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
诗歌创作:
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其为文 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yuè)于世。世之人徒知其 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 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 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 老也!
第二段
文言虚词 “于”
“以” 困于州县
辄抑于有司 被 于: 不得奋见于事业 在
在
引出动作的对象, 幼习于诗 不译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 被 未有荐于上 向
少以荫补为吏 因为 把 来
以: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
以歌咏大宋之功德
以 ①表示目的的连词“来” ,意义相当于“在”、“到” 于:①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 或“在…方面(上、中)” ②表示原因的介词“因为,由于” ②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相当于“向”、“对”、“对于” ,或 不译 ③介词“把” ③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穷”和“工”的关系的?
世人——诗人少达而多穷,诗之穷人
作者——穷者而后工
问:在历史上,遭遇困顿后,通过寄情山
水来抒发心中郁积的愤懑的诗人,你所知道 的有谁,举例说明,并指出其代表作品。
1、(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 )栗(lì )。其隙(xì ) 也,则施施(yí yí )而行,漫漫而游……
小结
生平:穷
诗歌:工
梅尧臣(字圣俞)是:一生困厄(穷), 于是,他借助虫鱼物类将自己不得志的地 方通过诗歌抒发了出来,且诗歌工巧,被 世人赞誉 的北宋诗人。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有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
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生平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文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古文观止》)【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兴于怨刺怨刺:怨愤讥刺B.不求苟说于世说:通“悦”,取悦C.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选择D.辄序而藏之序:次序【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困于州县不得奋见于事业B.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圣俞以疾卒于京师C.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D.其家宛陵得其遗稿千余篇【小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B.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C.不得奋见于事业D.其为文章,简古纯粹【小题4】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828-梅圣俞诗集序
828-梅圣俞诗集序828-梅圣俞诗集序学习内容三、“穷而后工”贯穿全文的特点:总结: 以“穷而后工”旨意统领全文。
文章一开头就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始终扣住“穷”、“工”二字,将序中应有的其他内容都贯穿起来,这是颇具匠心的。
第二段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着眼“穷”,写创作着眼“工”,因穷而后工,可谓首段说理的实例演绎。
第三、四段虽然是写诗集的成书过程,但其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面衬托。
其中有赞美,有喟叹:赞美的指向还是其诗之“工”,喟叹的指向还是其人之“穷”。
而且作者行文的好处在于:虽欲紧扣“穷工”,却并不急切、黏滞;虽是写成书过程,却又总是不忘记“穷工”。
这就是不即不离、从容不迫的大家手笔。
五、行文起伏跌宕,长于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说理先设对立面。
作者本可一上来就正面展开对“穷而后工”的论说,但那样就会过于平板。
于是作者第一句就揭出“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流行观点,然后通过辨析这一观点的不确切,顺势展开论说,从而很自然地得出“穷而后工”、“愈穷愈工”的结论。
二是多角度多手法地证明论点。
为了突出梅诗之“工”,作者先说他自幼出语惊人,这是铺垫手法;次说他的文章“简古纯粹”,但人们却只知其诗,这是以文之美来衬托诗之工;再说“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这是借公众的推崇来赞扬梅诗之工;接着又写到王文康公对梅诗的赞叹,这是借名人名言来旁证;最后还通过作者自己对梅诗的热爱来侧面烘托梅诗之工。
三是虚实并举,大起大落写感慨。
文章在写完梅诗之工后,有感而发,顺势而带出感慨。
为了充分表达这感慨,作者先通过虚设,写其若能“幸得用于朝廷”,则必将功德宏伟,这是大起大扬;后文突转,通过实写,叹其终不得志,久而将老,令人悲从中来,这是大抑大落。
一虚一实,一起一落,不仅正反对举,事理昭彰,而且情致跌宕,感人备至。
*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一二四三了解欧阳修、梅圣俞生平理解“穷而后工”文论观点内涵理解“穷而后工”贯穿全文的特点多角度、多手法阐述梅尧臣“诗工”的行文特点一 .欧阳修、梅圣俞生平欧阳修生平:(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言文阅读题)《梅圣俞诗集序》阅读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全部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以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常常探其奇异。
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而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尔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 ,少以荫补② 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一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③ 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唱大宋之善事,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何如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叹息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整理。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可以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后来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注】①梅尧臣 :字圣俞,北宋诗人。
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宦途上不得志。
②荫 yn 补:后代因长辈功绩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
梅尧臣 26 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
