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戏剧赏析4(明传奇)

合集下载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吴江派、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作家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传奇创作的繁盛,出 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 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
• 沈璟字伯英,别号“词隐”,传奇十 七种,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 蕖记》、《义侠记》、《博笑记》等。 • 创作上:思想内容方面,一是宣扬封 建伦理,二是宣扬宿命论;
代表作家作品 丘浚《五伦全备记》, “寓我圣贤 言” 。 邵璨《香囊记》以宣扬臣忠、子孝、妻 贞等封建伦理为宗旨。 《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 雅化和伯华,号中麓,与王慎中、唐顺 之并称“嘉靖八才子”。 《宝剑记》抒发心内愤懑、化解胸中垒块的 有感之作。 《宝剑记》共52出,取材于小说《水浒 传》,写林冲落草的故事,系李开先及其 友人的集体创作。剧作中的林冲基本上是 一位主动出击型的英雄。
•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 从元末到明代中叶,传奇戏逐渐盛行。但 由于各地方言的区别,各地的声腔并不统 一。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所谓的四大 声腔系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 腔 • 魏良辅
• 《浣纱记》 •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 人,《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 • 范蠡和西施
• 表演上,比元杂剧更加丰富自由,不再受 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限制,能够表现更多的 人物形象和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 传奇戏的出现,使我国古典戏曲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我 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明初传奇的特点 内容上大多是歌颂忠孝节义, 艺术上陈腐不堪,以至“以时文为南 戏”,成就不高。
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 繁荣期。 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和弋阳腔彼此争 胜,分别满足了雅与俗、上流社会与大众 百姓的审美需求。从剧作精神上看,创作 倾向是张扬个性。

明清传奇戏曲ppt课件

明清传奇戏曲ppt课件
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旅游开发
将明清传奇戏曲与旅游相结合,打 造特点文化旅游项目,有助于推动 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提升 。
艺术教育
将明清传奇戏曲融入艺术教育体系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 趣和酷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 文化修养。
对当代戏曲创作的启示
01
02
03
创新与传承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融 入现代审美和表现手法, 实现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 。
音乐与舞蹈
明清传奇戏曲在表演中融会了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素。通过ppt课件的演示,可以展示这些音乐和舞 蹈元素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如何为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04
明清传奇戏曲的现代意义
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历史价值
明清传奇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维系民族 精神至关重要。

舞台表现力
演员在舞台上需要具备强烈的舞 台表现力,通过表情、动作、声 音等手段,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 情境,使观众沉浸在剧情之中。
音乐与舞蹈元素
01
音乐设计
明清传奇戏曲的音乐设计通常包括唱腔、伴奏等方面,通过音乐的旋律
、节奏等手段,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强剧情的感染力。
02
舞蹈元素
在明清传奇戏曲中,舞蹈元素通常用于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场景的转
情感纠葛与道德挣扎,引发观 众寻思
《长生殿》中的人物情感纠葛 和道德挣扎引发了观众寻思。 通过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爱情悲 剧,观众能够思考人性的复杂 与矛盾,以及道德与情感的冲 突。
《桃花扇》
总结词
爱情悲剧与历史反思,展现明清交替之际的社会动荡

明代传奇(牡丹亭)

明代传奇(牡丹亭)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 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 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 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
2、“至情”论 内容有三:
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 “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
临川派:
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 又叫“玉茗堂派”。
此派创作 “主才情”,不拘音律, 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 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 优美文采。
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吴江派:
因领袖沈璟是吴江人而得名。成员有余姚 吕天成、叶宪祖,苏州冯梦龙、袁于令, 上海范文若,嘉兴卜世臣,吴江沈自晋等 昆曲作家。多是沈璟的子侄、门生或朋友。 作品多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讲究格律严整, 语言本色。 沈璟名作《红蕖记》、《埋剑记》、《双 鱼记》、 《义侠记》、《博笑记》等。
2、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牡丹亭》 《紫钗记》《南柯记》 《邯郸记》 后四种合称 “临川四梦”。 诗文集有: 《红泉逸草》 《问棘邮草》 《玉茗堂集》等。 其所存著作现合刊为《汤 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 显祖集》。
二、思想与“至情论”
1、思想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 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 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 观神交多年。
《西厢记》最后一句唱词是:“愿普天有 情人皆成眷属。”《牡丹亭》最后一句唱 词是:“则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
两剧都提到了“情”,但后者的“情”的 内涵更为丰富,体现了历史性的进步。这 正是汤显祖作为伟大作家提出了前人没有 提出或很少提出的东西,即肯定了由“欲” 到“情”的自然合理要求,表现了由“欲” 到“情”的升华过程,体现了个性解放的 人文精神。

