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肝菌,与松树共生
基于Miseq测序初步分析兴安落叶林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
![基于Miseq测序初步分析兴安落叶林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12f36a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8.png)
基于Miseq测序初步分析兴安落叶林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乌仁陶格斯;王娟【摘要】本文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技术,对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兴安林区落叶松外生菌根菌,隶属于2个门、4个纲、8个目、8个科.优势菌属主要为棉革菌属Tomentella、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乳牛肝菌属Suillus.在每个采样地均出现的外生菌根菌种有乳牛肝菌属2种、红菇属2种、乳菇属1种和拟棉革菌属Pseudotomentella 1种.【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4)002【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生态分布;Illumina MiSeq测序【作者】乌仁陶格斯;王娟【作者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14.83外生菌根是真菌的菌丝包被在植物幼嫩细根外形成的菌套和在细胞间形成哈帝氏网结构与宿主植物细根形成的共生体[1-3].Miller(1982)统计结果显示,世界上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有约5000种[4].我国已经报道的外生菌根菌约520种,隶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2个亚门,41科77属[5].外生菌根是在北方森林乔木树种菌根中的主要类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寒温带森林主要建群种,也是重要的用材针叶树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有林区之一,同时是我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为加快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前人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外生菌根菌资源调查、生态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7].研究表明,落叶松林下土生大型真菌中外生菌根真菌占94.45%[8].樊永军(2009)报道了与兴安落叶松共生的外生菌根菌14种[9].本文运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以大兴安岭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初步调查分析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生态分布,为外生菌根菌生态分布与环境因子的互作规律研究提供参考.1 研究区概况内蒙古大兴安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根河林业局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0′~121°31′,北纬50°49′~50°51′,海拔800m~1100m.该区属寒温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森林植被有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为主,伴生种有白桦、山杨、杜鹃等.土壤类型为灰棕壤.2 研究方法2.1 样品采集与处理于2015年8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兴安落叶松林地,在试验区内选定的5个样地、每个样地设3个采样点,采集根际0cm~30cm深的土壤样品,分别取10cm×10cm×10cm带细根土样装入塑料袋中并编号,密封,并认真填写好野外调查表(包括海拔、经纬度等).将土样带回实验室,置于-20℃冰箱中保存.将每个样地3个采样点的土样进行混合,此混合土壤样品作为DNA提取的样品,分别编号为 TX1、TX2、TX3、TX4、TX5.2.2 实验方法土样总DNA提取使用OMEGA公司E.Z.N.A Soil DNA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 (具体DNA提取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基因组的PCR:选用引物真菌ITS检测扩增引物ITS1和ITS4PCR 反应体系5×FastPfu Buffer 4μL,2.5 mmol/L dNTPs2μL,Forward Primer(5μmol/L)0.8μL,Reverse Primer(5μmol/L)0.8μL,FastPfu Polymerase 0.4μL,Template DNA 10ng;补ddH2O至20μL.PCR反应程序预变性95℃ 2min;循环95℃ 30s、55℃ 30s、72℃ 30s,30 个循环;72℃延伸 5min.PCR实验鉴定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取2μL上样量进行检测.测序与数据处理将PCR产物利用Ilumina Miseq PE250进行测序.然后根据测序结果,整理、过滤原始数据,获取优质序列,并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3 结果与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采样地外生菌根菌分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 2个门,伞菌纲Agaricomycetes、节担菌纲Wallemiomycetes、盘菌纲Pezizomycetes、圆盘菌纲Orbiliomycetes 4个纲,革菌目Thelephorales、伞菌目 Agaricales、牛肝菌 Boletales、蜡壳耳目Sebacinales、红菇目 Russulales、阿太菌目 Atheliales、盘菌目Pezizales、圆盘菌目Orbiliales 8个目.其中伞菌目最多,优势菌目依次为伞菌目Agaricales、红菇目Russulales、牛肝菌Boletales. 在科水平上,Thelephoraceae、Sebacinaceae、Pyronemataceae、Inocybaceae、Suillaceae、Cortinariaceae、Russulaceae、Atheliaceae分别占所选真菌总数的8.14%、5.17%、2.86%、2.73%、1.38%、1.03%、0.72%、0.55%(详见表1).从兴安落叶松5个样地所采的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结果来看(如表1和表2所示),优势菌属主要为锦革菌属Tomentella、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乳牛肝菌属 Suillus.在每个采样地(TX1、TX2、TX3、TX4和TX5)出现的外生菌根菌种数依次为34、32、28、26和39种,其中每个样地均出现的外生菌根菌种有6种,如Russula versicolor、Russula citrinochlora、Lactarius vietus、Suillus paluster、Suillus spectabilis、Pseudotomentella tristis,TX5样地出现的菌种最多.