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新教材中的尝试落实
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教育。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
二、案例简介某中学是一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普通中学,近年来,该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大力推进新型教学模式。
在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该校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家校共育”为理念,构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三、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案例1. 自主学习阶段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具体措施如下:(1)课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2)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习心得,共同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课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合作探究阶段在合作探究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具体措施如下:(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分工明确。
(2)教师提供探究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合作探究。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 成果展示阶段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具体措施如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探究报告、PPT等,展示探究过程和成果。
(2)教师组织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同学参与,共同评价探究成果。
(3)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践效果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 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摘要】2022年4月颁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其中明确要求: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学习任务群是新生事物,“学习任务群”里的“群”是学习任务的群,而不是学习文本的群。
因此,语文学习任务群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样态:单篇课文学习;语文大单元学习;语文项目式学习。
本文主要对语文项目式学习从理论内涵、实施路径、操作流程三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对语文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项目式学习回顾传统的课时教学,是以一节课作为一个闭环,课时时间短,课时教学以聚焦知识点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易于获得知识,却缺少探究的体验,因此难于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炼了六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设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把“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设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之所以明确提确“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目的是让教师在掌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之后,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群的活动和任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改变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正是学习任务群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最大变化。
自新课标版布之后,笔者也大胆地尝试从单篇课文教学转变为关注语文项目式学习,接下来谈谈如何在语文项目式学习中进行实践与操作。
一、“语文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内涵对“语文项目式学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笔者在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尝试实践中,对“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作了粗浅的定义:语文项目式学习是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以语文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整合单元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和借助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项目式学习教学法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项目式学习教学法分析摘要:项目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学生与教师通过项目实施完成教学目标的方式。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设计合理的项目情境,幫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以此实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项目式学习;教学法1 前言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课堂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同于语、数、外等其他学科,我们也绝不能按照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教信息技术课程。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方法去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2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中项目教学法的含义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含义为:在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将相关教学项目作为基础,对于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举例说明,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式。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即使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参加高考,但是学校还是应当综合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对高中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工作均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必须在对高中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信息技术提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加强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技术的掌握程度,从而使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强化。
3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首先是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接触到信息技术,加上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对比较好。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6-24T03:59:12.568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7月作者:陈燕琦[导读]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为了有效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教师在全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下,积极的寻找一种能够充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从而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项目式学习便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题目,结合具体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项目,概述了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分析了应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步骤。
陈燕琦岑溪市第一小学摘要: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为了有效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教师在全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下,积极的寻找一种能够充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从而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项目式学习便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题目,结合具体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项目,概述了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分析了应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步骤。
关键字:项目式学习;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7-160-02前言:数学科学的进步能够极大的推动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其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义。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领域中的基础,也同时是培养优秀数学人才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的质量受到各方的关注。
