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1 (1)定稿(1)
空气的力量作文
![空气的力量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3fa43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6.png)
空气的力量作文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看似平平无奇的空气,其实拥有着惊人的力量?就在不久前,我经历了一件让我对空气的力量有了全新认识的事儿。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决定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到了公园,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映入眼帘,天空湛蓝,几朵白云悠悠地飘着,这简直就是放风筝的绝佳天气。
我们兴奋地拿出风筝,那是一个色彩鲜艳的老鹰风筝。
朋友举着风筝,我则拿着线轴,准备起跑。
我心里想着:“这肯定能一下子就飞起来!”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顺利。
我卯足了劲儿往前跑,朋友也适时地松开了手,可那风筝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刚离开朋友的手就一头栽了下来。
“哎呀,这咋回事?”我嘟囔着。
我们不甘心,又尝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
这时候,旁边一位放风筝的大爷看不下去了,笑着走过来对我们说:“孩子,你们这放风筝的方法不太对哟!”大爷边说边给我们示范,“放风筝啊,得找准风的方向,还要感受风的力量。
”我们按照大爷说的,开始仔细观察风的动向。
我发现,当风吹过草地的时候,小草会轻轻地弯腰;当风吹过我的脸颊,我能感觉到那股轻柔却坚定的推力。
终于,又一阵风吹来,我感觉到这阵风比之前的都要强劲。
“就是现在!”我大喊一声,朋友赶紧把风筝往上一抛,我则顺着风拼命地跑。
这一次,风筝没有马上掉下来,而是晃晃悠悠地往上飞了一点。
我一边跑,一边放线,眼睛紧紧盯着风筝,心里不停地祈祷:“飞起来,飞起来!”渐渐地,风筝越飞越高,那只老鹰仿佛真的在天空中翱翔。
我停下脚步,开始慢慢地收线、放线,感受着风通过风筝线传递过来的力量。
那是一种持续的、微微的拉扯感,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力量。
看着在空中自由飞舞的风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这看似无形无色的空气,竟然能够托起这么大的一个风筝,让它在蓝天中飞翔。
而且,如果风更大一些,那力量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我想起了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帆船比赛,那些巨大的帆船之所以能够在海面上乘风破浪,不也是依靠着空气的力量推动着船帆前进吗?还有飞机,那么重的大家伙能够在天空中飞行,也是因为飞机的机翼设计能够利用空气产生升力。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d0c4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a.png)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量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力气》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关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塑料袋,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的气体。
2、能够从摸塑料袋吹纸杯的试验中理解空气是具有力气的。
3、激发了幼儿的惊异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1、材料的预备:塑料袋1个、气球一个、嘉奖贴画、向杯子吹气方向的PPT图片。
2、阅历的预备: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是有力气的。
2、活动难点:幼儿自由探究总结空气是有力气的试验过程。
活动过程:
1导入:
通过手指嬉戏小手变变变激发幼儿的爱好。
师:刚刚我们小伴侣的小手变出了那么多的小动物,那今日刘老师为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个魔法口袋,我们来看看口袋能变出什么魔术呢?