明传奇

明传奇
《浣纱记》艺术成就
•双线结构
•人物形象丰满(西施)
•语言骈丽,开昆山一派
•第一部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
鸣凤记
•(一)打破传统的“言情”写法,以政治斗争为主线
•(二)打破一生一旦为主角的写法,重要刻画忠义群像。
•(三)戏曲直接反映现实的开山作品。
•语言骈俪雕琢,过多地引经据典,是一弊。
传奇概念的演化
传奇一词始于唐代裴铏的短篇小说集《传奇》,因为小说猎奇好异,所以后人就把唐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称作传奇。这些小说又多为后代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南戏也有的称作传奇。因元杂剧也将传奇改编成戏剧,因此元末明初也有人将杂剧称为“传奇”。明代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称作传奇,特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的,排除了杂剧的一种中长篇戏曲。
传奇体制
•剧本体制
•(一)分出标目,篇幅较长。
•(二)一生一旦,贯穿始终。
•(三)开篇无题,下场有诗。
•二、音乐体制
•(一)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的音乐体系。
•(二)灵活多样的曲牌联套。
•(三)伴奏乐器以箫管为主。
•三、脚色行当
•旦、生
•/小生、小旦
•净
•丑\
•末、外
明中叶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四大声腔
•形成于浙江海盐的海盐腔、浙江余姚的余姚腔、江苏昆山的昆山腔、江西弋阳的弋阳腔。
明中叶三大传奇
•标志明传奇向现实主义转折的第一部李开先《宝剑记》主主动反权奸,自觉上梁山。
•梁辰鱼《浣纱记》,是第一部用魏良辅革新后的昆山新腔来演唱的传奇。
•《鸣凤记》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直接反映现实斗争的开山之作。
•梁辰鱼《浣纱记》

简述明代传奇戏的体制特点

简述明代传奇戏的体制特点

简述明代传奇戏的体制特点
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基础上发展与丰富起来的中国戏曲艺术,其体制特点主要有:
(1)剧本体制上的继承与创新
明传奇剧本体制有许多新的创造,表演艺术在明代中叶以后达到了高峰,从而构成了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明传奇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且更加完备。

一个剧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

(2)传奇的音乐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
明传奇的音乐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但比南戏有所发展,一折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3)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明传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典雅有余,当行不足,谨严有余,生动不足。

剧中许多曲词,在书房里低徊吟咏,真觉情文并茂;而搬到舞台上演唱,不见得入耳就能消化,这实际上表现了明文人剧作的共同特征。

古代剧本解析元曲与明传奇的戏剧艺术

古代剧本解析元曲与明传奇的戏剧艺术

古代剧本解析元曲与明传奇的戏剧艺术元曲与明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重要的两个流派,它们在戏剧艺术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剧本解析的角度,探讨元曲与明传奇的戏剧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一、元曲剧本解析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鼻祖,起源于元朝时期。

元曲分为“单剧本”和“杂剧本”两种形式。

单剧本以一个故事为主线,通过主要角色的扮演和对话来表达情感。

而杂剧本则是由多个故事片段组合而成,通过杂剧的方式展现多个角色和情节。

元曲剧本通常采用四四韵律的押韵方式,表现出浓厚的诗意。

剧本中常常融入大量的歌词、舞蹈、音乐等元素,以增加戏曲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元曲剧本对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的要求相对简单,更侧重于演员的表演和唱腔技巧。

元曲剧本的剧情多以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民间传说等为素材,涉及到的题材广泛,包括宫廷、历史、爱情、侠义等。

根据剧情和性格特点,元曲剧本还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如《元曲三大艳曲》、《脸谱剧》等。

二、明传奇剧本解析明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代表形式之一,与元曲相比,更加注重情节的扣人心弦和角色的刻画。

明代传奇剧本通常由一种主题贯穿全剧,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节展开,最终达到传达主题的目的。

明传奇剧本的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白话,通俗易懂,更具有观赏性。

与元曲相比,传奇剧本对舞台艺术的要求更高,对观众的视觉效果也有更高的追求。

传奇剧本中的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都要求精美独特,以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传奇剧本的题材多样,既有历史事件的改编,也有民间传说和神话传说等。

其中,历史题材的剧本常常反映社会矛盾和民众生活的苦难,通过剧情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而神话传说的剧本则更多地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幻想和神秘信仰。

三、戏剧艺术的共同特点元曲与明传奇作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两个重要流派,虽然在形式和创作风格上有所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这两种剧本形式都非常注重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和塑造。

通过角色的身份、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关系。

元明清戏剧赏析4(明传奇)

元明清戏剧赏析4(明传奇)