表1 所采样样地兴安落叶松主要外生菌根真菌科属水平统计科名属数所占比例红菇科 Russulaceae 1 0.72%阿太菌科 Atheliaceae 1 0.55%革菌科Thelephoraceae 3 8.14%乳牛肝菌科 Suillaceae 1 1.38%蜡壳耳科Sebacinaceae 1 5.17%丝盖伞科 Inocybaceae 1 2.73%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 1 1.03%火丝菌科 Pyronemataceae 1 2.86%表2 鉴定到种的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组成分析属名种名主要外生菌根菌种的分布情况TX1 TX2 TX3 TX4 TX5红菇属Russula Russula versicolor √ √ √ √√Russula citrinochlora √ √ √ √ √Russula sp1 --√--Russula integriformis - - - - √Russula aeruginea √ - -√ √Russula griseascens √ √ √-√Russula delica - - - - √Russula vinosa √ - - - -Russula violaceoincarnata - - - - √Russula sp3 -√ -√-Russula vinososordida √--√-Russula sp4 √-√ √ √Russula sp5 - - - - √种数 7 4 5 6 9乳菇属Lactarius Lactarius vietus √ √ √ √ √Lactarius trivialis √√---Lactarius sp1 -√ √-√Lactarius sp2 -√ √--种数 2 4 3 1 2棉革菌属Tomentella Tomentella terrestris √ √---Tomentella subtestacea √ - - - -Tomentella sp1 √ √ √-√Tomentella sp2 √-√--种数 4 2 2 0 1续表主要外生菌根菌种的分布情况TX1 TX2 TX3 TX4 TX5拟棉革菌属Pseudotomentella属名种名Pseudotom entella tristis √ √ √ √ √种数 1 1 1 1 1 Suillus paluster √ √ √ √ √Suillus sp √ √ --√Suillus sinuspaulianus -√ -√-Suillus cavipes -√ √ √ √Suillus spectabilis √ √ √ √ √种数 3 5 3 4 4蜡壳耳目属Sebacina乳牛肝菌属Suillus Sebacina sp - - - - √种数 0 0 0 0 1丝盖伞属Inocybe Inocybe s p 1397 √ √-√-Inocybe cincinnata √ √ -√ √Inocybe spAU31 √ ---√种数 3 2 0 2 2丝膜菌属Cortinarius Cortinarius boulderensis √ √ √ √ √Cortinarius raphanoides √ √ √ √ √Cortinarius pholideus --√-√Cortinarius scandens √ √ √ √ √Cortinarius hemitrichus √ √ √ √√Cortinari us acutovelatus - - - - √Cortinarius brunneus var.brunneus√√---Cortinarius cf.privignatus -√ --√Cortinarius anomalus √-√--Cortinarius vernus - - - - √Cortinarius sp1 √ √ √ √ √Cortinarius sp2 √ √ √ √√Cortinarius sp3 √ √ -√ √Cortinarius sp4 √ √ --√Cortinari us sp5 -√ √-√Cortinarius sp6 --√ √ √Cortinarius sp7 √ √ √ √ √Cortinarius sp8 √ ---√Cortinarius sp9 √ √ √ √ √Cortinarius sp10 - - - - √Cortinarius sp11 --√--种数 13 13 13 10 18地孔菌属Geopora Geopora sp √ √ √ √ √种数 1 1 1 1 1采样地总菌种数 34 32 28 26 394 结论与讨论本文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从结果分析可知,兴安落叶松外生菌根菌类型较多,鉴定到2个门、4个纲、8个目.在科水平上,革菌科、蜡壳耳科、火丝菌科、丝盖伞科、乳牛肝菌科、丝膜菌科、红菇科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鉴定到种的共有53类型,如丝膜菌属21种、红菇属13种、乳牛肝菌属5种、棉革菌属4种、乳菇属4种、丝盖伞属3种、拟棉革菌属1种、蜡壳耳目属1种、地孔菌属1种.从菌根共生关系来看,这些多种类型的外生菌根菌能够帮助落叶松的生长及发育,提高它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在森林砍伐区内地上和地下部分的不同外生菌根菌丰度有所区别[10].外生菌根真菌的分布与温湿度林下光照、林龄以及抚育间伐等环境干扰因子有关[11].目前,外生菌根真菌分布的调查方法多样,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18SrRNA基因扩增子技术成功地检测了兴安落叶松真菌多样性,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大量的、较全面的外生菌根真菌信息.本次调查发现,在兴安落叶松不同样地土壤样品中的出现的外生菌根菌种类型各不相同,且外生菌根菌鉴定结果与樊永军(2009)[9]研究结果有所差异.说明,兴安落叶松林下外生菌根真菌分布较广,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时间、选择样地的不同或环境干扰因子的影响等多种原因,引起其在土壤样品中存在种类、数量的差异.【相关文献】〔1〕James M,Trappe.A.B.Frank and mycorrhizae:the challenge to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 tueory[J].Mycorrhiza,2004,15(14):277~281.〔2〕刘润进,陈应龙编著.菌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乌仁陶格斯,韩胜利,闫伟.浅析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自然侵染率与植被、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47~51.〔4〕弓明钦,陈应龙,仲崇禄.菌根研究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5〕冯云利,桑兰,吴素蕊,等.外生菌根菌研究概况[J].中国食用菌,2013,32(6):1~3.〔6〕Pierre-Emmanuel C,Marc B,Abdala G D,et al.The role of ectomycorrhizal communities in forest ecosystem processes:New perspectives and emerging concepts[J].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10,42:679~698.〔7〕韩胜利,张秋良,安慧君,等.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5):87~92.〔8〕祁亮亮.东北地区落叶松林下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3.〔9〕樊永军.内蒙古地区四种树木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及分子鉴定[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4. 〔10〕Byrd KB,Parker VT,Vogler D et al.The influence of clear-cutting on ectomycorrhizal fungus diversity in a lodgepole pine(Pinus contorta)stand,Yellowstone NationalPark,Wyoming,and Gallatin National Forest,Montana[J].Canadian Journal ofBotany,2000,78(2):149-156.〔11〕陈晓,白淑兰,刘勇,等.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下大型真菌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21):6935~6943.。
