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

合集下载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化”作者:洪雷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是可以在舞台上把典型的内容,固定在一定的程式之中,而又非常灵活地、集中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程式化”的意义。

关键词:戏曲;表演;程式化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140-02一、前言戏曲表演“程式化”是在充分认识其规律性之后才得以形成的科学的表演方法,它可以沟通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理解。

例如一个上场,都是那几步走上,都要整冠、捋髯、投袖,都要走到台前,念个引子或定场诗,这个程式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因为有不同的情节、因为是不同的人物,又因为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处境,就需要演员运用适当的“法”来规定动作,表现人物,表现剧情。

民族戲曲的表演精髓用之不竭、取之不尽,最终是要看怎么用,是把它用死了,还是把它激活,更能发挥它的冲击力,更能感染观众。

二、角色、服饰、道具、舞台的“程式化”舞台的陈设、装饰,守旧、桌椅,都是典型的环境;开场前的音乐“打通”,最后的“唔嘟嘟”“唢呐”收尾,是典型的开锣收场音乐;上、下场,整冠,投袖,捋髯,哭笑,逃跑,上、下马,开、关门,表演的一切形式,都是一种典型的程式。

(一)生、旦、净、末、丑最突出的是剧中人物的分类,生、旦、净、丑是戏曲艺术对于人物的典型分类,具体到各行之中,又有一些典型的区分。

例如生行,有武生、须生,更有所谓唱工老生、衰派老生、武老生;旦行里有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净行有铜锤花脸、武花脸、架子花脸、大花脸;丑行有方巾丑、三花脸、武丑、丑婆子等等。

虽然可以分得很细致,但总归被集中在生旦净丑之中。

在现代戏曲中,“末’,化在了生行之中,在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中,生为行当之首。

戏曲界的前辈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古代、近代以至现代人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职业都分归了行当。

浅析戏曲程式在旦角表演中的运用

浅析戏曲程式在旦角表演中的运用

浅析戏曲程式在旦角表演中的运用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传统剧目为基础,利用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深刻的人文情感和社会意蕴。

其中,程式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旦角表演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和变化形式。

本文将对戏曲程式在旦角表演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戏曲程式是什么戏曲程式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唱腔形式,是根据编导者的意图进行的、在唱腔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的一种组曲,其基本特点是重视流畅性、连贯性和变化性。

程式的演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功底,最能体现出演员的艺术素养和功力。

1. 塑造人物形象在旦角表演中,程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调子、节奏和音高的调整,对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刻画,如快速连续的高音表现出的是女性柔弱的一面,而沉稳平和的中音则表现的是旦角人物的稳重和内敛。

2. 表现角色性格戏曲程式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小节间的衔接、音调的突然转换、左右转换等手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如一个坚毅有为的女性可以表现出刚劲有力的调子,而一个性格娇柔、含蓄内敛的女性则可以用温柔婉转、缓慢柔美的旋律来表现。

3. 增强戏曲表演效果戏曲表演需要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程式的使用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掌握旦角角色的精髓,刻画更逼真的性格形象,从而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三、戏曲程式的种类及特点1. 说腔程式:在说唱中穿插旋律,有明显的旋律性特点。

2. 三板程式:起于明代,是一种衔接多个小戏段的程式形式,常用于繁忙的戏曲片头或结尾。

3. 连台程式:在等待换台时,表演者进行的一种连贯表演,可以表现多个角色的不同状态或故事情节,有难度也更具挑战性。

四、结语戏曲程式不仅给戏曲表演增添了一份灵动和变化,同时也承载了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的精华。

演员可以通过程式的运用,更加准确、精准地表达人物形象与角色性格,让观众更加体验到戏曲表演带给人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共鸣。

第四章_京剧的程式

第四章_京剧的程式

第四章京剧的程式一、程式和表演程式程式的原意是规程、规范、法式,立一定的准式、规范以为法,谓之程式。

京剧艺术的各个部类在舞台上的反映,无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声调、自然声籁、心理变化和形体动作的格律化(即程式)的表现。

取消了程式,也就取消了京剧艺术。

凡是把生活里的动作,按照一定的规范来进行提炼、概括、美化和一定程度的装饰、夸张,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表演程式。

二、四功五法和唱念做打京剧演员的基本修养必须具备四项[唱、念(白)、做(表演)、打(武打)]和五法[(手、眼、身、发、步)或(口、手、眼、身、步)]。

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发指甩发,步指台步,口指发声的口法。

(口发倡自程砚秋)。

唱、念(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因此,四功五法就是指京剧演员必须掌握的程式化的几种技艺的规格和方法。

(唱念做打就是指四功——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

三、其它一般的程式和京剧表演的特技在京剧表演中,许多形体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既不能乱用,也不能乱做。