明代前期的杂剧
皇族戏剧家朱权、朱有燉,和御用文 人丘濬、邵灿为代表的‚以时文为南曲‛ 的作品 朱有燉 《诚斋乐府》 丘濬的《五伦全备忠孝记》 邵灿的《五伦香囊记》
明代中后期的杂剧
王九思《杜子美沽酒游春》
康海《中山狼》
徐渭的《四声猿》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人, 他是文学史上的神童,也是文学艺术上 的多面手。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 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 士,别号清远道人,晚年自 号茧翁。所居书斋名玉茗堂, 清远楼。抚州临川人。著有 传奇五种:《紫箫记》《紫 钗记》《牡丹亭》《南柯梦》 《邯郸梦》。其中《紫钗记》 是《紫箫记》的改本,因此 历来称《紫钗记》以下四种 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 四梦‛。
明万历年间读书坊刻本,题为《宝 晋斋鸣凤记》。全剧共四十一出, 围绕正邪善恶两大阵营的对峙冲突 展开故事情节。
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戏剧对于明代知识分子来说不是谋生,
而是自娱自乐的手段 这一时期的戏剧,没有了那些刻骨铭心 的痛苦,而变为了文人自我表现得一种 手段
明代传奇戏曲的繁盛,以传奇戏曲彻底
尊王定霸,不在桓文下,为兵戈几年鞍
马。 自家范蠡,辅我弱越,攻破强吴,名遂 功成,国安民乐。平生志愿,于此足 矣。……呀!看满目兴亡真惨凄,笑吴 是何人越是谁?功名到手未嫌迟…… 昔乃荒山未成之眷,今作大国已配之夫 人,岂敢领受。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妾乃白屋寒娥,黄茅下妾。惟冀德
泰州学派的学者由王阳明的“心体”出发,
把心学愈来愈向感性方向推进,明确提倡自 然,肯定人的欲望。而李贽更是大讲“童 心”,提倡“私欲”,他的《童心说》我们 前面已经讲过“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 一念之本心也。”,“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 矣。”

11、明代传奇

11、明代传奇

2.临川派
又名“玉茗堂派”。明代后期的戏曲 流派,因代表人物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 书室名“玉茗堂”而得名。在戏曲创作上, 临川派主才情,不拘音律;要求语言要有 文采,要表现人物的“意趣神色”;以奇 幻事体现浪漫风格,以男女至情反抗礼教。 因此也称之为 “至情派”或“ 文采派” 。 在晚明曲坛上,与注重音律的吴江派各树 一帜。 重要作家有阮大铖 、吴炳等。
《鸣凤记》 得名:
第一出《家门大意》: “前后同心八谏臣,朝 阳丹凤一齐鸣。”
八谏臣,即杨继盛、董传策、 吴时来、张翀、郭希颜、邹 共同点:为国 抗争,为民请 命 。 应龙、孙王扬、林润。 又合夏言、曾铣为“十义”, 或称“双忠八义” 。
杨继盛夫妇形象: 杨继盛揭发严党仇鸾通敌的阴谋,反遭严嵩陷 害,毒刑拷打,手指拶折,胫骨夹损,贬谪到 边地为小吏。仇鸾事暴露后,皇帝召回杨继盛, 升任兵部武选司。出于义愤,杨继盛决心写奏 本弹劾严嵩。当他“灯前修本”时,手指流血, 夫人劝阻,甚至先人鬼魂也现形警诫,他仍义 无反顾。次日,他到午门外朗声宣读奏章,结 果当即被判处斩刑。杨夫人闻讯赶到刑场,为 丈夫满斟别酒一杯,并高诵祭文,表扬丈夫的 “正气”、“忠心”和“壮怀”。为了替丈夫 伸冤,杨夫人伏阙要求“尸谏”,监斩官不敢 转达,她立即
阮大铖传奇戏存4种,有《春灯谜》、 《燕子笺 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合称 燕子笺 《石巢传奇四种》。
《燕子笺》
《燕子笺》描写唐代书生霍都梁和名妓 华行云、礼部尚书的女儿郦飞云之间的 爱情、婚姻故事。该戏采用双线结构, 关目离奇巧合,引人入胜。然人们对该 戏的评价却不尽相同。清代梁廷楠在 《曲话》中曾赞扬此剧:“《燕子笺》 一曲鸾交两美,燕合双姝,设景生情, 具徵巧思”;而叶堂却斥为“以尖刻为 能”(《纳书楹曲谱读集》)。

名词解释明清传奇

名词解释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1. 传奇的定义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传奇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曲剧种,以浪漫、奇幻、悲剧为主题,以歌颂英雄、崇尚爱情、表现社会风俗为内容。

2. 明清传奇的特点2.1 题材广泛明清传奇的题材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传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这些题材不仅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还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传奇剧目通常以一个主线故事为基础,辅以多个支线故事,使得剧情更加复杂有趣。

2.2 表演形式多样明清传奇的表演形式非常多样,包括歌唱、念白、舞蹈、杂技等。

其中,歌唱是传奇的主要表演形式,通过唱词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念白则用于解释剧情、推动故事的发展。

舞蹈和杂技则用于增加舞台的视觉效果,使得剧目更加生动有趣。

2.3 艺术表现手法独特明清传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性。

首先,它注重舞台布景和服装的设计,力求追求艺术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其次,它注重音乐和唱腔的运用,通过音乐的和声和旋律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再次,它注重舞台动作和身段的表演,通过舞蹈和杂技来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3. 明清传奇的代表作品3.1 《西华山》《西华山》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汤显祖。

该剧以历史传说为背景,讲述了唐朝时期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在西华山与仙女相爱的故事。

该剧以其浪漫、奇幻的情节和优美动人的词章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

3.2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该剧以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为基础,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4. 明清传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清传奇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它丰富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使得戏曲艺术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其次,它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戏曲专题复习】——明传奇

