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线站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张掖现代有轨电车 S1线工程设计方案研究1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工程概述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自高铁张掖西站引出,向西北方向依次经过甘州区新墩镇、甘浚镇、临泽县南台村,到达七彩丹霞景区丹霞广场站,线路全长约37.053km。

设9座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各一处。

本线设计最高时速70km/h,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作为连接张掖高铁西站和丹霞大景区、服务张掖全域全季旅游的重要快速旅游交通专线,除主要服务丹霞景区旅客出行需求外,还将有效带动沿线周边乡村旅游产业,极大改善沿线基础设施条件,有助于推动丹霞大景区的开发建设,引导丹霞旅游及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完善旅游产业配套服务功能,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丹霞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旅游业成为张掖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2张掖市总体规划2.1现状情况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

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与内蒙古毗邻。

张掖境内铁路有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兰州——乌鲁木齐);公路有国道312线(上海——伊宁),国道227线(西宁——张掖),国道G30线(连云港——霍尔果斯),省道213线,及各专用公路等;航线有张掖—兰州—重庆、张掖—西安—广州等多条航线。

2.2枢纽总图规划概况根据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如图1所示。

张掖市采用点轴空间发展模式,规划“一心、两轴、两带”的城镇发展空间结构组织。

“一心”:即将张掖市区着力打造成为张掖乃至整个河西地区的中心。

“两轴”:连接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的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312国道以及兰新铁路,规划形成张掖市东西向的城镇发展轴线;沿227国道、兰新铁路二线,规划为由黑河连至祁连山段的城镇发展斜向轴线。

