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24条
吴茱萸汤主之。第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
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
312条:少阴病,咽
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第313条:
314条:少阴病,下
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
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324条
第324条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
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按】
。嗢嗢者,乃吐饮之状也。【注】
【集注】程知曰:此言少阴饮吐,为肾邪上逆,当温不
其手足但寒而不厥,脉但弦迟而不沉细,则为邪实胸中,
属于阳分,当吐而不当下。吐者有物,呕则无物,
当因其势而利导之,不出“高者越之”之法。然病在少阴,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
,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
304条:少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
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
308条:少阴病,下利
。始得之手足寒,则中阳不
此与太阳篇「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同例。彼言胸有寒,
「呕
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因为脉弦,弦主有饮,有实性的痰饮格拒,所以要吐;
这是个实证,这种手足厥冷不是阳虚,
也可能有四肢厥冷,但脉都是沉微的,源自可吐也,干呕,阳气不能够蒸化而出现寒饮,这是虚性的,
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02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二三日,邪未深也。
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散之。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注】此详上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仍脉沉发热不解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
盖谓二、三日不见吐利里寒之证,知邪已衰,然热仍在外,尚当汗之,但不可过耳,故不用细辛而用甘草,盖于温散之中有和意也。
此二证,皆末曰无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阴不得有汗,不须言也。
【集注】张璐曰:少阴无发汗之法,汗之必至亡阳。
惟此一证,其外有太阳发热无汗,其内不吐利躁烦呕渴,乃可温经散寒,取其微似之汗也。
程应旄曰:既云微发汗矣,仍用「以」字、「故」字推原之,足见郑重之意。
按此二条,与太阳篇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
彼以不差,则期过三日,可知病已入里,虽尚冒太阳头痛,直以少阴法律之。
此少阴病在初得二、三日,虽无头痛证,不容竟作少阴治之,故仍兼太阳之法以律之。
一出一入,不啻爰书。
假令前条得之二、三日,后二条过二、三日不差,则四逆之与麻黄,易地皆然矣。
汪琥曰:上条反发热脉沉,此亦反发热脉沉,但上言始得之为急,此言得之二、三日为缓。
病势稍缓,治法亦缓。
【方解】柯琴曰:彼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是里寒阴盛也。
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
夫以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
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
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言无里证,则有表证可知。
以甘草易细辛,故曰微发汗。
要知此条是微恶寒、微发热,故微发汗也。
《皮部论》云∶“少阴之阴,其入于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70条
【每⽇⼀诵】伤寒论第70条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与调胃承⽓汤。
上三味,以⽔三升,煮取⼀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汗出⽽恶寒者,表虚也;汗出⽽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经⽈∶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未和。
与调胃承⽓汤和胃⽓。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发汗,汗出病解,必不恶寒,亦不恶热,始可为愈。
若发汗后恶寒者,是阳虚也,宜⽤芍药⽢草附⼦汤主之。