这些都属于程式化了的规范动作。

如起霸(包括男、女起霸,正、反、倒霸,单人、双人、多人霸,蝴蝶、专用、通用霸等)、趟马(包括单、双、多人趟马)、圆场(包括男、女步法圆场)等等。

京剧的表演特技是指表演中的高难度的技巧,多用于某些特定剧目或特定情景。

如水袖功、帽翅功、翎子功、跷功、甩发功、髯口功、扇子功、手绢功、椅子功、耍素珠、耍牙、变脸、喷火等。

四、京剧的基本功京剧演员必须从小练唱、念、做、打、翻等基本功(俗称幼功),使腿、腰、鼎功的23功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这样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使小演员的肌肉、韧带及器官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得以提高,通过增强体质,协调呼吸与动作的匀称和同步,为更快地掌握翻扑腾越技艺打下基础。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其独特的唱腔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唱腔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特点:1.脆而响亮的音色:京剧唱腔以高亢激昂的脆音为主,音色饱满、嘹亮,通常能达到八度以上的音程。

这种音色特点使得京剧唱腔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大型剧院中传达给观众。

2.变化多样的音域:京剧唱腔的音域广泛,从低沉的男低音到高亢的女高音都有涵盖。

尤其是女角,常使用一种特殊的表演技巧-“上夭下深”来凸显角色的不同情感和内心变化。

3.繁复的音乐形式:京剧唱腔采用二重唱和重叠唱的形式,即一位角色在唱腔旋律中与另一位角色或合唱团反复交替。

这种复音的形式使得唱腔更加丰满,富有层次感。

4.独特的音律结构:京剧唱腔采用的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这种音律结构使得京剧唱腔的旋律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5.富有辨识度的唱腔风格:京剧唱腔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如梆子、二黄、花腔等,每一种唱腔都有其特殊的唱腔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这些唱腔风格,观众可以迅速辨认出不同的角色和情感。

二、作用:1.传达情感:京剧唱腔通过脆亮的音色和嘹亮的声音,能够很好地表现角色的情感,传达剧情的起伏和变化。

唱腔的高亢和慢回旋,以及细腻婉转的音律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2.塑造角色形象:京剧唱腔通过音调的高低、音色的明暗、音节的快慢等手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角色。

比如,男角一般唱腔低沉有力,表现出刚毅坚定的性格,而女角则注重高亢激昂的音色,表现出热情豪爽的一面。

3.表现剧情转折:京剧唱腔中常常出现的法子、换调等技巧,能够使剧情转折更加明显。

比如,当角色遇到悲剧事件时,唱腔会从高亢激昂的脆音转为低沉的悲怆音,以表达出角色的内心痛苦和悲伤。

4.增强观赏性:京剧唱腔的独特形式和声音特点使得京剧具有浓厚的审美表现力,观众通过欣赏唱腔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浅谈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

浅谈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

浅谈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作者:高霞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46期摘要:中国戏曲以虚拟的时空、刻板的程式以及写意的手法在世界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它诞生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长期在民间活动,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精神上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特质。

中国戏曲音乐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其程式性,程式性主要表现在对戏曲表演中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严格规范和组织。

程式是民间日常生活动作的提炼和升华,故中国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有一定的联系。

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对戏曲的民间性和程式性特征进行阐述,描绘出戏曲音乐民间性表征,鉴赏戏曲表演和音乐中的程式的审美情趣,架起中国戏曲的民间性特征和程式性特征两者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戏曲民间性程式性戏曲程式传统文化戏曲深深的扎根在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以极具中国特色的表演模式最大程度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满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人民的精神需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联系,具有非凡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

其表演内容与念唱语言来源于民间社会,和民间方言、民族音乐、民俗文化、民间传统密不可分。

[1]一、中国传统戏曲的民间性1.戏曲的起源、传承和发展都在民间要分析戏曲的民间性,首先是因为戏曲来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戏曲的民间性特征在戏曲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刻在戏曲的基因里,之后无论戏曲如何嬗变和发展,其民间性永远都无法摆脱。

中国传统戏曲是民间音乐长期发展的产物,其萌芽早在上古时期原始社会的巫祝活动、祭祀仪式中就已经出现,在经过了约三千年礼乐文化和俗乐文化的长期孕育阶段后,直到宋元明时代才在对民歌、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滑稽戏诗歌以及杂技等几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形成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戏曲。

在传统戏曲兴盛的宋元明时代,无论是烟花柳巷,还是穷乡僻壤,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便有戏曲的上演。

