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讲评课
U型模式:高三地理讲评课的有效路径
U型模式:高三地理讲评课的有效路径1. 引言1.1 介绍【U型模式:高三地理讲评课的有效路径】在高三阶段,地理课程的教学显得格外关键,因为高考中地理占据着重要的分值比例。
而针对高三地理讲评课的教学模式,U型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路径。
U型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名称源自其形状呈现的U型曲线。
这种模式主张启发式教学,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高三地理讲评课中,采用U型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深入理解U型模式,并结合高三地理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有效的讲评课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参与的程度等方面。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包括课堂管理、学生激励、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
通过评估讲评课的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路径,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U型模式在高三地理讲评课中的应用,剖析其重要性,展望未来高三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希望能为高三地理教育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路径,推动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 正文2.1 理解U型模式U型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高三地理讲评课。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U型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理解U型模式的关键是要理解其核心要素:启发式问题、资源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总结。
启发式问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起点,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资源探究是通过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网络、实地考察等)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与交流,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来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升华。
反思总结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和思考,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理解U型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高三地理讲评课路径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三地理讲评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讲评课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讲评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讲评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本讲重点、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日本(板书)【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板书)1、地形(板书)【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2、气候(板书)【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3、河流(板书)【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4、资源分布(板书)【提问】从日本的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高中地理评课稿3篇
高中地理评课稿3篇高中地理评课稿1本周的两节地理公开课,目的清晰明确,内容安排得当,•方法较灵活,组织严密紧凑,符合大纲的要求,•是两节比较成功的好课。
其特色在于:1、大胆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
图示教学法是一种以图形为教学手段,•揭示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加快教学进程的一种方法。
由于图示教学法把教材的重点高度概括,浓缩到一幅地图上,其结果是把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概括、化分散为集中、化感性为理性、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
因此,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寓能力培养于活动之中。
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读图”、“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等活动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眼、脑、手、口多感官积极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也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通过自学教材、读图、指图、填图、启发提问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多种地理能力,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3、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活力。
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教材中蕴含的情境因素,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学习知识,今天的两节课主要是利用激疑创设理智教学情境和利用板图创设动态教学情境,有效增强教学的活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4、改变教法、注意师生共同活动。
这两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都是边讲边指图、边提问、边板图、紧扣学生思路进行教学,将综合法和比较法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师生感情交流比较融洽,双边活动协调、自然。
5、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学法指导因素,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尝试。
通过典型题训练法,思考解疑法、读图法、析图法、绘图法等一些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好地理知识,尤其是图像系统。
6、优化教学手段。
大量使用图片教学,即增加了课堂容量,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三地理评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评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评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评课教案1【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
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高三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三地理学科为载体,进行一次讲评课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培养地理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地图阅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外,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需求更加明确,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等;(2)提高地图阅读能力,熟练使用各类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3)学会分析地理问题,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5)提高地理学科应试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5)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情怀,提高他们的国家意识、国际视野;(3)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地理学科中的争议问题,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完整版)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郭东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
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
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我们已经完成地理的一轮复习,在知识上已经基本完善,通过这段时间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解题方法,查缺补漏。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做到归纳提升,提高解题能力;“究错”反思,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拓展延伸【教学过程】分项进行讲评。