今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则是胃实也,故与调胃承⽓汤泻热以和胃也。
⽅有执⽈:发汗后不恶寒,其⼈表⽓强也。
但热、亡津液⽽胃中⼲,故⽈实也。
当和胃⽓,以⼲在胃⽽实也。
故⽈与调胃承⽓汤所以泻实,⽽⽢草则有泻中调和之义。
程知⽈:汗后恶寒,则为荣卫俱虚;汗后不恶寒但发热,则为津⼲胃实,故有调胃通津之法。
然⽈当、⽈与,则似深有酌量⽽不肯妄下,以重虚其津者。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虚、实俱指胃⾔。
汗后正⽓夺则胃虚,故⽤附⼦、芍药,邪⽓盛则胃实,故⽤⼤黄、芒硝。
此⾃⽤⽢草,是和胃之意。
此见调胃承⽓,是和剂⽽⾮下剂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阳虚之⼈,汗则亡阳,阴虚之⼈,汗则亡阴。
汗后恶寒者,⽓泄⽽阳虚故也,故防⼊少阴,不恶寒,反恶热者,津伤⽽阳实故也,是已⼊阳明,将成⼤承⽓证,宜早以调胃承⽓和其胃⽓,预夺其实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此节借上⼲姜附⼦、桂枝⽢草汤证,以见调胃承⽓汤证恶寒与热之绝不相类也。
汗后恶寒为虚,恶热为实,虚寒者当温,实热者当泻,此意最为平近,初学者能辨之。
刘渡⾈《刘渡⾈伤寒论讲稿》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草附⼦汤主之。
(本条与第68条同讲)。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2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25条第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脉微为亡阳,涩为亡血。
下利呕而汗出,亡阳亡血也。
津液不足,里有虚寒,必数更衣;反少者,温其上,以助其阳也,灸之以消其阴。
【注】脉微,阳虚也。
涩,血少也。
必数更衣者,下利勤也。
反少者,欲下而反少也。
即今之阳虚血少,里急后重,下利病也。
呕而汗出者,阴盛于内,上逆而作呕也。
阳虚失护,故汗出也,当温其上,宜灸之。
【集注】程应旄曰:少阴病下利,阳微可知,乃其脉微而且涩,则不但阳微而阴且竭矣。
阳微故阴邪逆上而呕,阴竭故汗出而勤,努责一法之中,既欲助阳兼欲护阴,则四逆、附子辈,俱难用矣。
惟灸顶上百会穴以温之,既可代姜、附辈之助阳而行上,更可避姜、附辈之辛窜而燥下,故下利可止,究于阴血无伤。
可见病在少阴,不可以难用温者,遂弃夫温也。
汪琥曰:按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
脉经云:灸厥阴俞。
常器之曰:灸太冲。
皆误。
郭壅曰:灸太溪虽系少阴经穴,亦误。
仲景曰:宜温其上。
方有执曰:上,谓顶,百会穴是也。
『图经』云: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原治小儿脱肛久不差,可灸七壮。
此条亦灸之者,升举其阳以调夫阴也。
脉微而涩,呕而汗出,阳已亡矣。
大便数少而不下利,是下焦之阳尚存,急灸百会以温其上,则阳犹可复也。
脾陷则为利,利亡血中温气,是以脉涩。
胃逆则为呕,阳气升泄,是以汗出。
阳气愈升,反则下愈寒而利愈多,必数更衣,乃利少者,是脾阳续复而胃阳欲脱也。
当温其上,灸之以回胃阳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下,灸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濇」,此为水分太多,血之热度,受寒水压迫而益见低弱,此本四逆汤证。
若呕而汗出,肺胃气疏于上,而小肠、大肠之积垢,必将以上部开泄而脱然下坠,故知必数更衣。
盖一呕即汗出,汗一泄则更衣一次,汗再出则更衣二次,故云:「必数更衣。
」反少者,则为浮阳在上,吸引大肠水液而不得泄。
然则「当温其上」之「上」字,当为「下」字之误,所灸必在足少阴太谿、三阴交诸穴。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10条
【每⽇⼀诵】伤寒论第110条第110条太阳病⼆⽇,反躁,凡熨其背⽽⼤汗出。
⼤热⼊胃,胃中⽔竭,躁烦,必发谵语,⼗余⽇,振栗⾃下利者,此为欲解也。
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便不得,反呕,欲失溲,⾜下恶风,⼤便硬,⼩便当数,⽽反不数及不多。
⼤便已,头卓然⽽痛,其⼈⾜⼼必热,⾕⽓下流故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太阳病⼆⽇,则邪在表,不当发躁,⽽反躁者,热⽓⾏于⾥也。
反熨其背⽽发汗,⼤汗出,则胃中⼲燥,⽕热⼊胃,胃中燥热,躁烦⽽谵语,⾄⼗余⽇,振栗、⾃下利者,⽕邪势微,阴⽓复⽣,津液得复也,故为欲解。
⽕邪去,⼤汗出,则愈。
若从腰以下不得汗,则津液不得下通,故欲⼩便不得,热⽓上逆⽽反呕也。
欲失溲、⾜下恶风者,⽓不得通于下⽽虚也。
津液偏渗,令⼤便硬者,⼩便当数。
经⽈∶⼩便数者,⼤便必硬也。
此以⽕热内燥,津液不得下通,故⼩便不数及不多也。
若⽕热消,津液和,则结硬之便得润,因⾃⼤便也。
便已,头卓然⽽痛者,先⼤便硬,则阳⽓不得下通,既得⼤便,则阳⽓降下,头中阳虚,故卓然⽽痛。
⾕⽓者,阳⽓也。
先阳⽓不通于下之时,⾜下恶风,今阳⽓得下,故⾜⼼热也。
清·吴谦《医宗⾦鉴》太阳病中风、伤寒,⼆⽇不躁,今反躁者,是不得汗出⽽躁,⼤青龙汤证也。
不以青龙汤发汗,反以⽕劫熨背,逼汗⼤出,⽕邪⼊胃,胃热⽔竭,则烦躁谵语所必发也。
⼗有余⽇,邪正相持,持久必争,争必振栗作解,然解⾮汗出及下利,邪⽆从解也。
若⾃下利,此为欲从⾥解也;若⾃汗出,此为欲从表解也。
