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答题思路
2018江西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讲解
2018江西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讲解第一,对题目的总体表态不能落入俗套。
一些考生对积极类社会现象的总体看法比较平淡,毫无亮点甚至有陷入套路化的嫌疑。
以此题为例“有一位开了十八年公交车的女司机,她的丈夫是一个富商,家里有别墅,豪车。
有人认为她没必要这样做,应该在家里享福.她却说她喜欢这份工作,不管是宝马还是别墅都满足不了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工作给她带来的乐趣。
网友对她的行为产生了热议,谈谈你的看法。
”大多数考生的总体表态无非就是“对于女司机的言行我给予积极的评价”“我非常认同这样的做法”“这个女司机的思想和做法值得推广”等等。
但有些考生的说法就不一样,比如说“我在电视上见过这个新闻,女司机的一颦一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要为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事件点赞。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下的今天,能够淡泊名利,长期坚持在普通岗位上踏实苦干,这位女司机的言行像是一股清流,让人精神振奋”。
很明显,后面的说法更加富有情感更接地气。
所以,答题开头的表态的这几句话一定要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展示出来,才能显得更有个性化,这就是答题亮点所在。
第二,充分阐述积极现象中或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闪光点及现实意义。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积极类现象,就是因为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有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
所以在分析阐述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值得肯定的闪光点一一解释说清楚。
比如,我们赞扬上题中的女司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女司机健康的价值观念。
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受西方社会物质化观念的影响,更倾向于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而女司机追求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享受,这更显难能可贵,也给全社会树立了一个健康价值观的标杆。
女司机身上其他的闪光点及现实意义可以一一进行阐述,这是答题这类题目的关键。
第三,重点要谈谈积极现象带给我们尤其是公务员工作的启示。
一个积极的社会现象让我们谈看法,考官更希望我们从中学习人和事的闪光点,所以这部分是答好题目的重点。
比如就上题来说。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当前考生在答题中,套路化迹象非常严重,很多考生基本上都是说同样的话,给考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也直接影响了自己的面试成绩。
反套路是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话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社会现象提出观点这个部分来谈谈如何“一语惊人”。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社会现象中提出观点的套路化答法。
社会现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消极类现象、积极类现象和有利有弊的现象。
以消极类现象题为例,比如说“中学生热衷于阅读网络漫画和小说,不喜欢读传统文化经典”,有些学生表达观点就是:我觉得这个现象是不好的、我觉得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等等诸如此类,感觉非常生硬,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比如: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传统文化的书籍的,像三国、水浒,都是我很喜欢的书本,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对我们个人的成长的帮助比网络漫画和小说大多了。
这种结合自身的方式,既能向考官展现自己的优势,也能很好的表达对题目的看法,自然会让考官另眼相看。
再比如:当前,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但是青少年不读传统文化,自然是不利于文化自信的树立。
这种结合国家背景的谈法,能够很好的展现出自己的知识积累。
做个小总结,在提出观点这个部分,不用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形式,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或者社会背景谈出自己的倾向性就可以了。
再举个例子:对当前的低头族,你怎么看?在表达观点时,可以这样说:我也是智能手机的爱好者,手机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低头族就是其中一个。
也可以这样说: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年轻人过马路玩手机,没有留意来往的车辆,结果被车撞飞,重伤不治身亡,令人惋惜。
这样的新闻不止一起,应该引起我们对低头族的重视。
本文只是简单的讲述了提出观点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结合自身,从微观角度入手,另一种是结合社会背景或热点事件,从宏观入手。
提出观点的方式还有很多中,只要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表达了正确的观点,相信就一定会让考官眼前一亮。
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型作答三步曲
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型作答三步曲任何考试都一定作答技巧,面试同样也是不例外的,面对公务员面试的各种题型,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型作答三步曲”,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公务员面试技巧:社会现象题型作答三步曲结构化面试中社会现象是时下最热的一种题型,无论是在国考、省考,甚至是在大大小小事业单位的面试考场上,我们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很多考生在作答这类题的时候总会觉得这题虽然也能说上几句,却总多多少少觉得缺点什么。
今天通过一道例题带各位探究一下如何才能让你的社会现象多一些不一样。
【例题】近年来,很多毕业生面临就业时不再一味追逐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反而更加亲赖二三线城市,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才回流”。
对此,你怎么看?【解析】这道题在作答的时候大多考生都能谈到这种“人才回流”的现象未必不是坏事,但是再延伸下去作答的时候就发现无话可谈,也不太懂往哪个方面去谈。
其实这就是因为你缺了一些“方法”,所以今天我们重点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分析方法深入剖析题干,让我们的社会现象和别人不一样。
1、主体分析法。
所谓主体分析法,指的就是在思考问题时可从与题干话题相关的直接利益者、间接利益者以及其他客观主体等不同维度切入分析。
比如在分析“人才回流”造成的影响时,既可以去分析对与其紧密相关的人才本身的影响(如可以给其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分析与其间接相关的利益主体(如可以进一步以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地方差距;以人才回流的方式缓解一线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等)。
2、内外因分析法(主客观分析法)。
所谓内外因分析法,指的就是在剖析题干的时候既可以从内因分析(即事物本身的意愿或能力),亦可从外因(不可改变的外界因)入手。
比如在分析“人才回流”产生的原因时,既可以从人才本身去分析原因(择业观念的改变,不再一味追求本上广深),也可以从一线及二三线城市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有限;二三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渐入佳境,各项优惠政策都在渐渐落实)。