考试大纲:(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通过对易错的客观题分析,学生的出错部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二维坐标轴试题(1、2);二是多纵坐标轴(13、14、15)到不足根据大纲有针对性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典型例题一、二维坐标轴存在问题:坐标轴的数值分析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方法:抓住坐标轴的数值特点,获取信息,夯实基础,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注重一因多果问题的研究,扩展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特点以及所考察的知识点,并总结此类图形的程序化解题的过程,同时写到学案上)总结过程:1、图名及要素信息 2、数值变化特征 3、联系知识点 4、数值的关键点根据程序化的解题过程完成学案上的亮剑高考试题,根据程序化的过程在试题中标注出来(提问学生回答亮剑高考练习的答案)是学生明确出错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方法,形成程序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的能力巩固所学的能力(转折)这次试题中还有暴露出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多纵轴坐标的试题得分率也不高,下面我们在分析多纵轴坐标这类试题二、多纵轴坐标图使明确出错出错原因:不能正确读取要素的数值,以及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并加以综合的运用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读取正确的数值的方法,同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联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信息的综合运用总结数值读取的方法:作任意一条垂线依次与各个要素曲线相交,过交点对应的纵坐标做垂线即为该地的相关要素的数据。
高三文综地理讲评课教案通用5篇
高三文综地理讲评课教案通用5篇高三文综地理讲评课教案通用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文综地理讲评课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的有效性,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五、六班的地理任务,每周2个课时。
我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还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四、本期总体目的要求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7篇)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7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1)1、重视考纲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依据。
而且大纲的分析对于第二轮复习的备考有重大的意义,要格外注意高考大纲中的改动部分。
另外高考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潜力。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力的培养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重视知识整合高三地理第二轮的复习和第一轮相比时间短,任务重,一般是以专题的形式表现。
专题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
在专题复习汇总要注重知识框架的建立,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知识规律,拓宽知识层面,比较知识异同。
归纳知识特征。
高三地理二轮的专题复习并不是像一轮复习那么简单的。
是要辨析各种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重视技巧训练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地理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提供大量的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景,这已经形成了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
这就需要考生们在备考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a.要学会快速通读全题,提取有效信息;b.找关键字词,抓住关键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c.注重标注的含义等技巧。
4、重视训练反思在高三第二轮复习地理,要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掌握原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规范答题,快速答题,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练习了大量的习题之后,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做错的题目都考察了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有没有什么漏洞,考察了什么能力,自己哪里有欠缺。
只有经过这样经常反复的思考和拓展之后,不断的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才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2)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48名幼儿,男29名,女生19名,大多数幼儿活泼开朗,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保护意识较之也有一定的提高。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三部曲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三部曲摘要:高三全面进入复习备考后,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并进一步优化高考备考,高三的小测、周测、月考、联考、统考等各种形式的考试很多,试卷评讲课就变成了高三备考阶段一种重要的课型,试卷评讲课效率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高考备考。
为了提高本课型的效率,笔者尝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形成了比较有效的试卷评讲课三部曲,此模式不仅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三部曲一、试卷评讲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访问获知目前我级地理科老师对试卷评讲课,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模式一:老师一讲到底,从一而终,没有重点;模式二:老师精选题目自己讲解;模式三: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学生解决;模式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老师引导总结有学生主动参与。
从月考试卷评讲课后的学生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可知(下表),绝大部分班级试卷的评讲依然停留在老师自己卖力的讲授,学生竖起耳朵倾听的状态。
通过笔者观察和调查,现在对以上现状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首先:老师对试卷评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时候认为评评题目,讲讲错题就是一节试卷评讲课,导致评讲课流于形式。
其次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参与试卷评讲会影响课堂进度,所以导致前两种课堂模式比例很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有时候简单做做题目就当备课,缺少对题目深入剖析,脱离了对学生考后数据以及学生学情等方面的深入备课,所以就出现了一讲到底的课堂,面上看来一片欣欣向荣,实际这种模式不但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缺少评讲课的针对性,学生几乎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不管懂或者不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评讲课无聊,学生对于试卷做对的题目无心再听,学生不会的题目老师又未深入讲解回归本质,更未举一反三再次检测训练,最后导致学生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目时仍旧出错,师生对试卷评讲课均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有老师放弃试卷评讲课,让这类课直接沦为核对答案。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讲评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针对高三地理学科的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份优质的讲评课教案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复和巩固地理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成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重点知识点;2. 运用地理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对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考试要点;2. 重点知识点讲解:重点讲解高考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理坐标、地形与地貌、气候与气象、人口与城市等;3. 学科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研究和思想碰撞。
