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

合集下载

评奥斯汀的符合论真理观

评奥斯汀的符合论真理观

本文从奥斯汀符合论真理观的立场出发,介绍了奥斯汀对真理对象的界定,分析了他的“约定的符合论”以及他与斯特劳森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和对冗余论真理观的批驳,并试图在忠于其本人思想的前提下对这种特殊的真理理论加以解释和评述。

关键词:符合论;陈述;约定;事实Abstract:This essay gives an account of Austin’s theory of truth which can be called a conventional correspondence account of truth. The famous debate between Austin and Strawson on the subject of truth is mentioned here to show Austin’s refutation of the latter’s points of view and the exposition of his own ideas.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essay, I will try to analyze Austin’s views on the problem of truth from his own position and comment on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in general as well as the version of it held by Austin himself.Key words: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Statement; Conventions; Fact内容提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真理的载体,即“真”或“假”是对什么作出的 (3)二、约定的符合论 (5)三、奥斯汀与斯特劳森在真理问题上的论辩 (8)四、符合论真理观存在的问题及对奥斯汀真理观的评价 (10)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真理问题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走出真理的古典时代——塔尔斯基与戴维森真理论解析

走出真理的古典时代——塔尔斯基与戴维森真理论解析
的逻辑形 式 , 只在 乎其 本 质 性 和必 然性 , 即其 内容 的不变 的客观性 和绝 对性 , 甚至把 真理符 合论 简单
真 的。 - E l i 这种符合论, 符 合 人 们 的直 觉 经 验 和 常
识, 易于 被 人们 所 接受 , 很 少 被人 们 所 怀疑 。乃 至
于直到 当下 的大学 哲学 教科 书 , 都把 “ 符合 论 ” 视作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年第 1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8 L Te c h n o l o g y ( S 。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 黑格 尔 ) , 有 的是感觉 经验 的符合论 ( 贝克莱 、 马赫
等) …… 。即使 在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 理论 队伍 内部 ,
《 形而 上学 》 一书 。其经 典表 述为 : “ 说是 者为非 , 或 说非者 为是 , 是假 的 ; 说 是者 为是或 说假 者为假 , 是
对 马克思 主义 真理观 , 人们 通常不 在乎其 理论 表述
走 出真 理 的古 典 时 代
— —
塔 尔斯 基 与 戴 维 森 真理 论 解析
王 西 华
( 解 放 军 国际 关 系 学 院 政 教 室 , 江苏 南京
2 i 0 0 1 7 ) Nhomakorabea摘 要 : 发 展 马 克 思 主 义 真 理观 , 走 出真 理 观 符 合 论 的 古 典 时代 , 必 须批 判 借 鉴 当代 西 方语 言 分 析 哲 学 家 时 真 理 观 的 有 益探 索 ; 塔 尔斯 基 的 T 语 句 奠 定 了“ 真 理 朝 着 语 言 而 生 长” , 实现 了真 理 观 的 语 言 学 转 向 ; 戴 维 森 的 以“ 真值条件论” 为代 表 的 融合 真 理 观 转 向 了复 杂 的 自然语 言 , 超 越 了塔 尔斯 基人 工语 言真 理 观 。但 他 们 都 有 自

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

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论文题目:亚里士多德符合论真理观浅析课程名称: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姓名:郭瑞芳专业:美学学号:2090302036亚里士多德符合论真理观浅析摘要: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真理,开创了逻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求真的工具。

关于真理问题,亚里最早从符合论的立场出发看待真理的性质,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他的符合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局限,后人也在对他的不断批评和继承中对真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关键词:符合论真理主体客体理性感性一、亚里士多德真理的内容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也是他不懈追求真理的最嘹亮的口号。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符合论的真理观,是最早从符合论的立场看待真理问题的。

他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

”①……“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就是假。

凡以是为是,以假为假,就是真。

”②根据他的理解可以看出,符合论在其最初的意义上,表达的是一种认识与对象、思想和实在之间的契合关系。

命题或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的描写或陈述。

它们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对象符合。

真理就是命题与相关的事实之间的一种对应的符合关系。

或者像黑格尔所说的:“真理的通常定义是真理是观念和对象的符合”。

③这样,符合论的真理观其实就是:主体观念和观照对象的契合即为真理,而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内容其实是更加丰富的,他的真之符合论思想主要是以下两点。

首先,他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他反对“天赋观念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这些客观对象就没有认识,而没有对某一对象的认识,该对象却可以很好地存在。

认识上的真与假,由客观对象所决定的,其标准在于我们的认识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3页②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46页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301页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他举例说:“并不因为我们说你脸是白的,以你脸才白,所以只因为你脸是白,所以我们这样说才算说得对。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改革开放30年范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与启示3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其强大的政治震撼力载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史册。

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大讨论,仍深深感受它的历史厚重。

中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留下的思想遗产,依然光彩夺目,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指导创新实践。

“伟大革命”的历史开端。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的错误束缚,打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从此,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伟大革命”。

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旧体制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进行革命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30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0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

