夜 古时 昼夜=100刻 昼夜 刻 50刻=半日 刻 半日 现代: 刻钟 刻钟=15分钟 现代:1刻钟 分钟 古代: 刻 古代:1刻=14.4分钟 分钟
(四).一日 四 一日 1.一日--1天,即一昼夜 一日-- 天 一日-- 2.一日有多种表达形式 一日有多种表达形式 如:一日、一昼夜、一夜、一日一夜等。 一日、一昼夜、一夜、一日一夜等。 偶尔也有写为:旦夕、朝夕、一百刻、一周时、周日的。 偶尔也有写为:旦夕、朝夕、一百刻、一周时、周日的。 3.一日也有单指白天者 3.一日也有单指白天者 一日也有单指白天 《炮炙大法》曰:“白颈蚯蚓,以无灰酒浸一日至夜,漉出”。 炮炙大法》 白颈蚯蚓,以无灰酒浸一日至夜,漉出” 无特殊说明时,一日多指一整天(即一昼夜) 无特殊说明时,一日多指一整天(即一昼夜) 4.伏时--一昼夜,较难理解,解释者亦不多。 伏时--一昼夜,较难理解,解释者亦不多。 伏时--一昼夜 ①苏南一带地方志上常有出现,称“一伏时”为一昼夜 苏南一带地方志上常有出现, 一伏时” ②汪昂《本草备要》将“一伏时”加注为“一昼夜” 汪昂《本草备要》 一伏时”加注为“一昼夜”
4. 蛤粉 成分: 成分: CaO 性质:咸寒,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性质:咸寒,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作用:除去药物的腥味; 作用: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清热化痰疗效 5.滑石粉 滑石粉 成分: 成分:硅酸盐 性质: 性质:甘、寒。利尿、清热、解暑。 利尿、清热、解暑。 作用:药物受热均匀; 作用:药物受热均匀; 受热和传热较砂、土等缓慢, 受热和传热较砂、土等缓慢,起到闷的作用
(二)酒的性质: 酒的性质: 性质 辛、甘、大热;活血通络,祛风散湿 大热;活血通络, (三)酒制的作用 酒制的作用 (1).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疗效(因为酒是良好溶媒)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疗效(因为酒是良好溶媒)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 (2).引药上行,扩大用药范围(大黄等) (2).引药上行,扩大用药范围(大黄等) 引药上行 (3).改变或缓和药性,保证用药安全(蟾酥、常山) 改变或缓和药性,保证用药安全(蟾酥、常山) 改变或缓和药性 (4).增加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 增加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 增加活血通络作用 (5).解腥、防腐、矫臭矫味(乌梢蛇、蕲蛇) 解腥、防腐、矫臭矫味(乌梢蛇、蕲蛇) 解腥

《中药炮制学讲》课件

《中药炮制学讲》课件
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颜色变化、质量下降、气味异样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中药炮制的安全性控制
炮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生产,避免药材破损、药味变质、产生有害物质等问题。
中药炮制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控制
通过优化炮制工艺流程,提高药材的品质、药效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炮制技术在中药保健品的制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中药保健品的药效和 安全性。
炮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药炮制技术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不断发展,探索更加先进和高效的炮制方法。
炮制温度
掌握不同药材的炮制温度, 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火候掌握
根据药材的性质,控制火候, 避免药材的破坏和药效的降 低。
时间控制
不同炮制方法和药材需要不 同的时间,掌握时间控制, 确保药材的品质。
中药材的湿炒与炒干
湿炒:水分蒸发,改变药味和药性;炒干:除去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
中药材的水煮与水焙
传承传统的炮制技术,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创新,推动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炮制技术在现代中药工业ຫໍສະໝຸດ 的 应用炮制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等制剂的生 产。
炮制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 应用
炮制技术对中药制剂的研发和创新起到重要作用,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 效。
炮制技术在中药保健中的应用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 件
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及意义。
中药炮制的分类
炒、炙、炮、水煮、浸泡、蒸制等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材质量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中药材的采集、储存及处理方 法
采集时要注意时节、天气、方法,并严格控制含杂率;储存时要避免虫害和 霉变;处理时要去杂质和破碎材。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生品: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褐色,质较坚硬。 味微苦辛。 炒制:鼓起,颜色加深,质脆,有香气。
• [炮制作用]
• (1)缓和药性 • (2)消除副作用 • (3)利于粉碎和成分煎 出。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炒制——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 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顺咳嗽。如保和 丸、三子养亲汤。

记下炒黄小节所讲药物的处方用名 来源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处方用名] 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 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历史沿革] 微炒、炒焦、地黄汁炒、醋煮等,现 行产要有炒黄、炒炭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 1. 槐花──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 去灰屑。 • • 2. 炒槐花──净槐花,炒制容器,文火, 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 槐花炭──净槐花,炒制容器,中火, 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 炒干,取出凉透。
炮制作用(1)降低毒性,(2)药性缓和,免 伤正气。(3)利于粉碎和成分溶出。


酸枣仁
【处方用名】 酸枣仁、炒酸枣仁。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 熟种子。 【历史沿革】 酸枣仁的炮制初见于《雷公 炮炙论》。宋代有微炒、炒香熟(《圣 惠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肝、胆、 心经。 【功效】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火候判断的方法 • (1)对比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 (2)听爆声——子仁类药物多有爆裂声 • (3)看断面——呈淡黄色 • (4)闻香气——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
• • • • •
注意事项 (1)药物大小分档 (2)控制火力和火候 (3)翻搅均匀,出锅及时 (4)成品放凉,筛去灰屑,及时包装

中药炮制学PPT

中药炮制学PPT
• 3.科研方面:
•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 研究,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 的炮制原理,即是该研究结果。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2001年12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

