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解读PPT
合集下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指南PPT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ac25ce3b3567ec112d8a7c.png)
手术部位与以往使用的手术切口的区别在于: “手术部位”不仅包括了浅表切口和深层切口, 不包括了器官/腔隙。
9
浅表切口SSI 皮肤、皮下组织
深层切口SSI 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软组织(筋膜&肌肉)
器官/腔隙SSI 器官/腔隙
10
3.2围手术期
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 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含手术前、 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视所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 液)、排泄物、黏膜及非完整的皮肤等均具 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的相应 防护措施。
15
3.9 植入物 Inserts
手术中被永久(大于等于30天)置入患者的 非人类来源的可植入异物(例如,人工心脏 瓣膜、非人源性血管移植物、机械心脏、人 工关节等)。
3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中对手 术患者、手术医务人员、手术室环境、手术 器械及物品的要求,手术部位感染及控制措 施的监测要求,以及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要 求。
4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 (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 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1
3.3 清洁切口 clean wounds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 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
3.4 清洁-污染切口 clean-contaminated wounds 在良好控制条件下,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 无明显污染的手术切口。
3.5 污染切口 contaminated wounds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区、胃肠道内容 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 脏按压)的手术切口,以及有失活坏死组织的陈旧创伤、 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切口。
9
浅表切口SSI 皮肤、皮下组织
深层切口SSI 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软组织(筋膜&肌肉)
器官/腔隙SSI 器官/腔隙
10
3.2围手术期
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 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含手术前、 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视所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 液)、排泄物、黏膜及非完整的皮肤等均具 有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的相应 防护措施。
15
3.9 植入物 Inserts
手术中被永久(大于等于30天)置入患者的 非人类来源的可植入异物(例如,人工心脏 瓣膜、非人源性血管移植物、机械心脏、人 工关节等)。
3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中对手 术患者、手术医务人员、手术室环境、手术 器械及物品的要求,手术部位感染及控制措 施的监测要求,以及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要 求。
4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 (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 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1
3.3 清洁切口 clean wounds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 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手术切口。
3.4 清洁-污染切口 clean-contaminated wounds 在良好控制条件下,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 无明显污染的手术切口。
3.5 污染切口 contaminated wounds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区、胃肠道内容 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 脏按压)的手术切口,以及有失活坏死组织的陈旧创伤、 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5197870b4e767f5acfceab.png)
❖ 手术切口污染程度
21
❖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度
❖ 清洁切口1.5﹪-4.2﹪ ❖ 清洁污染切口≤10﹪ ❖ 污染切口10﹪-20﹪ ❖ 污秽切口20﹪-40﹪ ❖ 大于4小时的手术与小于2 小时的手术相比,前者
是后者3倍 ❖ 营养不良危险性增加7倍 ❖ 急诊手术大于择期手术
22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2
❖
定植
❖ 微生物在人体体内一定生境或解剖位置落 脚或存活但不引起疾病的状态
3
❖
感染
❖ 病原体进入人体增殖并与机体相互斗争的 过程
❖ 是病因、宿主、环境三角的动态相持过程
❖ 医院感染、社区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4
❖ 炎症是感染的表现 ❖ 感染是炎症的生物学原因 ❖ 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感染
5
❖ 手术切口的分类
❖ 年龄大 ❖ 肥胖 ❖ 营养不良 ❖ 糖尿病 ❖ 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 ❖ 吸烟 ❖ 免疫力系统的损伤 ❖ 术前住院天数
19
❖
手术因素
❖ 不恰当使用抗生素
❖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 不恰当的外科洗手
❖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 手术技术
❖ 手术衣和铺巾
20
❖
其他因素
❖ 体温
❖ 吸氧浓度
❖ 组织灌注量
❖ 手术性质
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 准 ❖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14
❖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 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 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PPT课件
![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9e395376a20029bd642da5.png)
6
干预措施
术前
➢控制感染: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在择期手术前都认真甄别并予以合理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围术期积极控制血糖,争取血糖控制在200mg/dl(11.1mmol/L)以内*。 ➢清洁皮肤:2018年ACOG 指南建议,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夜间行(全身)淋浴或沐浴, 但指南未明确指出最佳洗涤剂及洗涤时间。 ➢细菌阴道病筛查问题:细菌性阴道病为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该指南建议子宫切除 术前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对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及术后需应用甲硝唑治疗至 少4d,以降低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率。