“两带”:即黑河生态城镇发展带和祁连山生态城镇发展带。

图1 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Fig.1 Master Plan of Zhangye City3张掖现代有轨电车S1线方案研究3.1线路走向研究3.1.1方案说明结合张掖丹霞景区总体规划、张掖市综合交通规划、张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沿线控制因素,并统筹考虑了滨海新区以及黑河生态新城的链接,针对张掖西站至七彩丹霞景区线路走向研究了沿集散中心方案(A段+B段),沿黑河新城方案(B段+C段),环线方案(A段+B段+C段)。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目录中括号内数字依次为(年份 — 期次 — 页码)综述述评Comprehensive Review北京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融合发展研究………于 鑫,张凌云 (21-1-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期间安全评估实施研究………………………………………………程永谊,吴方林 (21-4-1) 北斗系统在智慧城轨中的应用与展望………………………………蔺陆洲,李宇杰,邓平科,等 (21-4-6) 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技术创新与实践……………苟明中 (21-4-11) 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季国富 (21-4-16) “十四五”期间西安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展望……………………………………姜彦璘,万 英,卢剑鸿 (21-9-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5G 网络覆盖方案研究 …………… 李佳宁 (21-9-8)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刘占省,矫悦悦,刘習美,等 (21-10-1) 重庆市域(郊)铁路发展探索与实践………周灿伟,张跃泷 (21-10-7)深圳地铁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实践……………………贾 科 (21-增刊-7) 深圳市轨道交通共建综合管廊建设实践……………………………………杜永帮,徐恢荣,王建新 (21-增刊-12) 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概述………………………………………王宇通,王新线,赵 林 (21-增刊-17)规划设计City Plan复杂边界条件下地铁车站特殊设计……………………曾庆谊 (21-1-7) 基于 TOD 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研究…………………………………………………………何硕硕 (21-1-14) 新时代粤西地区铁路网络规划布局研究………………………………………………范丁元,邹卫强 (21-5-1) 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站点周边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初探…………………………………………………………荣 荇 (21-5-7) 市域铁路车辆基地总平面设计研究……………………熊 盛 (21-6-1) 地铁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疏解工程方案研究………………………………………王 森,崔 莹,蔡志鑫 (21-6-6)区块链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赵红礼,李莉莉 (21-7-1) 市域铁路动车段所布局设计要点分析…………………李 东 (21-7-5) 基于多属性决策分析理论的地铁选线方法研究…………………………………………………………曹 巍 (21-7-11) 重庆城轨快线线网资源共享研究……………………………………刘实秋,吴 林,向家江 (21-8-1)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上海市域铁路线网规划建议…………………………………………………………陈望桂 (21-8-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站场设计研究与实践……………罗伟钊 (21-8-12) 市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研究……………………………张宪国 (21-10-13) 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林 建 (21-10-18) 东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与实践……………吴俊泉 (21-12-1)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孟永平 (21-12-6)将城市功能融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新思路…………………………………………………………付永煜 (21-增刊-21) 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设计研究…………………………邹亚平,朱益海,王小飞 (21-增刊-26)铁路与城市Railway and City市域铁路地下段全寿命周期水土风险控制对策研究………………………………………………杨石飞,刘 枫 (21-1-18) 基于“三网融合”的江西省铁路网总体布局研究…………………………………………………………汤玉萍 (21-1-24) 新建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研究………王建永,林泽宇 (21-3-1) 快速有轨电车在市域轨道交通中适应性研究……………………………………刘家栋,李 梁,刘 义,等 (21-3-4) 市域(郊)铁路兼顾货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初探…………………………………王建永,张 旗 (21-5-13) 高速铁路预制梁施工质量技术探讨……………………雷 勇 (21-5-18) 都市圈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张 丽,高金港 (21-10-23) 基于技术特征分析的市域轨道交通车型选择方法………………………………………………刘心露,崔 莹 (21-10-28)智慧城轨Smart Urban Rail Transit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功能探讨………………………吴敏杰 (21-7-15) 多专业融合的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研究………蒲晓斌,侯文军 (21-7-22) 超大规模网络轨道交通运维平台化管理模式…………………………………………………张 郁,戴龑飞 (21-10-34) 深圳地铁区域站点集中值守和远郊车站无人值守模式探索……………………………………温少表,罗昌权 (21-10-38)技术装备Technical Equipment地铁车辆转向架齿轮箱失效型式分析…………………吴四二 (21-1-29) 地铁车辆气密性影响因素及主要评价指标研究………………………………李 梁,刘家栋,孙 瑶,等 (21-1-35) 地铁供电系统中压开关柜电流分析理论和方法………………………………………………陈 亮,曹张保 (21-1-40)内燃动车组牵引变流器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马法运,林显琦,潘景宇,等 (21-1-46) 地铁车辆转向架天线梁模态与疲劳寿命分析………………………………张远维,肖绯雄,杨 强,等 (21-1-53) 基于 ANSYS 软件的二维地铁轮轨滑移摩擦热分析……………………………………吴 涛,唐晓敏,李林波 (21-1-59)PH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 AFC 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张 坤 (21-1-65) 车轮不圆顺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动态有限元仿真方法………………………敬 霖,刘 凯,刘 卓,等 (21-2-1)地铁列车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优化研究…………………………………刘焕军,刘 世,赵 海,等 (21-2-8) 铁路车辆内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净化设备研制…………………………陈全雷,葛美周,蒋玲雁 (21-2-12) 成都市轨道交通 18 号线长大区间防淹门远程控制方案研究……………………………………文仁广,伍贤维 (21-2-18)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有轨电车在途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张 勇,王 磊,杨峥岭,等 (21-2-22) 铰接式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算法优化研究…………………………………朱 戡,王 业,张 丽,等 (21-2-26)多源数据融合的列车-轨道状态检测技术…………………………………陈 嵘,王 源,从建力,等 (21-3-11) 地铁车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及应用…………………………………姜 峰,张 萌,李 悦,等 (21-3-19) 基于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研究……………………………………………… 陈 浩,雷成健 (21-3-24) 地铁列车以太网电缆传输优化研究……………………李保霞 (21-3-30)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研究………………周天龙,李大伟,王 飞,等 (21-3-35)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上网组合开关柜方案研究……………………………………………… 杨镇华,葛 洲 (21-4-2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远程专家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杨培盛,董先鹏,侯 飞,等 (21-4-25)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技术发展和展望………………梁 浩 (21-4-33) 深圳地铁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研究分析…………………朱伟鹏 (21-4-38) 现代有轨电车新型扣件系统研究……………………………………刘雪锋,李俊玺,马佳骏 (21-4-42)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技术………………………………莫伟平,戴源廷,田云峰,等 (21-5-22) 氢能源有轨电车的应用实践……………………………陈 祥 (21-5-28) 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建设方案研究…………孟寒松 (21-5-33) 轨道交通远程瞭望系统………张 强,张宇旻,毛新德,等 (21-5-39) 约束阻尼车轮振动声辐射特性及拉伸强度分析…………………………………向 琴,孙道永,徐 锋,等 (21-5-44)列车牵引节能技术研究……………张 冲, 王 斌, 谢胜茂 (21-6-13) 基于优化 YOLOv3 网络的在途列车障碍物检测方法…………………………………………………………初 帆 (21-6-19) 基于计轴系统的轨道电路棕光带故障分析探讨…………………………………………………………石卫师 (21-6-24) 应用于城轨车辆辅助电源的交错控制 Boost 变换器电路研究………………………何 晔,于江山,王 军,等 (21-7-26) 轨道交通机场线专用行李车技术方案分析………………………………马喜成,刘家栋,李 梁,等 (21-7-34) 提高地铁车厢用胶膜合格率的研究………………………………赵升龙,刘清方,梁 滨,等 (21-7-38) A 型铝合金地铁车体静强度仿真分析………………………………………………杨瑞欣,黄润涛 (21-7-42) 现代有轨电车辅助驾驶系统应用研究…………………………………刘家栋,杨 颖,高 锋,等 (21-8-17) 北京大兴机场线接触网检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赵立峰 (21-8-22) 基于 IEEE Std 485 和 DL/T 5044 的城轨变电所蓄电池容量计算研究………………………………张海申,刘 莉 (21-8-29)城市轨道交通车 - 车通信系统融合设计………………………………………………孔 军, 宋 丹 (21-9-13) 城市轨道交通 CBTC 系统升级为 TACS 系统的方案探讨…………………………………………………………邢艳阳 (21-9-18) 重庆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车轮使用寿命的探索分析………………………………………………刘 洋,周珏凯 (21-9-22)碳纤维复合材料轨道车辆电磁兼容设计方法探讨…………………………………………………………宋旭鹏 (21-10-43) 轨道车辆车体新材料应用及发展研究…………………………………周 洲,颜渊巍,刘小芳,等 (21-10-47) 轨道车辆液体橡胶复合转臂节点刚度性能试验研究…………………………………罗 俊,林 胜,张玉祥,等 (21-10-53) 轨道车辆轮轨等效锥度管理措施研究……………………………………戴焕云,杨震寰,干 锋 (21-12-12) 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应用研究………………………………史海欧,田 骥,刘小清,等 (21-12-19) 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应用研究…………………………………蔡 峰,高 文,张晓峰,等 (21-12-25) 基于故障状态下接触网供电分段设置方案研究…………………………………………………………胡 博 (21-12-30) 城轨列车车载网轨隧综合智能检测系统设计研究与应用…………………林更泽,林美莲,何洪伟,等 (21-增刊-86) 基于多层分析法的盾构机适应性分析评估………………………………………………解廷伟,宋天田 (21-增刊-91) 深圳地铁3号线既有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方案研究………………………………………………刘 鑫,罗运真 (21-增刊-96) 人脸识别与信用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马怀清,曾庆宁 (21-增刊-100)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通信设备用房适用性研究…………………………………柳 明,马 力,王子阳,等 (21-增刊-10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风道内消声器长度分析与应用………………………………………………于 凯,艾江甫 (21-增刊-109) 自动扶梯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诊断系统应用研究………………………………………………王 珩,何济芳 (21-增刊-114)设备检修Equipment Maintenance基于 LSTM 网络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故障预测方法研究………………………………………………张传凯,刘佳龙 (21-2-31)地铁车辆高速断路器检修过程管控系统研究………………………………李 威,张陆军,刘神智,等 (21-2-36)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措施的减振效果测试研究………………………………张伯林,张宏亮,辛 涛,等 (21-5-52) 轨道精细化维修对振动噪声及节能的影响……………梁中东 (21-5-57) 轨道车辆轮轨关系检测及等效锥度管理………………………………………曾 京,干 锋,罗光兵 (21-6-29) 用大数据指导电子部件深度维修的探究………………余 磊 (21-6-35) 跨座式单轨车辆检修修程及检修周期优化研究…………………………………………………………杨昕映 (21-8-34) 国内高铁与城轨电动车组运用检修模式分析研究…………………………………………………………何 东 (21-8-40)工程实践Engineering Practice北京地铁 4 号线新增检票厅工程离散元仿真分析…………………………………………………………陈自龙 (21-1-69) 路基冻胀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动力特性研究……………………………………孙井林,张鲁顺,刘郑琦 (21-1-74)非连续纵向结构体系单柱地铁车站横向地震响应分析…………………………………………………………郭 朝 (21-1-80) 