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9)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9)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及时的紧急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旨在提供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迅速缓解冠状动脉阻塞、降低心肌缺血病变和改善患者病情。

紧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心脏手术。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栓溶解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和抗凝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ACAS的急性治疗中。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法之一。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PCI可以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

CABG适用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4. 紧急治疗的时间窗口和临床评估对于ACAS的紧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迅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治疗。

在评估中,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5. 医疗设施和团队ACAS的治疗需要在专门的医疗设施和团队的支持下进行。

优质的医疗设施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并且有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急救和治疗服务。

医疗团队应包括心内科医生、介入心脏病专家、急诊科医生和护理团队。

6. 术后护理和康复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来说,术后护理和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在术后护理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康复阶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总结: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提供了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这些指南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介入治疗的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内径路使用导丝和气囊扩张支架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方法。

以下是关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指南:
1.指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有明确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且存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其他冠心病相关症状。

2.检查与评估: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3.手术准备和操作:介入治疗需要在心导管室进行,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

手术过程涉及导丝的穿刺、导丝导入冠脉、放置气囊扩张支架等步骤。

4.术后管理和护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包括监测血压、心电图、心肌酶等指标,以及观察是否出现并
发症,如血管穿孔、血肿、心律失常等。

5.抗血栓治疗: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抗血栓治疗,通常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以预防再狭窄和血栓
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都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治疗指南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

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与适应症

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与适应症

•2
平板运动试验得分中度危险(低于-11~-5分)
•3
负荷诱发中等面积灌注缺损但不伴左心室扩张或肺
摄取201Tl增加
•4
仅在大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限制性超声心动检查时
出现室壁缺
• 血性运动异常累及不超过2节段
危险分层低危(年病死率低于1%)
1 平板运动试验得分低危(不小于5分) 2 静息或负荷时心肌灌注正常或小面积 缺损 3 负荷时超声心动检查室壁运动正常或 无变化
PCI及CABG比较
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推荐
STEMI:直接PCI是首选
发病12小时内STEMI采用经皮介入方法直接开通梗死血管称为直接PCI
转运PCI
• 定义:不能开展急诊PCI,预计FMC至PCI 时间小于120分钟,尽可能转运至有直接 PCI条件医院。
溶栓后PCI
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与适应症
聂思毅
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
• 1、规范化药物治疗 •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PCI目的
• 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 • 减轻或根除症状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
• PCI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主要缓解症状, 并不降低死亡和MI发生率。
• PCI主要用于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仍有 冠心病症状发作。
加 • 8 超声心动检查: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不超过10 mg·kg-
1·min-1)或心率轻度增加(小于120/min)时出现室壁运动异常 (累及2节段以上) • 9 负荷超声心动检查显示广泛缺血
危险分层中度危险(年病死率1%~3%)
•1
轻度/中度静息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
0.35~0.49)
多支病变STEMI患者:可考虑开 通非梗死相关动脉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简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该治疗方法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南。

治疗适应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心肌梗死: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后梗死的急性介入; 3. 冠状动脉狭窄:可用于单狭窄、双狭窄和三支或多支狭窄等; 4. 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包括斑块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治疗步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皮肤消毒; 2. 静脉插管,静脉注射抗凝药物; 3. 插入导管; 4. 冠脉造影; 5. 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放置支架等;
6. 导管拔出;
7. 停止抗凝治疗;
8. 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 1. 立即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 2. 静脉注射抗凝药物,减少血栓形成; 3. 慢性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4. 鼓励恢复活动和锻炼。

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 1. 出血:发生率为
0.5%~4%; 2. 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5%~2%; 3. 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为
0.1%~0.3%; 4.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1%~0.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术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同时,也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06
CATALOGUE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与随访
短期疗效评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短期疗效评估是对PCI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及 时监测,有助于及时发 现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短期疗效评估通常在术 后1-3个月内进行,主 要评估患者的心功能、 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有无 并发症,如心包积液、 支架血栓形成等。
手术过程
血管入路
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通 常为股动脉或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射 造影剂,以明确病变部位 和程度。
介入治疗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 的介入治疗手段,如球囊 扩张、支架植入等。
术后处理
导管拔除
术后随访
术后即刻拔除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 压迫止血。
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PCI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旋磨等技术,其中支架植入是最常用的方法。
PCI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 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PCI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 时主要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治疗冠心病。
1987年,第一个裸金属支架(BMS )问世,随后药物洗脱支架(DES) 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PCI的治疗效果 。
疗。
重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必要时进行紧急PCI或
血栓抽吸。
严重并发症及处理
01
02
03
04
心包填塞
立即心包穿刺引流,同时进行 心电监护和补液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紧急PCI或溶栓治疗,必要时 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重要脏器栓塞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1.指南的目的:该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全面信息和指导,旨在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评估冠脉病变的重要性: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医生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严重程度和可达到的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的潜力。