江西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社会现象类题题目作答思路.doc
2018年江西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社会现象类题题目作答思路2018年江西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社会现象类题题目作答思路2017-11-05 15:05:06 公务员考试网文章来源:华图教育其实,对于任何一种面试题目来说,结题过程基本上都可以按照审题-分析-答题三个步骤。
通过审题,概括出题干所讨论的话题,把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根据关键信息进行后面的分析。
第二步的分析过程是最为主要的部分,而对于社会现象的题目,看到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能会想到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出现的背景因素有哪些,出现了之后有什么样的影响,当然,社会现象可能有积极的,也可能有消极的,对于积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分析其积极影响之后再分析其推广,而对于消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就要分析其修正措施。
总体而言,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其实有诸多内容可以谈,但是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
【例题】目前,手机阅读越来越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用微博、微信等阅读,对传统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你怎么看?【解答】题干进行关键信息提取就是手机阅读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我们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为什么手机阅读能对传统阅读产生巨大的冲击,针对于为什么咱可能会想到手机阅读的优势以及传统阅读的劣势,所以本题可以做原因分析。
另外,仔细阅读本题可以看出,出题人的倾向比较明显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出题人是倾向于传统阅读的。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上面原因分析分析了手机阅读的优势,那么还要分析的就是在有优势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影响将会是传统阅读的优势。
既然题干倾向于传统阅读,那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如何减少手机阅读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传统阅读的优势,也就是措施分析。
所以总体的思路就是表态-----原因分析------措施分析另外,从题型来看,作为综合分析型的题目,而且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进行表态,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一般来说是肯定或者否定,但是对于这道题来看,手机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或者是一种潮流,它虽然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的来看,所以,表态可以是: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鼓励传统阅读。
2018年国考面试综合分析现象类答题思路与技巧
2018年国考面试综合分析现象类答题思路与技巧广州分校甘澜综合分析题是各类结构化面试题型中的重中之重。
而且综合分析题往往都是在一整套题目中的第一道,所谓首题原则占据半壁江山,所以这类题型必须拿下,那综合分析题又分为现象题和观点题。
题型判定:发问方式只要问你你怎么看?你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就是综合分析题。
内容层面都是公共事件的看法。
关于某类社会现象。
可以是老百姓的社会现象也可以是政府的行为。
这是我们归纳的特点,不一定都是,但大部分都是。
分类,积极、消极、还有辩证的,就是表达有积极的一面又消极的一面。
这类题目在答题上基本可以遵从以下答题思路:第一步:(扣题)对一个现象进行评析,表明自己的态度。
用词:辩证、理性、全面、发展的眼光、积极或消极;这个态度的判定标准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或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步:(分析)表明你的态度之后,要有理由来阐述为什么你的态度是这个,分析透彻、全面、准确,+阐述理由:为什么认为现象是好的,好在哪里?(阐述意义),为什么认为现象不好,不好在哪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析这一步是综合分析无论是现象还是观点题里都是这类题型考察的或者说得分点就在此,而你对问题的看法最重要的也就是通过你对问题的分析体现出来,这里建议大家可以谈三点即可,认为是好的/积极的谈意义,谈影响,认为是不好的/消极的谈不好的原因或者是危害都行。
第三步:(对策);提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对策、方法、手段等。
比如好的/积极的,就谈如何完善,如何落实,使这个好的做到更好,对于不好的,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使其变成好的。
在对策的时候可以可用主体分析法,从不同的主体入手,如:政府、企业or单位、家庭、个人,也可以用维度分析法,从不同的维度入手,如:制度建设、调查研究、宣传教育、人才队伍、财物保障、监督管理、信息公开、科学技术。
第四步:(升华)总结提升,这步就是答题的结尾部分,需要一两句话结束本题,建议结合到自身所要报考的岗位来谈,或者,题目和岗位关联不大时可以一两句话展望未来进行收尾同时,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建议时间在3分钟左右即可,综合分析现象类的题目更多的来源是社会事件或者是某个政府行为,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稍微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看看专业的评论,会更有启发。
【2018最新】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的答题思路分析-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考生在备考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时常觉得面试难以攻破,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提升,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的答题思路,希望能帮到大家!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的答题思路一、肯定-以官员流行开微博为例是什么1.A的内涵(定性)和外延(实例)是什么2.我对A的态度是什么(肯定)为什么1.为什么会有A——A的背景2.为什么肯定A——A的意义价值怎么办既然肯定,就争取做好,因此谈如何落实、如何贯彻、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参照上述思路,以上题为例,答案要点如下:官员流行开微博是官员加强与民众交流、互动的新举措,这一现象值得肯定。
官员流行开微博有如下背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现在政府提倡官员转变执政理念;民众有相关需求;有关官员适应新形势。
官员流行开微博有如下意义:践行了群众路线,利于了解民意,完善政府政策;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政府形象;利于建设和谐官民关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官员流行开微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开微博不能流于形式,要常发微博、回复微博;回复微博要有针对性,不能搪塞敷衍;开微博重在解决问题,不能停留在回复微博上;官员开微博同时还应综合运用热线电话、信访接待、走基层等方式加强与群众联系。