一株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一株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50d94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2.png)
http : //D01:10.3969/j.issn.1000-1700.2020.06.006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0,51(6): 680-687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宋小双,邓 勋,遇文婧,等:一株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和鉴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0,51(6):680-687.—株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和鉴定宋小双X邓 勋1,2袁遇文婧X闵 凯3袁周 琦1,2(1.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省森林草原火灾及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3.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黑龙江大庆163000)摘 要:菌根辅助细菌(mycorrhiza helper bacteria, MHB )可以促进菌根真菌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形成菌根共生结构,是外生菌根 菌际重要微生物类群。
为探讨菌根际有益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对樟子松渊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实生苗生长的影响,对分离 自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渊Suillus luteus )菌根根际土壤的75株细菌,采用干皿对抗法、细菌胞外代谢产物促生法筛选MHB 潜力菌 株。
以MHB 潜力菌株对樟子松1年生苗的苗高、地径、菌根侵染率的影响为指标,筛选岀菌根辅助细菌。
通过细菌的形态、生理生 化指标、16S rRNA 基因序列鉴定细菌种类。
结果表明:菌株MHBZ039和MHBZ043处理在干皿对抗试验中,同对照相比,褐环乳 牛肝菌N94菌丝增长率分别为20.11%和18.63%,胞外代谢产物促生实验N94菌落直径增长率分别为91.89%和85.41%,菌丝生 物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2.11%和25.32%遥盆栽试验中,双接种处理褐环乳牛肝菌N94+MHBZ039和N94+MHBZ043,菌根侵染率 分别为57.77%和56.46%,苗高和地径同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8.42%,40.32%和21.41%,34.86%遥确定MHBZ039为樟子松-褐环乳牛肝 菌菌根辅助细菌。
松乳菇资料汇编
![松乳菇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7d9d0a40029bd64783e2c14.png)
松乳菇资料汇编一、综述松乳菇,又名美味松乳菇,雁鹅菌,松杉菌,松菌,茶花菌,系红乳菇科,乳菇属真菌。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不仅可食用,也可药用。
此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在湖南等地被视为山中珍品,市场十分走俏。
松乳菇与松口蘑、美味牛肝菌等菌一样,都属于菌根菌,与松、杉、柏等树种形成菌根菌。
这类菌与植物共生,有特殊的生态条件、营养方式和子实体分化发育条件,对它的研究与驯化又有很大难度。
因此,目前尚不能人工栽培,市场供应全依赖于野生采集,由于市场紧缺,过度采挖,导致产地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产量逐渐减少。
乳汁量少,桔红色,菌褶与菌盖同色,菌柄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二、松乳菇的生物学特征1、松乳菇的形态松乳菇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宽一般在4~14cm,早期半球形,后渐平展呈波形,中央凹陷,呈鲜艳的黄色、橙黄色至虾仁色,光滑,湿润时粘,有绒毛状同心环带,后变浅色。
菌肉初时带白色至浅奶油黄色,后橘红色,硬而脆,伤后变绿色,尤以盖边缘部分变色显著。
乳汁橘红色,后变为绿色。
菌褶直生或稍延生,较密,近柄处分叉,褶间尤横脉相连,与菌盖同色;菌柄长2~5cm,粗0.7~2.5cm,近圆柱形或向基部渐细,与菌盖同色,幼嫩时菌柄实心,后变为中空;孢子无色,近球形。
2、生态特征松乳菇多发生于春(3~5月)、秋(9~11月),一般每年发生1~2次,单生至群生在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地上。
发生的时节与产量主要受温度及雨水的影响,松乳菇发生最佳温度为15~18℃。
3、营养价值松乳菇是一种珍贵的真菌,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还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松乳菇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松树菌菌种
![松树菌菌种](https://img.taocdn.com/s3/m/01f0d3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f.png)
松树菌菌种松树菌菌种概述松树菌(Pinus sylvestris L.)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食用和药用。
其中,松树菌的菌种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松树菌菌种的分类松树菌属于担子菌门真菌界,属于伞菌目。
在伞菌目中,松树菌属于牛肝菌科。
牛肝菌科包括多个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肝菌属、松露属和松树菌属。
目前已经确认的松树菌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欧洲松树菇(Boletus edulis)、黑色松露(Tuber melanosporum)和白色松露(Tuber magnatum)。
这些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欧洲松树蘑欧洲松树蘑是最为常见的松树菌种之一,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
它的外形呈半球形或扁平状,表面光滑,颜色为棕色或灰褐色。
肉质丰满、细嫩、多汁,口感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欧洲松树蘑生长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它通常在夏季和秋季生长,在松林中或者与松树共生的地方出现。
黑色松露黑色松露是一种高档食品,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
它的外形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明显的皱纹和凸起。
颜色呈黑褐色或深棕色。
肉质坚实、香气浓郁、口感细腻。
黑色松露主要分布于欧洲地区,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尤其常见。
它通常在冬季生长,在橡树林中或者与橡树共生的地方出现。
白色松露白色松露是另一种高档食品和药用菌。
它的外形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颜色呈浅黄色或淡棕色。
肉质柔软、香气浓郁、口感爽滑。
白色松露主要分布于欧洲地区,在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尤其常见。
它通常在秋季生长,在橡树林中或者与橡树共生的地方出现。
松树菌菌种的营养价值松树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但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可以提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促进健康发展。
