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学困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遇到困难、问题多,无法有效解决的学生。
学困生问题在当今教育中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了解形成学困生主要原因,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来探讨该问题。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共有200名学生参与。
调查内容:询问学生是否属于学困生以及学困生问题的原因。
调查结果如下:问题一:您是否属于学困生?A.是B.否结果显示,有140名学生选择了A选项,说明约70%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学困生。
问题二:您认为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排序。
A.学习方法不当B.学习动力不足C.缺乏复习和总结D.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E.注意力不集中F.学习压力过大G.课堂教学质量差H.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认为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习方法不当(30%)、学习动力不足(25%)、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20%)、缺乏复习和总结(15%)、注意力不集中(5%)、学习压力过大(3%)、课堂教学质量差(2%)和其他原因(0%)。
问题三:您认为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困生?A.提供个性化辅导B.增加学科辅导班C.提供心理辅导D.加大课外活动推广E.提供学习技巧指导F.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认为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帮助措施包括提供个性化辅导(35%)、增加学科辅导班(25%)、提供心理辅导(15%)、加大课外活动推广(10%)、提供学习技巧指导(10%)和其他措施(5%)。
综合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学困生,这意味着学困生问题比较严重。
2.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及缺乏复习和总结是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业压力密切相关。
3.学生们希望学校提供个性化辅导、增加学科辅导班、提供心理辅导、加大课外活动推广和提供学习技巧指导等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学困问题。
学困生材料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如何关注和帮助学困生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我校对学困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全体学困生,共计100名。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家庭背景、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学习状况(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调查发现,学困生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学科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学习方法不当。
部分学困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3)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2. 家庭背景(1)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调查发现,部分学困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生活压力较大,影响学习。
(2)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学困生家庭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不高。
3. 心理素质(1)自信心不足。
部分学困生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情绪波动较大。
学困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基础学科教学。
针对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基础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关注学困生心理健康。
学校应加强对学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5. 建立学困生帮扶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困生帮扶机制,为学困生提供全方位的帮扶。
五、总结通过对学困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学困生在学习、家庭背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1•学困生概述•家庭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目录•社会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学困生自身因素•应对学困生的策略与建议01学困生概述学困生通常是指在学业上存在困难或挑战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成绩、学习技能、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不足。
学困生可能表现出缺乏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弱等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表现。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可能感到自己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
学习压力自信心不足社交压力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学困生可能会感到自卑和缺乏自信,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
学困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而受到同龄人的歧视或排挤,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030201学困生面临的挑战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不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可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关注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学校因素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氛围等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机等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02家庭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教育投资不足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无法承担孩子课外辅导、学习资料等费用,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家庭经济压力大贫困家庭往往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这可能导致家长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业,或因经济原因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社会资源不均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往往相对匮乏,这使得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不利地位。
家庭经济条件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和责任感;而另一些家长则放任孩子自由发展,不关注其学业。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
“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成绩方面出现困难的学生。
以下是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调查报告。
1. 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常常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记忆和整理知识的技巧,不会使用学习工具和资源等。
2.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也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未来的目标缺乏认识和规划,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积极。
3. 家庭环境因素:学困生的家庭环境也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
比如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孩子的学习的指导和支持等。
4. 心理压力:学困生还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社交方面的心理压力。
