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
的 现病史: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
内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患病情况
容 个人生活史:包括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
志、婚育状况
家族史: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健康与患病情况
2021/9/8
5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性别 妇女有月经、带下、胎妊、产育等方面的特殊疾病 男子有遗精、滑精、阳痿、早泄等特有病变
高原牧区
多见瘿瘤 疟疾的发病率较高 易患血吸虫病 易发肝包虫病
春季
季 夏季 节 秋季
冬季
易患麻疹、水痘等传染病 易患中暑、痢疾等 易患燥证 多感冒、咳喘等
2021/9/8
7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二、主诉
主诉——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 续时间。
主诉—
症状 体征
部位 性质 程度 时间
2021/9/8
28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二、问汗 (一)无汗—表证无汗
表寒证—寒性收引,玄府闭塞 表证 无汗
寒湿束表证—寒湿袭表,腠理闭塞
2021/9/8
29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二、问汗 (一)无汗—里证无汗
里证 无汗
里实寒证—寒主收引,玄府闭塞 外感温热病—邪热耗伤营阴,汗出无源 里虚寒证—阳虚无力蒸化津液 阴血亏虚证—阴液亏虚,汗出无源
隐痛—痛势较缓,尚可忍耐,绵绵不休 空痛—疼痛带有空虚之感
虚证
2021/9/8
36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三、问疼痛 (二)问疼痛的部位—头痛
巅顶痛
—— 厥阴经
后脑痛连项背 头痛 两侧头痛
—— 太阳经 —— 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 阳明经
2021/9/8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课件
长期低热
颧红, 五心烦热
时有低热
面白,头昏、 舌淡、脉细
长期微热 劳累则甚
面白气短, 神疲乏力
因情志不舒时 胸闷,
有微热
急躁易怒
小儿夏季气候炎 烦渴、
热时长期发热 至秋凉自愈
多尿、无汗
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
气虚发热
气郁发热 (郁热)
小儿 夏季热
(四)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
中焦湿热郁蒸----汗出过多, +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者。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4、心胸汗
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 多见于虚证。 神疲倦怠,纳呆食少,心悸失眠,
——心脾两虚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心肾不交
5、阴汗
外阴部及其周围汗出过多——下焦湿热。
⑤ 重视主诉的询问。
⑥ 对危急病人应扼要地询问,以便迅速抢救病 人,病情缓解再详细地询问。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 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一、一般情况
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半身汗出
指身体一半出汗,另一半无汗, 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 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
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 ——风痰、痰瘀、风湿阻滞经络,气血不周所致 多见于中风、痿证及汗出过多, +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脉细数;
阳明燥热内结,迫津外泄---手足心汗,连绵不断, +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01
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阐述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
2024/1/26
02 03
气血津液辨证的原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输布和代谢与 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代谢,导致相关病证的发生。
气血津液辨证的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等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液失调的病证类型。
包括脏腑气虚、脏腑气滞、脏腑血虚 、脏腑阴虚、脏腑阳虚等证候的临床 表现。
确定病变的性质,如寒证、热证、湿 证、燥证、风证等。
脏腑病变的定位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变所在的脏腑 部位,如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
2024/1/26
17
经络腧穴在诊断中应用
2024/1/26
经络诊察
01
通过观察经络的色泽、形态、温度、压痛等变化,判断经络的
燥邪证候
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易伤 人体津液。
湿邪证候
头重、胸闷、口腻等,易阻遏气 机,损伤阳气。
27
内伤七情证候类型及特点
胁痛、易怒、脉弦等 ,因大怒而致肝气上 逆。
咳嗽、气短、声低等 ,因过度悲伤而致肺 气消沉。
喜伤心证
怒伤肝证
忧思伤脾证
悲忧伤肺证
惊恐伤肾证
心悸、失眠、多梦等 ,因过喜而致心气涣 散。
虚实、寒热、气血运行状况。
腧穴诊察
02
通过按压、叩击等手法刺激腧穴,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脏腑
经络的病变情况。
经络腧穴与证候关联
03
分析经络腧穴的异常变化与脏腑病变证候之间的关系,为辨证
中医诊断-问诊概述ppt
肺与大肠辨证
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糟粕。
脾与胃辨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
其他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根据六经传变规律,判断疾病 性质及治疗原则。
卫气营血辨证
根据卫气营血的变化,判断温病 的发展阶段及治疗原则。
三焦辨证
根据三焦传变规律,判断疾病性质 及治疗原则。
06
临床实际应用
中医问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常见问题
怎样通过问诊准确 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何运用中医理论 进行辨证施治?