2、活动开头:
师:(把口袋装空气并用手捏住不让口袋漏气)好了,小口袋变好魔术
了,你们来看看小口袋变成什么样子了?“。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6f960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空气的力量”讲课稿 - 掌门 1 对 1一、教材剖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观点、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色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以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对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方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好的系统.教材经过案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切合初中生的学习特色,重视定性剖析和实质应用,重申实验研究。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修业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由,会用大气压强解说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了然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此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拥有指导意义。
二、教课目的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色,联合将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制定本课时的教课目的为: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由,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案例;能用大气压强解说简单的现象。
(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添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能够用气压计来丈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高升。
2、能力目标(1)进一步提升实验着手能力和研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质相联合。
(3)培育物理科学实验研究研究方法3、德育目标(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质,学致使用。
三、学情剖析: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认识,物理察看、实验研究、剖析和归纳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自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亲密联系,对物理有了必定的兴趣和激烈的求知欲。
他们希望教师能知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指引下获取锻炼及发挥自己能力的时机,同时更希望品味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419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2.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优秀教案《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优秀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中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力量和它的反作用力,探索用气球使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愿意交流实验中的发现与结果。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力量的存在。
通过观察与操作,知道空气不仅有力量,还可以和我们做游戏,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大班阶段重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的力量和它的反作用力。
2、探索用气球使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
3、愿意交流实验中的发现与结果。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感知空的力量,知道什么是空气的反作用力。
难点:探索利用空气的反作用力,使小车向前行驶的方法。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孩子们有玩气球的经验,会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2、使用过双面胶粘贴固定物品;物质准备:1、两个充好气的气球,两根长绳。
2、相同的玩具小汽车若干;3、记录表、笔、双面胶若干;4、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通过提问,让幼儿回忆以往玩气球的经验,引出活动主题教师提问:(1)、“你们玩过气球吗?都是怎么玩的?”幼儿回忆和交流。
(2)、“气球里有什么?”2、探索气球会怎样运动。
(1)、教师手持充好气的气球尾部,提问:如果老师松手,气球会怎样?(2)、教师验证幼儿猜想:把气球的嘴松开,气球会乱飞。
(3)、师幼讨论:当老师松开手的时候,气球刚才向哪个方向移动呢?(4)、小结:松开气球的嘴,气球会向头部的方向移动。
二、进行部分1、感知空气的力量。
(1)、情景演示:两名教师分别拉住两根绳子的两头,绳子上固定好用吸管连接的方向、颜色不同的两个气球。
(2)、播放课件,展示气球移动的慢动作,了解空气的反作用力。
2、小车跑起来。
(1)、结合本节活动,引发幼儿思考:“小汽车没电了怎么办?”提问:“气球放在小汽车的什么位置能使车跑起来呢?”3、幼儿分组实验:小气球放在汽车的什么位置,汽车可以跑起来?(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用双面胶将充好气的气球粘在小车的不同部位,小车在跑道上实验,粘在哪个部位能使小车向前跑,并在记录纸上进行记录。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39bb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a.png)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空气的力量” 这个话题。
空气,这个我们每天都在身边的东西,大多数人可能视而不见。
但是,空气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而且它还有着极其强大的力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氢气、氦气等气体。
空气的压力是由空气分子的碰撞引起的。
在地球上,海平面上空气的压强大约为1013帕,而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和大气密度的减小,空气的压强在不断降低。
因为空气是由大量微小的、高速运动的分子组成的,所以空气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力量。
比如,风力就是空气的力量的表现之一。
空气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个气体层,被称为大气圈,大气圈中的空气运动形成了天气现象。
当空气以较快的速度从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移动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强大的风力。
飓风、龙卷风等强劲的风力,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据统计,每年全球飓风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另外,空气的力量也可以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例如,空气的压力被用于气压机、涡轮机和空气刹车等。
在国际上,空气密封技术一直是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可以避免流体或气体泄漏,同时减小能源消耗和减轻污染。
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机械设备中,也运用了大量空气压缩技术,如汽车轮胎、气动工具等。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下空气的力量为什么那么强大。
其实,空气的力量强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独特的物理特征。
空气是一种气体,气体的分子间距比固体或液体要大得多,并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
这使得空气分子具有很高的热运动能量,因而就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和力量。
综上所述,空气的力量对人类来说是无处不在的。
空气的力量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空气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发挥其正面作用,尽一份力,共建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c5cd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3.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
2.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感受空气的力量。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空气的力量。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吸管、水、脸盆、塑料袋等。
2.教学辅助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它在哪里?生: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空气的力量。
2.讲解空气的特点师: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看不见,但无处不在。
我们呼吸的每一口都是空气。
生:是的,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
3.实验一:气球的力量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空气的力量。
(1)将气球吹满,然后放开。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气球飞了起来。
师:这是因为气球里的空气跑出来了,产生了向上的力量。
(2)再吹一个气球,但这次不放开,让幼儿用手捏住。