13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初,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使许多术后感染得以避免,但也 因药物的滥用导致了许多耐药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抗生素的使用逐渐规范。
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 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术前加强患者无菌宣传教育,术中严格 遵循无菌原则,规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注意心理干预,严密把 控治疗的各环节,以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14
THANK YOU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15
10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阴式
经腹
腹腔镜
机器人
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单剂量的 抗菌药物,目前推荐的单剂量的药物为 头孢唑林,指南不建议诊断性腹腔镜及 开腹探查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1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对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的患者,若术前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或手术 时发现输卵管异常,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多西环素。 行超声宫腔造影术、子宫内膜活检或消融、宫内节育器置入、宫颈组织活检的 患者因感染率微乎其微,均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人工流产的女性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该举措可降低术后41%的感 染率。 阴道前后壁修补或阴道网片植入术者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前尚不清楚预防性抗生素在外阴切除术中的作用,鉴于外阴皮肤上的细菌菌 群较多,此类手术切口类似清洁-污染手术,故给予单剂抗生素预防。
干预措施
术前
➢控制感染: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在择期手术前都认真甄别并予以合理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围术期积极控制血糖,争取血糖控制在200mg/dl(11.1mmol/L)以内*。 ➢清洁皮肤:2018年ACOG 指南建议,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夜间行(全身)淋浴或沐浴, 但指南未明确指出最佳洗涤剂及洗涤时间。 ➢细菌阴道病筛查问题:细菌性阴道病为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该指南建议子宫切除 术前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对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及术后需应用甲硝唑治疗至 少4d,以降低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率。
13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初,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使许多术后感染得以避免,但也 因药物的滥用导致了许多耐药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抗生素的使用逐渐规范。
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 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术前加强患者无菌宣传教育,术中严格 遵循无菌原则,规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注意心理干预,严密把 控治疗的各环节,以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14
THANK YOU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15
10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阴式
经腹
腹腔镜
机器人
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单剂量的 抗菌药物,目前推荐的单剂量的药物为 头孢唑林,指南不建议诊断性腹腔镜及 开腹探查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1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对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的患者,若术前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或手术 时发现输卵管异常,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多西环素。 行超声宫腔造影术、子宫内膜活检或消融、宫内节育器置入、宫颈组织活检的 患者因感染率微乎其微,均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人工流产的女性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该举措可降低术后41%的感 染率。 阴道前后壁修补或阴道网片植入术者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前尚不清楚预防性抗生素在外阴切除术中的作用,鉴于外阴皮肤上的细菌菌 群较多,此类手术切口类似清洁-污染手术,故给予单剂抗生素预防。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演示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3c44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e.png)
2023/11/29
32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五)手术后预防控制措施
1.切口缝合后覆盖吸附能力较好的敷料,渗湿后立即
更换。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
2.手术后24h~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不提
倡覆盖时间超过48h。
3.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
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中尘埃粒子和细菌浓度。
5.正确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
2023/11/29
31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规程。 7.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手术器械、 物品等如遇污染随时更换。 8.糖尿病和血糖不稳定者应在围术期监测的并采取 措施保持血糖稳定。 9.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根据病情尽早拔 除引流管。
简单标准
术后手术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脓 肿或蜂窝组织炎
尿培养阳性(1或2种)细菌至少大于
10 5/mL,伴或不伴临床症状
咳嗽;脓痰;胸片提示感染的新浸 润 导管插入部位发炎,淋巴管炎或脓性 分泌物 发热或寒战,且至少有1次血培养 阳性
5
医院感染的特点
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病原体的种类比 1 较繁多,且来源也比较广泛。
2023/11/29
11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
2023/11/29
12
工作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 A 流程
术前备齐所需物品,术中尽 B 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频道
繁开门
C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 制度
手术人员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 D 制度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并