某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新增接车与 调试功能分析研究……………………………………高如超,贺创波,刘 文 (21-1-87) 京雄城际铁路梁体养护温度智能监测方案研究…………………………………………………………马 珍 (21-1-91) 小净间距交叉隧道振动规律试验研究…………………刘 洋 (21-2-41)软土地区地铁环境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孙井林,刘郑琦,宋天昊,等 (21-2-45)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焊接拉压支座设计研究……………………………………………… 仵叔强,李利军 (21-2-50)地铁盾构垂直下穿加油站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胡 磊,卓旭炀,张志华 (21-2-56) 广州地铁某轨排基地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技术…………………………………………………………张 泽 (21-2-61)地下检票厅开挖对既有地铁换乘通道稳定性影响研究…………………………………………………………雒焕磊 (21-3-43) 施工参数对盾构穿越软土地层变形控制的影响分析…………………………………………………………杨 均 (21-3-48) 基于有限元及灰色度分析的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研究………………………………………………田 超 (21-3-54) 冲洪积复杂地层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关键设备配置设计研究…………………………………………卢 森 (21-3-58) 双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地层与建筑结构影响研究………………………………夏志强,董少博,董克胜,等 (21-4-49)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车站深基坑支护的应用………………………………………………周石喜,王新线 (21-4-56) 基于复合地层表征参数的盾构隧道地面沉降预测分析………………………………………………田管凤,李 锟 (21-4-65) 地铁车站基坑半幅盖挖法施工监测及分析…………………………………石 岭,周 宾,李永辉,等 (21-4-70) 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及控制探讨………………杨 魁 (21-4-76) 用于钢轨焊接接头补强的环氧类胶粘剂研制与应用……………………………………赵升龙,刘清方,梁 滨 (21-4-80)武汉地铁 7 号线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 …………………欧阳冬 (21-5-61) 新型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研究…………………………………刘 毅,潘 清,郭正兴,等 (21-5-68) 地铁车辆段上盖多塔结构设计与研究…………………………………耿 真,徐 希,李艳春,等 (21-5-74) 地铁车站基坑内支撑方案设计与参数选择研究………………………………………………邓泽涵,肖靖炜 (21-5-82) 地铁车辆段综合开发关键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张 明 (21-5-88)BP-Adaboost 集成学习算法在地铁施工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付秋新 (21-5-94) 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技术………………………………………………张浩然 (21-5-99)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研究分析…………………朱坤朋 (21-6-40) 软土地层超深 Z 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王 纲 (21-6-46) 基于坐标变换的轨道交通隧道施工偏差校核方法研究…………………………………………………………肖潜飞 (21-6-52) 软土地层中盾构长时间停机引发问题的处理技术…………………………………………………………常喜军 (21-6-57)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对邻近桩基变形影响研究…………………………………………………………李海堂 (21-7-47) 地铁浅埋暗挖通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涂美吉 (21-7-52)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设计研究…………………………………段玉振,王 敏,陈 鹏,等 (21-7-56) 云巴线路平面曲线参数研究…………………王楚骄,陈 剑 (21-7-61) 复杂城市环境下地铁深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崔青玉 (21-7-67) 不同坡度下 TBM 隧道施工对围岩及地表影响分析…………………………………郑 雯,邱 琼,段 灿,等 (21-7-74) 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研究………………………………王朝阳,马九洋,魏志恒,等 (21-8-45) 大纵坡齿轨桥梁设计控制因素分析…………杨国静,王业飞 (21-8-50) 复杂环境下地铁区间风井设计方案研究………………………………………安应选,杨 硕,余 璞 (21-8-55) 老城区上部物业开发不确定性条件下车站设计研究………………………………王腾飞,李汉杰,疏义广,等 (21-8-60) 复杂地质大断面铁路隧道爆破振动能量传播特性研究…………………………………………………………王世辉 (21-8-65)土压盾构浅覆土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技术………王显根 (21-9-27) 地铁减振道床跨人防门设计及施工研究………………张珍珍 (21-9-32) 胶轮有轨电车高架桥梁部结构形式研究………………滕炳杰 (21-9-38) 城轨交通高架桥预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技术探讨…………………………………………………………甘 灿 (21-9-43) 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施工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孙世杰 (21-9-48) 杭州地铁基坑高压旋喷加固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王 伟,周静增 (21-10-57) 大兴机场线轮轨垂向力分析及控制标准研究………………………………李春翔,祖宏林,徐 栋,等 (21-10-63)富水粉砂地层机械法联络通道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研究……………………………………葛佳佳,言建标, 杨 吉 (21-10-68) 大跨度双曲拱桥上部结构拆除施工技术………………曾小丽 (21-10-73)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苟明中 (21-12-35) 杭州地铁岩溶地层特征及处置方案研究………………张 军 (21-12-40) 地铁车站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系统应用研究…………………………………王 佳,张 健,范良凯,等 (21-12-46) 城轨交通隧道穿越海底风化段施工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分析………………………………………………赵 军 (21-12-50) 北京新机场线隧道段移动式闪光焊焊插短轨技术…………………………………………………………牛瑞达 (21-12-55)地铁车站小盾构先行大盾构扩挖技术研究应用………………………………………………李爱东,邓永忠 (21-增刊-31) 岩溶地区城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实践………………………………………朱 斌,赵智强,王 健 (21-增刊-36)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朱益海,王新线,张 磊 (21-增刊-41) 基于 DME 相变的盾构渣土高效脱水减量化处理研究………………………………周学彬,孙晓辉,厉彦军,等 (21-增刊-46) 预制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郑晓练 (21-增刊-51) 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早期减缩防裂措施研究………………………………王彦会,郭林强,祖玲娜,等 (21-增刊-56) 岩溶发育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预处理施工技术………………………………………孙 策,李 楠,郭庆飞 (21-增刊-61) 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技术探讨………………杨永魁,张 建 (21-增刊-66) 不均匀地层条件下装配式车站力学特性研究……………………………………王新线,吴成刚,刘人菩 (21-增刊-71) 车辆段上盖超限高层连体结构选型及分析…………………………………吴居洋,高 敏,欧飞奇,等 (21-增刊-76) 长距离高强度硬岩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佘国生,段景川 (21-增刊-81)安全防护Safety Protection市域快轨超长隧道防灾救援模式研究………………………………缪道平,陈 阳,陈福贵,等 (21-4-85)地铁车站与商业连接型式及接口防火设计……………郑鑫鑫 (21-4-91) 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对策研究…………………孟祥名 (21-4-97) 城轨车辆 FRACAS 故障管理系统应用研究……………………………………姚鸿洲,肖 静,何昌艳 (21-6-61) 基于大数据的机电设备故障模型研究………………………………左旭涛,李世明,程中国,等 (21-6-65) 地铁车辆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研究………………………………………肖守讷,李 丹,杨 龙 (21-8-71) 公交化特点下新型城际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研究…………………………………………………………郭现钊 (21-8-77)地铁刚性接触网塌网故障应急方案优化研究…………彭章硕 (21-9-54) 地铁消防疏散问题思考与研究………………郭桃明,曹宇齐 (21-9-58) 地铁列车脱轨致灾因子研究………………………………刘曦洋,刘 奥,魏嘉杰,等 (21-9-6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雷击风险评估研究………………………………………………张科杰,成 勤 (21-10-79)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数据链客流预测方法研究………………………………………………苗 沁,刘慧婷 (21-3-64) 基于 CPS 的超大城市地铁机电设备智能运维体系设计……………………………………黄宝静,周凌云,桑晓明 (21-3-6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王子腾,窦元辰,王爱丽 (21-3-72)长三角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运营组织与管理创新………………………………………………曲思源,徐行方 (21-4-101) 基于 ASP 技术的地铁列车辅助报点系统设计……………………………………朱忠山,张学兵,窦玉春 (21-4-106) 基于 K-Means 聚类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及客流特征分析……………………………夏 雪,盖靖元 (21-4-1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设计中的人因问题………………………………………………方卫宁,王健新 (21-6-69) 基于 5G 通信的智慧地铁运营模式设计…………………………………景 亮,赵 程,燕 玲,等 (21-6-76) 地铁运营中断时所需接驳车数量快速计算 方法研究…………………………………………………………宋吉鹏 (21-6-81)城轨运营关键岗位人员状态预警与 调节系统研究……………………………………郭 爽,孙冠卓,董守放 (21-6-85)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编组列车行车组织方案编制方法研究………………………………鲁玉桐,李 鹏,金艳萍,等 (21-7-82)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行大站快车影响因素及方案研究…………………………………………………………于德涌 (21-7-88)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及优化研究………………………………………………林诗悦,张 祎(21-7-93) 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前后客流特征对比分析………………………………………………李棠迪,刘海洲 (21-8-84) 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客流特征分析与思考…………………………………………………………郑小康 (21-8-90) 基于乘客需求的城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李鹏飞,凌 晨 (21-9-70) 重庆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方案设计研究……………………………………陈 阳,缪道平,陈福贵 (21-9-76)贯穿型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初期线网客流预测方法研究……………………唐水雄,张 涛,唐金金,等 (21-12-5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影响分析……张 扬 (21-12-66)信息化Informatization高速铁路工地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包洪波 (21-2-6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难点及对策……………………………………段芳敏,胡 鹰,宋天田 (21-2-70)基于 CATIA 的桥梁 BIM 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廖 林,周应华,瞿 浩,等 (21-3-79)基于 BIM 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可视化智能运维系统…………………………………郭 钦,刘 奥 (21-3-86) 基于 BIM 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扶梯智能监测系统…………………………………………………………马建文 (21-5-102) BIM + VR 技术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实景化培训中的研究与应用……………………………………………郑海鹏 (21-5-107)地铁通信技术方案比选分析…………………龚小聪,涂思明 (21-6-91) BIM 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杨玲玲 (21-6-96)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部署方案……………………………………周增惠,孔国权,张喜元 (21-6-103) 基于 Revit 的地铁车站工程 BIM 正向设计方法探讨…………………………………………………………余元波 (21-9-82) 基于统一编码的城市轨道交通 BIM 族库管理系统研究………………………………胡亚森,陈天星,曾文驱,等 (21-9-86)基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的我国跨座式单轨技术发展研究…………………………许彦强,何孝强,赵小文 (21-12-72) 城轨列车实时以太网拓扑结构分析及应用思考…………………………………………………………丁 超 (21-12-79) 城市轨道交通 5G 公专网建设思路探讨………………………………………………何 涛,党选丽 (21-12-85) 5G 技术在地铁无线专网中的应用探讨………………………………………………陶潇然,陶孟华 (21-12-91)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造智慧管理研究…………………………………刘继强, 张育雨, 王雪健 (21-增刊-120)BI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研究………………………………吴 