云南野生菌的基本种类
![云南野生菌的基本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5960fbdd4d8d15abe234ed7.png)
云南野生菌的基本种类野生菌一般生长于云南松、高山松、占风松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
单身至群生。
野生菌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
野生菌的种类如何确定是按什么来划分。
为何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会很多呢。
为什么我们都注重野生菌呢。
是不是野生的,天然的更能吸引人。
那就来看看野生菌和人工菌的差别何在;人工菌:菇肉质松散,香味平淡无奇,各种菌菇口感雷同还有水气。
野生菌:菇肉质结实,口感各异,香气浓郁,经科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更是人工菇无法比拟。
所以野生菌也因为稀有而弥足贵。
至于全世界野生菌的种类和全国野生菌的种类太多,太远我们就暂时不作深入的研究,就重点讨论一下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五彩的云南是植物的王国,野生菌也爱上了这个王国。
并且在这里疯狂的生长着,为云南的野生菌种类奉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云南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类型。
云南最常见的野生菌种类主要有:(01)干巴菌:干巴菌刚出土呈黄褐色,老熟时呈黑褐色。
肉质坚硬、干燥、含有钙、蛋白质、硫胺素等营养成分,有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
腌牛肉干当地百姓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
(02)青头菌:作为一种特殊的野生菌的种类它生长环境极其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里,每年六至九月出菇。
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细嫩,香味悠长,有浓郁的大自然清香气息。
(03)松茸:松茸又名松口蘑、松蘑、臭鸡枞。
菌盖初为半球形,后展开成伞状,表面干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秋季生于红松、落叶松和油松林地。
(04)鸡枞:鸡枞俗名鸡盅,又名白蚁菇,鸡肉丝菇。
菌盖刚出土时呈圆锥形,开展后,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较深,边缘往往呈放射状裂开。
菌褶白色,煮熟时色微黄,菌肉白色,细嫩肥厚,清蒸、氽汤清香四溢,鲜甜可口,回味无穷,故为古今中外颇受赞誉的珍贵食用菌(05)黑虎掌菌: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宝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
牛肝菌
![牛肝菌](https://img.taocdn.com/s3/m/f6ab2b5777232f60ddcca1cc.png)
牛肝菌的研究摘要: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本文主要从牛肝菌的生态特性、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以及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牛肝菌;生态特性;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Research Advance in BoletusAbstract:Boletus was Boletaceae and pine Boletus section fungi collectively, which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species of toxic or bitter and inedible, most species are edibl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oletu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value three respects undertook an analysis, with period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bacteria to provide a certain basis.Key words: Boletus;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 nutritional value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
牛肝菌科Boletaceae 是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的重要一科。
下分11-20属,多数可食用。
中国牛肝菌科种类有397种和变种,其中有毒牛肝菌33种,占总数8.3%,如粘盖牛肝菌属、牛肝菌属、粉孢牛肝菌属。
牛肝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菌根真菌对幼林生长的影响
![菌根真菌对幼林生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13ba776ec3a87c24128c42f.png)
菌根真菌对幼林生长的影响外生菌根是自然界中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现象。
外生菌根不侵入寄生植物细胞内,但与树木形成共生营养体系,不仅对树木有多种有益功能,而且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转化、能量循环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原理是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菌根中,经过离体培养提纯获得的真菌菌种,于宿主进行接菌,使之与其形成共生营养体系,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宿主植物生长之目的。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外生菌根的研究工作,着手于松类苗木接菌、造林试验,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至今我国已在菌根及其真菌资源调查,生理生化与生态,形态、解剖及分类,分离、培养及繁殖,菌剂生产及接种效应等有关领域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
并已在育苗、造林等技术环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荒山、荒地、干旱风沙地区等土壤贫瘠、缺乏菌根资源的地区造林,菌根生物接种技术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利用菌根接种技术育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已受到国内外菌根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对宿主促生长抗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文针对辽西地区降水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树木生长缓慢,蓄积量偏低的现实,尝试用外生菌根真菌菌剂接种试验,采用多功能优良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一起调控维持土壤微生物生态和化学平衡,吸收多种矿物养分,改善植物体内营养状况,并从菌根真菌抗旱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达到促进油松生长之目的,为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技术应用于辽西地区的油松水土保持林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辽宁省建平县马场林场,属低山丘陵区。