【戏曲专题复习】——明传奇

【戏曲专题复习】——明传奇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戏曲的主体是传奇。

明初传奇概述一.“传奇”。

(一)最早特指唐代短篇文言小说。

(二)宋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类。

(三)元末明初学者也有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大部分杂剧也都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四)宋元南戏在明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后,传奇便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二.明传奇:(一)宋元南戏本是在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和宋词等诸多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在音乐和表演上有较大随意性;因此早期南戏一般格律不甚讲究,宫调组织不严密。

(二)经元末明初“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后,尤其经《琵琶记》后,南戏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也渐渐严密。

1.《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间承前启后的作品,其“不寻宫数调”论表现出南戏向传奇转型间关于音乐规格化的普遍追求。

2.从《琵琶记》始,传奇多系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创作,文词朝着典雅甚至骈俪方向发展;随着四大声腔的成熟与流播,源于南方的传奇成为明戏曲主体。

三.明初传奇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推行息息相关:(一)邱《五伦全备记》等传奇,是明初道学戏剧的发轫之作。

(二)邵璨《香囊记》写宋张九成与贞娘故事。

1.可说是封建礼教集大成者。

2.结构上对《琵琶记》、《拜月亭》承袭多,语言素材上大量采用《诗经》和杜甫诗句,典故对句层出不穷,连宾白亦多用文言,开辟明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源头。

四.《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等较少受道学气、八股味污染。

(一)姚茂良《精忠记》讴歌岳飞爱国精神,渲染悲剧氛围;《双忠记》讴歌张巡、许远守城不降的英雄气概。

(二)苏复之《金印记》写苏秦拜相前后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沈采《千金记》以韩信为主线,描摹楚汉相争的大场面。

(四)王济《连环记》演王允施连环计诛董卓。

五.“《精》、《金》、《千》、《连》”四大剧目不乏粗糙处,因袭部分多;但人物形象丰满,反映出民族与历史本身的魁力。

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名词解释元代1.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善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脱离了戏曲的雏形阶段,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元代的戏剧舞台上。

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

2.代言体:“代言体”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即由故事中人自说自话,自叙其事,声口毕肖,活灵活现,并且让剧中人在具体的情景中互动或发生戏剧冲突。

“代言体”的出现标志着杂剧体式的正式形成。

这是杂剧超越了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最明显之处。

3.元曲:是一个既包括诗歌类的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由于杂剧是用散曲中的套数来演唱的,所以元曲既可用作二者的统谓或总称,也可以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4.南戏: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南宋,元统一后衰落,元后期中兴。

5.四大南戏:南戏创作史上负有盛名的四部作品,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为“荆刘拜杀”。

因南戏当时有“传奇”之名,故后来也有“四大传奇”之称。

“四大南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戏的创作水平。

6.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与词有同源关系,体式上都是长短句,只有一段。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

明代1.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的。

“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每次讲说前,艺人们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小说回目的来源。

名词解释明清传奇

名词解释明清传奇

名词解释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指明代和清代时期创作的一种戏曲剧种。

其特点是以历史故事为素材,通过舞台表演、对白和音乐来展现戏剧中的冲突和发展。

明清传奇主要由梨园演员表演,他们通过唱腔、说白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情节。

明清传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朝的元杂剧,并在明代逐渐发展成熟。

传奇剧本通常以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为基础,同时引入了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的元素。

剧中人物形象丰满,角色刻画鲜明,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性格特点。

明清传奇在剧本结构方面有固定的模式,通常分为“筹划”、“议决”、“行动”和“收官”四个阶段。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及丰富的舞台布景和道具,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的张力和魅力。

明清传奇的演出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在明朝时成为宫廷演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时则成为民间戏曲的代表之一。

它对后世的戏曲艺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瑰宝之一。

明清传奇及作家简介(教师中心稿)

明清传奇及作家简介(教师中心稿)

明清传奇及作家简介(教师中心稿)邓浩关于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

它与杂剧主要有以下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末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

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

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

例如《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

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

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

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关汉卿:关汉卿,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保存下来的名剧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单刀会》等18种。

关汉卿的剧作悲壮雄浑,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揭露,也有对正义行为的赞扬。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中的“幕”。

明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明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明传奇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明传奇是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源于元代的传奇戏剧。

明传奇是明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元代的传奇戏剧注重戏剧化的表现,注重音乐、舞蹈和舞台效果,但在剧情和人物刻画方面相对较弱。

明传奇则更加注重情节和人物的塑造,强调情感的张扬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明传奇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传奇的剧情丰富多变,常常采用多线索的叙事结构,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来吸引观众。

其次,明传奇注重人物的形象塑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充满个性魅力的角色,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再次,明传奇注重情感的表达,以浓烈的爱情、悲剧的遭遇和激烈的冲突为特点,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此外,明传奇还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抒情的表达,运用诗歌和韵文的形式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明传奇在明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文人雅士的文学创作对象,也是民间戏曲演出的重要内容。

明传奇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等各个领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明传奇的流传广泛,不仅在明代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认可,而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明传奇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它以其独特的剧情和人物塑造,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优美抒情的语言形式,成为了明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在当时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曲与明传奇:元明戏曲演化与变革