限制在无论菌区域活动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8921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5.png)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切 口表面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
发生原因与危害
发生原因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 间长、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术后护 理不当等。
危害
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时可能导 致患者死亡。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 以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 死亡率。
发展方向四
改善医院环境卫生条件,加强 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后护理与观察
定期换药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抗生素使用
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03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 控制措施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微生物学监 测,评估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的感染报告制度,确保 感染病例及时上报。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述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手 术后发生在手术切口处或者手术 部位的感染。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分 析,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感染暴发应对与处置
制定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明确 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对疑似感染暴发病例进行隔离 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切 口表面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
发生原因与危害
发生原因
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 间长、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术后护 理不当等。
危害
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 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时可能导 致患者死亡。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患者死亡率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 以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 死亡率。
发展方向四
改善医院环境卫生条件,加强 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降低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术后护理与观察
定期换药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抗生素使用
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03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 控制措施
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微生物学监 测,评估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的感染报告制度,确保 感染病例及时上报。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述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手 术后发生在手术切口处或者手术 部位的感染。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分 析,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感染暴发应对与处置
制定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明确 各部门职责和协作机制。
对疑似感染暴发病例进行隔离 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教学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59e4bcd15abe23492f4d38.png)
2020/12/10
25
❖ 围手术期用药
❖ 对抗菌药物要求:1、抗菌谱广2、半衰期长3、 血药浓度高
❖ 头孢唑啉最常用
2020/12/10
26
❖ 使用方法:将药物带到手术室,切皮前30-60 分钟静脉给予一个剂量抗菌药物,手术时间 超过 3小时加用一次,出血量超过1500ml加 用一次
8
❖
清洁切口
❖ 手术切口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 殖道、口咽部,无创伤、无感染、无炎症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2020/12/10
9
❖ 清洁-污染切口
❖ 手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 无明显污染,泌尿生殖道手术时尿培养阴 性,肝胆手术时胆汁培养阴性。例如无感 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阑尾、阴道、口咽 部等手术属于此类。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 防与控制
2020/12/10
1
❖ 几个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 炎症与感染 ❖ 定植与感染 ❖ 发热、炎症、感染
2020/12/10
2
❖
炎症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 生的防御反应
❖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 中心环节
❖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全过程
2020/12/10
2020/12/10
21
❖
手术因素
❖ 不恰当使用抗生素
❖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 不恰当的外科洗手
❖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 手术技术
❖ 手术衣和铺巾
2020/12/10
22
❖
其他因素
❖ 体温
❖ 吸氧浓度
❖ 组织灌注量
❖ 手术性质
❖ 手术切口污染程度
2020/12/10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精品PPT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5b7b4804a1b0717ed5dd6b.png)
防水的手术巾 脉冲冲洗 层流装置 穿封闭式排气手术衣
◆消灭已侵入的细菌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局部抗生素应用
假体表面改性
抗生素假体表面涂层
自我监测、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智能型植入物
RNAIII抑制肽
层流装置可以滤过0.3um以上的颗粒 细菌通常为0.5um 每小时通常空气交换12~15次 垂直层流或水平层流
患者方面: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健康状况等等
创口污染的程度 微生物的毒力 组织的血供和活力 手术区域以外的感染 原有的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或肥胖)
针对细菌的预防措施
◆减少侵入的细菌
治疗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口腔感染等
严格消毒病人 戴双层手套 预防性抗菌素应用 限制人员在手术间来回走动
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 机体的免疫力 细菌的毒力
血肿、组织缺血坏死、异物 →引发、加重感染
我们应该朝哪个 方向努力?
认识感染 预防感染
什么是SSI?
