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与本体感觉

合集下载

平衡功能的评定与治疗.

平衡功能的评定与治疗.
对于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的系 统全面的评定,包括定性(观察法)、定 量评定(半定量和定量)及障碍发生原因 的诊断性评定。
定性评定
1 平衡反应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 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 出的保护性反应。
2 运动系统检查 3 平衡的感觉整和检查
平衡反应检查包括
1倾斜反应
1 保持手膝的平衡训练 2 跪位平衡训练 3 保持立位的平衡训练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因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 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
禁忌证:中枢性瘫痪伴有重度痉挛者;精神 紧张导致痉挛加重者;对伴有高血压、冠 心病的患者要在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
训练患者时的注意事项
1:训练时,对患者要通过镜子进行姿势矫正;
5:当偏瘫者进行坐位训练时,若总向后方或多或侧方倾斜 不能保持平衡时,可在患者侧臀部垫上一个小枕;
6:截瘫患者进行长坐位训练时,易倒向后方,这时由于屈 髋运动受限或腘绳肌短缩所致,应先进行髋、膝关节伸 张训练,然后再训练患者的长坐位平衡。
临床中常用的平衡训练实例
1 偏瘫患者的坐位平衡反应训练 2 平行杠内的平衡训练:适用于截瘫、偏瘫、
截肢等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2:患者稍一侧倾斜时,治疗师应用口令如:“向左、向右” 等声音刺激来指导矫正;
3:患者向一侧倾斜时,治疗师不要立即扶他,应轻轻地向 倾斜方向推他以诱发姿势反射而使患者直立;
4:训练坐位平衡时,偏瘫患者躯干不能直立,头渐渐低垂, 前屈,这时治疗师应推其两肩或头部向下,给予抵抗, 与此相对应,患者的躯干则伸展;
协同运动模式
协同运动:多个肌群在一起工作所产生的合 作性动作称为协同运动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肉以固定的 组合

康复平衡功能训练方法

康复平衡功能训练方法

康复平衡功能训练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而平衡功能作为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的平衡功能出现了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平衡功能训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康复平衡功能训练的原理、方法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康复平衡功能训练的原理康复平衡功能训练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平衡功能的生理机制,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人体平衡功能的水平。

人体平衡功能是指人体在保持姿势和进行运动时,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它是由多个系统共同协调完成的,包括视觉系统、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协调完成身体平衡的维持和调节。

康复平衡功能训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这些系统,促进它们的协调作用,提高身体平衡功能的水平。

具体来说,康复平衡功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的刺激,提高人体对于平衡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比如,通过观察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物体,进行追踪、抓取、平衡等动作,提高视觉系统对于空间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2. 前庭训练: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庭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对于身体位置和方向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比如,通过旋转、倾斜、摇晃等方式,刺激前庭系统,提高其对于身体平衡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3. 本体感觉训练:本体感觉系统是人体平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对于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比如,通过模拟不同的运动状态,如行走、跑步、跳跃等,刺激本体感觉系统,提高其对于身体平衡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4. 中枢神经系统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平衡功能的控制中心,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对于平衡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比如,通过不同的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跳跃训练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对于身体平衡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人体平衡能力实验报告(3篇)

人体平衡能力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平衡能力的基本原理;2. 探究人体平衡能力与不同因素的关系;3. 分析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的青年;2. 实验器材:平衡木、计时器、录音笔、问卷星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人;2. 实验步骤:(1)测试组别:分别对四组实验对象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2)静态平衡测试:让实验对象站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状态,记录平衡时间;(3)动态平衡测试:让实验对象在平衡木上行走,记录通过平衡木所需时间;(4)影响因素测试:分别对四组实验对象进行以下测试:a. 穿着不同类型的鞋子对平衡能力的影响;b. 眼睛闭眼对平衡能力的影响;c. 一只脚站立对平衡能力的影响;d. 不同的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等)对平衡能力的影响;(5)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平衡能力相关认知和训练经历;(6)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平衡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实验对象的静态平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静态平衡能力在青年人群中较为稳定。

2. 动态平衡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实验对象的动态平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动态平衡能力在青年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