海拔500m,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年蒸发量1800~2100mm,约为常年降水量的2.5~3.8倍。
各年降水分布不均匀,常形成周期性旱年,旱年频率达20%~25%。
土壤主要发育于黄土和红土母质的淋溶褐土、褐土及少量碳酸盐褐土。
土壤瘠薄,腐殖质含量低。
第9章 外生菌根菌
![第9章 外生菌根菌](https://img.taocdn.com/s3/m/d0003404763231126edb11df.png)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在自然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生长不仅仅是在土壤,而是在其他生物,
包括动物、昆虫、大量微生物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外
生菌根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就是其关系中的一种。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菌套(mantle):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菌的菌丝体在土壤里生长,当遇到 适合的树木根系时,就与树木的吸收根系结合,在根系的根端 表面部分密集生长,形成一层保护层,人们将它称为 菌套 (mantle);
2.菌根增加植物对磷素的吸收
磷是最不容易分解和流动的元素,土壤中的磷绝大多数属于难溶性磷,不能被树木直 接吸收。因此,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周围的有效磷很快就被吸收干净,而外围的磷 素很难迅速补充,从而导致在植物根系四周,存在一个小范围的“贫磷区”,植物很容 易就产生缺磷的现象。但是,一旦植物拥有了菌根,大量的外延菌丝就可穿越贫磷区, 从更远的地方吸取到磷素、水分及其他营养,从而可部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此外,菌根与无菌根的植物相比,可以产生较多的磷酸酶,其酶活性往往是无菌根植 物的好几倍(Hayman等,1975),菌根真菌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为植物 所吸收利用。有人测定了山毛榉树木菌根的32P,单位面积上的吸收量是无菌根植物 2.3~8.9倍。Sanders等(1973)证明,菌根菌吸收磷的速度是植物根毛的6倍。有菌根 时磷进入植物根系的速度为17×10-14mol/(cm· s)。而无菌根植物的吸磷速度仅为 3.6×10-14mol/(cm· s)。此外,外生菌根菌还可产生大量的草酸盐,通过与铁、铝等 金属的螯合作用,可释放出土壤中固定的磷酸盐,对植物吸收磷产生有利影响。 Ho(1979)和Theodorou(1971)也都分别证明,漆蜡蘑(LacCaria laccata)、蛤蟆菌 (Amanita muscaria)、葡萄紫色须腹菌(Rhizopogon vinicolor)、黄色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疣革菌(Thelephora terrestris)、土生空团菌 (Cenococcum geophilum)等菌根菌,能够产生表面植酸酶,通过对植酸盐的分解, 并从中获得磷素。 菌根除了对磷素的吸收有帮助以外,许多研究还证明,菌根对于植物对其他元素的吸 收,如:锌、铜、钙、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还表明, 越是在土壤贫瘠,特别是贫磷的地区,这种作用也更加明显。有研究指出,使用菌根接 种的苗木造林,不仅可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成活率,还可以节省约1/3的肥料用量。
牛肝菌菌栽培技术在农田中成功种植高产牛肝菌的方法
![牛肝菌菌栽培技术在农田中成功种植高产牛肝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67b8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a.png)
牛肝菌菌栽培技术在农田中成功种植高产牛肝菌的方法牛肝菌,也称为姬松茸,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牛肝菌的天然生长环境十分独特,难以人为控制,导致其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牛肝菌菌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在农田中成功种植高产牛肝菌的方法。
一、选址与土壤准备选择适合种植牛肝菌的场地至关重要。
牛肝菌喜欢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因此选择地势较低、通风良好的林下地带较为合适。
同时,需确保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pH值在5.5-8的范围内。
二、菌种的选取和培养选择优质的菌种是成功种植高产牛肝菌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菌丝体培养作为种植菌种。
使用无菌技术将菌丝体接种到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扩增,获得大量的菌种。
三、营养基质的制备牛肝菌对于基质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常见的基质包括松木屑、松木屑和牛粪的混合物等。
制备营养基质时,应先将基质进行蒸煮处理,杀死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然后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水分,使基质湿度达到60%左右。
四、栽培技术1. 培养袋灭菌处理:将培养袋充分清洗,然后进行高温高压的灭菌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于袋内的有害微生物。
2. 培养袋装袋:将灭菌后的培养袋迅速装袋,待温度降至适宜菌种生长的范围后,将菌种加入袋中。
3. 培养袋孵化:将装好菌种的培养袋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孵化,一般在20-25摄氏度下孵化2-3个月。
4. 菌丝扩展:菌丝生长到培养袋内大部分袋内表面都被菌丝包裹时,开始进行菌丝扩展。
将扩展好的菌丝移到新的培养袋中,继续孵化。
5. 菌丝生成实体菌:菌丝扩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生成实体菌的环境调控。
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形成适宜产生子实体菌的环境。
养护与收获牛肝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通过喷水、通风等方式进行调节。
同时,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定期进行病害防治。
待牛肝菌形成完整的子实体菌后,可以进行收获。
中国大型真菌野外采集及分类研究分析方法简述
![中国大型真菌野外采集及分类研究分析方法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449159aec8d376eeaeaa31f2.png)
中国大型真菌野外采集及分类研究分析方法简述作者:李博孙丽华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8期摘要:指出了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我国相关研究开展较晚,但也已摸索出一套野外采集及分类研究分析的方法。
从野外采集工作包括野外采集策略、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工作包括形态观察、显微观察、DNA提取、PCR扩增及分子数据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两大部分对大型真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大型真菌;野外采集;显微观察;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图分类号:Q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76061引言真菌是一个古老的生物类群,4亿多年前泥盆纪时期的化石中就发现有真菌。
