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型偏头痛经典案例分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疼痛性质: 搏动样(也可为炸裂样等剧烈痛) –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畏嗅,大多数休息后可缓解
– BM为有先兆性偏头痛,往往在先兆出现半小时内出现头痛
15
2020/11/14
临床表现(二)
基底型偏头痛属有先灶偏头痛
有下列两种可完全恢复的先兆:
– 视觉症状: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蒙、视野缺损 等
头颅CT提示右侧脑室扩大,考虑先天发育异常。
头颅MRI平扫+增强:1.右侧海马信号增高;2.右侧侧脑 室稍扩大。
眼科会诊眼底未见异常、视力、视野正常。
头颈部CTA检查未见异常。
7
2020/11/14
诊断?
✓ 定位诊断?
✓ 体征:双侧可及短阵细小水平眼震,双下肢肌
张力稍高,左侧病理征可疑阳性。
10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一)
皮层扩散抑制(CSD)学说
1944年Leao APP提出
脑皮层受刺激后,局部脑电活动低落,并以3 mm/ min速度扩散,扩散性抑制可解释偏头痛的先兆
同时在偏头痛发作初期大脑枕部脑血流首先降低, 低血流区在30~60min内以2—3mm/min的速度向 顶、颞叶扩散,持续至头痛期或头痛消失后48小时
脑干的兴奋导致皮层功能改变,先出现先兆症状,以后引起血管扩张, 刺激三叉神经,使神经末端产生局部炎症反应
另一方面促使血小板释放5HT,促使5HT浓度下降,抗疼痛的作用减
13
弱,2导02致0/1头1/1痛4 加重。
BM的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BM前驱症状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脑底 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小脑、大脑枕叶缺血所 致。
基底型偏头痛经典案例分享
患者胡**** ,男,15岁
“反复发作性双目失明、头痛6月”于2010年2月 就 诊
于门诊。
2
2020/11/14
现 病史
患者从自2009年9月份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右侧颞部头
胀痛 头痛前有双眼胀痛,数秒钟后出现双目失明 约两分钟后出现右颞部胀痛,历时十余分钟后所有症状缓解, 无发热、呕吐,无肢体抽搐,无饮水呛咳, 曾多次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发现异常。 类似症状反复发作,约1-2次/月 2010年1月份开始十余天发作一次。
11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二)
遗传学因素:
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
其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4倍
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胎发生偏头痛的危险度为 0.28~0.34, 高于双卵双胎(0.12~0.18),提示遗传 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
尚未发现一致的孟德尔遗传模式,反映了不同外显
临床上TCD常常提示,BM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 均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脑血流灌注不足 的特点,由此推测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脑血流 灌注不足可能是BM的发病机制之一
14
2020/11/14
临床表现(一)
偏头痛的发作特点
– 发作一般持续4-72小时
– 头痛部位60%以上为偏侧性,但非每次均为偏侧,部位:枕 部>双侧颞部>单侧颞部
颈软,双侧Kernig征(-),Brudzinski征(-)。共济失调检 查正常。
6 心肺腹无202异0/11常/14。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风湿全套、免 疫系列、甲状腺功能正常。
腰穿压力17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病 原学检查正常。
脑电图、肌电图正常。
✓ 定位: ✓双侧可及短阵细小水平眼震,考虑为中枢性
眼震,定位在双侧小脑传导束。
8
2020/11/14
诊断?
定性诊断?