3.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早期干预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存率和预防进一步的冠脉事件,尤其是对于有稳定心绞痛或无症状的高危患者。

4.目标血管的选择:根据不同情况和患者病史,选择最佳目标血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指南提供了关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和血凝块抽吸等技术的详细介绍和操作指南。

6.二次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医生需要制定个体化的二次预防措施,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

7.并发症和处理:指南介绍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包括血管损伤、过敏反应、血栓和心律失常等。

8.认识和管理并发症的风险: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和相关检查结果,以确定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9.消化系统出血风险管理:对于必须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注意评估和管理消化系统出血的风险,包括消化道抗凝治疗和保护措施。

10.肾功能衰竭的管理:对于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提供了临床医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指导,对于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mg st ,此后75mg qd维持;如冠造阴性或 植入支架可停用
抗栓药物
NST-ACS的PCI
长期
临时
阿司匹林 100-300mg st
氯吡格雷 300-600mg st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GPIIb/IIIa受 替罗非班 体拮抗剂
肝素
术中
300mg st 600mg st ,150mg qd*7d,此后75mg qd维持;
特殊人群血运重建治疗
糖尿病
➢ 较非DM患者预后差,再狭窄率高; ➢ STEMI:PCI优于溶栓 ➢ 对于稳定的、缺血范围大的冠心病患者,建议血
运重建 ➢ 建议使用DES ➢ 服用二甲双胍者,术后监测肾功能 ➢ 缺血范围大这,建议CABG ➢ 已有肾功能损害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 ➢ 不建议静脉使用极化液
抗栓药物
STE 100-300mg st
氯吡格雷 300-600mg st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GPIIb/IIIa受 替罗非班 体拮抗剂
肝素
术中
300mg st 600mg st ,此后75mg qd维持;
抗栓药物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持续时间 ➢阿司匹林 100mg 术后长期维持 ➢BMS者:联用至少1个月,最好12个月 ➢DES者:至少12个月 ➢但对ACS者,无论BMS或DES至少12个月
特殊人群血运重建治疗
慢性肾病 ➢术前评估eGFR ➢轻中度CKD,冠状动脉复杂且可以耐受
CABG者,首选CABG ➢PCI者,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且使用
DES
抗栓药物
择期PCI
长期
临时
阿司匹林 100-300mg st 300mg st (PCI术前至少2h,最好24h前)
氯吡格雷 肝素
300mg st 术中 100U/kg
抬高) • 前壁导联V2-V4深的ST段压低,提示后壁
透壁性缺血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 对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 时间也不论是否曾接受溶栓治疗,均应紧 急冠造,若病变适宜,立即直接PCI,建议 处理所有主要血管的严重病变,达到完全 血管重建;药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不能迅 速稳定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2019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冠心病
• 定义:全称 C狭窄或阻塞→心肌缺血坏死
• PCI • CABG • 杂交
心肌血运重建
心肌血运重建
• 稳定性冠心病 • NSTE-ACS • STEMI • 特殊人群 • 特殊病变的PCI • 特殊情况下PCI手术相关问题
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指征
改善预后 • 左主干狭窄>50% • 前降支近段狭窄≥70%;伴左心室功能减低的2支或3支病
谢谢
变 • 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核素证实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面积
的10%) 改善症状 • 任何血管狭窄≥70%伴心绞痛,且优化药物治疗无效者 • 有呼吸困难或CHF,且缺血面积大于左心室的10%,或存
活心肌的供血由狭窄≥70%的罪犯血管提供者
NST-ACS 需紧急冠造指征
•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缺血症状 • 自发的ST段动态演变(压低>0.1mV或短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