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穷人:困顿的人B.犹从辟书辟书:招聘的文书。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送孟东野序》《梅圣俞诗集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送孟东野序》《梅圣俞诗集序》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
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①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材料二]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④,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注释】①炙:烧煮。
②穷:困厄,处于困境。
③蕴其所有:有才华、有抱负。
④兴于怨刺:写诗来抒发他们的怨恨。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三处)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16.以苏轼的经历和创作为例,写出你对上面任一材料的理解。
【答案】14.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
15.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16.苏轼的经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
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示例:[材料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
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动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作者:[北宋]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释】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
达:显达。
穷:穷困不得志。
②夫岂然哉:难道真是这样吗?③蕴其所有:胸中怀藏他所有的才学、抱负。
蕴:藏蓄,积聚。
④本句句意:大多喜欢在山水之间放浪。
指过隐居生活。
⑤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⑥道:表达出。
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宦游的官吏,也可泛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 逐字翻译课件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 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 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 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 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 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 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 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 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达:仕途显达,得志 • 岂然:难道真是这样 • 盖:大概 • 穷:仕途困厄,不得志 • 穷人:困厄之士 • 凡:凡是,表概括 • 之……者:定语后置 • 放:放任、纵情 • 奇怪:奇特怪异 • 兴于怨刺:抒发怨愤讥讽之情,兴,
诗歌的表现方法。 • 羁臣:即“羁旅之臣”,指旅居在
•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 无:不论,无论 • 语:谈论 • 求之(于)圣俞 • 然而当时不论贤能和愚笨的人,谈论诗歌的人 一定向梅圣俞请教。
•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 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 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 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 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 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 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 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 惜哉!
• 荫:指因前辈功勋而得官。 • 补:指官员有缺额,选人授职。 • 累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 辄:总是。 • 抑:压抑。 • 有司:凡专司其事的各级各部门官吏都可称“有司”。
司:掌管,职掌。 • 凡:一共 • 今:通“近” • 犹:还,仍然 • 辟书:征召的文书 • 佐:辅佐,指副职 • 郁:积结,“良言郁于胸”。 • 奋见:发挥、表现出来 • 简古:指文风简洁古朴 • 苟说:苟且取悦。说:“悦”的通假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译文鉴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①,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②,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③。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④,困于州县,凡十馀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⑤,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⑥,幼习于诗。
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⑦:“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⑧,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⑨。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 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余既哭而铭之⑩,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11),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12)。
【注释】①所有:此指才能、抱负。
放:这里指游山玩水之意。
该句实写隐居生活。
②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游宦的官吏,亦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③殆:大概,几乎。
工:好。
④荫补为吏:梅圣俞因他叔父的官勋得到恩荫而做过河南知县主簿。
荫,封建社会的一种承袭制度。
补,指官吏有缺额,选人授职。
有司:负有专职的官吏,此指主考官。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解析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梅圣俞诗集序[宋] 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②。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③,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④,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⑤,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⑥。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⑦。
