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精编版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精编版

起兴
托物引喻,
兴是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辞。
婉转曲折, 明朗浅显, 耐人寻味, 有民歌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
一柱思华年。(李商隐 此而思及“华年”,委婉含
《锦瑟》)
蓄,耐人寻味。
格。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 写的内容作必要 的回答。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
使结构显得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
上片除了“念去去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 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情 实事,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 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 凄楚,是实写;下片写对别 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 意描绘了词人孤独寂寞的 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 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用典
用事作典,“想当年,金戈
正面、 侧面描 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 正面的、直接的 描写是正面描 写;通过对描写 对象周围人物或 环境的描绘来表 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是侧面描写。
突出描写对 象,烘托环 境气氛,丰 富意境形 象。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 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 这首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 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 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 谁?(白居易《杨柳枝 树的娇美形态。 词》)
语言简练含
蓄。以简代 繁,以实代 虚,以奇代 凡,以事代
诗中用“绿”和“红”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 红瘦。(李清照《如梦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 令》)
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情。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反问 叠字 记叙
用疑问的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_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刀。(贺知章《咏柳》) 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 义。
联想
中类似的特点联 系起来造成一个 典型。 人们在已有材料 和观念的基础 上,经过联想、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环境的描绘来表
现所要描写的对 象是侧面描写。
名称
说明
即景抒情,表达
作用
例句
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 直截了当, 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 一层楼。(王之涣《登 鹳雀楼》) 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 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 合在了一起。
名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
表达作者强烈的 爱憎、好恶、喜
作用
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
例句
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
乡。鸡声茅店月,人迹 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 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 感慨。“客行”与“故乡” 梦,凫雁满回塘。(温 庭筠《商山早行》) 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 “悲”字来。
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前两句描写昔日繁荣,与最 把两种不同的事 对比 对照
物或情形作对 照,互相比较。 渲染气氛, 突出题旨。 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后一句描写的今日的冷落 飞。(李白《越中览古》)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 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托物引喻,
照应
写的内容作必要
紧凑、严谨, 时。漠漠帆来重,冥冥 首尾圆润, 文生绚彩。 鸟去迟。(韦应物《赋 得暮雨送李胄》)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件57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件57张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
对偶的作用
1.结构对称,形式整齐; 2.节奏鲜明,音节和谐,琅琅上口; 3.高度概括,凝炼集中,富有表现力。
7.叠字
叠字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作用: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调作用;②能使诗 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人物 特征更生动形象。
叠字举例
• 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白头吟》) •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声声慢》)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课本借代举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代精锐的部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沾巾”代哭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雁”代书信)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以官职代王昌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代史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代落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绿”代叶,以“红”代花)
比喻的表达效果
1.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 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2.给读者联想和想象,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文采斐然,更有感染力。
2.比拟
比拟分类
1.拟人:将物比作人。 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 光到晓穿朱户。
2.拟物:将人比作物,或 将此物比作彼物。 如:却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将抽象 的愁拟作具体的有重量的 物)
常见借代
22.南冠:囚犯 23.同窗:同学 24.烽烟:战争 25.丝竹:音乐 26.垂髫:小孩 27.伉俪:夫妻 28.三尺:法律 29.膝下:幼儿

诗歌表达技巧——(二)修辞手法

诗歌表达技巧——(二)修辞手法

例2:“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 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 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 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 帆南去如飞鸟。”(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 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 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 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 出了舟行之快。
古诗借代例举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李清照《如梦令》)【析】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 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 凋零。 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
易《琵琶行》)
【析】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 《琵琶行》) 【析】 诗中的“鞍 马”代“客人”。 例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析】 诗 中以“杜康”代酒。 例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析】“朱门”指代居住 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 外的凄惨景况。
例3:“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 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 梅》) 【析】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 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 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 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 彼物来写 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 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古诗诗赏,主要是拟 人。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 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 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 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 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 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之 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之 修辞手法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山溪渡”比作 “交情” 、“水上
风波”比 作“人生波折”。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 验的主旨。
可见人的愁之深,借以衬托征人的悲凉心情。
09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
⑴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借代,珠翠为宫女头上的珠宝。代指皇帝身边的那些宫
女、妃嫔。
09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
年粉黛,何处笙箫?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借代,反问 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
均属借代;“何处笙箫?” 反问。
“粉黛”类似有“娥眉不舒”中“娥眉、红颜、倾国”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06安徽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 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 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62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62张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故意设置疑问),接着自己
把答案说出。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 (1)突出强调作用: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表 达情感态度; (2)引人思考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3)提纲挈领作用: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清思路、 提纲挈领的作用. (4)开头: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中间:承上启下,突 出内容;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折杨