3. 影响因素测试结果:a. 穿着不同类型的鞋子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穿着平底鞋的实验对象平衡能力较穿着高跟鞋的实验对象更佳(P<0.05);b. 眼睛闭眼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闭眼时实验对象的动态平衡时间明显延长(P<0.05),说明视觉在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c. 一只脚站立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一只脚站立时实验对象的静态平衡时间明显缩短(P<0.05),说明单脚站立对静态平衡能力有较大影响;d.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噪音环境下实验对象的动态平衡时间明显延长(P<0.05),说明噪音对动态平衡能力有较大影响。

什么是本体感觉?

什么是本体感觉?

什么是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时产⽣的感觉(例如,⼈在闭眼时能感知⾝体各部的位置)。

因位置较深,⼜称深部感觉。

⼈在运动时,肌⾁被牵拉或主动收缩与放松,均会对肌梭、腱梭构成刺激⽽产⽣兴奋,兴奋冲动传到⼤脑⽪质的运动感觉区,经过分析综合活动,能感知⼈体的空间位置、姿势以及⾝体各部位的运动情况。

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级:肌⾁、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脑⽪质综合运动感觉。

⾻损伤病⼈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级缺失,运动损伤病⼈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级、⼆级缺失;神经损伤病⼈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三级缺失。

根据运动功能再获得的固有规律:感觉输⼊(外⼒协助)→本体感觉输⼊(⽆外⼒协助)→运动模式标准固定→多次或超量标准重复运动→在⼤脑⽪质建⽴运动功能区→运动功能再获得。

平衡功能与本体感觉

平衡功能与本体感觉

• 非麻痹肢体重心向前和 不平衡 • Hp: 主要是由轻偏瘫 引起的运动缺陷 • 平衡障碍轻于MS和PD • 本体感觉的依赖程度低; 视觉的依赖程度较高 • Hp: 本体感觉缺失
本体感觉训练的本质
本体感觉训练也被称为神经肌肉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强调对“本体感受器”进行
训练,以提高本体感觉感受器的功能。 所选择的活动要与刺激和强化本体感受器
CO • Dap/Dml 2 • SA(EC)/SA(EO) 1
MS • Dap/Dml 2 (如同 CO) • SA(EC)/SA(EO) 2
• 主要是感知缺陷 • 高度视觉依赖性
PD • Dap/Dml 1.5 (低于 CO) • SA(EC)/SA(EO) 1.4
• ML动摇高于CO和MS • 视觉依赖性低于MS
“移动房间”实验 Lee & Aronson (1974)
成人、幼儿
房间向前移动
这时产生了后退的幻觉 站着的人会通过向前倾倒 来进行调整代偿
视觉
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 ,视觉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保持向上直立位和 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直立位,从 而获得新的平衡。
评定目的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疗效评估
评估感觉系统的目的:
理解不同疾病所致的平衡障碍的本质 制定适当的平衡康复训练计划,以降低
患者的跌倒风险
平衡评定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肌肉骨骼系统(骨科) 周围性前庭功能损 老年人 特殊职业选拔 运动员 药物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
中枢突
薄束(T5以下) 楔束(T4以上)
2 薄束核 楔束核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Pro-kin平衡系统训练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评价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Pro-kin平衡系统训练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评价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Pro-kin平衡系统训练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评价张熙辉;李峥嵘;李仕能;邢增宇;王蛟【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4(28)8【摘要】背景: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本体感觉及躯干控制功能有较为优良的康复效果,但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的康复训练,持续训练8周。

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变化,平均负重力量差、轨迹误差、摆动数值及患肢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评估患膝本体感觉变化,睁眼、闭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评估患者平衡功能变化,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

结果与结论:①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平均负重力量差、轨迹误差、摆动数值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患肢膝关节30°,45°,60°被动成角误差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被动成角误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③训练结束后,两组患者睁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闭眼状态下的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均小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④观察组患者对干预康复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1%,P<0.05);⑤结果表明,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基于Pro-kin平衡系统指导的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