京剧程派唱腔的特点

京剧程派唱腔的特点

京剧程派唱腔的特点1.引言1.1 概述京剧程派唱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京剧发展史上,程派唱腔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京剧流派中的一大亮点。

程派唱腔以唱为主,通过声音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角色的转变,是京剧表演的核心和灵魂。

它以细腻、含蓄、精准的表演方式闻名于世,深受观众的喜爱。

程派唱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程派唱腔更加注重声音的音准和音色的处理。

传统程派演员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掌握了精湛的唱腔技巧,能够准确地控制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使得演唱时音调流畅、清晰而富有表现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刻画不同角色的特点,使得观众能够准确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状态。

其次,程派唱腔注重细致入微的表演细节。

在程派唱腔中,演员不仅要掌握歌词的准确发音,还要注重字句的运用和语气的把握。

他们能够通过微妙的声音变化和抑扬顿挫的表现方式,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欣赏演唱时能够产生共鸣。

此外,程派唱腔还注重舞台形象的塑造。

传统程派演员在表演时会注重服饰、化妆和动作的协调,以达到与角色相符的效果。

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服装,使得角色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增强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综上所述,程派唱腔在京剧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声音处理、细致入微的表演技巧和塑造角色形象的能力,成为京剧艺术的一大亮点。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程派唱腔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在今后的京剧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传承程派唱腔的特点和精髓,以保护和发展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部分内容可以编写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京剧程派唱腔的特点。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所要探讨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京剧程派唱腔的背景和相关历史背景。

同时,我们将提供文章结构的概览,以便读者理解本文的组织方式。

意味深长:京剧程式性思辨

意味深长:京剧程式性思辨

意味深长:京剧程式性思辨中国戏曲艺术基于民族美学精神,具有独特的假定性和别具一格的形式美,是一种叙事与抒情、再现与表现、间离与共鸣浑融的艺术形态。

学界普遍认同程式性是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特征之一,张庚、阿甲、王元化等前辈戏剧理论家也一致看重戏曲的程式性。

本文视点定位京剧程式思维,意欲梳理京剧程式“从哪里来”“往何处去”?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京剧程式是个系统概念,几乎全覆盖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舞台演出各个环节。

如文本结构、语言、行当、流派、脸谱、导演、表演、音乐、声腔、曲牌、板式、锣鼓经、舞台调度、龙套调度、刀枪把子、开打档子、布景灯光、化妆造型、衣箱穿戴、音响效果等等,作为综合艺术有机构成部分,都有深厚的程式积淀,逐渐构筑起一套完整的程式系统。

在京剧舞台演出庞大的程式系统中,又以表演艺术的“四功五法”为中心环节。

其中,京剧表演的唱念做打各种形式技巧是演员基本功训练必修的“四功”,京剧表演不可须臾缺失的手眼身法步等表现手段,则是人们习惯中与“四功”并称的“五法”。

正是这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戏曲程式,结构起整个戏曲舞台演出的总体程式系统。

京剧程式系统是个抽象概念,出神入化的京剧程式技巧则是具象的物质存在。

我们不妨将观察焦点投放直接诉诸观众视觉的京剧表演身段动作程式。

诸如梅兰芳先生的兰花指和各种手势的表意功能,盖叫天先生创造的鹰展翅雄姿,京剧武生沿用的起霸、走边,还有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等等,无不凝练成人们耳熟能详的具象表演程式,淋漓尽致地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

然而,由古代生活提炼出的表演程式已渐渐失去生存土壤,在现实生活中日渐淡出人们视野,难免引发一些人不明就里、人云亦云的误读误判。

京剧程式或为人诟病为“无用”,或被武断为“万能”,前者是“自然主义”论调,后者是“形式主义”滥用,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源于古代生活的表演程式动作,包含具象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物质表象,它们在与社会生活相伴生的漫长过程中,免不了吐故纳新、优胜劣汰,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界生存法则。

程派的十大特点,让其开宗立派!

程派的十大特点,让其开宗立派!

程派的十大特点,让其开宗立派!1程派的嗽音程派唱腔,有较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尤其在“嗽音”、“脑后音”的运用上,形成了程腔沉郁、凝重的艺术特色。

“嗽音”是老生演员经常使用的发声方法。

也是音乐上的装饰音。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程派唱导板原板慢板的“嗽音”一般只用2个,(也就是装饰音)。

是一种气顶喉头振动声带的发音,原本在旦角唱腔中很少使用。

程先生在老生运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嗽音”到旦角唱腔中,使腔在嗓子眼里转悠,含而不放,耐人寻味。