来自于皮肤,身体其他部位和周围环境中的微 生物进入手术切口,并在组织是繁殖就引发了 外科部位感染。
藏匿大量细菌的手术部位更容易发生术后感染, 如肠道。
SSI发生率 3.8% 0.6% 1.4% 3.3%
结论: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 诱导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勇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 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
感染:病人的免疫力,抗菌素的预防应用,切 口关闭······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类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2023版《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f647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0.png)
计算机辅助审核
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处方进行自动审核,同时辅以人 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
对处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用药 情况。
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建议
加强培训
对药师和医生进行前置审核相关知识和技 能的培训,提高审核能力。
建立审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处方审核标准和流程,确保审 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术前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前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02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至少在术前3-7
天开始控制血糖,并持续至术后。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术前高血糖,并在围手术期密切监
03
测血糖。
术中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中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以减少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
用药时机和疗程
预防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 时内开始给药,并根据手术持续 时间和抗生素半衰期等因素决定 用药时间和剂量。术后应根据患 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 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11
患者宣教在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的作用
患者宣教的内容和目标
要点一
宣教内容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手术前准备、手术后的护理、疼 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用于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军团菌等的感 染。
氟喹诺酮类
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 有较强的作用,但对肾脏和听力有损害。
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抗菌药物的 种类和剂量。
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处方进行自动审核,同时辅以人 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
对处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用药 情况。
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建议
加强培训
对药师和医生进行前置审核相关知识和技 能的培训,提高审核能力。
建立审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处方审核标准和流程,确保审 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术前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前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02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至少在术前3-7
天开始控制血糖,并持续至术后。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术前高血糖,并在围手术期密切监
03
测血糖。
术中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中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以减少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
用药时机和疗程
预防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 时内开始给药,并根据手术持续 时间和抗生素半衰期等因素决定 用药时间和剂量。术后应根据患 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 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11
患者宣教在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的作用
患者宣教的内容和目标
要点一
宣教内容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手术前准备、手术后的护理、疼 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用于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军团菌等的感 染。
氟喹诺酮类
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 有较强的作用,但对肾脏和听力有损害。
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抗菌药物的 种类和剂量。
妇产科手术后感染ppt课件
![妇产科手术后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fcda326fff705cd170a5a.png)
无需手术 肝素只需使用到热退和一般情况好转即可 无需改用口服抗凝剂
用盐水纱布填塞创面。 湿盐水纱布每天更换2-3次 不推荐局部用聚维酮碘冲洗
18
腹部切口感染
筋膜层和肌肉层的深部感染需要清创 最严重的表现为坏死性筋膜炎,需要
尽可能清除坏死组织 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如下
19
20
腹部切口感染
蜂窝织炎使用覆盖链球菌、葡萄球菌 和大多数G-细菌的单药即可
如果脓液较多或者感染深达盆腔内, 加用抗厌氧菌药
抗生素治疗至少持续到热退24-48小 时
感染性休克时,需要清创+抗生素+ 支持三联治疗
21
盆腔蜂窝织炎
逐渐增加的下腹痛,阴道残端脓性分 泌物,轻度发热。盆腔检查/B超未见 包块
单药口服足够 直到体温正常24-48小时
22
盆腔脓肿
3
感染部位
残端蜂窝组织炎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或残端脓肿 子宫切除术后 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的最常见形式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SPT) 耻骨骨髓炎:手术范围和耻骨联合接
近的手术 切口感染 尿路感染 呼吸道感染
4
盆腔感染
子宫内膜炎 盆腔蜂窝织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 败血症性盆腔静脉血栓形成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2003;11:65–70
16
预防
抗菌谱有限的单药和多药联合以及广 谱的单药同样有效
在术前30分钟内给药,不要太早给药
17
腹部切口感染
最轻的感染发生在皮肤和皮下脂肪组 织
单纯蜂窝织炎抗生素治疗即可 深达筋膜层的感染需要清创,术后使
查体、B超、CT发现盆腔液性包块 伴有感染症状 引流+抗生素治疗 引流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
用盐水纱布填塞创面。 湿盐水纱布每天更换2-3次 不推荐局部用聚维酮碘冲洗
18
腹部切口感染
筋膜层和肌肉层的深部感染需要清创 最严重的表现为坏死性筋膜炎,需要
尽可能清除坏死组织 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如下
19
20
腹部切口感染
蜂窝织炎使用覆盖链球菌、葡萄球菌 和大多数G-细菌的单药即可
如果脓液较多或者感染深达盆腔内, 加用抗厌氧菌药
抗生素治疗至少持续到热退24-48小 时
感染性休克时,需要清创+抗生素+ 支持三联治疗
21
盆腔蜂窝织炎
逐渐增加的下腹痛,阴道残端脓性分 泌物,轻度发热。盆腔检查/B超未见 包块
单药口服足够 直到体温正常24-48小时
22
盆腔脓肿
3
感染部位