冰,邱运军,曾晓超,等 (21-增刊-126)Wi-Fi 6 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中的应用探讨 …………李 坚 (21-增刊-130) 基于建模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BIM 模型多阶段表达…………………………………………………………张中安 (21-增刊-134)论坛园地Forum基于客流导向的长大市域轨道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范忠胜,阴佳腾,杨立兴 (21-1-96) 城轨车站空间数据服务平台设计………………………………刘 宇,郭冬冬,董守放,等 (21-1-103)智慧城轨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张文韬,卢剑鸿,姜彦璘(21-1-108) 基于专利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万 莹,王金锋,孙连英,等 (21-1-112) 基于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统计规律的致险因素关系研究…………………………………刘仲武,吴 萍,陈 帅,等 (21-2-75) 地铁车辆现代化升级改造的发展趋势与问题探讨………………………………徐 帅,王景振,黄强邦,等 (21-2-81) 基于数据库的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综合联调联试文档管理………………………………陈 亮,徐大程,刘大磊,等 (21-2-85)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应用展望………………………………………………魏阜伦,衣海娇 (21-2-90) 基于 LTE 技术的车地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能力测试研究………………………………………………李 杰,霍晓峰 (21-3-92) RAMS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张自太,蔡伟森,吴启中,等 (21-3-97) 地铁车辆基地司机登车平台优化设计…………………迂军杰 (21-3-105) 双雷达联合测速系统研究………顾 明,周 媛,刘亚奇,等 (21-3-109) 重大铁路工程标准化开工组织清单化管理研究………………………………魏 强,汪旵生,王森昌,等 (21-4-119) 铁路建设工程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研究……………黄 慧 (21-4-125) 有轨电车联络线布设要点研究…………………………杨寿军 (21-4-12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交付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何志平,冯国冠,刘 淼 (21-5-111) 城轨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售价盈亏平衡分析…………赵 峰 (21-5-115) 我国铁路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刍议………………………蔡 刚 (21-5-120) 基于 LSP 的地铁控制中心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李颖峰 (21-5-124)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建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贾 科,李爱东,王新线 (21-6-107)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及成果分析…………………………………………………………张春光 (21-6-113) 高流动性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配制研究………………陈黎明 (21-6-118)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桥体系技术经济研究………………………………邹家驹,赵晓波,刘宏伟,等 (21-7-99) 线路条件对车辆及环境噪声影响分析……………………………………刘晓波,蒋忠城,程 雄 (21-7-107) 城市轨道交通 AFC 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电子化预案及优化建议……………………凌 晨,陈骁飞,张 鹏,等 (21-7-114) 勘察设计企业在新制式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策略探讨………………………………………………王佳庆,向 红 (21-8-95) 铁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元件疲劳寿命研究现状………………………………………………侯茂锐,宗仁莉 (21-8-99) 铁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远程维护监测系统设计…………………………………………………………何 宏 (21-8-104) 基于自编码器的接触网定位器底座开口销缺失识别算法研究…………………………………………于博轩 (21-8-108) 基于智能机车的小断面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构想………………………………张佳乐,王 欣,宋克志,等 (21-9-92)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轨道识别方法探究………………………………………………朵建华,杨柏钟 (21-9-98)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成本研究………………………………王艳琴,韩国鹏,邹联斌,等 (21-10-84) 铁路车站雨棚钢立柱防火涂料劣化机理研究………………………………伊钟毓,杜 玮,左强新,等 (21-10-8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空间空气品质提升研究…………………………………………………李 媛,罗 曼 (21-增刊-148) BI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综合应用…………………………………李树斌,陈 文,马 宁,等 (21-增刊-153) 基于 5G 的智能城轨架构及挑战探讨 …………………钱路之 (21-增刊-158) 城轨交通快线区间空气动力学效应缓解研究…………邓永忠 (21-增刊-163)发展历程与成果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历程与成果………………………………………………(21-增刊-1)安全评估Safety Assessment新规范对城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影响与思考 ………屈 静 (21-11-1)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准备工作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刘权厚,王 亮 (21-11-4)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实践应用分析…………………………………张宝太, 高利贤,王乾坤 (21-11-7) 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体系对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秦丽娟,成 炎,毛显哲 (21-11-11)运营筹备Operation Preparation地铁新线运营筹备管理研究………卢剑鸿,万 英,姜彦璘(21-11-16) 城轨交通初期运营前系统功能核验及联动测试实践与思考…………………………………成 炎,刘国帅 (21-11-22) 城市轨道交通 UTO 机电系统综合联调方案与实践……………………………………傅康平,田 俊,李江莉 (21-11-2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联调安全管理难点解决方案………………………………………………王乾坤,周海龙 (21-11-32)安全运营Safe Operation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防排水对策研究……………………………………程永谊,刘峻峰,吴方林 (21-11-36)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市政施工安全影响评估及安全保护……………………张 睿,钟有信,宋 茂,等 (21-11-40) 基于重复性事故隐患的研究与思考…………王强国,潘乐乐 (21-11-47)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研究…………………曹 琼,凌 晨 (21-11-5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装置故障分析………………………………孟 飞,戴源廷,田云峰,等 (21-11-59)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马培卿,郭华军,汪 伟 (21-11-64)智能运维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车应用分析………………………………靳守杰,魏志恒,王文斌,等 (21-11-69)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检测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王文斌,李 洋,赵正阳,等 (21-11-74)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应用研究………………………………魏志恒,徐 栋,陈万里,等 (21-11-81) 基于智能检测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管理…………………………………………王瑞锋 (21-11-8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李义岭,喻彦喆,姚克民 (21-11-90) 5G 在智慧轨道交通中的创新应用……………………………………柴文宇,林思雨,钟章队 (21-11-95) 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建设和智慧运维技术…………………………………………………………陈发达 (21-11-101)安全质量Safety and Quality地铁工程防水专业验收规范探讨……………………………………吴蔚博,杨 骏,郑志华 (21-增刊-139)混凝土镜面效果质量提升技术研究………………………………………袁润丰,杨 晨,李 鑫 (21-增刊-143)国际聚焦International Focus振动及噪声连续测量系统………………………………………(21-1-119) 德国铁路长途客运新运营理念…………………………………(21-1-122)日本轨道车辆运动控制和减振措施……………………………(21-2-94) 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轨道几何形位测量机械…………………(21-2-97) 日本防止铁路车辆地震时脱轨措施……………………………(21-3-114) 基于光纤传感系统的德国列车实时精确定位技术……………(21-3-118)超级高铁(Hyperloop)理念分析 ……………………………(21-4-134) 日本新干线铁路网发展与现状概述……………………………(21-4-138)日本新干线技术发展概述………………………………………(21-5-130) 后疫情时代国际铁路工程承包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使用研究……………………………………汤学文,赵 鑫 (21-5-134) 日本新干线车辆技术发展新趋势及成果………………………(21-6-123) 欧洲铁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21-6-128)运营咨询对提升海外铁路项目效益的思考……………胡 明 (21-7-119) 日本新干线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及成果……………………(21-7-123)基于可调板式轨道的轨道 / 车辆检测设备可靠性测试系统…………………………………………………………………(21-8-113)国外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轮轨动力学及减磨优化分析………………………………廖 涛,徐井芒,周文涛,等 (21-9-103) 3D 打印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21-9-109)欧洲数字化自动车钩测试概述…………………………………(21-10-94) 日本轨道结构薄弱点检测及养护维修措施……………………(21-10-98)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探讨与启示………………陈燕申 (21-11-109) 德国新型钢轨超声波探伤系统…………………………………(21-11-114) 5G 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21-12-96) 钢轨波状磨耗发展机理概述……………………………………(21-12-99) 德国铁路数字孪生战略…………………………………………(21-12-102)动态消息News in Brief2020 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况 ……………………(21-2-101)2021 年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保护技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办………………………………………………(21-5-138)2021 年第三季度批复铁路 / 城轨项目情况汇总 ………………(21-11-118)。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弊端逐渐显露,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本文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提供相应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站城一体化设计、清水河站、实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需求增长,城市交通系统有待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大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区域间的重要联络方式。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实现了规模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忽视了与城市发展的结合,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为缓解这些问题,需要结合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及站点周边城市空间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实现城市空间紧凑发展,以解决城市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实现城市更好地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从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竖向设计等方面入手,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清水河站的设计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相应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相关设计理念及案例2.1 站城一体化设计理念站城一体化设计是指将作为交通节点的车站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思考,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形象,并提升站点及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2 站城一体化设计案例香港地铁将军澳线及其站点周边城市空间,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车站为导向的设计思想引导了周边城市的规划方案。