项目式学习能够充分的增强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同时也能够推动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成长,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更加强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采用项目式学习,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归纳整合,进而在选择与利用的途径下达到资源优化目标;另一方面,借助项目式学习中的系统思维、合作方式、实践体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参与能力与能动能力,提升内化吸收效果,牵引其探索式学习习惯,养成学习中探索创新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项目化学习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项目化学习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它提到了优化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而随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新增部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的最终落脚点是课堂,这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实施中的难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寻求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我为张通大桥代言”是课程设计者在项目化学习中的入门案例,它以张通大桥的建设、正式开通为学习情境,以五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为目标导向,以持续的实践研究为学习样态。
下面,笔者以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设计项目化学习课程?一、设计项目背景2020年7月1日,张通大桥正式通车。
而在网上论坛,大桥的桥名一直牵动着两岸的广大网友,成为热点话题。
我校小记者随机采访20名学生,只有2人知晓此事,更没有学生能正确说出大桥的地理位置。
作为港城学子了解大桥,既是对港城建设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是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身边的国家大事。
课程设计者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任务为导向,从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出发,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
二、设计对象及涉及学科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选录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气势磅礴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基于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怀基础以及学习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本次项目化学习面向五年级学生开设。
为了充分体现学科知识在项目化学习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课程设计者对五年级下册的各个学科知识进行了梳理,整理了一份“我为张通大桥代言”的学科知识网络图。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近些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项目式教学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其摆脱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僵化、机械等弊端,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以上优势,在近些年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项目式教学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后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作用引言: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近些年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从以往的基础知识灌输逐渐转向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因此,近些年各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有目共睹。
项目式教学作为现阶段开展小学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身具有的优势使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依据教学需求设计项目,学生在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了广泛的自主思考,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本文将就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式学习的定义分析项目式学习是近些年产生的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充分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各项理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而言,所谓的项目式学习就是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科学的实践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科学的实践探究摘要: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项目化学习是打破传统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问题调研、搜集资料、整合思路、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流程,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任务。
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与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将促进学生对初中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项目化学习;初中科学一、引言科学是一门以自然为主的学科,初中科学是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结合,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其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在科学教学中占据优势地位。
本文在解读项目式教学和分析当前初中科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初中科学中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实施策略。
二、初中科学教学现状初中科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知识点相对零散的学科,传统形式的教学很难完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单纯的讲授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对科学的理解仅限于课本教材,不能将知识广泛迁移到各类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样的课堂教学与科学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
三、项目化学习内涵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提出项目任务,而任务分解与问题提出、制定学习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实现。
每一个环节都深度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理念。
相较于传统形式的讲授教学,学生不是单纯通过听讲和记笔记学习,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掌握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记忆力和操作技能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得到锻炼,各项能力均衡发展。
四、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作用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所述,项目化学习活动是围绕着学科的基本原理、重点知识及核心技能,项目式学习开始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其特征之一是真实性;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声音和选择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进行指导和答疑,并不干涉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任何环节。
运用项目化学习,实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为例
112021.4•高中对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文简为“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标中多次提到“项目学习”或“学习项目”,可见,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而备受关注。
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次提出“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之后,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夏雪梅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等研究论著中对项目学习这样定义:“项目学习是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探究、交流、展示、分享等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从而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素养的学习方式”,“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
那么,基于语文学科的项目学习是怎样的?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境为背景,以学习成果为推动,通过完成一系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实现育人目标的学习方式。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单元学习任务”中,也不乏运用项目学习理念设计的学习任务。
例如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首诗,然后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第二单元则要求每个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消息和通讯各一篇,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然后展示交流。
第三单元是建议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
第七单元则是要求学生撰写散文,然后编辑成册。
其他的单元,也或多或少地通过各种学习任务的设计来体现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 在“做事情”中学语文的教学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精选文档
小学科学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项目化教学的起源教育领域中的“项目”,目前指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即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
