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三首》包括三首古诗,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原文及解释:
1.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解释:诗人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暮色苍茫,诗人又触发了新的旅途劳累和客居的愁思。
广袤的原野与天际相接,天幕低垂,远处的树木仿佛贴近了天际。
江水清沏,倒映的月亮仿佛与人更近了。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释: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突然袭来的阵雨比作“翻墨”、“跳珠”,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的猛烈和杂乱,突
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地面的疾风又把雨滴吹散,望湖楼下的
水域又恢复明亮的景象,犹如晴空万里的天气。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
桥忽见。
解释:在明亮的月光下,鹊鸟的翅膀沾着月光的余辉,受
惊而飞动,树枝也因此而摇晃起来。
夜风送来了蝉儿的鸣声。
闻到稻花的香气,人们便知道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连青蛙
也在欢唱。
在天空中隐约看到七八颗星星,又飘来了两三点
雨滴。
找寻旧时熟悉的茅店和社庙,却发现它们已经坐落在
溪桥之旁、社林之边了。
3、〈古诗三首〉课文主要内容
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思乡 怀人的思想感情。
释意: 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
么的皎洁而遥远。织女正摆柔长洁的双手, 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织不 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中间只 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 远呢?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 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中心:
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
《寒食》
释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柳絮飞舞,杨花飘散。
寒食节,皇城里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日落天 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 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中心: 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
景,暗讽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 权的腐败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了人 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望月》
释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
层霜雪那么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活动,进入 了梦乡。夜已经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 湿庭中的桂花。今天晚上,明月当空,人们都 在望月,赏月,不知道那无尽的秋思会变降落 在哪一户人家? 中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
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王建(768-825):唐代诗人,字仲初。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二、我会写组词侯:hó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章:zhā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脉:mò(脉脉含情、温情脉脉)栖:qī(栖身、栖息、两栖动物)鸦:yā(涂鸦、乌鸦、鸦雀无声)三、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山脉)(mò(脉脉)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四、理解古诗寒食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五、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日暮
泊
烟渚
旷
客
理解诗意
诗人描写了停船夜宿建德江边 的景色, 抒发了 。 对家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全诗是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的?
愁
天空比树还低吗? 月亮怎么能和人那么接近呢?
天空比树还低吗?
月亮怎么能和人那么接近呢?
思考:为什么“日暮” 会使“客愁新”呢?
“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 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 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 为黄昏,江面上水烟蒙蒙。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 兰。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的前两句写大雨骤降的情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翻墨”说明云势变化快,“跳珠”形容雨点非 常急。
主要作品:《赤壁赋》《浪淘 沙·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 猎》等。
理解词语
翻墨:打翻的墨汁。本课形容乌云像打翻的墨汁, 乌黑一片,没有规则。
白雨:骤降之雨,雨量很大,落在湖面上泛着白色。 跳珠:跳动的珠子。诗中是说雨点大,杂乱无序。
1.这首诗分别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哪些词句表现了 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3.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宿建德江
资料袋
孟浩然, 唐 代山水田园诗人, 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这首 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吴越之 时。
基础知识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宿 ( )渚 ( ) 暮()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宿 ( )( )( )
六年级(上)古诗三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 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 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 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31份打包)
乌云四起,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骤雨初来,雨滴已经 洒向山前。 熟悉的茅店就在社庙树林边,过了小溪的石桥, 再转个弯,那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喜出望外呀!