现代有轨电车延伸线线站位方案探讨

现代有轨电车延伸线线站位方案探讨

现代有轨电车延伸线线站位方案探讨摘要:本文以湖北黄石现代有轨电车延伸线项目为例,重点研究了互联互通节点的轨道预留、车站型式选择和临时终点站的换乘接驳等问题。

通过工程实践和多方案论证,得出结论:先建线路应依据线网规划做好轨道、路基接口预埋,单开道岔预留端按照道岔B值根端考虑,菱形交叉预留端应按照直、侧股线路路基开挖交界面考虑;车站布置型式宜根据红线宽度、道路等级和工程投资统筹考虑;终点站选择上要注重近远期结合,未来延伸应预留多种可能性。

本论文的分析工作可为有轨电车线路预留延伸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延伸;道岔;换乘;线站位;折返引言湖北黄石现代有轨电车一期项目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金融组织支持、首个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审批立项,国办【2018】52号文后首条省发改委批复的有轨电车线路。

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审批并已开工建设,黄石选择建设有轨电车旨在突破天然地理屏障,实现城市新老城区间客流快速交换,吸引更多的产业在新区聚集。

而有轨电车延伸线的建设旨在黄石—大冶(县级市)之间构建一条中大运量的交通方式,推动建设市域一体“大黄石”的总体目标。

通过延伸线与大冶北高铁站实现换乘接驳,为黄石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夯实基础,不仅增强了黄石-大冶城市主动对外联系的力度,也为大冶湖核心区和尹家湖金融商务区的发展夯实基础。

1 起点站预留接轨方案网络化运营才能将有轨电车效益最大化,建设一条延伸线可将运行交路数量提升至3个,黄石城区、大冶湖核心区、大冶市任意两组团间可形成直通性交路。

延伸线与一期线路在奥体大道—体育西路交叉口形成地面三通,详见图2。

黄石→大冶方向道岔直股通行,黄石-大冶湖核心区方向侧股通行,大冶-大冶湖核心区方向侧股通行。

因建设时序不同步,先建线路应做好轨道、路基接口预埋。

图1 有轨电车二期线路走向示意图图2 二期线路接轨站“小三通”平面图对于三通道岔处接头预留,可分两种工况,一种是单开道岔作为先建轨道端头,此时以道岔端B值10.862m [2]外放1m计算;另一种是菱形交叉作为先建线路端头,应以直、侧股线路路基开挖交界面外放1m作为预留终点为宜,本项目属于第二种工况。

PPP-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BOT项目案例分享

PPP-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BOT项目案例分享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BOT项目2015年7月30日,深圳市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底建成。

作为新型交通方式在深圳市的首次实践,同时是国内首条在人流密集区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龙华示范线自2012年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市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反复研讨,深入论证,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我中心全程参与了从线路前期研究、投融资方案制定,至规划设计方案深化、管理办法起草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体系。

1、龙华示范线概况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全长约11.8公里,设站20座;其中主线南起轨道4号线清湖站,沿和平路、清龙路、梅龙路、大和路、人民路、平安路敷设,止于观澜中心区,长约8.6公里,设站15座;支线西起大和路-环观南路口,沿环观南路向东敷设,止于下围工业区,长约3.2公里,设站5座。

示范线途径龙华老中心、龙华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观澜居民区、龙华新区规划科技核、观澜中心区等居住、办公、商业片区,同时可接驳4号线现状清湖站及规划观澜中心站,有效加强龙华新区中北部公共交通服务。

2、有轨电车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代有轨电车具备造价、运营成本远低于地铁,工期短、见效快等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大中城市的青睐。

目前,国内近10个大中城市已开通或即将开通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同时十余个城市已开工建设或计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

国内多数城市均选择在城市高新区、开发区等外围片区建设,此类地区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有轨电车可与城市交通系统同步建设,大大降低了有轨电车的实施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外围片区的发展;但同时引发诸多问题,例如有轨电车开通初期客运量严重不足,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达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作用。

作为由纳税人出资政府决策的公共投资项目,如果既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问题,又需要长期对其运营亏损进行补贴,各地政府将不可避免承受来自市民及舆论的压力。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设计方案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优先设计方案研究

用平交形式 , 在交叉 口内路缘石断开 , 以允许机动 车穿越 ,
而 在 交 叉 口范 围 外 ,有 轨 电车 通 路 继 续 被 路 缘 石 与 机 动 车道 隔离。
二、 现代有轨 电车的功能需求
有轨 电车属于 地面快速公交 , 虽然 系统运行 享有专用
路权 , 但 与其 他 车 道 之 间存 在 着 平 面 交 叉 , 有 轨 电 车在 通
路 口信 号 机 与 交 管 中 心 系 统 相 连 , 信 号 机 接 收 有 轨 电
三、 有 轨电车信号优先 方案
1 . 信 号 优 先原 理
信 号 优 先 控 制 是 通 过 对 交 叉 口交 通 信 号 控 制 策 略 的 车优 先请 求 , 并根据 自身 的优 先程序执行优 先控制。决策 优 化设计 , 对有 轨 电车 进 行 倾 斜 性 的信 号 分 配 , 提 高 有 轨 由路 口信 号 机 执 行 , 交 管 中 心具 备 远 程 监 控 能 力 。
以 上优 先 方 案 中 , 采 用 相 位 插 入 的 方式 , 对于 有轨 电
过 平 交路 口时 也 要 受 路 口信 号 的控 制 : 红 灯停 , 绿灯行。 为 车 来 说 优 先 效 果 最 好 , 但 是 对社 会 交 通 的影 响最 大 , 尤 其
充 分发挥有轨 电车快捷 、 高运 量的优点 , 需设置 有轨 电车 对于 既 有 社 会 交 通 车 流 量较 大 的路 口 。
先和静态优 先。
命 令 或执 行 方 案 , 由中 心 计 算 机 或 区域 主机 实 现 系 统 级 的
静 态 优 先没 有 交 通 流 的反 馈 系统 , 不依 靠检 测 设 备 的 区域 优 化 控 制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合理的线路规划与设计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发挥其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投资效益。

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良好的线路规划与设计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通过将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可以引导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和旧城的改造,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

其次,它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合理的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可以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

再者,对于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其他交通方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能够减少城市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线路规划与设计应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适应性原则要适应城市的交通需求,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出行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保线路的运力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客运需求。

3、便捷性原则站点的设置应方便乘客的出行,尽量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交通需求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5、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流程1、需求分析通过对城市的人口、就业、土地利用、交通现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确定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锦州市现代有轨电车3号线市内段线站设计研究