如何确定患者的体 质类型?
预期目标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了解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思路 和技巧。
学习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 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02
中医问诊基本概念
什么是中医问诊
定义
中医问诊是指通过医生询问患者或陪诊者,获取患者的病情 、病史、生活史等信息,以便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为患 者提供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建议
。
中医问诊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问诊技巧
中医问诊需要具备一定的 问诊技巧,如耐心听取患 者陈述、关注患者细节、 善于发现问题等。
医学知识
中医问诊需要医生具备一 定的医学知识,包括中医 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 推拿等方面的知识。
八纲辨证
寒热
辨别疾病的性质,分为寒证和热证。
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分为表证和里证。
虚实
阴阳
辨别疾病的邪正关系,分为虚证和实证。
辨别疾病属性和类型,分为阴证和阳证。
脏腑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
发无 定时 分 型
发有 定时
意义:见于里寒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 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 交替发作。
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
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
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 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
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
阴盛则寒 寒
阳虚则寒
恶寒 畏寒
阳盛则热 热
阴虚则热
发热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胜衰的重要依据
完整版课件
13
一、问寒热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体温升高
【意义】见于外感表证。
【形成机理】
卫阳被遏
恶 寒
外邪 侵袭 肌表 肌表失煦
腠理闭塞卫
发
阳不得宣泄
恶寒 发
热 正气
邪正抗争 热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感寒)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
接触情况及时间。
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下疳等。(爱滋病)
5、家族史
完整版课件
9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完整版课件
10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填片语告小儿,天花麻疹全占验
胸胁脘腹或四 肢关节疼痛
多因寒湿、湿热阻滞,胸胁脘腹四肢
或热壅血瘀
关节
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 多与肝病有关
(二)疼痛的部位
完整版课件
26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概述•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闻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问诊内容与方法探讨•切诊技巧与实践操作演示•八纲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病因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目录01中医诊断学概述定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定义与特点01020304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如何辨识病证、分析病因病机和确定治则治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诊断时需全面考虑。
中医通过辨识证候来确定治疗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需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宋金元、明清等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近现代目前中医诊断学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临床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现状发展历程及现状整体审查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因素。
诊法合参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病证结合:既要辨识病名,又要分析证候。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判断病情。
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等了解病情。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
切诊通过脉诊和按诊了解患者的脉象和体表状况。
02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望神、色、形、态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和机体反应情况,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泽,推断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
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了解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势的轻重缓急。
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要点头面五官观察头颅大小、形态,眼睛的神采、颜色、形态,口唇的颜色、润燥,以及牙齿、咽喉等情况。
躯体四肢观察胸廓形态、呼吸运动、乳房部位及发育情况,皮肤的色泽、润燥、肿胀等情况,以及四肢的形态、活动情况等。
排出物观察痰、涎、涕、唾、二便、月经、带下等排出物的颜色、质地、气味等,以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情况。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及切诊)PPT课件
34
-
②癃闭: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 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虚证—— 肾阳不足,气化无力
实证——湿热下注,或有瘀血、结石阻 塞
35
-
⑶排尿感异常 ①小便涩痛 ─ 湿热下注(淋证) ②余沥不尽 ─ 肾气虚弱,肾关不固 ③小便失禁 ─ 肾气不足,下元不固
下焦虚寒,膀胱失煦 若神昏而小便自遗,属于危重证候。 ④遗尿 ── 肾气不足,膀胱失约
50
-
一 切脉的部位 (一)遍诊法 (二)三部诊法 (三)寸口诊法: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为桡骨茎突内侧 一段桡A搏动处。
51
-