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5. 考试焦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考试焦虑是导致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他们害怕考试失败,对考试结果过分在意,造成了学习上的困惑和压力。
6. 自律能力不足:缺乏自律能力也是学困生的一个原因。
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容易分散注意力。
为了解决学困生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学习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和提供目标规划等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家长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
5.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
以专注于学习。
就业压力
03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学生对未来产生迷茫,影响到学习积极性。
04
学困生的教育干预措施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陪伴孩子 成长。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搭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孩子 提供更好的支持。
03
加强教学研究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
学习兴趣。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增加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和设施的 水平和覆盖面,为学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建立社会志愿者服务机制
通过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辅导工作,为学困生提供更 多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社会压力
社会竞争压力和不公正现象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其失去 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对教育干预措施的评估与优化建议
个性化教育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 的教育方案,包括辅导、心理干预 等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 水平,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和支持 。
完善教育资源
加强教育公平性
通过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减少地域、城乡之间教育 资源的差距,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05
调查结论与建议
对学困生成因的总结与思考
家庭因素
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或家庭暴力等环境,导致 其学习动力和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教育资源不均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优质 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辅导。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出现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学困生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并探讨其转化的途径,以提供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1.问卷调查在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学困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2.访谈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选择部分学困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学困生的个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学困生的成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得出以下学困生的成因:(1)学习方法不当:有部分学困生对学习方法不了解或误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3)学习环境不佳:一些学困生来自低收入家庭,学习环境差,无法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限制了学习能力的发展。
(4)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透彻:部分学困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入,影响了学习效果。
(5)心理问题:一些学困生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压力过大等,导致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2.学困生转化途径通过与学困生进行访谈,我们了解到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如下:(1)及时发现并提供学习帮助:学校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学困生,并提供帮助,如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提供专业的学习指导。
(2)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方法讲座、提供学习技巧指导等方式来实现。
(4)心理辅导: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困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5)培养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结论和建议1.结论学困生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环境不佳等因素。
五年级学困生形成原因调查报告
五年级学困生形成原因调查报告调查对象:五年级学困生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调查地点:某小学五年级调查目的:了解五年级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等问题是导致五年级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部分学困生家庭中存在着家长缺乏教育意识、教育资源贫乏、家庭纠纷等问题。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困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动力。
2. 学习方法问题:一些学困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中包括没有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了解等问题。
3. 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对学校和教育的认同感不强,对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可能是由于学科内容难度加大,学习任务增多,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认同度下降。
4. 社交问题:学困生中有一些存在社交问题,包括与同学关系不好、社交能力较差,导致在学校环境中难以融入,造成学习不良影响。
5. 个人原因:个人因素也是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包括身体健康问题、情绪问题等。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与个人身体健康或情绪问题有关。
结论:通过对五年级学困生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因素、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社交问题和个人原因都可能对学困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因此,学校在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学困生”主要成因调查报告
“学困生”主要成因调查报告“学困生”主要成因调查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困生”主要成因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日调查方法:学生(由家长协助)用秘密姓名填写接受调查的学生:10名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一、问卷数据统计如下:1.学生年龄:6-7岁2.性别:7男3女3.户籍类别:城市8人,农村2人4.家庭所在地环境:城镇10人5、独生子女:7人是,3人不是6.儿童学习负责人:2名父亲、6名母亲和2名其他人7.父母期望孩子的学习成绩:7优秀,3良好8.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被过度溺爱:通常9个人比1个人小9.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般9人小1人10.家庭经济条件:一般10人11.父母职业:只有少数有固定工作,大多数是下岗工人,少数在工作做生意12.孩子有自己固定安静的学习场所:有7个人没有3个人13.儿童家庭作业:一般5人不到5人16.老师问自己:经常2人有时7人很少1人17.你认为知识很难吗:一个人很难成为5个人,但四个人并不难18.你认为班上的学生喜欢学习吗:9觉得他们大多数人喜欢学习,1觉得他们有时喜欢学习21.你喜欢在课堂上做什么:听老师讲课,8个人和同学聊天,1个人思考其他事情,2个人,22.学习是否有进步:10个人一点点进步23.当学习进步的时候,你会:一个人放松,九个人更努力24.当你逆向学习的时候,你会:着急,努力学习,追到10个人25.你平时看课外书吗:看4个人有时看5个人但不是1个人26.你的学习成绩要超过你的同学吗:我真的要10个人27.放学后你首先做什么:为10个人写作业28.要不要做作业:作业多,一份很难,不要做三个人想做六个人29.学习有困难的时候你想帮谁:找4个老师,6个家长30.为什么学习:10个人给自己二、问卷分析:1.基本情况:这个班学习困难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大部分是城市户口,生活在城镇。
