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10组合变形材料力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压应力略小于许用应力,说明选取16号工字 梁是合适的。
1.5m
RA
HA A
A 2m
M
C
B
1m P
N
T
Ty
Tx C
B
12kN·m
P
_
_
24kN
例114 图示压力机,最大压力P=1400kN,机架用铸铁作成,许用拉
应力[sL]=35MPa,许用压应力[sy]=140MPa,试校核该压力机立柱部分的 强度。立柱截面的几何性质如下:yc=200mm,h=700mm,A=1.8×105mm2, Iz=8.0×109mm4。
P P 500
z yc
c
y
h
e
M=Pe sMN=Pe
N=NP =Psa sa'
b
ca P
sb
sb' y2 yc
s
N
P A
sa'PIzecysb'PIze2y
sa
sN
sa
'
PPeyc A Iz
sb sN sb'APPIezy2
§114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一、单向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1.引例:以钢制摇臂轴为例。
3F 232 D T 1 n32 0 0 ..5 32 34 4.03k 1N 2
F1=2F2 y
300 D2 500 D1
A
C
D
B
200
400
y Tn
Pz Py 0.446kN·m
My
200 Q
Tn
3F2 Q 0.8kN·m
z
Pz
F2
Py
Pn
Q
20o
x
Tn95N n 5k 00.33k4N m 3
z D 1 a 2 co 3 s.9 m 4; y m D 1 d 2 si n 7.0 m 2 m
绘出了此粱分别以z轴和y轴为中 性轴对称弯曲时的正应力变化规律, 可以看出,D1点均处于拉应力而D2点 均处于压应力。因此,按两个对称弯 曲叠加后的D1点即为该截面上的最大 拉应力点,而D2点为最大压应力点。
和铅垂纵对称面内发生对称弯曲。(也称为两个相互垂直平 面内的弯曲)
在梁的任意横截面m—m上,由P1和P2引起的弯矩值依次为:
M y P 1 x 和 M z P 2 x a
在梁的任意横截面m—m上任一点,与My和Mz对应的正应力
依次为:
ss' s'' My zMz y
Iy
Iz
上式即为双对称截面梁在两相互垂直平面内发生对称弯曲(斜 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点坐标为yP、zP,将P向形心简化,则各内力在(y,z)点引起的应
力分别为: s ' P , s " M z y P P y y , s ''' M y z P P z z
①外力向形心简化(建立计算模型):
②作弯矩、扭矩图(找危险截面):
由弯矩图知:A截面|M|→max;全梁Mn处处相同,
∴A截面为危险截面:
|TMn AP|aPL
③危险截面的危险点:A截面K1、K2点,t、s数值均为最大,
∴K1、K2点均为危险点:
K1点:
sstmax |M W A z|
tM n W n
解:由图可见,载荷P偏离立柱轴线,其偏心距为: e=yc+500=200+500=700mm。
在偏心拉力P作用下横截面上的内力及各自产生的应力如图:最大组合正应 力发生在截面内、外侧边缘a、b处,其值分别为
sa sb
PPeyc A Iz
PPey2 A Iz
32.3MPa 53.5MPa
可见,立柱符合强度要求。
⑤进行强度计算:
s
r3
s2 4t2 [s]
1)
(圆轴:Wn=2Wz)
sr3 sr4
M2 Tn2 [s] Wz
s2 3t2 [s]
2) 3)
sr4
M2 0.75Tn2 [s] Wz
4)
2.讨论: 公式1)、3)可用于一般构件中只有一对s的平面应力状态;
公式2)、4)只能用于圆轴单向弯扭变形。
解:该梁横截面具有两个对称袖,
但因荷载作用面与纵向对称面间有-φ= 300的夹角,故此梁为非对称弯曲。求解 方法是先将荷载沿两主轴分解为:
qyqco s1 5co3s001.2 9k9N qzqsin1 5si3 n007.5k0N
该梁在qy和qz作用下,将分别以z轴和y轴 为中性轴发生对称弯曲危险截面上的弯矩值为
ss s 条件,即:
m ( a m x ) A a 2 x . 5 1 1 3 q 0 1 1 6 6 0 0
解得: q16 10 30 7.4 4 13N 0 /m 7.4k4N/m
2.5 1
例题11-2 一铸铁悬臂梁受集度为q=15kN/m的均布荷载作用,如图所 示。已知铸铁的许用拉应力[σ]=40MPa,许用压应力[σc]=160MPa,梁的截 面尺寸为d=160mm,b=70mm,h=110mm。试核核此梁的强度,并绘出危 险截面上的正应力变化图。
