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与灵活性

作者:张岳满

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0期

【摘要】京剧唱腔具有程式性特征,但这种程式又并非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本文以京剧《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西皮流水唱段为例来浅谈京剧唱腔的程式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程式性;京剧唱腔;《三家店》;西皮流水;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45-02

众所周知,程式性是戏曲的三大基本特征之一。所谓程式,即立一定准式、规范以为法。而戏曲的程式性不仅体现在戏曲身段上,在唱腔上也有所体现。而京剧程式体系大体上是由四个层面构成的,它们是:造型程式系列、动作程式系列、声音程式系列、编导程式系列。声音程式系列主要是由角色念白的程式、唱腔的程式和音乐伴奏的程式三个方面组成的,它们共同担负着使京剧演出具备独特而充分的音乐化品格的任务。下面以《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为例,试分析京剧唱腔的程式性。

首先,京剧唱腔的板式具有程式性。戏曲的唱腔分板腔体和曲牌体(如昆曲和曲剧等),京剧的主要唱腔属于板腔体。它主要由西皮、二黄、反二黄三种声腔组成。西皮板腔在胡琴上的定弦是6、3弦,上句一般落在2音,下句一般落在1、5音,节奏是眼起板落。声腔特点是活泼明快、刚劲挺拔,擅于表现高亢激越、悲愤哀婉的情绪。二黄板腔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之一,特点是柔和流畅、稳重舒缓、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5、2弦,节奏是板起板落,擅于表现深思、忧伤、感叹和悲愤等情绪。反西皮是从正西皮派生出来的,按照正西皮定弦为6、3弦,转反西皮之后定弦为2、6弦。它常被用来表现极度悲伤、愤怒等情绪。每一种板式中又分许多种,且每种又有各自相对固定的特点。

以西皮流水为例,西皮包括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娃娃调等,而西皮流水是一种有板无眼的唱腔板式,1/4拍,比二六节奏快一倍,字多腔少。一般是第一句第一个字从板上开口,中间的句子第一个字大多是从板的后半拍开口,最后一句末一个字落在板上。十几句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常用于叙事、抒情、描景,既可以表现轻快、潇洒、流畅的情绪,又可以表现忧愁、悲伤等情绪。如《三家店》中秦琼唱的西皮流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舍不得老娘白了头。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叫一声解差把店投”,此唱段为1/4拍,第一句“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的宾朋听从头”中,“将”字从板上开口,后面几句中的第一个字大多从板的后半拍开唱。此段唱腔述说出了秦琼被押往登州途中的情形,抒发了他对离别家园、亲人和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其次,京剧唱腔的结构具有程式性。京剧唱腔的结构与唱词的句式特点有关。京剧通用北方戏曲里的十三辙。因为戏曲唱词是诗化的语言,所以讲究合辙押韵。严格要求唱词的最后一个字的韵脚统一押相同的辙韵,这样唱念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板腔体的唱词与律诗相似,每一个唱句分为七字或十字,特殊的跺句也可长达二十字不等,句数不限,但要求合辙压韵。上句末字为仄声,下句末字为平声。字韵按十三辙分出韵脚,也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十三辙是:(一)摇条;(二)发花;(三)人臣;(四)由求;(五)乜斜;(六)姑苏;(七)江阳;(八)怀来;(九)中东;(十)一七;(十一)言前;(十二)灰堆;(十三)梭波。因此京剧唱腔的结构相对固定且较为平衡。京剧《三家店》西皮流水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每句有6至13字,相对固定,且每句最后一个字如

“寇”“偷”“斗”“州”“厚”“头”“友”等,统一压“由求辙”。

第三,京剧唱腔中唱词的发音吐字具有规律性。如尖团字和上口字的存在。“尖团字”是指京剧唱念吐字发音中有部分字的读法采用河南省地方方言,与辙韵无关。“尖团字”其实是尖字和团字的合称。所谓尖字,是指原在汉语拼音当中,以“j、q、x”做声母的字改读为“z、c、s”做声母,后面的介母是“i、ü”,如:《三家店》中,“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中的“将”字,读音为“ziàng”等。所谓团字,是指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均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有一些字的声母和韵母均发生了变化,如:《三家店》这段中“杨林与我来争斗”中的“争”的读音为“zēn”,这些字是一种古音的遗留,而不是尖字,应为上口字。它是根据徽调、汉调、昆曲、秦腔、高腔等一些地方戏的方言、古音,经过前辈艺术家们的创制,形成的一种独特读法。

当然京剧唱腔的程式还表现在如旋法、垫头、过门等的特定模式以及调式、调性具有一般规律等。

但是“一种程式,万千变化”,京剧唱腔的程式并非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它是灵活的。首先,板式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也是可以灵活处理的。如《三家店》西皮流水“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唱段中,根据剧情需要除首句外,“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以及“娘生儿连心肉”两句中的第一个字也都是落在板上,这样更能很好地表达出好汉秦琼的感情,也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并且板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创新和发展。并且不同的戏、不同的行当、不同的流派唱同一板式时也会有明显的或细微的差距。其次,京剧唱词的结构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体。但是其他句式如六字句、八字句等也都有。如《三家店》中,“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等。且十三辙在唱词中也并非是每句必压辄的。再就是,尖团字和上口字的使用也是灵活的。如《三家店》“娘生儿连心肉”中的“肉”字应念“ru”,但考虑到合辙押韵,还念rou。这样演员在演唱时不绕嘴,观众听起来也舒服。

其实不光是京剧唱腔,演员的身段表演等也都具备程式性和灵活性。一方面京剧程式性与它悠远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它具备传承性,而对于传承来讲,程式的形成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程式是有生命力的,是活的,演员在表演时需要根据具体剧情深刻分析,在程式下找到最佳表达方式,那么这个人是活的,戏也是活的,观众也就喜欢,这对于戏曲的进一步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