海德格尔对符合论真理观的超越

海德格尔对符合论真理观的超越

在” ) 使 事物成为其所是 。 海 氏的真理观 克服 了符合论 真理观 中的众 多困境 , 是 具有超越性和批判 性的。
[ 关键词 ] 符 合论 ; 真理观 ; 主客二分 ;去蔽 ; 此在
[ 中图分类号 ]B 5 1 6 . 5 4 [ 文 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7 9 9 ( 2 0 1 4 ) 0 1 — 0 0 7 6 — 0 4
2 0 1 4年 1 月
湖北 大 学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学哲学学 院教授 、 博士生 导师 , 哲学 博士 , 主要从事马克思 主义存 在论与历史哲 学研 究 。
第 1 期
朱 必法等 : 海德格尔对符合论真理观的超越
7 7
其次, 事物优先 。 符合论 真理 观认为 , 真理是客观的 , 先于主体对 它的认识和发现。 真理至多只是形 式上是主观的 , 但在内容上一定是客观的。 “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 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 真理的客观 性, 就是指真理 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 真理 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 的客观 内容 。 ” [ 2 1 拼这样一来 , “ 客观性 ” 成为 了真理的本质属性 , 而“ 客观” 成为 了符合论真理观 的关键词。 在主 体认识真理之前 , 真理早就 已经存在于客观事物之 中。 认识或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与客观事物 的本来面 目相符合 。 “ 真理与客观事物之 间的关 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于人脑之外 , 是 被反映者 , 是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 ” _ 2 _ 。 在符合论真理观这里 , 蕴含着对事物的崇拜 , 而 人被遗忘和忽略。 所谓真理性的认识哪怕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 反 映, 至多也只是客观事物及

真理论的几种代表类型.

真理论的几种代表类型.

融贯论的真理定义主要是指作为真 理负荷者的一个系统内部应是协调 的、 一致的、无矛盾的、无可怀疑 的;系统内诸元素是彼此相关的。 融贯论的真理的核证标准是一个信 念被核证必须与信念者的其它信念 相融贯;信念的任何子集合都不比 任何其它集更根本;没有信念是确 定无疑的 。
(3)真理实效论 它是本世纪初产生的一种真理观。 它的基本观点是:一个概念或命 题的意义是参照其应用所产生的 实际效果决定的,因而真的信念 是那些富有实效的信念。
(4)语义真理论(the semantic theory of truth) 语义真理论与符合真理论有着 思想上的渊源关系,它认为, 语句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事实 相符合。语义真理论旨在为古 典的符合真理论做出精致的语 义解释。
真理论的几种代表类型
(1)真理符合论(theory of
correspondence) 它是最古老的真理论的形式, 从亚里士多德初步形成至今已 经持续了两千多年。符合论是 从命题与客观事实的关系上来 定义真理的。符合论认为,如 果认识或真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荷者与它所表 达的对象相符合,则是真理。
(2)真理融贯论(theory of conerence) 从古代的柏拉图至今也已有着长久的 历史。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 和黑格尔都有这一思想。例如,黑 格尔认为,“真理既是具体的,必 是自身发挥其自身而且是联系的谐 和的统一体,换言之,真理必是一 全体。”

罗素的“符合论”真理观研究

罗素的“符合论”真理观研究

言 作为 表现信念的 直接、 常 用的 方式, 其可 信度会随 着表达 但是, 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描述那些比较简单的信念。这 人语言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得到提高。在绝大多数 即便语句使用者没有很高的语言天赋, 我们也完全 种信念通常仅需人们在任意场合中用实际行动应付场景中 情况下, 可以在任意现实场合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完成对隐藏于语句 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 , 并借助行动来表明 自己行动前所持 信念有效的表达 有的信念。“ 一般说来, 事实是离经验而独立的” 。 _ 3 并且, 背后的信念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罗素强调事实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见的改变而改变的客观 和传递方式便是语句的功能。
信念对于别种事物的关系” …的, 并且“ 真理是一个信念与
的前提下 , 人们只需借助对命题( 语句) 的“ 真” 或“ 假” 的判 定就可获知信念的“ 真” 或“ 假” 。尽管信念在复杂与简单
这个信念之外的一件或更多件事实之间的某种关系” 。 _ 2
并且“ 在细节和 他将“ 真” 视为用来描述信念( b e l i e f ) 和陈述的一种属性。 方面的区分使其不仅是依靠语言得以传递, , l 2 但是语 信念是否具有“ 真” 的属性不是由信念本身决定的, 而是取 出现在它前后的事物方面信念比句子更丰富”
与否直接加以判定的信息的情况下, 只是根据个人以往的
的一个性质” , l 2 并且这种性质是指“ 一个信念与这个信念

, 而“ 一般说 经验与现有事实之间的直接联系或者由其他事实生成的经 之外的一件或许多件事实之间的某种关系” 事实是离经验而独立的” 。 根据罗素对“ 真理” 的基本 验与现有事实之间的间接联系去断定事实的真假。尽管依 来,
认真思考语 言与事 实之间的对应关 系, 并进一步探 索符合论真理观 的不足与意义。

浅谈真理的认识

浅谈真理的认识

对真理的认识自古以来,各种哲学派别对真理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不同的哲学派别对真理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真理观。

各种真理观都要回答,什么是真理,真理有哪些属性,真理如何发展,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因为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所以分为唯心主义真理观,形而上学真理观,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即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是从唯物主义基本前提出发的。