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指菌物中子实体大型的一类真菌,泛指广义上的Mushroom 或Macrofungi,即译为蘑菇或蕈菌,地球上的大型真菌资源非常丰富,很多种类是十分美味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菌物中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但是也有很多种类具有剧毒,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
自16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就广泛开展了对大型真菌的研究。
1735年,在林奈建立的两界分类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中,把真菌列入植物界;1860年Hogg和1866年Haeckel在先后建立的三界分类系统(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中,把真菌列入原生生物界;在Copeland(1938)建立的四界分类系统(菌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中,把真菌列入原生生物界;在1969 在Wittaker建立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中,才把真菌单独作为一界处理。
1851~1950年间是近代真菌学全面发展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真菌学飞速发展,有关真菌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
据估计,全球共有真菌150万种以上,而目前仅知其中的4.6%,约7万种,其中大型真菌约有 1万种[2~3]。
松蘑的功效与作用
![松蘑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1e01027375a417866f8f5d.png)
松蘑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松蘑的简介*二、松蘑的功效与作用*三、松蘑的市场信息1. 松蘑的价格2. 松蘑的选购方法3. 松蘑的保存方法松蘑的简介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
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
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
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
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虽然也称为松菇,但它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的松茸不是同一种菌。
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安徽、台湾、四川、山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
松蘑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褐环乳牛肝菌含厚环乳牛肝菌素(gre-villin)D,蛋白质;氨基酸有谷氨酸(glutamicacid),缬氨酸(val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鸟氨酸(ornithine)及精氨酸(arginine);B族维生素含有维生素B1(thiamin),烟酸(nicotinicacid)及泛酸(pan-tothenicacid)。
点柄乳牛肝菌:含吲哚-3-乙酸(indol-3-aceticacid);硒、锌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维生素B1,烟酸,泛酸。
还含水分%,蛋白质2.0%,脂肪0.5%,纤准紊0.7%,灰分0.8%。
干燥材料含粗脂肪5.0%,无氮化物59.8%,粗纤维7.4%,灰分7.6%。
新鲜者含维生素B2-117.2微克%,C-16.92毫克%,D2-0.255%(干品),麦角甾醇0.25%(干品)。
香气成分中含60~80%松茸醇5~10%,异松茸醇即2-辛烯-1-醇15~30%,桂皮酸甲酯。
又含抗毒嘧啶,可能是一种含有盐基核的有机酸,此成分也见于米糖、酵母、大豆、苹果、菠菜叶、肝、蛋黄等食物中;对小鼠注射2-甲基-6-氨基-5-羟甲基嘧啶引起的痉挛有拮抗作用。
菌根菌
![菌根菌](https://img.taocdn.com/s3/m/95f839de7f1922791688e8ee.png)
谁看过这篇博文正文字体大小:大中小国内纯培养出的第一个美味牛肝菌子实体(2011-06-12 09:18:56)转载▼分类:菌根食用菌标签:美味牛肝菌子实体纯培养2008年2008年2009年*已在2011年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al Mushroomsi(国际药用菌)杂志上发表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奖)顶阅读(37)┊评论(0)┊收藏(0) ┊转载(0) ┊顶▼┊打印┊举报已投稿排行榜圈子到:转载列表:转载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前一篇: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后一篇: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欧洲杯,有红牛更从容![发评论]发评论[商讯]爱心签名换梦想,天天派奖|[商讯]提高博客人气新方法发评论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后一篇 >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博主音乐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2011-06-12 09:53:02)转载▼分类:菌根食用菌标签:菌根菌菌根食用菌真菌ediblemycorrhizalmushroom••1.菌根(M y c o r r h i z a):菌根菌与植物的活根形成的一种特定结构,其结构和功能:植物通过这种结构获取矿物质盐,而菌根菌菌丝则获取到碳水化合物及其它活性物质。
(V a r m a A.&H o c k B.1998)•2.菌根食用菌(E d i b l e M y c o r r h i z a lm u s h r o o m):一类能与植物的活根形成菌根的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
•3.菌根菌(M y c o r r h i z a l f u n g u s):一类能与植物的活根形成菌根结构的真菌的总称,包括外生菌根、内生菌根等。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094002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d.png)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何炎炘;李能树;李进华【摘要】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utilize the fungal resources in Yaoluoping Natural Reserve of Anhui Provinc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bundant in macrofungi in Yaoluoping Natural Reserve. The macrofungi in the reserve had great prospects of applying in food, medicine, and forestation.%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了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食用、药用和营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2(029)002【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大型真菌;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作者】何炎炘;李能树;李进华【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9;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5;Q938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岳西县境内,北与安徽省霍山县接壤,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毗邻,地理位置为北纬30°57'~31°06',东经116°02'~116°11',地处大别山主峰江淮分水岭。