锦州市现代有轨电车3号线市内段线站设计研究

平 纵断 面设置 应 充 分考 虑 乘 客 舒适 度 , 尽 量避 免
使用小曲线 、 坡度起伏 大等状况 , 线路平纵力求顺直 ,
提 高乘 客 的舒 适度 。 线 路设 计 、 景 观设 计 充 分 考 虑 与地 方 自然 环境 的 协调 , 整体上 营造 干净 、 整洁, 令 人 耳 目一 新 的 出行 环 境, 使 之成 为一道 亮 丽 的风 景 线 , 体 现 绿 色交 通 理 念 ,
Re s e a r c h o n Al i g n me n t o f J i n z h o u Mo d e r n
S t r e e t c a r Li n e 3 i n Do wn t o wn Ar e a
RUI Do n g — s h e n g
究 比较沿徐 州街 方案 和沿 广州 街两个 方 案 。
充 分考 虑施 工条 件 , 最 大化减 少拆 迁 , 并 避让 环保 敏 感点 、 重 大拆迁 等外 界控 制点 , 统筹 考虑 近期远 期运 营条件 , 合理 布置 工 程 附属 设 施 , 做 到 线 路 方 案稳 定 , 工 程投 资最 省 。 综 合 考虑城 市 道路 的断 面 形式 及 交 通 组 织 , 减少 对道路 交 通 的干扰 , 以达 到建 设 和 运 营 的安 全 性 和 经




2 0 1 4年第 2期

文章编 号 : 1 6 7 2—7 4 7 9 ( 2 0 1 4 ) 0 2—0 0 9 0—0 3
锦 州 市现 代 有 轨 电 车 3号线 市 内段 线 站设 计 研 究
芮 东 升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 院集 团有 限公 司, 天津 3 0 0 1 4 2 )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标题:深度解析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引言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城市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cjjt 295-2019《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是我国针对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的权威标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要点和内涵。

一、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城市交通建设中,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环保、舒适、高效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城市有轨电车线路、车辆、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可以提升城市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还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二、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1. 车辆设计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了有轨电车车辆的设计要求,包括车辆的车体结构、内部布局、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规定。

在车辆设计中,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特点和运行环境。

2. 线路设计标准的第二部分主要对有轨电车线路的设计做出规定,包括线路的纵、横断面设计、道岔设计、站点设置、线路设备等内容。

在线路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市容、交通、环保等因素,合理配置线路资源,确保有轨电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3. 设备设计标准还对城市有轨电车的设备设计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车站设备等方面。

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对于有轨电车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标准对于设备的选用、安装、维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三、对 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专业的文章写手,我对cjjt 295-2019 城市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是,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城市有轨电车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1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嘉兴市市域范围,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70km/h 、采用钢轮钢轨制式的有本标准规定了有轨电车的客流与交通流量预测、运营组织、车辆、限界、线路、轨道、勘察、路基、桥梁、车站、给排水及消防、供电、通信、调度管理、交通信号、售检票、调度中心、车辆基地、交通安全、环境设计和节能环保等内容。

轨电车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GB 3096GB 574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576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电能质量 GB/T 6771GB 10070GB 12348GB/T 14549公用电网谐波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489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1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307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1234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GB 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50783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 50909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3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70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TB/T 3138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 TB 10001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 1000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 10092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09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 10025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 10035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7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 TB 10106 CJJ 11 CJJ 37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JJ 69 CJJ 75 CJJ 152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66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 169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T 417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统设计
0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 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城 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多条地铁线 路和轻轨线路,提高城市交通 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02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
乘客安全
确保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 包括站台安全门、列车门控制等
安全设施的设计。
乘客舒适
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如合理的座 椅布置、照明、通风等设施,以及 方便的扶梯、电梯等无障碍设施。
车站结构与功能
车站结构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要求,设计车站的主体结构,确保车站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车站功能
明确车站的使用功能,如换乘站、终点站、中间站等,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相应 的设计。
车站环境与设备
车站环境
考虑车站的照明、通风、温控等环境因素,创造舒适的车站环境。
车站设备
根据车站规模和功能需求,配置相应的电梯、扶梯、安检设备、售检票机等设备。
1 2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部分, 负责列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和制动控制。
控制方式选择
根据列车运行要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 方式,如自动驾驶、人工驾驶或半自动驾驶。
3
安全保障措施
在控制系统中采取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如故障导 向安全、列车追踪等,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方案设计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站场方案设计
图 1 段 址 概 况
2 主 要 的技 术 标 准
2 . 1 平面
与广佛 线江珠 城 际换 乘 、 在 康怡 公 园站 与佛 山 6号 线 换乘 、 在林 岳 东站与 佛 山 2号线 换乘 。车辆采 用 l 0 0 %低地 板现代 有轨 电车 ,初期 配车 1 6列 , 远 期 3 9列 , 列 车最 高速度 7 0 k m/ h 。
旭 、 . 臣 勘测与设计
现代有轨 电车车辆段站 场方案设计
臧 向
武汉 4 3 0 0 6 3 )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城地院
【 摘
要】 现 代有 轨 电车是 未来城 市轨 道 交通发展 的重要 方 向 。 以佛 山市 南海 区新型公 共 交通试 验段 环
岛车辆段 为例, 介绍 了车辆段站场选址和主要技术标准, 研究 了出入段线接轨方案, 对环岛车辆段站场, 6 -
( 2 ) 纵 断面 设计 入 段线 由大坊 路站 引出后 , 先 以9 0 m坡长 , 0 ‰
3 . 2 出入段 线平 、 纵 断面设 计
( 1 ) 平 面 设计
( 3 ) 道岔应 设在直 线地 段 , 道 岔基 本轨 端部 至 曲线 端部 的距 离 ( 不含 超 高顺坡 及 轨距 递减 ) 不 宜
小于 5 m, 车 场线 可减 少 到 3 m。
( 4 ) 道 岔 问插 入短 轨尽 量采 用 标准 短轨 ,以方 便 铺 设和养 护 维修 。 ( 5 ) 车 场 内线路 圆 曲线起 讫 点至库 房 门不小 于
王 戈 叹 j
( 1 ) 线路 最小 曲线半 径 :
出入 段线 : 一般情 况 6 0 m, 困难 情况 4 0 m; 车场
线 一般情 况 3 0 m, 困难情 况下 2 5 m; 道岔 后连接 曲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三、课程目标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实施建议六、教学条件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4分计划学时:64学时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二、课程概述(一)课程地位与作用1.课程的地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是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核心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地铁线网规划、线路设计、轨道设计、车站设计和车辆基地设计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提供专业基础,是工程技术专业课学习的敲门砖。

2.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地铁轨道相关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等,为后续专业核心课《地铁轨道线路》《无缝线路》和《轨道线路检修》等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法上都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采用讲授、实操、练习、自学、集中答疑、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够理论联系设计,提高自我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1. 岗位分析图2.课程面向的岗位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的岗位是线路工及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接触轨的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大修、抢修作业的人员。

面向岗位:初级线路工——中级线路工——高级线路工。

3.课程定位了解地铁线路与轨道的相关基本知识,对线路轨道结构的知识架构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专业基础,以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专业课知识。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线网规划、线路设计、轨道设计、车站设计和车辆基地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能够掌握线路的组成,能够认识及拆分各种轨道结构,掌握车站的总体布局、车辆基地的构成,了解现代有轨电车和低速磁浮新轨道技术。