最早可以追溯至18-19世纪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以Rousseau等人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家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病,如忽视学生的自我发展,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等,进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进步的教育主张,其主线都是强调儿童自我发展和自主活动的重要性,这些思想都成为“项目方法”重要的理论源泉[1]。
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教育用主义代表John Dewey吸取了Rousseau等人的教育思想,创建了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体系,为项目课程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60至70年代欧美国家的教育改革,项目方法又一次成为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教育改革实践的亮点,其中以萨利?伯曼的项目学习为主导[3]。
1971年起,项目课程被列入德国一些学校的课表中,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德国盛行。
项目化教育最早的实践是出现在16世纪晚期意大利建筑学教育和工程学教育运动中。
18世纪末期,随着工程学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欧美纷纷建立了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于是“项目方法”从欧洲传到了美国,美国华盛顿大学O‘Fallon工业学院院长Calvin M.Woodward把“项目”当作一种“综合练习”,“教学”成为“产品制造”,他的这种综合练习项目,在18世纪9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中。
1919年项目教学传入我国,当时Dewey在我国宣传项目教学的思想及主张,影响了我国教育界一大批的思想家,如胡适,陶行知,张伯苓,蒋梦麟,郭秉文等,他们为Dewey的教育理论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在南京高师附小试行,其教师成为“杜威院”,开展典型的项目课程[1,3]。
1927年,在Kilpatrick来华讲学又掀起了项目教学实验的高潮,近年来,关于“项目”的研究,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大领域较多。
教学工作总结: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工作总结: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教学工作总结: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2023年,教育如同其他领域一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借助新科技和新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持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不断探索实践,以期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式教学法具体实践项目式教学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把课程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项目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措施:1. 课程设计的改进课程设计要贴近现实和学生生活,把学生关心的话题或需求作为课程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的问题和案例出发,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方案提出,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报告。
2.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帮助学生自主思考、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的“推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出发掘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知识点的记忆,但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们要主动去了解、研究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合作学习的促进项目式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协调等能力也在其中得到锻炼。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将来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加强团队协作和建立工作关系。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成效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 活化课堂氛围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学生们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兴趣爱好变得更加浓厚。
2. 增强学生学习和探究动力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其探究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那么,到底什么是项目式学习?开展某个项目或做出某个作品,就是项目式学习了吗?在项目化学习中,一定会有一个驱动性问题,它来自于学科或者跨学科的大概念。
也会有一个真实的情境,让驱动性问题在这个情境中变得有意义。
然后,在解决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跟学生、教师甚至是校外的专家进行合作,让学生以专家的身份来看待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会提供学习的技术和工具,根据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的支架,让他们去生成产品,也就是项目作品。
在教学中的实施路径分为了7个阶段。
第一步,项目启动。
这一步创设了场景,调动学生的兴趣,明确要探究的一个驱动性问题。
第二步,前置分析。
要解决驱动性问题,必须知道需要解决哪些子问题。
罗列这些子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
第三步,知识构建。
主要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与技能。
第四步,作品创作。
掌握知识和技能后,要围绕驱动性问题进行作品创作,这时候的作品很可能还只是雏形。
第五步,反馈迭代。
对作品进行不断的迭代完善。
第六步,出项展示。
要对外做展示。
第七步,项目复盘。
总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难忘的,哪些是可以在下一次做改进的。
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它非常清晰。
这个项目叫“我小小的家”,是一个海外的小学三年级的项目。
项目要回答的驱动性问题是:作为一个设计团队,我们如何为客户设计一个小房子?项目有自身的背景,这些学生所在的城市人口非常拥挤,环保的问题也一再被提上日程,所以孩子们要设计一个小房子,房子要起到环保的作用,同时居住的功能需要五脏俱全。
项目的任务是,学生要设计和搭建房屋模型,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真实的受众并且跟受众互动,说服受众“购买”他们要建的房子。
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实施要点
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实施要点作者:周雅梅来源:《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4年第05期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共安排4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八年级上册的新闻单元、八年级下册的演讲单元,九年级上册的诗歌单元、戏剧单元。
新教材的使用已有六年多,在日常教学调研和座谈交流,包括课堂观察与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活动·探究”单元具体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与该单元设计的初衷有所背离,未能落实教科书编者意图。
一、“活动·探究”单元日常教学实施困境笔者基于对日常教学、调研和座谈交流的观察与分析中,总结出“活动·探究”单元日常教学实施的以下几点困境。
(一)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教师在“活动·探究”单元具体实施中依旧采取教读课文的方式,精讲精练,逐段推进,或条分缕析,以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实践活动设计较少,背离教科书编者的设计意图。
“学校面临的调整之一在与如何让教师从按部就班进行一堂课讲授到基于单元和问题建构项目”。
[1](二)实施存在困难。
受每学期总课时、每门课程的周课时安排所限,包括备课及教研等因素影响,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在组织及落实方面不到位,导致学生相关技能培训及探究不深入,流于形式。
“学校面临的挑战之四在于课时、绩效、教研、专业发展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如何与学科项目相匹配。
”[2](三)教学方法缺乏。
面对新现象、新问题,多数教师急于想要达成目标,找不到科学的方法,相对比较茫然。
每个单元需要统筹安排,采取整合方式推进,每个任务都有紧密的关联,缺乏参考的资源和可借鉴的范式,操作过程有困难。
二、项目式学习在“活动·探究”单元使用的价值意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第五部分“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
新教育 上旬刊33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项目式学习作为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项目式学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当前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指向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强调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是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要素,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每位参与的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主动获取数学新知识,依据问题收集素材,综合信息思考解决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更加注重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和实际应用。
这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习惯,是接受式学习的有效补充。
长期以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当然也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来自实践等其他方式,这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中学阶段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因此,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就极具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项目式学习的问题设计项目式学习的关键是发掘合适的项目,要关注问题是否是现实的,还要关注问题是否是跨学科的;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提出问题;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数学计算能力,还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现实表达。
项目式学习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假设、预测结果、选择合理的数学方法,对用数学模型表达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并利用真实情境检验模型、修正模型,形成物化成果,包括项目产品、小论文或研究报告。