六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语部文编课版件-3六.年古级诗 (上三)首 语( 文人古教诗部三编首版标)准 课(件31推份打荐包)
六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语部文编课版件-3六.年古级诗 (上三)首 语( 文人古教诗部三编首版标)准 课(件31推份打荐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深夜时分,明月钻出云缝,惊动了在枝头 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叫得格外欢快。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的鸣叫, 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年成。
六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语部文编课版件-3六.年古级诗 (上三)首 语( 文人古教诗部三编首版标)准 课(件31推份打荐包)
六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语部文编课版件-3六.年古级诗 (上三)首 语( 文人古教诗部三编首版标)准 课(件31推份打荐包)
3.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让我们感受 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这首词描写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诗人 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 的美。
六 【年 名级 师上 课册 堂】语部文编课版件-3六.年古级诗 (上三)首 语( 文人古教诗部三编首版标)准 课(件31推份打荐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是《古诗三首》。
分别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及《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整体表现了古人在特定时节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悟。
下边按整理分享三首古诗的原文与译文。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的长安城,时时有落红,处处伴飞花。
寒食节这天东风佛面,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斜。
夕阳西照下的汉宫,开始递送御赐的蜡烛。
那袅袅的轻烟,弥散在王侯将相家的上空。
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在那遥远的美丽星空,有两颗闪烁的星星分别代表牛郎和织女。
织女那细长而白皙的手,曾经毫无心思机械地摆弄着机杼。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伤心的眼泪零落如凄楚的雨。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那神秘的两岸到底相隔几许?仅仅一条清澈透亮的银河,让两人只能凝望却无法言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庭院地上月光如洗,寂静的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清凉的秋露点点无声无息,悄然打湿了香浸满院的桂花。
今夜皓月当空,引得那世间多少人深情遥望。
不知道这秋夜缠绵的情思所承载着的千般愁绪,又要降临到谁家。
五年级《古诗三首》
五年级《古诗三首》五年级的《古诗三首》分别包括《枫桥夜泊》、《长相思》和《泊船瓜洲》。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原文、翻译和赏析:1.《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深秋的夜色中,月亮落下,寒鸦啼叫,满地白霜,江边的枫树摇曳着,渔船上的灯火映照着,使愁绪难眠。
在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里,半夜时分敲响了清脆的钟声,悠悠地飘到了客船上。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所作,描绘了枫桥夜泊时的景象。
诗中使用了富有深秋特色的景物,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营造出一种空灵、寂寥、忧愁的氛围。
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孤寂和愁思。
诗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通过描写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和钟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和愁绪。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2.《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路向榆关那边行进。
入夜时分,已是深夜千帐灯火。
风雪交加,一直未停,这种声音吵得人难以入眠。
我的故乡可没有这种声音啊!赏析: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山水、风雪等景物,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同时,“夜深千帐灯”和“故园无此声”等句子的描写,突出了诗人身在他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赏析: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诗人通过描绘京口和瓜洲之间的距离以及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景象,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
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王建(768-825):唐代诗人,字仲初。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二、我会写组词侯:hó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章:zhā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脉:mò(脉脉含情、温情脉脉)栖:qī(栖身、栖息、两栖动物)鸦:yā(涂鸦、乌鸦、鸦雀无声)三、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山脉)(mò(脉脉)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四、理解古诗寒食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五、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
文原文
古诗三首
一、《鹅》
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二、《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三、《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共收录了《鹅》、《静夜思》和《登鹳雀楼》三首经典的古诗。
《鹅》一诗描绘了鹅曲颈高歌的情景,传达了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哲理。
诗人运用简单而生动的词语,形象地描述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场景,展现了鹅的生动形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明月为切入点,通过简洁的叙述唤起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通过描绘雄伟壮丽的风景,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哲理告诫人们不断向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就。
这三首古诗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读者,也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注:文章仅供参考,具体格式有待调整。
《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古诗三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组诗,包括《登鹳雀楼》、《凉州词》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下面是对这三首诗的知识点梳理:
1. 《登鹳雀楼》:
- 题材:描写了登上鹳雀楼后眺望江山美景的情景。
- 表现手法:以直接的描写手法,详细描述了周围风景的美妙,并通过负面形象描述政治腐败。
- 反映时代:诗中体现了王之涣对当前时代的不满,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忧虑和对政治的失望。
2. 《凉州词》:
- 题材:描写了凉州的贫瘠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表现手法:使用了较为典型的「顿挫格调」的手法,通过对凉州艰苦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郁闷与失落。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诗中表现凉州艰苦环境和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经典写法。
3.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题材:这是一首以诗人自己的闲居为背景,表达思乡之情并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的抒情诗。
- 唐诗特色:诗中通过描绘各种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个人感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 表现手法:使用了描写诗人闲居环境的手法,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整首诗简洁明快,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9篇]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5.《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唐.杜甫)(唐.韩翃)(宋.王安石)黄四娘家花满蹊,春城无处不飞花,京口瓜洲一水间,千朵万朵压枝低。
寒食东风御柳斜。
钟山只隔数重山。
留连戏蝶时时舞,日暮汉宫传蜡烛,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在娇莺恰恰啼。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月何时照我还?【重点词语】:江畔娇莺啼叫御柳日暮隔离数字【词语解释】:江畔:江边。
御柳:皇家花园中的柳树。
还:回。
【中心思想】《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写了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表现出一派春光烂漫的景象。
诗中“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体现出花很多。
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的诗。
这首诗讽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宦官专权。
“寒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按风俗这天禁火。
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由白天写到了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泊船瓜洲》作者宋朝诗人王安石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2篇古诗三首一、默写三首古诗。
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二、先解释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共33张PPT)
拓展阅读