真理是认识论问题,但有深刻的世界观性质。

真理观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决定于(人或是神的)意识的特性,也就是说真理是主观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虽然都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但是,它们都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而认为真理是一次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它不仅认为真理是客观的,而且认为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即是否承认客观真理,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

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形成两种基本的真理观:即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必然承认认识的客观源泉,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等于承认客观真理。

而唯心主义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因而必然否认认识的客观内容也许真理只有一个,但是真理观却会多种多样。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真理问题就会形成不同的真理观。

以上七个真理观是一个大致的概括,它总结了哲学发展过程中对真理问题的基本探索,但并不是全面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研究。

这样七个真理观也不是一盘散沙,它们之间不仅有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在逻辑上也是紧密相连的。

七个真理观所探讨的核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是“思想的客观性问题”。

只有把真理观问题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上,我们才能对真理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与理论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与理论

全部认识论的核心是真理问题 , 而真理问题的要害在于如何判明理论的性质和命题的真 假问题。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 , 符合论都是诸种真理论中最为古老、 最为经典、 且在当代仍不 失其重大影响的一种。何谓 符合 ? 认识与对象、 思想和实在如何才能做到 符合 ? 这是符 合论哲学家长久以来为之殚精竭虑、 苦心孤诣必欲加以解决而又终究未能完全解决的一个重 要问题。从哲学上看 , 符合论表达的是一种从人的知觉经验的可靠性前提出发解决真理客观 性问题的方向和努力。制约着符合论哲学家解决真理客观性问题的基本方式的 , 是对作为符 合之基础的 经验 特性如何加以探究和限制的问题。本文尝试从经验范畴在历史中发生的流 变入手, 比较和探究西方符合论哲学家解决真理客观性问题的理论方式和一般逻辑。
一、符合论: 基础和逻辑
符合论在其最初的意义上 , 表达的是一种认识与对象、 思想和实在之间的契合关系。而任 何认识与对象、 思想和实在的关系 , 无不关涉到两个基本的方面 , 即对外, 涉及知觉与对象的关 系; 对内, 涉及知觉与理性的关系。如何说明这两个问题, 取决于如何看待知觉 , 如何看待主体 与客体, 以及如何看待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从符合论的立场出发看待真理的性质 , 在哲 学史上始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亚里土多德给真理所下的一个符合论定义是 : 每一事 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 1] ( P33) 黑格尔在其 哲学史讲演录 中分析古希腊斯多ຫໍສະໝຸດ 二、近代符合论: 经验论哲学
符合论在近代哲学中的存在, 主要是通过经验论哲学家的真理理论体现出来的。符合论 如果仅从字面的含义看, 是各种极不相同的哲学都可以为之赞同的理论。因为符合论所强调 的认识与之符合的对象, 思想与之一致的实在 , 哲学家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规 定。但是 , 从哲学史的实际情况来看, 符合论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专属于以强调知觉作用为特征 的经验论哲学的真理理论 , 则是无可怀疑的。在近代, 随着作为符合论之基础的知觉概念的内 容在哲学家的视野中发生的变化, 符合论也从它早期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表现为较多地强调 客体对知觉的作用, 转向更多地关注主体因素在知觉过程的作用 , 从而导致对作为知觉活动的 结果的真理本身的理解也发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变化。下面, 我们以洛克、 见克莱、 休谟的观点 为例 , 说明经验论哲学家面对真理的符合问题分化出来的三种选择。 1. 洛克 在真理问题上, 洛克的符合论是一种间接符合论, 即所谓 图像论 。作为一 个经验论哲学家 , 洛克不否认在人的知觉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于知觉的物理世界, 但是, 洛克 又不同意早期经验论哲学家所主张的, 人们意识到的东西与意识之外的物质实体是等同的, 人 们已获得的经验材料与经验所表征的对象是等同的, 人们通过知觉的性质可以直接地、 绝对地 把握外在物体的本然状态的观点。在洛克看来, 我们固然应该承认物理对象的独立存在性, 但 是我们却不能由此认为, 我们的知觉与物理对象就是完全等同的。由于事物的性质可区分为 专属于物理对象本身的 , 以大小、 形状、 重量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第一性的质, 以及与人相联系 的、 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人的大脑和感觉器官之中的第二性的质, 这就决定了我们知觉到的东西 决不可能与物理对象是完全等同的 , 它们至多只是对现实的物理对象的一种摹写。不仅如此 , 洛克还认为 , 由于事物本身是否互相契合 , 即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无法经验到的 , 因而人所能知 觉的只是观念自身是否契合的问题。所谓真理, 只是按照实在事物的契合与否 , 而进行的各 种符号的分合 。[ 5] ( P43) 不难看出 , 当洛克把真理看作代表观念的 各种符号 之间是否契合 的问题时 , 他不仅远离了知觉摹写赖以依存的物理对象 , 而且在逻辑上埋伏下了后来的符合论 哲学家从纯粹主观经验论的角度理解真理问题的先机。 2. 贝克莱 在真理问题上 , 贝克莱也是从符合论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 并且他的逻辑简 洁而明快: 可感觉的东西都是可以直接知觉的 ; 而直接知觉的东西就是观念, 而这些观念只存 于心中。贝克莱的这一推论, 是针对洛克 图像说 的矛盾而发的。在洛克哲学中, 由于存在着 不能解决的物体与观念的对立 , 第一性观念与第二性观念的差异 , 表现出在实体与知觉关系上 彷徨不定的矛盾状况。贝克莱以其作为一个经验论哲学家特有的敏锐 , 发现了洛克哲学的这 一矛盾。在贝克莱看来, 洛克 图像说 承认的知觉与之符合的物理对象实际是不存在的 , 知觉 符合的对象只能是纯粹的感觉经验的事实。贝克莱指出, 就第二性观念而言, 洛克固然指出了 55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的几点区别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的几点区别
在 已经 不是 传统 意义 上的 实在 。他 又把 实在 与人 的价值 处理 相 的观念 有确 定事 实的奇 妙性质 , 这种性 质没 有时 间性 , 我们 的思 结合 。 不再 把理 论 的关 注焦 点放在 真理性 质的讨 论上 , 他 而是着 想可 以直接 分享真理 。实在是永 久 完全 的, 成 的, 理也是不 现 真 重追 究 真理 的发 生形成 过程 。
点:
谈 到真理 与经验 的关系 , 们就不 得不指 出“ 我 符合论” 詹姆 与
士所 说 的经验概 念 的不 同。传 统经验 主 义的经验 概念 是建立 在
第 一 , 于真理 的 形成过程 。 符 合论 ” 关 “ 强调 真的观 念临 摹实 将经 验等 同于感觉 或知 觉的 基础上 的 。 经验直 接发生 在人 身上, 经 人通 过 自己的感觉 直接与 事物 在 , 念 摹写 实在而 获得真 实性 从而形成 真理 。“ 一个人 得到 为人 亲身 体验 , 验 原始而可 靠 。 观 当 了事物 的真 观念之 后 , 情就 结束 了。 已占有 了 , 已懂 得 了, 事 你 你 地方 : 已服 从 了你 的无 上命令 : 你 而且再 没有 别的东 西需 从这个 理性 目的的顶 点继续 上去的 了。 从认识论 上说 , 个人处 于一种 ” 这 发 生关 系。从认 识论 的角度 出发 , 作为一 个纯粹 的认识 主体 , 人 系必然 导致其 静态 单面 的看 待经验 。人 在认 识活动 中又是 被动 的。经验 是作 为一 个认识 论 的概念 而存 在着 。詹姆 士是 从人 的 你 己实现 了你 思想 的 目的。在精 神上 你 已达到 了你所 应该 到的 而 认识对 象作 为 人们经验 的 客体而 存在 。这种 抽象 的主客 体关
中指 出: 广 义 的说, “ 所谓 与实在 相符 合, 只能意 味着我们 被一直