“嗽音”运用是否得当,全在于气的控制。

气小,“嗽音”出不来,过了,就会形成“砸夯”。

2程派的“鬼音”在于发声方法与演唱方法上。

所谓“鬼音”,属于共鸣范畴,多使用于闭口音,共鸣位置往后移,也就是所说的“脑后音”。

程先生吸收了老生“脑后音”的特点,共鸣位置移后,用气提起来唱,增强了唱腔的力度、厚度和凝重感。

以前有人形象比喻京剧青衣发声位置为陈皮梅。

意思即青衣发声位置程砚秋靠后、张君秋居中、梅兰芳靠前。

不无道理。

3程派的共鸣腔程派的发声方法、发声位置、吐字行腔独具匠心、程先生并不是一味地闷着唱,而是运用气的力量与发音部位的控制相结合的演唱方法,使声腔凝重、深沉,具有一定的立音和厚度,找出共鸣位置,再适当地加以抑扬顿挫、吞吐收放,形成独特的程腔艺术。

4程腔的亮音学习程派唱腔,不能误会声音条件差的习程。

其实程派并不拒绝排斥声音条件好的的朋友学习程派。

程派完全可以使用亮音、沈阳京剧院的吕东明老师就是难得的亮音程派。

但程派亮音使用时必须注意,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不能虚飘贼亮,这样的亮音才能与程腔沉郁、凝重的风格和谐统一。

5程派的发声程派非常讲究用气,即用丹田气托着唱,不宜用胸腔呼吸的方法,着力点不在喉头,声带必须保持松弛状态,着重点在于用气上面。

一出戏唱下来,要感到后颈发麻(脑后共鸣),小腹空荡(丹田用气),嗓子并不觉得如何疲劳。

6程派的气息程派不仅高腔要气足神满,就是低腔,尤其是那种细若游丝、绵绵不断的长腔,完全仗的是充沛的丹田气,音调虽低,但所费之气,却比高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京剧的特点有哪些特色

京剧的特点有哪些特色

京剧的特点有哪些特色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京剧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京剧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指京剧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中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虚拟性: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演员在台上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

第三: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高度的规范和固定化,不同行当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声腔,表演的动作,唱念做打等及服装,脸谱,道具等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

京剧的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的影响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奇葩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中国派遣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

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中国京剧的程式化

中国京剧的程式化

中国京剧的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虚拟化与歌舞化是要兼顾的。

虚拟,就是模仿生活动作,把生活动作提炼为舞台动作,升华至美的境界。

比如,没有门窗,却要做出开关门窗的动作,好像眼前有个真实的门、窗一样,还有上马下马、上楼下楼、上船下船等等;同时,京剧舞台上的动作又都是歌舞化的,要有韵律,有一定的美感。

这样,就必然是有夸张、有取舍。

这二者要统一在一个节奏之中,它们的结合,形成了京剧特有的程式化的表演风格,也形成一代代艺人所共同遵循、也为观众所熟悉和理解的一套规范化动作。

京剧的程式化表演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演出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由一代又一代的艺人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继承发展而来的。

这种规范既有必须严格恪守的一面,也有可以突破、允许发展的一面。

而同一个艺术流派在传承与发展中也积累了某些程式化内容,比如唱念的某种特点,特别是旦角的声腔,因受到男旦传统的影响,在咬字、发声上都有刻意求工的处理方式,后继者学步阶段常着意模仿,以求合乎规范,即便是坤角也不例外。

而更为普遍的是在唱念中保留着早期京剧艺人的方言。

随着京剧的日渐成熟,京剧服饰的分类、制作工艺、所用图案和色彩形成了一整套清晰、严格的规范。

尽管中国历代服饰多有变化,但京剧的戏服样式却较为固定而类型化。

这和京剧形成时期的演出条件、演出特点密不可分。

早期的京剧艺人南下北上,不论搭什么戏班演出,或与什么人合演,都不必事先排练,只需按规矩演戏,民间的戏服还做不到专戏专用,但相同的行当却可以穿戴相同或相近的服饰;而京剧并非写实的艺术追求,使得舞台上一幕幕的前朝旧事大都模糊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朝代背景,服饰自然也就不必“依制仿真”了。

各行当的演员依人物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性格、形象,应该穿戴什么样式和规格的服饰都有一定之规,戏班中有“宁穿破衣,不穿错衣”的规矩,演员学会某一出戏,当然知道应该穿戴什么,管理戏箱的人也知道。

演员穿戴出了错,既不符合剧情,也不为观众所接受。

京剧里的厚底官靴京剧服饰成型于清代,其服装规格样式是以明代(1368—1644)服饰为基础,吸收了历代服饰的典型元素,以适合表演为原则,加以综合和美化而成,而清装戏则专有符合清制的戏服。

2019年京剧四大行当的唱腔特点-word范文模板 (4页)