元曲与明传奇:元明戏曲演化与变革

元曲与明传奇:元明戏曲演化与变革概述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在戏曲艺术领域。

本文将讨论元曲与明传奇两个不同戏曲形式的演化与变革。

元曲元曲起源于元代(1271-1368年),它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戏曲形式。

元代是蒙古帝国统治中国的时期,其统治者对各地的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接纳和融合。

元曲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特点•音乐性突出:元曲注重音乐和词章的配合,歌唱成为了主要表达方式。

•体裁多样:包括“散曲”、“西洋乐船”等多种不同体裁,内容从爱情、历史、神话等方方面面涉及。

•旋律独特:元曲采用了复杂而独特的旋律结构,给人以强烈震撼和美感。

代表作品•《西华山》:作者郑光祖的代表作品,以悲壮的音乐和唱词展现了抗击外族侵略的英雄气概。

•《窦娥冤》:由关汉卿创作,主题为报仇雪恨,曲调婉转动人。

明传奇明传奇是指明代(1368-1644年)盛行的一种戏曲形式。

相较于元曲,明传奇更加注重剧情和舞台效果的表现。

特点•剧情发展:明传奇注重情节紧凑、起伏跌宕,常采用多线叙事结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舞台设备:在舞台效果上不断创新,使用机关道具和特殊灯光等手法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角色扮演:通过精彩的化妆、服装和演技表演,使角色栩栩如生。

代表作品•《长生殿》:作者郭艳为之创作,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动人而悲壮的爱情故事。

•《王魁》:以南宋文天祥为主角的历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物的英勇与舍己。

元明戏曲演化与变革元明时期,元曲和明传奇各自发展,并在演化中互相影响。

元曲的音乐性对明传奇有着重要影响,使其注重了音乐和唱腔的表现。

而明传奇则通过对剧情和舞台效果的追求,在形式上超越了元曲。

同时,元明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过渡形式,例如“门戏”和“杂剧”,它们吸收了元曲和传奇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戏曲样式。

总之,元曲和明传奇分别代表着不同阶段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

它们在形式、内容及表达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又相互借鉴、吸收,并为后世戏曲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明传奇

明传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 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 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 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 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 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 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 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 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 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 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 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彿晋武都守李仲文, 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 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 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 知情之所必有邪!
也正是基于一个日渐成熟的女性生理上的追求, 她的梦并没有滞留在那“画眉深浅入时无”的 儿女缠绵之中,而是“将奴抱去牡丹亭畔,芍 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初合,真是个千 般爱情,万种温存”;是“和你把领扣松,衣 带宽,袖稍儿愠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 一晌眠”;是“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扇, 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颤”《牡丹亭· 惊梦》。惊 梦之后,她念念不忘的还是梦中品尝的欢娱, “只图旧梦重来”。
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临川四梦”中最有名 的是《牡丹亭》。汤显祖自己 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 在牡丹。” 无论从思想或艺术方面都 达到了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最高 水平。 其中有的曲子至今仍是中 国传统戏剧中的名唱段。
南安郡太守杜宝 之女杜丽娘终日被父 母拘束在闺阁、书房 之中,一次偶然被丫 环春香领去花园观赏 春景,回来后梦见一 位少年书生柳梦梅, 自此便为相思所苦, 以至伤情而亡。
(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 “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 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我 是掌管南安府后花园的花神。因杜知府小 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 杜小姐游春感伤,导致柳秀才入梦。我们 花神专掌惜玉怜香,所以来保护她,使她 云雨之情十分欢快。

《元曲与明传奇的艺术风格比较》

《元曲与明传奇的艺术风格比较》

《元曲与明传奇的艺术风格比较》引言中国的戏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元曲和明传奇是两个重要的艺术形式。

元曲和明传奇的创作时期相距不远,但它们在艺术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元曲和明传奇的艺术风格,分析它们在表现手法、人物形象、题材内容等方面的异同。

正文元曲的艺术风格元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作于元代(13世纪)。

元曲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的艺术表现深受观众喜爱。

在艺术风格上,元曲注重音乐和舞蹈的表现,以及对情感的深入描绘。

1. 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元曲中的音乐和舞蹈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曲通常包含丰富多彩的音乐和韵律感强的舞蹈,为故事情节增添了生动和活力。

这些音乐和舞蹈常常采用舒缓而优美的旋律和动作,使观众产生愉悦和享受的感受。

2. 深入描绘情感元曲以其深入描绘情感的能力而闻名。

它能够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细腻的表演,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元曲中的人物常常具有真实而复杂的情感,如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这使得观众更加容易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

明传奇的艺术风格明传奇是明代(14世纪至17世纪)的一种戏曲形式,它与元曲相比,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1. 精巧的舞台布景明传奇的一大特点是其精巧的舞台布景。

明传奇中的舞台布景常常采用精美的背景、道具和灯光设计,以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

这种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使得观众更容易沉浸在剧情中,增强了戏剧效果。

2. 夸张的动作表演明传奇的动作表演通常比较夸张,以突出角色的个性和戏剧效果。

演员们经常使用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特点。

这一独特的表演风格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元曲与明传奇的异同点虽然元曲和明传奇都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但它们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1. 表现手法元曲注重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倾向于用抒情的方式表现情感。