二、否定-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是什么1.A的内涵(定性)和外延(实例)是什么2.我对A的态度是什么(否定)为什么1.为什么会有A——A的原因2.为什么否定A——A的影响危害怎么办既然否定,就必须解决,可针对原因、影响给出措施参照上述思路,以上题为例,答案要点如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举例略),这一问题需引起政府重视,早日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有如下原因:商家唯利是图,不懂法律或蔑视法律,铤而走险;消费者辨别能力弱或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差,纵容了不法商家;立法缺失或不完善;执法不严或违法不究;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薄弱。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怎么答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怎么答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即将公布,国考成绩公布后,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也即将开始。
进入公务员面试后如何有效备考?华图面试班教学如何?华图公务员面试培训在这里为大家带来2018国考面试及公务员相关内容。
在目前我们公考面试培训过程中,对于社会现象类题目的培训,答题思路基本而言就是“开头”、“分析”、“解决”、“结尾”四个部分,但是每个面试老师授课水平不同、演绎程度不同,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同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答题是不一样的,是能够听得出来的。
所以在我三年来的面试授课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部分演绎,具体展示如下:第一:通过分析发现,此话题涉及到的更多的是倾向于负面,那么我就会告知学员们将“意义”部分放到开头部分,即“宏观背景阐述+意义”、“分析原因或危害”、“过渡”、“解决对策”、“结尾”;
第二:如果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关于此话题正面的倾向,那接下来就讲负面的“危害”部分放到过渡上,即“宏观背景阐述”、“分析意义”、“危害+过渡”、“解决对策”、“结尾”;
第三:如果通过分析发现关于此话题的探讨是好坏参半的,那这个时候在“分析”部分就要均开,即“宏观背景阐述”、“一方面好处”、“另一方面坏处”、“过渡”、“解决对策”、“结尾”。
其实以上三种方式均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自由发挥,面试答题也并非都是套路,所以只需要答出来自己的东西即可,注重逻辑,让考官听清楚。
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答题思路
各位备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童鞋们,图图这里有很多备考资料哟,各种模拟题、真题、知识点串讲、行测、申论等,很多童鞋们都想要,那图图就免费共享下吧,现将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答题思路详情公布如下,以下信息仅为参考,希望可以助备考2018国考的考生一臂之力。
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答题思路华图教育安亚飞面试测评要素就是公务员面试到底考什么,要求哪些素质,考官希望从考试答题过程中看到的相关素质。
测评要素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机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认知等。
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是往年考察的重点和难点。
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相比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的答题思路难度要高。
综合分析能力侧重逻辑思维能力考察。
通过考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考察考生的社会感知与判断能力。
例题:高考结束后,各大高校斥巨资制作宣传片,众说纷纭,请问你怎么看?题目解读:该题目属于一道现象分析题。
题目讨论的话题对象是高校花巨资制作宣传片,其中引发的看法主要分为两种,且两种看法含有一定对立性,但不是完全对立。
考生在作答时:第一,要针对题干问题“请问你怎么看”作为回应。
第二,论述各大高校这样做的背景因素。
第三,分析高校做宣传片的意义和花巨资做宣传片的不良影响。
第四,可以就围绕高校花巨资宣传的这一出发点提出其他推广高校知名度途径。
思路点拨:本题在一开始需要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同时需要表明自己立场与态度;其次要理性分析高校此做法的合理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再者需要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答案解析:我认为这一问题本质上折射出伴随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产生的高校竞争尤其是生源竞争,这源自98年高校扩招后,在大众化教育步伐下学校的无奈之举。
一方面有其合理之处,第一,相比传统地面招生,这种文化输出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时效性更强,受众更广,有利于增加知名度,间接性通过扩大生源来提高生源质量。
第二,一定程度上避免“看名下菜”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真题解析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真题解析这个环节我们来回顾一些历年考试的真题,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课下举一反三地进行同类问题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首先我们来看两道具有代表性的积极类社会现象题目。
例题1:省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参考答案】省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
我认为,省委下发这个文件是非常及时的,这是政府注重学习、倡导建立学习型政府的具体体现。
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读书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历来各位名人都非常注重学习。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国古人也非常重视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说读书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多读书。
因为作为一名未来的公务员,要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
仅仅掌握一种技能很难适应现在的工作岗位。
现在社会突发事件比较多,我们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多积累一些应急应变的知识。
通过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在多读书的过程当中,也要读好书。
当今市面上图书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要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一些高质量的好书,不能被市面上低俗、庸俗、媚俗的书所诱惑。
要身体力行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榜样。
就我个人而言,我自身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在书中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
我对这句话的感触非常深,这告诉我们把简单的事做好并不简单。
作为未来的公务员,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这些小事、简单的事就是人民群众的大事!例题2:“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案,公务员要骑自行车上下班,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案,公务员要骑自行车上下班,这是关系公务员作风建设的一次新尝试,我们知道公务员的作风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三步策略拿下时政热点题
题方式之一,出题形式一般为给出一件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现象等,要求考生阐述对这一事件或现象的看法,题目类型可归属于综合分析类题目。
主要考查考生对某一社会热点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答好时政热点类面试题目呢?