年今五十⑧,犹从辟书⑨,为人之佐⑩,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11)。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12)。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13)。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14)!”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15),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16),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17),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18),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19),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20),辄序而藏之(21)。
其后十五年(22),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余既哭而铭之(23),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24),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释〕①本篇选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梅圣俞,梅尧臣(公元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
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梅宛陵。
他是北宋的杰出诗人。
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僚属。
梅圣俞诗集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梅圣俞诗集序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16~20题。
(19分)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达:显达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放:纵情C.乐于诗而发之发:打开D.掇其尤其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凡士之蕴其所有,……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殆穷者而后工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C.圣俞以疾卒于京师敛貲材以送其行D.辄抑于有司不拘于时,学于余1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不是写诗造成诗人的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诗写好。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梅圣俞诗集序作者:[北宋]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释】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
达:显达。
穷:穷困不得志。
②夫岂然哉:难道真是这样吗?③蕴其所有:胸中怀藏他所有的才学、抱负。
蕴:藏蓄,积聚。
④本句句意:大多喜欢在山水之间放浪。
指过隐居生活。
⑤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⑥道:表达出。
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宦游的官吏,也可泛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章首先反驳了“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传统观点,认为世上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
大凡胸怀才学、抱负,而又不能在世上施展自己才能的士子,大多喜欢在山崖水滨放浪形骸,纵情漫游,借游山玩水以自遣,他们见到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千姿百态,便刻意探究它们的奇特之处。
这些诗人由于怀才不遇,心里郁积着忧愁和愤慨。
因此能写出怨恨命运、讽刺时世的诗篇,倾诉出那些被贬斥到边远地区的官员和独守空房的妇女们的哀叹。
抒写出人们难以述说的情感,因此境遇越是困顿,诗也就写得越好。
接着,文章介绍了诗人梅圣俞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梅圣俞一生仕途困顿,多次考试都因受到考官的压制而不中,到了五十岁才接受聘书,作别人手下的幕僚。
徒有满腹才学、抱负,却不能在事业上发挥出来。
作者对此深感惋惜。
这些是介绍梅圣俞其人。
接着又由梅圣俞其人写到其诗。
圣俞自幼练习作诗,还未成年,他的诗已经使长辈们为之惊奇。
长大后又学习六经中的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因不能苟且迎合,博取时好,得不到世人的重视。
因此世人只知梅诗,不知梅文。
这里,作者是拿梅文作陪衬,反映出梅诗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喜爱。
当时不论是高明之士还是愚笨之徒,只要谈到诗,都要向梅圣俞请教,梅圣俞也乐意借此在诗中抒发自己的失意之情,因此他一生的创作,尤以诗歌为多。
世人都知道梅公的大名,但却没有人肯将其推荐给皇帝。
作者对此十分痛惜。
文章交代了《梅圣俞诗集》的编撰经过。
梅圣俞的诗写得很多,可是他自己并不爱惜,也不注意收集,倒是他的妻子的侄子担心诗作散佚,把他由洛阳迁到吴兴以来所写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十卷,作者自己一直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因此收藏了这个诗集,并为它写了序。
十五年后,圣俞病死在京城,作者前去凭吊,向家人索取他的诗篇,得到一千多篇遗稿,又将自己以前收藏的诗加在一起,从中选出六百多篇好的诗,编成十五卷。
这就是《梅圣俞诗集》的成书过程。
全文是围绕“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层层展开的。
[梅圣俞诗集序翻译]梅圣俞诗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翻译]梅圣俞诗集序(1) [梅圣俞诗集序]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
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
【文言文阅读答案】“《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文言文阅读答案】“《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玉是梅圣玉的朋友,当官时少乘凉、少补药,多次养金石,经常打压公司,被困在十多个地县。
在这50年里,他一直是别人的助手。
他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在职业生涯中不为人所知。
他的家是万陵,他是一个诗歌之子。
小时候,他的话让长辈们感到惊讶。
学习六经中的仁义学说已经足够长的时间了。
这是一篇简单而纯粹的文章,不寻求在世界上发言。
世界上的人只知道他们的诗。
然而,当没有美德和愚蠢时,说诗的人必须寻求神圣的玉;盛禹还为那些没有成功的人写诗;因此,他的一生中有许多诗歌。
全世界都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向上级推荐。
曾几何时,王文康公爵尝了一口,叹了口气:“没有两百!”虽然你深知;既不吃水果也不推荐。