学困生调查报告3篇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学困生调查报告3篇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城乡结合地区家庭教育职能普遍存在弱化、缺位的现象:1.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家长是过分放纵孩子。
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心疼孩子,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顾自己的生意和事业,而忽略了孩子。
他们在物质上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需求。
这种养而不教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是百般庇护,为孩子开脱,而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顽劣之风。
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自己参与赌博等,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对孩子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也有些是离异等单亲家庭,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由于缺失关爱和管束,孩子逆反心理强,自制能力差,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学习起伏较大。
从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
家庭教育职能弱化,有些甚至缺位、丧失,更不用说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了。
2.城镇高中的部分学生家庭多在小镇或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多数学生家长只有初中甚至小学的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家长不懂英语,他们基本无能力指导子女学习英语。
同时对子女的英语也不能提供必要的监督。
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也爱莫能助,长此下去,孩子学习问题堆积如山,到了高中阶段就觉得寸步难行了。
3.也有另外一种类型的家长,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太高。
作业完成了不行,还要另加作业,限制孩子玩的时间或根本不给他时间玩。
每逢周六、日和假期,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
时间一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恐惧感。
这种高压政策使一些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是叫我学我越不学,对学习逐渐形成厌恶——恐惧——不想学——不学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
学困生成因调查报告任侯兰学困生的存在是教学工作中的必然现象,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
教育要转化好学困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强烈愿望,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职。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一种现象的产生,总是有其根源,有其生存的土壤。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起来,其根源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内在因素。
大多数学困生同时是纪律差生,而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所以对学困生的纪律、法制教育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都可从家庭中找到答案。
主要有以下几种:、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
整天生活在父母争吵不休、打骂不断、火药味极浓的家庭生活氛围中,甚至父母离异,各自另组家庭,在“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是多余的”羞辱中,在得不到父爱、母爱基本温暖的情况下,幼小本应纯洁的心灵被人为地扭曲,性格偏激,进而对学校、老师也形成逆反心理。
、家教不当,爱度失衡。
有的家长平日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形成任性、霸道性格,在家中是“太阳”,可到学校中,让他成为“月亮”不适应,一遇挫折或受到批评指责难以接受;有的家长则以棍棒代替教育,平日里不闻不问,一旦出现严重事件,动辄拳打脚踢;忙于应酬,自身不洁,整日以赚钱为重,对子女听之任之;自私心重,凡事从一已私利出发,不以教育孩子为重;家长素质偏低,不知如何教育子女,甚至以谬论相传。
、期望过高,压力过重。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期望值太高,不能给孩子客观定位,硬性指标过高。
逼得太紧,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当孩子力不从心,“达标”无望时,极易走向反面,丧失学习信心,逃避学习。
(二)、内在因素、个人生理因素有差异。
有的学生自身生理有缺陷,自卑感强,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破罐破摔。
、心理因素。
由于遗传的因素和各种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记忆、理解、性格等都因人而异,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方面。
学困生成因研究报告
学困生成因研究报告学困生成因是指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个体特征、学校环境、家庭因素等。
本文将对学困生成因进行探究,并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学习困难的生成常常与学生个体特征有关。
例如,学生的学习风格、动机和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其学习成绩。
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较差,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困难;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缺乏学习兴趣,也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学校环境也是学习困难生成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
一些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一些学校教学管理不善,教学计划不合理,教学进度过快等,都会导致学习困难的生成。
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再次,家庭因素也是学习困难生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
一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和鼓励,容易导致学习困难;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缺乏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家庭应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其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学困生成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个体特征、学校环境、家庭因素等。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应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鼓励其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情况进行调研,探究学困生问题的原因,为解决学困生问题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以某市五所高中的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一年级学生及曾经面临学困问题但已成功转化的学生。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根据学困生的特点,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涵盖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家庭教育背景等信息。
2.个别访谈:选择了学困生的家长、任课老师和成功转化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对学困生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四、调研结果:1.成因分析:(1)学习习惯不良:学困生容易疏于学习,存在拖延症等问题,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
(2)学习动力不足: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出现厌学心理,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3)家庭教育背景:部分学困生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缺乏良好的督促和引导,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榜样。