保护区总面积123 km2,覆盖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全境。
其中核心区为21.2 km2,缓冲区28.4 km2,实验区73.4 km2。
珍稀食用菌──袖珍菇
![珍稀食用菌──袖珍菇](https://img.taocdn.com/s3/m/8f583e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6.png)
汇报人:日期:•概述•珍稀食用菌的种类与特征•珍稀食用菌的培养与繁殖•珍稀食用菌的采收与加工•珍稀食用菌的营销与推广目•珍稀食用菌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录01概述珍稀食用菌是指具有独特营养价值和稀有性的食用真菌,如袖珍菇、松茸、红菇等。
这些食用菌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在自然界中产量较低,分布范围有限。
珍稀食用菌的定义珍稀食用菌的重要性珍稀食用菌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饮食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珍稀食用菌的稀有性和独特性使得它们成为人们追求的美食佳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珍稀食用菌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生态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珍稀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由于珍稀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市场供应量逐渐增加。
未来,珍稀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增长点。
02珍稀食用菌的种类与特征一种在日本非常受欢迎的珍稀食用菌,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松茸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珍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肝菌一种以松树为宿主,具有浓郁松树香味的食用菌。
松乳菇一种具有丰富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珍稀食用菌。
鸡油菌种类介绍鸡油菌鸡油菌是一种具有丰富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珍稀食用菌。
它的子实体呈肉质,颜色为橙黄色至深黄色,有浓郁的香味。
特征描述松茸松茸是一种在日本非常受欢迎的珍稀食用菌,它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它是一种外生菌根真菌,必须与松树的细根共生才能生长。
牛肝菌牛肝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珍稀食用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它的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级食材。
松乳菇松乳菇是一种以松树为宿主的珍稀食用菌,它具有浓郁的松树香味。
它的子实体呈扁半球形,中部稍凸起,表面为浅咖啡色。
03珍稀食用菌的培养与繁殖适宜的温度袖珍菇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5℃-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品质。
点柄乳牛肝菌研究进展
![点柄乳牛肝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cd329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6.png)
点柄乳牛肝菌研究进展张举龙;张国庆;郭亚萍;陈青君【摘要】Spotstemmilkbolete(Suillusgranulatus)beingrichwithitsnutritionanddeliciou stastepossessesfine officinal activities,and is edible and officinal wild mushroom widely popular among people. In this article,the taxono-my,the law of existence,its officinal activity,its relation with plant,its domestication,and other research aspects were elaborated systematically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pot stem milk bolete,it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ere also prospected.%点柄乳牛肝菌( Suillus granulatus)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良好的药用活性,是广受欢迎的野生食药用菌。
从分类学、发生规律、药用活性、与植物关系及驯化研究方面系统阐述了点柄乳牛肝菌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点柄乳牛肝菌;发生规律;药用活性;人工驯化【作者】张举龙;张国庆;郭亚萍;陈青君【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 Roussel),曾用名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 (L.:Fr.) O.Kuntce),别名松蘑、粘团子、栗壳牛肝菌,是一种与油松共生的常见外生菌根食用菌,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的油松林及混交林地[1]。
血红铆钉菇生态学初步研究
![血红铆钉菇生态学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a4ff04bed5b9f3f90f1cc7.png)
厚林地的出菇没有显著差别,但腐质层较厚的土壤有 利于子实体个体发育。 3.6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发生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 的关系
气候因子对血红铆钉菇的生长非常重要,因为它 除了直接影响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生长外,还影响血红 铆钉菇宿主树木的生长,如果宿主树木生长不好,能形 成菌根的吸收根的数量就少,而菌根形成较少,反过来 又影响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形成。
生态分布、及主要植被类群,并且测量该地区降水、空气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生态因素,旨在掌握血红