7第七章+平衡功能的评定

7第七章+平衡功能的评定

有限稳定性分析—LOS
定量一个人在有意识的情 况下可以移动身体重心的 最大距离,即在不失去平 衡、不移动、没有任何辅 助物品的情况下,按照给 出的方向倾斜身体
应变能力测试—ADT
足趾向上/向下
•踏板按照向上和/或向下的方向的旋转引出病人的自发运动反应 •评定病人在支撑表面发生不规律的或是未预料的改变时将身体的摇摆控制在 最小的能力
坐姿-立姿变换分析—Sit to Stand (STS)
测试病人由坐姿转化为立姿的 能力。主要的参数有将身体重 心由座位上提升至足部的能力, 扩展开来还有身体在直立姿态 时保持重心的能力。
加速分析—Forward Lunge (FL)
本测试定义病人在用一条腿 跃进或是行走时的特性。测 试主要得出得参数有距离、 时间、冲击力等。
确定是否存在平衡障碍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疗效


跌倒风险的预测
特殊职业选拔需要(如飞行员、宇航员)
平衡评定方法

1、临床观察(observation)
2、采用量表评定(scale) 3、实验室评定 平衡测试系统 (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 BES )
多中心型
重心移动轨迹:总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 重心摆动的范围:可以判定平衡障碍的程度 移动中心点的偏移距离:反映COG偏移方向及程度 Romberg率:直立位下闭眼和睁眼的外周面积比值,用
于判断平衡障碍的性质。视觉障碍、迷路障碍及脊髓 后索障碍时,Romberg率显著增加。
注意事项


测试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说话或提示

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

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

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研究进展摘要: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本体感觉与平衡功能的综合反映。

同时,踝关节又是体育运动中最易受损伤的关节。

如踝关节损伤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受损伤的本体感觉系统会加重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再次损伤的发生几率上升,甚或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不良连锁反应。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本体感觉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131-01因踝关节外侧韧带不如内侧的三角韧带坚强,外踝比内踝低1.2cm,因此绝大部分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中损伤的是外侧韧带,踝关节跖屈时内翻是损伤时的典型姿势。

由于踝关节本体感觉对运动功能及其损伤康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目前对其研究又比较欠缺,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对踝关节与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关系的各项研究,为应用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1.踝关节概述踝关节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及其周围的韧带组成,其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强。

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内侧,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

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的外侧,由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跟腓、距腓后三条独立的韧带连结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

距腓后韧带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脱位。

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

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直接参与站立、跨步、跳跃等动作,并吸收来自地面的冲击,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

在体育运动中,许多项目都离不开踝关节的参与,其状态直接决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运动员踝关节的力量与控制能力与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完成跳跃、变向、疾跑急停等技术动作时的稳定性、准确性、关节的易损伤性和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2.本体感觉与踝关节损伤所谓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又称深感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关节静态位置的感知能力;②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的感知);③反射和肌张力调节回路的传出活动能力。

本体感觉与平衡协调性训练

本体感觉与平衡协调性训练

3.跨步调节机制
二、平衡功能评定 assessment of equilibrium function
2.1、康复评定目的




确定是否 存在影响 行走或其 他功能性 活动的平 衡障碍
寻找和 确定平 衡障碍 的发生 原因
指导制定 康复治疗 计划
检测平衡 功能障碍 的治疗和 康复的疗 效
2.2、平衡的评定的方法
1.小脑病变
2.基底节病变
3.脊髓后索病变
动障碍,表现为震颤、肌 张力过低或过高、不自主 运动增多、随意运动减少 等 深感觉障碍,患者不能辨别 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 时需视觉代偿
57
2018/8/27
1.5
各种协调能力 障碍的特征
共济失调
不随意运动
其他
醉酒步态 震颤 轮替运动障碍 辨距不良 肌张力低下 书写障碍 协同运动障碍
支持面
减小
闭眼
脑卒中患者本体感觉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肌力的训练
• 以训练本体感受器的适应性(负重训练、早期坐、站)
本体感觉专门训练 • 运动疗法 • 平衡功能训练 • 反复刺激,增加感觉输入,促进运动的输出。 • 反复触摸并分辨不同形状、质地的物体,以改善皮质感觉功能 • 生物反馈(借助仪器设备) •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
协调能力障碍-不随意运动
2018/8/27
61
协调能力障碍-其他
(1)运动徐缓 (2)僵直
62
2018/8/27
二、协调评定方法与步骤
评定方法
观察法
协调试验
2.1、康复评定目的




