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卷(一)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
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
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
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
2023年保定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保定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金雅美学思想评论集》。
该书作者包括90多位学者和各界人士,他们以我国当代人生论美学的代表学者金雅为聚焦点,对其思想成果、理论创构、话语命题、学术道路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生动的展示。
金雅将美学研究定位在引领人类的“人文精神前行”的坐标上,定位在“共同推进人类美学发展”的目标上,定位在不断升华民族美学精神的追求上,必将带来中国当代美学新的通变、新的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具有哲学特点的美学风靡全国,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从中国文化传统看,我们一直有泛艺术、泛审美的诗性传统,艺术和审美一直是文人士大夫的重要理想寄托。
艺术和美学作为载体,可以寄寓种种人生问题,包括生命价值、情感体认、人生选择、自我个性、人格塑造等,可以熔铸关于时代、社会、个体的丰富深刻的意蕴。
中国近现代美学家对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品格的倡扬,对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种种异化的生命情状的反思批判,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够返回精神的家园。
金雅主张中国美学最终要走向人,落到人的生命涵育上,贯通于主体的生命、生活、生存实践中,这就是生命的审美化、人生的艺术化,“使生命重归于深情、高尚、生动与诗意,使生命复归于它的本真、从容与和谐”。
金雅以深沉、诗意、富有辨识度的语言,呈示了其美学不同于西方理论美学纯粹思辨样态的一种民族气韵和当代风范。
金雅在美学上的努力既是一种学术的建构和学理的建设,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诗性介入和对于生命的诗意滋涵。
(摘编自孙伟科、张明明《激活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美学——评(人生论美学的中国话语>》)材料二: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不是“美”,不是“艺术”,而是“道’’。
2023年山西太原高考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卷书,行万里路”并提,但作者却说“我觉得万卷书可以搁开不念,万里路非放 步走去不可”;明明是难得的旅行优于通常的走路,但作者偏说旅行时“人们心 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其实不少“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 绝不能强求”。
(每点 3 分,观点 1 分,分析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非秦国的天然盟友。两国是在秦国的强大实力进攻之下屈从跟随围 攻楚国的) 13.(8 分)
(1)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 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料”“轻”“骤”各 1 分,大意 1 分)
(2)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 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诈伪”“经营”“混一”各 1 分,大意 1 分) 14.(3 分)
(结合作品,“文体学”和“题材学”各 2 分) 5. (4 分)
①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契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 ②在中西方文化的对照视域中,使传统资源得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 (每点 2 分) 6.D(“也流露出悲观情绪”错误,应该是为了反衬作者对人生的热爱) 7.A(应该是“第一段用繁笔渲染”“第三段用简笔勾勒”) 8.(6 分) ①脚下的路途。奔走在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现、欣赏身边转瞬即逝 的美景。②心灵的路途。在途中静观万物,用心体察,培养易感心境,永葆心灵 的悠然、恬静与自由。③人生的路途。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路途,苦辛而有趣, 值得我们观照和鉴赏。享受今天,热情生活,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每点 2 分) 9. (6 分) ①选材灵活。文章材料丰富,小处落笔。沿途店里的伙计们、路上的行人、 秋雨中的田野等等都可入文。 ②观点新颖。作者独具慧眼,找到了新的“观照点”。例如,古人把“读万
太原市 2023 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2024新高考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详细答案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新高考Ⅰ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浙江省宁波市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3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民族风格既是起点,也是高峰,同时还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执念,各个时期价动画电影的标准都离不开民族风格这一标尺。
尤其是21 世纪之交,面对好莱坞“狼来了”的生死冲击中国动画电影在《宝莲灯》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
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甚至没有一部可以达到这一基本考核标准的作品。
对于出品方追光动画而言,在《长安三万里》之前也创作了《白蛇: 缘起》《新神榜:杨》等作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其小切口实践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第一阶段,《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相对中小成本影片,就呈现出了非常清晰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融会贯通的尝试,并且在现代动画技术上完成了多维度的经验积累。
在完成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初步积累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白蛇: 缘起》《新神榜:哪重生》等影片呈现出了“重工业化”的样貌,除了动画视效上接近世界主流动画电影的水平,在类型上也非常大胆地尝试了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废土朋克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
这种整体性“突进”的尝试,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
所以在经过第二阶段类型、风格等“极限”式探索之后,到了第三阶段,《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 杨》等影片尽管作为各自系列影片前作的延续,但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已经呈现出相对“回撤”的艺术上的均衡性,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度和完成度,特别是《新神榜: 杨》在动画的视觉特效上又默默将行业标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不仅有着稳定的票房表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登陆奈飞等知名流媒体平台。
据此,我们再回看《长安三万里》,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合家欢、全年龄向等所能简单概括的。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
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
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直接强调作品要具备教化功能;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进而通过作品来影响读者。
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
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
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
”诚哉是言。