(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 (三)清代(公元1645—1911)

(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 (四)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

(是炮制振新、发展时期)
•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单的 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书如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一
部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正文中规定了 饮片生产的工艺流程、成品性状、用法、用 量等;附录设有“中药炮制通则”专篇,规 定了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具有共性的操作 方法及质量要求,是属国家级药物炮制的 质 量标准。

向的学科。

历史上曾有“炮炙”、“修治”、 “修事”、“修合”、“炮制”等 称谓。
•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 1.探讨炮制原理
•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 制的作用。
•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 生的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 变和这些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 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232 1.系统叙述各种炮—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 1.文献与炮制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甘草汁 甘草性味甘、平,具补脾益气,清 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药物经甘 草汁制后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如甘草汁煮远 志、吴茱萸。
7.黑豆汁 黑豆性味甘、平,能活血利水,祛 风,解毒,滋补肝肾。药物经黑豆汁制后能增强 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何首乌 等。
8.米泔水 又称“米二泔”。能益气除烦,止 渴,解毒。对油脂有吸附作用。常用来浸泡含油 质较多的药物,如米泔水漂苍术、白术等,可除 去部分油质,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 的作用。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 辅料 (1)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
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 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 理化性质等作用。
• 分类:
• 1.液体辅料(多具药性作用,少有中间 传热作用) 包括酒、醋、盐、姜、蜜、药汁等。
用,如女贞子、肉苁蓉等。
• 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具有引药入肝、 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 矫臭作用。同时醋具酸性,能使药物中所含有的游 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强溶解度而易煎出有 效成分,提高疗效,如醋制延胡索等。药物经醋炙, 可引药入肝经,增强疗效,如乳香、三棱醋炙增强 活血散瘀止痛作用;柴胡、香附醋炙增强疏肝止痛 作用。峻下逐水药醋炙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如甘遂、商陆等。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物醋炙可 矫嗅矫味,如五灵脂、乳香、没药。五味子醋蒸可 协同增强酸涩收敛之性。 100kg药物用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 2.固体辅料 包括:米、土、麦麸等
液体辅料的一般用量
• 1.酒 有黄酒、白酒之分。酒性大热、味甘、辛, 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所 含主要成分乙醇是良好的溶酶,药物经酒制后, 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加疗效。炙药多用 黄酒,浸药多用白酒。性味苦寒的药物酒炙可缓 和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芩、黄柏等;活 血化瘀、祛风通络的药物酒炙可协同增效,如当 归、川芎。有不良嗅味的药物酒炙可矫嗅去腥, 如乌梢蛇、紫河车。酒蒸主要增强药物的补益作
2.麦麸 麦麸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 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麦麸还能吸附油质,可 用来麸炒或麸煨。 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 三类: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依据中药炮 制的工艺分为净制、切制、炮炙三大类,药典一 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就是采用这种分类 方法。
• 五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 制法,这样就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不但 能比较系统地反映药物加工炮制工艺,而且能够
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
• 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3.蜂蜜 蜂蜜生则性凉,熟则性温,故能补 中。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能和药物起 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或具解毒、缓 和药性、矫味矫臭等作用。如止咳平喘的 药物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 款冬花;补气药甘草、黄芪蜜炙增强补脾 益气作用;麻黄蜜炙缓和辛散之性,马兜 铃蜜炙缓和苦寒之性,还能矫味免吐等。 注意,炮制目的不是单一的,如麻黄、马 兜铃蜜炙还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中药炮制学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中药炮制学
• 一、自然属性分类 受本草纲目等本草学的影响。
• 二、药用部位 炮制规范、炮制参考书等,该类书易于查
找具体药物,对炮制方法及其系统性不突出。
• 三、炮制分类方法
• 1.雷公炮炙十七法
缺点:因历史的变迁,其内涵现已难以准确 表达,但却可窥见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大概。由 于医药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扩大,炮制方法远 远超出了十七法的范围
• 其一:突出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以辅料为纲, 以工艺为目的分类法,此种分类法在工艺操作上 会有一定的重复。
• 其二:突出炮制工艺的作用,以工艺为纲,以辅 料为目的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能较好地体现 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它吸收了工艺 法的长处,采纳了辅料分类的优点,既能体现整 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 作用,是中药炮制中共性和个性的融合,便于掌 握,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
4.食盐水 食盐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 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多制成 食盐水溶液盐炙使用,可引药入肾经,增强疗效。 如杜仲、巴戟天增强补肝肾作用;小茴香、橘核、 荔枝核增强理气疗疝作用;知母、黄柏增强滋阴 降火作用;益智仁增强缩小便和固精的作用。 100kg药物用食盐2kg。
5.生姜汁 生姜性味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 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药物经姜 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厚 朴姜炙可缓和副作用,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 连、竹茹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黄连还可缓和苦 寒之性。半夏、南星、白附子常用生姜、白矾复 制以降低毒性,增强化痰作用。 100kg药物用生姜10kg(干姜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优点: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学习中药炮制 和查阅古代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2.三类和五类分类法
• 三类: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四:煅、炮、炙、炒之不同; 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 水火共制: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
多端,总不离此二者。” 即以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炮制方法为
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能反映出炮制的特色。
(二)固体辅料 在加辅料炒中,河砂、滑石粉均有中间传热体作用,
土、蛤粉既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又可协同增效。中间传 热体主要是利用辅料的温度使药物受热均匀,质地酥脆, 易于粉碎,利于成分煎出。协同增效主要是利用辅料的 药性影响药物的作用,如苍术、枳壳麸炒可协同增强健 脾燥湿作用。
1.稻米 稻米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除烦止渴,止泻痢。米炒党参可增强健脾止泻作用;斑 蝥、红娘子米炒可降低毒性、矫嗅矫味。 100kg药物用米20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