1“独取寸口”的原理: 寸口脉象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⑴ “肺朝百脉” ⑵ “气口亦太阴也”
52
-
2寸口分部候脏腑
左
右
寸:
心
肺
关:
肝胆
脾胃
尺:
肾
肾
53
-
二 切脉的方法 ★时间:“诊法常以平旦” ☆姿势:与心平齐 ◆布指:定位、调节 ◇指法:总按、单按 ■指力:举、按、寻
偏嗜生冷,易伤脾胃
过食辛辣,易病燥热
⑹在疾病过程中:
食欲恢复,食量渐增 ——胃气渐复,疾病向 愈
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 —— 脾胃功能逐 渐
衰弱,病情加重
21
“除中”—— 脾-胃之气将绝,危在旦夕
3口味(Taste in Mouth) 脾胃功能失常或其它脏腑病变的反映
⑴口淡 —— 脾胃气虚,或寒证 ⑵口苦 —— 肝胆火旺,胆气上逆 ⑶口甜─ 脾胃湿热 ⑷泛酸 —— 肝胃蕴热 ⑸酸馊—— 伤食 ⑹口咸 —— 肾虚及阳虚水泛
第四节 问诊 Section 4 Inquiry
中医学中医诊断学:问诊精品PPT教学课件
2. 通过问诊还可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
于诊断和治疗。
2020/12/8
2
二、问诊的方法:
1. 问诊应选择较安静适宜的环境进行,以免受到干扰。尤其对某些病 因、病情不便告人的患者,应单独询问,以便其详细叙述病情。
2. 问诊时,医生对病人的态度,应既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细心询 问、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寒热轻重 与病邪性质有关 与邪正盛衰有关
2020/12/8
6
(二) 但寒不热:里寒证
外感寒邪 (直中)
阳气被遏
1、新病恶寒——实证,病程短,起病急。 突然恶寒,四肢不温,腹部冷痛,喜温拒按,泄泻。 咳喘痰鸣,痰液稀白,关节拒急疼痛,喜温。
2、久病恶寒——虚证,病程长,起病缓。 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神疲乏力,舌淡,脉沉迟 无力等 ,为阳气亏虚,温煦无能。
亡阳之汗:病情危重面色苍白,身凉肢厥,大汗淋漓,汗稀而冷,脉微欲 绝。
4、战汗:
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 点。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 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
2020/12/8
11
(二) 局部汗出
1、自汗:
实
上焦热盛,迫津外泄—头汗、面赤、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中焦湿热蕴结
5
第三节: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寒热是阴阳盛衰的表现,即寒为阴象,热为阳征。 (一) 恶寒发热:表证寒热的表现
1、病机要点:
外邪袭表 卫阳被郁 肌腠失于温煦 恶寒 多见于外感病
郁而化热 发热
初期恶寒发热
正气奋起抗邪 发热
同时并见
2、临床类型:
《中医学四诊》课件
3 闻诊特点
能通过声音判断病人的病情。
4 闻诊技巧
提高听力和观察力,更好地判断声音的特点。
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感觉等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问诊内容
包括询问病人的症状、 感觉、精神等。
问诊诊断
根据病人的回答,判 断疾病的原因和发展。
问诊特点
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 的症状和感觉。
《中医学四诊》PPT课件
中医学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通过综 合分析多种病征,辅以望、闻、问、切的方法,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效 果。
概述
中医学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病人的 气血流动,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疗法
通过使用中草药,调整病人的体 质,达到治疗目的。
拔罐疗法
通过使用特殊的罐子,刺激病人 的皮肤和组织,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康复。
1
望诊内容
包括观察面色、舌苔、眼睛等方面的表
望诊诊断
2
现。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
程度。
3
望诊特点
能直观地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
望诊技巧
4
更好地观察和判断疾病的表现和变化。
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呼吸、咳嗽、声音等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1 闻诊内容
包括听取病人的呼吸、咳嗽、声音等。
2 闻诊诊断
问诊技巧
善于提问和倾听,更 准确地获取病人的信 息。
切诊
中医问诊ppt课件
案例四:失眠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心火亢盛
详细描述:患者因心火亢盛而出现失 眠、心烦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 者失眠的原因、程度等,判断是否为 心火亢盛,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五:胃痛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脾胃湿热
详细描述:患者因脾胃湿热而出现胃痛、恶心等症状,中医 问诊需了解患者胃痛的性质、程度等,判断是否为脾胃湿热 ,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二:咳嗽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风热犯肺
详细描述:患者因外感风热邪气,内犯于肺而出现咳嗽、痰黄稠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者咳嗽的时间、性质、音色等, 判断是否为风热犯肺,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三:头痛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肝阳上亢
详细描述:患者因肝阳上亢而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者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等,判断是否为肝阳上亢,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1 2 3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中医问诊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化辅助诊断
开发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 中医问诊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提高诊断效 率。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借助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中医问 诊服务,扩大医疗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服务 的可及性。
中医问诊的国际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医问诊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 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国际标准的制定
积极参与制定中医问诊的国际标准,提高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 影响力。
跨国合作与临床研究
