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自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技术系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教研室基本情况
本教研室为计算机应用教研室,是信息科学技术系的两个教研室之一,共有教师7名。本教研室主要承担的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以及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承担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设计及制作》等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为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设计及制作》课程为选修课,学生从这三门课程中结合自身专业选择一门进行选修。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义务维修电脑”活动、“南国创新杯”计算机设计大赛、办公软件设计大赛等。
第二部分教研室建设情况
1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教研室一直以来都非常师资队伍的建设,按照“引进+培养”的基本工作思路,重点培养或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及青年骨干,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学缘结构建设。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及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本教研室目前共有教学团队4个,分别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数据库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和“网页设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使得教师间业务上能互帮互助,人际气氛良好。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目前共有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1名,讲师6名。本教研室基本上都是青年老师,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师资培养的重要意义,做到提前规划,全面部署。近几年,学院和系部对现有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围绕学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及教研教改,发表论文,提升自身的能力。目前,本教研室的6名青年教师均就读了在职研究生,有5人已经取得硕士学位,6名教师都取得了讲师职称。以下是本教研室教师情况一览表。
2教学工作
2.1 教书育人
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组织,教学工作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本教研室始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各项规定组织教学。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并严肃教学过程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计算机应用教研室教师积极各项教书育人任务,上课时为人师表,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同时还注意言传身教,经常在课间给学生讲述做人的基本准则,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由于计算机类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将授课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研室老师是一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教师
队伍,理论课和实践课整体授课水平较高,在近三年课堂教学质量优良率均在90分以上。学生、督导、系部领导对本教研室承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常静老师和张钰莎老师被学院评为2011年度和2012年度的优秀教师。
2.2课程建设
由于本教研室承担的是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所以本教研室老师所上的课程每学期都基本一样,上学期主要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下学期主要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设计及制作》课程。为此,教研室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围绕教学大纲展开教学。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讨论,就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每位老师都很好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各项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相互学习,本教研室每位老师都积极主动地参及到听课活动中,切实希望通过听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水平并完善自己的教法。教研室每学期还组织两到三次公开课,进行集体观摩教学,进一步加强老师们的沟通和相互学习。下图为胡毅老师公开课。
目前,本教研室承担的这四门主要课程,经过几个学期的积累,相关教学资源已基本完善。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我教研室还加强各种电子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包括文字、多媒体课件、题库、课例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网页设计及制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基于)》和《图形图像处理》分别建立了网络课程,已经通过学院验收,《网页设计及制作》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基于)》网络课程还获得网络课程评选第一名和第二名,今年还从省考试中心引进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拥有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在线学习资源。
为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更好的完成教学,本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符合我院实际的教材,目前已出版教材5本。其中已经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目前正在修订,计划今年下半年出版修改后的第二版。
3 教研活动及成果
本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本学期已经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4次,下图为教学研讨会,公开课2次,教师相互听课2次,教研室主任听课5次,均有相关记录或材料。
本教研室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研教改项目。截止目前,教师共申报院级教改项目7项,其中院级重点项目1项(见附表2),积极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本教研室教师共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共6项(见附表3)。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教师公开发表论文,截至目前,本教研室教师公开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见附表1),人均每年发表论文1篇,其中张钰莎老师在获得讲师职称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发表论文一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
为加强我院及其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联系,提升我院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教研室鼓励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种教研、学术活动,每学期都选派一到两名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下图为常静老师应邀参加了在五邑大学举办的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图片。
在首届院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张钰莎老师承担的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独立院校计算机选修课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本教研室承担的省级教改项目“构建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程“1”课程体系”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本学期学院举行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老师们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报名参加,多名教师参及了系部的初赛,经过初赛,老师们和学生对各参赛老师进行打分,系部推荐常静老师进入决赛,最终常静老师获得了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4工作创新及特色
根据我院师生的实际情况,自2008级新生开始实施了依托立体化资源的教学,对计算机公共课程进行了改革,我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特色在于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课程的教考分离并及社会岗位资格(水平)考核逐步接轨。从2008年开始,我院便不再自行命题,不组织期末考试,而是让学生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考试通过才能取得相应学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