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生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对项目式学习要有深入的认识,把握好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原则。
依托项目式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实践探索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14期总第662期依托项目式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实践探索摘 要:新课改以来,单元整体教学意义逐渐凸显。
但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因对新教材板块把握不当,导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缺乏主题意识,教学碎片化,无法实现深度学习。
本文通过对新教材进行解析,尝试利用新教材中的Project板块作为单元教学大任务,以人教2019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Diverse Cultures”教学为例,运用项目式学习理论探索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项目教学设计,以最终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深度学习;英语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者简介:史天怡,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一、项目式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关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学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高要求教师能够超越表层知识进行教学,转变老旧的“翻译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理念,实施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相对表层教学而言,要求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引导至思维和情感的层面,在扎实英语学习基础的同时学会处理知识、能力、态度之间的关系。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建构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
依托项目式学习进行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创设真实、复杂的社会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依托,以共同解决情景问题(即项目任务)为驱动,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最终呈现成果。
项目式学习以生本理念为引领,旨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语言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向超越表层的深度学习。
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挑战在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唯分数论,重视语法教学的困境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新教材中运用项目式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依旧存在困难。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周春红来源:《天津教育·下》2023年第09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够弥补教学现状的不足,帮助教师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对课程内容展开自主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教师应提高对项目式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切实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本文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一)持续性原则将项目式学习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不仅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教师选择的项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几个课时完成,也可以贯穿整个学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中都能展开研究,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学生项目完成度时,时间并不是参考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将重点转移到最终学习成果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
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原则之一便是持续性,利用具体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课后也会继续思考项目内容,在兴趣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顺利完成项目,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合作性原则团结协作精神是每一名小学生都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践行项目,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或想法,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目标,切实保证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对相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很难凭借一个人的能力去解决,而小组学习的方式则能够有效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在互动中发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经过默契配合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和思考
项目式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和思考作者:仲玉凤来源:《教育·名师在线》2021年第12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合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也从更加强调素质到向培育核心素养转变。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受测评方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材中部分内容理论性强等多维因素影响,重教法轻学法、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逻辑轻生活逻辑、重结果轻过程的学生学习参与边缘化问题依然存在于教学前线。
项目式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地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迁移。
这与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素养立意不谋而合,为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学习参与边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基于此,筆者依据课程标准,以九年级《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对项目式学习理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实践探索。
一、澄清师生角色定位,合理入项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模式,故在项目式学习中,必须澄清师生角色定位。
若教师仍将自己定位成知识传授者或课堂话语权的绝对享有者,那么在直面“敬畏生命、国家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美丽中国”等课程内容时,就难免会走向说教式的单向灌输。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应是学生开展项目的协作者、支持者、监督者和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在选题时,教师应兼顾学生的兴趣点、认知水平及项目可操作性,合理入项。
对应课标中“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本课的核心概念是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此,笔者确立“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创业策划案”为项目选题。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摘要: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在教学改革当中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使学生从突破表面的认知,去进一步发觉和感悟到相关知识点。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其获得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当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其教学流程仍是需要对日常生活的内容进行整理、阐释,对初中生来说,项目式教学较之过去的教育方式不仅更为有趣,也更加具有启发性,对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科素养提高来说都是有利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思考引言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教育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为了真正地体现出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效果,在深入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项目化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
文章结合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对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一、“项目化教学”浅析项目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完成某一项相对独立的项目,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实施及最后的评估,并透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基本需求。
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征是“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通过“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效地得到了培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当中,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化教学,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必须正确认知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并在开展教学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即教师所营造的教学项目要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要素充分渗透到教学当中。