2.转化调研:(1)家庭教育的改进:成功转化的学困生认为,家长的关注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环境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2)个人努力的提升:学困生在成功转化后,发现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积极参与学习,他们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转化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对他们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心理辅导、课外辅导班等。
五、调研结论:学困生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和解决。
家庭教育、个人主动性和学校的支持是学困生成功转化的重要因素。
解决学困生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个体共同努力,为学困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六、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学困生提供更好的督促和引导。
(2)加强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课外辅导班,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3)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态度。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学困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业成绩。
在现今社会中,学困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学困的成因,本调查报告将通过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来探讨学困的生成因素。
二、调查结果分析1.学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学生反映他们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足。
主要原因是学生分配时间不合理,很多学生在上课之后没有做好复习总结和预习准备,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此外,一些学生课下时间过多地花费在娱乐活动上,对学业投入不足。
2.学习方法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学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35%的学生反映他们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方法,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些学生泛泛地学习,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或者过多地依赖记忆,缺乏理解和应用能力。
3.人际关系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30%的学生反映困扰他们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问题。
学生之间的欺凌、排挤和冷漠等问题,以及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家庭环境访谈调查中,一些学生提到了家庭环境对他们学困的影响。
约25%的学生反映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够和谐,父母对他们的学业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学习的支持和引导。
一些学生还面临家庭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兼职等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导致学习时间不足。
三、调查结果总结与建议从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困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解决学困问题过程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涉及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
1.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减少欺凌和冷漠现象的发生。
2.家庭教育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家庭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困生情况调查分析
学困生情况调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障碍,让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不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学习困难的学生,令老师们头疼,他们的学习效果差,完成作业困难,上课听不懂或不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
老师不喜欢他们,同学们讨厌他们。
同学的疏远,教师的冷遇、放弃,于是“困难生”深陷于“差”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使命应给予学习困难学生更多的教育和帮助。
一、学困生的类型1、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困生”。
他们主要因为基础薄弱,缺乏构建新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所以总是跟不上同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2、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
这类学生态度是好的,也很勤奋、刻苦,但成绩却不好,他们会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却得不到满意收获,易灰心,他们越来越感到学习太困难,渐渐的成为“困难生”。
3、意志薄弱的“学困生”。
此类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不能迎难而上,而是选择逃避。
意志薄弱是小学生学习中的大敌,是造就“困难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精力分散的“学困生”。
这类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四十分钟不能全神贯注,课堂效率低。
5、懒惰型的“困难生”。
这类学生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惰性,没有自束力,他们厌恶学习,一提起学习就头疼,对学习毫无需求,成绩好不好无所谓,情愿居于人下,他们把玩当作是最快乐的事,把学习当作是痛苦的事。
因此他们懒懒散散,如“小和尚撞钟——得过且过”。
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在的意志力、学习意识,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来自于数学本身数学与其他学科比,最大的特征是抽象,逻辑性强,这也是“学困生”最怕的。
而学生中有的属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思维层次低;有的先天不足,很多问题总参不透、理解不了。
数学强调的是严谨、缜密,这样有的学生恰恰在这个方面缺乏毅力、缺乏信心,对数学问题总不能细致分析,老是考虑不周、漏洞多。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实施报告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实施报告一、背景介绍在教育领域中,学困生成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或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学业表现较差,成绩不理想。
了解学困生成因的调查分析是制定有效教育措施的必要步骤。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学困生成因,找到学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为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学生发放学困生问卷,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访谈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困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原因。
3.教师观察法: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态度不专注,缺乏目标感和责任感。
2.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中有不少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庭环境影响: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如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家庭关系紧张等。
4.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学困生中有一部分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能主动学习,不能规划与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
5.心理问题:部分学困生存在学习焦虑、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程。
五、实施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以下措施来解决学困生存在的问题:1.提高学生学习态度和动力:组织一些趣味性和引导性强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教导学习方法:为学困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