✓ 患者14岁发病,病程6月,视力障碍继而头痛反复发作,超过5次。
✓ 发作呈重复性、短暂性,能缓解但历时不等,发作后可遗留有体征,
超过24小时,用TIA无法解释。
✓ 其母有头痛史。
3
2020/11/14
现 病史
最近一次发作: 就诊前一晚,患者躺在床上,再度出现双目失明,数分钟后,
右侧颞部头胀痛,伴恶心、呕吐,头晕,继而四肢无力,无法 动弹,无意识障碍,约一小时后上述症状缓解,仅留右下肢稍 乏力。
4
2020/11/14
Fra Baidu bibliotek
病史
既往史:足月顺产,热性惊厥(-) 家族史:其母有偏侧头痛史,每次持续数小时,睡觉休息后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basilar-type migraine,BM)
由Bickerstaff 在1961年首先报道的,已被国际头痛
学会列为有先兆的偏头痛(MTA)的一种类型。
或称基底型偏头痛 一般认为多见于少年或青年女性,与月经周期常有
显著的联系
多有家族史 关于流行病学资料不多,但其实不少见
能自行缓解,未至医院就诊。
5
2020/11/14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意识清晰,口齿清楚, 颅神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应
存在,双眼球向两侧凝视可见水平细小眼震,以左侧为甚, 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耳听力粗测正常。悬雍垂居中, 咽反射正常,双侧软腭上抬正常。
下肢肌张力偏高,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两侧 Hoffmann征(-),左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右侧病理征 (-)。四肢感觉正常。
率及多基因遗传特性
12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三)
血管学说
由Harold Wolff 在1963年提出, 认为血管先收缩,如眼动脉收缩造成视觉先兆如偏盲、闪光等,继之
血管剧烈扩张,血流淤滞而头痛,约2-4小时后恢复正常。
血管神经学说
认为各种不同刺激物可影响皮层、丘脑下丘脑、然后刺激脑干。
✓ 患者双侧一过性失明,需定位在中枢枕叶皮层,故考虑后循环基底动
脉供血障碍。
✓ 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排除癫痫、脑血管缺血性病变
(椎基底动脉)、血管畸形、炎症、遗传变性疾病如CADASIL及线 粒体肌脑病等。
✓ 诊断符合2004年的HIS偏头痛诊断标准,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发作时体
9
征诊断20为20:/11/基14 底型偏头痛
– 脑干症状:如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呜、构音障碍、 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等,亦可出现意识模糊 和跌倒发作。
16 先兆症2状020/多11/1持4 续20~30 min
Basilar-type migraine: Clinical,epidemiologic, and genetic features,
– BM为有先兆性偏头痛,往往在先兆出现半小时内出现头痛
15
2020/11/14
临床表现(二)
基底型偏头痛属有先灶偏头痛
有下列两种可完全恢复的先兆:
– 视觉症状: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蒙、视野缺损 等
头颅CT提示右侧脑室扩大,考虑先天发育异常。
头颅MRI平扫+增强:1.右侧海马信号增高;2.右侧侧脑 室稍扩大。
眼科会诊眼底未见异常、视力、视野正常。
头颈部CTA检查未见异常。
7
2020/11/14
诊断?
✓ 定位诊断?
✓ 体征:双侧可及短阵细小水平眼震,双下肢肌
张力稍高,左侧病理征可疑阳性。
10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一)
皮层扩散抑制(CSD)学说
1944年Leao APP提出
脑皮层受刺激后,局部脑电活动低落,并以3 mm/ min速度扩散,扩散性抑制可解释偏头痛的先兆
同时在偏头痛发作初期大脑枕部脑血流首先降低, 低血流区在30~60min内以2—3mm/min的速度向 顶、颞叶扩散,持续至头痛期或头痛消失后48小时
脑干的兴奋导致皮层功能改变,先出现先兆症状,以后引起血管扩张, 刺激三叉神经,使神经末端产生局部炎症反应
另一方面促使血小板释放5HT,促使5HT浓度下降,抗疼痛的作用减
13
弱,2导02致0/1头1/1痛4 加重。
BM的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BM前驱症状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脑底 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小脑、大脑枕叶缺血所 致。
基底型偏头痛经典案例分享
患者胡**** ,男,15岁
“反复发作性双目失明、头痛6月”于2010年2月 就 诊
于门诊。
2
2020/11/14
现 病史
患者从自2009年9月份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右侧颞部头
胀痛 头痛前有双眼胀痛,数秒钟后出现双目失明 约两分钟后出现右颞部胀痛,历时十余分钟后所有症状缓解, 无发热、呕吐,无肢体抽搐,无饮水呛咳, 曾多次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发现异常。 类似症状反复发作,约1-2次/月 2010年1月份开始十余天发作一次。
