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公路平曲线加宽值计算
公路弯道超高值计算与加宽值算

高次抛物线过渡:bx = (4k3 - 3k4)b
(5)旋转断面: (x≥x0)
x
旋转阶段横坡度ix: ix Lc ih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0.3%时:
ix
iG
ih ix
ih iG Lc x0
(x
h cx
x0 )
h'cx
iG
iG
h c"x
iJ
bx
b
bJ
B
bJ
旋转阶段超高值:
i2 p
p—超高渐变率
H
i2
iz
即旋转轴与行车外 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对坡度。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2
H Lc
b(i1 ih ) 2Lc
Lc b(i1 ih ) 2i2
Lc b(i1 ih ) 2p
b
ih
H
i2
iz
3. 《规范》推荐公式:
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
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 平曲线加宽要求: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 内侧加宽。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 的1/2采用。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 列数值的1/2采用。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V=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二级及二级以上和V=40km/h的三级公路公路采用第3类加
平曲线路面加宽计算—缓和曲线法

平曲线路面加宽计算—缓和曲线法
胡跃苏
【期刊名称】《中南公路工程》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公路平曲线路面加宽过渡方法,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规定,通常有以下三种:一是在相应的回旋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是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采用此法加宽后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不能成为回旋线,且在加宽过渡段起讫点路面内侧边缘线多呈折线型;二是在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一定要求的二级公路上,按高次抛物线之形式过渡,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第一种方法中所出现的转折点;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胡跃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4
【相关文献】
1.特殊车辆平曲线路面加宽的计算 [J], 陈桂军;林杰;罗珂
2.公路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长度计算 [J], 战高峰;徐会杰;朱福
3.浅谈公路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计算 [J], 杨斌;王志军
4.用圆弧作为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的尝试 [J], 彭飞;杨帆
5.非对称缓和平曲线任意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J], 马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图2—12 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路面未加宽前的内侧边缘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外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一般新建公路多用绕内边缘线旋转方式;旧路改建工程多用绕中心线旋转方式;绕外侧边缘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
2.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值。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
三种超高过渡方式各有优缺点,中间带宽度较窄时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边缘旋转;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图2—13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三)超高缓和段长度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2—23)式中:Lc —超高缓和段长度; B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i —超高旋转轴外侧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与原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纵坡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
浅析路线设计曲线加宽的计算方法

浅析路线设计曲线加宽的计算方法道路的建设在如今的国民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工业、农业等很多方面都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任何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运输环节,这样繁重的道路运输为道路桥梁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想要高质量的完成运输工作,就要不断地进行道路桥梁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道路工程更加的符合发展需求。
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我们进行了很多方面很多领域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使得道路桥梁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文章主要针对路线设计曲线这一方向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路线设计;曲线加宽;计算方法引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使得我们在很多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想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加以改革。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我国在道路桥梁领域有着非常古远的历史。
我国在各个领域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许多科技水平却落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很多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道路桥梁等方面就是这样,在三十年的发展的进程中,道路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所改善,今天的人们更多的关注是设计的方案,关注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 路线设计浅谈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道路桥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
由于需求的不同在公路建设中划分的越来越细致化,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区建设都是老城区的道路,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当初的设计的理念以及对于未来的发展需求的考虑都不是很充分,这样就很难满足今天人类社会发展需求。
这样旧的街道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在很多的方向与领域都存在着问题,尤其在旧路改休的过程中问题很多,我们相应的设计的部门要从实际的情况入手这样才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几点必须进行考虑,地理情况、土质等问题。
在设计中要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范化,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安全、稳定性、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全面路线设计。
圆曲线最小半径及平曲线加宽

各级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
公路等级 一般地区 积雪冰冻区% 高速公路 10或8 6 一 二 三 8 四 备注
平曲线加宽值
加宽 类别 1 2 3 汽车轴距加前悬% 5 5 5.2+8.8 圆曲线半径 加宽值 250☞200 <200☞ 150 0.4 0.6 0.6 0.7 0.8 1.0 <150☞ <100☞ 100 70 0.8 1.0 0.9 1.2 1.5 2.0
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极限值(m) 一般值(m) 路拱≦2.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2.0% 120 650 1000 5500 7500 100 400 700 4000 5250 80 250 400 2500 3350 60 125 200 1500 1900 40 60 100 600 800 30 30 65 350 450
具体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要求: 1.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向适应,并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2.一般情况下尽量选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受地形限制及其他特殊困难影响才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3.桥位处两端设置圆曲线时,一般大于一般最小半径。 4.隧道内必须设置圆曲线时,应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5.长直线或陡坡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圆曲线。 6.不论偏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7.改建公路工中利用现有公路路段,设计速度为40km/h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可采用50m;设计速度为30km/h的 最小圆曲线半径可采用25m。 8.半径过大也无实际意义,故一般小于10000m,大于10000m则几乎为直线。
20 15 30 150 200
用极限最小半径。
计速度为30km/h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备注
公路平曲线计算A