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气球里的空气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硬。
师:这是因为空气的力量越来越大。
4.实验二:吸管的力量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关于吸管的实验。
(1)将吸管放入水中,然后吸一口气。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水被吸进了吸管。
师:这是因为吸管里的空气被吸走,产生了吸力。
(2)将吸管放入水中,但不吸气。
师:这次水会被吸进吸管吗?生:不会,因为没有产生吸力。
5.实验三:塑料袋的力量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袋的实验。
(1)将塑料袋吹满空气,然后捏住袋口。
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塑料袋里的空气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鼓。
师:这是因为空气的力量。
(2)放开袋口,让空气跑出来。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塑料袋变瘪了。
师:这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塑料袋失去了力量。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
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力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cc5d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a.png)
1. 让幼儿感知到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形的。
2. 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空气的力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气球、小车、塑料杯、纸片等实验材料。
2. 实验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实验一:吹气球实验(1)教师向幼儿展示吹气的技巧,并邀请幼儿一起吹气球。
(2)幼儿观察气球吹大的过程,感知空气的力量。
3. 实验二:纸片飘起来实验(1)教师将塑料杯放在纸片上,邀请幼儿一起将纸片抽离。
(2)幼儿观察纸片飘起来的现象,理解空气的力量。
4. 实验三:小车吹气球实验(1)教师将小车放在实验场上,邀请幼儿一起给小车吹气球。
(2)幼儿观察小车因为空气的力量而前进的现象。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空气力量实验。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空气的力量,如风车、飞机等。
3. 科学探索: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空气力量现象,如吸管吸饮料、呼吸等。
1. 教师应确保活动环境安全、整洁,实验材料准备充分。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注意观察现象。
3. 教师应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活动评价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幼儿对空气力量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师可通过家长反馈、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和户外环境中对空气力量的探索情况。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3. 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力量。
九、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前应检查实验材料,确保无尖锐、有毒等不安全物品。
2. 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材料,避免误伤。
3.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幼儿远离火源、电源等危险区域。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4a4e68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0.png)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的力量”。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了解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现象。
2. 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感受空气的力量。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打气筒、针、瓶子、海绵、水、色素、吸管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打气筒、瓶子、海绵、水、色素、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提问:“气球为什么会变大?”(2)请幼儿猜测:“气球里的气体是什么?”2. 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1)教师介绍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
(2)讲解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现象。
3. 例题讲解(1)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力量。
(2)将瓶子装满水,倒置在海绵上,插入吸管,让幼儿观察海绵的变形,感受空气的压力。
4.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2)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压力。
(2)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空气的力量?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力量2.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3. 空气的压缩和膨胀4. 实验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空气力量现象。
答案:例如:吹风机、气球、飞机升力等。
2.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空气力量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感受了空气的力量。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开展科学小实验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4611e8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空气的力量》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力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力量。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的力量。
三、教学准备1.教具:气球、吸管、纸杯、水、漏斗、保鲜膜、皮筋、剪刀。
2.实验材料:气球若干、吸管若干、纸杯若干、水、漏斗、保鲜膜、皮筋、剪刀。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气球为什么会变大?2.空气存在的探索(1)教师拿出一个空的纸杯,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纸杯里面有什么吗?我们怎么才能知道纸杯里面有没有空气呢?(3)教师将纸杯倒扣在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水是否进入纸杯。
3.空气力量的探索(1)教师将气球吹满气,然后放开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飞走的现象。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气球会飞走吗?这是因为空气的力量。
(3)教师拿出吸管和漏斗,将吸管插入漏斗中,引导幼儿观察吸管中的水流出来。
(4)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水会从吸管中流出来吗?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
4.实验操作(1)教师将保鲜膜覆盖在纸杯口上,用皮筋固定。
(2)教师将剪刀插入保鲜膜中,剪一个小孔。
(3)教师将吸管插入小孔中,引导幼儿观察吸管中的水流出来。
(4)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吗?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
5.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空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怎么让气球飞起来吗?请你们想办法。
(3)幼儿自由发挥,尝试让气球飞起来的方法。
(1)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空气的用途。
2.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个关于空气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力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空气的力量的作文
![空气的力量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fcd9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6.png)