恰当地运用生活当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索。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又能保证学生能真正的消化课堂知识,提升课堂效率。
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一、课题的提出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目前全体教师的首要任务。
想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把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项目化学习正是强调这些要素: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驱动性任务;在还原生活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用项目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各种资源促进问题解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项目研究、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教师将以项目问题的生成、探究、解决、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
二、课题的界定(一)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1]是一种素质教育环境下的现代教育学习方式,凸显了整合学习的特征,是教师提供课题,学生展开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立足于现代教学思想,以尝试解决学习中真实问题为项目主体,将学生的个人感受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在课堂的渗透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教学创新,在知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知识体系。
(二)教学实践本课题中的教学实践指鉴于项目学习方式下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设计恰当的项目学习方案,在精心设计的驱动问题引领下,开展学科活动式学习,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并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用学到的学科知识技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项目化学习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三、研究目标(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创设符合教学规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二)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写作目的,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向生活延伸,通过有效的项目化作业设计,将文本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让素养真正落地。
项目式教学的尝试与认识
项目式教学的尝试与认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操作,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由学生主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提供任务和指导,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分工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习和提升的目的。
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块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强化了学习的体验和效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到了语文课堂。
我给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研究不同的时期文化背景下流传的故事,进行创作和演绎。
比如,一组同学研究了《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最终创作了一出以“双枪将军”为主题的小品,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演技巧。
另一组同学则研究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创作了一部小剧场,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创意和表演才华。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确定主题和展示方式等。
而学生则通过分工协作、创意发挥、演绎练习等途径展现了他们的独特才华。
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具有参与性和主动性,他们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购买相关书籍、搜集海量信息,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们充满自豪地在班级里演出了他们的小品和小剧场。
然而,在项目式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我发现教师的指导和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和具体化。
由于学生自主分工,他们的时间安排和进度把控需要得到教师的协调和指导。
其次,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对文本的解读需要更严格的要求。
在创意发挥的同时,学生也需要对原著有深入的理解。
最后,小组合作所产生的困难也需要得到解决。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工作习惯,他们在分工合作中可能会产生磨擦和不同步骤,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和协调处理。
总体而言,项目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主导、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项目式学习案例的研究设计
教学篇誗方法展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项目式学习案例的研究设计刘欣(无棣一中教育集团,山东滨州)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主要以学生为授课的主体和中心,教师作为旁观者及协助者,帮助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符合实际需求,其所构建出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项目问题,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1]。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得到了加强,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育和教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当前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这种教学理念是学生成长所需,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仍旧向学生灌输应试所需的知识,或者没有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内涵,只针对应试内容对教材做片面的讲解。
同时一些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是非常生硬的,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没有尊重或重视。
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一)教师研读教材设计项目在开展项目式学习前,需要对项目进行设计,需要体现育人观念与学科教学落实,以教师设计与引导为主。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的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是由《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当代散文及《赤壁赋》《登泰山记》两篇古文散文组成。
这三篇现当代散文内容上写景抒情,兼顾叙事和议论,并且语言优美,展现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情感态度。
此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赏析课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落实“自然情怀”人文主题。
教师可以依据这个主题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并将教学的重难点融入其中,设计成一个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合作项目[2]。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设计好主题项目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来确定小组的研究方向,并制定小组内项目式学习的任务清单,帮助学生完成清单上的任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时进行自主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项目式学习”
(1)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是源于 西方劳动教育的思想,是校企合作办 学思路的雏形,在国内为外职业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
(2)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技能的实 用性;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
(3)《项目化养育》——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 地培养您的孩子。
江苏省如皋中学
三、项目实施的效果与评价
项目主题 1 认识纯碱、小苏打
创设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认识 食用纯碱的名称由来及组成,旨在激起学生的认 知冲突,诊断发展学生借助真实情境的认知水平 与学科价值。其中,设计白纸变红的魔术实验, 不仅解决了纯碱水溶液呈碱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项目式学习在新教材中的尝试落实
——以“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探究”为例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学生的培养提 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 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典 型素材、实施认识型任务的核心活动、设计有思维深度和长 度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在真实问题 解决过程中形成多角度认识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从而获得学 科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理念呢?我们经过思 考、实践反思后认为,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进行深层 次探究的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 的有效教学方式。
发
反应原理
展 核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解释现象和梳 理知识脉络
心 素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实验方案的设 计以及项目过 程及结果的评 价等等
教学反思
如何设计课前预习单, 科学诊断出学生的素养?