加强与国际医学界的合作,共同开展临床研究,推动中医问诊的国 际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来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
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
17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14
一、问寒热
(一)寒热的产生 ——阴阳偏盛偏衰
(二)临床意义 辨病:
寒
恶寒: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 不能缓解者 -外邪束表,卫阳被遏
如心情愉快,则气血调和,多为健康无病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
-
9
在饮食方面,偏食方面,偏食五味,常 致脏气的偏盛偏衰。
喜热恶凉者,多属阴气偏盛; 喜凉恶热者,多属阳气偏盛。 生活艰苦,劳倦太过,则多见劳伤病证
生活富裕或好逸恶劳,脾不健运,多生 痰湿。
起居失常亦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
18
(五)问寒热的内容
1、恶寒发热☆
概念 病人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见外感表证 内容 根据恶寒发热的程度及伴有症状不同,
常见三种表证:
表寒证——外感寒邪 表热证——外感热邪 表虚证——外感风邪
-
19
2、但寒不热
病人只觉寒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见于里寒证。
根据病势的缓急和病程的长久,可见两种:
新病但寒不热——寒邪直中(实) 久病但寒不热——阳气虚衰(虚)
-
12
八、家族史
家族病史是病人直系亲属和与病人 密切接触人的健康状况。
曾患何种疾病?可帮助诊断某些传 染病和遗传性疾病。
如: 肺痨、肝病、癫狂病等; 贫血、蚕豆病、肿瘤、糖尿病等。
-
13
第三节 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痛苦、不 适以及与疾病相关全身情况进行询问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
复发。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
8
五、个人生活史
包括病人的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 居等。了解这些问题,对诊断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 力)、经济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 影响。
中医诊断学
中医问诊
主讲:贾钰华教授
问诊
概述
1 概念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问诊在四诊中的意义
熟悉问诊的方法
掌握一般问诊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问现在症状临床表现与机理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 一、问诊的意义
▪ 了解患者疾病的情况 ▪ 掌握患者思想动态
-
3
二、问诊的方法
⑴ 选择安静的环境 ⑵ 医生态度严肃、和蔼 ⑶ 问诊语言通俗易懂 ⑷ 医生有目的询问不可提示 ⑸ 重视、围绕主诉 ⑹ 危重患者扼要询问
(二)注意事项
汗之有无
汗出时间
汗出部位
汗量多少
伴有症状
-
27
(三) 问汗内容
1 里证辨汗:☆
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 - 气虚 阳虚
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 - 阴虚
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 - 里热炽盛
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 - 亡阴、亡阳
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续之汗出
- 疾病转折点
无汗:身无汗出 - 阳虚 津亏
-
24
复习思考题
• 1 问诊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 2 问诊的方法有哪些?
• 3 问诊的内容有哪些?
• 4 何谓恶寒、畏寒、壮热、潮热、低热、
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 5 寒热的种类有哪些?
其临床表现与病机各是什么?
• 6 如何根据寒热的种类判断病位?
-
25
-
26
二、问 汗
(一)汗产生机理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有三种微热——
(或气郁)
阴虚微热 气虚微热 小儿疰夏
潮热: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盛,如潮汐 22
潮 热☆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特点及伴有症 状不同,有三种潮热——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 阴虚潮热——夜间潮热
-
23
小结
• 1 问诊在四诊中的地位及意义 • 2 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一般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 4 三种表证的鉴别☆ • 5 三种潮热的鉴别☆
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如: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
6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1 发病情况
2 病变过程
3 诊治经过
4 现在症状
-
7
四、既往史
是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 病,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
28
2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3 局部辨汗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 湿热
29
三、问 疼 痛
-
30
(一) 疼痛产生的病因病机
-
4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婚否 现住址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临床意义 1、便于书写病历及与病人联系 2、便于掌握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
5
二、 主诉
是病人就诊时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 续时间。
特点: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 是医生认识分析疾病的重要线索
-
10
六、婚育史
女性患者应记录经带胎产情况。
月经史:初潮、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 如为生育期妇女记录末次月经时间
如:
6
12———05.5.28(或48岁)
30 婚姻史:何时结婚?配偶情况; 生育史:孕、胎、产及子女健康情况。
-
11
七、过敏手术史 药物、食物及其它过敏情况; 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情况。
-
20
3、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 见于半表半里证
根据有无规律,可见两种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证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
21
4、但热不寒☆
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者,
见于里热证
根据热势的不同,可分三种
壮热:即高热——阳热内盛,正气不衰
见于实热证
微热:即低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