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文以载道与情景交融等,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
比如王弼在《周易》中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即强调审美主体需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语言文字对于意象表达又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言与意象环环相扣的作用下,更好地反映主体的情感意愿。
严羽认为:“诗有别趣……诗者,吟咏情性也。
”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传统文论是深深扎根我们这片土地而生长出来的一束束“花朵”。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3月高考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3月高考模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文明“互鉴”,即在尊重文明多样性、道路多样化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也就是,在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异于本民族的文明作为镜鉴和参照,从中察照、见识、领悟、理解、借鉴异族文明可资借鉴的概念,以派生、补充本民族文明的缺失、缺憾,进而丰富、拓展本民族文明核心概念的内涵。
文明“互鉴”往往都是积极主动的,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主动接受型。
所谓主动接受,是基于自身的困惑而又从所接受的事物概念蕴涵中获得了启示。
譬如法国哲学家、戏剧家萨特在《一种情境剧》一书中,探讨了1955年6月他在巴黎莎拉·伯恩哈特剧院观看中国艺术代表团首演的《三岔口》《雁荡山》等京剧剧目时所受到的启示,发现了西方写实主义话剧艺术所缺乏的“暗示”美学原则。
萨特对中国戏曲艺术“暗示”美学特征的阐释,又反过来给予中国戏曲艺术家和研究者重要的互鉴启迪意义。
二是主动输出型。
所谓主动输出,是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积极地对外推介核心价值概念。
譬如张彭春曾主动向苏联艺术家推介“中国戏剧之完全姿势化”的审美特性,就是中西跨文化戏曲研究中文明“互鉴”的重要范例。
当年苏联有关梅兰芳和中国戏曲艺术的评论,主要观点都受到张彭春《中国舞台艺术纵横谈》这篇文章及相关报告的影响。
其中,“姿势”这一概念就出自这篇文章。
如维·伊文说:“中国戏剧里动作的艺术——姿势、舞蹈、杂技、杂耍——起着重要作用。
”又说:“双手在动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每个姿势都有具体的、永远确切的含义。
手指动作的一整套变化可供艺术家描述任何客体或心理状态。
这些手势已远非最初的造型姿势,它们一系列的组合呈现出的是优美的表演。
这是汉字的姿势。
”很显然,苏联学者在异域视野评价中国戏曲表演时积极回应与阐发了“姿势”这个概念,这使张彭春意识到可以更加主动地向苏联及欧洲戏剧界推介它。
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科学而言,存在一种已经建立的框架,使得任何科学家都可以证明别人是错误的,而且能确保所有人都能够知道这一点。
因此我觉得似乎是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的缺陷帮助了科学事业的存在与发展。
科学家有时也会犯错误,他们常会犯选择性观察的错误,因为他们有时过分主观,倾向于记住那些成功的经历而忽视了另外一些情况。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错误往往蕴含着正确的部分,或是能够激励其他人去发现真正正确的东西。
弗雷德·霍伊尔是当代最杰出的天文物理学家之一,他在恒星演化、宇宙学及其他许多问题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不少错误的古怪观点,以致观察人员与实验人员觉得必须去验证。
尽管这些验证胜败交错,但几乎在每个问题上这些努力都将相应领域的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
例如,他曾提出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来源于彗星,认为星际灰尘颗粒是些细菌。
在论证或反驳其观点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丰富的和有意义的新知识,尽管最终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这些特别的见解。
列出一些科学家犯错误的例子对科学家不无益处,揭去科学神秘的面纱将有助于启迪年轻的科学家。
在历史上,即使是像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曾犯过严重的错误。
幸运的是,正因为科学事业是一种集体的事业,所以任何个人的影响和作用都不能超过集体。
因此,即使那些最有才华的科学家犯了错误,这些错误也能被其他远不如他们的科学家发现并弥补。
不同的科学家有着不同的思考习惯,有一些可能更谨慎一些。
浙江省宁波市 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 2025届高三上11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11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
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 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
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
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成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含答案)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
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
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
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
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
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
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
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
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
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
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
“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甲卷)02·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全国乙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黄金卷02(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
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
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
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
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
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
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
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
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
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
2023年5月烟台招远市高三语文新高考I卷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5月烟台招远市高三语文新高考I卷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3-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东晋至刘宋,随着奇山异水自然之美逐渐被揭示,之前发展起来的山水作为欢宴之地、仙境、玄思证悟之场的功能,在谢灵运作品中虽还有具体而微的体现,但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谢灵运的山水书写开始将重心放在寻求奇山异水的过程,这种“异”非再是玄想的仙都或神丽之境,而是山水自然本身的神奇灵异之处。
如“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归途赋》),“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等等。
他不再如张衡、石崇他们那样描写人在山水中的宴嬉和弋钓之娱,也不再如王羲之、庐山诸释子那样将山水强调为遗怀悟道之场,他的山水世界与纷繁喧嚣的欲界相反,主体部分是空、水或水月相映的本真澄净的世界,山水之游包括欣赏动植物的形状样貌和音声,包括各种前人未曾关注到的“细趣密玩”,作者努力将身心融入那个鲜明朗畅的纯净世界。
在昭揭自然中的新奇风景时,谢灵运不但自欣于遇合山水林峦之美,还自得于对这些曾经只能孤芳自赏的林泉景致的发现。