一、日常关注
时政热点类试题都是围绕当前时事热点来出题的,建议考生备考期间,可多关注国家主流媒体、刊物发表的时评、社论文章,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熟悉当前的社会新闻热点。
另外,在关注时事热点时,不是简单的通读一遍就可以,要学会选择重点,对各类热点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那些引起社会各界声音的热点进行重点研究,将常考的热点分为五大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二、分类整理、消化吸收
此类备考,最重要的是关注一些官方评论,和政府主管部门关于此类热点的应对措施、相关的方针政策。
将这些评论观点进行总结、归纳,沉淀下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归纳出哪一类政策适用于解决哪种问题,在回答某一类相关题目时就可以套用来拓展自己的答题思路和深度。
三、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练习来熟练掌握社会现象和热点分析类面试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备考过程中,针对热点问题,自设题目进行模拟训练。
如针对目前引起各界关注的校园安全问题、共享单车等热点事件,考生可以按照综合分析类面试题给自己出题,并结合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答题思路来模拟答题。
建议考生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备考时政热点类面试题,不仅能多了解时事政治内容,还可以增强了自己对热点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掌握答题思路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掌握答题思路面试是一场面对面的考试,经过多年的发展,面试的各个题型基本固定下来,包括综合分析题、计划组织题、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应急应变、求职动机、言语理解等这几大类,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每一类题型都有其特点,具有一定的答题思路,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启示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把握每类题型的题型特点,熟悉每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做好备考工作。
比如综合分析题,其中有一类题型是政策理解类,这种题型就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出台的规定或做法,它的题型特点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施行具体可行的手段或做法,那么当让我们就政策谈谈看法时,我们的整体思路就是评价政府出台这个政策目的是否有其合理性,采用的手段是否能够达到目的,是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这就是这类题型的整体思路。
有同学或许会好奇,应该怎样才能掌握每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提供几类方法。
首先,对于每类题型的题型特点要通过收集过去真题,多总结真题的共性特点来实现,总结出一类题型的常考点。
如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经常会选取社会上的某个热点现象、某一件事来让考生分析评价,而涉及的方面多为五位一体大概念下的各个分类;其次,考生可以通过阅读人民日报时评文章、新闻1+1的方式总结出题型的答题思路。
如社会现象类的题目,人民日报时评文章在分析时,经常会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点出社会现象的本质,对社会现象定性,并分析社会现象的影响、原因,最后提出改变此类现象的措施。
这些答题思路是可以通过多总结、多学习掌握的;最后,就是大量的训练。
建议考生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步骤:看题目-口述题干关键词-说出这道题的题型-说出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完整答题。
这是一个不断强化思路、熟悉思路的过程,对提高答题能力非常有效。
找寻属于你的面试成功之法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守擂者?心态上:如果你比竞争对手笔试高5分以上,那你的压力可能会小一些,但大部分的情况是分值基本拉不开,所以保持平常心不要患得患失。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试社会现象类题题目作答思路点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试社会现象类题题目作答思路点拨公务员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
同时,广西中公教育密切关注2018广西国考面试相关信息,为各位考生提供有用的面试备考资料。
【导读】其实,对于任何一种面试题目来说,结题过程基本上都可以按照“审题-分析-答题”三个步骤。
通过审题,概括出题干所讨论的话题,把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根据关键信息进行后面的分析。
第二步的分析过程是最为主要的部分,而对于社会现象的题目,看到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能会想到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出现的背景因素有哪些,出现了之后有什么样的影响,当然,社会现象可能有积极的,也可能有消极的,对于积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分析其积极影响之后再分析其推广,而对于消极的社会现象我们就要分析其修正措施。
总体而言,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其实有诸多内容可以谈,但是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
【例题】目前,手机阅读越来越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用微博、微信等阅读,对传统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你怎么看?【中公思路】题干进行关键信息提取就是手机阅读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我们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为什么手机阅读能对传统阅读产生巨大的冲击,针对于为什么咱可能会想到手机阅读的优势以及传统阅读的劣势,所以本题可以做原因分析。
另外,仔细阅读本题可以看出,出题人的倾向比较明显“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出题人是倾向于传统阅读的。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上面原因分析分析了手机阅读的优势,那么还要分析的就是在有优势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影响将会是传统阅读的优势。
既然题干倾向于传统阅读,那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如何减少手机阅读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传统阅读的优势,也就是措施分析。
所以总体的思路就是表态-----原因分析------措施分析另外,从题型来看,作为综合分析型的题目,而且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进行表态,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一般来说是肯定或者否定,但是对于这道题来看,手机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或者是一种潮流,它虽然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的来看,所以,表态可以是:手机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鼓励传统阅读。
2018国企面试技巧:国企面试三类社会热点题目作答示例
2018国企面试技巧:国企面试三类社会热点题目作答示例中公国企小编为广大报考国企的同学们准备了国企面试技巧、面试题目预测和国企面试热点重点解析,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积极备考国企招聘考试,并在国企考试面试中脱颖而出!在国企面试的能力测评中,有一种题型叫做综合分析是最让考生头疼的问题,而社会现象类又是综合分析题目常考的考点,中公国企小编在此就针对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相关内容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社会现象类试题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争议型三种。