四、教学方法1. 解析讲评法:通过解析高考地理试题,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法;2. 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科交流与讨论,互相启发和帮助,提高研究效果;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电子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使研究更加生动和有趣。
五、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中通过随堂测试等形式进行实时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2.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研究方法;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材和参考书籍;2. 多媒体设备:使用电子课件、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3. 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的地理书籍和期刊等资源进行教学支持;4.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以下教学安排进行:1. 第一课时:高考地理试题解析;2. 第二课时:重点知识点讲解;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4. 第四课时:学科交流与总结。
关于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5篇
关于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5篇关于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①范围:23°26′N―23°26′S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5.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6.五带的划分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关于地理讲评课教学设计2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第三部分)
建立正确联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不够。
答题方向不明确,无针对性。
看错题,错解题意,答非所问。
字迹潦草,卷容马虎。
高考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要全面 2.调动和运用知识——要准确 3.描述和阐释事物——要简洁
4.论证和探讨问题——思维要灵活
五、巩固提高
4.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日照时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数相差约 为 (小时),(2分)连接AB两 城市的铁路线为 。(2分)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 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 的原因。(6分)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 原因是什么?(6分) (4)据报道,2004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 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析说明该地区经 济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5)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 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试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3分) (6)要实现图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 采取哪些措施。(3分)
读下图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 C.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C 3.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1.读下面“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示意图”, 已知地球公转方向,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 球的自转方向和月球的公转方向。
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 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 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据此回答 1~1题:
高三地理讲评课有效与拓展的分析
高三地理讲评课有效与拓展的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5T01:20:48.46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6月12期作者:刘玉华薛倩倩[导读]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知识内容涉及面广且零散。
山东省高考要求选修地理的学生具备区域认知、综合分析、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能学科素养,刘玉华薛倩倩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知识内容涉及面广且零散。
山东省高考要求选修地理的学生具备区域认知、综合分析、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能学科素养,高考题设计覆盖主干知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对考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结合学科特点和考查方向,对与山东省选修地理的高中学生而言,进入高三后的地理试卷讲评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课型之一,通过讲评课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现状分析通过对高三300名不同层次、不同组合具有地理选科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现,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三地理教师和学生对讲评课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教师对大型考试后会立刻投入对讲评课的备课准备中,并且在课堂内容及环节等方面的设计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以及通过考试意识到自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试卷讲评课充满期待,并且能够在讲评课堂中跟随老师的课堂节奏,做好课堂笔记。
如调查问卷第2题—“你希望老师讲评试卷是在考试后多长时间完成好?”39.4%的学生希望考试完成后老师能够立刻开展讲评,49.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考后第二天开展讲评,只有11.3%觉得什么时间开展讲评都无所谓。
调查问卷第30题—“试卷讲评课之后你会订正试卷吗”40.8%的学生表示会认真总结订正,36.6%的学生表示有时间会再次订正,只有14.8%的学生表示不需要订正。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7篇)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7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篇1)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
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
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
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高三地理周周清讲评课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高压,海洋低压。
• 6.判断天气状况
(1) 低压中心、低压槽多阴雨天气。
(2) 高202压0/4/中10 心、高压脊多晴朗干燥天气。
6
【典题剖析1】 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图3示意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6~8题。
2020/4/10
2
考情分析
1.成绩分析:
最高分:高保朋 85分 最低分:53分 优秀率:10.17% 合格率:96.61% 马雯钰、王润泽:83分 姚富堃:82分 魏嘉豪:81分 李逸凡:80分
2.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水圈、水循环和河流水 文特征等主干知识理解不够。
高三地理周周清讲评课
2020/4/10
1
素能目标
查漏补缺:解决试卷中的疑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 加以补偿训练,并学会对重要知识点思维建模。
强化能力:明确综合题和选择题的做题思路,提高获 取解读信息等四项高考能力。
提高素养:通过冷锋、囊谦岩泉形成过程的分析,强化过 程类题型答题思路和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 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北半球。(2)风向左偏——南半球。
•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低压,海洋高压。
低 低 低
低 高
高
(完整word版)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
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中国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