萧译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 ,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①运用比问喻:手“法山,似山莲如花莲艳花,般流明如艳明,月水光如”月两光句般素洁 ,以莲花喻山历,来以为月人光称喻道水,,请形简象要写赏出析了。山之明丽与 水之清澈,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下山水风光。②以乐 静写哀情,山水的美丽与下文猿声的悲哀、游子的愁 绪形成反差,凸显了游子思乡的悲哀。
辞手法。(6分)
比拟、排比。①“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 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 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 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设问 反问 反复 双关 互文 顶真 列锦
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做比方 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经常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
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语言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描写生动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征; 3、化深奥为浅显,表达某种情感; 4、化冗长为简洁,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 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 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作用: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运用反语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 意思。②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 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此 语表达加强效果。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形 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讥(反话正说)、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 亵)、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三、双关
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同音和多 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 意在彼的修辞方式。作用:利用语意相关或语音 相似的特点,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 而意在彼的效果。善用双关语,能曲折地表达思 想感情,使语意含蓄,也使语言幽默诙谐。 例句:莲子心中苦,梨儿腹—金圣叹 例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 社会上淫靡之风。)
九、顶真: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 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
作用:内容上是强调主旨;形式上是有回环跌 宕的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 阅读这段曲词,完成下面的题。 •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 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 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 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 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 泣寒螿注;泣寒蟹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螿:寒蝉。 问:这段曲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结合诗 句简析。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高三诗歌鉴赏总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列锦
③意境美。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 幅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 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 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 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情和景
比喻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 动外,能突出事物特征。 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 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动化,写得形 象生动。“飞鸟”喻“孤帆”,突出了舟行之快。
双关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பைடு நூலகம்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
山园小梅[1] 众芳摇落独暄妍[2],占尽风情向小园[3]。 疏影横斜水清浅[4],暗香浮动月黄昏[5]。 霜禽欲下先偷眼[6],粉蝶如知合断魂[7]。 幸有微吟可相狎[8],不须檀板共金尊[9]。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注释】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了拟人 [2]暄妍:明媚鲜丽,形容梅花开得茂盛美好。 [4]疏影:疏淡的梅枝花影。 的手法。 [6]霜禽:依林逋“梅妻鹤子”之情趣,解作“白鹤”为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 佳 [7]合:应。断魂:销魂,形容神往。 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 [8]微吟:低吟。狎:亲近,抚爱。 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 [9]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此处指歌唱。金尊:金樽, 精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 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学会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表达效果;(3)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3)引导学生感受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美感,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诗歌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理解;(2)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学难点:(1)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2)创作中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2)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课堂讲解:(1)讲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举例分析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子;(2)每组选取一个例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3)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情况和表达效果;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文本;2. 相关修辞手法的参考资料;3. 写作纸张和文具;4. 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修辞手法的运用;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创作实践法:学生通过诗歌创作,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通感)、比拟、夸张、排比、对比、反问、设问、反复、叠词、双关、借代、对偶、互文、顶针等。

2、答题步骤:①指出修辞手法。

②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手法(内容、效果)。

③诗人情感。

形象类1比喻诗词中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耐人寻味。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把抽象的愁绪比作具体可感的江水,生动形象地写出愁绪如滔滔春水,透露愁情之绵长深重。

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尘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以“羁鸟”、“池鱼”自比,“旧林”、“故渊”比喻清新的农村、和谐的自然。

多个比喻连用,形象地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归耕田园的隐居之意。

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练一练:指出下列句子的本体与喻体。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刘攽《雨后池上》)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烟草”连天,说明“闲愁”之多,“风絮”满城飞舞,表示“闲愁”的纷烦杂乱,“梅雨”连绵,说明闲愁的连绵不绝、永无尽期。