如果有幸在朝廷被用作一首优雅的颂歌,歌颂宋朝的功绩,推荐清宫,追捧商周鲁的颂歌作者,那岂不是很棒?我们怎样才能使他变老,变得沮丧,成为一首穷人的诗,这首诗只是由昆虫、鱼和其他东西和哀叹组成的?世俗的门徒热爱他的工作。
他不知道自己贫穷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会变老。
他能不花钱吗?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15年后,盛裕在首都病逝。
我哭着把它刻了下来。
因为我是在他家里找到的,所以我得到了1000多份他死后的手稿,这些手稿都是在老地方收集的。
他的遗书共有677件,共15卷。
哇!我关于盛誉诗歌的论文很详细,所以它不再是一片乌云。
(选自《古文观止》)[子问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单词之一是()a.其兴于怨刺怨刺:怨愤讥刺b.不求苟说于世说:通“悦”,取悦c、一百七十七章:选择D.容易排序和隐藏的顺序:顺序【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果你被困在一个州或县,你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你的事业中去b.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圣俞以疾卒于京师c、世界已经知道了,但还没有把它推荐给上级。
初中文言文联系--梅圣俞诗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节选)
欧阳修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遂)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墓志铭,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既:患:序:为:
2.选出与“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可以.一战
B 扶苏以.数谏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策之不以.其道
3.翻译文中划线句。
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4.试概括这一段序文的主要内容。
梅圣俞诗集序断句
梅圣俞诗集序断句
梅圣俞,中国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的诗集中的序言或断句,常常成为读者进入他的诗歌世界的一道门槛。
梅圣俞的诗集序断句,往往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
这些断句往往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通过表达作者对生命、人性、社会等主题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前就能够感受到诗集中的诗歌内涵。
在梅圣俞的诗集中,序断句常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
有的序断句可以独立成篇,通过一句句简洁而有力的话语,展现出作者对诗歌的独特见解。
有的序断句则以连续的方式呈现,通过一连串的句子,逐渐展开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梅圣俞的诗集序断句不仅仅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些断句往往带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哲学意味,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思索。
读者在阅读这些序断句时,常常会感受到一种平静而奇妙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他一同思考和探索。
梅圣俞的诗集序断句,无论是以独立的方式表达,还是以连续的方
式呈现,都展现出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些断句不仅仅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它们使读者在阅读诗集之前,就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内涵和意义,为读者与作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通过阅读这些序断句,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梅圣俞的诗歌创作,进入他的诗歌世界,与他一同思考和探索诗歌的奥秘。
梅圣俞诗集 序 阅读答案附翻译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附翻译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答案《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全部,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古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假设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整理。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7.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B.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C.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D.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8.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圣俞诗集序》古文赏析【作品介绍】《梅圣俞诗集序》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
吴楚材等在《古文观止》中说:“‘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共同发挥着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创作本原论。
【原文】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①,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③,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④,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⑤,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⑥,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⑦。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⑧,累举进士⑨,辄抑于有司⑩,困于州县⑾,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少达而多穷:做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
达:显达。
穷:穷困不得志。
②夫岂然哉:难道真是这样吗?③蕴其所有:胸中怀藏他所有的才学、抱负。
蕴:藏蓄,积聚。
④本句句意:大多喜欢在山水之间放浪。
指过隐居生活。
⑤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⑥道:表达出。
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宦游的官吏,也可泛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⑦殆:大概、几乎。
⑧荫补:因长辈功绩、爵位而受庇荫,赐予官职。
梅圣俞由于他叔父的官勋做了河南主簿。
⑨累举进士:屡次参加进士考试。
⑩辄抑于有司:每次都受到主考官的压抑。
有司:负有专职的官吏,这里指主考官。
⑾困于州县:只在州县做小官。
【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