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这份试卷是高二文科班周五的测试卷,试题由高二地理备课组出。
这节课把试题进行重组,重点讲解了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几个选择题和综合题。
重难点: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 分析试卷考查的内容和反馈试卷的批改情况 1、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地球运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考查天气、气候: (3)、另外一个突出点是考查农业、工业的区位条件比较多,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治理措施。
2、试卷的批改情况综合题部分:26和27题通过读材料和图上信息分析问题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批改试卷过程当中,还发现了学生在解题答题时一些相似的问题:主要是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没有掌握正确的地理解题的基本技能,甚至有的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懂,连地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二、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典型例题:图1为30°N 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 )。
读图回答1~2题。
30°60° 90° 120°1004 1000 996 1000 1004 996 甲 图1●乙●1. 图中反映季节与下列叙述相吻合的是A .北京日出东南方B .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C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 .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 .海陆位置B .太阳辐射C .地形地势D .大气环流第一组通过昼夜长短的变化考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风向相同
D.降水概率大
解题: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压线图的判读
• 1.判读气压形式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高压脊、低压槽 、鞍
•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北半球。(2)风向左偏——南半球。
解题:调动和运用知识-----地理环境各要素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10.A
1、沙漠地区风沙作用对 河道的影响
沙漠地区沙源广布,多大风 天气,风沙危害多,风沙或 流动沙丘会淹埋地物,也包 括河流。
2、山地流水对河道的影响:
河流流出出山口 因地形趋于平缓 ,流速减慢,泥 沙大量堆积,形 成冲积扇。
【典题剖析3】
题号
7 8 9 10
16
正答率
对应考点
23.73%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状况
59.32%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状况
27.12% 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7.63% 32.2%
外力(流水、风力)作用对河 道的影响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水循环环节、陆地水体补给和 冲积扇特征
错因
①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能力不强; 【9、10、16】
2. 这一时段,一直阴雨连绵的地区是
1.D
A. 河北北部
B. 陕西南部 C. 黑龙江中部 D. 贵州西部
2.D
【典题剖析2】
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
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全
长约813千米,其中山区段长约353千米,最
终注入台特玛湖。图4示意车尔臣河流城。
据此完成9~11题。
解题:调动和运用知识-----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与冲积扇特征
1、河流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川融雪水、 湖泊水、 地下水
2、水循环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16.C
【补偿练习2----高考典题重温】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 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低压,海洋高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高压,海洋低压。
• 6.判断天气状况 (1) 低压中心、低压槽多阴雨天气。 (2) 高压中心、高压脊多晴朗干燥天气。
据此完成6~8题。
6.当日4时,②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C.东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14时等压线
7. 4时~14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4时等压线
A.晴转阴,气温降低
B.阴转晴,气温升高
4时风向
C.一直阴天,气温降低
14时风向
D.一直晴天,气温升高
8. 当日14时,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压较高
B.风速较小
征 及 影 响 因
地下水
素 :
【典题剖析2】
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
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全
长约813千米,其中山区段长约353千米,最 终注入台特玛湖。图4示意车尔臣河流城。 据此完成9~11题。 10. 历史上车尔臣河在乙处曾三次改道,推 测其改道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和流沙堵塞河道 B.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C.引水灌溉绿洲农田 D.地震使河道连续突变
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准 确的调用【7、8】
③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 问题能力差;【10、16】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个人解 决不了的错题,全员参与讨论, 组长做好督促。(重点讨论T7、 T9、T16)
3.用时2分钟。
【典题剖析1】
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图3示意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考情分析
1.成绩分析:
最高分:xxxx 85分 最低分:53分 优秀率:10.17% 合格率:96.61% xxxx:83分 姚富堃:82分 xxxx:81分 xxx:80分
2.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及水圈、水循环和河流水 文特征等主干知识理解不够。 (2)审题、审图不细致,信息提取不准确、不全面。 (3)答题思路不明确;语言表述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失分仍然 很严重。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尤其是时空思维能力 )欠缺。
格尔木河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图6示意格尔木流域内干流及附近河流分布,图中数 字为某一时期内洪水期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幅度。据此完成15~16题。
16、本区农场的灌溉水源主要是地下水而不是河
水,主要原因是
A. 河水污染较严重 B.河水携带盐分较多
C. 地下水水量大
D. 地下水水温高
3、冲积扇沉积物分布特征:
高三地理讲评课
素能目标
查漏补缺:解决试卷中的疑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 加以补偿训练,并学会对重要知识点思维建模。
强化能力:明确综合题和选择题的做题思路,提高获 取解读信息等四项高考能力。
提高素养:通过冷锋、囊谦岩泉形成过程的分析,强化过 程类题型答题思路和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 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9. 正常情况下,与甲处相比,丙处河段的水
文特征是 ①流量大 ②含沙量小 ③无结冰期
④流速慢
10.D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河
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流 水
解题:调动和运
1、河流补给类型:
文 特
用知识-----河流补 给类型、水文特 征及其影响因素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川融雪水、 湖泊水、
C.风向相同
D.降水概率大
解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压线图的判读
7.D 8.D
【补偿训练1】
读2018年4月20日及21日亚洲东部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1~2题。
低 低 低
低 高
高
低 低
低 高
1. 这一时段,甲地的风向变化是
A. 偏北风→南风 B. 西北风→西南风 C. 偏北风→东南风 D. 东北风→偏东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典题剖析1】 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图3示意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6~8题。
7. 4时~14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A.晴转阴,气温降低
B.阴转晴,气温升高
C.一直阴天,气温降低
D.一直晴天,气温升高
8. 当日14时,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压较高
B.风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