节1:公路平曲线计算资料一、实用计算公式集成1.辅助公式切线角:(因而) L为缓和曲线长度变量切线增加值:-曲线内移值:2.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图示坐标系)X坐标公式:Y坐标公式:其中HY点坐标:3.元素计算公式切线长:+Q园曲线长:曲线总长:外距:切曲差:4.园曲线距离H1:任意角:(变量X1为设定值,以此式算出中间量)B半曲线宽:园曲线上任意点坐标:X1为设定值对应:5.坐标变换公式:二、学以致用——经典例题之一的手工计算图纸上说:交点桩号为:JD=20287.675M,转角A=30°,园曲线半径R=300M,缓和曲线长LS=70M.求曲线元素及主要点里程桩,然后作曲线放线计算.解:①元素计算:敷设角B0=LS/2R*180/3.1416=6.6845°=0.116673弧度.切线增长值Q=LS/2-LS^3/240R^2=34.984M曲线内移值P=LS^2/24R=0.681M切线长TS=(R+P)TAN(A/2)+Q=115.551M园曲线长LY=R(A-2BO)=87.08M曲线总长L=LY+2LS=227.08M外距E=(R+P)/COS(A/2)-R=11.287M②主点里程桩计算ZH=JD-TS=20172.124MHY=ZH+LS=20242.124MQZ=HY+LY/2=20285.664MYH=HY+LY=20329.204MHZ=YH+LS=20399.204M③园曲线参数H1=RCOS((A-2B0)/2)=296.845MB=RSIN((A-2B0)/2)=43.387M节2:新的计算方法一、概述1.由于全站仪的普及,使已知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后(不论是相对坐标或高斯坐标)再找出已知坐标值的第三点在地面上的位置变得迅速、准确而简单。
2.因此,各设计施工单位制造了许多适用的计算软件在使用和在网上叫卖,我下载了一个名叫【缓和曲线。
EXE】的免费程序,他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手工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公路平曲线计算A

节1:公路平曲线计算资料一、实用计算公式集成1.辅助公式切线角:(因而) L为缓和曲线长度变量切线增加值:-曲线内移值:2.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图示坐标系)X坐标公式:Y坐标公式:其中HY点坐标:3.元素计算公式切线长:+Q园曲线长:曲线总长:外距:切曲差:4.园曲线距离H1:任意角:(变量X1为设定值,以此式算出中间量)B半曲线宽:园曲线上任意点坐标:X1为设定值对应:5.坐标变换公式:二、学以致用——经典例题之一的手工计算图纸上说:交点桩号为:JD=20287.675M,转角A=30°,园曲线半径R=300M,缓和曲线长LS=70M.求曲线元素及主要点里程桩,然后作曲线放线计算.解:①元素计算:敷设角B0=LS/2R*180/3.1416=6.6845°=0.116673弧度.切线增长值Q=LS/2-LS^3/240R^2=34.984M曲线内移值P=LS^2/24R=0.681M切线长TS=(R+P)TAN(A/2)+Q=115.551M园曲线长LY=R(A-2BO)=87.08M曲线总长L=LY+2LS=227.08M外距E=(R+P)/COS(A/2)-R=11.287M②主点里程桩计算ZH=JD-TS=20172.124MHY=ZH+LS=20242.124MQZ=HY+LY/2=20285.664MYH=HY+LY=20329.204MHZ=YH+LS=20399.204M③园曲线参数H1=RCOS((A-2B0)/2)=296.845MB=RSIN((A-2B0)/2)=43.387M节2:新的计算方法一、概述1.由于全站仪的普及,使已知坐标系中两点的坐标后(不论是相对坐标或高斯坐标)再找出已知坐标值的第三点在地面上的位置变得迅速、准确而简单。
2.因此,各设计施工单位制造了许多适用的计算软件在使用和在网上叫卖,我下载了一个名叫【缓和曲线。
EXE】的免费程序,他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手工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浅析路线设计曲线加宽的计算方法

浅析路线设计曲线加宽的计算方法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公共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继续不断发展和改善,人们对交通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也在不断改善道路设计格局。
如何对路线设计进行曲线加宽成了道路施工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缓和加宽法为例,对缓和曲线加宽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路线设计曲线加宽计算方法0、引言与快速发展的公路缓和曲线段的扩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内外边缘坐标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是很繁琐,很少有在这方面的介绍后扩大,它是通过理论计算内外边缘的坐标和曲线公式。
它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路线设计浅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量迅速增长对现有公路道路等级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现有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旧路拓宽,以及加上其他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并实施了大量的道路的进行多种互相的密切的配合,共同发挥其建设项目的快速,舒适,安全功能,以减少交通意外的道路系统工程的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方面道路的越野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立运输工程沿线的地形,地物,道路几何设计基于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位置,以提高道路使用年限和使用时间长度。
道路三维线性具有利弊性,能够给司机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快捷和舒适的道路质量。
道路设计合理,并且有明确的交通方向的目的,能够提供足够的视野线,能够满足司机普遍预期的设计效果。
交通道路设计安全的影响因素是有很多种类的,并且发挥其多方面的作用,公路几何设计在公路安全的先决条件的作用,并确定几何线性的选线,以确定向几乎所有其他项目的道路已经能够识别与选定,其他如桥梁和涵洞的结构、位置、安全设施等问题,是如何使其趋于更加合理化。
道路勘测和设计工作,我们必须考虑基本道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它是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而且是一个安全的路由选择;必要采取充分考虑自身的运营安全,有安全的公路设施,也消除多点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设法改善的水平和垂直对齐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纵向坡度陡、长的道路安全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