3.提供家庭支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4.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学习管理培训活动,帮助学困生提高时间管理、学习计划等能力。
六、评估和改进对实施的各项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确保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评估方法包括学困生学习情况的定期跟踪、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报告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处于落后的学生。
我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了解到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和完成学习数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发现的情况,对学困生的形成问题与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学科原因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强并且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教学中若不能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往往是抛弃了客观对象许许多多的具体特征后获得的。
这种抽象性使得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更高,如老师告诉学生直线是无限延伸的,但是学生用眼睛所看到的只是图上长度有限的线段,它的无限延伸性只能在脑中想象。
而数学的系统性也很强,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与时掌握知识,就形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与时查漏补缺,造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就会遭成学习困难。
然而,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又要求能应用知识解决灵活多样的问题。
习题的形式多样,也可能使得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二)学生自身因素在我班上的学困生往往表现为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
他们普遍对学习数学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难度很大再加上学困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他们自感周围的老师、同学等瞧不起自己,于是因卑生闭,表现出脱离群体,特别是怕接触老师,整天沉默寡言,有惑怕问,呈闭塞的心态,从而使他们感到升学无望,前途渺茫,自暴自弃。
学困生课题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困生(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寻有效的教育策略,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学困生课题的数据分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学困生比例逐年上升,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压力。
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存在困难,还可能伴随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1)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2)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因素等。
(3)探讨有效的教育策略,为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学困生课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 数据来源(1)某地区学困生问卷调查数据:包括学困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2)学困生访谈记录:了解学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3)教师访谈记录:了解教师对学困生的看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分析1. 学困生基本情况(1)性别比例:学困生中,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
(2)年龄分布:学困生主要集中在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
(3)家庭背景:大部分学困生来自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
2. 学习成绩(1)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成绩普遍低于同龄学生。
(2)学科成绩差异:学困生在语文、数学两门学科上的成绩差异较大,英语成绩相对较好。
3. 学习态度(1)大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存在厌学情绪。
(2)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驱动力。
4. 学习方法(1)学习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
(2)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存在拖延现象。
5. 学困生形成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我校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进行了《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矫正研究》的课题研究。
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工作提升的措施;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积极意义。
在“语文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
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教师的科学分析,总结出其形成学困问题的具体原因。
二、调查时间:2016年2月——2017年1月三、调查对象:城关中学三个年级各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
四、调查过程:1、概念的界定学困生:不同学生、不同学科往往从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出发来定义学困生。
到目前为止,有关学困生的概念与定义的讨论与争论仍在持续。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学困生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之外,还与每一学生或每一学科从自己观点出发来看问题有关。
目前比较一致的认为,学困生定义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必须有形成学业不良的一些主要原因,或指出在某些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第二,必须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学业与学习任务上有困难。
第三,必须指出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显著差异,即两者不一致性的存在。
第四,必须有排他性,即排除一些相关联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第五,有必要的话,还应提出特殊教育的需要性。
根据上面的维度,课题组研究人员把学困生定义为:第一,学困生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即其智力测验的分数(智商)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具体地说,在某门或几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第二,学困生儿童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或学习技能(如解决问题、听、说、语言、注意、记忆、写作等等)上有一定的缺陷;第三,上述这些能力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所造成的,也不是由于情绪障碍、教育与环境剥夺造成;第四,这些儿童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及格水平)或达到教育大纲所要求的水平需要额外的督促和辅导,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这是那些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
2、具体实施(1)确定个案,在调查研究、前测的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个体档案。
(2)对学困生进行“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从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收集数据。
(3)与学困生本人以进行谈话,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障碍,进而了解其心理、情绪等。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困生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5)通过对本班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学困生的在校的各方面表现。
(6)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客观的分析。
