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2.1出师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临表涕零(面对,动词)
感 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激
效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名词)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一词多义
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善之事) 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攘除奸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奸臣贼党) 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北) 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庶竭驽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怠慢) 恐托付不效(名词活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 苟全性命于乱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全,保全) 恐托付不效(动词活用作名词,托付的事) 此皆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笃实的人) 优劣得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人)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也”表判断
此臣所以报先帝没而忠有陛明下之确职分语也:言标志的判断句
此皆良实: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倒装句
“……也”,判断句标志
苟全性命于乱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3)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
有
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下文有 所广益中有同此)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
数与 零数之间)
军队,名词)
一词多义
能 必能裨补阙漏(能够) 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 以
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 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 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 以致)
于乱世苟全性命 临崩以大事寄臣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败军之际受任
省略主语“陛下”
合作探究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 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 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 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 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 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报之于/陛下也。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 帝简拔/以遗陛下。 (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 ——诸葛亮
--喜欢的朋友请下载支持--
情景导入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 逝水》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 是明朝中期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 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最初《三 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放 在卷首的,不管怎么移动,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位老人 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罗贯诸中《三国演义》中被神化的“诸 葛亮”,诸葛亮本人也会很乐葛亮意,他的一片忠心能刘 备流芳百世,罗 贯中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内容可信 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诸葛亮本人的《出师表》,
学习目标
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 内容。 3.熟读课文。
走进作者
诸葛亮(181—234),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字孔明,谥号忠武 侯,后世称为武侯,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著有《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等。
诸葛亮
创作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 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公元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 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 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 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 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 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 统一国家,复兴汉室。
古今异义
陟罚臧否(古义:恶,坏;今义:否定,不) 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今义: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表结果) 猥自枉屈(古义: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义: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
一词多义
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为国以礼(治,治理)
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谓 而中道崩殂(半) 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
道 而中道崩来自百度文库(路,途,名词) 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
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 行 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词)
古今异义
. .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的意思;今义:季节,指秋天) . . 由是感激(古义:感动;今义: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 .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 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基础知识
读准字音
崩殂( cú ) 菲薄( fěi) 裨补( bì )
遗陛下(wè)i 祎( yī ) 攸( yō)u
阙漏( quē) 陟罚(zhì ) 臧否(zānɡ pǐ )
猥自( wěi ) 咨诹( zōu )
夙夜( sù ) 驽钝(nú ) 攘除(rǎnɡ) 斟酌( zhēn zhuó)
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