今⼗余⽇不⾃下利,⽽有欲⼩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者,是⾥不解也;不⾃汗出,⽽下⾝⽆汗,⾜下恶风者,是表不解也。
⾥不解者,⼤便必硬,⼩便当数⽽反不数,则知⽔留胃中,久必肠润,其久积之⼤便⾃应多下⽽解也。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80条
【每⽇⼀诵】伤寒论第280条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续⾃便利,设当⾏⼤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弱,易动故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腹满痛者,太阴病也。
脉弱,其⼈续⾃便利,则邪虽在⾥,未成⼤实。
欲与⼤黄、芍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尚弱,易为动利也。
清·吴谦《医宗⾦鉴》【注】太阴为病,必腹满⽽痛,治之之法,当以脉消息之。
若其⼈脉弱,则其中不实,虽不转⽓下趋少腹,然必续⾃便利。
设当⾏⼤黄、芍药者,宜减之,以胃⽓弱难堪峻攻,其便易动故也。
由此推之,可知⼤便者,不论在阴在阳,凡脉弱皆不可轻下也。
【集注】程知⽈:此⾔太阴脉弱,恐续⾃利,虽有腹痛,不宜⽤攻,与建中汤相发明也。
喻昌⽈:此段叮咛与阳明篇中互相发明。
阳明⽈:不转⽮⽓,⽈:先后溏,⽈:未定成,皆是恐伤太阴脾⽓。
此太阴证⽽脉弱,恐续⾃利,虽有腹痛,减⽤⼤黄芍药,⼜是恐伤阳明胃⽓也。
汪琥⽈:或问⼤黄能伤胃⽓,故宜减芍药能调脾阴,何以亦减之?答⽈:脉弱则⽓馁不充,仲景以温⽢之药能⽣⽓,芍药之味酸寒,虽不若⼤黄之峻,要⾮⽓弱者所宜多⽤,故亦减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太阴脉本弱,胃弱则脾病,此内因也。
若因于外感,其脉或但浮,或浮缓,是阴病见阳脉矣。
下利为太阴本证。
⾃利因脾实者,腐秽尽则愈;⾃利因藏寒者,四逆辈温之则愈。
若⾃利因太阳误下者,则腹满时痛,当加芍药;⽽⼤实痛者,当加⼤黄矣。
此下后脉弱,胃⽓亦弱矣。
⼩其制⽽与之,动其易动,合乎通因通⽤之法。
⼤黄泻胃,是阳明⾎分下药;芍药泻脾,是太阴⽓分下药。
下利腹痛,热邪为患,宜芍药下之。
下利腹痛为阴寒者,⾮芍药所宜矣。
仲景于此,芍药与⼤黄并提,勿草草看过。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太阴为病,其脉软弱,其⼈当续⾃便利。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32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32条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
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始发热,邪在表也。
至六日,邪传厥阴,阴气胜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阴寒气多,当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为除中。
除,去也;中,胃气也。
言邪气太甚,除去胃气,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胜也。
食以索饼试之,若胃气绝,得面则必发热;若不发热者,胃气尚在也。
恐是寒极变热,因暴热来而复去,使之能食,非除中也。
《金匮要略》曰∶病患素不能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阳气胜也,期之旦日夜半愈;若旦日不愈,后三日脉数而热不罢者,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清·吴谦《医宗金鉴》【按】不发热者之「不」字,当是「若」字,若是「不」字,即是除中,何以下接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之文耶?当改之。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病虽发于阳,而阴反胜之,厥利,此胃阳将乏竭矣。
如胃阳未亡,腹中不冷,尚能化食,故食之自安。
若除中,则反见善食之状。
如中空无阳,今俗云食禄将尽者是也。
此为阳邪入阴,原是热厥热利,故能食而不为除中。
其人必有烦躁见于外,是厥深热亦深,故九日复能发热,复热则厥利自止可知。
日热续在,则与暴出有别。
续热三日来,其脉自和可知。
热当自止,正与厥相应,故愈。
此愈指热言。
夜半者,阳得阴则解也。
若续热三日而脉数,可知热之不止,是阳气有余,必有痈脓之患。
伤寒一级原文及词解
名词解释: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
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
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荣气和:荣气,即营气。
和,平和,即正常。
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
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协热而利:协,合也。
热,指表热。
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酒家:指嗜酒之人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藏结:证候名。
藏亦作脏。
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剂颈而还:剂通齐。