而明传奇则更注重舞台布景和动作表演,更强调戏剧的视觉效果。

元曲更偏重于笔墨之间的情感抒发,而明传奇更加强调视觉上的震撼力。

元曲与明传奇:戏剧艺术的演变与特点分析

元曲与明传奇:戏剧艺术的演变与特点分析

元曲与明传奇:戏剧艺术的演变与特点分析一、引言戏剧是一种古老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元曲和明传奇作为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具特色,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元曲与明传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戏剧艺术中的演变过程和独特特点。

二、元曲的演变与特点1. 元曲的起源与发展元曲是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盛行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融合了杂剧、南北调以及民歌民谣等多种音乐表达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最早期的元曲可追溯到宋代,但在元代才真正兴起并得到了迅猛发展。

2. 元曲的题材及风格元曲以民间故事、历史事件等为基础来构建情节。

其中,《西华山》、《窦娥冤》等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朝元夜行船》、《汉宫秋》等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

元曲的风格多变,既有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有激烈动人的对白。

元曲亦注重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四艺合一”的表演形式。

3. 元曲特点分析•具有强烈的唱词性,融合文学、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如清新婉转的小令和雄壮激昂的大曲;•活泼生动的舞蹈形式和精彩纷呈的服饰造型;•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人物性格与情感。

三、明传奇的演变与特点1. 明传奇的起源与发展明传奇是中国明代(1368年-1644年)时期兴起并繁荣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

它借鉴了元曲和杂剧等戏剧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明传奇的题材及风格明传奇的题材包括历史传说、仙侠故事和宫廷纷争等,它们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而在风格方面,明传奇更加注重情节紧凑、表达直观,用词简练并注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3. 明传奇特点分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多层次的变化;•引入舞台机关与灯光效果来增强戏剧效果;•善于运用音乐和对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突出女性形象塑造,强调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具有自主权利与个性追求。

四、元曲与明传奇对比分析在演变过程中,元曲更加注重音乐与舞蹈的表达方式,而明传奇则更加注重情节紧凑和角色之间的心理交流。

明代传奇

明代传奇

• 梁晨鱼的《浣纱记》 • 梁晨鱼,江苏昆山人,性情豪爽,放荡 不羁,精通乐理。曾从师于著名的昆山腔 改革家魏良辅。他的《浣纱记》通常被认 为是我国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腔谱曲的本 子,在戏剧史上有重要地位。