11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二)
遗传学因素:
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
其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4倍
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胎发生偏头痛的危险度为 0.28~0.34, 高于双卵双胎(0.12~0.18),提示遗传 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
尚未发现一致的孟德尔遗传模式,反映了不同外显
临床上TCD常常提示,BM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 均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脑血流灌注不足 的特点,由此推测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脑血流 灌注不足可能是BM的发病机制之一
14
2020/11/14
临床表现(一)
偏头痛的发作特点
– 发作一般持续4-72小时
– 头痛部位60%以上为偏侧性,但非每次均为偏侧,部位:枕 部>双侧颞部>单侧颞部
颈软,双侧Kernig征(-),Brudzinski征(-)。共济失调检 查正常。
6 心肺腹无202异0/11常/14。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风湿全套、免 疫系列、甲状腺功能正常。
腰穿压力17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病 原学检查正常。
脑电图、肌电图正常。
✓ 定位: ✓双侧可及短阵细小水平眼震,考虑为中枢性
眼震,定位在双侧小脑传导束。
8
2020/11/14
诊断?
定性诊断?
✓ 患者14岁发病,病程6月,视力障碍继而头痛反复发作,超过5次。
✓ 发作呈重复性、短暂性,能缓解但历时不等,发作后可遗留有体征,
超过24小时,用TIA无法解释。
✓ 其母有头痛史。
3
2020/11/14
现 病史
最近一次发作: 就诊前一晚,患者躺在床上,再度出现双目失明,数分钟后,
右侧颞部头胀痛,伴恶心、呕吐,头晕,继而四肢无力,无法 动弹,无意识障碍,约一小时后上述症状缓解,仅留右下肢稍 乏力。
4
2020/11/14
Fra Baidu bibliotek
病史
既往史:足月顺产,热性惊厥(-) 家族史:其母有偏侧头痛史,每次持续数小时,睡觉休息后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basilar-type migraine,BM)
由Bickerstaff 在1961年首先报道的,已被国际头痛
学会列为有先兆的偏头痛(MTA)的一种类型。
或称基底型偏头痛 一般认为多见于少年或青年女性,与月经周期常有
显著的联系
多有家族史 关于流行病学资料不多,但其实不少见
能自行缓解,未至医院就诊。
5
2020/11/14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意识清晰,口齿清楚, 颅神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应
存在,双眼球向两侧凝视可见水平细小眼震,以左侧为甚, 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耳听力粗测正常。悬雍垂居中, 咽反射正常,双侧软腭上抬正常。
下肢肌张力偏高,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两侧 Hoffmann征(-),左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右侧病理征 (-)。四肢感觉正常。
率及多基因遗传特性
12
2020/11/1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三)
血管学说
由Harold Wolff 在1963年提出, 认为血管先收缩,如眼动脉收缩造成视觉先兆如偏盲、闪光等,继之
血管剧烈扩张,血流淤滞而头痛,约2-4小时后恢复正常。
血管神经学说
认为各种不同刺激物可影响皮层、丘脑下丘脑、然后刺激脑干。
✓ 患者双侧一过性失明,需定位在中枢枕叶皮层,故考虑后循环基底动
脉供血障碍。
✓ 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排除癫痫、脑血管缺血性病变
(椎基底动脉)、血管畸形、炎症、遗传变性疾病如CADASIL及线 粒体肌脑病等。
✓ 诊断符合2004年的HIS偏头痛诊断标准,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发作时体
9
征诊断20为20:/11/基14 底型偏头痛
– 脑干症状:如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呜、构音障碍、 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等,亦可出现意识模糊 和跌倒发作。
16 先兆症2状020/多11/1持4 续20~30 min
Basilar-type migraine: Clinical,epidemiologic, and genetic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