东晋开始发展出的这种欣赏山水本然之美异且以山水知己自居的趋势,在谢灵运诗文中蔚为大观。
其《登江中孤屿》诗“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等等,都有从寻异到发现美异过程的描写。
这些奇观总是隐藏在牧子渔夫足迹都难至的地方,千古空自峥嵘,现在突然被人赏识,灵奇之域与作者之间的“合欢”之喜可以想见。
《世说新语》记载,六朝山水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其时的山水审美主体几乎都是文化精英,朴质的乡野之人虽认为石井方湖赤鳞踊出现象很神奇,却无法将此叙写出来。
谢灵运则不然,在慧眼识得山水本真之美后,虽然清醒意识到言不尽意,还是试图用文字尽力将宏阔境域里山水世界的种种细趣密玩叙写出来。
2024年4月高三语文新高考I卷备战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高三语文新高考I卷备战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墨家的科技思想,与墨子及其弟子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不开,体现了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一身兼具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和科学理论家的素质和品格。
他在力学、光学、数学、逻辑学等方面都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
墨子是手工机械制造的能手,会造车,善造守城器械,熟悉生产技术工艺,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
墨家的科技思想,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以概念和理论分析为手段,既有浓厚的实践性、实用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
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主张从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研究利用自然法则。
《墨经》总结了辘轳、滑车、车梯等器械的工作原理,提出利用杠杆、斜面移动重物,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体力劳动负担。
墨子说:“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墨家认为衡量手工技艺、发明创造的价值,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即所谓“功,利民也”(《经上》35条)。
这突出地表现了墨家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
墨家的科学思想是建立在实验科学和科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不乏重大的科技发明,但是却缺少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和归纳的思维。
墨家既能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料,又能对科学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引入实验的环节,如光学投影和成像实验、小孔成像实验,虽然比较粗糙,但它们表明墨家已建立了初具结构的科学活动过程。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就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
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
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墨学的贡献。
”墨家的科技思想与其“巧传则求其故”的命题联系在一起,对科技知识采取一种与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相似的态度。
2024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临沂市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
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
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
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
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
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
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凫.水辐.射敷.衍塞责随声附.和B.乘.机惩.创瞠.目结舌惩.前毖后C.复辟.包庇.奴颜婢.膝刚愎.自用D.陶冶.拜谒.因噎.废食笑靥.如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鼓角争鸣烽火边城刀光箭影血雨腥风B.自由翱翔危如累卵舌战群儒变焕莫测C.烟炎张天临阵脱逃虚张声势曲高和寡D.殒身不恤不容置喙层峦叠障咬文嚼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两会期间,秦皇岛公安处立足管辖区域内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措施,确保重载运输安全。
②在“三公消费”人人喊打的当下,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了公款吃喝的新办法。
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要简政也要放权,要依法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凡是市场能有效的就交给市场。
A.严密抑止调剂B.周密抑制调节C.严密抑制调节D.周密抑止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B.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福建莆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这种采取潜藏“阵地”的方式吃喝,就能吃得心安理得....吗?岂不是自欺欺人、遗害无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应该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发展好。
B.中国电影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必须解决两个环节的问题。
一个是夯实中国电影的基础工程——电影文学队伍与新人培养,另一个是电影市场不能急功近利。
C.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凌解放(二月河)代表建议我国设立国家级奖项或民族奖项,对好的文学作品大力扶持,对优秀的作家实行奖励,鼓励作家挖掘传统文化,提升整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
D.李鹏举捐赠油画作品展日前在民族文化宫举行,34幅油画作品是旅美油画家李鹏举应西藏高山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邀请,历经两年精心创作完成并捐赠该基金会。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喜剧应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曹华飞春节晚会、元宵晚会已经收官,贺岁大片、喜剧电影仍在上映;赵本山宣布“退役”,郭德纲持续鼎力;相声小品持续搭出新班子,“开心麻花”小剧场形式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泰囧》创造的票房佳绩刚过,《西游降魔篇》又大有迎头赶上之势——今春的“联欢季”,人们把注重力更多地聚焦在一个词语上:喜剧。
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
古希腊著名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多部重要的喜剧作品,如《鸟》、《蛙》等,对雅典城邦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实行批判和议论,与雅典市民社会初建的精神不谋而合;印度最伟大的梵剧《沙恭达罗》中,多处穿插喜剧角色的独白表演,以独具艺术魅力的手法讽刺着世袭制;在中国戏曲中,主要以“丑”这个角色行当担任的喜剧任务,对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尤其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昏聩,实行淋漓尽致的揶揄调侃。
能够说,针砭时弊,以幽默的形式揭露现实社会中陈旧的、非理性的、荒诞的现象,喜剧精神自发端起便坚持着现实主义的本质。
历经多少个世纪的流变,从戏曲到话剧,从曲艺到影视剧,凡有喜剧因素大放光彩的地方,必能深刻感受到针砭时弊这个现实主义精神。
文艺学家诺思罗普·弗莱如此解释喜剧的运动方式:喜剧冲突是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是从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
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也曾指出:“历史持续前进,经过很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