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心愦愦:愦,糊涂,昏乱。
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
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但仍有不舒适的觉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0条
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
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
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夜照亮了夜 伍佰 & China Blue - 诗情摇滚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阳旦,桂枝汤别名也。
前证脉浮(医统本作“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与桂枝汤证相似,是证象阳旦也。
与桂枝汤而增剧,得寸口脉浮大,浮为风邪,大为血虚,即于桂枝汤加附子,温经以补虚,增桂令汗出以祛风。
其有治之之逆而增厥者,与甘草干姜汤,阳复而足温,更与芍药甘草汤,阴和而胫伸。
表邪已解,阴阳已复,而有阳明内结,谵语烦乱,少与调胃承气汤,微溏泄以和其胃,则阴阳之气皆和,内外之邪悉去,故知病可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 此设问答,申明上条之义也。
桂枝证当用桂枝,值时令温热,或其人有热,用阳旦汤,即桂枝汤加黄芩也。
值时令寒冷,或其人有寒,用 阴旦汤,即桂枝汤加干姜也 。
证象阳旦,谓心烦似乎有热也。
按法治之,谓按法用阳旦汤也。
盖心烦小便数,咽中干,似乎阳旦,而不审脚挛急,微恶寒之证,是阴寒也,即以阳旦汤攻其表误也。
所以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谵语等坏证作也。
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如其言者何也?答曰:诊脉浮大,则为风虚,非寒虚也,故此知用桂枝不足以治其寒,而加附子温经。
即有阳明内结,谵语烦乱等证,浑不为意。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26条(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26条(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
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伤寒六七日,厥阴受病之时,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食则动,闻食嗅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
若便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清·吴谦《医宗金鉴》【注】此条总言厥阴为病之大纲也。
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藏,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
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乃厥阴热化而耗水也。
厥阴之脉,起足大指,循股内入阴中,环阴器抵少腹,贯心膈。
其注肺热邪,循经上逆膈中,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也。
饥而不欲食者,非不食也,因食则动蛔而吐,故虽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也。
夫消渴多饮,饥不能食,则胃中所有者,但水与热耳!若更以厥阴热气,挟蛔撞疼,误认为转属阳明之实痛而下之,则胃愈虚,必下利不止矣。
【集注】成无己曰: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至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则成消渴者,以势甚能消水故也。
又张卿子云;尝见厥阴消渴数证,舌尽红赤,厥冷脉微,渴甚,服白虎、黄连等汤,皆不能救,盖厥阴消渴,皆寒热错杂之邪,非纯阳亢热之证可比也。
魏荔彤曰:此申解厥阴传经热邪为患,历举其证,以禁误下也。
伤寒之邪,传入少阴,为里中之里,乃自少阴传厥阴,又为三阴之极尽处矣。
阴尽处受邪,无所复传,却同少阳为升降之出路。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8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
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
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方解】《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肺寒气逆则咳。
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
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治则颇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