空气的力量的作文In the vast expanse of our planet, air is an omnipres-ent yet often overlooked force. It is the invisible medium that sustains life, shapes our environment, and influences the world in countless ways. Air, composed of a mixture of gases, is not only essential for our survival but also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omplex systems of weather and climate.The power of air is evident in its ability to support life. Oxygen, a key component of the air we breathe, is vi-tal for the metabolic processes of most living organisms. Without it, life as we know it would cease to exist. Moreo-ver, the carbon dioxide that we exhale is crucial for the photosynthesis of plants, which in turn produces the oxygen we need to live. This cycle of give and take is a testament to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nature.Air also exhibits its strength through the forces of wind. Wind, the movement of air from areas of high pressure to areas of low pressure, can be a gentle breeze or apowerful storm. It shapes landscapes, disperses seeds, and influences the migration of animals. In human history, wind has been harnessed for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and en-ergy production, demonstrating its utility and power.Furthermore, air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climate and weather. It acts as a blanket, trapping heat from the sun and regulating the Earth's temperatu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can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climate pat-terns, as seen with the greenhouse gases that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Understanding and monitoring the air's com-position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nd ensuring a sustainable future.In conclusion, the power of air is multifaceted, from its life-sustaining properties to its role in shaping our planet's climate. It is a force that is both subtle and significant, requiring our respect and attention to main-tain the harmony of our world.在我们的星球上,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却常被忽视的力量。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476c80c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e.png)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的力量》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的力量》「篇一」目的要求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知道蛋壳易碎的特点。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1、故事磁带。
2、一些清理蛋壳。
幼儿活动手册第20-24页。
内容与指导一、半个蛋壳像什么。
教师出示蛋壳让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有半个蛋壳,你认为它像什么?可以把它当成什么?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蛋壳,并运用经验大胆想象。
三、出示小老鼠头饰引导幼儿听一遍故事。
师: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了吗?我们请皮皮来告诉大家!四、教师教师讲一遍故事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半个蛋壳最后的结果。
(1)教师生动的讲一遍故事。
师:皮皮把蛋壳当成了什么?如果你是皮皮把半个蛋壳当成了什么?(在幼儿讲述蛋壳像什么的时候,教师应倾听幼儿的回答,并做出恰当的回应)五、教师请幼儿阅读幼儿幼儿活动手册第20-24页。
师:蛋壳最后怎么了?为什么会碎?(蛋壳易碎的特点巧秒的隐含爱故事情节里,教师可在讨论时候引导幼儿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
六、引导幼儿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蛋。
(轻轻的、小心的拿放,不乱扔等)七、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还是相当积极的,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培养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
这个能力目标的达成也很不错,通过木偶、故事动画片等生动、直观的教育手段加强幼儿倾听故事的专注度,提升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第三方面: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我觉得今天这个目标的达成做的不够好,首先是没有能够给予孩子们很多的讲述机会,幼儿回答问题的面不够广,跟说、集体学说等的讲述手段用的太少。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的力量》「篇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2、能按一定顺序操作,会整齐地摆放学具,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c46683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2.png)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的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空气具有力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并且具有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塑料瓶、纸片、吸管、风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吹风机、塑料瓶、纸片、吸管、风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吹气球,让其他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2)提问:为什么吹风机能把气球吹起来?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力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用吹风机吹塑料瓶,让幼儿观察瓶子被吹走的现象。
(2)讲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具有力量,可以推动物体。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让幼儿用吸管吹纸片,感受空气的力量。
(2)分组进行吹风车比赛,观察风车的转动速度与吹风机距离的关系。
(2)提问:空气还有哪些力量?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其他作用。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1)邀请几位幼儿扮演风神,用气球、吹风机等道具展示空气的力量。
(2)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风神是如何展示空气力量的。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力量2. 气球、吹风机、塑料瓶、纸片、吸管、风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吸管吹纸片,观察纸片的运动轨迹。
(2)与家长一起探讨空气的其他力量。
2. 答案:(1)纸片会被吹得四处飘动。
(2)空气的力量还可以表现为风、气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感受到空气的力量,但对空气的其他特性认识不足。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8.3 空气的“力量”1-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8.3 空气的“力量”1-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79c941daef5ef7bb0d3c59.png)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 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个小洞,这时管中水
银将 下降。水银气压计在使用时必须竖
直悬挂,如果歪斜了,读出的结果比实际
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时,小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排尽筒内空 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 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时
,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__F_L_/_V__ 。
(3)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__偏__小___
_因_为__所_需_测__量_的_力__大_于_弹__簧_测_力__计_的__量_程_._ 。
当堂达标
• 6.贾里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
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2_0__m_l_,用V表示,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
部刻度的总长为L,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V_/_L___。
完成下面的问题:
•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
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G__,
所测大气压强的表达式是_____。
•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 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 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 :吸__盘_的__空_气__没_有_完__全_挤__出_。