从真理符合论到真理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革命性变革

从真理符合论到真理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革命性变革

从真理符合论到真理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革命性变革吴娜(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真理问题是哲学领域被广泛讨论的核心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曾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真理观,符合论真理观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往今来的一些哲学家们在接受它的同时试图对它进行修正,康德、黑格尔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符合论真理观存在的困境却使它越来越难以为继,直到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的观点纳入真理观之中,才实现了真理问题的革命性变革,研究真理符合论到实践论的演化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符合论真理观革命性中图分类号:G112.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4641.2020.06.03从哲学诞生之日起,人们对真理的追问就不曾停止,不同的哲学家对真理的界定具有很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真理观。

真理问题的核心是评价理论或者命题的真假,真理符合论是对真理问题认识的经典理论,自古希腊先哲起到今天都在被广泛讨论,无论从什么方面看,真理符合论都是最古老和最有影响力的真理观之一,但是真理符合论的理论困境同样致命,直到马克思、恩格斯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重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科学地回答了真理的本质问题,才将真理问题从符合论理论困境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理问题的革命性变革。

一、符合论真理观及其理论困境(一)符合论真理观及其演变符合论真理观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了“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的命题。

柏拉图在此基础上,从知觉与思想的符合出发,提出人们获得的与事物的理念符合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他还打了一个比方“譬如印和印迹,各相符合才是真实的,参差枘凿便是虚假”。

[1](PP93)尽管柏拉图说的这个符合是知觉与思想的同一,但是从中已经可以窥见符合论真理观的雏形。

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收稿日期]:2020-10-10[作者简介]:吴娜(1993-),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有许多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
1. 符合论:这是一种传统的真理标准观点,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符合论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外部实在性,认为真理是独立于人类意识和认知的。

2. 融贯论:融贯论主张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一个更大的信念体系或理论网络相一致。

根据融贯论,真理是由一个整体的信念系统所决定的,而不是单独的命题或陈述。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实践中是否有效或有用。

实用主义者关注真理的实际后果和实践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

4. 共识论:共识论认为真理是由社会或群体所共同接受的观点或信念所决定的。

根据共识论,真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取决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的。

不同的哲学家可能会强调不同的真理标准,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标准可能会更加适用。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作者:仲帅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4年第4期仲帅提要:波普尔在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反归纳主义、经验证伪原则和反历史决定论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真理观。

波普尔从什么是真理、科学的逼真性和逼真度以及科学发展四段式等方面阐述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波普尔的真理观进行评判,对于加深对真理问题的理解,丰富对真理问题的认识,促进真理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波普尔真理观马克思主义波普尔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他早年拥护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后来其政治观点发生变化,成为反马克思主义者。