桂,犹圭也。
引导阳气,若热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注】凡少阴四逆,虽属阴盛不能外温,然亦有阳为阴郁,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故有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泄利下重诸证也。
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
【集注】李中梓曰: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
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故以柴胡凉表,芍药清中,此本肝胆之剂,而少阴用之者,为水木同源也。
以枳实利七冲之门,以甘草和三焦之气,气机宣通,而四逆可痊矣。
程知曰:盖伤寒以阳为主,四逆有阴进之象,下之则阳益亏陷而不出。
胡希恕讲伤寒论301条~320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301条~320条第301条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释】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始得之病在表,脉亦不当沉。
今反发热而脉沉,发热为邪在表,沉为寒饮在里,故以解表而兼温中逐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太阳篇谓“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故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
脉沉主里有寒饮,本不宜发汗,今以始得之反发热,则表邪明显,故以两解表里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金贵》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
水在里者,热反外郁,此少阴病始得之所以反发热脉沉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解表兼逐饮也。
【注】①反发热脉沉中间不当断句。
反字贯彻发热脉沉两者。
少阴病本虚,以不发热为常。
病在表,脉当见浮,发热、脉沉均不寻常,故曰反。
脉沉,当责里有水饮。
反发热的原因有二:一是邪在表,其人抗病能力较强;二是里有水饮。
此亦同表阳证邪在表、里有水饮者,单纯发汗不但表邪不去,且激动里饮而生变证,小青龙汤证即其例也。
不管是表阳证,还是表阴证里有水饮者,必须解表逐饮同时实施。
若是表阳证,先解表后逐饮,即有变证,尚容时调整方证。
若表阴证,解表逐饮分步治之则不可轻视也,必须同治。
盖虚寒之人里有水饮,并于里则转太阴病之下利也。
②得少阴病的人本来就虚(津虚血少),即使用发汗药解表,也得减轻麻黄的用量以小发其汗,且必加亢奋药。
若里有水饮,必加逐饮药以两解表里。
本方附子细辛正为此而设,故曰“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本条为少阴病兼里有水饮者,乃变治方剂,下条才是少阴病的正治方剂。
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释】少阴病得之两三日,以不传里而无里证为常,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解表。
【按】二三日无里证,说明少阴证本是表证。
以其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四五日即常传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
若胃气衰败,则死也。
外感而现少阴病,宜抓紧时间治疗,稍有疏忽,极易转属太阴或厥阴而致死。
伤寒论319条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319条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共分为六十篇,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其中第三十一九条
是《伤寒论》中的一条,下面是该条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伤寒发热,脉浮而缓者,名为中伤,以法治之。
译文,当伤寒引起发热,脉搏虽然有浮而缓的特征,这种情况
被称为中伤,需要根据治疗方法来处理。
这条原文是在讨论伤寒发病时的一种脉象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
根
据中医理论,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在这
条原文中,脉搏的特征是浮而缓,浮脉表示阳气外浮,缓脉表示阳
气不足。
根据这种脉象表现,张仲景将其称为中伤,并提出了治疗
的方法。
这条原文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中医治疗伤寒的指导方针。
根据这
个原则,中医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并
根据中伤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