残端蜂窝组织炎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或残端脓肿 子宫切除术后 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的最常见形式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SPT) 耻骨骨髓炎:手术范围和耻骨联合接
近的手术 切口感染 尿路感染 呼吸道感染
4
盆腔感染
子宫内膜炎 盆腔蜂窝织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脓肿 阴道残端血肿感染 败血症性盆腔静脉血栓形成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2003;11:65–70
16
预防
抗菌谱有限的单药和多药联合以及广 谱的单药同样有效
在术前30分钟内给药,不要太早给药
17
腹部切口感染
最轻的感染发生在皮肤和皮下脂肪组 织
单纯蜂窝织炎抗生素治疗即可 深达筋膜层的感染需要清创,术后使
查体、B超、CT发现盆腔液性包块 伴有感染症状 引流+抗生素治疗 引流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a37d5558fafab069dc02fd.png)
3
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
4 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高。
ppt课件
6
标 A
B
预C
防D
准 E
F
ppt课件
7
概念: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进
行了综合,把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并不 关心他们是否有可见的血液,破损的皮肤、 黏膜等均匀当成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间 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ppt课件
23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一)外源性因素
1.手术室环境
2.无菌技术
3.手术技术
4.手术持续时间
5.手术类型
6.影响因素
(二)内源性因素
1.年龄
2.肥胖
3.营养不良
4.免疫功能低下
5.疾病的影响
6.不良的生活习惯
7.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
8.植入人工材料
ppt课件
11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
ppt课件
12
工作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 A 流程
C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 制度
术前备齐所需物品,术中尽 B 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频道
繁开门
D
手术人员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并
限制在无论菌区域活动
E 控制人员流动
ppt课件
F
手术结束后工作人员脱下的手术 衣、手套等物品应当放入手术间
口罩、防护眼睛或隔离衣。 •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 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
最新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讲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7694daf78a6529657d535a.png)
具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 或肿胀(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 口深部组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 的SSI。
器官/腔隙SSI
• 感染发生在手术30 天内(无植入物)或发生在1 年内(有植入物),且感染与手术有关。除切口 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术操作过或打开 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措施
核心策略
正确的抗生素使用 • 正确备皮方式
患者保温 控制血糖 皮肤消毒 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 外科手消毒 人员管理
伤口护理
• 备皮 • 抗生素 • 患者体温 • 血糖
术前备皮
• 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
– 术前备皮
• 自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研究表明剃毛 可增加感染率
• 20%腹部手术患者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较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留住 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 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倍,治疗 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 针眼处脓肿(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 症和少许分泌物)。
菌、肠球菌属等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 因此,进行SSI的经验性治疗时,应根据感染部位
考虑可能的病原体。
手术切口的分类
切口类型
标准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
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
述条件者。
清洁-污染切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
口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 口深部组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 的SSI。
器官/腔隙SSI
• 感染发生在手术30 天内(无植入物)或发生在1 年内(有植入物),且感染与手术有关。除切口 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术操作过或打开 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措施
核心策略
正确的抗生素使用 • 正确备皮方式
患者保温 控制血糖 皮肤消毒 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 外科手消毒 人员管理
伤口护理
• 备皮 • 抗生素 • 患者体温 • 血糖
术前备皮
• 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
– 术前备皮
• 自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研究表明剃毛 可增加感染率
• 20%腹部手术患者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 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较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留住 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 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倍,治疗 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 针眼处脓肿(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 症和少许分泌物)。
菌、肠球菌属等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 因此,进行SSI的经验性治疗时,应根据感染部位
考虑可能的病原体。
手术切口的分类
切口类型
标准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
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
述条件者。
清洁-污染切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
口
医学-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管理34页PPT
![医学-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管理3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75b5a9a1c7aa00b52acb74.png)
医学-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染管理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hank you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hank you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来源:Berrios-Torres SI,Umscheud CA,Bratzler DW,et a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2017.Healt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J].JAMA Surg,2017,152:784-791.