关于真理问题理论界一直都存有不同的观点,波普尔基于理性批判主义等理论原则提出了证伪主义的真理观,在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波普尔的真理观进行评判,对于加深对真理的理解,丰富对真理的认识,促进真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波普尔真理观的理论基础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内容丰富,其中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反归纳主义、经验证伪原则和反历史决定论等对波普尔的真理观影响最大,构成其真理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形而上学的实在论波普尔自称是一个实在论者,他坚持实在论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人们可以用经验去证实世界。

但是,波普尔反复强调自己的实在论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它不是基于科学理论而提出的,而是一种大胆的猜测,是一种必要的假说,他拒绝为自己的这种假说提供任何理论依据,“因为实在论明显地缺乏可检验性,所以,我自己宁愿称实在论为‘形而上学的’,而不是‘科学的’”①。

波普尔之所以提出这种假设,原因在于坚持实在论的观点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坚持实在论可以鼓励科学家秉持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

其次,坚持实在论可以鼓舞人们抱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作为。

最后,坚持实在论对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伦理也有积极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

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真理标准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上,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探讨真理标准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历史上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真理的探讨,为人类思想史上开辟了新的篇章。

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真理标准的讨论促进了人类思想的深刻反思,为后世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历史上促进了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

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不断地验证和修正自己的理论,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因此,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历史上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次,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历史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伦理学家们对真理的探讨,推动了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从古希腊的伦理学到现代的人权理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不断地得到了深化和完善。

这些价值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

最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历史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成果。

这些社会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综上所述,真理标准的讨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历史上,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的几点区别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的几点区别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的几点区别作者:苗鹏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9期摘要就真理的“词典意义”——真理是我们某些观念的一种性质,它意味着观念与实在的“符合”而言,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存在着几点区别。

关于真理的形成过程,符合论的真理观强调真理是观念与实在相符合,真理体现为一种惰性的静止的关系。

而詹姆士认为真理是对观念发生的,是一个被证实的过程。

关于真理与经验的关系,符合论认为真理超越经验之上,詹姆士认为真理是在经验过程中形成的。

同时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的真理观在“实在”与“符合”这两个概念上也存在分歧。

关于追求真理的目的,符合论认为我们追求真理是无条件的,与价值无关。

而詹姆士认为我们追求真理是有条件的。

我们不是为了追求真理的绝对无条件和超验而去追求真理,而是为了有用。

关键词真理观符合实在价值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78-02西方哲学史上有三种关于真理的学说,“符合论”、“融贯论”以及“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符合论”认为真理是观念与实在的相符合。

实在通常被认为是现实的或假设的事件或事情的状态。

符合则指认识者的观念描写、摹写并相似于它们所指的事实,或者说,表达这些观念的命题与它所指的事实之间有一种结构上的类似性。

这种理论认为事实是客观的,完全不依赖于关于它们的理论。

真理的获得是被动的,似乎是由对象强迫予以认识者的。

詹姆士把“真理是与实在相符合的观念”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

他一方面没有真正摆脱近代以来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真理的实在论思想,即认为真理的性质应该是与外在的客观实在相符合。

但另一方面,他又开始摆脱传统实在论的观点。

他理解的实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在。

他又把实在与人的价值处理相结合。

他不再把理论的关注焦点放在真理性质的讨论上,而是着重追究真理的发生形成过程。

詹姆士与“符合论”都肯定真理是观念的一种性质。

“符合”的真理和“无蔽”的真理——从海德格尔真理视域“看”科学真理

“符合”的真理和“无蔽”的真理——从海德格尔真理视域“看”科学真理

内容摘要:本文无意于在符合论、融贯论、冗余论等各种符合说及主客二分二元思维模式的认识论视域之井中诸真理观之间辩裁个高下优劣,而是从海德格尔“无蔽"的真理视域来“看’’科学真理,以彰显科学真理之所限所弊,以期有益于科学时代的人们!有益于思之事情!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以符合为要义的科学真理。

文章首先追溯了科学与哲学的同源性、希腊性,将对科学真理的审视引入哲学(严格意义上说是西方哲学)域。

接着,文章呈现了同源于哲学的科学如何从古希腊一步步演历为近代以来大写的科学,并判定符合的真理为近代科学之本质及所求。

最后,文章概要的介绍了符合的真理。

文章的第二章共分五小节。

全面地阐述了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呈现出其“无蔽"的真理视域。

海德格尔通过探究源始境域的Aletheia,认为真理意味着去掉遮蔽的状态,是“此在"的展开,真理是在“公开场”中成为可能的;自由是真理的本质;艺术就是自行设置入作品的真理;真理是用“诗’’去“思”“此在” 的真义。

非真理源出于真理的本质,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的第三章被分为两小节。

在第一节的内容中,笔者从海德格尔关于真理的两个主要文本《论真理的本质》和《存在与时间》第44节来着手,透视了符合的真理,审查并剔除了自近代以来科学理所当然地赢获的真理性,并通过海德格尔的两个命题:“科学不思”和“科学是关于现实的理论’’展示了现代科学之处境及其究竟之所谓。

呈现海德格尔对科学真理所限所弊之超越。

海德格尔并没有要彻底否定科学真理,可以说他是要为科学真理“解蔽",然而,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也有值得再思之处,此即为最后一节之探讨内容。