一、积极型的社会现象类试题主要体现为某种社会现象对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解答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为:首先,表明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并指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其次,具体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积极意义;最后,指出这种现象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的改进措施。
【例题】重庆一位41岁女公交司机熊跃林,家境富裕,住别墅,开宝马,依然坚持每天早起晚睡,默默的为公交事业做贡献,对此你怎么看?【中公解析】现在像这样家资巨万却仍然从事世俗看来底层或普通的工作的富哥富姐,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再罕见,他们有福不享,继续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这体现了他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快速步入富裕生活,也就随之产生一些富家子、富家女。
而其中的大部分人正值壮年,但选择辞去以前的工作,回去享受安逸的生活,或者肆意挥霍,产生了乐于享受的惰性,丧失人类劳动的本性,同时也可能造成社会安全隐患。
熊跃林这样的优秀事迹,正是我们教育民众热爱劳动、爱岗敬意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政府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关于“劳动光荣”“爱岗敬业”等为主题的教育学习活动,提升我们国企队伍以及民众对劳动的认识,和对爱岗敬业的理解;社会的媒体等相关部门也应发挥自己的媒体特点,大力宣传熊跃林劳动光荣、爱岗敬业的优秀事迹,辅助政府做好民众的教育宣传工作。
当然,作为准国企中的一员,更应以身作则,以劳动为荣,踏实肯干,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并尽可能的影响身边的人,做到以劳动为荣、爱岗敬业。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技巧:社会现象题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技巧:社会现象题目在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中,社会现象类的问题会经常出现,考察比重大,也是难点。
对一个现象的分析,首先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体系,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有自己的想法,明确表态,分析问题的现状影响,说好好在哪里,说不好不好在哪里,说反映出了一定的问题,那么对这个问题又有怎样的看法。
最终到落实层面,我觉得要具体。
不要空谈。
比方说,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追问就是:谁来做这件事?是政府还是学校还是大众媒体;对谁做?是全社会所有公众还是党员干部还是某些特殊群体;怎么做?是要树立榜样典型还是多媒体广告还是依靠影视作品或是民主生活会;宣传教育什么?是诚信意识还是担当精神是职业道德还是社会公德。
例题:当前有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的过程中依然是走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你怎么看?【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宏观社会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一直以发展经济为首要工作和目标,完全不考虑社会和生态的影响。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伤害巨大。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倡导,我们国家如今提倡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答案】题目中提到的这种现象,其本质是由于我们地方领导干部的一种以GDP为导向的错误政绩观念,这种做法无疑于是竭泽而渔,我们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在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提倡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各地方领导干部想尽办法脱贫致富。
但有些领导干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可谓吃祖宗饭而断子孙粮。
长此以往,势必会让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复从前,从而影响我们两型社会的发展建设。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1.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没有一种长远发展的思维,我国已经从工业文明转化成生态文明,我们的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2.我们的《环保法》在部分地区的的普及和推广还不够到位。
部分地区的人民群众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做法的危害性及违法性。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社会现象题如何作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社会现象题如何作答公务员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争取全面攻克。
同时,广西中公教育密切关注2018广西国考面试相关信息,为各位考生提供有用的面试备考资料。
新一轮的国考面试即将来临,国考面试主要以结构化面试形式进行考察。
而在结构化面试中,以考察六种能力为主,分别是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其中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通常出现的频率最高,难度也最大。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通过社会现象,政策理解,哲理类来进行考察。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主要向大家介绍社会现象类如何进行作答。
一、答题过程1、提出观点:概括话题、价值判断2、论证观点:背景、现状、影响分析(积极、消极)3、落实观点:分析原因,解决对策(消极)启示、借鉴、推广(积极)二、例题展示《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显示,在研究的81个城市中,财政透明度达到及格标准的仅有7个城市,及格率为8.6%;对于预算外花销,81个市政府无一公开;在财政公开的信息中,政府只公开预算,而不公开决算。
对这一报告,你怎么看?三、思路点拨此题属于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考察了考生对于社会现象的能否准确把握,理解到位,分析问题是否全面,我们在答题时首先应点名其背后反映的问题,然后可以通过论述消极影响,并进一步谈背后的原因所在,从而提出解决对策。
四、题目解析政府财政公开一直是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然据该报告显示,政府财政透明度低,财政公开透而不明,致使财政公开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仅没有履行好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也使得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受到了损害。
这反映出政府在财政公开只注重表面文章,同样也反映出行使权力公开化不到位的问题。