确定是否 存在影响 完成作业 或其他功 能性活动 的协调障 碍

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功能评定
人体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身体 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 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



人体重心(center of gravity, COG)

垂直地落在支撑面的范围内 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保持平衡

重心落在支撑面之外,失去平衡

支撑面(base of support)


稳定角

是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 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 的夹角。 稳定角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 性的力学因素。某方向上的 稳定角越大,人体在该方向 上的稳定程度越大,即在某 方位上平衡稳定性的储备能 力越大。它综合反映支撑面 积大小、重心高低和重心垂 直投影线在支撑面内的相对 位置对平衡稳定性的影响。
重心的位置


身体重心的概念不能和静物相比较。因为身体 是在不停的活动着,所以不可能把重心计算出 来。 Braun和Fischer为了正确的测量身体的重心, 他们把尸体冷冻起来进行测量。



身体的重心在S3上部。 双下肢的重心在膝上方。 躯干、头和上肢的中心在T11前方。
重心的不确定性

Demeng认为:身体重心的位置不确定。
Linear Acceleration Stimuli

When the hair bends towards the kinocilium动纤毛 the hair cell depolarize faster steam of impulse is sent to the brain
When the hair bend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hair cells hyperpolarize Slower impulse generation NOT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macula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hange in acceleration only. Because the hair cell can adapt it quickly

平衡功能训练实验报告(3篇)

平衡功能训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平衡功能训练,评估和改善受试者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前庭平衡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了解不同训练方法对平衡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和日常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2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无平衡功能障碍史。

三、实验材料1. 平衡训练设备:平衡板、平衡木、斜板、虚拟现实平衡训练系统。

2. 测量工具:静态平衡测试仪、动态平衡测试仪、前庭功能测试仪。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实验组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

2. 训练内容:- 静态平衡训练:在平衡板上进行站立、坐位平衡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 动态平衡训练:在平衡木上进行行走、跳跃、转身等动作,提高动态平衡能力。

- 前庭平衡训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环境,训练受试者的前庭平衡能力。

3. 训练周期:每组训练时间为4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长为30分钟。

4. 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对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前庭平衡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五、实验结果1. 静态平衡测试:实验组在静态平衡测试中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静态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2. 动态平衡测试:实验组在动态平衡测试中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动态平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前庭平衡测试:实验组在前庭平衡测试中的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前庭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

六、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受试者的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前庭平衡能力。

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训练方法:静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训练和前庭平衡训练相互配合,全面提高受试者的平衡能力。

2. 训练强度:合理的训练强度可以刺激受试者的平衡系统,促进其功能改善。

3. 训练时间:4周的训练时间足以使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举例说明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在运动控制中,本体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对自身姿势、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它包括了肌肉、韧带、关节和皮肤等组织传递的感觉信息,以及大脑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本体感觉不仅帮助我们维持平衡,还参与了各种精细的运动控制,如手部操作、步行、站立等。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探讨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体育运动中的本体感觉在体育运动中,本体感觉对于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以篮球运动为例,当运动员持球投篮时,本体感觉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投篮姿势、力度和方向,从而准确命中篮筐。

本体感觉还能帮助运动员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姿势,以应对对手的变幻多端的防守。

在足球比赛中,本体感觉也能帮助球员控制踢球的力度和角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和灵活性。

本体感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2.日常生活中的本体感觉除了体育运动,本体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我们走路时,本体感觉能够帮助我们感知脚部的压力分布、身体的平衡和移动状态,从而保持稳定的步态。