关键词:科学真理符合无蔽此在自由Abstra ct:T his article has n o i ntenti on to argu e a nd judge among the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a nd various viewpoint of truth,which a r e located in the well of the domain of the ep i st e m ol o gy dual mod e of thinking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1will look scientific truth from H ei deg ge r’S horizon of “nn—coverage"truth in articl e,which is in o rde r to reveal l im it at io ns an d drawbacks of scientific truth,With a view to benefit the people of the scientific age and beneficial to the things of“Thi nking"!This essay contains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introduce the scientific truth of the Ost of correspondence.I fn.stly t r a c e the homology and hellenity of sciencean d the phi loso phy,and take scru tiny abo ut scientific truth into philosophy (Strictly speaking,the Western Philosophy)domain.Then,l have showed h o w the science of homology with the philosophy evolved into cap ita l of scien ce sin ce modem times from the ancient Greek,step b y step,and judged that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is the nature and d es ir e m od e rn science.Lastly,I summarily introduce 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in article.The second chapter is divided iⅡto five sections.I have c om pr ehe ns iv el y expounded Heide gg er’S th oug ht o n t ruth,s howe d H eid eg ger’s horizon of “u n-co ve ra ge"t rut h.T hr ou gh inquiring into t he sourceful realm o f truth,thinks the truth means the st ate of removing the cov er,a nd truth is Heide ggerthat“Dase in”sho w t he m s e lv e s a nd become pos sib le in the¨ope n field";F re e d o m is the e s s e n c e of trut h;Art is truth of se tti ng itself into works;The truth is to use’’poem”to"think¨true righteousness of“D as ein丹.No n—tr uth derived from the nature of truth,is inevitable.Chapter HI of this article has been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In the first sec ti on of c onte nt,By analyzing heidegger’s two main text ab out the trut h:<<The Essence of Tru th>>an d<<Se in a n d Ze it>>NO.44,I h ave reviewed and removed th at sc ience reasonably win the truth sinc e modem times,and analysing two proposit ions a bo ut sci ence of Haidegge卜一¨Science is not thi nk in g¨a nd ”Science is the theory about reafity",the article definites the si tu at i on of sci enceat present and what’s exactly SO—called science,presenting Heidegger's transcendence of limit ati on s a nd drawbacks of scientific truth.Heidegger does not want to deny the scientific truth comp letel y.I t c a n b e sai d t hat he is to aletheia for scientitle tru th.H ow e ve r,i t is also worth re-thinking H ei deg ge r’s tho ug ht o n truth.That is the l ast o n e to explore the content.Key words:science:truth;correspondence;uncoverage;Dseine:freedom2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真理为什么在于符合事实

真理为什么在于符合事实

真理为什么在于符合事实作者:刘清平来源:《阅江学刊》2022年第04期摘要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的支持者在争论中往往忽视了认知需要尤其是求知欲作为认知行为动机源头的关键作用,结果没能看到问题的要害:由于求知欲是为了弥补知识缺失形成的对于事实真相的惊诧好奇,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們追求的真理知识只能在于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相比之下,尽管认知需要中还包含了求晰欲,尽管认知行为往往有非认知需要的参与,它们分别追求的逻辑融贯和实用成效却有可能干扰求知欲的趋真目标,产生扭曲真相的负面效应。

所以,从需要的角度看,在真理本质的问题上,只有符合论才能成立,融贯论和实用论等则难以成立。

关键词真理求知欲求晰欲非认知需要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作者简介:刘清平,哲学博士,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教授。

在有关真理本质的问题上,“符合论”长期以来面临着“融贯论”和“实用论”等不同看法的严峻挑战,甚至在争论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节节败退。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争论各方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作为认知行为成果结晶的真理知识本身之上,却很少注意到“需要”特别是“求知欲”作为认知行为的动机源头在背后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进行批判性分析,并论证一个观点:按照求知欲的本性,只有符合论才揭示了真理知识的根本标准,融贯论和实用论等其他看法都存在严重的漏洞,难以成立。

一、从求知欲看符合论的优势在西方哲学史上,主张真理在于符合事实的观点源远流长,可以回溯到巴门尼德有关“思维与存在同一”的理念那里,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说‘存在’不存在,或者说‘非存在’存在,就是假的;说‘存在’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就是真的。

” 不过,进入现代后,这种历史悠久的观点逐步受到融贯论、实用论等新颖见解的抨击,被认为漏洞百出,陷入困境。

面对这些指责,符合论者也难以展开有力的回应和反驳,只好步步退让,甚至觉得有必要放弃“符合事实”这一核心理念,倡导“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

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
毕富生
【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3
【摘要】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总页数】4页(P6-9)
【作者】毕富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06;B017
【相关文献】
1.从"符合"的真理到"去蔽"的真理--试论海德格尔真理观 [J], 黄静;余平
2.跳出古典符合真理论的窠臼——奥斯汀的“约定符合论”真理观 [J], 王西华
3.论罗素真理符合论与亚里士多德真理符合论的差异 [J], 李松枝
4.从真理符合论到真理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革命性变革 [J], 吴娜
5.试论真理的客观性——兼评真理的客观性就是真理的符合性 [J], 胡友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斯汀的约定真理符合论及其意义