部分政府财政公开透明度不够,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未得到有效遵循,以“条例”的法律形式来规定涉及国家权力行使的相关事项,规范各级政府的权力运作,是法律形式上的失当之处;二是某些政府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屑公开,对权力接受监督的认识不够;三是缺乏有效监督与惩治,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主要停留在系统内部,对信息不公开行为的处理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缺乏有效的威慑。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题型概述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题型概述第一节给各位考生讲解了综合分析类题目的答题原则,这一节我们就进入综合分析类题目的重要模块之一———社会现象类的讲解。
我们知道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广大老师和考生都会有这么一个说法:“综合分析占据了整个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试题的半壁江山,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点明了综合分析的重要地位,而这一节我们讲解的社会现象类又是综合分析的重中之重。
综合分析这类题多是以社会现象为主要内容,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社会当中生存,那么理所当然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
作为一名进入面试的准公务员,就要对发生的社会现象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我国古人所说的一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且命题人比较青睐的综合分析类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也能考查出各位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知道,社会现象类题目的设问方式一般为“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有的考生还是摆脱不了学生时代的义气、愤青,对于一个社会现象劈头盖脸地痛批一顿,这样虽然听上去很过瘾,但是我们仔细地琢磨答题内容,考官难免会觉得考生的思想太过于极端,那么这样的答案分数肯定高不了。
对于社会现象我们一定要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不能为所欲为、天马行空地乱答。
这是各位考生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名公考教师,笔者会花很大力气给学生讲解综合分析,而且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笔者也会重点突出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这时就会有考生问:“老师,既然您说综合分析这么重要,那我们为什么不先讲综合分析呢?”这位同学的问题隐隐地显示了考生焦急的心态,在这里给广大考生的建议就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学习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小时候我们经常听老师讲的一个例子,一个人非常饥饿,一连吃了五个饼都没有吃饱,而在吃第六个饼的时候终于饱了,这时候这个人就说:“早知道吃第六个饼子饱了,那我就直接吃第六个了。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答题思路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答题思路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相比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的答题思路难度要高。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综合分析类的答题思路和申论的答题思路差不多,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的。
那么为了使我们的答题更加圆满、充实,我们要先来学习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分四步:背景陈述———判断表态———分层论证———对策提升。
简简单单的16个字道出了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谓是万能答题思路。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16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怎么巧妙地将它融入到我们的答案中去呢?这就是我们要给大家讲的方法。
在讲解答题思路之前,先给大家讲两个思维。
第一个思维通过一个例子给大家引出来。
在2010年9月20日,江西宜黄发生了一起强拆自焚的恶性事件,一家人不愿意接受当地政府低廉的拆迁补偿费,在当地政府决定用暴力进行强制拆迁的时候,一家当中的三口人以自焚来抵制拆迁。
如果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当中有这么一道题:请谈谈你对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的看法。
这时候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会说政府做得这不好、那不好。
网上也会有很多批判政府的评论,这些评论言简意赅,文笔犀利,看了也许会大快人心。
但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客观、理性地回答问题。
我们报考的是公务员,公务员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看人民,而不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看政府。
这是考生要贯彻的第一个思维。
在上课的时候笔者讲到这里,认真思考的考生不禁会问:“老师,那我们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明明是政府有些地方做得不对,那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难道叫我们撒谎吗?”绝对不是撒谎,而是看问题的角度需要调整与周延。
我们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们国家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路,当然也积累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积累的问题,比如……问题。
”我们会发现这样答题才是全面、客观地答题。
社会现象类国考面试题答题技巧
社会现象类国考面试题答题技巧这类试题一般会选择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考究考生对时事的关注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题目给出的社会现象一定是浅显易懂的非专业的社会现象,一定是你听说过并能够迅速理解的,不会在背景材料方面给你制造太大的难度。
思考起来难度不会太大。
所以,看到社会现象的时候千万不要下意识地慌张。
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辩证看待问题,看到问题的主流,不能偏激,不能武断。
(2)不必下确切的结论,如“这个现象是非常不好的”、“这是完全错误的”……除非题目有明确的要求,或者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盲目论断往往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只要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阐述自己的道理即可。
此类题型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解释给出的现象;辨证看待其中的问题。
(2)指出危害,找出根源,提出办法,充满信心。
这类题目中,考的最多的就是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让考生去分析,一般包括积极的社会现象热点和消极的社会热点,且主要是围绕国内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可以围绕从全局——局部——个体的思路,辩证客观的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办法,办法要可行,要有可操作性。
例:你怎么看“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1、提出当前仍然存在的“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都依法得到了有效保护。
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我国的法治化起步比较晚,各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在诉讼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打官司,找关系”的现象。