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 2.空盒气压计 3.管式弹簧气压计
小结
• 一、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和液体压 强相似,大气压强指向各个方向。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的力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的力量》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45ef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7.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力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空气力量》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要围绕空气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空气,解空气力量,探索空气在生活中应用。
教材章节为《我们周围环境》中第三节《空气和我们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空气概念,知道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
2. 使幼儿认识到空气力量,解空气在生活中重要作用。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解空气力量,知道空气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空气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纸杯、乒乓球、漏斗、小纸条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吹风机、纸杯、乒乓球、漏斗、小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向幼儿展示一个吹起来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会鼓起来?”(3)引导幼儿观察气球,思考问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空气概念,让幼儿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
(2)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力量。
实验一:吹风机实验。
用吹风机吹纸杯,使纸杯悬空。
实验二:乒乓球实验。
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使乒乓球悬浮在空中。
实验三:气球实验。
用漏斗和气球制作一个简易空气泵,让幼儿感受空气力量。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感受空气力量。
(2)讨论:“你们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地方有空气力量?”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空气力量认识,以及本节课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概念2. 空气力量3. 空气在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空气力量。
答案:如吹风机、风扇、风车等。
2. 作业要求:用画笔或文字描述观察到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解空气力量,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空气力量,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空气的力量 文档
![空气的力量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f2f4910650e52ea5518987b.png)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边的空气所压,地球被整个大气层所压。
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对所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
一.大气有压强吗?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边的空气所压,地球被整个大气层所压。
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对所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
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二.为什么会产生大气压强呢?产生原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 大气压大不大?马德堡半球实验:(1)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大气压很大四.大气压的变化:(1)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大气压强的大小不是一层不变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大气压隋海拔高度的变化:高度越高,气压越小;高度越低,气压越大。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低的地方,空气越浓密,大气压越大。
(2)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3)气体压强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它的压强增大;体积增大时它的压强减小。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什么叫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2、记住水的沸点是:条件: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一、由于空气也受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
三、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四、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A 纸片太轻了B 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C 水把纸片粘住了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五、高山上煮饭不易煮熟,如要煮熟饭,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A.加大火力烧B.锅上加一个不漏气的盖子C.降低气压,可使水沸点升高D.都可以。
空气的力量 第一课时
![空气的力量 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6b98b6d011ca300a6c39094.png)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B )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用离心泵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 、 、 C、夏 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 D、在茶 天我们用吸管吸饮料 、 壶盖上做一个小孔
练习二
1、水银气压计挂斜了,读数将会 ( 、水银气压计挂斜了, A、比实际气压大 、 B、比实际气压小 、 C、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以上几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以上几个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比较典 型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什么叫大气压强呢? 型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什么叫大气压强呢?
和液体一样, 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都有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 气压。 大气压或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宇航员穿宇航 服的作用之一 就是利用宇航 服产生适当的 压强、以保障 压强、 生命安全。 生命安全。
练习一
1、下列现象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 B ) A、堵住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流出来 、堵住茶壶上的小孔, B、用注射器将药水推入肌肉 C、 、 、 D、 用一张纸可以托住一杯水 、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将它们分开
没盖盖子 时,安然 无恙; 无恙;盖 盖子时铁 皮罐塌陷。 皮罐塌陷。
当铁皮罐口打开, 当铁皮罐口打开, 罐内外空气相通, 罐内外空气相通, 罐内外所受的压力 相同,内外平衡, 相同,内外平衡, 铁皮罐安然无恙。 铁皮罐安然无恙。
水沸腾时, 水沸腾时,罐内的空气被 水蒸气排出铁皮罐, 水蒸气排出铁皮罐,盖紧 罐并用冷水浇, 罐并用冷水浇,罐内水蒸 气受冷凝结成水, 气受冷凝结成水,气压大 为降低, 为降低,铁皮罐在罐外大 气压力的作用下而塌陷。 气压力的作用下而塌陷。
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课件
![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2bdd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3.png)
1、为什么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值越小?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值就越小。 2、一般认为海拔高度每升高12m,大气压强的值降低1mm(133Pa)汞柱。 3、如果我们知道了某地的海拔高度,通过对比就知道这一高度的气压值是多少;反过来只要我们测出某一地点的大气压值,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一地点的大致高度。
2
无关
水银柱的高度与 管的粗细、 倾斜角度、 管的长度、 提起还是下压
4
思考:
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P0=ρ水银gh1 P0=ρ水gh2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
管式弹簧压强计
空盒气压计
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
汞式气压计的优点:测量准确,但是携带不便。 空盒气压计还可以用作高度计。 除了测量大气压强外,汽车轮胎、飞机机轮及太空站内等的气压测量也都需要气压计。
B
B
01
02
03
大气压强的变化
阅读P161页大气压强变化的内容。
通过阅读你们知道了什么?