2019年京剧四大行当的唱腔特点-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京剧四大行当的唱腔特点京剧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分成了四大行当。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京剧四大行当的唱腔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京剧四大行当的唱腔特点一般说来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在元杂剧里,末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明清传奇里,末也是一种重要的行当,汉剧行当中的末行,就延续了这个传统。

即使在京剧已经成熟甚至繁荣的时期,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很多剧本结集在标示京剧行当的时候,也还是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

目前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一个行当还都可以细分。

以下进行详细讲解。

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和“武生”。

“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也叫“髯口”,因此还专门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

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

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

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

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

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

与老生相对应的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

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明亮。

京剧唱腔特点范文

京剧唱腔特点范文

京剧唱腔特点范文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皇冠和国粹。

京剧的唱腔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对京剧唱腔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尊崇音乐京剧唱腔尊崇音乐,讲究旋律的升降、长短音的变化。

京剧唱腔中,音乐元素丰富,融合了唐调、宋调、南曲、北曲等不同音乐曲调的优点。

唱腔变化丰富多样,旋律婉转动听,既有高亢激昂的扬腔,又有柔和细腻的折子腔,让人听得心旷神怡。

二、善于表现情感京剧唱腔富有感情表达力,是京剧表演中重要的情感表现手段之一、演员通过声音的表演,抒发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唱腔在表达情感方面有很多技巧,比如使用高音表达喜悦和愤怒,低音表达悲伤和恐惧,音调升降以及音调变化等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演员能够将观众带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三、强调节奏京剧唱腔非常注重节奏感。

演唱时,演员利用腔调的变化和起伏来构建节奏感,使唱腔的节奏感强烈而明显。

京剧的节奏感极强,有时奔放激昂,有时慢节沉稳,给人一种律动和秩序感。

演员在表演时必须精确地掌握节奏,以保持和其他演员的合拍和整体的和谐。

四、高亢激昂的唱腔京剧唱腔以高亢激昂的腔调为主。

京剧的高腔和唱腔十分特别,高腔是京剧中最为特色的唱腔,又称为京剧调子。

高腔的特点是高昂激越,富有激情和张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高腔运用灵活,能够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五、丰富的音韵变化京剧唱腔中有丰富的音韵变化。

京剧的音韵变化包括音长、音调的变化,以及在音乐节拍上的处理等等。

这些变化能够增加演唱的变化和艺术效果,使演唱富有层次感和魅力。

六、精确的音准京剧唱腔中非常注重音准。

演唱时要准确地发出音高,保持良好的音质和音调的准确性。

音准是唱腔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只有音准准确才能为观众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

以上是对京剧唱腔特点的详细介绍。

京剧唱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通过唱腔的表演,演员能够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极富感染力的演艺体验。

京剧的五大特征

京剧的五大特征

京剧的五大特征京剧的五大特征京剧虽然在清代诞生于北京,但它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清朝初年,北京盛行的是昆曲和京腔。

昆曲也称昆腔,是江苏一代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京腔则是从江西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的。

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京剧的五大特征,一起来了解吧!1、综合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在京剧这个艺术整体中,包含着多种艺术因素。

它包文学音乐、歌剧舞蹈,以及杂技、武术、舞美、刺绣等等,将多种艺术因素综合起来,使它们互相融汇,相辅相成。

2、虚拟性。

京剧中的虚拟性是指以虚拟实,也就是京剧界常说的“以假见真”。

首先是角色行为的虚拟。

如上山骑马、行船、上楼、下楼、开门、关门、喂鸡、饮酒等行为动作,都是采取虚拟的方式表演出来的。

在表演时,有时也借助一些真实道具,像手帕、扇子等等,但整个看还是虚拟的。

另外在场面与时空上也是虚拟的。

在京剧界,人们常说:“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

”,这句话是指戏台上用四个龙套演员,就可以虚拟地代表千军万马;演员在场上跑几个“圆场”,则表示跑了几十里或更远的路程。

再有就是精神气质方面的虚拟手法,即只要有利于人物的表现,可以使用真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动作、图景等。

这种虚拟的艺术手法,使京剧的表演十分生动精彩而且传神。

3、程式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京剧中最讲究规矩,这里所说的“规矩”就是程式。

在京剧艺术中,从剧本台词的编写、场面情节的处理、乐队的伴奏、舞美的设计,以及演员表演中的演唱、念白、动作表演、脸谱勾画、服装穿戴等等,无不有着一整套规矩。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这些规矩,而不能离开程式随意去做。

4、技艺性。

京剧表演充满了技艺性,无论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

许多技艺需要通过长期而特殊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在京剧表演中,如果不掌握一套技艺,不用说去表演,恐怕连在舞台上“走路”也会是‘寸步难行的'。