2、说明这一现象的危害“打官司,找关系”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在现实的司法活动中人们希望通过关系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判决的这样一种心态。
找关系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钱来疏通关系,这样就会形成钱权交易,容易滋生腐败。
严重侵害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形象,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和法律的权威,会导致法官不能独立办案,不能依法办案,从而严重阻挠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面试:社会现象类试题答题思路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相比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的答题思路难度要高。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综合分析类的答题思路和申论的答题思路差不多,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的。
那么为了使我们的答题更加圆满、充实,我们要先来学习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分四步:背景陈述———判断表态———分层论证———对策提升。
简简单单的16个字道出了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谓是万能答题思路。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16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怎么巧妙地将它融入到我们的答案中去呢?这就是我们要给大家讲的方法。
在讲解答题思路之前,先给大家讲两个思维。
第一个思维通过一个例子给大家引出来。
在2010年9月20日,XX宜黄发生了一起强拆自焚的恶性事件,一家人不愿意接受当地政府低廉的拆迁补偿费,在当地政府决定用暴力进行强制拆迁的时候,一家当中的三口人以自焚来抵制拆迁。
如果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当中有这么一道题:请谈谈你对宜黄强拆自焚事件的看法。
这时候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会说政府做得这不好、那不好。
网上也会有很多批判政府的评论,这些评论言简意赅,文笔犀利,看了也许会大快人心。
但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客观、理性地回答问题。
我们报考的是公务员,公务员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看人民,而不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看政府。
这是考生要贯彻的第一个思维。
在上课的时候笔者讲到这里,认真思考的考生不禁会问:“老师,那我们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明明是政府有些地方做得不对,那在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难道叫我们撒谎吗?”绝对不是撒谎,而是看问题的角度需要调整与周延。
我们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我们国家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路,当然也积累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积累的问题,比如……问题。
”我们会发现这样答题才是全面、客观地答题。
我们国家现在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转轨时期的必然产物。
当我们在肯定我们国家所做出的成绩的同时,也要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第二个要贯彻的思维:公务员思维。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公务员,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也要贯穿公务员思维。
比如这样一道例题:请你谈谈对于“凤姐”的看法。
或者是说请你谈谈对于马诺的看法。
我们知道这两个人都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的炒作而迅速蹿红的网络名人,她们既没有漂亮的外表,也没有特殊的才艺,出名靠的并不是感人的事迹,而是靠怪异的行为,针对这两个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社会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这个社会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学生会认为这个凤姐是搞怪行为,做法和想法都很搞笑;群众会认为这个凤姐脑子有病、神经不正常才会这样做;老板会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炒作;部分知识分子认为这是体现表达自由、言论自由、XX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中每个阶层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呢?是像学生一样看待这个问题,还是像其他阶层一样看待呢?抛出这个问题,机灵的同学会说:“老师,您讲的是公务员思维,那么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运用上述阶层的思维,我们是准公务员,我们应该用公务员的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
对吗?”的确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用公务员的思维来进行答题。
谈了很多公务员思维,那何为公务员思维呢?简言之,其一,建设性思维。
面对社会上的负面现象,我们一方面要秉持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要追根溯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笔者时常告诫学生和同事,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深思之后迅速行动是面对问题的唯一准则。
而公务员,更是应该为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而奋斗。
其二,悲天悯人的情怀。
面对人民遭遇的苦难,我们要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表达我们的心情,就像温总理引用过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然后把这种情怀转换成行动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极快,互联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离不开的生活和学习工具,互联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物质的便利,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
现在互联网上的文化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了,但是我们在对多样化文化进行支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凤姐这个事件反映了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我们国家是提倡网络文化的多样化,但是多样化的前提是真、善、美的网络文化。
我们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网络文化。
我们的文化要在多元中保持主流,在主流中保持多元,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督管理,不能让低俗、庸俗、媚俗的网络文化无节制地泛滥。
这就是我们大家在答题的过程当中应该贯彻的公务员思维。
希望广大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身份的把握。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对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进行详细的讲解。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本来是方便跟家长联络的,但是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交友,甚至上课时发短信,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你怎么看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题干的提炼我们可知这是一道典型的社会现象类题目。