8.8848km
6km
4km
2km
海平面
1013hPa
800hPa
620hPa
470hPa
320hPa
珠穆朗玛峰
大气压强的大小不是一层不变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人们通常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叫1个标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课堂小结
巩 固 练 习
1、空气内部向________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 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____________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bbfa190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空气的力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活动过程:一、玩玩小吸盘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二、玩玩饮料盒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
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反思: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
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
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八年级A 段
物理导学案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八年级A 段物理导学案
第 三节 课题:空气的“力量”(1)
【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学法指导】对比液体压强的产生特点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特点;【知识链接】
A1.固体压强计算公式? A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A3.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 A4.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A5.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B6.和液体一样,由于也空气受到 的作用和 性,所以空气内部 方向都存在压强 一 自主学习 A 问题1:
介绍你所认识的大气层.
A 问题2: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吗?为什么?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1.29kg/m 3 ,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
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
A 计算: v= m × m × m= m 3 ∴ m = ρv
=
= kg
二 互助交流
科学探究:活动一: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B 实验1
广口瓶底铺一层沙子,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
请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现象:先看到火焰熄灭,后来鸡蛋慢慢被吞入瓶中鸡蛋为什么能被吞入瓶子中?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试一试解释好。
B 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 下落.(填会、不会)
B 实验3 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B 实验4 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 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A 思考: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解释吗?
1.为什么在吸纸盒包装的牛奶时,纸盒会瘪了?
2.吸盘为什么会吸附在墙壁上?
3.什么力量使饮料吸入人的口中呢?
三 合作探究
B 问题四:大气压强的测量 1. 托里拆利实验
师生札记
编号:12 使用人
姓名: 班级: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2013.3.15 编写人: 韩 斌 审核人: 蔡荣德 审核组物理组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八年级A 段
物理导学案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八年级A 段物理导学案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①托里拆利实验装置②演示:
③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 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p = ρg h = 13.6 × 10 3kg/m 3 × 10N/kg× 0.76m = 1.013 × 10 5 Pa 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 的水银产生的压强 。
粗略运算时大气压可取1×105Pa 大气压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Pa ,常用单位:mmHg 和标准大气压。
四 展示方案预设
例一.: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
A .往上喷出
B .稍微下降
C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 .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拓展: 请你计算:若把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换成水,水柱大约多么高?(P 0=105帕)
例二. 人的头顶面积约为0.02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p =1×105Pa )
五 总结提升: 1大气压强的定义:
2大气压的单位:国际单位:帕斯卡Pa ,常用单位:mmHg 和标准
3.根据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为1.013×105Pa 。
一标准大气压 1.013×105Pa 。
六 【日日请】
1.A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托里拆利
C. 帕斯卡
D. 伽利略
2. A 在冬天,保温瓶未装满水,当瓶内温度下降时软木塞不易拔
出,这主要是( ) A 塞子与瓶口间摩擦力太大 B 瓶口遇冷收缩
C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 原先塞子塞的太紧
3.B 动手做一做,如图8-3-1-1甲所示,一张硬纸片______托住一整杯水(填“能”或“不能”)。
这说明了空气______。
若杯口朝向设为如图乙所示,则硬纸片______(填“会”或“不会”)掉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
影响?( )
A. 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
B. 将玻璃管往上提一些,但管口仍未离开水银面
C. 将玻璃管倾斜
D. 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
E. 实验时,在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
5.C 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小心地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 纸片太轻了
B 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师生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