5、娱乐性。

由于京剧的综合性和技艺性都很强,因此就有着高度的欣赏性和娱乐性。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摘要】京剧青衣程派唱法是京剧唱腔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程派唱腔通过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演技巧,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其唱腔不仅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同时在情感表达上也表现得深刻动人。

程派唱腔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观众更易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程派唱腔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为京剧青衣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京剧表演传统增添了新的光芒。

【关键词】京剧青衣,程派唱法,艺术特点,唱腔独特性,音乐特点,表演特点,情感表达,继承与发展,总结。

1. 引言1.1 概述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京剧青衣程派唱法是京剧表演艺术中的一种流派,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著称。

程派唱法是由近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其影响和地位在京剧界广泛而深远。

程派唱法以其细腻婉转的唱腔、精准而动人的表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在程派唱腔的演唱中,演员们通过声音的高低、平抑、音色的变化等技巧,展现出了唱腔的独特性和魅力。

程派唱腔的音乐特点则体现在其音调的复杂多变、旋律的优美流畅和节奏的变化丰富上。

而在表演特点方面,程派唱法注重角色的形象塑造和表演技巧的完美呈现,使得观众更容易被角色所吸引和感染。

程派唱腔在情感表达方面更是深具功力,演员们通过声音的婉转、情感的细腻表达,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程派唱腔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今日的京剧青衣演员们在传承程派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程派唱法在当代京剧表演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2. 正文2.1 程派唱腔独特性的表现程派唱腔在声音的运用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程派唱腔注重音准的掌握和音色的变化,运用响亮的高音和浑厚的低音来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程派唱腔还注重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掌握,通过声音的起伏变化来表现情感的变化。

程派唱腔在演唱技巧上有独特之处。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提起京剧的程式,有些人就以为凡"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

推崇"程式",就是反对改革创新,就是因循守旧,因此有些人以"打破程式"为时髦,以"取消程式"为炫耀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

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

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皴法、烘托和用色的程序;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发情感时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演出过程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不同画面时的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不都是不同艺术中的程式吗?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

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

京剧程式的灵活多变不过,京剧的程式可能更为成熟,也就更为灵活多变,更具有可塑性,并且开宗明义地承认程式。

这是因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

它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

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开打、水斗、上山和上下楼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相对固定的表现方式。

我们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

当然,《失街亭》的诸葛亮升帐(也是一种程式)和《逍遥津》的汉献帝打朝(也是一种程式)的上场都是打"引子",这种引子是自报家门的定场白中的第一部分,都是又念又唱。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

京剧青衣程派唱法的艺术特点分析京剧是在北京产生成熟,所以才会取名京剧,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国剧”,也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京剧的四大流派分别为:梅、尚、程、荀,程派京剧是由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所创,一经创立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众多京剧流派里的佼佼者。

青衣是京剧艺术四大行当中旦行的一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青衣在京剧中一般扮演的角色都是正面女性形象,大多数为贤妻良母或者贞洁烈妇的女子,在舞台上靠唱功出彩,动作幅度较小。

青衣也是京剧舞台上扮相最美、唱腔最美的旦角,而这一旦角的扮演者最深入人心的两位京剧艺术家就是梅兰芳与程砚秋。

二人都以旦角成名进而创办了自己的京剧艺术流派,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尤其程砚秋先生所代表的程派京剧以其独特的悲剧性唱腔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众多京剧流派中最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一、程派京剧的发展脉络程派京剧的成型,离不开程砚秋先生的毕生努力。

在程砚秋先生幼年时原名程艳秋,后因先生所追求的艺术造诣更深所以自己更名。

程先生自幼学习京剧,天生嗓音条件优越,自小登台演出。

不过因为戏班师傅贪得无厌使得小砚秋唱伤了嗓子,后经贵人援手介绍先后拜了梅兰芳与王瑶卿为师,这二位京剧名家给了程砚秋先生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王先生发掘了程砚秋独特的唱腔优势,使得程砚秋先生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唱腔,从此程式唱腔风靡大江南北。

三十年代是程派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程砚秋自己改了名字,并且做出又一个惊人之举。

在1932年程砚秋毅然放下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抛下家中妻儿老小,自费出国考察。

在欧洲考察归国后,程砚秋想要对京剧事业进行改良,吸取欧洲戏剧的优点对京剧做出调整,但是由于当时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个改良的想法被迫终止。

建国后,程砚秋先生也一直致力于国家戏曲研究,出任国家戏曲研究院的副院长。

在抗美援朝时期,程砚秋先生多次慰问演出,并且亲自写信给领导,抗美援朝不结束绝不领国家给的工资,并将自己私人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