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
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
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应该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
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
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
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
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
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
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
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
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
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
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
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胡中行)【解析】北宋诗人梅圣俞,一生颇不得意,诗作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诗风平淡朴实,盖有意于矫正宋初靡丽倾向。
在理论上,梅圣俞注重诗的政治内容,并主张写诗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
他的诗,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甚受陆游等人的推重。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他为梅圣俞的诗集作序,一方面是肯定梅圣俞在矫正宋初浮艳诗风方面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是借以宣扬自己的文学主张。
欧阳修这篇序言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
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而作”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着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创作思想。
“发愤而作”强调创作需要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不平则鸣”强调这种精神动力来之于内心的不平之气,“穷而后工”强调这种不平之气得之于人生的穷困磨炼。
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实质,那就是“穷”与“愤”与“不平”之间的联系。
有“穷”才有“愤”,才有“不平”,有“愤”和“不平”才能有深刻而动人的作品,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意思。
欧阳修所说的“不得施于世者”,就是强调仕途穷困,命运坎坷,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就是强调“穷’’而后方能识多、心沉、思深、情烈,这就是成功之作、成功之人才的源泉。
总体说来,这是合乎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原理的。
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相继发挥的这一创造思想,已经为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历史所充分证明。
全文四段,第一段是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文学创作理论。
先从辨析“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观点人手;接着阐明:凡“传世”之诗,皆仕途穷困者长期积优感愤、然后兴于怨刺的产物;最后顺势得出结论;穷而后工。
第二段写梅圣俞其人、其诗。
分三层:首层述其生平,突出一个“穷”字;第二层评其诗文,突出一个“工”字;第三层感叹其怀才而不得用于世,将老,可悲,这悲的底蕴还是“穷”和“工”。
可以说,这第二段是以梅圣俞为例,用事实证明了“穷而后工”的道理。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交待梅圣俞诗集的搜集、整理、编次、作序过程。
这是‘“序”应有的内容。
从中亦可看出欧阳修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从侧面烘托梅诗之工。
作为一本诗集的序言。
本文体现了“序”这一文体的应有内容要素:一是应交待成书的基本情况。
文章的三、四段完成了这一任务。
二是介绍作者及该书有关的思想、创作情况,述评其著作的主要特点。
这是作序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故而本文的第二段用了较多的笔墨。
三是要有作序者的主导思想,而且这主导思想要与该书及其作者密切相关,从而形成融贯全序乃至全书的灵魂。
本文一开头就阐发的“穷而后工”思想,就起到了这一灵魂的作用。
本文艺术上的特色有:1.以“穷而后工”旨意统领全文。
文章一开头就从理论上阐发“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从而形成一个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始终扣住“穷”、“工”二字,将序中应有的其他内容都贯穿起来,这是颇具匠心的。
第二段写梅圣俞的生平和创作,写生平着眼“穷”,写创作着眼“工”,因穷而后工,可谓首段说理的实例演绎。
第三、四段虽然是写诗集的成书过程,但其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梅圣俞其人其诗的爱重,可以看作是对梅诗之工的侧面衬托。
其中有赞美,有喟叹:赞美的指向还是其诗之“工”,喟叹的指向还是其人之“穷”。
而且作者行文的好处在于:虽欲紧扣“穷工”,却并不急切、黏滞;虽是写成书过程,却又总是不忘记“穷工”。
这就是不即不离、从容不迫的大家手笔。
2.行文起伏跌宕,长于变化。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说理先设对立面。
作者本可一上来就正面展开对“穷而后工”的论说,但那样就会过于平板。
于是作者第一句就揭出“诗人少达而多穷”的世俗流行观点,然后通过辨析这一观点的不确切,顺势展开论说,从而很自然地得出“穷而后工”、“愈穷愈工”的结论。
二是多角度多手法地证明论点。
为了突出梅诗之“工”,作者先说他自幼出语惊人,这是铺垫手法;次说他的文章“简古纯粹”,但人们却只知其诗,这是以文之美来衬托诗之工;再说“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这是借公众的推崇来赞扬梅诗之工;接着又写到王文康公对梅诗的赞叹,这是借名人名言来旁证;最后还通过作者自己对梅诗的热爱来侧面烘托梅诗之工。
三是虚实并举,大起大落写感慨。
文章在写完梅诗之工后,有感而发,顺势而带出感慨。
为了充分表达这感慨,作者先通过虚设,写其若能“幸得用于朝廷”,则必将功德宏伟,这是大起大扬;后文突转,通过实写,叹其终不得志,久而将老,令人悲从中来,这是大抑大落。
一虚一实,一起一落,不仅正反对举,事理昭彰,而且情致跌宕,感人备至。
【写作背景】北宋诗人梅尧臣(字圣俞)一生颇不得意。
诗作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平淡朴实,有矫正宋初靡丽倾向之意,对宋代诗风的转变有倡导和力行之功,甚受陆游等人的推重。
在理论上,他注重诗的政治内容,并认为写诗须“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这一审美创造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
他为梅尧臣的诗集作序,一方面是肯定梅尧臣在矫正宋初浮艳诗风方面的功绩,另一方面也是借以宣扬自己“穷而后工”的文学主张。
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古文观止栏目。
【作者介绍】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