1.文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应引用的句子各是那一句? __甲__:__“___绿__叶__对__根___的__情__意__”____乙__:__“__少__小___离__家__老__大__回___,__乡__音__无___改__鬓__毛__衰__”___丙__:__“__美___不__美__,__家___ _乡___水__;__亲__不__亲___,__故__乡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自己出生地的依恋方面来说,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可用文中的原词、原句回答) __动__物__只___是__一__种__本__能___,__而__人__对___故__乡__的__热__土___是__一__种__深___切__而__执__著__的_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的“斯”是什么意思? ___“__斯__”___是__“__这__里__”___的__意__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中说:“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在现实生活中将永远寻觅。”为什么? _因___为__白__云__苍___狗__、__世__事__沧___桑__,__还__由___于__中__年__之__后___衡__量__外__部___世__界__的__尺__度___不__同__、__心__境___也_____________ _变___了__。__因__此___,__故__乡__只__能___停__留__在__回___忆__中__,__驻__守___在__梦__境__了___,__在__现__实__生___活__中__将__用___难__寻__觅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 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 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 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新知导入
四时田园杂兴
自读课文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通读古诗,给诗文划分小节,注意句子的停顿。
新知讲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农村的孩子们在茂盛的桑树荫下 雪种瓜的情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新知讲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了树荫下,几个孩子挖 坑、播种、填土、浇水,干得有模有样, 不亦乐乎。
句意: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
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钲 。
新知讲解
解词语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玻璃: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 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磬: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句意: 敲的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
新知讲解
xìng 兴致 《四时田园杂兴》
“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 “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 了很多的感想。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新知讲解
解词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新知讲解
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 把它给敲碎了。
新知讲解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写了天真稚气的小孩子“玩 冰”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古诗三首》词句解释译文与阅读赏析知识点汇总
《3. 古诗三首》词句解释译文与阅读赏析知识点汇总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著有《韩君平诗集》创作背景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
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
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译文: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注解:①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②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④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⑤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主题:《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
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鉴赏:1.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什么什么诗体?七言绝句。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
3.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4.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1.《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夕阳映江的绚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诗中,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波光粼粼,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一首以山景为主题的诗,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庐山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美景,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3.《雪梅》宋代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以雪和梅为题材,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雪花纷飞、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2个课时)精品课件
品读鉴赏
古诗赏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唐代 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因为寒食 日天下一律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 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 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嘚嘚”的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
拓展延伸
轶事趣闻
虽然该诗暗藏讽意,但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 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 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 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 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 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 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助学资料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
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 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 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 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 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 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 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 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 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 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 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 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新课导入
《十五夜望月》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 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 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
一、介绍《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主题
《古诗三首》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组古诗,包括秋浦歌、峨眉山月歌和夜泊牛渚怀古三首诗。
这三首诗分别以大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情感世界。
二、分析第一首诗《秋浦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秋浦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
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浦江畔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如,“江水悠悠绕芳甸,月明如昼皎洁天”,这句诗描绘了江水与月光交相辉映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豪放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探讨第二首诗《峨眉山月歌》的艺术特色和寓意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以峨眉山为背景,描绘了山间的美丽月色。
诗人将峨眉山月的静态美与江湖的动态美相结合,展现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
例如,“影入凉簟秋江夜,波涵晴雪玉溪舟”,这句诗寓意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
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
我们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
“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人间的桂花树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的种子落到人间后生长出来的。
那么人间的桂花香了,广寒宫里的桂花也应该香了吧。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美妙的联想。
4.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
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三、读出“望”之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
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秋思”,秋天的情思。
说得很含蓄,点而不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
秋思: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的心情?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
四、读出“望”之表达美。
(板书:表达美)
但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
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这叫间接抒情。
(板书:间接抒情)
也有一种情感表达方法,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两种情感表达方法各有好处。
2.诗句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
这个词语能否换成“在”?“落”:理解词语先思考什么意思,再联系诗句意思,品味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意思,并与平常的用法作比较看好在哪里。
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