中医特色之一,强调了疾病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这条原文是《伤寒论》中的一条关于伤寒发热时脉搏特征及治疗方法的描述。
通过观察脉搏的浮而缓特征,可以判断为中伤,并根据中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条原文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对于指导中医治疗伤寒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下利不渴者,里寒也。
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
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
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
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
此之谓欤?【注】凡少阴下利清谷,咳呕不渴,属寒饮也。
今少阴病六、七日,下利粘秽,咳而呕,渴烦不得眠,是少阴热饮为病也。
饮热相抟,上攻则咳,中攻则呕,下攻则利;热耗津液,故渴;热扰于心,故烦不得眠。
宜猪苓汤利水滋燥,饮热之证,皆可愈矣。
【集注】赵嗣真曰:少阴咳而下利,呕渴心烦不眠,及厥阴下利欲饮水者,是皆传邪之热,脉必沉细数,故以黄连滑石等清利之。
其少阴自利而渴,欲吐不吐,心中烦但欲寐,小便色白者,是本经阴邪之寒也,脉必沉微,故以附子、干姜温之。
汪琥曰: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之病?然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脉必弦大而长,此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
林澜曰:下利则邪并于下矣,其呕而且咳何也?盖至六、七日渴而心烦不眠,则传邪之上客者又盛,渴则必恣饮,多饮必停水,是邪热既不能解,而水蓄之证复作也。
热邪传陷之下利,非阴寒吐利并作之可比。
呕而渴者,盖先呕后渴,为邪欲解,先渴后呕,多为水停,况又有水寒射肺为咳之可兼察乎?以是知必有挟饮于内耳。
沈明宗曰: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较此条颇同而治异,何也?盖此条乃少阴风热,转入阳明而致下利,故以猪苓汤驱导水邪,还从膀胱而去,急救胃中津液为主;彼条之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
魏荔彤曰:咳而咽不痛,渴而口不渴,则知邪虽为传经而入之热,惟其有水饮相混,故热势不能甚肆。
其猛烈虽上冲为咳呕,而不致咽痛,隔阻正律为口渴,而不致干燥,兼以心烦不得眠,于少阴但欲寐,阴证中见阳证,岂非传经之热兼水湿者乎?其所以不发黄者,以少阴病原有下利,湿不能留,热不能蓄故也。
由此观之,热邪兼水饮昭然矣。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0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0条原标题:【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0条第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猪肤(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则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邪自阳经传于少阴,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也,与猪肤汤,调阴散热。
【注】身温腹满下利,太阴证也;身寒欲寐下利,少阴证也。
身热不眠咽痛,热邪也;身寒欲寐咽痛,寒邪也。
今身寒欲寐,下利咽痛,与胸满心烦之证并见,是少阴热邪也。
少阴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以少阴之热邪上逆,则所过之处无不病也。
以猪肤汤主之,解少阴上焦之热,兼止下焦之利也。
【集解】喻昌曰: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此少阴热邪充斥上下中间,无所不到,寒下之药,不可用矣,故立猪肤汤一法也。
盖阳微者,用附子温经;阴竭者,用猪肤润燥,温经润燥中,同具散邪之义也。
【方解】猪肤者,乃革外之肤皮也。
其体轻,其味咸,轻则能散,咸则入肾,故治少阴咽痛,是于解热中寓散之意也。
成无己曰:猪,水畜也。
其气先入肾,解少阴之客热。
加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也。
少阴下利,下焦虚矣。
少阴脉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
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
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交于肾,水不上承于心,此未济之象。
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
君其肤以除上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
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止矣。
寒水侮土,肝脾郁陷,而为下利。
胆胃俱逆,相火炎升,故咽喉痛肿,胸满心烦。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