在开车时,本体感觉能够让驾驶者准确掌握方向盘的位置和车辆的速度,以便安全驾驶。

本体感觉还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细的手部操作,如书写、打字、握物体等。

3.本体感觉与姿势控制在运动控制中,本体感觉与姿势控制密切相关。

当我们进行动作时,本体感觉能够让我们准确感知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调整肌肉的张力和协调身体的各个部分,保持良好的姿势。

当进行瑜伽的时候,本体感觉能够帮助我们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力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瑜伽动作,使得瑜伽练习更加深入和有效。

总结回顾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进行各种精细的手部操作和姿势控制,还能够影响我们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对本体感觉的训练和提高,对于保持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本体感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平衡

平衡

一、概述——
7、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

地毯向前或向后拉,站在地毯上人会

地毯向前,身体向后倾倒,将通过腹肌、股四头肌 和胫前肌收缩,使身体向前以免失衡。
(3) 运 动 控 制


地毯向后,身体向前倾倒,将通过腓肠肌、腘绳肌 和骶棘肌的收缩,使身体向后以免失衡,此时头躯 干成为整体,人以踝为轴向后摆动。
三、平衡训练——
3、平衡训练的方法

卧 坐 跪 站
三、平衡训练——
3、平衡训练的方法
卧位: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方法: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
床面的动作。
桥式运动训练: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
的患膝上,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 只手拍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 髋伸展。
肘 膝 跪 位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 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 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治疗师向各 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 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 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 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 起并保持平衡。
与平衡有关的感觉作用
种类 感觉对象 正常起作用情况 固定平整支持面 阻碍起作用情 况 不平整或移动 支持面 移动的人与物 黑暗
躯体觉 支持面 视
觉 周围环境 静止环境
重力 移动不平整支持面 非正常运动环 前庭觉 空间位置 移动目标或黑暗中 境
一、概述——
7、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
(2) 中 枢 整 合
站立位平衡训练
46
谢谢!
2013.05.18
一、概述——
8、平衡反应

关于本体感觉测评中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

关于本体感觉测评中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

关于本体感觉测评中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作者:李逸清荣湘江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6期摘要:目的:在测量本体感觉中平衡能力是很重要的测试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剖析归纳,对本体感觉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方法:由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章。

英文检索词为“proprioception,balance”;中文检索词为“本体感觉,平衡”。

结果与结论:本体感觉的平衡测试方法有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测试及量表类测试。

静态平衡测试中主要的指标有压力中心、重心偏移指数、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等。

动态平衡测试中主要的测试方法有星偏移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单腿跳远测试等。

可用于评估的量表有Berg平衡量表、活动信心平衡量表等。

关键词:本体感觉,平衡,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A)-0000-001前言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

它是由Charles Bell最先提出来的,它与肌肉、骨骼框架的空间和力学状态有关。

它包括位置,运动和平衡的感觉。

在我们学习新的技能时,本体感觉在发展运动控制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良好的本体感觉可以减轻有害力量对关节的影响,也可以保护身体、防止跌倒。

有研究表明,本体感觉对患者满意率的影响最为密切,在近些年来,本体感觉也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针对本体感觉的平衡测试的方法进行综述,将其归类整理。

2 资料和方法2.1资料来源在检索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网址http:///;英文资料检索时间范围为1977/2014;中文资料的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2014。