现代有轨电车内室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内室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有前 进感的 暖色 , 有十分欢快 活泼、 一种富足快 乐 内室而言, 体验就是用户在乘车过程中对有轨电车所 产生的各种 印象和感 觉得柔 软的淡 颜色 , 而幸福 的橙色 , 亮度最高 , 灿烂、 辉 煌的黄色 , 兴奋、 热烈的红色 ; 而 非 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既包括用户外在的使用行为, 叉包括用户内心的情感体验。 因此, 现代 给人重的感觉 的暗颜 色 ; 现代有轨电车 内室的形态设计 有轨电车的 内室设计应围绕着乘客的各方面需求进行, 在满足功能要求之 使人觉得 强硬 、 友善的、 可爱 的、 欢喜的形态 , 自然好于 凶神恶煞的形态 ; 外, 应尽可能地考虑乘客的情感、 心理感受, 努力使乘客留下良好的乘车体 选择圆润 的、 有轨 电车 内室 的质感 光滑柔 顺、柔软 、 温 热触 觉感受给 人的体 验要 比 验。 本文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 见 代有轨电车的内室设计的方法。
r t h u r N o r ma n )  ̄人的行为分为本能 水平 、 行为水平 、 反思 水平这 三个 要知道人是啥, 必须懂得他们 的情感。 那么与人的情感表达密切联系的艺 A 层次的行为 , 对应设计就会有针对不 同层次水平的行为分为本能水平的 术、 设计活动就更离不开情感要素的 、 了 。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柰
产品 1 5 1
现代 有轨 电车 内室 的情感化设计研 究
EM OTI ONAL DE SI GN OF THE M ODE RN TR AM I NTE RI OR
西南交通 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代 娜 苟 锐

要: 本文分析 了现代有 轨电车 内室与情感 化设 计的关系 以及情感化设计与城市公共 交通系统 的关系 , 指出了情感化设计在 列车内室设计 中的重 要性 : 分析了情 感化设计理论 的内涵 , 从本能层 面、 行 为层面和 反思层面分别进行 了详细 的解读 ,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系统设计及体会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系统设计及体会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系统设计及体会展开全文1 前言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地铁,具有建造成本低、难度小、安全环保等优点,并且可以根据周围环境需求进行特殊设计,与道路混行或与城市风景文化完美契合,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因此,有轨电车成为越来越多尤其是旅游城市的首要选择[1]。

轨道系统作为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重要结构,影响行车的安全平稳性,因此,轨道系统设计在整个有轨电车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系统设计进行介绍和总结,为后续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 轨道系统设计原则有轨电车轨道系统设计参考国铁及地铁设计经验,需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绝缘性,尽量减少后期养护维修工作,设计时,还应根据沿线环保要求,设置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2]。

但由于有轨电车速度低、轴重轻、线路与市政道路混行、景观要求高等特点,轨道设计仍有别于国铁或地铁轨道结构设计,有其特殊性。

3 轨道结构系统设计3.1 钢轨现代有轨电车年通过总质量一般小于25 Mt,按钢轨类型来分,目前可供选择的有轨电车钢轨主要有槽型轨和50 kg/m钢轨[3]。

如图1所示。

图1 槽型轨与50 kg/m钢轨3.1.1 槽型轨相比工字轨,槽型轨设置了轮缘槽,一方面在混行路段,实现了线路与路面交通无缝衔接,保证有轨电车车轮的通过空间,在小半径曲线地段还可防止车辆脱轨,保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可对线路进行大面积绿化铺装,保证沿线的景观效果[4]。

由于有轨电车线路多为地面敷设,与既有道路共享路权,且小半径曲线地段较多,从保证行车安全、方便绿化铺装等角度,建议有轨电车线路正线及配线采用槽型轨。

据调研,目前槽型轨在大连、沈阳、苏州、广州、珠海等地在建或已建的有轨电车中均有所应用。

3.1.2 50 kg/m钢轨50 kg/m钢轨是我国常用型号钢轨,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养护维修经验充足。

关于赤峰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经验总结

关于赤峰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经验总结

关于赤峰市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经验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有轨电车因其环保、低噪音、舒适安全等特点而备受市民青睐,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引入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也开始着手规划有轨电车项目。

本文将从线路设计的角度出发,总结赤峰市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设计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一、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在进行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规划。

要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有轨电车线路的规划。

通过科学的数据库分析和专家意见征询,制定合理的有轨电车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需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市民出行需求,既要覆盖重要的商业区、政府机构、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又要考虑到市民的日常出行和住宅区域的需求。

二、与城市道路规划融合有轨电车线路的规划设计要尽量与城市道路规划融合,避免对城市交通网络的重大干扰。

要尊重城市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避免线路的过度拆迁和对环境的影响。

要考虑有轨电车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便捷性。

三、便民利民,多方考虑在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中,要注重便民利民,多方考虑市民利益。

要尽可能多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生活便利,设置站点时要考虑到周边的商业区、生活区和公共设施的分布,以方便市民的出行。

要在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考虑到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相关便民设施,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四、安全有序,质量保障在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要合理设置线路的转弯、爬坡、下坡等区段,考虑到列车的稳定行驶和市民的安全出行。

要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确保线路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线路的质量和安全。

五、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在有轨电车线路设计中,环保节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拉萨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拉萨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拉萨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高国飞;李莉【摘要】文章结合拉萨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段选址情况及设计方案,对1号线车辆段的功能定位、工艺流程以及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归纳总结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的设计特点以及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类型,供技术人员参考.【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布置;方案【作者】高国飞;李莉【作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9.31青藏线的开通使每年到拉萨旅游的游客数量大增,不断增长的旅游客流需要有更高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系统。

但拉萨市土地资源、道路和停车设施相当有限,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所以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线网为主体,支线公交、特色公交、出租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成为拉萨市的必然选择。

拉萨市的经济条件、人口状况、客流量等指标不满足国家规定的地铁和轻轨建设要求。

同时拉萨市脆弱的生态环境也不容许进行诸如地铁和轻轨的大规模工程建设。

现代有轨电车具备速度快、运能高、外观好、噪音小、工程造价低等多种优势,非常适合拉萨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拉萨市现代有轨电车线网由 1号、2号、3号线共 3条线路组成,总里程63.932km。

1号线沿拉萨河东西方向布置,2号线两头线路均为东西方向,仅中间一段为南北向,3号线基本为南北方向,2号线和 3号线的部分线路形成 1 个小环线(图 1)。

下面以拉萨1号线为例阐述和总结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平面布置方案。

1号线起自堆龙德庆县东嘎车辆段,经东嘎东路后沿东嘎东路一路东行,经过拉萨市经开区后沿拉萨河北侧铺设,经太阳岛、仙足岛、滨河路、江苏西二路后上跨拉萨河,沿教育城勤学路至线路终点。

正线全长33.233km,共设 36 座车站,其中地面车站 34 座,高架车站 2 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1处,控制中心 1 处,采用100% 低地板储能式新型有轨电车。

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设计要点

(4)线路应贯串沿线的商业、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客流密集的 地区,以最短捷的方式连结地面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 (5)轨道交通线路应与地面公共交通有机配合,优势互补; (6)换乘节点线路设计除应考虑本线外,还应对换乘线前后1~2个 区间的线路和设站条件作深入的研究; (7)两端线路设计应根据规划留有延伸发展的条件。 (8)线路平面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顺直,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 半径沿道路布线。并充分考虑现有及规划的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 市政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方法、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进行 多方案比较,选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线路方案。
轨道交通线路的铺设一般分为 高架、地面和地下三种方式。其中
高架线和地下线为全封闭式,地面线为半封闭式。
高架线 地面线 地下线
线路铺设在高架桥梁上,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上海
明珠线 一期工程和北京城市铁路即属于高架方式。
线路铺设在地面,如上海地铁1号线的新龙华站以南 和北京城铁线回龙观站以东地段。
线路铺设在隧道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铁大部均 为地下线。
✓ 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
✓ 噪音小,轨道的维护费用少; ✓ 新兴技术发展阶段,应用经验还有待总结。
上海磁悬浮5辆编组 唐山磁浮试验线
❖(六)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定义
属于胶轮-导轨系统。走行轮为胶轮, 走行在桥梁面上或专用路面上,起支承作 用;导向轮也是胶轮,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
分为两种形式: ①中央引导方式; ②侧 向引导方式。
部分平交道口
100
60
1.5~3
1~2
B、C、Lb 或单轨
C或D 60~80
0.8~1.5
20~30
≥150(万人)