.指南建议: ✓肥胖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应适当增加,但尚未见研究结果显示肥胖 患者感染率会随预防性抗生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术中增加抗生素剂量,以确保足够抗生素浓度。 ✓手术失血过多(以1500ml为界限)病例,补加1次抗生素可能更为合适。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阴式
干预措施
术前
➢控制感染: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在择期手术前都认真甄别并予以合理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围术期积极控制血糖,争取血糖控制在200mg/dl(11.1mmol/L)以内*。 ➢清洁皮肤:2018年ACOG 指南建议,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夜间行(全身)淋浴或沐浴, 但指南未明确指出最佳洗涤剂及洗涤时间。 ➢细菌阴道病筛查问题:细菌性阴道病为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该指南建议子宫切除 术前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对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及术后需应用甲硝唑治疗至 少4d,以降低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率。
术后感染病理生理学和微生物学
1 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皮肤或阴道内的内源性菌群
2
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 粪便菌丛(如厌氧菌和革兰阴性需氧菌)
3
病原微生物可在手术时向切口扩散致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手术部位固有污 染菌的数目
手术类型和手 术持续时间
患者自身因素(如糖尿病 /吸烟史/肥胖/营养状况)
手 术 部 位 感 染 类 型
1 切口表面蜂窝组织炎 2 切口深部脓肿 3 盆腔或阴道残端蜂窝组织炎或脓肿
分 类 来 源 : Steiner HL,Strand EA.Surgical-site infection in gynecologic surgery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17,217:121-128.
干预措施
术中
➢精湛的手术技巧:保持切割部位组织血液供应的基础上,严格止血,动作轻柔,彻 底清除失活组织,避免创面积存血凝块。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术中皮肤消毒;术中尽量减少手术室的人员流动量。
干预措施
术后
➢配备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建议患者及早活动,注意心理干预。
抗生素应用原则:使用剂量
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对于头孢唑啉在内的大多数抗生 素,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用。如需应用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 可放宽至切片前2小时。
经腹
腹腔镜
机器人
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单剂量的 抗菌药物,目前推荐的单剂量的药物为 头孢唑林,指南不建议诊断性腹腔镜及 开腹探查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对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的患者,若术前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或手术 时发现输卵管异常,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多西环素。 行超声宫腔造影术、子宫内膜活检或消融、宫内节育器置入、宫颈组织活检的 患者因感染率微乎其微,均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人工流产的女性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该举措可降低术后41%的感 染率。 阴道前后壁修补或阴道网片植入术者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前尚不清楚预防性抗生素在外阴切除术中的作用,鉴于外阴皮肤上的细菌菌 群较多,此类手术切口类似清洁-污染手术,故给予单剂抗生素预防。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新版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1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背景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量的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趋 势,预防术后感染作为外科诊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贯穿于整个医疗 过程。
2018年ACGO颁布了新版指南《妇科手术预防感染》,用来替代 2013年的ACGO临床实践指南《妇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新 版指南在原指南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妇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并 强调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发生率及流行病学
2005-2009年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大样本统计分析显示,经腹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 发生率2.3%~2.6%,不同类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0.6%~0.8%,不同路径子宫切 除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5%~1.2%。
数据来源:Lake AG ,McPencow AM,Dick-Biascoechea MA,et 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hysterectomy[J].Am J Obstet Gynecol,2013,209:490.el-e9.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初,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使许多术后感染得以避免,但也 因药物的滥用导致了许多耐药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抗生素的使用逐渐规范。
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 行循无菌原则,规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注意心理干预,严密把 控治疗的各环节,以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特殊患者处理
既往或现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定植或感染者
青霉素过敏 的患者
02 03 04
术前静脉注射单剂量的万古霉素 (15mg/kg)
若患者对青霉素无速发型超敏反应(过 敏反应、荨麻疹年、支气管痉挛),可 接受头孢菌素治疗; 对于青霉素出现速发型反应或剥脱性皮 炎患者不应该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 疗,此类患者可替代的方案为甲硝唑或 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或氨曲南。
