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考点要点归纳总结

小学教育学考点要点归纳总结

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复习提要本章概括地介绍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小学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掌握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小学教育学的各个章节,介绍其中的知识要点。

一、语文1. 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字母的认识和书写- 基础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句子的理解和构成2. 课文阅读与理解- 课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3. 作文写作要点-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二、数学1. 数字和算式- 数字的读写和认识- 基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 算式的表示和应用2. 图形与空间-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图形的绘制和构造- 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判断3.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数据的比较和推理三、英语1. 基础词汇和语法- 常用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基本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2. 听力与口语- 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问题- 运用基本词汇进行简单对话和回答3. 阅读与写作- 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和故事- 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写作四、科学1. 生物科学- 植物和动物的基本认识- 生物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 物理科学- 物体的性质和测量- 基本力和能量的认识- 日常物理现象的解释3. 地理科学- 国家、城市和地貌的认识- 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特点- 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五、社会1. 国家和社会制度- 国旗、国歌和国庆日的意义- 国家政治组织和管理2. 社会生活和文化-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规则和职责 - 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3. 基本经济常识- 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购买和消费的意义和方法六、体育与健康1. 基本体育知识- 正确姿势和基本动作的掌握- 基本球类运动的规则和技巧2. 运动技能与合作意识- 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活动- 发展自己的体育技能和健康习惯3. 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与营养均衡- 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上是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的知识要点,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重点和要求。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

《小学教育学》讲义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导言:*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一、本学科的意义(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

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反之亦然。

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

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

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

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点串讲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1.小学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其任务是培养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小学教育的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儿童的主体性、需求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针对发展阶段的教育设计。

3.小学教育的学习活动和组织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特点、兴趣和需求等,从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2.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认知学习理论等,通过理解学习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的关系: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等。

2.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3.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全面、客观、科学、灵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4.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考试评价、观察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四、小学教育的其他知识点1.班级管理与教育: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和合作精神。

2.家校合作: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科教育知识:了解小学各学科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

通过学习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指导。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小学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儿童教育的学科,旨在培养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和能力。

了解小学教育学的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教育学的各章节知识要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

一、幼儿教育1. 幼儿身心发展:了解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生理、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2. 幼儿教育原理与方法:了解婴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例如情感教育、启发式教学和教学游戏等。

3. 幼儿园管理与评估:了解幼儿园的基本管理和评估方法,包括师资培养、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日常管理等。

二、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发展概述: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小学课程改革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发展。

2. 小学课程设置:了解小学的各个学科和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等。

3. 小学教育管理:了解小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校长和教师的角色、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家庭合作等。

三、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和目标,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培养。

2. 数学课程: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数的概念、运算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学习。

3. 英语课程:了解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基础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养。

4. 科学课程: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自然和生活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了解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法:了解合作学习法的特点和操作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教学设计: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

总结:小学教育学的各章节知识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要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大全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一是“生存竞争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

二是“生物冲动说”,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Nunn, P. T.)。

(二)心理模仿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

(三)劳动决定说前苏联学者主张:“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起源。

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四)生活需要说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

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

(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验和制度规条等。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小学教育学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知识要点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3、赫尔巴特于I860年发表了著作《普通教育学》。

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4、传统的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强调“教育即生活” “社会即学校” “从做中学” 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5、教育学的作用:①使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念,指导教育实践。

②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③使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第一章1、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奴隶社会的教育三封建社会的教育四资本主义教育五社会主义教育2、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①贯彻“三个面向”②实施“科教兴国” ③推进素质教育3、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

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是就学校教育而言。

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5、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6、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二是决定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第二章1、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2、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过程。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5、行动研究法: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6、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概括7、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

他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三部分: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二、知识点1、横向的教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学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教育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

4、《论语》由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5、中国战国时期乐正克《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作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

7、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中8、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从此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9、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让一切儿童都接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详细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他写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0、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1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1讲:小学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课件讲义讲义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1讲:小学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课件讲义讲义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四、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根据各省市情况的不同,对教育学考试试卷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做题的时候请大家仔细看清题目与分值。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例题: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寅学制
答案:B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
填空: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实施的学制而且实施的学制)。
壬子学制(民国政府1912年,教育制度新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六三三学制)
一般内容课外活动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目的
二、考试题型题量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与人类社会同一时期出现的早期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八章课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改革第三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现行课程标准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即学科1.在古代历史上,便有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的传统。

2.对科目的价值进行了论述3.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被视为学科的内容或教材。

4.优缺点:(1)学科课程有其逻辑性及系统性强的优势,有利于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然而,只注重学科课程势必会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离,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不利于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二)课程即经验1.所谓课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它取决于学习者个体亲身的经历,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2.经验说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3.优缺点:课程经验说注重个体的能力,关注个体经验的不断获得,往往忽略了系统学科的学习,操作起来较为困难。