奥斯汀的约定真理符合论及其意义

奥斯汀的约定真理符合论及其意义□ 杨玉成(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奥斯汀认为,陈述与世界之间的符合关系是一种约定的符合关系。

如果某个陈述实际上所指示的历史事态,与用于做出该陈述的语句所描述的事态类型足够相像,该陈述就可以被看作是真的。

奥斯汀的这种约定的真理符合论是一种弱化的、精致化的符合论,它避免了传统符合论的模糊性,又避免了强符合论的诸多困难。

关键词:奥斯汀;真理符合论;约定中图分类号:B8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7023(2003)0520034204作者简介:杨玉成(1969—),男,福建大田人,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西方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

收稿日期:2003203212 奥斯汀(J.L.A u stin,191021960)是二战后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是所谓牛津派普通语言哲学的领袖。

在真理观上,奥斯汀以维护符合论而著名,用斯特劳森的话说,他提出了精致的真理符合论[1]。

那么,奥斯汀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谈“符合”的?他的“精致的符合论”又到底有何精致之处呢?一、约定符合论的提出及其含义在1950年发表的《真理》一文中,奥斯汀认为,我们主要是对事实陈述或经验陈述使用“是真的”这个短语的。

进一步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一个陈述为真?传统的真理符合论的回答是:“在它符合事实的情况下”。

奥斯汀坚持说,这个回答作为标准英语的一部分几乎不可能是错的,但他认为这个回答可能让人误解。

[2](p.121)奥斯汀首先论述了符合论的合理之处以及他谈论“符合”的含义。

他认为,如果要用语言来达到某种沟通,除了必定要有说者“随意”创作而听者能注意到的符号簇即“言词”外,还必定要有言词之外的某种东西,即运用言词所要加以沟通的东西,奥斯汀称之为“世界”。

在他看来,正是在实际的陈述本身,在任何特定的场合都关涉世界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言词才与世界相对应,而不属于世界的一部分。

陈述总是关涉世界的,而“是真的”这个短语确实描述了言词与世界之间的某种关系,与另外两种著名的真理理论(即融贯论和实用论)相比,符合论大致是能够成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8(3):6~9 CN 53-1131/G4 I SSN 1008-7958Journa l of Kunm i n g Teachers College【非主流、非经典、非标准逻辑】收稿日期:2006-05-25作者简介:毕富生(1950—),男,河南安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逻辑与逻辑哲学研究.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毕富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00)[摘 要]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

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关键词]逻辑;真理符合论;单向符合关系;双向互适关系中图分类号:B81-06;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58(2006)03-0006-04The H istor i ca l I n sp i ra ti on of Truth Co i n c i denceB I Fu 2sheng(Phil os ophy Science I nstituti on,Shanxi University,Shanxi Taiyuan 030000,China )Abstract:Since A rist otle put for ward the Truth Coincidence Theory,Scholars foll o wed fr om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l ogical truth theory have raised different paraphrases based on the commonly accep tance of the theory,which p lays an active r ole in pushing the devel opment of the truth theory,initiat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of the truth fr om different levels .Truth is "not only the unidirecti onal coincidence relati on but als o t w o 2way mutual adap tati on one ."This p r ovides an angle of vie w of valuable further research int o the p ractical truth theory t o creatively change the world .Key words:l ogical;truth coincidence theory;unidirecti onal coincidence relati on;t w o 2way mutual adaptati on relati on “真理”一词在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涵义与在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涵义不尽相同。

在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真理指的是其值为真的命题或语句,在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真理”一词主要用来指关于某一问题的正确而系统的理论,即一类真命题或一个个真命题组成的体系。

所以,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一般并不指某一孤立的命题,而是指某一理论体系。

考虑到对“真理”一词的不同用法。

我们把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所指的真理称之为广义的真理,而把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义下的真理称之为狭义的真理。

我们经常提到的众多真理理论中的“真理”一词,实际上是在“真”的意义上被使用的,但由于学术界一直沿用“真理”一词,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提法。

为了与人们的习惯保持一致,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在本文中依然沿用这种提法,但在许多地方是在“真”的意义上使用“真理”一词。

一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是这样表述他的真理观的:“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

”[1]这就是说,命题的真假实际上取决于命题语义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如果一个命题所承载的语义正好与客观实在相符合,那么该命题就被认为是真的,反之则为假。

也就是说,命题的真假依赖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统一,真命题是主观对客观的真实写照,而假命题是主观对客观的虚假写照。

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虽然没有对何谓符合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它直观、明了,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它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存在着独立于心灵的客体,它们与主体相对立。

如果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符合。

主体和客体的存在是符合论的先决条件。

第二,人的认识能够达到客体。

如果人的认识达不到客体,也就不存在主体的认识与客体是否符合的问题。

“符合”也因此而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词。

因此,我们可以说,符合论是真理一元论,它以实在论和可知论为基础。

洛克(J1Locke)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又一位真理符合论的坚持者。

不过,洛克是从经验主义的观点出发来理解符合的。

我们可以把洛克的观点看成是由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过渡环节。

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说:“在我看来,所谓真理,顾名思义讲来,不是别的,只是按照实在事物的契合与否,而进行各种标记的分合。