谢谢聆听
16
.指南建议: ✓肥胖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剂量应适当增加,但尚未见研究结果显示肥胖 患者感染率会随预防性抗生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术中增加抗生素剂量,以确保足够抗生素浓度。 ✓手术失血过多(以1500ml为界限)病例,补加1次抗生素可能更为合适。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阴式
干预措施
术前
➢控制感染:远离手术部位的感染,在择期手术前都认真甄别并予以合理治疗。 ➢积极控制血糖:围术期积极控制血糖,争取血糖控制在200mg/dl(11.1mmol/L)以内*。 ➢清洁皮肤:2018年ACOG 指南建议,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夜间行(全身)淋浴或沐浴, 但指南未明确指出最佳洗涤剂及洗涤时间。 ➢细菌阴道病筛查问题:细菌性阴道病为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该指南建议子宫切除 术前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对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术前及术后需应用甲硝唑治疗至 少4d,以降低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率。
术后感染病理生理学和微生物学
1 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皮肤或阴道内的内源性菌群
2
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 粪便菌丛(如厌氧菌和革兰阴性需氧菌)
3
病原微生物可在手术时向切口扩散致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手术部位固有污 染菌的数目
手术类型和手 术持续时间
患者自身因素(如糖尿病 /吸烟史/肥胖/营养状况)
手 术 部 位 感 染 类 型
1 切口表面蜂窝组织炎 2 切口深部脓肿 3 盆腔或阴道残端蜂窝组织炎或脓肿
分 类 来 源 : Steiner HL,Strand EA.Surgical-site infection in gynecologic surgery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17,217:121-128.
干预措施
术中
➢精湛的手术技巧:保持切割部位组织血液供应的基础上,严格止血,动作轻柔,彻 底清除失活组织,避免创面积存血凝块。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术中皮肤消毒;术中尽量减少手术室的人员流动量。
干预措施
术后
➢配备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建议患者及早活动,注意心理干预。
抗生素应用原则:使用剂量
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对于头孢唑啉在内的大多数抗生 素,应在切皮前1小时内使用。如需应用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 可放宽至切片前2小时。
经腹
腹腔镜
机器人
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应接受单剂量的 抗菌药物,目前推荐的单剂量的药物为 头孢唑林,指南不建议诊断性腹腔镜及 开腹探查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原则:适应症
对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液的患者,若术前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或手术 时发现输卵管异常,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多西环素。 行超声宫腔造影术、子宫内膜活检或消融、宫内节育器置入、宫颈组织活检的 患者因感染率微乎其微,均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人工流产的女性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该举措可降低术后41%的感 染率。 阴道前后壁修补或阴道网片植入术者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前尚不清楚预防性抗生素在外阴切除术中的作用,鉴于外阴皮肤上的细菌菌 群较多,此类手术切口类似清洁-污染手术,故给予单剂抗生素预防。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新版妇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1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背景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量的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趋 势,预防术后感染作为外科诊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贯穿于整个医疗 过程。
2018年ACGO颁布了新版指南《妇科手术预防感染》,用来替代 2013年的ACGO临床实践指南《妇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新 版指南在原指南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妇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并 强调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发生率及流行病学
2005-2009年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大样本统计分析显示,经腹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 发生率2.3%~2.6%,不同类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0.6%~0.8%,不同路径子宫切 除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5%~1.2%。
数据来源:Lake AG ,McPencow AM,Dick-Biascoechea MA,et 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hysterectomy[J].Am J Obstet Gynecol,2013,209:490.el-e9.
结语
20世纪80年代初,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使许多术后感染得以避免,但也 因药物的滥用导致了许多耐药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抗生素的使用逐渐规范。
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执 行循无菌原则,规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注意心理干预,严密把 控治疗的各环节,以期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特殊患者处理
既往或现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定植或感染者
青霉素过敏 的患者
02 03 04
术前静脉注射单剂量的万古霉素 (15mg/kg)
若患者对青霉素无速发型超敏反应(过 敏反应、荨麻疹年、支气管痉挛),可 接受头孢菌素治疗; 对于青霉素出现速发型反应或剥脱性皮 炎患者不应该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 疗,此类患者可替代的方案为甲硝唑或 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或氨曲南。
谢谢聆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