接下来我们用16个字的答题思路为大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背景陈述。
背景陈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背景,也就是说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
因此我们在回答社会现象类问题的时候尽量要从这个事件产生的背景出发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以这道例题为例,不要上来就说对于中小学生用手机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这样给人的感觉太过于突兀,同时答题内容也不够充实、完整。
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有的考生会问:“老师,您讲的社会现象的背景陈述,我觉得和组织管理的‘一个帽子’很像,都是从宏观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说明。
”确实是这样的,背景陈述要求我们从宏观的理论背景进行阐述说明,这样做第一可以将我们的问题与理论相联系,第二也向考官说明了我们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于这道例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背景陈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子产品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手机,而且现在拥有手机的人群也越来越低龄化,手机也逐渐走进中小学课堂。
”通过这个简单的背景陈述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回答得更加具体化。
背景陈述是对事件或政策的背景进行宏观阐述,如果考生能结合国家宏观理论方针的话更能锦上添花,这就要求广大考生一定要适时地关注社会热点。
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考生的知识阅历有限,并且对实事热点了解得不够深入,那么这时候如果要求考生一定要回答背景陈述的话可能就有些难度。
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个实用的方法:鹦鹉学舌法。
单看这五个字,相信考生就会对这个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这个方法就要求考生像鹦鹉一样,对于题干中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比如这样一道例题:“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擦皮鞋、养猪等等,你对大学生择业有什么看法?”对于这样一道例题,很多考生可能组织不出语言进行背景陈述。
这时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鹦鹉学舌法进行背景陈述。
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政方针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了现在的大众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正在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面临着失业。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擦皮鞋、养猪等作为自己的职业,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多元化。
”我们发现通过这个背景陈述不但充实了答题,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国家时事政策的了解,在答题之前进行背景陈述可谓是一举两得。
所以我们在答题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忘记答题思路的第一步———背景陈述。
这一步虽说很简单,但是真正在答题的过程当中,很多考生还是会忘记。
往往并不是考生不会回答背景陈述,而是忽略了这个环节。
因此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适时地回顾答题思路,在刚开始答题的时候我们要严格地按照答题思路来进行答题,不要忽略了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做到善始善终。
在回答完背景陈述之后,我们接下来进入答题的第二个环节判断表态环节。
判断表态:判断表态这个步骤总体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广大考生肯定会对它进行一个定性的分析。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这个社会现象是属于积极的社会现象、辩证的社会现象,还是属于消极的社会现象。
准确地回答好判断表态,是我们后续回答好社会现象类题目的基础。
因此,对这个环节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对社会现象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以方便考生在具体的答题环节进行定性分析。
积极类的社会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宏观的政策和法规、国务院以与领导人言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符合道德标准的事件等。
比如省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社会现象。
消极类的社会现象主要包括:政府打击过、反对过的,XX违规、自私自利的行为等。
比如现在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李刚门”事件。
辩证类的社会现象主要包括:新生事物、未定性事物、地方政府行为、复杂的难以评判的行为等。
比如政府机关开网上微博,我们对微博这个事件不能简单地进行评价,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技巧,对于有些社会现象考生拿不准的,不要简简单单地下结论说这个社会现象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可以用辩证法来答题。
拿不准的都将其视为辩证类,这样是最保险的一种答题方法。
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例题:教育部规定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中,书本由学校免费提供,学完由学校收回,发给下一年学生使用,对这一事件你怎么看?【参考答案】这个政策有积极的方面:第一,这个政策是教育部的政策,书本由学校免费提供体现了我们国家以人为本、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理念。
我们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我们国家振兴的基石,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政策不仅是停留在口号之中。
第二,书本由学校提供,学完后再进行收回,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永久拥有课本,这无形中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第三,书本回收之后能够循环再利用,也切实地体现了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政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书本由学校免费提供,学完由学校收回。
作为一名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意味着学生一本书都没有留下。
而我们中国教育学家孔子有句话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如果学生学完想再温习课本知识,无疑会有很大困难。
第二,教育部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落实低碳理念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而单单通过压缩教育成本进行低碳节约是本末倒置、治标不治本的。
通过上述答案我们可以看到考生不知道这个政策是好还是不好,但是考生通过辩证的答题方法,巧妙地回答了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