(三)课程即活动1.课程是指有计划的学科或其他活动。

2.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有其他内容如劳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也不只是内容本身,还有对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含义。

(四)课程即文化再生产1.鲍尔斯和金迪斯为此主张的代表人物。

2.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要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五)课程即社会改造1.代表人物是巴西的费雷尔。

2.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去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课程引导,年轻人就能准备好并有能力改造世界。

二、课程的种类(一)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谓最早的学科课程。

2.学科课程的设计以学科为中心,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小学教育学讲义

小学教育学讲义

小学教育学讲义标题:小学教育学讲义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讲义将深入探讨小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二、小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小学教育的基础。

小学课程应包括基本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游戏化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果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长爱好等多个方面。

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包括考试、观察、作品分析等。

三、小学教育学的实践应用1、教材选择教材是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

在选择教材时,需要考虑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2、教师角色教师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关心和爱护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与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小学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的学科。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小学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全面的评价方式。

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参考文献[1] 王晓红, 王素霞. 小学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小学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3]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到4章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到4章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到4章
第一章:小学教育的基本概念
小学教育的定义
小学教育是指为6-12岁的儿童提供的初等教育,旨在培养他们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

小学教育的特点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
3.课程内容生活化、具体化,贴近学生生活。

第二章: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小学教育的起源
小学教育最早起源于古代各国的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教育形式。

小学教育的发展阶段
1.早期小学教育:以传道授业为主,较为单一;
2.现代小学教育: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提倡启发式教学。

第三章: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体育等多个学科,涵盖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小学教育的课程实施
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章: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小学教育的评价目的
小学教育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教育的评价方式
1.笔试评价:主要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综合评价:结合考试成绩、综合能力、品德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定。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1到4章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教育国际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教育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 教育服务。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
构建更加完善的小学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
特点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 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包括小学教 育制度、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 容、小学教育方法、小学教育评价等 。
任务
揭示小学教育原理,指导小学教育实 践,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经验总结到理论概括,从单一研究到综合研究,从本土化 到国际化。
展。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 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 识的方法。
直观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 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 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挑战
01
挑战
02
03
04
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 源短缺。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学业 负担过重。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案例分析
01
国内案例
04
国外案例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解PPT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解PPT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 解PPT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小学教育基本理念与原则 •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 小学智育与学科教学 • 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评价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素养提升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小学教育学》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与定位
德育与心育相互促进
德育与心育相互补充
德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和良好的品德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 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 德规范。
德育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 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二者相互补 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德育与心育相互渗透
《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目的与制度、教学原理与方法、德 育原理与方法、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课程结构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心理 调适技巧和方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好地面对 挑战和困难。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律性等品质。
美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途径
01
02
03
艺术教育课程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 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接 触和了解各种艺术形式, 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小学教育源流第一章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小学教育的产生第一节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生物起源说(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一是“生存竞争说”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能,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二是“生物冲动说”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Nunn, P. T.。

)(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二)心理模仿说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

(二)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三)劳动决定说随着资产阶级世俗国家政府的确立,小学教育的举“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前苏联学者主张:办权也从教会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世俗政府手中,小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学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

这种公立化,主要通过”起源。

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小学教育运行的法制化来强力推进。

世界各国先后(四)生活需要说颁布了关于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

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三)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学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到所二、学校教育的出现有适龄儿童,不分出生的等级和男女的性别。

教育(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对象普及化,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要特征,它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动。

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等的基本原则。

基础。

(四)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与基本的科学与世俗知识,开始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超越宗教知识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五)小学教育课程学科化积累的可能性。

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是一种艺术化的课程,但是,(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随着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课程出现了学科化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的趋势。

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具体来说,那时取得的课程成就主要有:第一,编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写出教材。

第二,形成了以“分科”为主要形式的验和制度规条等。

课程体系。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一)近代小学的发端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据考证,我国近代正式成立的小学,当以1878年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光绪四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后改称(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只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梅溪学校)为最早。

三是将教学案例研究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四是在教学案例研究时,可组织日常公开教学;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外1897年,五是废除家长“参观学习”的活动方式,引入家长、院”就是小学。

这可视为中国公立小学的始祖。

教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参与学习”的活动方式。

师由南洋公学师范院学生轮流担任,所以也可视为第一章习题中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之始。

后来,外院改称“南一、填空题洋公学附属小学”。

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有生物起源说、______、(二)小学教育制度的初创劳动决定说和生活需要说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2.生产力进步、文字发展和______等来自经济、文任务、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类学校的系统,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出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

“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基础,第一次系统3.我国制订的第一个学制是______。

构筑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4.1986年我国颁布______,标志了小学教育作为义育体系。