英文检索词为“proprioception,balance”;中文检索词为“本体感觉,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
ST
• ML动摇高于CO和MS • 视觉依赖性较高
多发性硬化
结论
帕金森病
卒中
• 重心方向CoP: 正常 • 平衡障碍最严重 • 视觉和体觉依赖性最 大 • Hp: 主要是前庭缺陷
• 泡沫上的前倾姿势位 => 高度依赖重心控制 的本体感觉 • Hp: 视觉协调和前庭 输入重心定位缺陷 • 平衡障碍轻于MS,视 觉和本体感觉共同参与 •Hp:
如果去除视觉输入如闭眼站立,姿势的稳定 性将较睁眼站立时下降。
外周性前庭系统
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 (1)半规管(中的壶腹嵴)—感受头的 旋转运动 (2)椭圆囊、球囊—保持头的直立位
前庭神经
外周前庭系统
在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输入的情况 下,前庭冲动在控制COG位置上的作用 很小。
当体本体感觉冲动和视觉冲动均不存在 或者出现错误时,前庭系统的感觉输入 在维持平衡中才变得至关重要。
40
• PD: - CoP平均位置 类似于刚性表面的CO - 泡沫表面的COP前移
40
2)重心稳定性 =>平均COP速度
睁眼 – 刚性表面 闭眼 – 刚性表面 睁眼 – 泡沫 闭眼 – 泡沫
• 即使所有感觉输入存在,所 有疾病均出现平衡控制障碍
• 对照组和患者均依赖感觉输入 • MS高度依赖于视觉和本体 感觉 • ST不依赖于本体感觉来控制 COP速度 • PD同样依赖视觉和本体感觉
评估反映了主要本体感觉和关节的缺失,突出强 调了控制能力的丧失。健康肢体和患病肢体或提 到的标准数据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研究对象:
来自米兰 Don C. Gnocchi 基金会神经康复部
• 45名帕金森病受试者 • 55名多发性硬化受试者 • 30名卒中受试者 •13名健康对照受试者 评价平衡损伤 纳入标准 • 能够独立站立超过30秒 • 能够步行至少6米
中枢突
薄束(T5以下) 楔束(T4以上)
2 薄束核 楔束核
内弓状纤维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延髓中线两侧,脑桥于 被盖前缘走行,中脑在红核外侧)
3 背侧丘脑的 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中央后、前回中上部和 中央旁小叶后部
受伤
本体感觉缺失
姿势稳定性下降
机械性感受器损伤
感觉性共济失调
安装假肢
平衡功能中的本体感觉评定
静态平衡功能测试(定性+定量) 动态平衡功能测试(定性+定量)
静态平衡检查
检查方法: —Romberg检查 —感觉组织检查(改良的Romberg检查) —单腿站立测验
观察指标:晃动的轨迹长、面积、 Romberg率、时间
Romberg's test
检查方法:分为两步——睁眼,闭眼。 Romberg征阳性:睁眼平衡功能正常,
CO • Dap/Dml 2 • SA(EC)/SA(EO) 1
MS • Dap/Dml 2 (如同 CO) • SA(EC)/SA(EO) 2
• 主要是感知缺陷 • 高度视觉依赖性
PD • Dap/Dml 1.5 (低于 CO) • SA(EC)/SA(EO) 1.4
• ML动摇高于CO和MS • 视觉依赖性低于MS
CNS
骨骼肌系统
躯体感觉
视觉
通过这些系统来保 持良好的姿势避免 跌倒
任何系统受到了伤
前庭觉
害都会影响到平衡
能力
三种对策对抗干扰,维持平衡
平衡功能损害的原因
运动损害 • 麻痹和肌肉无力 • 痉挛/僵硬 • 运动不能 • 小脑受损
感觉损害 • 感觉丧失 • 视觉、躯体感觉和前 庭系统的感觉输入感 知不准确 • 感觉输入整合不准确
“移动房间”实验 Lee & Aronson (1974)
成人、幼儿
房间向前移动
这时产生了后退的幻觉 站着的人会通过向前倾倒 来进行调整代偿
视觉
当身体的平衡因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时 ,视觉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它通过颈部肌肉收缩使头保持向上直立位和 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直立位,从 而获得新的平衡。
sz2000
正常人
偏瘫患者
共济失调患者 帕金森病患者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感觉系统 (包括前 庭觉、视觉和躯体 感觉)
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
视觉
视觉系统在视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准确 感受:
(1)环境中物体的运动 (2)眼睛和头部相对于环境的视空间定位