《浣纱记》共45出,写的是历史上吴越兴亡 的故事,因此也叫《吴越春秋》。剧本以范蠡、 西施之间的悲欢离合的爱情为线索,演述吴越两 国的兴亡。吴王夫差凭借国势强大,率兵破越, 越国沦陷,越王勾践被俘。之后,越王勾践忍辱 负重,等待时机复仇,被赦返越之后,更卧薪尝 胆,发奋图强,又用“美人计”离间吴国君臣, 吴国上下骄奢佚乐,越王勾践便率兵灭吴,吴王 夫差兵败自杀。剧作鲜明批判了吴国君臣的骄奢 腐化,歌颂了越国君臣的艰苦奋斗。特别突出了 范蠡、西施为国雪耻、甘愿献身的崇高爱国精神。
• 剧本抛弃了世俗的贞操观念,让西施从吴宫回来 后,又同范蠡结合,这在“失节事大”的理学盛 行时代,极为难能可贵。最后写范蠡作为越国谋 臣,有功不居,功成身退,携西施泛湖归隐,寓 意深刻,耐人寻味:它表明了范蠡对统治者“鸟 尽弓藏,兔死狗烹”本质的清醒认识,否定功名 富贵,强调了爱情的胜利。与此同时,艺术上也 突破了夫贵妻荣的大团圆结局,令人耳目一新。 《浣纱记》宾白骈散互用,曲词俊语如珠。用昆 山腔演唱,细腻舒徐,圆润柔美,对昆腔的传播 与发展有极大影响。
• •
1、剧坛概况 明万历以后,传奇创作进入高潮,一派 繁荣。其突出标志就是涌现出杰出的剧作 家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把传奇创作 推上了高峰。在他影响下出现的“临川派” 剧作家,成为明传奇创作的一支重要方面 军。同时,剧作家沈璟,作为“吴江派” 的带头人,其戏曲理论在当时影响更大。 沈、汤两派以不同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倾向 相互争胜,促进了明传奇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万历年间读书坊刻本,题为《宝 晋斋鸣凤记》。全剧共四十一出, 围绕正邪善恶两大阵营的对峙冲突 展开故事情节。
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戏剧对于明代知识分子来说不是谋生,
而是自娱自乐的手段 这一时期的戏剧,没有了那些刻骨铭心 的痛苦,而变为了文人自我表现得一种 手段
明代传奇戏曲的繁盛,以传奇戏曲彻底
李开先才思敏捷,为文作诗纵笔而成,有天
然自在之趣,嘉靖初,即与王慎中,唐顺之, 赵时春等人并称为‚嘉靖八才子‛。著有诗 文集《闲居集》。平生热衷于民歌,戏曲, 小说的搜集、研究和创作,喜爱藏书,词曲 尤富,有‚词山曲海‛之称。撰院本六种, 总名《一笑散》,其中《园林梦》《打哑禅》 仅存,其他的已佚。传奇三种,《宝剑记》 《断发记》今存,《登坛记》已佚。散曲集 有《中麓小令》《卧病江皋》《四时悼内》。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 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 士,别号清远道人,晚年自 号茧翁。所居书斋名玉茗堂, 清远楼。抚州临川人。著有 传奇五种:《紫箫记》《紫 钗记》《牡丹亭》《南柯梦》 《邯郸梦》。其中《紫钗记》 是《紫箫记》的改本,因此 历来称《紫钗记》以下四种 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 四梦‛。
无名氏《鸣凤记》
《鸣凤记》的作者相传是这场斗争的直
接参加者王世贞或他的门人 焦循的《剧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相传《鸣凤》传奇,弇州门人作。 惟‚法场‛一折,是弇州自填词。初成 时,命优人演之,邀县令同观,令变色 起谢,欲亟去。弇州徐出邸抄示之曰: ‘嵩父子已败矣。’乃终宴。‛
《鸣凤记》传奇现存的最早刻本是
明光宗朱常洛,年
号泰昌,明代第14 位皇帝,在位一个 月。
明熹宗朱由校,
(1621-1628), 明代第十五位皇帝, 在位七年,年号天 启。
明思宗朱由检,
(1628-1644), 年号崇祯,明代第 十六位皇帝,光宗 朱常洛之子,熹宗 朱由校之弟。 在 位17年。
明代中后期,传奇以情节的复杂和悦耳的音
“四大声腔‛
余姚腔
海盐腔
弋阳腔
昆山腔
:从梁辰渔用昆山腔演唱《浣纱 记》之后,成为独霸剧坛的声腔,直到 乾隆晚年,四大徽班进京,进而引起所 谓‚花雅之争‛
李开先《宝剑记 》
李开先(1502-
1568),字伯华, 号中麓,别署中麓放 客,章丘人。嘉靖八 年进士,官至太常寺 少卿,提督四夷馆。 嘉靖二十年(1541) 四十岁时,因上疏抨 击朝政被罢官为民, 归乡隐居终老 。
《宝剑记》的思想倾
向是十分复杂的,第 三十七出《夜奔》是 全剧最出彩的,也可 以看出林冲在投奔梁 山时的矛盾心情,也 可以看成是作者自身 矛盾心情的写照: ‚专心投水浒,回首 望天朝。急走忙逃, 顾不得忠和孝。‛
梁辰鱼《浣纱记》
西施咏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宝剑记》传奇现存嘉靖二十六年
(1547)原刻、嘉靖二十八年增刻序跋 本。全剧五十二出,取材于《水浒传》 第七回《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到第十二 回《梁山泊林冲落草》,但多改易,面 目一新。
一开始就强化了林冲与朝廷的矛盾
步步紧逼的轮番对比加强了矛盾展开得
激烈程度 通过对林冲家庭的描写,加强了戏剧矛 盾所引起的情感反应
明传奇
传奇的概念:明清以来在南戏基础上发
展演变而来的长篇戏剧称之为传奇。 传奇戏的特点与南戏大致相同:在音乐 上,传奇以南方音乐为主;在戏剧结构 上一般篇幅较长,情节复杂,刻画人物 细腻精致 。
(1)前期:洪武——明孝宗弘治年间,
(1368-1505),这是明代戏剧的沉寂 期; (2)中期:明武宗正德年间——明神 宗万历年间,(1506-1620),这是明 代戏剧的鼎盛时期,明武宗正德皇帝可 以说是以其个人的努力来打破程朱理学 对人性束缚的一个人; (3)后期:天启——崇祯(15061644),这一时期是戏剧深入发展的时 期。也可以中后期并称。
泰州学派的学者由王阳明的“心体”出发,
把心学愈来愈向感性方向推进,明确提倡自 然,肯定人的欲望。而李贽更是大讲“童 心”,提倡“私欲”,他的《童心说》我们 前面已经讲过“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 一念之本心也。”,“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 矣。”