铆钉菇在野生条件下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研究林菌共生机制、如何科学开发和利用野生血红铆钉菇资
源及其半人工栽培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血红铆钉菇的子实体的主要发生期为每年八月中旬至九月
下旬;子实体发生后第 5 天左右释放孢子;其子实体的干物质含量为 12.3%。降水量与子实体发生关系
图 1 和图 2 分别为观测期样地内每 5 天的平均出 菇数、降雨量、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平均地表 温度、平均土壤温度、平均极端气温及每隔 5 天的土壤 含水量变化情况。 3.6.1 降水量对子实体发生的影响。 子实体数量变化 曲线与降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对出菇的影 响最为重要。此结论与毕君[7]等人的结论相似。在观
蕈菌文化牛肝菌大家族及其分布
![蕈菌文化牛肝菌大家族及其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907ae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4.png)
蕈菌文化牛肝菌大家族及其分布美味牛肝菌欧陆菇圣——美味牛肝菌地友松柏,味诱千载。
牛肝若菜,香鸣四海。
美味牛肝菌的野外分布美味牛肝菌原分布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
在夏秋季的阔叶林、针叶林或松栎混交林里,可觅得其芳踪。
在我国,云南省是美味牛肝菌盛产的省份。
此外,东北三省、河南、湖北、山西、浙江、福建、台湾、贵州、四川和西藏等省份都有分布美味牛肝菌。
美味牛肝菌是与植物共生的真菌,并且对共生的“伙伴”并不挑剔,栎树、桦树、榆树、杨树、松树、杉树等都可成为它的结交对象。
但是美味牛肝菌对树林的郁闭度有要求,太过阴暗的林木下,一般很少形成菇体。
美味牛肝菌与牛肝菌大家族美味牛肝菌只是庞大牛肝菌家族中的一员,广义上的牛肝菌可以定在“目”这个分类学级别,其中包括了好多个分类学上的“种”。
牛肝菌家族的成员在进化历程中各自精彩,有的美味可食,有的即使没毒也难吃,有的则用剧毒武装自己。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研究员曾对我国牛肝菌资源的资料作了规范的梳理,其中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牛肝菌目(Boletales)中有28个属,种类多达390种以上,其中199种可食用(李泰辉等,2002、2003)。
在欧洲市场上,美味牛肝菌被誉为“King bolete”(牛肝菌之王),而它的“臣子”们也同样受欢迎,常见餐桌上的可食用牛肝菌还有铜色牛肝菌(B. aereus)、红褐牛肝(B. pinophilus或roseobadius)和网纹牛肝菌(B. reticulatus)。
在我国云南野生真菌贸易市场上受百姓喜爱的品种还有双色牛肝菌(B. bicolor)、小美牛肝菌、深褐牛肝菌(B. obscureumbrinus)、华丽牛肝菌(B. magnificus)、淡灰褐色网柄牛肝菌(Retiboletus griseus)、美柄牛肝菌(B. calopus)、茶褐牛肝菌(B. brunneissimus)、桃红牛肝菌(B. regius)、中华牛肝菌(B. sinic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牛肝菌,与松树共生
开头
文中的“松莪”是在昆明禄劝遇见的,小伙伴说能吃,很开心的采了两朵。
一直给他拍照,当地的农户说,这个你也拍啊,你拍我采的这种吧,说罢,给我指了一大袋牛肝菌。
农户说这种菌子是可以吃,但他们不怎么吃,因为有更好吃的牛肝菌,所以不太“瞧得起”这种菌子。
分享在植物群,小伙伴说他们叫“乔巴菌”,晒干了好吃,新鲜的太滑,吃起来像胶水一样。
这个菌子很有特点,采它的时候,发现他的菌盖上有很多粘液,特别滑。
菌褶也是网状的,看着好像不能吃的样子。
植物群里有小伙伴分享,这种菌子在沂蒙山叫“松莪”,是珍惜名贵菌,收购价格很高。
但只是当地产的价格高,沂蒙山外的这种菌子买的就比较便宜。
不知松莪和文中的菌子图片是不是同一种?
搜索“乔巴菌”和“松莪”都没有找到关于他的介绍。
搜索含有粘液的牛肝菌,找到了“乳牛肝菌”的这个名字。
乳牛肝菌与他的外形很像,搜索与乳牛肝菌相关的文献,多提到她与松树共生。
我们来看菌子的一些生活习惯,看一看能不能找到驯服他们的方法。
菌根食用菌
菌根食用菌系能产生可食用子实体的外生菌根真菌。
这类真菌主要与林木共生,其在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抗逆性和提供非木材森
林产品方面有重要贡献。
乳牛肝菌属隶属于牛肝菌科,是松属树木的优势菌根食用菌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口感。
但相较于知名的菌根食用菌,如块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对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
马尾松与乳牛肝菌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其林下有着丰富的野生菌。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是贵州地区马尾松林中的优势菌根食用菌。
这2种乳牛肝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较为相似,其主要的区分特征为:粘盖乳牛肝菌子实体一般为淡黄褐色,不具有菌环,菌管延生且不易分离。
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一般为淡褐色或红褐色,具有菌环且菌环易脱落,菌管多为直生且易分离。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与马尾松根系,形成菌根食用菌,分别属于长距离探索型和短距离探索型。
很可能这两种菌根食用菌,在促进马尾松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方面,存在互补性,进而可以解释这两种菌根食用菌,共存于马尾松根系的原因。
一般而言,子实体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象要素。
粘盖乳牛肝菌子实体的发生受温度和降雨影响显著,其子实体产量随温度和降雨升高而增加,降低而减少。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在马尾松林有错峰发生的现象,粘盖乳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高峰期在温度较高、降雨量充沛的5—8月。
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的高发期,则在温度和降雨量较低的季节。
菌根食用菌真菌子实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植物的调控,依赖于其供给菌根食用菌真菌的光合产物。
由于这2种真菌与马尾松形成的菌根探索类型不同,很可能在马尾松的旺盛生长季(温度较高、降雨量充沛的季节),马尾松优先将光合产物供给长距离探索型的菌根(粘盖乳牛肝菌)。
而在马尾松生长较为缓慢的季节(温度和降雨量较低),马尾松更倾向于将光合产物,供给短距离探索型的菌根(褐环乳牛肝菌)。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均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被采食的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在马尾松林的错峰发生现象,表明未来在马尾松林同时对这2种子实体进行开发利用是可行的。
结尾
希望留言区有更多的补充,暂时还未发现查菌子的网站,还只是初步一个个探索能够遇见的菌子。
如有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牛肝菌种类较多,其中一些是有毒的,具体可戳。
超链接:牛肝菌类
菌子图片
01猜测为“乳牛肝菌”
02农户采集的牛肝菌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两种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与马尾松的共生特征万艳胡丹冯婧玮陈雨倩郭其强孙学广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