自此,我国近代小学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得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纳入了法制轨道。

以确立。

5.______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一种主(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完善要态势。

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是“六年制”和“五年制”并二、选择题,即小学六“六三制”存,正朝着“六三制”靠拢。

1.认为教育起源于生存竞争的学者是(),则为小学五年,初年,初中三年;而“五四制”A.孟禄 B.利托尔诺“六年制”是我国小学的基本学制。

中四年。

C.沛西·能 D.巴拉诺夫小学教育的走向第三节2.一、走向学习共同体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一)学校成为共同体A.融合“教“拥有共同的目标”学校成为共同体,主要包括、B.分离C.对立师成为领导者”以及“家长成为合作者”D.矛盾3(二)连贯的课程.为中国小学教育“艺术化”阶段奠定实践与思想基础的思想家是(连贯课程以语言为中心,形成具有共性的核心课)A. 荀子程,并且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

B.孟子C. 老子(三)促进学习的环境D.孔子4.中国的学校化教育基本成型于()促进学习的环境,主要包括“达成目的的教学方A.五帝时代 B.夏商周时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为孩子提供的各种服,式”C.秦代务”。

D.汉代5(四)品格的塑造.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中,西方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是(学校需要致力于学生品格的塑造,培育学生养成核)A.三艺心美德,让学生有理想地生活。

B.四艺C.六艺二、创建理想的小学D.七艺6小学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成功经验.西方“学科化”小学教育课程,典型代表是赫,主要有:尔巴特的(一是课堂教育要实现“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学)A.“经验”课程;习”B.“生活”课程C.“活动”课程二是以学习作为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废除一切与D.“教材”课程.建立起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形态的标志是颁布7 学习无关的东西;只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实施()一是生活化的小学教育;二是学校化的小学教育;B.《钦定学堂章程》A.《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三是走向学习共同体的小学教育。

奏定学堂章程》 D.《C.《普通教育暂行办法》3. 近代西方小学教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三、简答题一是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1.学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二是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2. 小学教育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至今展现出哪些三是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基本形态?四是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3. 近代西方小学教育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五是小学课程学科化。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我国与西方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异1.1. 同点?我国小学教育的近代发展历程表现出基础化、法制化和普及化等特点,这与近代西方小学教育发展2.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快速发展阶段?有哪些标志性事件?第一章习题答案的时间推迟到了20世纪初。

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等一、填空题影响和制约,就普及化来讲,我国小学教育真正开1.心理模仿说始迈出强有力的步伐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以国2.阶级分化家强制力量保障推行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3.壬寅学制2. 教育史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小学形态是从19世.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纪末期开始构建的,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从.走向学习共同体5近代小学教育的构建到现代小学教育的确立和发二、单项选择题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B .1(1)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

标志性事件主A .2要有: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实施了《奏定学堂D 3.章程》,建立起了近代小学教育形态;盛宣怀于光B .4绪23年(1897年)创办南洋公学,建立起了具有5. D 小学性质的外院,成为中国近代公立小学的开端;D .6等。

D 7.(2)改造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三、简答题体系。

标志性事件主要有: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学校产生的主要条件有:1. 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部颁布《普通教)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直接的生1(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建立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专架。

1922年实施新学制等。

门教育者的出现,为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3)建立新中国的小学教育体系。

标志性事件主条件。

要有:1949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2(颁发;1963年制定和颁发新的中小学课程;1980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构成年《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1986年了学校教育出现的文化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九)阶级的分化也加速了学校教育的出现,成为(3年义务教育;等等。

学校教育出现的政治基础。

小学教育展现出三种基本形态,依次是:2.只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学教育特性第二章第二,教育结构影响着社会结构。

小学教育的价值特性第一节一、小学教育的文化规定性(1)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复制,维护社会的稳定;(一)小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2)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小学教育是在人类学校教育历史中逐渐分化和成(二)小学教育是一个教育结构实体由此,熟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结构的内容:实体性教育结构、规范性教育结小学教育成为人类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一种特构。

殊生存与发展方式,成为一种特殊文化。

国际上,一般将教育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小学教育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小学教育始终是一种文化为第一级教育、中等教育为第二级教育、高等教育活动。

为第三级教育。

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小学教育也表现为一种文二、奠定基础的功能定位化活动。

(一)为教育发展奠定基础(二)文化的价值是优化人的生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小学教育的发“劳动说”“需要说”价值有多种定义,如“属性说”展为基础和前提,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某就是和“关系说”“效应说”等。

文化的价值,(二)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对象的属性对人成为‘人'所具有的意义”。

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一切文化活动的价值,都需要回到这些活动对人的对个体发展的奠基功能主要表现在:“生成”的意义这一层面上予以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