01
努力方
向
项目化学习中个别化指 02
03
导如何做到全方位?
如何将学生课前诊断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单 元层面上项目设计? 打造更有深度、有素 养的课堂?
项目主题3 实验探究纯碱与小苏打的性质异同
本学习过程重在通过实验探究纯碱与小苏打的性质异同 ,发展学生的物质观、实验观、比较观,诊断学生实验探究 水平,通过落实CO32-的检验,完善项目主题2的学习。
稀
澄清
盐
石灰水
酸
项目主题3 实验探究纯碱与小苏打的性质异同
本学习过程重在通过实验探究纯碱与小苏打的性质异同 ,发展学生的物质观、实验观、比较观,诊断学生实验探究 水平,通过落实CO32-的检验,完善项目主题2的学习。
(2)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旧版 本相比,新教材中有关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 教学内容的变化。
教材特点
教材特点
教材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 、与Ca(OH)2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 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 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 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 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项目主题 2 实验探究食用纯碱的成分与性质
该学习活动设计中借助物质的检验知识,通过创新焰色 反应实验、纯碱和小苏打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诊断学生的实 验探究水平和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明确物质 的检验要依据物质的典型性质,同时还要排除性质相似物质 对检验造成的干扰,能将其有效引入纯碱与小苏打的对比探 究,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
项目任务设置
项目任务设置
项目任务设置
项目任务设置
收集预习任务单
预习任务单在上课前1~2天发给学生,并回收批阅。大 家都能认真地完成预习任务,更有一部分学生能结合预习 任务认真进行探究,深入思考。
课堂上将部分优秀的预习任务单展示给全班同学,这 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这要比任何口头评价都要真实。
江苏省如皋中学
二、案例研究 前期的分析与准备
教材特点
(1)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学习元素及 其化合物的知识,打开的第一扇门就是钠及 其化合物,通过学习要让学生逐步形成元素 知识学习的基本模式。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 性质是在学习钠、Na2O、Na2O2、NaOH后的 一个自然延续知识点,也是相对比较独立的 知识点,很适合进行项目式教学。
Na2CO3 NaHCO3
碳酸氢钠 碳酸钠
澄
澄
清 石 灰
清 石
澄清
灰 石灰水
水
水
澄清 石灰水
江苏省如皋中学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课前 预习单
课堂 活动单
课堂 反馈单
多元化自研
学情诊测
自
主
共性 个性
学
习
流
实验探究
程
课堂检测及 个性化辅导
项目化学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多元化评价
描述现象,能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对应微观上的
江苏省如皋中学
感谢各位聆听
关于“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流程图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建设与实施中 借鉴使用“项目式学习”理念,目的 是为了强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践性 ,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这里所说的普通高中 化学实践(不仅仅是实验),是基于 一个真实的项目,综合应用以化学学 科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包括实 验技能),来完成项目的设计、实施 与评价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