3、数据整理课题组成员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我本人依据所报材料及研究人员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为了使后期“学困生转化策略专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地进行,我本人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材料分析(一) 综合调查数据表明:学困生约占总数的13%左右,学困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大约为5:2,随年级的升高学困生呈增长趋势。
(二)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对学困生情况分析如下:1、学生年龄:13-16岁2、性别:男生64人女生26人3、户籍类别:城市59人农村31人4、家庭所在地环境:城、乡镇33人城乡结合30 农村27人5、独生子女:74人是 16人不是6、孩子学习负责人:父12人母26人其他52人7、父母期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27人良好33人一般30人8、家庭其他成员过分溺爱:大15人一般64人小11人9、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大2人一般73人小15人10、家庭经济条件:很好12人一般50人较差28 人11、父母职业:只有个别是有固定工作,大部分下岗职工,少数是打工、经商12、孩子有自己固定的安静的学习场所:有77人无13人13、孩子的家庭劳动:多6人一般27人少57人14、老师讲课是否听懂:听得懂26人大部分听得懂54人一点都听不懂10人15、认为老师严格与否:很严格36人一般52人不严格2人16、老师是否提问自己:经常12人有时57人很少11人17、觉得知识是否难:很难41人一般25人不难24人18、觉得班级同学是否爱学习:39个觉得大部分爱学习 5 1个觉得有时爱学习19、是否喜欢上语文课:喜欢37人一般33人不喜欢2020、语文课爱发言:喜欢33人一般35人不爱22人21、上课时喜欢干什么:听老师讲课38人和同学讲话21人想其他事情32人22、学习是否进步:很大11 有点进步50人没有2923、当学习进步时,你会:放松一下61人更加努力29人24、当学习退步时,你会:很担心,努力学习赶上去10人很担心,但不知道努力学习58无所谓2225、你平时是否看课外书:看34人有时看45人不看11人26、你的学习成绩是否想超过同学:很想10人有点想50 无所谓26 不想427、你放学后先做什么:写作业30人看电视36 打游戏机2 和同学玩2228、你是否想做作业:作业多,不想做11人作业难,不会做33人只想玩,不愿做 46人29、学习有困难时想找谁帮助:找老师14人找同学30 找父母46人30、为什么要学习:为父母21 为老师3 为自己66(三)通过研究人员对“学困生形成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所做出的分析可以看出:1、通过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男生占学困生的大多数,其中大多是居住在农村从农村转学而来的学生。
2、绝大部分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但父母缺乏稳定的工作相应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职责;大部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过重的家庭劳动;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但比较溺爱他们。
3、班级里贪玩的学生比较多,课堂纪律不太好。
这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对于老师的讲课他们还有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老师对他们的提问也还不够多。
4、大多数学困生还是喜欢上语文课的,且有点进步,但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
有进取心,但怕动脑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四)通过与部分学困生家长的调查了解,可以看出家长的情况:1、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特别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
2、对孩子的家庭辅导很多时候感到无从下手,辅导缺乏持久性和必要的耐心。
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的成分较大。
3、在和教师沟通辅导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力度不够。
六、发现的问题及结论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有效调查、统计和分析,每班确定学困生10人。
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审视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个人因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作业好拖拉,平时贪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学困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课后则不知道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再加上课外也不爱阅读,阅读量少之又少。
长此下去,学习越发困难。
(二)外部原因(环境因素)1、社会的因素。
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在这个游戏、网络盛行的时代,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便捷,同时也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其沉迷,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2、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由其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教育,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加之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关心其学习,造成他们学习日趋地困难。
有的虽父母都在家,但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子女在教育管理上方法欠妥,致使这些孩子产生学习困难。
七、转化的策略及建议在分析出的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接下来在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应有目的有计划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验,以摸索、形成、积累克服学习障碍的有益经验。
应结合我校的具体校情,根据代表性大的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探索出一些具有我校特色的学困生调适策略,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的实践研究。
1、学困生教学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建构。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而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后进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后进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
2、学困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们他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我们要做到:“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要向学困生多提供成功的经验,让学困生多体会学习的价值,多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减少学困生学习的挫折次数,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觉的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
3、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内心世界的偏常,心理素质不好,学习行为习惯差,是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内在因素。
因此,在学困生的身边树立榜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改变他们原有的不良习惯;针对不同的学困生以不同的思想教育来影响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研究人员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
4、学困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学习中好的学习方法相对缺失,对学习方法的探求也同样缺失,如果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他们探求学法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必定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针对学科及不同学困生的特点,研究人员应当因材施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他们要有信心和耐心,为他们创造更多条件,参与更多实践。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变课后辅导为课前指导、课内点拨、课后补差等方法。
从而使他们按照老师的指导,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学习方法,借助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更有效地做到成功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