在泰州学派的鼓荡下,肯定人的私欲,追求个性自 由,张扬世俗享乐,成为明代中后期一股思想解放 的文化思潮,弥漫于整个社会。 “尝见读书才士,与一切伶俐俊少,谈及淫污私情, 必多方揣摩,一唱百和,每因言者津津,遂使听者 跃跃。 ” 与社会心理,社会风气和哲学思想相呼应,晚明时 期一股“主情”(即主张以个人的主观心灵,真实 感情为文学的本源,对象和功能)的进步的文艺思 潮席卷文坛。因此晚明戏剧家们明确指出曲是“心 曲”,是表达人的主观情性的最佳艺术形式。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1505 年),年号弘治, 是明宪宗成化帝朱 见深的三子。明朝 第9 位皇帝(1488 年——1505年在 位),在位18年, 享年36岁。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
孝宗的独生子,生 于弘治四年(1491 年),死于正德十 六年(1521年), 在位16年。
明世宗嘉靖皇帝
在汤显祖的人性观中,情和理既有矛盾对立
的一面,也有统一同源的一面。在他感到现 实社会中的天理禁锢和扼杀人性、人情的时 候,当他的个性意识在心灵中占上风的时候, 他在创作中就着重表现出了情与理的对立和 冲突,并且以艺术的激情把这种冲突推向势 不两立的极端,比如《牡丹亭》;而当他为 了捍卫情的合理性、正义性和纯洁性的时候, 他便声称情能战胜理;当他心中以人伦为人 的本性传统人性观支配他的思想的时候,他 则着重声明情和理的统一,理中有情,情中 有理。
除了传奇作品以外,汤显祖还是当时一
位著名的诗文作家。他在二十六七岁时 就刊印了诗集《红泉逸草》(1575), 《雍藻》(1576,已佚)。而后又把万 历五年到万历七年的百余首诗赋编为 《问棘邮草》。此外还有《玉茗堂文集》 《玉茗集》,流行于世。
汤显祖的时代,以王守仁‚心学‛为代表的
一元人性观占压倒性优势的时代,是明代中 叶以后哲学思想的主流,汤显祖的人性观念 也是一元的,他说:‚天机者,天性也;天 性者,人心也。‛,‚人生而有情‛,‚性 乎天机,情乎物际。‛也就是说,天机、人 心、性、情都是出自同一本体的,即人生而 有之的天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性是人性的 必然,无善,无恶;情则是人性的可能,随 物而动,乃分善恶,善恶皆为情之固有。情 之善者,即为名教(伦理道德)之根基,因 此必须遂情以存性。这也就是汤显祖一生追
的文人化作为其鲜明的表征。 从表面上看,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与 戏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社会风气; 而从深层次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自觉, 也越来越执著地借助于传奇戏曲来表达 自身的主体精神和主体需求,因而传奇 成为文人士大夫社会存在和生命意识的 艺术表现形态。
齐悫在他的《令(加言字旁)痴符序》
调两大优势击败杂剧,进入了其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戏剧被传奇垄断。而且他们 的作品继承了南戏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 的传统,剧坛呈现出一片生机。
三大传奇
李开先的《宝剑记》
梁辰鱼《浣纱记》
无名氏的《鸣凤记》
三大传奇的问世,标志着明传奇的
全盛。
创作流派的多种多样: 汤显祖
‚临川派‛,主张至情 沈璟 ‚吴江派‛,重视音律,沈璟作品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梁辰渔 ‚昆山派‛
“读《六经》之实于吾心‛,认为普通百
姓通过‚致良知‛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 界。 王守仁要求去人欲而识天理,追求一种 摆脱物欲,无所牵挂的‚心体‛,这种 ‚心体‛又不能不染上感性情感的色调。 泰州学派王艮:‚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 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百姓 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之条理处。‛
《浣纱记》是一出爱情戏,但是这里的
爱情有着明确的政治皈依,范蠡和西施 的爱情是无条件地服从于吴越之争的政 治大局的 。
虽未成配,已作卿妻,恐无此理 臣闻为天下者不顾家,况一未娶之女?
主公不必多虑。
小娘子美意,我岂不知。但社稷废
兴,全赖此举。若能飘然一往,则 国可存,我身亦可保。后会有期, 未可知也!若执而不行,则国将遂 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亲, 小娘子,我和你必同做沟渠之鬼, 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
(1522-1567)嘉 靖皇帝并不是武宗 的儿子,也不是孝 宗的孙子。孝宗的 弟弟,成化皇帝的 次子兴王朱佑沅唯 一的儿子 。在位 45年。
明穆宗朱载垕,
(1567-1573)年 号隆庆,世宗皇帝 的三子,三十岁登 基,是为明朝的第 十二位皇帝。 在 位6年。
பைடு நூலகம் 明神宗朱翊钧,
(1573-1620), 穆宗皇帝长子,6 岁立为太子,10岁 即皇帝位,年号万 历。 在位48年。
配君子,不意苟合吴王。摧残风雨, 已破豆蔻之梢;断送韶华,遂折芙 蓉之蒂。不堪奉尔中馈,未可充君 下陈。
梁辰鱼写西施和范蠡的爱情生活,并不
是着眼于情爱本身,而是着重表现者对 情人国人的胆略和坚强的意志。作者充 分肯定了范蠡和西施为了国家大义而不 惜牺牲个人情感的行为,把男女爱情和 国家兴亡融为一体,相互生发,在明清 戏曲史上有开创性的意义。清代《长生 殿》《桃花扇》等传奇都受到了它的影 响。

王骥德《曲律》卷四《杂论》下:“诗不如
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快人情 者,要毋过于曲也。”曹履山《牟尼合记 序》,阮大铖《牟尼合》传奇卷首言:“闻 曲之为心曲,名言为曲,实本为心。”张琦 《衡曲麈谭》:“且子亦知乎曲之道乎?心 之精微,人不可知,灵窍隐深,忽忽欲动, 名曰心曲。曲者也,达其心而为言者也。” 说明了曲是心物化后的产品,比诗词文赋更 便于表达人的主观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