当环境处于动态之中时,由于视觉输入受 到干扰而使人体产生错误的反应
睁眼,站在有/无海绵垫上结果比较
无垫子结果 有垫子结果
闭眼,站在有/无海绵垫上
无垫子闭眼结果 有垫子闭眼结果
动态平衡测试
本体感觉的预 评估:让受试 者依次做背屈跖屈,内-外翻, 外翻跖屈+内翻 背屈,以及内 翻跖屈+外翻背 屈的动作,观 察并设置安全 活动范围。
这是一个内 翻背屈受限 和外翻跖屈 受限的患者 本体感觉描 迹图。
感觉组织测试
1. 睁眼 刚性表面
2. 闭眼 刚性表面
4. 睁眼 柔性面
5. 闭眼 柔性面
• 各30秒 • 2分钟休息
泡沫垫 本体感觉输入减少
Nashner LM, Black FO, Wall C 3rd. 适应站立时改变的支持面和视觉情况: 前庭缺陷患者. 神经科学杂志. 1982;2:536-44
1. 睁眼 刚性表面
2. 闭眼 刚性表面
4. 睁眼 柔性面
5. 闭眼 柔性面
• 各30秒 • 2分钟休息
泡沫垫 本体感觉输入减少
Nashner LM, Black FO, Wall C 3rd. 适应站立时改变的支持面和视觉情况: 前庭缺陷患者. 神经科学杂志. 1982;2:536-44
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系统(PK254) , Tecnobody公司, 意大利
评定目的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疗效评估
评估感觉系统的目的:
理解不同疾病所致的平衡障碍的本质 制定适当的平衡康复训练计划,以降低
患者的跌倒风险
平衡评定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肌肉骨骼系统(骨科) 周围性前庭功能损 老年人 特殊职业选拔 运动员 药物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
睁眼 – 刚性
-20
0
20
睁眼 – 泡沫
-20
0
2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0
-4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0
-40
闭眼 – 刚性
-20
0
20
闭眼 – 泡沫
-20
0
20
• MS: - CoP 平均位置 在所有情况下类似于CO
• ST: - M/L中的非对称性负荷分布 - 在所有情况下的COP前移
动摇面积 - A/P & M/L动摇
睁眼OA–R 刚性
30
闭眼OCR– 刚性
30
20
20
10
10
0
0
-10
-10
-20
-20
-30
-30
-30 -20 -10 0 10 20 30 -30 -20 -10 0 10 20 30
ST
CO
• Dap/Dml 1.5 (低于CO)
MS
• SA(EC)/SA(EO) 1.7
• 非麻痹肢体重心向前和 不平衡 • Hp: 主要是由轻偏瘫 引起的运动缺陷 • 平衡障碍轻于MS和PD • 本体感觉的依赖程度低; 视觉的依赖程度较高 • Hp: 本体感觉缺失
本体感觉训练的本质
本体感觉训练也被称为神经肌肉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强调对“本体感受器”进行
训练,以提高本体感觉感受器的功能。 所选择的活动要与刺激和强化本体感受器
稳定性测试台
平衡设备, Tecnobody公司, 意大利
50 cm
采样频率=20Hz
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脚位置的V形框架
M/L动摇
COP位移 15
参数
10
• 平均COP位置 (重心方向)
5
A/P 动摇
• 平均COP速度
0
• 动摇面积
• A/P动摇: 2*SD(CopAP)
-5
• M/L动摇: 2*SD(CopML)
本体感觉
• 概念:关节位置觉,运动觉、负重觉。 • 每一个精确的、协调的运动均以精确
的本体感觉为基础。
与本体感觉相关的活动
与本体感觉相关的活动
本体感觉
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持面上时, 足底皮肤的触、压觉和下肢本体感 觉输入起主导作用;
此时身体的姿势控制主要依赖于躯体感觉系统 ,即使去除了视觉信息输入(闭目),COG摆
稳定性测试台
平衡设备, Tecnobody公司, 意大利
50 cm
采样频率=20Hz
标准脚位置的V形框架
静态平衡睁眼测试
静态平衡闭眼测试
静态平衡睁眼/闭眼测试的对比 ——目的是评估视觉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睁眼 闭眼
Romberg率(闭眼/睁眼):面积、轨迹长度
这是正常值范围
睁眼,站在海绵垫上
倾斜度
压力
阻力
目的:控制不稳定性de条件
负重可控的本体感觉训练
Pro-kin系统的分级方法:逐步增加关节负荷。
20%
40%
60%
80%
100%
本体感觉训练
平衡训练系统与sEMG连接
谢 谢! 新年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