”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实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喜剧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
幽默,轻松,诙谐,喜剧所表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更表明喜剧精神所达到的拈花微笑的态度。
乐观主义精神是喜剧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理解生活,更勇于承受,善于反思,相信人的力量,以更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中,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
喜剧不应仅仅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
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
著名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的作品《升官图》,把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揭露无遗,相对于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作品的生命力更基于对国统区官场现实深刻的思考,它甚至揭示了永恒的人本困境。
当前,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何种表现形式为观众所接受,以及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
喜剧作品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水准,对复杂现象的理解水平,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03月)6.关于喜剧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相声小品持续搭出新班子,“开心麻花”小剧场形式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泰囧》、《西游降魔篇》等电影风靡一时,让人们很自然地将注重力更多地聚焦在喜剧上。
B.喜剧发源于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的成型之时。
C.喜剧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喜剧冲突就变成了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促使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
D.历经多少个世纪的流变,喜剧在持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喜剧精神也逐渐蕴含了丰富的现实主义精神。
7.对喜剧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鸟》、《蛙》、《沙恭达罗》等作品中的喜剧内容,针砭时弊,以幽默的形式揭露了现实社会中陈旧的、非理性的、荒诞的现象,体现了喜剧精神中的现实主义本质。
B.揭露假、丑、恶,针砭时弊,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是喜剧精神的重要方面。
C.面对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喜剧作家只有保持清醒,保持理性,才能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其作品才能体现喜剧精神。
D.要想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喜剧作品就必须保持对现实的敏锐水准,对复杂现象的理解水平,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幽默,轻松,诙谐是喜剧所表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而其针砭时弊,揭露假、丑、恶则是其内在本质。
B.喜剧不应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而应是对社会现实的无情鞭挞,应坚持深刻的现实主义。
C.《升官图》这部喜剧作品的生命力不在其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而在于它揭露了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
D.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这些都完全背离了喜剧精神所坚持的现实主义本质。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石房洞山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
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
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
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
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
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
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
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
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
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
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
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
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
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但丰草芃芃。
东北一峰东突,嶻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
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
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
其人曰:“雅乌山村也。
”亟驰去。
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
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
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嶻嵲后西北之山,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
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
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嶻嵲,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
(《徐霞客游记》节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则热水复溢.坞中溢:充满而流出B.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亟:急忙C.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执:拉住D.乃东.趋石洞之道东:东面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A.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之.二虫,又何知乃.东趋石洞之道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嶻嵲C.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石房洞山道路曲折复杂的一组是①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②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③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④东北一峰东突,嶻嶪前标,即石房洞山也⑤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⑥其人曰:“雅乌山村也。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石房洞山既有崇山峻岭峡谷山坞,又有小桥流水芃芃丰草,使作者既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又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
B.石房洞山山峰林立,道路难行,作者虽然有向导随行可供询问,仍然有几次误入歧途,险些迷失了道路。
C.本处节选详细记叙了游览的路线及沿途风景,充分体现了古代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特点。
D.石房洞山的道路虽然曲折难行,但是并没有挡住作者前行的脚步,此文能够使我们再次领略到徐霞客的执着精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
(2)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
(3)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