有轨电车设计规范

有轨电车设计规范

有轨电车设计规范篇一: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有轨电车线站设计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低碳环保、低造价、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过去几年里,逐步从初步发展阶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部分城市甚至已经开始网络化建设。

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及车站设计,主要包括区间线路布置形式及车站形式的设计,二者直接影响现代有轨电车的服务水平及发展前景。

结合实例,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间布置形式及车站形式,并从交通组织、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及未来道路改造等方面分析其优缺点,为现代有轨电车线站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现代有轨电车;区间布置形式;车站形式;设计
0 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着大量汽车带来交通拥堵、能源过度消耗、污染环境等问题,现代有轨电车凭借着技术现代化、大容量、低地板、节能环保等优势重新复兴起来。

至今全球约400 个城市运行有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运营里程超过5 000 km,其中代表性的城市有法国巴黎、斯特拉斯堡及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效果良好,国内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也建设有现代有轨电车系统。

如今,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公共交通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特性,要求公共交通系统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能与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现代有轨电车的线站设计,主要涉及线路在区间的布置形式与车站的布置形式两方面的内容。

本文系统分析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的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并研究不同形式的车站布置。

1 区间布置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在区间的布置形式,是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现代有轨电车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及影响,还关系到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运行的速度及服务质量,同时决定着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工程投资。

有轨电车在道路上的横断面布置可分为中央布局、一侧布局及两侧布局 3 种形式。

1.1 中央布局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沿道路中央敷设,两侧依次布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及人行道,如图1 所示。

该形式适用于中央设有较宽绿化带的道路,利用绿化带敷设有轨电车线路,对道路的改造量小,并且未来道路的拓宽不受限制。

1.2 一侧布局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一侧地块为空地或山丘,且该地块与主干路车辆通行较少的情况下,有轨电车上下行线路可并行设置于道路一侧,站台分别设于人行道上和地块内,如图2 所示。

1.3 两侧布局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设置于道路两侧的机动车道外侧,非机动车道设置于道路最外侧,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可设置为人行道,兼做现代有轨电车的站台,如图3a 所示。

该布局形式较为紧凑,可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在路段内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公交车辆共享路权,但公交车进站停靠需占用有轨电车线路,影响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有轨电车线路与机动车道之间增设公交站台,如图3b所示,以满足公交车乘客上下车的需求,避免公交车停靠对有轨电车运行造成干扰。

两侧布局形式便于乘客乘车,减少有轨电车与公交的换乘距离,但在道路区段范围内两侧人行道紧邻有轨电车线路,主观随意性较强的行人极易对上下行有轨电车的运营产生干扰。

1.4 综合比较
现代有轨电车在道路上不同的布局形式各有特点,其对道路交通组织、乘客交通组织以及自身运营的影响及相对应的措施分析详见表1。

综合表 1 分析,建议现代有轨电车以中央布局形式为主,减少对沿线交通的影响,在条件允许时保证其独立路权,同时结合道路交叉口信号系统的设置,组织乘客横穿道路,或结合客流情况设置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2 车站布置形式
车站是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基本设施,是乘客候车和乘降的场所。

车站的位置、布置形式等直接关系到乘客乘车的便捷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对沿线居民的服务功能。

有轨电车车站通常为地面站,敷设在城市道路上,因此与道路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形式可分为岛式、侧式和混合式3 种。

2.1 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位于上下行线路之间,对向行驶的车辆共享1个站台。

采用岛式站台车站的线路,在区间可设置反向曲线减小上下行线路线间距,以达到减小对沿线道路资源利用的目的。

也可在道路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区间线路沿用车站范围线间距,同时在有轨电车线路范围内设置绿化带,以提升城市形象(图4)。

岛式站台车站面积大,适合建立行人过街天桥。

同侧式站台相比,站台宽度比2 个侧式站台总宽度小,总用地面积小,但站台只能布置在路口一侧,占用道路资源较多,适用于设有中间分隔带的道路。

2.2 侧式站台车站
车站位于上下行線路两侧,对向行驶的车辆独立停靠,互不影响。

根据侧式车站的位置,又分为对称侧式站台(图5)、线路外侧错位侧式站台(图6)及线路中间错位侧式站台 3 种形式。

对称侧式站台及线路外侧错位侧式站台车站对线路线型影响不大,车站范围线间距可与区间线间距一致,不需设置反向曲线;线路中间错位侧式站台与岛式站台类似,站台设于上下行线路之间,但站台可根据需要设于道路交叉口两侧,上下行车辆不共享站台。

同岛式站台车站相比,侧式站台车站设置更加灵活,其中对称侧式站台设于道路交叉口一侧,占用道路资源较多,而错位侧式站台设于交叉口两侧,有利于均衡道路资源,便于交通组织。

2.3 混合式车站
现代有轨电车混合式车站为侧式车站与岛式车站的组合,多设于换乘站或折返站、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3 工程实例
海口市东海岸如意岛位于海口市以东的铺前湾,根据规划设想,如意岛环岛滨水布置景观带,朝南岸线布置游艇及客轮码头、度假酒店、休闲别墅区,文化娱乐用地、时尚商业区和公共绿地形成中间圈层,内部由疗养中心、休闲运动区、景观河等组成内圈层,目前正在人工填海建岛,预计10~15 年全部开发完成。

如意岛有轨电车项目主要服务于本岛客流集散地与人工岛之间以及人工岛内部的客流。

如意岛有轨电车线路全长10.1 km,其中集散地区和跨海区段为高架段,人工岛区域内为地面段。

如意岛有轨电车线路共设站 6 座,集散地站(起始站)位于集散地环路内,之后向北沿跨海大桥路中行至人工岛,上岛后沿规划扬帆路依次设西湾站、内湾站、中湾站、河口站及东湾站(终点站)。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沿线规划道路红线宽40 m,结合两侧规划情况,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全线采用道路中央布局形式。

集散地站位于本岛,采用对称侧式站台(图7);中湾站位于扬帆路路段中,附近区段为曲线,车站采用中间错位侧式站台(图8),可节约道路资源,减小交通渠化幅度,进而减小对机动车行车安全的影响;河口站位于扬帆路与次干路交叉口处,采用外侧错位侧式站台(图9),需对一侧的道路交通进行渠化;东湾站位于规划绿地内,用地相对宽裕,且该站为本线终点站,客流量较大,设为岛式车站(图10),可充分利用站台面积。

4 结语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形式,其线路设计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布局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需从路段交通组织、交叉路口交通组织、乘客交通组织、有轨电车系统运营等多方面,对比、分析、确定有轨电车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局形式。

有轨电车车站站址应选在客流量大、便于乘客乘降的地方,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同时有轨电车车站多为地面站,车站设置与道路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道路改造工程量、客流量及车站对周边地块的服务功能等,灵活采用車站的布置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际胜,姜传治. 有轨电车线站布置及交通组织设计[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5):38-41.
[2] 李凯,毛励良,张会,等. 基于常规城市交通的现代有轨电车线站设计[J].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1):19-23.
[3]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海口东海岸如意岛项目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报告[R]. 2017.
[4] 薛美根,杨立峰,程杰. 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特征与国内外发展研究[J]. 城市交通,2008,6(6):88-91,96.
[5] 张子栋. 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 城市交通,2013,11(4):30-38.
责任编辑冒一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