例113 图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P=12kN,材料许用应力 [s]=100MPa,试为AB杆选择适当的工字梁。
解:(1)根据AB杆的受力简图,由平衡条件,得:
T y2 3P 1k 8N , T x4 3T y 2k 4N
(2)作AB杆的弯矩图和轴力图:C点左截面上,弯矩为极值而轴力与其 它截面相同,故为危险截面。
M D M 2 y M 2 z0 .8 2 0 .326 0 .8k 7•m 7 N
③最后根据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
sr3
M2DTn2[s] Wz
d 3M D 2 T n 20 .82 7 0 .3 73 2 1 4 6 0 0 3 .11 17 7 m 03 3m
s 32[]
80
d30.117 17 3 03 24.9 3mm
解:①外力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外力向AB轴轴 线简化,并计算各力大小。
N7 T n 9 .5n 5 9 .52 50 0 .0 33 k4 • N m 3
P z2 D T2 n20 0..3 33 42.2 32 k8 N P y P zt2 go 02 .2 2 0 .3 86 3 0 .89 k 17 N 1
Pz2DT2n2.22k8N3F232D T1n4.03k2N PyPztg 2o00.81 k1N
0.16kN·m Mz
0.36kN·m
②作轴的扭矩图和弯矩图(确定轴的危险截面):
因全轴上扭矩相等,所以扭矩图略。作xz平面内的My图 和作xy平面的Mz图,可以看出D截面为危险截面,其上的内 力为 T n 0 .33 k• 4 m N 3
为确定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点的位置,应先求截面上的
中性轴位置。由于中性轴上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令y0、z0
代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标,则由上式可得中性轴的方程为:
My Iy
z0
Mz Iz
y0
0
由上式可见,中性轴是一条通过横截面形心的直线。它
与y轴的夹角θ为: tgz0 Mz Iy Iytg
y0 My Iz Iz
2.按叠加原理求正应力的代数和,即可。
二、注意事项:
1.如果材料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同,且截面部分区域受 拉,部分区域受压,应分别计算出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并 分别按拉伸、压缩进行强度计算。
2.如果横向力产生的挠度与横截面尺寸相比不能忽略,则轴向力 在横截面上引起附加弯矩DM=Py亦不能忽略,这时叠加法不能使用, 应考虑横向力与轴向力之间的相互影响。
(3)计算时暂不考虑轴力影响,只按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工字梁的 抗弯截面模量,有:
W M max 1 216 012c0 m 3 [s] 100
(4)查型钢表,选取W=141cm3的16号工字梁,然后按压弯组合变形进行 校核。易知,在C截面下缘的压应力最大,且有:
s m aN A xM W ma 2 x 2.1 6 1 4 13 2 0 0 1 1 4 1 2 16 3 1 0 0 9.3 4 MPa
⑤用强度准则进行强度计算
§11-2 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平面弯曲:对于横截面具有对称轴的梁,当横向外力或
外力偶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发生对称弯曲。这时, 梁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位于外力所在平面内的平面曲线。
斜弯曲:双对称截面梁在水平和垂直两纵向对称平面内
同时承受横向外力作用的情况,这时梁分别在水平纵对称面
式中,Iy和Iz分别为横截面对于两对称轴y和z的惯性矩; M y和Mz分别是截面上位于水平和铅垂对称平面内的弯矩,且 其力矩矢量分别与y轴和z轴的正向相一致。在具体计算中, 也可以先不考虑弯矩M y、Mz和坐标y、z的正负号,以它们的 绝对值代入,然后根据梁在P1和P2分别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来判断上式右边两项的正负号。
Pz Psin400 q2asin400 0.32q1a