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病至三阴,大抵水寒湿胜,故下利一证,见于太阴者固多,见于少阴者亦复不少。
惟少阴之下利,常与手足厥逆恶寒蜷卧相因,寒水盛而中阳败也。
至于阴寒下注,胃液少而阳热上浮,乃有咽痛胸满心烦之证。
胃液虚则胃底胆汁化燥,燥气上炎于食管,因病咽痛。
伤寒论的渴与利
伤寒论的渴与利伤寒论的渴与利2015-08-02五味古法中医「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中医经典 | 养生之道 | 膳食调理 | 国学文化(本文比较适合于对《伤寒论》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这几天因医治了多位下利证状的病人,所以引发了我又重新复习了一遍《伤寒论》的相关内容。
在《伤寒论》里面,自利与渴是比较常见的证状,其中最经典要算“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与“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这样的一锤定音的总结性表述了。
大体而言,渴证多见于三阳,自利多见于三阴,但也不绝对,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如果一般遇到渴证,我们可以首先锁定其病在阳,除非实在找不到任何阳证,我们再在阴证中思索也不迟,自利则反之。
以下我们不妨对《伤寒论》里面涉及方剂的所有的渴证以及自利(含下利)证加以总结归纳,这样对于临床是很有益处的。
一、太阳病的渴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分析:6条是温邪伤津的口渴,与一般伤寒相差甚远,因此并不值得一提(温渴)。
40条的口渴是伴证或证,并不是主证,它的主证是“发热而咳”,并且会咳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液,而这些痰液很快就会化成水液,完全如仲景所说的“心下有水气”,所以它很容易与秋燥咳嗽的那些粘稠的白色痰液相鉴别(咳渴)。
41条的口渴是正气还没有完全回复一时津液敷布不周所造成的,这个时候只有口感有渴而没有其它任何的不舒服,因此是不必理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9条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下利不渴者,里寒也。
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
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
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
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
此之谓欤?清·吴谦《医宗金鉴》【注】凡少阴下利清谷,咳呕不渴,属寒饮也。
今少阴病六、七日,下利粘秽,咳而呕,渴烦不得眠,是少阴热饮为病也。
饮热相抟,上攻则咳,中攻则呕,下攻则利;热耗津液,故渴;热扰于心,故烦不得眠。
宜猪苓汤利水滋燥,饮热之证,皆可愈矣。
【集注】赵嗣真曰:少阴咳而下利,呕渴心烦不眠,及厥阴下利欲饮水者,是皆传邪之热,脉必沉细数,故以黄连滑石等清利之。
其少阴自利而渴,欲吐不吐,心中烦但欲寐,小便色白者,是本经阴邪之寒也,脉必沉微,故以附子、干姜温之。
汪琥曰: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焉知非少阳、阳明之病?然少阳、阳明若见此证,为里实,脉必弦大而长,此病脉必微细,故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
林澜曰:下利则邪并于下矣,其呕而且咳何也?盖至六、七日渴而心烦不眠,则传邪之上客者又盛,渴则必恣饮,多饮必停水,是邪热既不能解,而水蓄之证复作也。
热邪传陷之下利,非阴寒吐利并作之可比。
呕而渴者,盖先呕后渴,为邪欲解,先渴后呕,多为水停,况又有水寒射肺为咳之可兼察乎?以是知必有挟饮于内耳。
沈明宗曰: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较此条颇同而治异,何也?盖此条乃少阴风热,转入阳明而致下利,故以猪苓汤驱导水邪,还从膀胱而去,急救胃中津液为主;彼条之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
魏荔彤曰:咳而咽不痛,渴而口不渴,则知邪虽为传经而入之热,惟其有水饮相混,故热势不能甚肆。
其猛烈虽上冲为咳呕,而不致咽痛,隔阻正律为口渴,而不致干燥,兼以心烦不得眠,于少阴但欲寐,阴证中见阳证,岂非传经之热兼水湿者乎?其所以不发黄者,以少阴病原有下利,湿不能留,热不能蓄故也。
由此观之,热邪兼水饮昭然矣。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少阴病,但欲寐,心烦而反不得卧,是黄连阿胶证也。
然二三日心烦是实热,六七日心烦是虚烦矣。
且下利而热渴,是下焦虚,不能制水之故,非芩、连、芍药所宜。
咳呕烦渴者,是肾水不升;下利不眠者,是心火不降耳。
凡利水之剂,必先上升而后下降,故用猪苓汤主之,以滋阴利水而升津液。
斯上焦如雾而咳渴除,中焦如沤而烦呕静,下焦如渎而利自止矣。
五味皆润下之品,为少阴枢机之剂。
猪苓、阿胶,黑色通肾,理少阴之本也;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也。
泽泻、阿胶,咸先入肾,壮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