京剧的基础知识

京剧的基础知识

京剧的基础知识京剧的基础知识京剧曾称平剧,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学习京剧必须掌握京剧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京剧的基础知识,希望为大家做知识补充!一、京剧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京剧中涵盖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如一出剧目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并将其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2、虚拟性高度的虚拟化表演可以引发观众的想象,同时解决了舞台表演中空间与时间上的问题。

3、程式性表演的.过程及形式都已经形成高度的规范化和固定化。

演员表演中的动作、道具、服装都有相当严格明确的规定。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京剧独特的表演体系,也称之为“梅兰芳表演体系”二、京剧的审美特征1、以表演为中心,多种艺术元素综合2、虚实相生,写意的戏剧观3、形神兼备,注重形象美三、京剧的行当和流派行当:戏曲中的人物,根据人物的的性别、年龄、类型、性格、气质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分的不同角色。

七行:生(末)、旦、净、丑武行、流行、上下手七科:剧通科、音乐科、剧装科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经励 (经理)科以上被称为京剧的七行七科。

注:末行原本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一般扮演男性次角色,后并入生行,俗称“二路老生”。

生行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35岁以上),性格忠厚、正直、庄重的正面人物。

老生又分为:唱功老生,以唱工为主;做功老生,唱念并重;红生,以扮演关羽而得名。

小生:一般扮演20—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

念白及演唱时,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

小生分为:纱帽生,年轻的官员;翎子生,年轻的武将;穷生,穷困潦倒的书生;扇子生;风流倜傥的儒雅公子。

武生:大都扮演有武艺的正面那男性。

武生分为:长靠武生,武艺高强的将军,元帅;短大武生,扮演一些身份较低的江湖好汉。

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

旦行旦行是京剧的主要行当,是唯一代表女性人物的行当。

可分为以下七类:老旦:一般扮演50岁以上的女性,演唱用真桑,服装颜色深沉。

京剧的艺术特征特点浅谈

京剧的艺术特征特点浅谈

京剧的艺术特征特点浅谈发表时间:2018-06-04T11:19:22.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王苒[导读] 摘要:京剧艺术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京剧艺术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努力,它与其它艺术形式取长补短、日臻完善,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京剧艺术不仅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而且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也独具特色,光彩夺目。

下面就对京剧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京剧;艺术特征;综合前言:中国的京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中国戏曲重要的美学特征。

本文从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几个方面,对京剧的艺术特征加以论述。

1综合性艺术的特征京剧的四功五法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京剧不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几乎每一句念白都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分明,朗朗上口,每一句唱词都注重诗词格律,或七言,或十言,而且讲合辙押韵,讲文理对仗,更要讲中州韵的规范与湖广音的四声。

同时,京剧又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技艺融汇在一起,是“逢动必舞,有声必歌”的综合艺术。

它是在数百年的形成过程中吸取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各种形式经过长期组合,把歌、舞、诗、画熔为一炉并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

这也就使我国戏曲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

鉴于京剧艺术的这一特点,每一个演员都要精通唱、念、做、打、舞等各种表演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来塑造出各种类型和各种性格的艺术形象;创造出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各种情感的意境。

所谓“言必歌,动必舞”,比如演员在舞台上的最为简单的台步,也就是走路,都要具备严格的舞蹈规范并配合着音乐和锣鼓的伴奏,使其具备鲜明的节奏感。

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锣经,配合什么样的脚步,都是统一安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
作者:张岳满
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0期
【摘要】京剧唱腔具有程式性特征,但这种程式又并非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本文以京剧《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西皮流水唱段为例来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程式性;京剧唱腔;《三家店》;西皮流水;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45-02
众所周知,程式性是戏曲的三大基本特征之一。

所谓程式,即立一定准式、规范以为法。

而戏曲的程式性不仅体现在戏曲身段上,在唱腔上也有所体现。

而京剧程式体系大体上是由四个层面构成的,它们是:造型程式系列、动作程式系列、声音程式系列、编导程式系列。

声音程式系列主要是由角色念白的程式、唱腔的程式和音乐伴奏的程式三个方面组成的,它们共同担负着使京剧演出具备独特而充分的音乐化品格的任务。

下面以《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为例,试分析京剧唱腔的程式性。

首先,京剧唱腔的板式具有程式性。

戏曲的唱腔分板腔体和曲牌体(如昆曲和曲剧等),京剧的主要唱腔属于板腔体。

它主要由西皮、二黄、反二黄三种声腔组成。

西皮板腔在胡琴上的定弦是6、3弦,上句一般落在2音,下句一般落在1、5音,节奏是眼起板落。

声腔特点是活泼明快、刚劲挺拔,擅于表现高亢激越、悲愤哀婉的情绪。

二黄板腔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特点是柔和流畅、稳重舒缓、深沉抒情。

在胡琴上的定弦是5、2弦,节奏是板起板落,擅于表现深思、忧伤、感叹和悲愤等情绪。

反西皮是从正西皮派生出来的,按照正西皮定弦为6、3弦,转反西皮之后定弦为2、6弦。

它常被用来表现极度悲伤、愤怒等情绪。

每一种板式中又分许多种,且每种又有各自相对固定的特点。

以西皮流水为例,西皮包括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娃娃调等,而西皮流水是一种有板无眼的唱腔板式,1/4拍,比二六节奏快一倍,字多腔少。