W z 2 3 1 6 m 7 0 3 , W y 3 .5 1 1 6 m 0 3
根据工字钢截面Wz不等 于Wy 的特点并结合内力图情 况,可按叠加原理分别算出A
(sma)A xM W yyAM W Z zA0 3.6.1 54 q1 21 06 202.23 6q 1 7 6 1 0622.1 513 0q
在确定了梁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并算出危险点处的 最大正应力后,由于危险点处是单轴应力状态,于是,可将最大 正应力与材料的许用正应力相比较来建立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 算。至于横截面上的剪应力,一般因其数值都比较小,故在强度 计算中可不必考虑。
例题11-1 20 a号工字钢悬臂梁受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和集中力P=qa/2作
讨论:
①对于圆轴,由于对称性,其横截面上的两方向弯矩可以矢量合成
②合成弯矩可能最大点在各方向弯矩图的尖点处,如上题,可能 合弯矩最大值在C、D处;
§115偏心拉伸(压缩)
1.构件外力与轴线平行但不与轴线重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为偏心拉伸或压缩。
2.横截面上任意点的应力:
①对于受偏心压缩的短柱,y、z轴为形心主惯性轴,P作用
用,如图所示。已知钢的许用弯曲正应力[o]=160MPa,a=1m。试求此梁 的许可荷载集度[q]。
解:将自由端B截面上的集中 力沿两主轴分解,并分别绘出 两个主轴平面内的弯矩图。
由型钢表查得20a号工字钢的抗弯 截面系数Wz和Wy值分别为:
Py
Pco4s00 qaco4s00 0.38q3a 2
截面及D截面上的最大拉伸应 力,即:
(sma)D xM W yyD M W zZD0 3.4.1 54 q1 41 06 202.43 5q 1 7 6 1 0621.6 0 213 0q
由此可见,该梁的危险点在固定端A截面的棱角处。由于危险点处是单
轴应力状态,故可将最大弯曲正应力与许用弯曲正应力相比较来建立强度
二、双向弯曲和扭转强度计算(基本步骤与前相同)
例 115 图 示 皮 带 轮 传 动 轴 , 传 递 功 率 N=7kW , 转 速 n=200r/min。皮带轮重量Q=1.8kN。左端齿轮上啮合力Pn与齿 轮 节 圆 切 线 的 夹 角 ( 压 力 角 ) 为 20o 。 轴 材 料 的 许 用 应 力 [s]=8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
专题(四) 文化建设
chapt10组合变形材料力学
二、基本解法(叠加法)
1.叠加原理:在线弹性、小变形下,每一组载荷引起
的变形和内力不受彼此影响,可采用代数相加;
2.基本解法: ①外力分解或简化:使每一组力只产生一个方向 的一种基本变形
②分别计算各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及应力
③将各基本变形应力进行叠加(主要对危险截面危险点) ④对危险点进行应力分析(s1≥s2≥s3)
s s max D1MIyymaxzD1MIzzmaxyD1
34.1MPas
该梁能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
§113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
弯曲与拉伸(压缩)组合变形:当杆上的外力除横向力外,
还受有轴向拉(压)力时,所发生的组合变形。
q
P
P
y
一、计算方法:
x
1.分别计算轴向力引起的正应力和横向力引起的正应力;
K2点:sscma|xM W A z|
tM n W n
y
A d
z
L
Tn
_
PL
M
_
P C
B a x
P Pa
K1
st Pa
K1 A
t s
s K2 t
K2
ss t
s
④对危险点进行应力分析:(从K1、K2点取单元体,因它们的 s、t数值分别相同,危险程度也相同,不妨取K1点研究):
s1 s 2 s 2 2 t2,s2 0 ,s3 s 2 s 2 2 t2
Mzmax9.35kNm, Mymax5.40kNm
由于该梁横截面无外棱角,要求得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
应力,须确定中性轴和位置
由Iz 2440104mm4, 得t: g M zIy2.0; 6 则 6: .1 401
Iy 2903104mm4
M yIz
作平行于中性轴的两条直线分别与横截面周边相切于D1和D2,该两点即 为斜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