故能升水降火,有治阴和阳,通理三焦之妙。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脾陷而为利,胃逆而为呕,肺逆而为咳,火升而为烦渴,阳泄而废卧眠,是皆水泛而土湿故也。
宜猪苓汤,二苓、滑、泽、渗己土而泻湿,阿胶滋乙木而润燥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少阴病,下利至六七日,正阴尽阳回之候。
阳回则病机当见阳明,所谓少阴负趺阳为顺也。
按阳明篇浮热在表,水湿内蕴,则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之证,故有猪苓汤方治,导水邪而清血热。
今下利未止而见咳与呕之兼证,则为水湿内蕴,与阳明篇小便不利同。
渴、心烦不得眠,则为热在血分,与阳明篇渴欲饮水同(饮水为饮寒水)。
况心烦不眠,尤为湿热留恋营分之显据,此所以宜猪苓汤。
猪苓汤方中,所以重用阿胶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少阴阴虚有热,水热互结的证治。
学这一条,要和真武汤作比较。
为什么?因为少阴是讲阴阳的,阳虚就有寒,有寒的停水就是真武汤证。
如果少阴病阴虚有热,在阴虚有热的时候出现小便不利,出现了水证,这个就是猪苓汤证。
一个是阳虚,一个是阴虚;一个是有寒,一个是有热,但都有一个停水的问题。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因为少阴阴虚有热,同时还有水饮,这个水饮就随着三焦上、中、下发病。
热在上则心烦而咳嗽,在中焦则呕,在下焦则下利。
因此,这个水热之邪随上中下的三焦变动而不拘。
猪苓汤证应该有小便不利,为什么张仲景不说小便不利?因为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已经讲了。
除此以外,它的脉是弦细的,舌红而苔往往是水滑的。
猪苓汤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这叫育阴利水之法。
真武汤是祛寒镇水之法。
这两个方子要作对儿的。
少阴病讲阴阳水火,辨证之理在阴阳水火。
它有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黄连阿胶汤证,也有阳虚水停、寒邪内盛的真武汤证,也有阴虚有热、水气停留的猪苓汤证。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这个更不是少阴病了,这个根本是没道理,「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这个纯粹是水谷不别,水谷不别的有自下利,起码得有小便不利,如果没有小便不利,只是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你用猪苓汤是不行的,也不知道怎么搞到少阴病来了,我想这个也许这里头有错误。
猪苓汤也是常用的方子,猪苓汤这个药和五苓散是不一样的,五苓散有气上冲,常是表不解,它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变化,所以还有表不解的情况。
可是这个猪苓汤单纯治小便不利,不能治表证,这个放到少阴篇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个猪苓汤它是个利尿消炎药,就是利尿去热,所以我们由于利尿有问题而有炎性症的机转的毛病,大家用这个方子都好。
你像咱们这个泌尿系感染这类的病,这方子是常用的,就用这个猪苓汤加生薏仁就行,那么热的的比较厉害,小便特不利,也可以稍加大黄。
大黄这味药呀它能诱导旁边的炎症,从大小便往下行,像咱们在临床中常见的肝炎吧,真正实证也有用大黄的时候,它虽然往下泄,但是诱导其它的炎症消失,所以大黄这味药是个好药。
但我们对泌尿系这方面不要重用,要少用,不能过一钱,那么最常用的呀就是这个猪苓散加生薏仁,这个你在临床上可以试验,对这种泌尿系感染的,我认为咱们比西医要快的很,可以说百发百中。
加上大黄呢,对尿结石有很好下的作用,这个生薏仁不要忘了。
子恒试注少阴病,下利持续六七天,出现咳嗽、干呕、口渴、心烦、难以入眠等症状,是少阴阴虚有热,伴有水饮内停所致,主方选择猪苓汤。
少阴热化主要表现为阴虚阳亢,下利日久则阴伤更甚,若夹有水饮内停,水热互结,变证百出。
上焦肺阴不足、水饮犯肺均咳;中焦水饮内停,胃气上逆则干呕,胃阴虚津不上承则口渴;阴虚阳亢,虚火扰心则心烦、不能安眠,治疗应顾全育阴、利水两个方面,所以选择猪苓汤。
猪苓汤和真武汤均为少阴治水之方,前者育阴利水,后者温阳利水,有阴阳之别。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版权说明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
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第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第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第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第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第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第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自我测验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复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