这三个比喻,立意新奇,形象生动,令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遮天漫地,茫茫无边,拂不去,躲不了。

诗人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烟草,风絮,梅雨”,不仅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同时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诗歌表达技巧大全

诗歌表达技巧大全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精妙的艺术形式,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情感。

要想写好一首诗,不仅需要有灵感的启发,还需要掌握一些表达技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技巧,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意象和比喻意象和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给诗句增添生动的形象感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达力。

比如,用“红日”比喻希望的到来,用“残花”意象化凄凉的境遇,这些形象化的描绘为诗歌注入了生机和情感。

二、韵律和节奏韵律和节奏是诗歌独有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押韵和平仄的处理,使诗歌既具有美感又易于朗诵。

韵律和节奏的掌握需要对诗体的要求有所了解,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此外,采用变换的句长和句式,如以长句和短句相间,以平仄错落有致,能够增加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抒情和描写抒情和描写是诗歌中常见的形式之一,通过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将作者的内心世界或外部环境生动地展现出来。

抒情可以是对爱情、友情、家国之情等的真挚表达,而描写则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山水、花鸟、人物等景物的美丽和特点。

通过合理运用抒情和描写,可以提高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四、隐喻和拟人隐喻和拟人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把一种事物的属性或特点用于另一种事物的描述,使得诗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例如,用“浩渺星海”隐喻爱情的广阔和深远,用“春风拂面”拟人化自然的温暖和亲切。

这种隐喻和拟人使得诗歌更具启迪性和思考性。

五、对仗和对偶对仗和对偶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相似语音的词语或相同结构的句子进行搭配,使得诗句更加平衡和和谐。

对仗和对偶能够在音韵上形成一种对称美,使得整首诗篇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比如,“天苍苍,野茫茫”中的对仗,以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对偶,都使得诗句更加饱满和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二)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的性格很像他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 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 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一、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3.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4.结构技巧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 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 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 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 一修辞手法的?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详解析)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 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
反 问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借代 比喻
对偶
一、修辞手法: 定义: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 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 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常见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 常用的:对比、设问、反问、顶真、 互文、双关、通感。(用典有些资料也 归为修辞手法)
1、比喻:
——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 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 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作用: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 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繁为简。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等,高考不要求区别, 考试时直接答比喻。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再别康桥)徐志摩)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 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 儿宏儿。 (《故乡》鲁迅)
(拟人)
(拟物)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 比喻的词往往就是名词。。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仿的事物) 的特 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例①:河岸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比喻) (比拟) 例②:河岸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5.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 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 比、哀与乐对比等。 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 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 对比双方没有主次,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 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 表现。 —— 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衬托(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三)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 征代替人。 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1、不畏强御,且知兵。 2、服阕赴京。 3、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 入城 4、贼攻七日夜,不能拔, 引去。 5、以靖乱源 6、鹏尽系世宁家人 7、而荐达贤士如不及。 8、都御史陈九畴坐累废; 9、与人语,呐不出口,及 具疏 10 、璁、萼德之,世宁不 肯附会 11、论事多牴牾。 12、帝始终优礼不替。
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3、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4、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5、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6、波心荡,冷月无声。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9、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10、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拟人 夸张 借代 双关 设问 通感
诗歌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规定: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 力层级为D。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 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 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 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比喻的种类:
(1)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 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3)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通感:
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 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作用:创造出更鲜明的形象,开拓出出新颖的 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 色》

9.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 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黄庭 坚《望江东》)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 龄《送魏二》)

10、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了.(借喻)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
3、比拟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 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赋予此物以彼物 的特征、灵性;能使人产生联想;表意更加丰富。







强御:豪强,有权势的 人。兵:军事。 服阕:服丧期满除服。 急:猛烈。驰:骑马快 跑。 拔:攻占。引:退。 靖:平息,平定。 系:关押,拘禁。 荐达:推荐,荐举。 坐:因。废:废黜,罢 官。 呐:言语迟钝。具:写。 德:感激。附会:附和。 抵牾:抵触,矛盾。 替:废弃,贬斥。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1、夸张: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 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12、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
6.互文: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 合而见义,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作用:结构工整,内容丰富,相互补充,言简意赅。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木兰辞》) 7.反复:能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