一般是第一句第一个字从板上开口,中间的句子第一个字大多是从板的后半拍开口,最后一句末一个字落在板上。

十几句前后贯串,一气呵成。

常用于叙事、抒情、描景,既可以表现轻快、潇洒、流畅的情绪,又可以表现忧愁、悲伤等情绪。

如《三家店》中秦琼唱的西皮流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舍不得老娘白了头。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叫一声解差把店投”,此唱段为1/4拍,第一句“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的宾朋听从头”中,“将”字从板上开口,后面几句中的第一个字大多从板的后半拍开唱。

此段唱腔述说出了秦琼被押往登州途中的情形,抒发了他对离别家园、亲人和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其次,京剧唱腔的结构具有程式性。

京剧唱腔的结构与唱词的句式特点有关。

京剧通用北方戏曲里的十三辙。

因为戏曲唱词是诗化的语言,所以讲究合辙押韵。

严格要求唱词的最后一个字的韵脚统一押相同的辙韵,这样唱念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所谓板腔体的唱词与律诗相似,每一个唱句分为七字或十字,特殊的跺句也可长达二十字不等,句数不限,但要求合辙压韵。

上句末字为仄声,下句末字为平声。

字韵按十三辙分出韵脚,也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十三辙是:(一)摇条;(二)发花;(三)人臣;(四)由求;(五)乜斜;(六)姑苏;(七)江阳;(八)怀来;(九)中东;(十)一七;(十一)言前;(十二)灰堆;(十三)梭波。

因此京剧唱腔的结构相对固定且较为平衡。

京剧《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每句有6至13字,相对固定,且每句最后一个字如
“寇”“偷”“斗”“州”“厚”“头”“友”等,统一压“由求辙”。

第三,京剧唱腔中唱词的发音吐字具有规律性。

如尖团字和上口字的存在。

“尖团字”是指京剧唱念吐字发音中有部分字的读法采用河南省地方方言,与辙韵无关。

“尖团字”其实是尖字和团字的合称。

所谓尖字,是指原在汉语拼音当中,以“j、q、x”做声母的字改读为“z、c、s”做声母,后面的介母是“i、ü”,如:《三家店》中,“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中的“将”字,读音为“ziàng”等。

所谓团字,是指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均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有一些字的声母和韵母均发生了变化,如:《三家店》这段中“杨林与我来争斗”中的“争”的读音为“zēn”,这些字是一种古音的遗留,而不是尖字,应为上口字。

它是根据徽调、汉调、昆曲、秦腔、高腔等一些地方戏的方言、古音,经过前辈艺术家们的创制,形成的一种独特读法。

当然京剧唱腔的程式还表现在如旋法、垫头、过门等的特定模式以及调式、调性具有一般规律等。

但是“一种程式,万千变化”,京剧唱腔的程式并非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它是灵活的。

首先,板式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也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如《三家店》西皮流水“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唱段中,根据剧情需要除首句外,“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以及“娘生儿连心肉”两句中的第一个字也都是落在板上,这样更能很好地表达出好汉秦琼的感情,也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并且板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创新和发展。

并且不同的戏、不同的行当、不同的流派唱同一板式时也会有明显的或细微的差距。

其次,京剧唱词的结构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体。

但是其他句式如六字句、八字句等也都有。

如《三家店》中,“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等。

且十三辙在唱词中也并非是每句必压辄的。

再就是,尖团字和上口字的使用也是灵活的。

如《三家店》“娘生儿连心肉”中的“肉”字应念“ru”,但考虑到合辙押韵,还念rou。

这样演员在演唱时不绕嘴,观众听起来也舒服。

其实不光是京剧唱腔,演员的身段表演等也都具备程式性和灵活性。

一方面京剧程式性与它悠远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它具备传承性,而对于传承来讲,程式的形成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一方面,程式是有生命力的,是活的,演员在表演时需要根据具体剧情深刻分析,在程式下找到最佳表达方式,那么这个人是活的,戏也是活的,观众也就喜欢,这对于戏曲的进一步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