在这里所谓各种标记的分合,也就是我们以另一名称称之为命题的。

因此真理是属于命题的。

”[2]566他把真理区分为思想方面的真理和文字方面的真理。

他认为“真理在于命题与事物的契合”。

这种观点和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显然是同出一辙,但命题怎样才能与事物达到“契合”呢?为了说明这一点,洛克借助了他的“观念说”。

洛克的“观念说”认为,所谓观念就是“人心在自身所直接观察到的任何东西,或知觉、思想、理解等等的任何直接对象”。

[2]100这些对象作用于心灵并在心灵中形成观念的能力,就被洛克当成了这些对象自身作为“主体”的性质。

因而,我们只有通过知觉呈现在心灵中的观念的感性知觉而了解这一观念所对应的对象及其性质,才形成我们关于这些对象的知识。

由此洛克认为,知识的惟一合法来源在于心灵对于属于心灵自身的感性知觉活动的认识,即使是关于“内部经验”观念,也只可能通过心灵对于自身的“反省活动”的感性知觉而获得。

因此,他认为,知识不外是对于我们的任何两个观念之间的联系与符合,或不符合与冲突的知觉。

也就是说,知识无非是心灵对于观念、观念之间的了解。

所谓真理的契合,首先是命题与观念达成契合,然后,命题借观念与事物的契合而与事物达成契合。

洛克一方面强调真理是观念与客观事物的符合,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观念的感性知觉等。

他认为,人心并不能直接知道外界事物,思想的直接对象只是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外界事物。

知识不是别的,只是对任何观念间的联系和一致或不相一致和矛盾的一种认识。

这样,任何命题只要使概念在逻辑上首尾一致,就可算作真理了,这就取消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倒向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尽管洛克为真理符合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释,但他的思想本身包含了许多含糊的概念。

例如,“观念”究竟是什么,洛克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

而且,“观念与事物的真相有契合关系”也纯粹是一个假定。

正是因为洛克的符合论中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才引导后来的逻辑学家们继续对真理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发展了真理符合论。

罗素(B1Russell)是符合论的忠实信徒,在亚里士多德和洛克的基础上,他对真理符合论做了许多新的阐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他的基本立场是:真理是句子(或命题)或信念的性质,句子(或命题)或信念的真根源于它们与外在事实的符合或对应。

他说:“当一个句子或一个信念是‘真’时候,其为真是凭借对一个或多个事实的关系”。

[3]140以1919—1920年为界,罗素的真理符合论在前期和后期是有差别的。

在此之前,罗素侧重于从逻辑原子论的角度来阐释他的真理符合论,即主要谈命题或句子与事实符合以及怎样符合的问题。

在此之后,罗素则侧重于从信念的角度来论证他的观点。

罗素认为,真理论主要是研究基本命题和经验事实之间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符合呢?罗素从他的意义理论出发来论述这个问题。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构成它的词的意义,二是该句子本身所包含的句法。

在词的意义的问题上,罗素坚持指谓论的观点和亲知的认识论原则。

在罗素看来,一个词的意义是由它的所指决定的,我们能否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决定于我们是否亲知该词所指的对象或该词是否能分析成我们已知其意义的更简单的词。

所谓一个句子和一个事实符合就是指一个句子的成分和一个事实的成分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句子的主词对应事实中的项,主词的意义就是它跟事实中的项之间的那种指谓关系。

句子的谓词,如果是一个表示性质的一元谓词,它表示项的属性;如果是一个关系词,它表示项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结构上的对应。

简言之,罗素认为,符合是命题(有意义的句子)与事实之间的一种结构上的同构关系。

从上述罗素对句子和事实的符合来看,这种符合包含了两个环节,首先是主词指向构成事实的项,然后是句子和事实结构上的对应。

罗素认为,确定一个命题的真和确定一个名称的意义不同。

确定一个命题的真和确定一个名称的意义最终都要依赖亲知的证实标准,但前者的证实标准和后者的证实标准不同。

其不同主要在于:“意义”的标准直接来自感觉材料,而“真”的标准要求不仅要亲知事实的各个成分,还要在思想中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从中抽出一个体现命题整体结构的意义,并且还要能辨识双方的一致。

符合对应依赖于双方而不是一方。

这就是“意义”的标准和“真”的标准的区别。

在罗素的符合论中,他最关心的是简单命题与简单事实之间的符合。

他认为,简单命题和简单事实是那种“照相式”的符合。

在一个感知活动中,我们亲知一个事件得来一个原子句,我们对这个亲知原子句的断言将不可能是假的。

关于复合命题,罗素认为,复合命题是在简单命题基础上的逻辑构造,复杂事实是在简单事实之上的逻辑构造。

了解了简单命题与简单事实是如何符合的,复合命题和复杂事实的符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罗素认为,要解释“符合”需求助于结构上的同型或相似,但“结构上的同型”并没有使“符合”这个概念更加清晰,“同构”这个概念也许要借助于结构和符合来理解。

如果这样的话,那有关“符合”的解释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循环论证。

罗素在晚年的时候曾说,他始终坚持符合论的7第3期 毕富生:真理符合论的历史启迪信条,但不知道该如何去论证。

关于真理的证实问题,罗素的主要观点是:要确定一个句子和事实是否同构,即是否和一个事实符合,亦即是否是真的,这完全要由经验的直接观察才能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